为什么招聘都不要 35 岁以上的?

- 1664 个点赞 👍
先说结论:继续这样短视,可能断送的就是未来。
建国后,不需要打仗了,那些退伍老兵、伤残军人,是不是用途不大了?
大部分是的。
那是不是就直接开除公职,你们以后去扫街扫厕所要饭都与我无关?
没有吧?基本该给的待遇都能给到。
翻译一下,就是留住了人心,就留住了希望。
我还听过一个公司的故事
曾经这个公司是传统的代理商模式,公司产品卖的好的时间,代理商也发了财。
后面这个公司一度因为产品转型太慢遭遇了寒冬,食堂饭都给不满。这家公司的大部分代理商直接站出来主动帮公司订走那些过时的存量产品,帮公司缓过了这一口气,续上了资金流,躲过了破产。
现在这家公司业务非常好,当然,依旧是那个和代理商一起吃肉的模式。
说了那么多,想表达什么呢?
有的东西,你人心没了,希望也就没了。
当年轻人都知道自己35岁以后就完蛋了的时候,他们中的很多人会选择不生小孩。
毕竟,一个滴滴司机养活一家人,还是2-3个娃,生活质量高不了。(没有歧视滴滴司机的意思)但养活自己,还行。
同样,他们看到买房要贷款30年,而自己工作十年可能就会失业,那么当然也不会买房。
35岁以上的人,能不能干活?肯定能,无非是可能精力没有那么多,家里的事情也会让他们没有年轻人好用。
而现在整个社会都在嫌弃他们性价比低,抛弃他们。
而年轻人看到这个现状后,当然也会根据这个实际情况,作出自己买房结婚生子的选择。
就像开头的话题:如果为革命努力拼命过的老兵们在建国后被弃之如敝屣,那之后谁还来给你卖命?
劳动法自然不管,就让市场来管。
到时候等房价崩了,生育率崩了,二代们发现牛马少了的时候,别又犯嘀咕:为啥这代年轻人生育率那么低?快去买房啊!
到底为什么,你不知道吗?
编辑于 2023-11-22 13:02・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Rean - 94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恒润 - 913 个点赞 👍
看了一大圈回答,因为国内人太多了,导致用人标准真是到了变态程度,我就是普通码农,35岁马上36,硕士,科班,技术不高不低,没带过团队,也没有大厂经历,今年失业大半年。哎,润了润了,赴日去了,对于日本来说,我这个年纪正是当打之年,还很年轻。
已经到了日本,在华人派遣团队里工作,一切规规矩矩,慢慢来吧,有份工作就满足了
编辑于 2023-09-13 10:50・IP 属地日本查看全文>>
丁哥 - 656 个点赞 👍
这个我懂,可以保送我上热搜。
历史遗留问题+懒政+民营企业低素质老板无脑跟风。
说到35岁怎么来的,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实际是以前50岁退休,为了保证员工办理退休时交满了15年社保,避免员工跟单位产生纠纷,所以反推15年,划定了35岁这个门槛。
那现在呢?65退休,是不是该反推到50了?并没有。管理部门装聋作哑,用人单位不明就里,反正跟风就对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35岁门槛最早其实是为了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想不到吧?几十年后却变成了社会稳定的最大威胁。
魔幻现实主义,就是这么魔幻。
编辑于 2023-08-15 18:01・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要变成有用的阿吉 - 631 个点赞 👍
35岁以上找不到工作的版本已经有点过时了
今年面电商运营岗的HR连30岁以上的简历都不看了
估计再过两年就变成28了
毕竟每年大学生毕业就1000多万
想怎么挑就怎么挑
年轻的996不容易猝死出工伤哦
编辑于 2023-09-05 11:19・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喳喳是渣渣 - 606 个点赞 👍
大马哈鱼洄游产卵的时候,棕熊就会来河边捕食大马哈鱼,因为鱼太多了,它们吃的时候,只咬掉鱼籽和脂肪丰厚的一小块地方,其他整个鱼直接扔掉。等到洄游季结束,食物难找了,它们如果还能抓到偶尔出现的少数大马哈鱼,会把鱼细嚼慢咽整个吃掉。
发布于 2023-10-19 22:15・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大雪厚云 - 53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commieclaps - 49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2095 - 47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yvjbh - 410 个点赞 👍
先说简版答案吧:因为社会的产业结构和工作机会之间暂时不可调和的矛盾。
当然,也不是都不要35岁以上的,欧美国家就要啊,不仅要,而且据说面试的时候不能询问年龄,否则就是年龄歧视。似乎日本也不是说不要35以上的,你看六七十岁的老头都工作呢。
所以啊,那些创造出什么新奇理论,比如35岁以上精力不足,拖家带口,养孩子,不能集中精力工作之类的理由,不觉得很可笑么?
难道欧美国家的男女,35岁以上的不生孩子?难道就中国男人35岁以上精力突然不足?难道欧美国家的孩子,在父母35岁以上之后突然能生活自理了?
所以很显然,所有人针对35岁群体有问题的理由,都是故意瞎编的(否则你无法解释为什么别的国家的35岁以上的可以而你们国家的这个群体不行)。
所谓瞎编的,就是你把这个群体的某些特征拿出来,当做他们不行的理由——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们这个群体确实有这个特征,但是你强行把这个特征当做他们失业的理由。也就是强行建立因果。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南方人比较黑,南方人吃米比较多,你就故意建立一个因果关系:南方人比较黑是因为南方人爱吃米。
真实的原因只有一个:我们今天的产业结构,宏观上提供不了8亿劳动人口的(优质)工作机会,所以整个社会为了保证稳定,无意识的从年龄上压缩了优质工作的工作年限,只让人们一生的工作生涯中有1/3到1/4的工作生涯有优质工作机会,来换取社会的稳定。
我的其他答案里写过这个观点,但是整个计算过程比较详尽,估计没人看完,我在这个回答里尽可能精简的说吧:
第一,人口与经济对比:
我们国家的人口是14亿人,GPD是18万亿美元
美国人口3.3亿人,gdp25万亿美元
欧盟人口 4.5亿人,gdp 16万亿美元
日本人口1.25亿人,gdp 4.23万亿美元
好,总的算下来,拍的上号的发达国家的总人口3.3+4.5+1.25=9.05 亿人,总gdp 25+16+4.23=45.23 万亿美元。
也就是说,我们国家是什么情况呢?以发达国家150%的人口数量,拥有者发达国家们40%左右的GDP。
这个数字变换一下,也就是我们国家实际上只有发达国家27%左右的人均GDP产值。
但是我们国家的硬性生存成本,其实并不比发达国家低,比如我们常规的房子和车子这两个大件,实际上我们自己人都知道,北上广深的房价,比美国一线城市的房子并不便宜,而二三线城市的房子,比日本二三线的房子也不便宜——这意味着,普通人在房子上的生活成本不比发达国家低。
车子也差不多,有时候我们的车子还更贵。
你注意,这不是某个城市的个别现象,而是整个国家的宏观现象(除非你在农村,但是我们现在的城镇化率已经60%多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你这个国家要用发达国家27%左右的人均GDP,承担发达国家类似的房子和车子(甚至更多)的生存成本。
我知道你很累,但你先别觉得累,你要从宏观层面考虑下面这个收入&消费分配问题。
第二,在这种情况下的人家年龄财富分配问题: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房价还得高,车子不能不卖,你是高层,你怎么办?
你这么计算,一个人一生的工作时间理论上有多长?
差不多40年左右吧(22岁毕业工作,60-65岁退休)。
那我要维持社会上有人能负担的起发达国家的房子和车子等成本(你注意发达国家这个成本意味着他们民众的收入和这个房子车子的定价已经是一个动态平衡了),必须让一部分人能够拥有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
怎么做到?两个思路:
1、空间法:73%的人失业没有工作,剩下27%的人工作,那么这群人就有100%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了(极端点你也可以把那73%的人给杀掉。)
2、时间法:让一个人40年的工作生涯里,只有27%的时间是高收入状态(基本接近发达国家人口收入),剩下73%的时间收入比较低。
显然,第一种,空间法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最优解就是时间法。
再说透一点就是,我不能让你工作40年时间里都和欧美发达国家挣得一样多,但是我想办法让你40年里的27%的时间和欧美人挣得一样多,这段时间里你的消费能力基本上就等同于欧美的消费能力了!
40年*27%=10.8年。
假设你毕业22岁,这个时间差不多就是22+10.8=33岁左右。
再考虑一下冗余度,以及社会上肯定有少部分高管之类的,包括公务员之类的工作时间会超过33岁,所以这个数字平均一下,35岁左右——你如果愿意的话,往前挪几岁,往后挪几岁都行,就是保证你这一生的工作时间里,有那么几年有高收入,能够维持这个国家的大额消费就成!
明白了么为什么是35岁了吧?
因为这是我们以150%的发达国家的人口,但是只有发达国家40%GDP之下,还要维持欧美国家的大部分生活成本的“唯一解”!
为什么要维持欧美国家的生活成本?
因为这样才能带动消费!这是个宏观经济问题!
什么35岁以上的人怎么样,都是为这个宏观解法的微观理由,你信了就掉进坑里了!
而且你会发现,这个设计是非常巧妙的。
房贷是30年,没错吧?
但是你的高收入时间,基本上是10年左右。
你在你高收入的10年里,背上了30年的房贷。
剩下的20年怎么办?
你还有父母啊!
一个父母的退休金肯定不高,但是4个父母呢?
4个父母加上你们剩余20-30年的低收入呢?能不能凑出一个你高收入时间的收入?
勉勉强强吧。
这不就完成了让你用27%的高收入时间,贡献欧美发达国家差不多的生活成本的经济闭环了吗?
能设计出这个套路的,真是个天才。
当然,我必须说,这不一定是有意识设计的,有可能是个社会发展到这里的必然结果,生物会自己找出路。
当你这个国家就出现这种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时候,整个社会会往最能生存的道路上行进。
大家都可能都是宏观无意识的,但是微观找出路的方式。
企业为了生存和竞争,也会不要35岁以上的(因为这个设计保证了35以下的才能创造与发达国家高收入对等的收入的精力,说白了是一种超额压榨)。
而普通人,由于为了那10年的和发达国家差不多的高收入的工资,付出了超额自我压榨的付出,35以上,确实出现了滑坡问题。
而郭嘉呢?你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能有意识的从这个角度发现这些问题,或者说他们发现了也没办法吧?
当你发现这点的时候,你会觉得特别搞笑,你看这些人类,就跟看一群鸡一样,你就给这群鸡1/3能吃饱的小米,然后你看着这群鸡互相打架。
它们编出一堆理由,老的鸡不努力,小的鸡耗费粮食。
只能说这是某个阶段的必然现象吧。
解法肯定有,但是没人愿意用。
总结一下吧:今天企业不招35岁的人,根本问题在我们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占比,根本无法支撑所有劳动者有发达国家的GDP创造能力,但是生活成本却不怎么低于发达国家,进而导致的只能让大多数人一生中只有差不多1/3的时间有高收入,这才造就了35岁的大多数人以上必然有低收入的客观情况,表现形式之一是企业不招35岁以上的人。也就是这是个宏观问题的必然结果。
当然了,郭嘉也做了努力,比如让你其他成本降低,公共同行成本降低,吃饭比欧美成本低等等。但是你仔细想想,你人生中的大成本到底是啥,大把人6000的房贷,1000的吃饭,没错吧?
发布于 2023-09-16 13:39・IP 属地山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羊行无痕 - 38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小久泽 - 344 个点赞 👍
我国政府单位国企带的头,35岁以上不要了,以至于成为普遍现象。
国家希望百姓生二胎三胎,女人生完孩子返回职场又没人要,一个普通家庭拿什么养这么多孩子?生这么多孩子长大了找不到工作,死循环。
我真是觉得当下活得好艰难。
发布于 2023-09-20 11:56・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我想问一下 - 308 个点赞 👍
如果你35岁了,还不能凭借自己的人脉、资源、在周边在行业的名声等轻轻松松换工作,而要去参加那种投简历的公开招聘,那我想你的资源和能力一定不怎么样,这种人我要了干嘛呢?
我如果哪天想换工作,有好几家关系好的公司,我只要说一声就能去入职了。当然,我是不会离开现在的公司的。
发布于 2023-09-04 16:12・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一十八岁的少年 - 293 个点赞 👍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过多份欧洲外企工作。在他们公司的员工手册中,都存在一句话
”公司任何人员都不得干涉其他员工的宗教信仰,歧视员工的肤色,地区文化,职场性骚扰,年龄歧视等,这是严重违反公司道德准则的。如果发现可以拨打道德热线,并且汇报给你的直属上司。”
而且公司为此还做了一个Don'ts政策的视频,其中一个大意就是说主管歧视一个白人老头,觉得他快60岁了,年纪太大了,不适合在公司发展。老头说我在公司20年了,而且我每个月都完成公司的KPI,你不应该歧视我的年龄。视频的最后,主管吃瘪告终。
这个视频下一章讲的是职场性骚扰,意思就是说,这些鬼佬认为,年龄歧视和职场性骚扰一样的可恶。
英语中有一个单词,年龄歧视Ageism。
作为一个批判性思维的答主,我对35岁以上招聘的歧视的问题,我非常想要去了解他的成因,还有国外的情况,经过不眠不休,顶着老婆不洗碗被骂的心情,日夜的寻找资料,
整理出干货如下:
文章有点长,建议免费的小赞给一个嘛..
第一个我们要搞的是老牌帝国主义,以压榨工人的资本家起家的漂亮国。经过多番查证,找到一篇2022年美国记者写的关于工作场上年龄歧视的文章。
工作场所的年龄歧视,数据统计(原文)
我引用几段比较核心的内容:
这三段英文的意思大意如下,
第一段,2020年,55岁至64岁年龄段的人的劳动力参与率为64.7%,而65岁至74岁的人的这一数字降至26.6%,他们对数字的下降表示担忧。
第二段说的是他们为打击年龄歧视立了法,1967年的《就业年龄歧视法》和1998年的《劳动力投资法》为老年工人提供了保护。前者禁止对40岁及以上员工的一切形式的年龄歧视,而后者则处理除年龄之外的其他形式的歧视,如种族、性别和政治派别。
第三段是说很多企业因为年龄歧视被告上法庭,这些企业被罚款损失了285万至2.5亿美元。
嗯,通过文章,我理解的是漂亮国严禁年龄歧视,记者担心超过55岁的老年人就业减少,是因为有更多的公司违反了法律,违规歧视年龄大的人。
文中还说道,美国有两本法规,规定企业防止老年人工作受到歧视问题。他们认为,多元化的文化的在职场是必须的,通过建立更开放的空间,欢迎老年工人,来打击年龄歧视和其他形式的能力歧视。
这剧本不对啊?
说好的35岁不要的呢,咋现在还是55岁开始歧视,而且上班被言语歧视了,公司还要立法打击?罚款?
既然如此,漂亮国算是靠不住了,我们的邻国,同为人口大国,人口世界第一的三哥看看怎么样。
找了很久,找到关于年龄歧视,招聘,和印度相关的文章内容较少,他们对这个话题敏感度是不高的。
有一些相关文章主要是说,HR经理们是需要看被选者的年龄的,根据不同的岗位选择合适的年龄候选者,但是要尊重年长者的经验和能力,认为很多工作,年长者都能够完成的很好。
印度的政府部门好像是有年龄限制的,不过是after,不是before。就是说各个年龄段,都有适合的岗位给他们去申请,截取了两段招聘启事。
并没有说明确的年龄限制和涉及的职场歧视。
最后再看看小日子的吧,毕竟小日子老人多,人均寿命也长。
稍微查了一下,日本较早的法律,《雇佣对策法》。
日本禁止就业年龄歧视立法的直接原因是,高龄化社会造成的财政负担及中高龄者就业受阻这一社会现实。这里指的中老年,应该是55~69岁的人。而且法律是禁止歧视中老年就业的。换言之,日本和美国类似,严禁职场年龄歧视的。
So, 35岁限制应该不是舶来品,那么就是内部产物。
招聘都不要 35 岁以上的来源是什么?
经过我不眠不休的查找资料,一切的起源,就在这句话。国家公务员招考标准。
公务员考试和事业编制考试的报考年龄一般为18岁至35岁之间。来自于《公务员录用规定》。
《公务员录用规定》于2007年11月6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制定 2019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修订,2019年11月26日发布。至于为什么是35岁,当时应该有符合国情的考量。
那为什么企业招聘也对35以上员工充满恶意?
我参考了相关的文章,原因大多看上去都无棱两可,给出的理由大概有如下几点。
只有最后一点,我觉得可能有一定的道理:
1、现在大部分公司的工作都有具体的流程化,不需要专业技能,只需要年轻。
不需要专业技能?不要扯谈了,很多岗位都需要专业技能,不要说什么管理岗位的,就算基础的会计,销售,工程师,专业技能都非常重要。
2、中年人没有冲劲。
又是一个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却站不住脚的理由,34岁的时候对未来充满希望,然后35岁就躺平了?我亲身见到35岁的人都压力很大,对钱和升职都充满了期待的,怎么会没有冲劲。
3、精力有限,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顾家庭。
这个倒是符合部分事实,也客观存在。很多35岁中年人需要照顾孩子和老人,会分出一部分时间精力。
但这个应该是遍布整个年龄层的,换个年龄层依然成立,学生因为出去玩分出时间和精力没有好好学习。年轻人因为想着玩游戏和交男女朋友分心,没有好好上班。老人想着跳广场舞,无心管理公司。只能说是每个阶段都有需要做的事情,工作也不是生活的全部,这不能成为整个群体工作不好的理由。
4、中年人思想固化,不追求进步。
这个理由纯属扯谈,胡编乱造。有些人18岁就已经顽固不化,有些人60岁都还与时俱进。88岁的老人还破天荒提出改革开放。这看的是每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年龄。愿意学的,学到老,不愿意的,小学辍学。
5、中年人经济压力大,工资普遍较高。
这一点,我是认可的。也可能是资本家对中年打工人最大的怨念。35岁的中年人工资高,可能是因为以往做出了成绩,工资提高。但遇到市场下滑,公司规模缩小,需要裁员的时候,高工资的职场人的确更容易成为老板眼中的红笔一挥的那位。
35岁出来找工作,就不一定能找到与原来薪水一样高的职位和工作,这也是市场化竞争的一种体现。还是要及时调整心态。
个人认为合理的原因分析
1、35岁以上的成本确实高,有些不愿意降低身价的中年人会出现就业困难,企业考虑保险成本,用工成本,培养成本,评估太高。
2、太卷,大国特色。大多老板认为996,007是好员工,正常下班的人工作态度不行。既然要996,就要身体好,多抗几年。
国外的工作和生活分的比较开,大多正常下班,年龄问题影响不大,可能认为35岁员工会更为负责。
3、认知问题。在很多老板HR眼中,工作多为机械与重复性,不需要创造力。欧美人看得很重的多样性,这里并没有多少人强调。喜欢机械式的使用员工,见识和经验并不重要。
4、管理方式落后。习惯画大饼的管理方式已经对多年职场的老鸟不起作用,不改进管理方法,只说老员工不好管了,把不配合公司的帽子直接扣上。
总结
这个话题的兴起也是对35岁停止考公制度的存在合理性的疑问。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身体老化是客观事实。随着老龄化日渐严重,现在更多国家采取的是保护中老年人工作不受歧视的权利,例如美国和日本的立法反年龄歧视。
虽然内卷是关于职场的另外一个话题,但我认为内卷化职场正是与35岁现象是密切相关的。996,拼命加班的工作状态需要以牺牲健康为代价,中老年人无疑是处于劣势的。
外国人普遍并不认为卷是合理的,他们按照契约工作,时间严格按照合同与劳动法,所以他们认为8小时的工作对于年轻人和老人的体力是相差不大的,产出也是类似的。同时,他们对文化多样性也非常看重,觉得不同年代的人,有这不同的价值,强调diversity,他们欢迎的各种不同思想汇聚于碰撞的。
这就是最大的分歧,全世界只有我们会出现35岁危机的原因,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都没有过多关于这方面的信息。
看都看完了,点个赞再走吧..
编辑于 2023-08-15 20:3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星不了情 - 27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川杨河具装骑手 - 262 个点赞 👍
原因很多啊。
其中有一条就是35岁以上的人,大饼已经吃够了。
有人35岁找工作,跟老板人事就直说,我不在乎什么晋升,经理,标兵,劳模,主管之类的,你就说到手多少钱就完了。
发布于 2023-08-23 15:37・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傻大木姓傻 - 224 个点赞 👍
说什么中年人性价比低、家庭负担重其实都是鬼扯!
性价比低、家里事情比较多,这是事实,但是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再说了,难道被裁掉的35岁+的中年人都是不愿意加班,为了家庭要牺牲掉工作时间的人吗?
这个结论,显然是经不起认真推敲的。
唯一的解释是:因为用人单位有的挑。
每年10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小鲜肉都可以挑挑选选。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多得是,只要你给得起钱,想挑啥样的都有。
就不说考公那么高的热度了,就算是在网上被喷的体无完肤的互联网企业。
只要给的起高薪,哪个大厂不是大把年轻人排着长队想进去啊?
无论职场还是情场,小鲜肉谁不喜欢啊?
工作经验这种事情,只要招个智商、学历、态度都不错的年轻人,用工作高强度压个3-5年,不可能出不来的。
很多企业都倾向于招应届生,自己培养起来用,而不是社招,因为这样的人往往忠诚度更高。
既然是小鲜肉都供不应求的状况,中年人那不是就得靠边站了啊。
如果真的是岗位数量供不应求,劳动力短缺,那用人单位能招到人就不错了,这种情况用人单位肯定就不挑了。
就跟婚恋市场一样,如果适龄的女性数量远远大于男性,那优势男性可选的对象就多了。
比方说,在一线城市,有车有房,条件不错的男的,就别说没结婚的了,哪怕就是二婚都有不少人愿意给介绍对象。
但同样是未婚男性,在很多农村地方,要结婚那可难了,哪怕是二婚的女人都有不少黄花大小伙愿意出大笔彩礼去娶回家。
本质上,这就是供求关系的影响。
编辑于 2023-09-06 11:54・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jason wang - 21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无音无涯 - 21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左炜儿童文学 - 209 个点赞 👍
挺搞笑的 最近越来越觉得生活在这里就是个牛马。
做为一名女性,刚毕业去找工作,说没有工作经验,等工作两年有经验了又开始关心结婚生子的事情。结婚生子以后又说到30或者35了 年纪又大了,然而退休年龄是65岁……
发布于 2023-08-31 22:58・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暂无昵称 - 204 个点赞 👍
这样的社会配不上拿“老龄化”遮羞。
让新生儿断崖和逐渐消失,让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将中年人排除出职场,让老年人自生自灭……
TND,人再多也没生产力啊。不要找“老龄化”当托词了!
发布于 2023-09-03 12:01・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新时代的陶渊明 - 192 个点赞 👍
有一群高智商的大龄中国人,在外企入职,并做着违背中国立场利益的事情,国人知道是有中国人参与后,纷纷谴责这些“汉奸”,有能力为什么不为中国企业做贡献?
那帮四五十岁的老头,也表示非常疑惑,并深感委屈:当年是你们不要我的啊,连996做狗的机会都不给我,我只是想养家糊口而已。
而这个场景,一直在反复发生着,比如典型的芯片行业。
编辑于 2023-10-14 01:5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tqtqtq - 185 个点赞 👍
我也不是很懂,我回高校前
面了一个互联网公司,也不是啥高新技术方向,也不是研发团队,就一个普通的业务团队。他们人力说我36岁级别还不高,需要考虑考虑,其实hr传递的是他们部门技术人员的意思,大多数hr没有裁决权
之所以技术人员会这么想,我也理解
看看最近清华特奖,本科生能把中国90%教授按到地上摩擦,但是想到他毕业后只会去美国,留在国内单纯被欺负死的,我也释怀了。
假设我面试的那个部门卷到有一大堆清华的,他们这群清华毕业的也没高级岗位可以容纳他们,一个年薪40来万工作都一堆清华在抢的话
别说35岁,恐怕以后你是教授都难崩,超过特定年龄都得挂
但是令人更加绝望的,国内人才密度到达这种程度,chatgpt还是国外华人做出来的,国内这么多大模型,快一年了,在openglue测试上都没超过3.5
我只能说,钱都去哪里了?为何人才都拿不到钱,都被迫来抢我们这群废物的饭碗
发布于 2023-11-11 11:4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纳米酱 - 13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1009 - 104 个点赞 👍
我看《肖申克的救赎》最大的触动不是安迪成功越狱,而是老布,一个在监狱呆了一辈子的人,出去都七八十岁了,居然还能找到工作。而且老板也没有嫌弃他,只是对他上厕所老是打报告不满意。
发布于 2023-10-11 18:17・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我是潘大大 - 8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人间清醒 - 86 个点赞 👍
其实是相关部门的懒政问题,过去的退休年龄是50岁,要交够15年社保才能领退休金,为了避免冲突,国企就倒推了一下,35岁以上的不要,没法办退休手续,可现在退休年龄是60岁,也不像以前国企新人多少岁的都有,现在清一色是20岁小年轻,但是这个规定却没改,后来就被私企看到学去了
发布于 2023-09-05 13:01・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开坦克的贝吉塔 - 45 个点赞 👍
草率了。
最近我们合作的一家国企倒了,工人都去再就业。
我们发现一个现象,他们厂的工人,没有90后。
然后85后工人很快找到工作了,85前稍微吃力一些。
能够理解企业优先要年轻人,但是可惜工人里面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合作的施工队老板,咬着后槽牙说现在焊工一天800,普通工人一天400-500。
这些人里也基本上没有90后。
其他领域可能卷一些,感觉工科这是要在80后结束的意思呀!
编辑于 2023-09-06 20:26・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MathLover - 4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Burak Kaya - 4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拉里佩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