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为什么招聘都不要 35 岁以上的?

西西弗斯
24个点赞 👍

说一千道一万,不管是说年龄大了,精力不好,服从性差,家里事情多,这些都是借口。

真正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人太多了,导致劳力过剩。

这个世界上有技术壁垒的岗位,比大家想象的要少很多。

很多人一直不明白,古代中国的科学为何无法发展呢 ?因为机械替代人力或者自动化,有个很基础的原则,那就是用机械得成本比人工成本低,这就是为什么工业革命不可能在清朝出现,已经清朝已经严重劳力过剩了。

欧美最贵的是人工,但在中国最便宜,因为人实在太多了,所以几千块钱一个月的工作还有人做,甚至还要抢,几块钱就可以让一个成年人跑几公里把饭菜送你手里。

中国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从古代开始就喜欢拼命生孩子,结果导致越来越卷,到了清朝时,因为人口大爆炸,以至于做农活时用工具都不如人力划算,因为人太多了,孟加拉国的现在,就是我们的过去。

中国古代最早马耕很普遍,后来被牛耕淘汰,再后来牛耕也慢慢让人耕淘汰了,后来因为人口密集到一定程度,牛耕也不划算了,因为牛每天都还要吃很多草,人一天吃半个馒头就能活。

古代农业生产最早用各种工具很普遍,后来全部被人力淘汰。

清代自康熙朝起到乾隆朝,太平日子已经有百余年了,全国的人口在这一段时间里成倍地增长,百余年间人口增加了近20倍左右,而生活资料却并没有增加多少。

1700年,根据《清实录》的记载,清朝的人口只有2010万人,同样是1700年,法国人口超过了2150万,比欧洲其他国家人口都多,英国则仅有545万,俄国仅有1300万人。

当然,2010万人只是户籍人口,当时肯定的有很多隐户。

到了1741年,清朝人口激增到1.4亿,增长了7倍!乾隆帝上台后,人口增长更猛,到1790年达到2.8亿。历史上中国从来没有过这么多人,然后就陷入了马尔萨斯陷阱。

在清朝,人均四亩地可以维持生活,而到1766年,人均土地降到3.52亩,1812年再降至2.19亩,以至于当时大部分人都没有工作和足够的田地。

人口膨胀导致了清朝失业流民增多与帮会组织的兴盛。人口增多,劳力过剩,使许多人被挤出固有的乡土沦为流民,他们分散于各车站、码头、运河口岸、城镇一隅,无依无靠。

18世纪末,英国有个叫马尔萨斯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有关人口问题的著名理论,后来被称“马尔萨斯主义”或“马尔萨斯人口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认为:如果不遇到什么阻碍的话,人口的增长是按几何级数进行的(即等比级数,如1、2、4、8、16、32、64·····);而人们的生活资料即使在最有利的生产条件下,也只能按照算术级数增长(即1、2、3、4、5、6、7···)。

所以,人口增长的速度,要大大超过生产资料的增长速度。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呢?马尔萨斯认为:必须要限制人口的数量。限制人口的办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晚婚、计划生育、不婚、堕胎等,这样可以减缓人口增长的速度;第二种办法则是通过战争、瘟疫、繁重劳动、贫困和饥荒来消灭“剩余”的人口。

小明同学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