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今年秋招对应届生就业吸纳力度如何?失去应届生身份找工作竞争力会有影响吗?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哈喽,大家好,我是老黄。
成为保险经纪人后,我从父母长辈那边听得非常多的一个观点是,卖保险太不稳定了,还是去考个编(或考公)吧。
所以,今天老黄就和大家聊聊“稳定”:到底作保险经纪人,稳不稳定?
先说说“编制(体制)”的优点
首先,我们得承认,编制(或体制)内的生活,确有很多“让人羡慕的地方”,比如:
- 大多数时候,能正常上下班,不会有太多忙得头脚倒悬的日子;
- 不少单位福利好,节日福利少不了米面油,及其它各类补贴;
- 五险一金交的很足;
- 当然,父母们更看重的,是旱涝保收的“稳定”——铁饭碗;
相比之下,如果按父母长辈们的思路来看,保险经纪人职业还“真不太稳定”:
1、薪资有起伏。在明亚,保险经纪人是没有底薪的,也就是说,如果当月里一单未出,那这个月就没有收入。相比在一些“编制”里,有时哪怕“摸摸鱼”,钱也一样拿得到的“稳定”。所以明亚这种“没有底薪”的模式太不可思议了。
2、客户来源有起伏。其实这一点是上一点的延伸,保险经纪人的生命线,除了专业外,那便是稳定的客户来源,诚实地说,绝大部分保险从业者,客户的流入都是有起伏的,做不到“每天客户满满”。
3、民众对保险的接受度参差不齐。从业以来,我已遇上不少“认为保险就是在骗钱骗人”的朋友,不少曾经的关系更是直接拉黑或删除老黄,或干脆和我保持“谨慎的距离”。既然“这么多人不接受保险”,作保险经纪人怎么能“稳定”呢?
如此,保险经纪人是不是非常不稳定,非常没有发展前途呢?
保险经纪人也有几大稳定,你相信吗?
其实,凡事都有两面,即使是很多人喜欢的“铁饭碗”,也有很多人不喜欢它的一些地方,比如:
- 人际关系大多不简单
- 虽然稳定,但人生基本“一眼望得到头”;
- 最关键的是,编制的稳定,来自于行政权,换言之,如果上头变了政策,那这种“稳定”是有可能打破的,比如下面这个新闻:
我相信,这些父母长辈们看好的“铁饭碗”,以后还会不定时地继续“缩编”,而一旦“缩编”,有一部分人肯定要离开这张“舒适的温床”,这样一来,“铁饭碗”是不是也就不那么“稳定”了呢?
与此同时,在保险行业,下面几方面,却是非常“稳定”的:
1、国家高层对稳定的长期需求
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有一点不会改变,那就是国家高层对“长期繁荣和稳定”的追求。
而要实现“长期繁荣和稳定”,保险一定是国家高层高度重视的行业,202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保险关键词“被10次提及”:其中,5次涉及失业保险、3次涉及养老保险,另外还涉及农业保险、基本医保及大病保险。
除《政府工作报告》外,政协委员们也纷纷“为保险发声”:
再有,就是高层表示将成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保险也纳入其中严格监管。
2、市场对风险防范的需求
除了国家高度重视保险行业,市场也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保险“逐渐增强”的信心。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保险行业共取得原保险保费收入46957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4.58%;保险金额增长12.63%。具体到老黄所在的明亚保险经纪:
- 2022年,在全国多地受疫情严重影响的情况下,明亚依然取得了两位数的业绩增长,累计服务客户260多万;
- 疫情期间,明亚服务医疗险87万件,经办理赔近5亿元;
- 参与40个城市的惠民保宣传推广,服务客户超10万;
- 服务新市民1.2万人次,为超过1万家中小微企业提供保险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更不用说,现在大批90、00后已经主动上网了解保险,主动给自己配置保险,且这个势头还在加强。
3、保险经纪人专业能力稳定增长,且没有“35岁天花板”
以明亚为例,光是每周公司提供的学习,就有周一、周三、周五的大早会信息分享,其中周五的全国统一大早会更是“重中之重”。早会之外,每周至少还有3次下午、晚间的知识、优秀同事经历分享。
如果觉得这个不够,明亚还开发了一个“知识大宝库”——随身宝典平台,里面有各种保险专业知识、服务提升课程、税务、法商、医学、获客资料等我们能想到的信息。
明亚开发的“随身宝典”学习平台 如果仍觉得不够,团队还会不定期有各类训练营,从各种维度提升保险经纪人对客户需求的分析能力,解决客户异议和疑问的能力,以及多途径开拓新客户的能力等。
老黄曾获得某次训练营“优秀学员” 一句话,只要成长是稳定的,就能跟上市场需求。
况且,明亚不存在什么“35岁门槛”,不会出现什么“大规模裁员”;即使对待团队的经理、总监,我们也不用像一般职场那样“小心翼翼”,他们更像是老师、师傅、赋能者,大家相处是平等的。
总结一下:
1、国家对稳定的需求长期不变,而保险是实现稳定的“极其重要”的途径之一;
2、市场对风险防范的需求不变,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对保险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升;
3、保险经纪人不存在“35岁门槛”,且有终身学习和成长的稳定资源。
有这几方面的稳定,如果我们再稳定地坚信保险的价值,且愿意持续投入努力,相信一定可以在保险行业越做越稳,越做越好。
如果保险经纪人这样的“稳定”是你所喜欢的,欢迎与我交流。
延伸阅读:
广告时间
最后,如果你对成为保险经纪人感兴趣,或希望从市面上的保险产品中优中选优,欢迎和老黄联系。
发布于 2023-07-26 21:47・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老黄爱分享 - 132 个点赞 👍
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来预测今年秋招的吸纳力度,以及应届生的就业情况,那我只能说四个字,不是无可奉告,而是稳中向好。
这几年的大环境本来就是这样,而且是一年更比一年难,正是看到了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看到了这种经济大环境,所以在最近才会频繁推出各种鼓励民营经济,改善经商环境,促进就业的政策。
既然政策都纷纷下来了,相信肯定不是做做样子,空喊一下口号,多少都会有一些正向的促进作用。
而且今年经过了上半年的各种试错,很多有投资和扩张意向的企业,也都纷纷开始了他们发展业务的步伐,至少我从周边了解到的,还是有不少企业都谨慎地开始了新业务的探索,并且实打实地增加了业务线,也多招聘了很多员工,其中也有不少应届生。
但这些新增岗位,对于每年千万级的毕业生来说,还是显得有些太少了。
所以,秋招对应届生,以及对今年的毕业生的吸纳力度,我也只能说是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失去应届生身份,确实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会困难重重。
但如果你是因为今年毕业没找到工作的,还是可以通过暂缓就业等手段保留应届生身份的,这样至少对一些只要应届生的招聘来说,是影响有限的。
如果是你今年毕业后匆忙就业,然后又光速离职,失去了应届生身份,那就比较难了。
因为理论上你只能去参加社招,而社招就会对工作经验比较看重,至少会把你和一群三年以内工作经验的人放在一起比较。
所以,很多人才说,第一份工作很重要,不仅仅是起步的平台对一个人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助推作用,更是因为,第一份工作搞砸了,会非常影响后面的就业。
发布于 2023-07-25 12:18・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弗兰克扬 - 22 个点赞 👍
有个很残酷的事实就是,应届毕业生在绝大多数企业眼里,就是便宜的代言词。
所以前阵子不是有个很搞笑的事情吗?
说预计等毕业季过去之后,失业率会逐步下降。
很明显的“去肥增瘦”,理解了吧?
其实也不仅是应届毕业生,对于那种还在上学的暑期工,同样也是如此。
比如前阵子也看到一个视频,说有学生趁着放假去打工,赚点钱。
结果工作了个一月还是多久,最终到手了几十块...两人当场傻眼,问了原因后说什么住宿费、伙食费都要扣除,搞的两个同学很是无语。
说实话,企业狠起来,简直是吃人不吐骨头。
所以你问我今年秋招对应届毕业生的吸纳力度如何?
我觉得从毕业季开始的失业率上升,再到毕业季结束失业率会逐步下降的判断,其实已经足以说明一切了。
至于失去应届生身份找工作会不会有影响?
我觉得不会。
因为从大部分无良企业招工的逻辑来看,只要你够便宜,他们就会要你。
当然,前提是你面试的是可替代性强的岗位。
之前回答了个问题,里面有这么一个案例,说的是月薪3000多的仓库管理员,请了半个月左右的假,回来后发现自己被调岗了。
酒店给出的理由是这个人能力不足以胜任工作。
但实际打听了一圈才得知,仓库管理员那边已经有人入职,月薪只要2800多...
所以很明显,酒店判断能力好不好的依据,就是你够不够便宜。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扯?
但很抱歉,这就是实际情况。
我也不建议大家为了找到工作而“贱卖”自己,因为你越是摆低自己的位子,对方就越会得寸进尺。
该拿多少拿多少就行。
发布于 2023-07-25 11:35・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童先生 - 8 个点赞 👍
你的应届生身份【价值百万】,失去应届生的身份,等于错失了大把国企、500强、大厂的好工作,以及只招应届生的低竞争考编考公机会。
文章主要有以下4方面:
一、什么是应届毕业生
二、应届毕业生身份为什么价值百万
三、应届生隐形福利
四、毕业生必备宝藏网站
一、什么是应届毕业生
参加招聘时,大家要看清楚招生要求,判断自己是否符合
1、当届毕业生
2、统招的高校生,在学校的最后一年
3、即将毕业还没拿到毕业证
4、即将毕业还没拿到毕业证,处于实习或者待业状态
5、择业期应届生(国家规定毕业生的择业期为2-3年)
注意: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后,就不是应届毕业生了!
二、应届毕业生身份为什么价值百万
1、考公考编:考公考编有很多岗位只有应届生才有资格报考,竞争会比非应届岗位小很多。公务员考试多一个限制,就能减少很多人报考。
2、进入国企、大厂、500强:
1)国企80%的岗位都是通过校园招聘新增的,如果你没有参加校园招聘只能和社招人群拼经验、能力,所以应届生难度低很多;
2)如果想进500强和大厂,应届生参加校招难度小很多,工作岗位多,Hr对应聘者的容忍度也会大很多。
注意:考公考编大多包含了择业期的应届毕业生。校招大部分要求是当届毕业生,大家要看清招聘要求。
三、应届生隐形福利
1、毕业生补贴/人才引进补贴
2、应届生北上广深落户相对来说会比较容易,以及购房福利
四、毕业生必备网站
1、艾瑞网:全行业专业行业报告,找到岗位线索
(如果不知道想进入什么行业,可以在招聘网站上看最全的行业细分和各大岗位要求。)
2、前瞻产业研究院:多个行业精准解读
3、应届生论坛:大量往届毕业生求职经验帖、各行各业真实工作经历分享
5、国聘网:国企招聘信息
5、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各种校园招聘信息
4、拉勾网:专业互联网应聘平台
6、前程无忧、智联招聘、BOSS直聘
最后,祝各位应届生都能找到心仪的工作。
想了解Hr喜欢什么样的简历和职业规划,可以看我的往期文章:
我是木清,一名努力工作、热爱生活的新媒体运营人。如果想了解新媒体运营相关知识和干货,可以关注我哦~
我的往期文章:
记得习惯性点赞哦~
编辑于 2023-07-26 14:09・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木清 - 7 个点赞 👍
金九银十在疫情这三年都明显降低了力度,这是经济下行的现实问题,也是企业不断倒闭,大公司不断裁员的现实情况。也就导致了应届生就业越来越难。
疫情放开后已经半年有余,如今经济恢复情况如何,大家也有所感知。
今年第一季度,房地产有了一波小高潮,刚需用户的三年积累,而后房地产再次沉寂。
五一节,进行了一次报复性消费,旅游人数称又到达了近十几年的新高峰,算是刺激了一波消费。
经济复苏的状态目前如何, 我们作为小市民能看到感受到的有限。而就业问题和经济也是息息相关的。
今年的金九银十能否增加吸纳力度,一是看体制内新增了多少岗位,二是各民营企业发展状况,能够吸纳多少人。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大型企业在裁员的同时也在招聘人员,称之为换血。中小企业呢,基本上裁员后不会再招人,除非公司业务有了很大的突破。
今年的金九银十,更多希望寄托于大型企业,上市五百强公司,而对于应届生来说,压力会越来越大。因为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招聘岗位越来越少,供大于求,企业就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了。
那失去应届生身份找工作竞争力会有影响吗?
肯定有,那将面临更大的竞争,除了千万应届生之间的竞争,还要跟一些有工作经验的人竞争。然而缺乏工作经验本身就是应届生的劣势,可见其在社招的竞争中,失去应届生身份的人就业会更加困难。
所以才有之前的新闻,为了留住应届生身份,主动挂科延毕,在学校住宿,生活等消费都会低很多,还有时间考公考研。面对这些被现实逼迫无奈之中想出的新出路,到底该不该指责呢?
发布于 2023-07-25 11:49・IP 属地重庆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江婉婉 - 3 个点赞 👍
应届生就业吸纳度,这几年,每年都会是新低。
全球经济萎靡导致:
- 各大私企,外企均在大规模裁员。
- 公务员,国企缩编且竞争越来越大。
这就是现状,指望国家出手解决?这个还真不是能一时半会儿解决掉的,只能等过两年经济好起来吧。
国家甚至补助都没得发给你的,你应届生都没交五险一金,连失业补助金都没有。
那么,家里没矿的应届生该怎么办呢?
1.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学识
2.早为找工作做准备,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3.先找兜底,再挑
4.消费降级
5.暂时先找个把自己累不死的工作先干着,满满看机会,总会有经济好起来的时候的
6.35岁之前都可以考编
7.如果家里的亲戚朋友有门路,能做做生意等方面挣更多的钱的话,真没必要非要打工
第二个问题,失去应届生身份找工作会有什么影响?
首先,在那种垃圾的公司,加上你自己没有核心竞争力的话,应届生身份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不要担心应届生身份什么的。我炎黄子孙的身份我说什么了吗?我骄傲了吗。
我本人曾在工作半年后,主动辞职,仍然还是拿了好几个offer,最开始我也很害怕。
天无绝人之路,特别是自身条件比较优秀的。
我一直都还是比较乐观,我总是在想一个道理,“如果我双985硕士都养不活自己的话,这个世界能成什么样?”
所以,真的不要焦虑,以我们现在大多数应届生的能力和条件,高不成的话,可以低就嘛。
编辑于 2023-07-27 22:45・IP 属地四川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GarenJian - 2 个点赞 👍
别的行业我不了解,互联网行业和体制内,都很难。
互联网行业的难在于行业整体收缩,比如我比较熟悉的阿里,刚改革玩,1+6+n,一地鸡毛,内部消化都难消化掉,不可能成规模招聘,别的大厂除了字节略好,别的招聘量不可能大。
体制内的难在于卷,现在是个应届生都会考一下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至少动过心思。岗位就那么多,卷的不行。
发布于 2023-07-26 18:55・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秦风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路子墨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闲人 - 1 个点赞 👍
一句话,只能用尽全力考公,才有一线生机,如果现在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就真来不及了。不这么干的话真的前途渺茫,首先毕业的时候大多数人就找不到工作,就是找到了体制外的工作,过几年因为年龄被裁也是板上钉钉都事,后面只能穷困潦倒,当然一心想混几年钱躺平也不是不行。体制内工资再低好歹可以干一辈子,现在年轻人失业越来越多,考公只会是唯一出路,过几年基本上偏远山区都是几百进一,热门岗位几十万进一都是常态。现在还指望在体制外混出一片天地的早晚会后悔的。
发布于 2023-07-27 12:27・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防腐管干部 - 1 个点赞 👍
目前,除了各大高校对于毕业生正常的春招,秋招项目以外,国家也在很努力的为大学生们创造机会,在社会上组织各种类型的招聘会,但估计吸纳力度也不会很理想,个人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各行的豁口已经基本饱和
各企业目前招聘的岗位越来越少了,几乎每年都在缩水,而且招聘的岗位专业对口性几乎名副存亡,去过招聘会的应该都能体会到
二、各行各业都在“内卷”
由于目前毕业生的激增,原来的岗位本科生可以干,但现在只招研究生学历的,以此类推,这将会导致各行各业都开始效仿这种现象,最后的结果就是毕业生和工作岗位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
最后说下应届生身份的重要性
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吧,当时毕业通过校招进入了一家公司,当时和我们一块进的还有一批社招的,也就比我们早毕业一年,但差距真的很明显
对于我们应届生,各种培训和个人成长计划非常全面,而对于社招的(也就是往届生),他们就没有个人成长计划这项,而且在分部门的时候选择也没有我们多,他们基本都是由领导强制性的安排去哪个部门
最明显的就是薪水方面,普遍要比我们低,就算是毕业院校比我们好的,也要比我们低
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并且利用好自己的应届生身份!
发布于 2023-07-27 22:11・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mhh - 1 个点赞 👍
当然是乐观的…我是典型的乐观派!
每年金三银四,金九银十的行情还在。
就是每年整体招聘的整体节奏,不管社招还是校招也都还在基本遵循这个原则!就算是市场下行,也不会影响,招聘的节奏和计划的…
从公司的角度上说,
毕竟公司发展还需要提前储备和培养人力,虽然就业压力大,面对1158万的毕业人数确实很难,但也不代表就不找了吧…
从咱们应届生自身角度说,
公司有需求,应届生就有机会,大家要控制自己的预期,别一上来就大厂,国央企的,有啥用啊…不嫌卷吗?不觉得100多个人竞争一个岗位累吗?
竞争小的机会不能考虑吗?小而美的创业公司,只要行业有期待,业务有期待,不能去吗?
让他们去抢,去挤呗!
也许我迂回战术更巧了吗?大厂有这么香吗?我辅导过很多被大厂坑的,埋的小伙伴,对这种企业有非常不好的印象,个人认为没必要!
找个靠谱的老板,靠谱的团队,愿意手把手带人的老大,比啥都强…
总比进了大厂,「天天担心保住饭碗,站错队瞬间被开」的强吧…
只要你是人才,在哪里都能发光…找到那个能带你飞的人!!
失去应届生身份,有些人会担心,怎么才能够和职场人较量呢?会影响竞争力!
事实是-是的,以我这么多年求职咨询经验来说,绝对会有一定影响。
不过,你别忘了,还有人是往届的没找到合适的呢…就算有一年经验,也有那啥也没积累的呢…
还是那句话,有竞争力,没竞争力,重点看得是,你积累了没有?
而不是背景、经历现编
那可能多大的应届生优势也没用!
有人说,我就是「三无」
我怎么办?
那咱就再往低一些的角度看,人家看管培生,高大上,我看仓库管理员,不行吗?
其实有的时候入职了之后,管培生也会去仓库实习,和我干一样的事儿,不是吗?
求职很微妙,掌握底层逻辑,轻松应对,你焦虑啥?
话糙理不糙,求职大实话,就是踩得坑多,没别的,就是有经验~关注我 ,带你飞跃职场难题。
我是知名求职平台的认证求职顾问,深耕金融全领域、互联网、房地产行业,服务4000+,咨询时长上万小时解决新人职业定位规划、职业转型、35/40+难题、脱产宝妈快速复工规划等。
励志成为职场界最懂吃的,吃货界最懂求职/职场一枚吃货「快嘴王」,关注我,给你好看!!
发布于 2023-07-27 22:49・IP 属地天津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老王职场说道 - 0 个点赞 👍
小录来回答~
秋招,通常指用人单位于每年秋季(通常是9-11月)面向应届毕业生开展的校园招聘。秋招是应届毕业生求职的最佳时机,相比于春招和社会招聘,在岗位数量、质量以及竞争人员组成上有天然的优势。秋招主要针对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春招则是秋招之后的补录或特殊人才招聘,而社会招聘则是面向各类人群,大多需要一定工作经历。
相信在最近几年大家也接受到了不少关于秋招越来越难的信息,应届生就业形势是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卷。互联网、券商等热门行业也先后经历行业整顿,传统金融也越来越没落,很多公务员和很多国企央企也都在减薪、裁员。小录认为目前市场的经济萧条也是影响到就业萧条的一个因素,因此今年的秋招依然较为艰难。
应届生身份确实能在各类考试资格中得到优势,也能从毕业补贴和人才落户政策上得到一些优势,再加上相较于社会招聘,秋招的难度要小得多,所以很多人对应届生身份都爱不释手。但没了应届生身份,并不代表就找不到好工作了,而且也不见得手握应届生身份就能百分百得到一份“铁饭碗”。
所以关于求职这件事,小录认为大家可以适当焦虑,但不要让焦虑过分影响到了自己的情绪和生活。更不要觉得没应届生身份,没有秋招的机会自己的人生就完了。毕竟每个人的人生都没有标准答案,没必要盲目跟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发布于 2023-07-25 14:54・IP 属地英国查看全文>>
有录网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海发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大爷饶了小的吧 - 0 个点赞 👍
我是23年的应届生,目前就我感觉到的给出我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秋招对应届生的就业吸纳力度如何,我的回答是依旧是主要吸纳应届生的方式,但是吸纳的力度一年比一年差。原因有三,一是目前的市场行情确实不太好,很多企业都已经开始大幅度裁员和缩减应届生数量,相信今年23届的同辈们深有体会。二是考研考公的大军越来越多,学生对秋招的关注度有所下降。三是很多的应届生开始观望,对于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有较高的期待。
第二个问题,失去应届生身份对找工作有无影响,答案是有的,但对于能力强的人来说也可以是没有。应届生身份进去企业,企业是有税务减免的,所以很多企业是比较看重应届生身份的,对于大多数国企来说更是非常看重,但对于很多大型私企来说,他们其实更看重你面试展现出来的实力。
发布于 2023-07-26 23:57・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反套路研究所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遥见 - 0 个点赞 👍
对于今年的秋招来说,展望当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趋势和考虑因素:
1. 市场需求:秋招的就业吸纳力度取决于市场经济的整体情况和行业需求。如果经济复苏稳定,并且各行各业对新人才的需求增加,那么吸纳力度可能会相对较高。
2. 行业差异:不同行业的招聘状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一些新兴行业或技术领域可能更加活跃,而传统行业可能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考虑到自己的专业和行业选择,会影响到应届生就业的机会。
3. 竞争压力:应届生一般面临着同级求职者的激烈竞争。具备相关实习经验、技能和学术成就的求职者通常更具竞争力。因此,积累实习经验、发展职业技能和参加相关培训等,有助于提高竞争力。
关于失去应届生身份对找工作的影响,以下是一些考虑因素:
1. 竞争优势的减弱:失去应届生身份后,你可能会和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竞争相同的职位。与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相比,你可能在实际工作经验和行业认知方面相对不足。
2. 职业定位的调整:可能需要在求职目标和职业定位上进行调整。寻找与自己技能和经验相匹配的岗位,或者考虑接受初级职位来积累经验,逐步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3. 个人能力的强调:在求职过程中,你可以强调自己的学术成绩、项目经验、实习经历和技能,以突出自己的优势和潜力。此外,积极参与职业培训和个人发展活动,更新和提升自己的技能也是重要的。
尽管失去应届生身份可能带来一些挑战,但在个人努力、行业选择和职业定位上做出明智决策,依然有可能找到满意的就业机会。
发布于 2023-07-27 01:1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YoPE-X.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良言 - 0 个点赞 👍
由于疫情的影响和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今年秋季招聘市场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预计应届生就业吸纳力度可能会受到影响。一些公司可能会对招募计划进行调整,从而减少或推迟对应届生的雇用。
此外,由于去年疫情下造成了大量毕业生就业问题,所以今年毕业生求职竞争更为激烈,这表明失去应届生身份找工作竞争力将更加困难。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可以通过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来提高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机会。以下是一些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建议:
1. 多渠道求职: 不仅可以通过网络招聘平台寻找工作机会,还可以参加校园招聘活动和行业交流会等。
2. 增强技能和经验: 在学校内、实习期间或者自主学习过程中增加相关技能和行业经验,并把它们体现到简历中。
3. 提升口才和沟通能力: 参加一些口语训练课程、演讲比赛等活动,并多与同学、老师、同行交流沟通。
4.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 除了提升专业素养之外,社交也起到一个重要作用。
总之,在这个特殊时期里,应届毕业生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增强自身竞争优势,并有信心逐步开启职场之路。
发布于 2023-07-27 11:26・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英国申请君 - 0 个点赞 👍
如果想要考公考编或者想进入国企、银行等行业的话,那么应届生身份非常重要,如果失去了应届生身份那么很多岗位都不能报考,只能通过社会考生的身份去报考,难度会更大。
如果是想进入大厂或大企业的话,应届生身份也很重要,之前看到一个博主她是应届生,面试了一家公司以应届生的身份入职,但是在入职当天发现她在实习期交了社保,交了社保后就不再是应届生身份了,所以到手的offer也丢了。
所以在应聘前一定要看清楚该岗位招的是否是应届生,如果已经交了社保就不行了。
至于进中小企业的话则没有很大的影响,中小企业招人的标准一般都是有无经验,如果有经验不管你是否应届生都要。
不要听信别人说应届生是最不值钱的身份,如果有上面的想法的话,一定要用好应届生的身份。
发布于 2023-07-27 10:4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懂点自考的小青 - 0 个点赞 👍
一般来说,秋招对应届生的就业吸纳力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经济形势、行业需求、人才供需等因素。同时,失去应届生身份可能会影响个人在求职市场上的竞争力,但具体影响程度会因个人情况而异。为增强竞争力,个人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积累实践经验,并灵活地调整求职策略。
科大讯飞内推信息汇总
⭐内推码:B2D04UM
⭐内推对象:2024年应届毕业生
⭐简历投递和详细信息请登录http://campus.iflytek.com或直接扫码二维码进行查看
️内推岗位①——2024秋季校园招聘
●岗位介绍:
加入我们,让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的梦想成为燎原之势。
●岗位类别:
研究算法类、研发类、大数据类、产品类、测试类、营销类、教育类、设计类、职能类、资源类、医学类、工程类。
●工作城市:
合肥、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广州、成都等
●招聘流程:
网申/内推:7月20日起
测评:7月20日起
笔试:7月29日起
线上面试:8月起
●秋招常见问题:
●秋招笔试攻略:
内推岗位②——飞凡计划
●岗位介绍:
未来领导者招聘培养专项,用人工智能解决社会刚需。
●岗位及地点:
研发方向——合肥
产品方向——合肥
●招聘流程:
第一批次:网申6月19日—7月28日+笔试一周一次+面试7月起
第二批次:网申7月29日开始+笔试双周一次+面试8月中旬起
●飞凡计划常见问题:
●飞凡计划笔试攻略:
⭐简历投递和详细信息请登录http://campus.iflytek.com或直接扫码二维码进行查看
⭐内推码:B2D04UM
编辑于 2023-07-27 12:34・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讯飞LetsGo - 0 个点赞 👍
第一个问题:预计今年秋招依然是最难就业季,秋招提供的岗位持平于去年原因如下:
1、国家就业统计数据官方重新划定了就业的定义,这里不阐述,可以自行搜索,结合23届也就是今年刚毕业的学生就业情况来看不容乐观。
2、就业形势上,22、23届仍然有大量本科专科生未就业,加入到24秋招的就业浪潮中无形之中造成就业难度增大
3、企业缺少订单,技术尚未突破,真正需要的是高技术人才,这里大致包含普通学校的拔尖人才,双一流名校学生,以及研究生
4、企业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同时去年国考省考事业编透支了大量岗位,但是仍然杯水车薪。
第二个问题:失去应届生身份找工作有影响但是不大,分析如下:
如果你是工科学校,企业用人单位看重你的能力,以及录用你的成本高低,企业都是逐利的,当你能力很强,开的薪资较低你就是优先级最高的,同样如果你什么都不会,缺少核心竞争力,那么即使名校出身也依然就业遇冷。
如果你是偏文科,建议你考编制,文科企业用人标准是你的学校背景以及实习经验,毕竟文科空有理论不够,要你具备专业能力,能够办好上级交代的任务,实习经验,或者工作经验无疑非常重要,这时用人方还会考虑你是不是应届毕业生吗?若选择编制,大部分人都是通过省考事业编上岸,国考上岸大部分都是准备多年,甚至在大学的第一天就在准备这一刻,省考事业编限制应届生的情况很少,所以是否应届生有影响担不大,需要什么?
当然是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还刷什么,回去学习,准备简历!磨练技能,
求职!!!!!!!!!!
发布于 2023-07-27 12:21・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听风吟 - 0 个点赞 👍
失去应届生身份对体制内、国企有很大影响,因为这类单位缩招非常之严重,断崖式缩招,从前两年的两位数改为个位数甚至不招人。
体制外的各种私企(这里外企、互联网企、民企等等都算在内)基本还是看你过往经历是否匹配!
因为这是他们所谓的降本增效,那就是不同的岗位匹配不同专业、学历的人并开对应的薪资。
既不要出现一个销售岗也招一堆双一流也不会出现一个专家岗找一个能力不行的便宜人才来做,所谓钱要花在刀刃上,大抵如此。
发布于 2023-07-27 11:57・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安年 - 0 个点赞 👍
预测下,除了互联网外,制造业、芯片行业也会普遍走低。
前两年芯片行业还能分流一部分就业学生,但今年出现了一些变化,芯片行业哲库倒闭,小一些的芯片公司也倾向于先紧着捂紧钱包过冬,因此互联网可能会比去年卷;
由于23年应届生就业情况不太乐观,有一部分学生没能成功就业,成为“库存”。
尽管23届毕业后失去了应届生竞争优势,但是小公司不太介意,他们更关注性价比。
因此,今年清库存也会对24届形成压力。
针对今年的目前的行情,给大二大三、研一研二秋招的朋友分享几点建议:
1、不要追涨杀跌。从互联网校招的情况来说,一年java一年cpp,去年java卷就都转cpp,结果发现今年cpp又没java好找工作了,真的很无奈。而且JAVA大厂进不去至少还有银行以及一些中小厂接,C++进不去就真的寄了。
2、不要盲目追逐热点,然而现在没一个热点是靠得住的。IC没在风口上待了多长时间,一年蓝海二年数字IC就开卷,现在本硕985模拟IC都已经不太有坑了。去年嵌入式很好找工作,可能只用两年就从蓝海变成红海赛道了。
秋招重要的就是信息差,一定要及时关注企业的招聘信息,分享一份2024届秋招信息汇总,目前已更新50家,不仅有互联网公司,还有外企、国企、各类研究所,不断更新中,可以对照投递,避免错过秋招信息!
针对今年的秋招形势,给今年准备秋招的朋友分享几点建议:
1、选择海投,毕竟今年秋招会难些,大厂的hc都不多,没必要在一棵树上挂死,中小厂也都可以考虑。
2、多看看外企,新能源、芯片厂、制造业等企业的机会,这些企业软开、算法的岗位也很多,比起互联网企业,这些企业的hc要多不少。
3、看看银行、研究所、国企的机会,这些还是很稳的,至少不会轻易毁约,大多数加班不会太多,比互联网轻松不少,是个不错的选择,就是对学历要求高,普遍211起步,适合学历还不错的同学。
银行、国企秋招通常在9-10月份,考察内容与互联网大不相同,计算机技术相关问题比起互联网简单不少,但是会考行测,这些的内容学弟学妹们要准备起来了!
分享一个计算机学生可以加入的国企、研究所、银行名单,可以参考投递:
4、润国外,英语不错,算法很强的同学,尤其是不想卷的,可以考虑润国外。
5、本科毕业可以考虑读个硕士,当然国内硕士保研占了很大一部分,考研也很卷的,家里能付得起学费生活费的,读个海外硕士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硕士来说,读博成本就很大了,需要慎重,可能读完博士之后,互联网的环境甚至也不如当前好,但是选择面也更广了,去研究所、高校也是一种选择。
6、关键还是在于提升自身竞争力,八股文+算法+项目+实习+加分项(竞赛/开源项目/博客)这些都要提升。
目前面试越来越卷,以前背个八股文就能拿offer了,现在又是考场景设计,又是考源码分析。
现在转计算机的人越来越多,面试考核等难度也是越来越大,不仅会问jdk的集合、锁的源码了,连Redis、kafka等一系列中间件的原理也是越挖越深,分布式、高并发、大流量也经常出现在校招面试题中。
虽然是造火箭,但既然面到了那就要吊打面试官了,不然凭啥给你offer,建议大家看看这方面的书籍、博文和源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对于八股文,分享一个我总结了500道Java大厂常考面试题 附参考答案。
完整面试题在这里,可下pdf: https://pan.quark.cn/s/fbaaca12
发布于 2023-07-27 14:27・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程序员库森 - 0 个点赞 👍
热榜前30条中,3条都是就业难/学历与就业机会不匹配相关的问题,除去制造焦虑和炒热度的部分,这些问题也是真实存在的,如何解决,我们先来分析问题的成因。
产生这样的问题主要矛盾有三点:
教育体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就业指导缺失
个人规划
教育体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高等教育,尤其国内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并没有与市场就业需求接轨,高校毕业生不了解市场,一身“科学家”“研究员”“艺术家”技能面对公司岗位要求无从下手。国内高校体系不改革的情况下,毕业即失业的情况也很难改善。因此很多学生赶不上春/秋招会选择职业培训班“临时抱佛脚”,培训班良莠不齐,市场上割韭菜的情况屡见不鲜。
就业指导缺失:高校中就业指导课程形同虚设,甚至很多院校仅将就业指导设置为选修课,各专业学生上同一门就业课,针对性弱,可实践性更不必说,海外院校在就业指导上做得比国内好太多,以伯恩茅斯艺术大学(AUB)为例,AUB毕业生在毕业后为包括Vogue、The Times Fashion Supplement、Kit Magazine、Huck、每日电讯报、卫报和BBC 在内的一众知名媒体工作。作为一个英国名校百强之列的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3.5%;学生满意度调查排名第四名,不仅因为教育质量高,更是因为AUB还设置了专门的就业指导平台:AUB专门就业中心(AUB Advantage Career Hub), 为学生和校友群提供各种就业资讯,工作机会和相关活动信息。学生也可以与AUB的就业辅导老师预约一对一的咨询。
个人规划:国内高学历年轻人数量庞大,根据北京市教委日前发布数据,今年北京高校硕博毕业生预计约为16.08万人,本科毕业生预计约为13.61万人;北京硕博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本科毕业生,相差近2.5万人。(4月5日 《北京日报》)。“硕博反超、本研倒挂触动了人们“学历贬值”的敏感神经,特别是对即将踏入社会寻找工作机会的本科生来说,就业焦虑陡增。”
文章来源:
“面对新趋势,高校和学生不能裹足不前,而是要积极应对。高校应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在校期间,应在潜心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走出象牙塔寻找实践机会、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便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求。”赛道已经爆满,但如果把眼光放至全球,申请国外的顶尖名校,就能多一条路,多一个选择。尤其是较为小众的专业,艺术、交互、游戏设计、时尚商科等,仍是新的赛道,在目前的国内就业环境下,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出国留学最热门的国家之一仍旧是英国。为什么这么多学生、家长选择英国?文凭含金量高、学制短、效率高、签证流程简便、拒签率低、留英就业政策利好、回国落户优势、就业薪酬可观等等。根据求职网站Adzuna发布的《哪些学校的毕业生平均收入最高》的统计情况,毕业五年后平均薪资最高的TOP 20大学中剑桥、牛津、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曼大、拉夫堡、金斯顿等等热门院校均榜上有名。
艺术留学是赛道不是“捷径”规划和实力是冲击名校最重要的筹码,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更多留学/爬藤/高考后计划/艺术实习等问题欢迎私信提问。
发布于 2023-07-27 15:43・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RoSSo艺术留学 - 0 个点赞 👍
毕业两年只要没交社保都属于应届生,在我看来,其实如果有追求真的可以毕业备考公务员研究生不要这么急着用掉应届生的身份,这个身份很重要,不要信别人说错过秋招就怎么怎么样了,以上是建立在你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或者你不了解自己专业所涉及的工作,找工作不要只看薪资,其实待遇一样重要,简单说薪资多少你工作累不累挂钩,待遇则代表你工作舒不舒服。找工作一定要找实力雄厚的公司,不要把眼光只放在校招上,有很多大企业都是全国统一线上招聘。应届生和公司是互利共赢,这相当于开了一年会员,没有应届生身份目前大环境找工作很难,社招需要经验的。
发布于 2023-07-27 20:05・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墨染浮华 - 0 个点赞 👍
明年会更难,一方面应届生技能更不上,另一方面社会整体需求萎缩,https://mp.weixin.qq.com/s/P9-z8krWVdzOGZ3PfsdBdQ
发布于 2023-07-28 08:20・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丰臣英俊 - 0 个点赞 👍
【24届秋招招聘信息和内推全汇总】
https://docs.qq.com/sheet/DQ3haZXRvcUNTTlVY【联想集团-24届秋招内推】965工作制,六险二金,内推优先安排,岗位越到后面越少,早投递早筛选,offer快人一步
➡【链接】https://talent.lenovo.com.cn/
✅【内推方式】在编辑简历的最下方☞☞的“其他”模块的“从哪儿获知招聘信息”选择“联想员工推荐”然后填写内推码并输入XZLMZZB2023
【中望软件-24届秋招】应届生租房补贴+每天工作7.5小时+免费午餐+股权激励+六险一金
➡【内推码】NTAXHUu
【内推链接】https://app.mokahr.com/campus_apply/zwcad/28356?recommendCode=NTAXHUu#/jobs
【宁德时代-24届秋招】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20-50万
➡【内推链接】:https://app.mokahr.com/m/campus_apply/catlhr/115953?recommendCode=DSyWeMhH#/jobs
【24届秋招招聘信息和内推全汇总】今日已更新
https://docs.qq.com/sheet/DQ3haZXRvcUNTTlVY?tab=BB08J2
【字节跳动-24届秋招内推】
➡【内推码】:6JT1F4H
➡【内推链接】:https://job.toutiao.com/campus/m/position?external_referral_code=6JT1F4H&type=2【 快手-24届秋招启动啦】
➡【内推码】campusNOuIFHjSa
⏰【内推链接】https://campus.kuaishou.cn/recruit/campus/e/#/campus/jobs?code=campusNOuIFHjSa&pageNum=1&pageSize=10【宁德时代-24届秋招内推】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20-50万
➡【内推码】DSyWeMhH
➡【内推链接】:https://app.mokahr.com/m/campus_apply/catlhr/115953?recommendCode=DSyWeMhH#/jobs【 格力集团-24届秋招内推】世界五百强
➡【内推链接】https://gree.m.zhiye.com/#/RewardJob?shareid=106b1d3d-408f-49f9-bdbe-28b2d526b303&token=4b62fbce67ce2b9758886de5a08236&RewardJob=1【合合信息-23届春招内推】17年AI+大数据领域技术深耕
【介绍】:扫描全能王、名片全能王、启信宝及众多B端产品
【岗位】:软件、硬件、营销、职能等
【内推码】ESVMB2
【内推链接】https://intsig.zhiye.com/recommended/jobs?shareId=b074d8bd-ba79-4461-ae81-ddff673c850f&qr=1旷视2024秋招内推启动~ 人工智能TOP,薪资高
【招聘岗位】:算法、FPGA、前端、后端、框架开发、测开、产品等
【投递链接】:https://app.mokahr.com/m/campus-recruitment/megviihr/38642?recommendCode=DSQjDF96#/jobs
⚡【内推码】:DSQjDF96【360安全卫士】24届秋招内推
【招聘岗位】营销类、职能类、研发类、安全类、技术类、测试/运维类
【内推链接】:https://app.mokahr.com/m/campus-recruitment/qianxin/29182?recommendCode=DSSj7JNU#/jobs【24届秋招招聘信息和内推全汇总】
https://docs.qq.com/sheet/DQ3haZXRvcUNTTlVY发布于 2023-07-28 19:1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23届校招研究生 - 0 个点赞 👍
前几天看到一个消息,腾讯微信团队今年只实习不秋招,要求至少实习2个月以上,才有正式校招加入的机会。
看来大厂的降本增效,已经从招聘开始卷起来了。
秋招一般是从开学9月份开始,持续到过年前,大概半年的时间。大厂一般至少招几千人,时间又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人力资源部门需要组建秋招团队,在这半年里,专盯整个招聘流程。无论是差旅费,还是人力成本,现在都可以省掉了。
用人部门也需要高密度安排面试官参与招聘,这个会对业务的进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招聘来的员工,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有的不一定合适,给用人单位和员工都带来了试错成本。现在通过2个月的实习,双方都能有一个深度的互相了解,避免了后续短期内的中途离开,提高了招聘效率。
除了腾讯,很多互联网大厂都缩减了招聘的名额,这必定会影响到应届生的就业率。
小公司是很少招应届生的,因为培养成本很高,至少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全上手,小公司业务比较单一,承担不起这样的时间成本。
大公司有稳定的现金流业务,能拿出一些预算培养员工。在成熟的流水线式的培养流程下,一批一批的熟练工在不同的时间段培养出来,抹平了时间成本。
所以,今年秋招对应届生的吸纳力度不容乐观。
应届生的身份,在体制内还是很有用的。比如在北京,应届生落户是相对容易的,失去了应届生的身份,如果走积分落户,在足够优秀的前提下,一般也得40岁以上。
国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很多岗位明确要求应届生,往届生加入的难度就很大了。非体制内的单位,一般还好,主要看能力说话。
所以,不要轻易浪费自己的应届生身份,争取利益的最大化。
作者简介
您好,我是奇大,毕业于北邮,阿里系技术专家,AI指令魔法师。
10多年互联网研发和管理经验,我将分享高质量的职场认知和技术干货,欢迎围观。
公众号:AI奇大,欢迎关注。
发布于 2023-07-29 17:12・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