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预计今年秋招对应届生就业吸纳力度如何?失去应届生身份找工作竞争力会有影响吗?

没头脑
120个点赞 👍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体制内

上次在知乎做「金三银四」直播的时候,身在国企的 @夜猫学姐HR 老师直言不讳:

她所在的国企已经基本停止社招,如果真要招社招,需要特批;
公司全面转向校招,吸纳应届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

如今不少国企,事业单位,的确有单独给予应届生的一些应聘福利,毕竟这些机构担负着部分民生的责任。

举个例子,去年上海疫情导致应届生的就业率哗哗掉,所以,去年上海市的社区工作岗位招聘,就开放了很多岗位给上海的应届毕业生。

外企&民企

但放在外企和民企,基本上没有这个说法。

外企民企的第一要务是「活下去」,所以招合适的人才才是最关键的。

你去年毕业,还没找到工作,投递一个外企的应届生岗位。

外企未必会因为应届生的身份,把你排除在外。相反如果你有特别的才华,外企不会太在乎你毕业之后是不是Gap了一段时间。

之前在拜访宝洁的时候,宝洁招聘总监 @周KIKI 就分享过:

宝洁校招是对毕业3年内的童鞋开放的

对了,多说一句,对宝洁秋招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关注这两个视频,欢迎找我内推:

在体制外,企业招人还是看适配性的。如果你够合适,那么是不是应届生并没有那么重要

企业招聘岗位划分群体,一般来说,是这几类:

0-3年:职场新人

0-3年,要么没有工作经验,要么工作经验比较少,还属于职场新人状态。

所以,企业招这个类型的年轻人,往往不但看工作经验,也会看学历学校,甚至考证个人经历等。

而职场新人进入公司之后,正规企业都会有一个预期,我需要给新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不能指望他上岗就能有产出。

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在写简历的时候,依然会把自己的学校学历背景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因为工作经验还不足以撑起自己的履历,学校学历依然扮演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名校出来的学生)

(不同企业的标准会略微不同,有些企业会把这条线划在0-2年)

3-5年:一线专家

3-5年的打工人,基本上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并且积累了不错的工作履历。

很多企业招聘岗位写3年工作经验以上,一方面是为了把刚刚毕业不久的新人给排除在外,另一方面就是在告诉求职者,我们想要找的人才,是上手就能干活的那种。

5-10年:资深专家/管理者

5-10年的打工人,有些转型管理,有些成为资深专家开始带项目,尽管路线不同,但本质上都是leader的角色——走专家路线也需要成为同事们认可的项目上的leader。

企业招聘这种层级的打工人,可能是希望这人能带着做几个重要的项目,不仅能够自己干好活,还能给团队带来重要的经验,帮助整个团队一起成长。

10年以上:团队管理者/行业经验专精

到10年以上要求的岗位,常常中高层管理者,或者某些行业对于岗位的素质和经验极高,必须得有行业从业经验,举个例子,强监管的金融行业,经常会放出10+年的岗位;还有些化工、医药行业也有类似的招聘启事。

当然,到底是走管理还是走专家路线,不同的职场人选择不同。从目前我的观察来说,过去管理岗似乎更为吃香,但未来专家岗可能还是具备更多优势的。


最好的选择,当然是应届生毕业时候就找到理想的工作,如果没有找到,接下来1-2年内接着投递一些应届生的岗位,也不是不行。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所有事情按部就班推进,肯定最稳妥最顺利。

作为职场新人,你有一步没跟上,那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尤其是在如今的市场大环境下,肯定是更难的。

但3年基本上是一个关键节点。

如果毕业三年后,我们依然没有像样的工作经验,但企业在选人时会把我们列入到3年以上职场人的对比行列,那未来求职的劣势会越来越大。

最后,介绍一个求职小贴士:

学会看招聘启事

招聘启事,往往分成两个部分,职位描述和任职要求。

  1. 职位描述:来了以后在这个岗位上干什么工作。
  2. 任职要求:罗列筛选标准,比如本科学历,有实习经历优先等

这两部分,到底哪一部分更值得我们关注研究。

正确答案是职位描述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投简历都只看「任职要求」符合就投递简历了,却不知道,其实「职位描述」才是精华。

对于我们求职者来说,你知道去了这家公司干什么工作,你也就知道他们要什么样的人才。你知道他们要什么样的人才,你就知道该怎么写简历了。

举个例子,你是一个应届生,希望面试一个市场营销类的岗位,但市场营销的岗位极多,同样的岗位名称下,做的事情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取决于你在大市场的哪个团队下。

这时候,就需要把我们的能力亮点对应上企业的招聘需求,

举个例子,这个岗位,在职位描述上,明确提到工作包括写文案,你就重点把自己之前在其他公司实习时写过的优质文案,甚至给学校院系写过的爆款公众号文章的经历放在简历上,最好再附上你的优质文案内容作为证据。

如果在职位描述上,JD提到了活动组织,你就要回顾一下,自己在学校里组织过什么活动,或者参与组织过什么活动。

很多小伙伴拿不到offer,可能不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一大方面是因为市场大环境不好,另外一小方面可能就是因为没有针对自己的目标企业去调整自己的简历。

有针对性的投递简历拿到offer的可能性更高;而海投简历的效率极低,建议大家不要用一份简历通投所有岗位,容易让自己错失优质的企业。

扩展阅读,推荐两篇过往的高赞回答,希望能帮到年轻的知友们

发布于 2023-07-25 11:12・IP 属地上海
Sean Ye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