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伪史论这种多读两本书就能反驳的东西,为什么会流行?
- 8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上图是俄克喜林库斯里2000年前的莎草纸。
下图是海昏侯墓中2000年前的竹简。
是眼睛不好还是脑子坏了,信史派的人自己去认领一个。


补充一下:
俄克喜林库斯的莎草纸,有民间的人拿着样本作过多次C14坚定,全部证伪。
但是西方官方不认民间鉴定,面对质疑,官方也不作鉴定辟谣。而是辟谣说“俄克喜林库斯的莎草纸被污染了,无法作C14鉴定”
我就想问,到底是什么污染,可以在不破坏植物纤维化学键的情况下,改变莎草纸里面的C14的半衰期。
把这个“污染技术”给日本,哪里还用得着排核污水。直接加快铀235的半衰期就行了……
西方信史官方就是这样一副: “话语权在我,我说是,就是”的样子。
可悲的是一部分国人,都2023年了还不会独立思考……
发布于 2023-11-24 22:11・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尿灌白啤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不能。
如果说你要识别伪史论,你只需要基础的逻辑能力+一点检索能力就可以了。但是说,你要反驳伪史论,那你这个读书的量就要大了。
譬如这个回答: 没有一本出土的古希腊时期的书上写着“亚里士多德”这个名字,这是否证明古希腊没有亚里士多德?
逐条分析,逐条击破,这是很难的,在反驳之前,至少对于亚里士多德有一个整体的概念,而这是很难得。
然后,伪史论有个特点,就是简化论证过程,无视文化交流和文化演变,单纯为了赢而赢。
算命学习中:个人记录:几年前朱鹮问题下面小粉红批量复制的内容
比如我记录的东西,这也应该算是伪史论的一种,而且里面的内容真假混杂,真要反驳的话,每一篇都可以洋洋洒洒写个几百字,但是到了伪史论口中就会急剧算短,变成一段话甚至一句话。
还有就是最经典的,埃及人造不出金字塔,所以应该是拿破仑造的,emmm。
发布于 2023-11-01 22:52・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算命学习中 - 17 个点赞 👍
所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句话一般会用来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天文历法,这个说明了历法是用天文学来编撰的。
我不知道西方说历史这个单词最初的含义是什么。我自己从字面上理解,历史包含两个因素,历法,史书。有天文历法,你才能确定时间。有史书,你才能确定人物,地点,事件。
西方第一个天文台是哪里的。用的是什么历法,这个历法是根据什么编撰的。一天的时间分成多少份,怎么辨别?
问了这些问题之后,你觉得某某年,某某天,某某点某某分,庞贝火山爆发了。这玩意是记录么?
在有太阳的白天,分辨时间,不经过训练,大致也就能用12时辰来计时。多少多少刻这些,就需要使用日晷了。换算成24小时制,要看到多少多少分,没有精确的计时器,呵呵。
而编撰历法,得知历法是根据什么编撰之后,是可以算出该历法的编撰初始时间的。此知识点由B站阿婆主 @神都俗人 处得知。
史书需要载体,那么大量的地方志,人物志需要海量的文字载体。在造纸术没有西传之前,西方不存在这种可以存储海量讯息的媒介。那么,记录地方,人物的事件,需要人的参与。那么就需要有
查看全文>>
中医陈耀龙 - 9 个点赞 👍
柏拉图(∏λάτων,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写下了许多哲学的对话录,并且在雅典创办了知名的学院。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们三人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这是官方对柏拉图的定义,请问当时用什么记录柏拉图的书籍,用羊皮还是莎草纸?谁来记录?谁来保存?存在在哪里?保存期之间发生什么?用什么文字记录?
查看全文>>
xdr247 - 6 个点赞 👍
最爱吹的罗马和西藏的喇嘛,喇嘛头上的帽子和罗马士兵的帽子。
国王头上的皇冠和唐僧头上的帽子,左手权杖(禅杖)右手还得托个东西。
说起大航海,出海找印度,却找到了美洲,把上面的人当成印第安人,他们是怎么知道有印度,印第安人的?
西史根本经不起推敲。衣食住行每个方面只要溯源,就会像石头里蹦出来的一样,一出来就是顶尖的
查看全文>>
kvar - 3 个点赞 👍
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县,政府大楼顶层有县志可以看。可以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历史。比编造的荷马史诗强多了。
查看全文>>
牛大欢牛大善人 - 2 个点赞 👍
西吹整天拿学历来揶揄伪史论者,殊不知——
1,历史很大一部分就是百姓书写的,传的,编的。
2,如果有谁想用伪史去骗人,骗的就是学历低的,然后才能继续骗那些自以为学历高的历史学科(亲身考古的除外)。
3,如果伪史能够获利,那一定是靠“伪造集体印象”,也就是必须上当受骗群体众多且达成共识。要不,你说泰国缅甸也不是活不了人啊,怎么没人要移民过去?不就是吹不起来么?某红书对账后,西方都快没人去了。
OK,现在你的历史故事吹得没边,学问低的人都骗不了了,反过来要揶揄人家学问?
你倒是把大家镇住啊?
而且有一件事很说明问题,也说明学问。
伪史就像出轨,是欺骗,是假人设——
伪史论者的逻辑:你出过轨。——这没毛病,随便说一条假故事假文物,有一条都够了。
西吹的逻辑:你看,上周三你说错了,上周三我没出轨,所以你这人没文化。
只要有一次伪史,伪史就成立,而且绝不止一次,对吧?
你怎么能说某个别人质疑错的,来反证整个西史都无伪?你怎么能说你上周三没出轨,所以你清清白白一尘不染?
这就是西吹的学历观和逻辑观。
你上周三不出轨
查看全文>>
十一少 - 0 个点赞 👍
像这样的书多读几本,你就能反驳了
查看全文>>
慕瑾 - 0 个点赞 👍
西方伪史论与西方信史论
所谓“西方伪史论”是西方文艺复兴先贤们提出来的
谁胆敢提“西方信史论”他就必须践踏先贤们的尸体
这个命题本身就是个悖论而古今中外有谁敢论证呢
常识:谁胆敢论证“西方文艺复兴是伪史”不就秒变“西方伪史论者”了吗
不论证“西方文艺复兴是伪史”又怎么能论证“西方信史”呢
有谁这么愚蕨蠢呢
西方没有而东方也只有愚蠢的“中国西方信史族”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读者所有
转载无须联系作者
〔一己之见 · 仅供笑阅〕2,638,,600
查看全文>>
重庆吴戈 - 2025 个点赞 👍
很多人都没注意到,伪史论的人在讨论的时候,经常进行学术成本转移。
比如,我之前说过不少新柏拉图主义对柏拉图的引用并以此证明柏拉图至少在10世纪之前就被引用了,但是伪史论的人会不断要求你提交新的证据,要求你提交新柏拉图主义者的年代证据,要求你说明为什么只引用了这么一小片(实际上新柏拉图主义者写过很多大篇的引用)。幸亏我这方面小有收藏,多少还能应付,但伪史论的人还不满足,甚至要求我提供文物的残篇的原版图片。
看似很合理,但实际上这是在转移学术成本。我如果向伪史论的人要《淮南子》的宋代刘泖生原版抄本全部图片(我不要涵芬楼影印本,天知道那是不是伪造的?doge),他们能给我?伪史论的人敢不敢用同样的证据强度去要求研究《淮南子》的人?要知道我要的还只是《淮南子》的宋本原版图片,还不是各种《淮南子》残篇的图片。
所以,伪史论的人真就不考虑印刷和学术成本么?真以为搞古典哲学的都是喝凉水和西北风长大的?你们告诉我哪家出版社会大量用铜版印刷附上照片的?直接把一个经济问题转变成为一个攻击的证据?任何一套原版古籍的照片都是有市场价的,不是免费的。如果伪史论不吝赐本的话,也可以把OCT(Oxford Classical Texts)系列的所有照片都发给我,我来帮你们鉴定真伪。
所以我劝大家以后转移思路,比如质疑柏拉图作品的,就请他准确的给出章节编号,版本分析,以及原文。让他先证明出一个具体的细节问题,而不是泛泛的说什么西方中心论。
查看全文>>
Johann Faust - 1734 个点赞 👍
中国战国冶铁遗址,我的老家,河南驻马店西平县。棠溪河旁。一万多平。西平旁边顺着山脉河流就是舞钢,舞钢铁矿开采至今,品质很高。
山西晋城战国冶铁遗址,长两公里,宽300米。周围五百米内不但有古煤窑,还有铁矿。周围还有河流
然后汉代的,光我们河南省已发现发掘郑州古荥、巩义铁生沟、南阳瓦房庄、温县招贤村、登封阳城、鲁山望城岗、泌阳下河湾、新安县上孤灯、鹤壁鹿楼、安阳后堂坡、临汝夏店等23处汉代冶铁遗址。
举个例子
《汉书·地理志》内的相关表述,西汉王朝先后在27郡设有盐官35处,在38郡设有铁官46处,均由当时的大农令统领。
其中,河南郡有六处冶铁工场,分别位于弘农郡(三门峡渑池一里河冶铁遗址)、河内郡(焦作温县招贤村冶铁遗址)、河南郡(郑州古荥冶铁遗址)、颍川郡(登封阳城冶铁遗址)、汝南郡(驻马店下河湾冶铁遗址)和南阳郡(南阳宛城冶铁遗址)。然后我们河南这六处还全都挖出来了,其实还不全面,因为这些古地名不止一处遗址。
郑州古荥汉代冶铁遗址,120000平(这个建议大家百度下,超大的高炉,百吨的积铁,两丈厚的炉渣。你能反驳古人生产力的观点在遗址铁证面前无话可说)
巩义铁生沟遗址,20000平
南阳瓦房店120000平
陈家沟太极拳的的那个焦作温县10000平
等等
山西还有更野的,临汾西汉冶铁遗址,2000000平,200万平,一半墓葬区,一半冶炼厂。现在当地还有三个大铁块,最大的直径一米五,长5米。屌大的可以算算多重。
(光说汉朝不算其他朝代嗷)以上总结下来就是:
1,面积都是万平起,规模大,且数量众多。造假难度大。
2.紧挨河流,附近有金属矿藏,有燃料,要么有树,要么有煤。造假不找这种地方就是属于不走心。
3,都是叫得出名字,名字都是传承到今天的那种古城,且是当时人口聚集的地方。人口完全可以支撑起数万平,甚至十几万,数百万平规模的冶炼。不是随便哪个地方就能挖出来的且不知名的野城。(汉代冶铁遗址河南占三分之一,这也是人口佐证)
4有史书佐证,正史里有,历史记载,当地人口,冶炼环境,互相层层支撑,甚至只要是山海经记载的矿藏丰富的地方也都挖出了冶炼遗址。这就很神奇了
以上,还是只讲汉朝冶铁,不讲炼铜,炼铜就更多了。
罗马帝国几百年,又有西罗,东罗。据说嗷,全盛时期帝国面积五百万平方公里,罗马军团全盛时期有三十多个军团,按一个军团最少五千人。每个军团还有同等人数的辅助军团。这就三十万。而且有金属兵器,金属头盔,金属甲,等等等等。
那么问题来了嗷,罗马时期和汉代相当规模,相当数量,能支撑军队战斗力,民间生产力的冶炼遗址出土了没,有多少,都在哪,那时候当地的人口多不多,是不是叫不上名字没历史记录的野城,靠不靠水,靠不靠矿。
没有说伪史的意思嗷,就单纯的想顺路问个问题。别动不动挖掘到了罗马某某矿场,某某矿洞,结果周边没水、没树、没有煤、没有冶炼遗址、更没有大规模人口居住的证据,还没有历史记载。本人最相信科学了。极端注重证据。关键是我体育生,外语也不太好,我这翻墙也搜不到关于罗马冶铁特别准确的文献和遗址人口信息。谢谢了。
————————————————
20221104
然后再探讨一下罗马武器工艺,和战斗力水平。可我在这儿公开回复一下。首先声明,本人极端崇尚科学,重视证据,且属于极端无神论者。佛祖来了我都得赏他大逼兜的那种
第一,和出土冶铁遗址一样,你这冶铁遗址没有那么多,那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在无数知识和前置科技堆积的情况下,加上一点灵感就出来了。造蒸汽机也得好多前置科技吧,那要不然罗马人烧水的时候怎么没造出来蒸汽机呢?在冶炼规模上,一旦变大之后,那冶炼科技自然而然也就nb了。那科技出产也更厉害了。高炉从小变大,铁水质量也越来越高,铸造工艺那肯定也越来越厉害。炼钢炼铁的遗址都没那么多,你凭什么说你武器工艺牛逼?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看火枪口径发展,首先你看早期的火枪,枪管短又粗,口径都恨不得有两厘米那么大直接就是手炮。要获得更高的初速,初速就代表着精度和射程,所以要把口径给搞大,往枪管里塞更多的火药。再后来科技进步了。发现弹丸需要在枪管里做更多的加速,再把枪管做得更长。以获得弹丸更多的加速。但同样长的枪管只需要缩小口径便能获得更强的加速,于是乎动辄口径两厘米大小的手炮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超长的枪管,然后发现枪管太长也不能获得更多的初速。于是后期的时候各种火枪口径大多是15毫米往上,枪管也都差不多长,再到玩膛线的时候,要旋转就需要把球行弹丸做成圆柱形的弹丸,圆柱弹丸太重了,对后坐力和枪膛都是个很大的考验,于是人们搞出来了尾巴空心的米尼弹。玩米尼蛋的时候又发现细长的弹头更稳,各国军用步枪口径全换成了11-13毫米,1886年的时候有了无烟火药,原来的这种大口径后座力就太大了,人受不了,枪也受不了然后才到了今天这个口径,然后圆头蛋换成了更轻的尖头弹,初速和动能还更高了。从中可以看出,火枪每缩小一点口径都是非常难,非常了不起的。
当前的科技技术做得到,且最实用,最好用,那就会被大规模生产了,这就是制式了。这就是我提到的,为什么火枪发展到最后枪管和口径各个国家的都变小了
罗马短剑,绝对是制式,这没得辩驳了吧?那罗马铁剑有多长呢?80厘米就撑死了,而且出土的不说是非常罕见,那也得是万中无一了,环首刀和汉剑一米长很常见都很多,而且出土的特别特别特别特别特别多。不少冷兵器爱好者手里都有些老环首刀什么的,(罗马军团这么牛逼,那他现存的罗马短剑一定很多吧)而且你看秦青铜剑剑和汉环首刀,特点就是细又长。这代表着工艺好,金属强度高。同重量可以在又细又长的情况下保持强度。
这张图挺好的,就是青铜工艺映射到武器的演变,材料性质的和工艺的发展,才使得剑从三角形宽片片越变越长,相对越来越细。其实,全世界各个文明的青铜剑也都是差不多的,青铜剑短又宽,是由材料和工艺决定的。
中国青铜剑器型发展 到了铁器时代,谁还用花里胡哨的宽短笨粗啊,细又长才牛逼
细又长的环首刀 汉代环首刀是强度达标的前提下,不超重,不用开槽,而且长。那罗马铁剑啥成分?那还用我来说吗?
同学们。同理,跑个题,鉴定弹道导弹那肯定要短又粗,因为直径比较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制造也越难,技术越先进,能用更短的发射车,能装进潜艇。隔壁印度细又长的弹道导弹,那肯定是不行滴。
那有人又要说了,战场上,长兵器才是最主要的,短兵不入流,那这样又扯到兵种克制和军备竞赛上去了。
你家的剑锋利一刀能把人砍成两半,那我家的也要锋利,大家的一样利,该比谁家长了,一寸长一寸强,长的砍人就是nb,你家的剑比别人的长那战斗力就nb。然后就军备竞赛了,你刀剑nb那我叠甲,好嘛,你叠甲,那我就更重的刀,斧头一样刃口。大家都叠甲了,那就别玩儿刀剑了,斧子锤子开抡吧,从青铜器到铁器,无一不是在搞这种军备竞赛。
以冷兵器军备竞赛巅峰宋朝为例,因为对战双方都叠了最厚的甲,所以宋对战时先用强弓硬弩填满两军接触前的空白远近距离穿甲,长兵和盾牌阻滞骑兵冲锋和箭雨,然后几排重甲斧头和锤子刀盾兵排成人墙绞肉机去砍重甲骑兵步兵,跟他妈刺猬一样。就是因为兵种克制。
强弓劲弩射的更远不是最重要的,穿甲才是大头。
长兵阵和盾牌是为了队伍不碰到重装骑兵和箭雨冲击一冲就散。阻滞让重装骑兵慢下来后依次让出重甲刀斧手。
身批重甲的刀盾,斧头,锤子只几层重甲步兵排成一字长蛇阵,依靠高攻高防达成最强的杀伤利用率。
这就是兵种克制和运用。
你就算玩帝国时代也不能说只出一样兵把,碰见重甲步兵我赶紧得补些轻骑兵和弓兵。就算出了一堆大炮我也得在周围放些长矛,万一被对面骑兵冲进来就亏大了。我星际争霸一不也一样,要想兵种能打就得升级爆兵,要想升级爆兵就得抢矿抢气,要想抢矿抢气,就要多开基地,开完基地还得继续升本暴兵。
所以兵种克制和武器克制都是科技和生产力在支持,环首刀细又长不需要开槽减重,宋手刀只嫌不够重,宽又厚尖都不带。那你这制式罗马宽刃铁剑有时候还开槽的是个啥天顶星冶炼技术?马其顿方阵欺负的的又是啥水平的对手????
再次重申,因为环首刀存世量大,不说博物馆了,就各个冷兵器爱好者收藏者,手里有汉代环首刀的都不在少数吧,那罗马雄兵百万出土的铁剑屈指可数我可不信。
以上的回答里,我还挖了几个坑,不过我不说是啥,希望有知识丰富的老师不要踩坑,顺带多指点我一二
真心求教,有些大哥您也别阴阳怪气“经典语录”。我话放这,您给来点能说服我的文献,考古记录,遗址照片,比如古罗马冶铁遗址,几百个万平以上大型的那种。里面最好能出土大量的范,带铭文的那种。只要能让我学到新东西,那您一辈子都是我的老师。
编辑于 2022-11-17 11:10・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宇宙颜值扛把子 - 1518 个点赞 👍
看过很多西方历史真假的辩论,我发现有个问题很重要。
现在,大家不用争论亚历山大到底是真是假,金字塔是真是假,出土的雕像堪比现代工艺等等。
只认真而和平的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允许质疑?
其实,真严格定论的话,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对自己的历史证伪。
我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有完整史料体系和传承,史料成堆能相互佐证的文明也做不到。
如果100分满分,个人认为我国也就70-80分。
西方最多40分不能再多了。
比如《史记》《论语》等著作,现在的版本都不是最初的一手原本。
目前出土最早的文物也有300-500多年的差距。
真要质疑史记不是司马迁写的,还真没问题,因为都是佐证,确实没有任何直接证据来证明。
在座的各位也都懂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等道理。
而且很多人其实一直都在“质疑和怀疑”我国历史的状态中,也经常辩论,只是习惯了而已。
比如赵大到底怎么死的?李世民到底改没改史?清华简和史记谁可信度高等等。
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我国尚且都在不停的发现新资料-补充和修正现有资料这种状态,都可以质疑和猜测。
更何况国外呢?
而且我发现这些道理和言论,那些坚定信徒心里也非常明白,还经常以此来怼那些质疑西方历史派。
说明他们知道,历史这东西确实没有绝对的。
可为什么一有人质疑,却就变了一个人似的,各种嘲讽和扣什么民科,何新,自卑,民主主义的帽子呢?
如果对方是那种坚定的阴谋论,就是咬定西方历史一切都是假的。
那么扣也就扣了,可以相互攻击和喷。
可明明有很多合理质疑的言论,怎么也要被扣帽子呢?
我想来想去,觉得就一种可能:这或许不是智商问题,那是立场问题?
最后再重复一次,希望大家能友好的辩论,毕竟道理越辩越明。
如果我的言论有什么错误,也希望大家能指教。
如果是阴谋论和信徒跪族想扣帽子,还是别留言了,对大家都好。
查看全文>>
蓝莓味青春 - 1225 个点赞 👍
但凡多读两本书,你也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西方伪史这个话题,最早不是咱们中国人提的,人家欧洲十六,十七世纪前就已经有了质疑希腊历史的声音了。
法国启蒙运动大思想家伏尔泰在《风俗论》中考证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和风俗,对修昔底德、斯罗多德虚构历史嗤之以鼻。17世纪法国古文献学家让·哈尔瑞(1646-1729)指出:“绝大部分的‘古代’希腊和罗马的作者、作品以及文物,都是13世纪晚期以来伪造的”。瑞士学者罗伯特·巴利道夫发现那些所谓的古典著作都参杂着中世纪语言,因此他在其著作《历史与批评》中写道:“不仅古代史(希腊、罗马、犹太人、基督教),而且中世纪前期的历史,都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伪造出来的”。
何新写的东西你不信,我也不信,但是欧洲那么多著名人士写的研究文献,那么多欧洲自己研究,并且已经证伪的书籍目录,长长的一串,已经被证假的遗迹,钢筋或凝土的“复原”一堆,希腊自己都承认有人为的情况。
当然了,人家说的叫“复原”。但是复原的前提是有足够的碎片,你一幅画复原,你不得有百分之七八十的碎片,你才能复原,如果你手上只剩下百分之一 二的碎片边边角角,然后你拿这百分之一二的碎片造一个百分百的“复原”品出来,那叫什么“复原”!那纯属自创!
欧洲人自己研究的结果你信不信?如果你不信,可以写个驳“欧洲研究希腊伪史的结果是造假行为”的考证出来,驳斥一下欧洲那些学者。
~~~~~~~~~~~~~~~~~~~~~~~~~~~~~~~~~~~~~~~~~~~~~~~~~~~~~~~~~
有朋友说有人说我提出的风俗论是断章取义,没事,那就不看我的,也不看它的,看看其他人的。
我说了它不满意,它说的我也嗤之以鼻,大家不妨自己看下风俗论,别看我断章取义的,也别看他断章取义的内容。
如果实在懒的看,网上还有大量的读后感和论文,大家可以翻一翻嘛,看看伏尔泰的历史观是什么。

就我了解的情况,伏尔泰明确批判过封建贵族和宗教对于历史的霸权!把历史作为它们的工具!并且伏尔泰非常重视东方历史。
~~~~~~~~~~~~~~~~~~~~~~~~~~~~~~~~~~~~~~~~~~~~~~~~~~~~~~~~~
果然还是遇到神经系统有问题的,喜欢撒泼打滚的人。
这都是看东西不带脑子,不看文字内容就别跳出来乱吠,动辄戴帽子说是我否定了希腊历史。我文字里面只是把西方的观点发出来,是我否定的希腊历史?
我只写了十六 十七世纪欧洲对于希腊历史否定的声音,就代表现在二十一世纪欧洲没有人提希腊伪史了?
是提醒你,欧洲早几百年就已经有伪史论存在。
21世纪的今天,欧洲伪史论的声音一点都不小,你这么有能耐,去欧洲怼欧洲伪史论。
我没有兴趣证实古希腊是存在还是不存在,我只是喜欢看历史,欧洲只是提出了古希腊历史这个史,但是并没有完全证实这个史。
类似中国提出来夏,并且有夏的历史,可还没有完全证实夏的存在。
所以提出古希腊是不存在的,并没有什么可嘲讽的,就像有人提出夏不存在一样,这有什么值得嘲讽的?
中国研究夏的历史那么深入,国内否定夏朝存在的声音不还是一堆,欧洲否定夏朝的声音不还是一堆,大家嘲讽过“夏朝伪史”论没有?
都是提出伪史论,为什么待遇差别这么大?是夏朝出土遗迹比古希腊少,还是夏朝出土的历史文物比古希腊出土的少,还是夏朝的文献出土的比古希腊的少?
希望看历史的朋友,在看到写欧洲历史的时候,你不要写它好的你就信,稍微质疑一下你就反对,写中国历史的时候,写它好的你不信,质疑它的你就赞同。
~~~~~~~~~~~~~~~~~~~~~~~~~~~~~~~~~~~~~~~~~~~~~~~~~~~~~~~~~~
我发现有些人是毛病不轻,他相信希腊历史,别人就一定得信,不信就是无知,愚昧。
哪来的优越感啊?
不相信希腊历史,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嘛?相信希腊历史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嘛?
西方写的希腊历史你能信,但是西方写的希腊伪史你就不能信?是这个意思不?
有人不相信希腊历史,有人不相信夏朝历史,这都是个人的历史观的事情,有高低的区别嘛?
历史是靠史官记载和考古复原等专业人士的工作下展现在现代大家的眼前的,大家都是看客,都是看的别人的劳动成果,大家看的希腊书籍文字都是被翻译从外文翻译成中文的。你比别人高在哪?
无非就是装个X呗。
有这个必要嘛?
不信希腊历史的人,也没逼着你不信希腊历史,他们提出他们的问题,你能回答就回答,不能回答就算。
但是你非要拿莫名其妙的观点绑架不信希腊历史的人信希腊历史,那就是纯神经系统有问题了,建议看一下精神科医生。
其实那些非要绑着不信希腊历史的人信希腊历史,从利益角度考虑,无非就是这些人花了时间,花了钱看了好些个翻译过来的希腊历史书籍,别人要是连希腊历史都否定了,那不就是说这个人白花了时间和金钱!
就像有人花个1000剪了一个发型,别人说不好看,这个人不管是真的喜欢,还是假的喜欢这个发型,肯定得维护一下自己的发型啊,不然岂不是成了白花1000的傻子了。
这个人为了不当那个白花了1000的傻子,就说这个发型是名设计师设计的,是高级美学,不夸它美,说明你们不懂欣赏,不懂艺术!这就是绑架不能接受这种美的人当傻子了,自然大家也不会同意这个人的说法。
~~~~~~~~~~~~~~~~~~~~~~~~~~~~~~~~~~~~~~~~~~~~~~~~~~~~~~~~~
有人和我聊西方伪史的时候,嘲讽说西方伪史的说金字塔式拿破轮伪造的,先不谈埃及也算进西方这个事合理不合理,金字塔是不是拿破仑的也不重要。
关键在于金字塔那个工程量是如何完成的!使用什么工具!使用的什么方案。
我认为如果金字塔真的是古埃及人民造出来的,那说明人类非常伟大和强大!
但是埃及金字塔遭到了很大质疑,那就是这些石头是如何开采,运输与拼接上去的!
然后因为有了质疑,就一堆人开始寻找真相。
从一开始的开采石头到现在的特殊材料混合现场制造,从过去用木头垫在石头下面滚充当轮子,到运河方案,都是在不断的找寻可能性。都是在被质疑后一个个否定再讨论出来的,没有实际的证据,那只能用这种推测去猜想,去验证。
大家讨论埃及金字塔怎么建造的目的是为了否定金字塔嘛?不是的,我认为大多数人都是好奇,古人到底是用什么方案搞成功的!
而一群人,跳出来说质疑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造的,就是伪史论,就是什么文化不自信,像神经病一样,跳出来说金字塔有记载是古埃及人造的,金字塔也存在,所以你信就完事了!大家质疑的是以古代埃及人的技术和能力,是如何完成这种工程的!
这就是本末倒置,大家质疑金字塔的目的是为了找寻真相和原因,有了合理的解释,自然就没有了争议,可是只要一天没找到金字塔的合理建造方案与证据,金字塔的争议就一天都存在,在它们口中变成为了否定古埃及历史。
还有什么学术成本转嫁这种狡辩。
大家说金字塔的工程量过于巨大,按照记载的10万人30年都难以完成,你说能,那你就把能的方案告诉我,你说你也不知道,但是信就完事了!不信就是伪史论,就是文化不自信,就是学术成本转嫁。
这不就是神经病,你让大家信,你不给解答大家的合理问题!
这个成本转嫁论,翻译过来,不就是你别问,问就是增加成本。那有问题怎么处理呐?
不合理的问题,不回答可以理解,但是合理的问题,你不回答,还总让别人信,别人怎么信呐?
不要总是自己立靶子自己打,把合理的质疑,也一并纳入不合理的问题里面。
别人怎么不合理的问和我没关系,我的问题,我认为是合理的。
如果你觉得它不合理,你告诉我它不合理在哪。
比如金字塔,我的问题从来也不是金字塔是不是拿破仑建造的,我的问题从来都是埃及当年是靠什么工具,哪来的原材料,靠什么工程方案完成这种巨型工程的!
另外,某些说什么C14测过金字塔,所以金字塔肯定没问题的朋友,我提醒你们一句常识,金字塔是石头造的,它的主要成分是钙,硅等等,不是碳。
C14是测和碳有交流的生物。因为生物是碳机生物,所以生物的碳会和大自然有交流,所以它体内的碳,就会留下它所生存的那个时代的C14在体内,它一旦灭亡后,它的碳就不再和外界交流,所以它体内的C14不流出去了,外界的新C14也不再流进去了,这样才让C14成为了可计算的依据。
金字塔的石头会和大自然有碳的交流?能测年代?
我看到的所谓金字塔测C14的事,说的是金字塔周围有那种木头片,这个木头片的C14测试年代久远。
可是,这种木头片到底hi谁留在那的,是建造金字塔的人留下的嘛?不清楚。这就类似,你去故宫玩,在墙外面挖到一块木头,检测到这个木头片是春秋战国之前的,你能论证故宫是春秋战国前的建筑?
~~~~~~~~~~~~~~~~~~~~~~~~~~~~~~~~~~~~~~~~~~~~~~~~~~~~~~~~~~
同样的,古希腊就存在大量这种被人质疑的问题。
举个例子,有个阿基米德镜子退敌的故事,谁都没想到,真有人这么无聊,跑去试验了,用300面镜子试验点燃不了,无法点燃船。有人就说什么古代人拿牛油涂船帆。然后人家又试验了能否点燃牛油,并且把镜子增加到了500面!结果是这500面镜子都达不到牛油的燃点!
所以阿基米德这个故事必然就只能是故事了!
还有那个古希腊地球是圆的的测算小故事,有意思的是,发现地球的是圆的小故事的发现的版本有好几个,主角也有好几个。这种情况下,说地球是圆的是古希腊某某发现的,是真没有什么说服力。尤其是那些小故事是必须都带着上帝视角才能发现地球是圆的。
简单来说,比如故事亚里士多德和学生在不同的城市拿杆子同一时间测影子的说法里面多少个可笑的点,就是真测出来影子不一样长,也是无法证明地球是圆的。
首先,亚里士多德和学生如何确定时间是统一的正午!亚里士多德和学生有能同时的计数器存在嘛?要知道,古希腊那时候可没有手表!如果不能保障时间的统一,测出来的结果不一样不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其次,大家在路灯下走路过没有?越靠近路灯是不是影子越短?!那么天圆地方的说法,你可以想象成亚里士多德和学生都在路灯下,亚里士多德不动,让学生移动,学生的影子的长度是不是也会变化!那么天圆地方的情况下,对着太阳的位置不一样,影子不一样本来就是合理的,怎么把天圆地方的说法推翻的?
还有什么帆船先出现桅杆的说法,但是根据实验,人类在超过6公里之后,光靠肉眼,就已经无法看清帆船了!而这个时候,离理论上帆船会逐渐消失的位置还差的远!
还有什么月食说,更加的开天眼了,古人已经知道月食是地球遮挡太阳导致的月食!真外星来客?
真正证明地球是圆的这个说法,就是环球航行!
古希腊很多流传的内容都是这样的情况,表面上以现代知识能满足,但是一旦推演到过去就会发现有天然缺失的知识,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个事。
这还都是小的点。
还有古希腊的人口,生产能力,生产技术都是处于待考证的状态!
如果古希腊真那么智慧,有着跨越时代的知识,最终却无法统一,甚至于被它们看不上的马其顿兼并,再被古罗马兼并,在这些过程里面,古希腊完全没有展现出跨时代的优势!
有人替古希腊狡辩说什么马其顿和古罗马是古希腊的影响才强大的!
那么好玩了,古希腊这么厉害,学一点古希腊的东西就能强大的古希腊,怎么一直被波斯入侵!波斯也是学的古希腊?
古希腊的反击波斯甚至是在马其顿兼并古希腊之后的事情!
这种时候,你越强调古希腊的高人一等,越增大这样的疑问,真正探讨的人,应该告诉我一个合理的理由,古希腊把那些智慧都浪费到哪去了!
没有统一的原因是什么?波斯为什么比古希腊强大!?
~~~~~~~~~~~~~~~~~~~~~~~~~~~~~~~~~~~~~~~~~~~~~~~~~~~~~~~~
至于国力的讨论,比如人口的讨论,我有两个方向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方向,古罗马,古罗马亚加亚行省的数据,古罗马的《论农业》和剑桥的经济史的研究,古罗马的生产力才多少!古罗马时代这个区域才能养活多少人。古罗马时代亩产在那,古希腊不可能比古罗马高多少的!
第二个方向,战争记载,比如希波战争,希腊联军数量,希腊联手打波斯,总兵力才多少人!这是灭国之战,输了要亡国的,希腊极限的兵力才多少,倒退一下我想并不困难。
还有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和波斯战争的时候,马其顿才出兵多少人!马其顿和波斯打的也是生死之战,马其顿是竭尽全力的!这种状态下,马其顿一共才凑出来多少人!
那么在马其顿东征之前,马其顿灭希腊的时候才用了多少人就可以倒推出来。
有人可能会说马其顿兵力没有尽全力,但是从记载的银盾军团,和老兵的传说,外加士兵的动乱,要求回家来看,马其顿没有力量像三国时代的蜀国一样轮换作战!也就是说,马其顿人力已尽。
至于什么海外殖民地的说法,你可以这么提,但是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殖民地也只可能是一个个城邦单独拥有的,那么拥有殖民地越多的城邦,越应该兼并近在咫尺的邻国,最终形成一个哪怕是形式上的统一。因为海外殖民的价值远低于兼并邻国的价值!
兼并邻国从管理成本上,远低于海外殖民,收益也远高于海外殖民!海外殖民,会减少本土的兵力,海外殖民地越大,本土的兵力越少,从安全角度看,除非是本土安全无虞,完整的占领了一大块地理安全的区域,才会这么干,但凡领土四战之地,哪个敢把兵力往外乱调!
尤其是这种海外殖民,本土一旦出了事情,海外兵力来的及返回嘛?或者海外殖民地出了问题,本土能有多余的力量去救援而不被邻国掣肘嘛?
这么不巧,古希腊区域就是常年混战!所以古希腊区域的单个城邦,根本不可能具备远距离的海外殖民的条件!
而且如果有实力了,在这种四战之地的情况下,第一反应应该是兼并周围邻国以保障本土的安全,而不是想着跑海外搞什么殖民地!尤其是越远的殖民地,越会变成负担,并不会变成收益!
我说的这些,也仅仅只是对于古希腊里面的一部分质疑而已,就这些,我认为都够说古希腊优越的人论证很久了!
我认为我提的这些都是从现实角度产生的合理问题,如果你非要说我这是转嫁学术成本,那你就去别人那聊,我不把成本转嫁给你,你也不要自作多情的过来接这个成本。
编辑于 2022-05-14 12:08・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国运当头 - 114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五一青年 - 56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上知乎图一乐 - 53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pyderco - 494 个点赞 👍
西方很多都是假的。
看我们的考古都是用刷子刷的。
就怕不小心弄坏了哪里。
西方竟然用机械挖,
要么他们根本无所谓好坏,要么就早知道东西在哪里。
还有很多东西挖出来之后就是不愿意做鉴定。
还有所谓的上千年的书籍。从头到尾只有一个版本。
我们水浒传就几百年的时间就有好多版。它们只有一版。
怎么可能,语言几百年下来就会有很多变化,同样的词很有可能表述的意思都变了。
所以我们要独立思考合理质疑。西方拿不出证据说明就是假的。
发布于 2023-11-25 05:26・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脾气不好怒了就骂 - 492 个点赞 👍
不用读书,建议直接去西安旅游(doge)
比如,如果我搬出这块文物,阁下又该如何应对呢?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网图) 
我在现场拍的,人可真多啊! 大秦寺僧景淨述。 若常然真寂,先先而無元,窅然靈虗,後後而妙有。惣玄摳而造化,妙衆聖以元尊者,其唯 我三一妙身無元真主阿羅訶歟?判十字以㝎四方,皷元風而生二氣。暗空易而天地開,日月運而晝夜作。匠成厏物,然立初人。別賜良和,令鎮化海。渾元之性,虗而不盈。素蕩之心,夲無希嗜。洎乎娑殫施妄,鈿飾純精。閒平大扵此是之中,隟冥同於彼非之內。是以三百六十五種,肩隨結轍。𥪰織法羅,或𢫾物以託宗,或空有以淪二,或禱祀以邀福,或伐善以矯人。智慮營營,恩情役役。茫然無得,煎迫轉燒,積昧亡途,久迷休復。於是 我三一分身㬌尊彌施訶戢隱真威,同人出代。神天宣慶,室女誕聖於大秦。㬌宿告祥,波斯覩耀以來貢,圓卄四聖有說之舊法,理家國扵大猷。設 三一浄風無言之新教,陶良用於正信。制八境之度,鍊塵成真。啟三常之門,開生滅死。懸㬌日以破暗府,魔妄於是乎悉摧。棹慈航以登明宮,含靈扵是乎既濟。能事斯畢,亭午昇真。經留廿七部,張元化以發靈開。法浴水風,滌浮華而潔虗白。印持十字,融四照以合無抅。擊木震仁惠之音,東禮趣生榮之路。存鬚所以有外行,削頂所以無內情。不畜臧獲,均貴賤於人。不聚貨財,示罄遺於我。齋以伏識而成,戒以靜慎為固。七時禮讚,大庇存亡。七日一薦,洗心反素。真常之道,妙而難名,㓛用昭彰,強稱㬌教。惟道非聖不弘,聖非道不大。道聖符契,天下文明。
【中略】
大唐建中二年嵗在作噩太蔟月七日大耀森文日建立,時法主僧寧恕知東方之㬌衆也。ܒܝܘܡܝ ܝܐܒܐ ܕܐܒܗ ܬܐܡܪ ܚܢܢܝܫܘܥܩܬܘܠܝܩܐ ܦܛܪܝܪܥܝܣ
朝議郎前行台州司士參軍呂秀巖書
助檢校試太常卿賜紫袈裟寺主僧業利作为碑林镇馆之宝之一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贞观9年,公元635年),如果它是假的,那么整个陕西文物都很尴尬(大笑),如果它是真的,那么上面的基督教教义和最底下那一串叙利亚语是什么鬼呢?
所以,你或者承认西方确实有个基督教文明,或者怀疑陕西佬在伪造文物。如果你持后面这个立场……信不信你的发言根本卖不出去?
(关于石碑中的古叙利亚文,内容,参看Laubfluegel:《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叙利亚文碑文试译)
类似地,你还可以在西安的博物馆里面轻易地找到西安出土的东罗马帝国的金币:
列奥一世的半身像金币(网图)我其实在西安博物院也看到了类似藏品,但是由于这玩意儿在德国见太多了,就不稀罕拍 还可以随缘参观一下天宝元年(742年)建立起来的西安清真大寺
我拍的清真大寺第一进(?) 自己拍的创建清真寺碑照片 然后试着问自己,这个天宝元年的碑上面的“西域圣人谟罕默德”到底是谁,是不是我们中国文物中虚构的人物。
因此,我认为,与伪史论者对话的最好方法似乎应该是带他们参观中西文明交流的文明产物和遗物,并且让他们思考,我们的古人究竟是在和真实的西方古文明交流,还是在和共济会VR交流(笑)。
要说要多读两本书的话,我倒是建议伪史论者应该来我们华中大(!)(别的地方也可以啦)上一门叫做“批判性思维”的课,或者他们自己读两本“批判性思维”的书也行。因为批判性思维会教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提出恰当的问题”。伪史论最让我困惑的地方其实在于,我不知道他们到底要质疑什么——(1)亚里士多德这个人是否真实存在?(2)亚里士多德手写的原文是否真的存在?(3)西方人是否真的哪怕伪造过一个人/古迹?(4)西方古代文明是否真的存在?(5)文明是否真的存在?(6)外在世界是否真的存在?无法正确提出一个恰当的质疑恰恰是我对伪史论最大的批评,我有时候甚至怀疑,他们故意游走在问题(1)-(4)之间,他们似乎常常通过质疑(1)、(2)来否定(4)。但如果你学过批判性思维(其实不用学也可以),你会发现这是根本推不出来的。而实际上,(1)、(2)问题与文明真伪问题根本没啥关系(比如关于老子的生平和是否确有其人众说纷纭,老子手写的道德经更是无处可寻,但这和中华文明的存在与否,甚至和道家的存在与否都没有任何关系)。
好吧,人家何老师早有高论: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PH2IOC50521F1RT.html
好啦,我就是西安旅游完想来随缘晒两张照片的(笑)
编辑于 2023-07-25 10:46・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归伶昌 - 470 个点赞 👍
不需要读多少书,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标准就可以区分——你但凡看到有人说“把欧洲的羊全杀了都不够写亚里士多德的书”等说法,把这种人直接屏蔽,就能节省你大量的时间。至于原因,我在最后面会有解释。
而说到伪史论本身,举凡学术观点,你要批驳它,首先你得拿出来源。比如,你认为“古罗马冶铁技术超过汉朝”这个观点是伪史论,先得说清楚这个观点是谁提出来的,他的论据是什么。然后你再针对他观点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反驳,这样他的点也就不成立了。
当然,这里所说的“观点”,还得有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提出这个观点的人要来自于学术界,观点要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
第二,学术界的观点是会随着研究的深入而有所变化的,在这个角度上说,你需要保证你引用的观点是业内普遍认可最新观点。
而现实中,大量的“伪史论”者根本就不跟你聊这个。我之前还见过有人引用奥巴马、撒切尔夫人、丘吉尔、罗斯福等人的观点,来证明“西方历史”是如何伪造的。
这就真没啥可说的了。
当然了,现实中也有另一部分伪史论者,干脆就承认自己不是在搞学术。他们认为,“西方史”是西方的政客、阴谋家搞出来的一套东西,目的是打击中国的文化自信之类。
既然如此,倒也算坦荡。但要是承认这一点,这锅也就甩不掉西方史学界头上——至少甩不掉现在的西方史学界头上。
但这样一来,问题就是,既然你都知道是“舆论战”了,或者你都知道自己所批判的所谓“伪史”是被一部分搞舆论战的人捏造出来的“伪史”了,那你在这儿骂“伪史”的意义又何在?
而如果你身边真的有人还是坚持认为“西方史”是西方的历史学界伪造出来的观点时,你只需要问一个问题就行:
他们所反驳的不可信的某个观点,到底是哪个国家的谁在哪本书里提出来的?
不出意外的话,大多数人肯定说不出来。
既然说不出来,那他的“伪史论”的信仰是从哪儿来的呢?
换个角度来说,很多坚持伪史论的人,认为中国的史学界被西方史学界洗脑了。
但问题也在这里。既然他认为中国的史学界被西方史学界洗脑了,那中国的古希腊、古罗马等方向的研究著作中,岂不是得各种“伪史”俯拾皆是才对么?
可现实中,北大、南大、复旦等很多高校的西方史教授,都出版有自己撰写的希腊史、罗马史教材或者讲义,他们所发表的论文在知网上也可以轻松查到。
你要说你英语、希腊语、拉丁语水平不好,那汉语总看得懂吧?
国内西方史学界的知名学者,有谁认为“古罗马冶铁技术和规模远超汉朝”的?他们为什么这么认为?论据和推到结论是什么?这个结论提出后有没有同行质疑过?后续有没有过新的结论?
按照学术研究的基本逻辑,假如某学者在1980年发表著作认为“古罗马冶铁技术远胜汉朝”,而2010年有多位权威学者发表论文认为“古罗马冶铁技术远胜汉朝”的结论不成立,且这一观点没有受到明显的质疑,那么就可以认为当前学术界更认可“古罗马冶铁技术远胜汉朝”这个观点不成立。
而这时候,如果有人拿着那篇1980年代的书来说“你看,西方人伪造了历史”,那除了证明你只看了这一本书之外,也说明不了什么。
说到底就是,批评“伪史论”可以,但先要确定什么是“伪史”,以及“伪史”出自哪里。
不然,这就是如同下面 所说的,所谓“学术成本转移”。
对于历史这种不可复现的东西而言,想要进行“质疑”的难度,远远低于想要将其“证实”的难度。
比如,谈到隋末财富,很多人都会说一句隋朝储存的粮食可以让天下吃五六十年。
但是这个东西你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几乎不存在这种可能,因为以当时的生产条件很难产生这种规模的剩余,以及以当时的技术水平,也很难保证粮食储存五六十年。
从另一方面来说,隋朝的人口有五六千万人,可供这些人吃五六十年,那就是30亿人份的口粮。按照每人每年300公斤的用量计算,则是9000亿公斤,也就是9亿吨。
在现代技术水平下,一座一万吨的粮仓,占地面积大约是5000~1万平方米,9亿吨粮食大约需要4.5~9亿平方米,也就是大约450到900平方公里的面积才能够将这些粮食存下。
如此大规模的遗址,会很难发现么?
但对于任何一个历史学者来说,他质疑这个记载的真实性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一个人因为这个记载有问题,进而质疑隋朝的“生产力”,进而质疑隋朝有关的全部历史都是虚构和夸大的,这显然是要被学术圈笑话的。
即便是“伪史”,在历史研究者的眼里也不是没有价值的。因为任何伪史的创造必然不是凭空出现的,“伪史”中其实也包含了大量可以通过考辨而找出来的符合当时真实情况的一些东西。
不管是历史学还是文学研究中 ,都有一个细分方向是伪书考辨。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既然是伪书, 那就是假的,为什么还要去研究?但是,对于学术界而言,即便一个东西是假的,也依然有研究的价值,这本伪作是谁写的?什么时候出于什么目的写的?这本书对后来产生了什么影响……这都是研究的方向。
说到底,“历史”因为其难以复现和记录的偏向性,这个学科天然就存在证实与证伪的天然不对等性。它如同审判一样,对于公诉方来说,只要你提交的证据链不完整,哪怕已有的证据都足够有效,但依然不足以给嫌疑人定罪。而反过来说,哪怕公诉方提交的证据链再完整,对于律师来说,也都有进行质疑的空间。对于只能依靠古人有限的记载去研究的“历史”而言,想在这些记载之中找寻漏洞很容易——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外国历史,这样的漏洞都能找出一堆——但“历史”之难,难是难在证实,而不是证伪。
这就好比如说,我要写一篇《南宋时期福建教育情况研究》,那么我至少得阅读几百万字的史料,然后再从这些史料中找寻出那些零星的可供引用的文献,再结合一些近年的考古发现,来对当时该地的教育情况做一个推断。但是,因为历史情境难以复现,我所列举的各种文献和证据之间必然存在着大量的空白。如果真的出于挑刺的目的,那么可以说就算是再厉害的历史学家,其著作中都有难以解释的地方。可因此而说这些著作写的都是“伪史”,那就呵呵了。
而且,从历史学的发展来说,作为一个爱好者,我也能大概知道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史学的研究是逐渐精细化的。主流的学者,一般都是选择一个很小的角度——比如1930年代河北农村的某项经济活动——然后进行研究,很少再有人去搞那种宏观的历史书写。在这个角度上说,一个人想要反驳某个人的观点不对,可以说“XX的XX观点不成立,因为XX”,但不能因此而说这个东西是“伪史”。
至于说“那你要是觉得我说的不对,那你拿出证据来”——这就纯属耍流氓,历史证据都是靠材料和考古说话的,在没有更新的材料和考古证据出来之前,再厉害的学者也拿不出“新证据”来。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中才有大量的存疑和待商榷的内容。但如果因此而将这些东西称为“伪史”,那么同样开也可以说《史记》中记载的大量内容都是“伪史”。
何况,就现在伪史论的这群人的质疑能力,是很让人感到可笑的。
比如就拿最多的质疑亚里士多德作品的人来说,这里面最基础的一个证据就是羊皮问题,即他们认为以当时欧洲的生产力,即便把全欧洲的羊都杀了,也写不了300多万字。
但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呢?皮革的加工技术古已有之,鼓等乐器就是把牛羊等动物的皮革拉伸之后制作出来的。生的动物皮革因为存在大量的毛孔且比较湿润,是不能写字的。只有经过加工、阴干之后,才可以用于书写。动物的皮革被拉伸之后,面积会扩大几倍。一只普通的成年羊,皮革面积在1㎡~1.5㎡之间。经过拉伸,可以做成3㎡~5㎡左右的羊皮纸。即便取其低值,按3㎡计算,那么一张羊皮纸大约相当于50张A4纸。而一张羊皮纸能写多少字呢?就假设一张A4纸只能写200个单词,那么一张羊皮可以写1万字左右。300万字,也就是300只羊而已。
这里面都是取低值算的。假设一张羊皮可以做成5㎡的羊皮纸,且每张A4大小的羊皮纸可以写500个单词,那么一张羊皮就可以写4万个单词,只需要80只羊就可以了。
而且,我上面的这个计算,还有一个最大的漏洞——那就是羊皮纸是可以双面书写的。换言之,这个数字可以再除以2,即只需要40~150只羊,就可以制作出写300万字需要的羊皮纸。
欧洲就算再穷,还凑不出100多只羊?哪怕是在汉朝,匈奴一户普通牧民家里养的牛羊,都不止这个数。而实际上,一个普通的蒙古包,如果采用羊皮制作,都还需要几十张羊皮——亚里士多德这种人物(先姑且认为其真实存在),全部身家还抵不上一个蒙古包?
羊皮纸的贵,在于其加工相对复杂,而不是羊皮本身有多么稀缺。就算你把生羊皮晒干了直接用,一张羊皮正反两面也能写下个万把字,三四百只羊足够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能质疑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人的理论、著作的真实性,可拿什么“羊不够”、“如果亚里士多德的书是真的,当年杀的羊到今天都吃不完”之类的话当证据,只能证明有些人连一张羊皮能写多少字这类最基础的问题都搞不清楚。
而一边说着中国的学者迷信西方,一边又连一张羊皮能写多少字这种问题都不去想,只知道跟在别人后面复读“羊不够用”,还认为自己一下子击中了“伪史”的要害——连我这种外行都能看出来“羊皮不够”说的可笑,正经的历史学——尤其是古典学的研究者能认真看一眼,就是他们输了。
编辑于 2023-07-25 12:00・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Zpuzzle - 466 个点赞 👍
读两本书就能判断一段历史记载是真是伪了?
那中国争论了上千年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是争论了个寂寞啊。
之所以会有所谓的伪史论,是因为西方的“史”和中国的“史”不是一种东西。
中国的“史”,是由专门的史官当时记录下来,形成官方档案。然后后面的人,多数是后朝的史官,整理分析这些官方档案,编撰而成。即使是私人修史,也是在官方档案的基础上形成的,比如说《史记》。就这样中国人自己还总是质疑史书,嫌某些内容记录得不够真实。
西方的“史”,真是一言难尽。那种东西多数放中国来连“野史”都算不上,只能算志怪小说。比如说传说中的亚历山大,就在某些“史书”上见过骑着大象的中国皇帝。只不过西方只有这种东西,研究西方历史也只好研究这些了。这种东西被质疑为“伪史”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查看全文>>
oo7894 - 457 个点赞 👍
为什么呢?当然是有人别有用心啊

三百多个赞,口气大的不得了,一看评论区,一开始写的是狄德罗的《风俗论》,好么。
这不是我见过的第一个扯《风俗论》的虎皮做大鼓的,也不是第一个把《风俗论》的作者说成狄德罗的。理直气壮的说瞎话,错都错得一模一样,说明什么呢?有人生产出这些谬论,有些人要么是不加以分辨就无脑复读,要么就是明知道是谬论也要传播。说过很多遍了,非蠢即坏。
题主说得好,多读两本书,伏尔泰的《风俗论》怎么写的,可以自己看嘛。可是呢,有些人明明读了书也要扭曲其中的内容来传播谬论,有些人就是乐意复读谬论还自以为自己在思考,骗子遇到了傻子,怎么办呢?我是觉得无法可想,唯有提升自己的防骗意识,对于被骗而叫不醒的,那就只有扁鹊三连了。
2021.12.28
虽然题主说的“多读两本书”只是虚指,但是有两本书我是一直推荐的:
查看全文>>
极殊兵W - 450 个点赞 👍
中华有历,才有史。
当史官记下一件事的发生时间,他得确认后人看得懂这个时间记录。
在记录时,使用双重时间记录互为印证:干支纪年,年号纪年。
还有其它的历史印证:用当时天象做明记,用名讳做暗记。
而西方人呢?在没有阿拉伯数字没有零的时代,西方人还有公元纪年可以使用可以传承记事吗?
我们现在以“公元前”“BC纪年”的倒计时对两千多年前的事来纪年,古人他能使用这个纪年系统来记事吗?
西方人无历,无史,无天文历法知识,无公元前。
古代西方人,在夜间没有精确计时器的话…你知道这个后果有多严重吗?
西方人在夜间不知道是几点了,而天上的星空和月亮是一直在旋转运动,月亮和星空有相对位移。
不能在夜间计时,这就无法记录下月亮的位置,就无法研究月亮的运行轨道。
就没法在朔日(农历三十初一)这个看不到月亮的时段计算出来月亮会在哪儿。
连月亮会在哪儿都不能预报的话,又怎么能预报日食和月食呢?
而中华浑天仪,有白道环,可供预报月亮位置。
这回明白了吧。
你就是编天文历法故事,也得编出来天文测量仪器,才能编得圆。
西史之伪,伪在无根。
脱离生产力水平的天文历法,脱离纸的书籍传承,都是与真实的当年毫无关系的历史故事。
编个历史故事还敢吹嘘上天?
嘘!
而西方人编造历史故事,是不管不顾迫不及待的要把“地球是圆球”给安插到历史故事中。
给古代伪人阿基米德来了一句“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其实这句话信息量特别大,其中包括:
1.地是个圆的而且是个球;
2.人在球上生活还不掉下去;
3.地球是存在于一个空间中的;
4.知道不等臂杠杆的省力原理;
5.知道在地球存在的空间中不存在支点......呵呵!!!
文艺复兴时期的造假者忘了阿基米德生活时代的科技背景和天文测量水平,一说就说漏了嘴。从而前功尽弃。
对系统化科学知识也不需要积累了,条理化论证证明过程也全不要了。天降伪人阿基米德直接就知道结果:地球是圆球了。就这,还当真事似的说给人听。
西史之伪,伪在无根。
西方世界所谓地心说里的地球,靠什么存在于一个空间中?不需要怀疑?无需去解释?这里有大量问题要解释,直到今天也解释不清啊!
假如西方世界早已有地心说一路流传,又何需麦哲伦船队在1520年远航去证明地球是圆的?西方人编造历史故事,顾头不顾腚。
查看全文>>
叮当风云城 - 370 个点赞 👍
中国有一种高端奢侈品,叫龙泉印泥。制作过程可以查,工序多到爆炸,尤其耗费时间,只为了制作出这种千年不变色的印泥。
还有一种奢侈品叫桐烟徽墨,工序比上面那个还复杂,效果也是写出的字千年不褪色。
这两种技术是专门为了历史文化传承而诞生的技术。
同样,为了这一需求,还从龟甲进化到竹简,再到造纸术。
这是文化载体的技术路线。
但西方在这方面的技术路线却看不到传承和进步。文字,文明的传承依托于载体,不可能载体技术没传承光留下文字。
离开中国的造纸术,西方在文化载体的技术领域,似乎太过于粗糙。
刚才写这个回答比较匆忙,急着给女儿喂奶洗屁股。补充一点,如果羊皮纸,莎草纸真是当时古希腊的文化载体,必然会围绕这一载体诞生各种技术。比如怎样把莎草纸做的更轻柔,更便于书写而不是像草席。同时另一个方向,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得益于莎草纸的发展也会普及到千家万户,毕竟可以做草席,可以当房顶,可以做帘子,可以做衣服,用处很大。
或者是羊皮纸技术可以用于生产生活。能把动物皮革处理掉不留一点脂肪,并且柔软,防腐,耐用,那一定会用于做成衣服,被子,护甲以及各种工具,皮革处理技术的进步会带动油漆,冶金,以及养殖业物种大爆发等等。
科技不可能只有一条发展方向,必然是以点带面的集体进步。哪怕被落后文明摧毁,落后文明也不可能拒绝先进技术的吸纳。哪怕是被视为人类历史上最野蛮蒙古帝国,对工匠,技术的推崇也是刻在骨子里的。不然,没有汉族大量的工匠带来的技术,蒙古没有那么强的战斗力。
编辑于 2023-11-26 19:27・IP 属地海南查看全文>>
九琬罗 - 350 个点赞 👍
不能。
因为伪史人的逻辑主打一个凭空捏造一个前提,然后开始无限“推理”。比如高赞,典型的“我不了解等于没有”。
你如果真的去举证,你就完了。因为伪史论的全套逻辑本来就是凭空搭建的,其关键逻辑节点全部是个人幻想:什么有,什么没有,什么有可能,什么不可能,全都可以张口就来。这就意味着你的举证是可以无限被质疑的。
这个就像中医理论一样,是自由解释的,你怎么在一个自由构建的逻辑网里辩赢?
比如“没有铁器刻不了玄武岩”,这本身就是不成立的,但伪史人是把它作为一条定理甚至公理呈现的。这时候你如果去论证西方什么时候有铁器,你就完了,因为你已经不知不觉默认刻玄武岩需要铁器了,彻底中招。
所以对付伪史人一本书都不需要读,要用魔法打败魔法。
比如“没有铁器刻不了玄武岩”,你就说二里头的玉石怎么刻玄武岩就怎么刻。对方说玄武岩很硬,你就说玉石硬度7,对方换话术说古代玉石是磨的,你就说二里头的玉器有大量刻的。对方说玉器小,你就说玄武岩上面的楔形文字也不大。一定要让伪史人自证自圆。
这就是要向伪史人学习一点,要善于把对方拉进你设置的话题和逻辑。
比如伪史人说埃及文物保存好,你就说埃及很干燥,保存好的文物不是孤证,然后秀出3500年的草篮子:

以伪史人的知识面不可能知道这个篮子是哪里的,肯定会嘲讽这个假。然后你再把这个草篮子是中国文物的报道截图拿出来,公开戏耍伪史人可以大幅削减伪史人发言的可信度。
查看全文>>
Corbicula - 340 个点赞 👍
因为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
牛皮吹多了,肯定会引起舆论反弹的。
在西方的长期宣传下,我国的殖人群体已经对西方历史产生了一种谜一样的崇拜,以至于他们脑子里的西方历史完全脱离了历史事实。
比如昨天在我的回答下,某殖人上来就丢一个爆论——罗马锻造技术比汉朝好。

可不要以为这个爆论就是这个网友的一家之言。
经过冷兵器吧等知名殖人大本营的长期宣传,甚至是央视的一些历史剧里持续造谣,这爆论在很多人的认知当中,甚至是很多爱国的网友心中,都成了事实。
并且,还形成了一个神奇的认知。
即——锻铁比铸铁先进,因为古罗马只有煅铁技术,所以古罗马的金属冶炼技术比同时拥有锻铁和铸铁技术的汉朝先进。
可事实上是,锻铁跟铸铁并不是替换关系。
更重要的是,古罗马的锻铁跟现代的锻铁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古罗马之所以没有铸铁,是因为古罗马一直没有发明出高炉,所以无法将铁矿石融化成铁水,因此获得不了铸铁。
注:高炉不是随便的炼铁炉,更不只是一个炉子,所以殖人别再拿个古罗马炉子就来充数了。
因为没有高炉,所以古罗马只能用木炭还原法将铁矿石炼成海绵状的块炼铁。
由于木炭还原法会让块炼铁含有大量杂质,所以不得不持续加热锻打,排除杂质,最终才能获得堪用的铁。
所以,古罗马的锻造技术恰恰是古罗马金属冶炼技术落后的表现——人家连铁水都炼不出来,就不要来碰瓷现代锻铁工艺了。
可是,经过长期的吹牛皮,很多人都对罗马锻铁技术忽悠得一愣一愣的了,这时候,人们突然发现,原来罗马的金属冶炼技术那么垃圾……
高炉炼铁技术、坩埚炼铁法(有些明穿小说竟然还跑明朝去发明坩埚炼铁法)、炒钢法、水利鼓风机……以下省略N种技术和设备——古罗马全都没有,甚至整个欧洲都要几百甚至上千年后才解锁。
请问,面对这样的事实,你会不会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除此之外,殖人群体还有些什么特点呢?
就是不断变化的数据。
比如古罗马大道。
在五年、十年以前,各种科普读物里,古罗马大道的长度一直是八万公里。
后来就变成了八万公里的铺石大道——实际上古罗马大道和世界其他文明一样,是根据地形环境选择不同的道路材料的。
然后在网上就变成了十万公里,二十万公里,三十万公里,最后变成了四十万公里。
至于以前八万公里的数字怎么办?
人家就说那是铺石道路,是主干道的长度。
至于非主干道的道路长度怎么统计出来的,那鬼知道。
我说,大哥,你们吹牛的时候能不能统一下标准啊?
这里要说一下的是。
古代主干道的长度,统计起来是有一定依据的。
因为无论是罗马还是汉朝,主干道一定有记录里程的里程碑或标识,也一定会有邮驿设施。
比如,汉朝的主干道有14万公里,那是根据汉朝官方档案里记录的邮驿、亭等机构数量统计出来的。
但是,主干道以外,你就没法统计了,你只能推测,而且非常不可靠。
比如,城市之间,乡镇之间,村镇之间一定会有道路相连,你要推测,汉朝的道路里程分分钟突破一百万公里。
但是,这样推测毫无意义,充其量就是满足人的虚荣心罢了。
请问,你看到这样不断变化,前后矛盾的数据时,你会觉得西方历史很靠谱吗?
此外,人口问题,也经常是殖人们大型双标现场。
比如,古罗马城面积只有汉朝长安城的三分之一。
根据汉朝的官方档案,长安城只有二十多万人口。
而且,这二十多万人口已经让长安的城市管理苦不堪言了。
比如交通管理:汉朝不得不在长安城规定车辆限速、限行的交通制度,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甚至汉朝都有穿专门衣服,持专门旗帜指挥交通的人员。
比如环境污染:大量的人口聚集,排泄物、生活污水、垃圾、生活用柴、取土……带来的是对环境的持续破坏,到了隋朝时,长安地区的水质已经被污染得不适宜饮用了。
比如粮食供应:由于长安不是一个孤立的城市,它周边有大量的卫星城,总人口超过一百多万,算上整个京畿地区,人口更是接近三百万,大量的人口面临着巨大的粮食消耗。为此,汉朝每年要动用六万名槽卒,运送数百万石粮食到长安。
比如水的供应:为了保障长安的生活用水,汉朝修了昆明池,配套防洪、泄洪、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的渠道等一系列工程,组成一个庞大的用水保障系统。昆明池有多大呢?相当于3个西湖那么大,储水量达五千万吨!
你以为汉朝就一个昆明池保障都市用水?
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长安在修筑时,就统筹规划了周边环境,所以水系丰富。
同时汉朝关中地区,各种水利设施密密麻麻,保障都市各种用水需求。
跟汉朝的供水系统比起来,古罗马引水渠那点供水量就跟过家家一样。
而且,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搞笑的事情,那就是在殖人心里,古希腊也好,古罗马人也好,都是不用担心生产问题的。
比如,曾经有个殖人跟我争论,说汉朝的水利设施并不是专门用来供应城市的,所以不能跟古罗马引水渠比。
敢情古罗马人只要考虑城里人生活喝水,不用考虑工业、农业用水啊,人家古罗马人吃的喝的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啊。
这就算了。
知道为什么古代中国要修那么多密密麻麻的水利设施吗?
因为仅仅是一座长安城,人口不过二十来万,其用水就不是一条河能够保障的了。
因为二十万人生活用水只是小头,供应二十万人的农田才是用水大户。
除了用水外,交通水系,保障水系的通航水量也是重要工作。
防洪抗旱,对抗天灾也是重要工作。
所以必须要打通不同水系,来调节水量,这样才能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
好了,回到人口问题了。
殖人说:罗马城有100万人口。
你反驳:罗马城只有长安城的三分之一大,凭什么人口能够有长安城的四倍?
殖人说:长安城绝大部分面积都是宫殿、政府官邸。
你反驳:罗马城就没有宫殿、政府官邸了吗?而且,你们不是最喜欢说古罗马的浴室、公共厕所、斗兽场、神庙、广场多么宏大吗?
殖人说:古罗马有大量的高层住宅。
你反驳:汉朝也有大量的高层住宅。
殖人:非静止画面。
你继续反驳:罗马城100万人的用水怎么解决?
殖人说:古罗马有宏伟的高架引水渠!
你反驳:罗马所有的高架引水渠加起来,一年的引水量抵得过一个昆明池吗?古罗马只管人喝水,不管农业灌溉吗?
你继续反驳:罗马城100万人的粮食怎么解决?北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对农业生产并不友好,你不知道吗?
殖人说:古罗马可以从埃及和远东运粮!
你反驳:古罗马在远东地区一直跟帕提亚撕扯,粮食供应不稳定。埃及确实可以给罗马供粮。可是,整个亚平宁半岛几百万人,要想给这么大人口供应粮食,意味着每年都要运送几十万吨粮食。请问古罗马有这样持续大规模运粮的记录吗?几十万吨粮食,请问埃及有那么多耕地可以供应这么多粮食吗?
殖人……大脑疯狂计算中。
你穷追不舍:罗马城那么大点地方,人口却那么密集,十几平方公里就有百万人口,其人口密度比东京、上海、纽约的市中心人口密度还大,古罗马的城市管理能力是逆天了吗?
你稍微拿逻辑一盘算,就会觉得古罗马人口一百万人是多么不靠谱的事,可殖人们偏偏对西方的这个说法偏执的信任。
你难道不觉得假吗?
既然平时吹牛皮,说假话太多了,又何必来怪别人不信任你们呢?
编辑于 2022-10-28 13:29・IP 属地湖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子木年华 - 32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汉室忠臣曹阿瞒 - 32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长风破浪 - 282 个点赞 👍
哪两本?一本新约,另一本是旧约吗?
反驳伪史论没有问题,是否多读两本书都可以反驳。但如果认为自己多读两本书就能驳倒西方伪史论,只能证明您真的不会读书。
史论不是史料,也不是史实。史料是已知的史实,未必真实,需要通过史学方法和科技手段去伪存真,然而谁也不能保证史料的绝对真实性,只能在相对的基础上开展工作,通过各种学术方法力求接近真实。
史料是碎片化的,史论是基于特定史观对史料的阐释和叙述。这就导致无论正史论也好,伪史论也好,都不是靠读两本书就能轻易驳倒的。
举个例子,您随便找一本外国学者写的全球通史,外国史部分大多会比较顺畅,等看到东亚史尤其是中国史的部分,立刻会有违和感,有吐槽的欲望。
之所以如此,大多无关史料和史实,只是因为史观差异。外国史部分中国读者没有先入为主的史观,会感觉接受顺畅,中国史部分因为大多数中国人早已形成自己的史观,就会感觉违和。
而西方学者过往对历史的阐释大多是在一神教和西方中心论语境下形成的,所以我们在读史的时候,如果能跳出既有史观的视角重新审视,就会发现很多漏洞和问题。
学而不思则惘,不要盲目迷信权威,看书的同时还要学会独立思考。否则书读的越多越糊涂。
查看全文>>
一过 - 273 个点赞 👍
因为确实有假呗
说个实锤的例子,埃拉托色尼测量地球周长
神都俗人直接扒出来抄袭的《旧唐书·天文志》,数据都能从原文找出来,连抄错的地方都能找到出处
《旧唐书》里面的原始数据是洛阳到交州的交通距离是9000里,直线距离是5000里,抄袭者不敢改数据,把亚历山大到阿斯旺的距离也写作5000“希腊里”,而且他还抄错了,把交通距离和直线距离搞混了
大哥你抄错行了,知道不?
这个叫“希腊里”的长度单位只在这个故事中出现,没有其他考古证据支持,其他文献也没有使用过该单位的迹象,这个单位就是为了这个故事量身打造的
实锤是中世纪作者托古之作,埃拉托色尼测量地球周长是假的
查看全文>>
箴言书 - 24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新约克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