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个

西方伪史论这种多读两本书就能反驳的东西,为什么会流行?

陆溯
1734个点赞 👍

中国战国冶铁遗址,我的老家,河南驻马店西平县。棠溪河旁。一万多平。西平旁边顺着山脉河流就是舞钢,舞钢铁矿开采至今,品质很高。

山西晋城战国冶铁遗址,长两公里,宽300米。周围五百米内不但有古煤窑,还有铁矿。周围还有河流

然后汉代的,光我们河南省已发现发掘郑州古荥、巩义铁生沟、南阳瓦房庄、温县招贤村、登封阳城、鲁山望城岗、泌阳下河湾、新安县上孤灯、鹤壁鹿楼、安阳后堂坡、临汝夏店等23处汉代冶铁遗址。


举个例子

汉书·地理志》内的相关表述,西汉王朝先后在27郡设有盐官35处,在38郡设有铁官46处,均由当时的大农令统领。

其中,河南郡有六处冶铁工场,分别位于弘农郡(三门峡渑池一里河冶铁遗址)、河内郡(焦作温县招贤村冶铁遗址)、河南郡(郑州古荥冶铁遗址)、颍川郡(登封阳城冶铁遗址)、汝南郡(驻马店下河湾冶铁遗址)和南阳郡(南阳宛城冶铁遗址)。然后我们河南这六处还全都挖出来了,其实还不全面,因为这些古地名不止一处遗址。

郑州古荥汉代冶铁遗址,120000平(这个建议大家百度下,超大的高炉,百吨的积铁,两丈厚的炉渣。你能反驳古人生产力的观点在遗址铁证面前无话可说)

巩义铁生沟遗址,20000平

南阳瓦房店120000平

陈家沟太极拳的的那个焦作温县10000平

等等

山西还有更野的,临汾西汉冶铁遗址,2000000平,200万平,一半墓葬区,一半冶炼厂。现在当地还有三个大铁块,最大的直径一米五,长5米。屌大的可以算算多重。

(光说汉朝不算其他朝代嗷)以上总结下来就是:

1,面积都是万平起,规模大,且数量众多。造假难度大。

2.紧挨河流,附近有金属矿藏,有燃料,要么有树,要么有煤。造假不找这种地方就是属于不走心。

3,都是叫得出名字,名字都是传承到今天的那种古城,且是当时人口聚集的地方。人口完全可以支撑起数万平,甚至十几万,数百万平规模的冶炼。不是随便哪个地方就能挖出来的且不知名的野城。(汉代冶铁遗址河南占三分之一,这也是人口佐证)

4有史书佐证,正史里有,历史记载,当地人口,冶炼环境,互相层层支撑,甚至只要是山海经记载的矿藏丰富的地方也都挖出了冶炼遗址。这就很神奇了

以上,还是只讲汉朝冶铁,不讲炼铜,炼铜就更多了。

罗马帝国几百年,又有西罗,东罗。据说嗷,全盛时期帝国面积五百万平方公里,罗马军团全盛时期有三十多个军团,按一个军团最少五千人。每个军团还有同等人数的辅助军团。这就三十万。而且有金属兵器,金属头盔,金属甲,等等等等。

那么问题来了嗷,罗马时期和汉代相当规模,相当数量,能支撑军队战斗力,民间生产力的冶炼遗址出土了没,有多少,都在哪,那时候当地的人口多不多,是不是叫不上名字没历史记录的野城,靠不靠水,靠不靠矿。

没有说伪史的意思嗷,就单纯的想顺路问个问题。别动不动挖掘到了罗马某某矿场,某某矿洞,结果周边没水、没树、没有煤、没有冶炼遗址、更没有大规模人口居住的证据,还没有历史记载。本人最相信科学了。极端注重证据。关键是我体育生,外语也不太好,我这翻墙也搜不到关于罗马冶铁特别准确的文献和遗址人口信息。谢谢了。

————————————————

20221104

然后再探讨一下罗马武器工艺,和战斗力水平。可我在这儿公开回复一下。首先声明,本人极端崇尚科学,重视证据,且属于极端无神论者。佛祖来了我都得赏他大逼兜的那种

第一,和出土冶铁遗址一样,你这冶铁遗址没有那么多,那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在无数知识和前置科技堆积的情况下,加上一点灵感就出来了。造蒸汽机也得好多前置科技吧,那要不然罗马人烧水的时候怎么没造出来蒸汽机呢?在冶炼规模上,一旦变大之后,那冶炼科技自然而然也就nb了。那科技出产也更厉害了。高炉从小变大,铁水质量也越来越高,铸造工艺那肯定也越来越厉害。炼钢炼铁的遗址都没那么多,你凭什么说你武器工艺牛逼?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看火枪口径发展,首先你看早期的火枪,枪管短又粗,口径都恨不得有两厘米那么大直接就是手炮。要获得更高的初速,初速就代表着精度和射程,所以要把口径给搞大,往枪管里塞更多的火药。再后来科技进步了。发现弹丸需要在枪管里做更多的加速,再把枪管做得更长。以获得弹丸更多的加速。但同样长的枪管只需要缩小口径便能获得更强的加速,于是乎动辄口径两厘米大小的手炮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超长的枪管,然后发现枪管太长也不能获得更多的初速。于是后期的时候各种火枪口径大多是15毫米往上,枪管也都差不多长,再到玩膛线的时候,要旋转就需要把球行弹丸做成圆柱形的弹丸,圆柱弹丸太重了,对后坐力和枪膛都是个很大的考验,于是人们搞出来了尾巴空心的米尼弹。玩米尼蛋的时候又发现细长的弹头更稳,各国军用步枪口径全换成了11-13毫米,1886年的时候有了无烟火药,原来的这种大口径后座力就太大了,人受不了,枪也受不了然后才到了今天这个口径,然后圆头蛋换成了更轻的尖头弹,初速和动能还更高了。从中可以看出,火枪每缩小一点口径都是非常难,非常了不起的。

当前的科技技术做得到,且最实用,最好用,那就会被大规模生产了,这就是制式了。这就是我提到的,为什么火枪发展到最后枪管和口径各个国家的都变小了

罗马短剑,绝对是制式,这没得辩驳了吧?那罗马铁剑有多长呢?80厘米就撑死了,而且出土的不说是非常罕见,那也得是万中无一了,环首刀和汉剑一米长很常见都很多,而且出土的特别特别特别特别特别多。不少冷兵器爱好者手里都有些老环首刀什么的,(罗马军团这么牛逼,那他现存的罗马短剑一定很多吧)而且你看秦青铜剑剑和汉环首刀,特点就是细又长。这代表着工艺好,金属强度高。同重量可以在又细又长的情况下保持强度。

这张图挺好的,就是青铜工艺映射到武器的演变,材料性质的和工艺的发展,才使得剑从三角形宽片片越变越长,相对越来越细。其实,全世界各个文明的青铜剑也都是差不多的,青铜剑短又宽,是由材料和工艺决定的。

中国青铜剑器型发展

到了铁器时代,谁还用花里胡哨的宽短笨粗啊,细又长才牛逼

细又长的环首刀

汉代环首刀是强度达标的前提下,不超重,不用开槽,而且长。那罗马铁剑啥成分?那还用我来说吗?

同学们。同理,跑个题,鉴定弹道导弹那肯定要短又粗,因为直径比较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制造也越难,技术越先进,能用更短的发射车,能装进潜艇。隔壁印度细又长的弹道导弹,那肯定是不行滴。

那有人又要说了,战场上,长兵器才是最主要的,短兵不入流,那这样又扯到兵种克制和军备竞赛上去了。

你家的剑锋利一刀能把人砍成两半,那我家的也要锋利,大家的一样利,该比谁家长了,一寸长一寸强,长的砍人就是nb,你家的剑比别人的长那战斗力就nb。然后就军备竞赛了,你刀剑nb那我叠甲,好嘛,你叠甲,那我就更重的刀,斧头一样刃口。大家都叠甲了,那就别玩儿刀剑了,斧子锤子开抡吧,从青铜器到铁器,无一不是在搞这种军备竞赛。

以冷兵器军备竞赛巅峰宋朝为例,因为对战双方都叠了最厚的甲,所以宋对战时先用强弓硬弩填满两军接触前的空白远近距离穿甲,长兵和盾牌阻滞骑兵冲锋和箭雨,然后几排重甲斧头和锤子刀盾兵排成人墙绞肉机去砍重甲骑兵步兵,跟他妈刺猬一样。就是因为兵种克制。

强弓劲弩射的更远不是最重要的,穿甲才是大头。

长兵阵和盾牌是为了队伍不碰到重装骑兵和箭雨冲击一冲就散。阻滞让重装骑兵慢下来后依次让出重甲刀斧手。

身批重甲的刀盾,斧头,锤子只几层重甲步兵排成一字长蛇阵,依靠高攻高防达成最强的杀伤利用率。

这就是兵种克制和运用。

你就算玩帝国时代也不能说只出一样兵把,碰见重甲步兵我赶紧得补些轻骑兵和弓兵。就算出了一堆大炮我也得在周围放些长矛,万一被对面骑兵冲进来就亏大了。我星际争霸一不也一样,要想兵种能打就得升级爆兵,要想升级爆兵就得抢矿抢气,要想抢矿抢气,就要多开基地,开完基地还得继续升本暴兵。

所以兵种克制和武器克制都是科技和生产力在支持,环首刀细又长不需要开槽减重,宋手刀只嫌不够重,宽又厚尖都不带。那你这制式罗马宽刃铁剑有时候还开槽的是个啥天顶星冶炼技术?马其顿方阵欺负的的又是啥水平的对手????

再次重申,因为环首刀存世量大,不说博物馆了,就各个冷兵器爱好者收藏者,手里有汉代环首刀的都不在少数吧,那罗马雄兵百万出土的铁剑屈指可数我可不信。

以上的回答里,我还挖了几个坑,不过我不说是啥,希望有知识丰富的老师不要踩坑,顺带多指点我一二

真心求教,有些大哥您也别阴阳怪气“经典语录”。我话放这,您给来点能说服我的文献,考古记录,遗址照片,比如古罗马冶铁遗址,几百个万平以上大型的那种。里面最好能出土大量的范,带铭文的那种。只要能让我学到新东西,那您一辈子都是我的老师。

编辑于 2022-11-17 11:10・IP 属地河南
宇宙颜值扛把子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