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
牛皮吹多了,肯定会引起舆论反弹的。
在西方的长期宣传下,我国的殖人群体已经对西方历史产生了一种谜一样的崇拜,以至于他们脑子里的西方历史完全脱离了历史事实。
比如昨天在我的回答下,某殖人上来就丢一个爆论——罗马锻造技术比汉朝好。

可不要以为这个爆论就是这个网友的一家之言。
经过冷兵器吧等知名殖人大本营的长期宣传,甚至是央视的一些历史剧里持续造谣,这爆论在很多人的认知当中,甚至是很多爱国的网友心中,都成了事实。
并且,还形成了一个神奇的认知。
即——锻铁比铸铁先进,因为古罗马只有煅铁技术,所以古罗马的金属冶炼技术比同时拥有锻铁和铸铁技术的汉朝先进。
可事实上是,锻铁跟铸铁并不是替换关系。
更重要的是,古罗马的锻铁跟现代的锻铁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古罗马之所以没有铸铁,是因为古罗马一直没有发明出高炉,所以无法将铁矿石融化成铁水,因此获得不了铸铁。
注:高炉不是随便的炼铁炉,更不只是一个炉子,所以殖人别再拿个古罗马炉子就来充数了。
因为没有高炉,所以古罗马只能用木炭还原法将铁矿石炼成海绵状的块炼铁。
由于木炭还原法会让块炼铁含有大量杂质,所以不得不持续加热锻打,排除杂质,最终才能获得堪用的铁。
所以,古罗马的锻造技术恰恰是古罗马金属冶炼技术落后的表现——人家连铁水都炼不出来,就不要来碰瓷现代锻铁工艺了。
可是,经过长期的吹牛皮,很多人都对罗马锻铁技术忽悠得一愣一愣的了,这时候,人们突然发现,原来罗马的金属冶炼技术那么垃圾……
高炉炼铁技术、坩埚炼铁法(有些明穿小说竟然还跑明朝去发明坩埚炼铁法)、炒钢法、水利鼓风机……以下省略N种技术和设备——古罗马全都没有,甚至整个欧洲都要几百甚至上千年后才解锁。
请问,面对这样的事实,你会不会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除此之外,殖人群体还有些什么特点呢?
就是不断变化的数据。
比如古罗马大道。
在五年、十年以前,各种科普读物里,古罗马大道的长度一直是八万公里。
后来就变成了八万公里的铺石大道——实际上古罗马大道和世界其他文明一样,是根据地形环境选择不同的道路材料的。
然后在网上就变成了十万公里,二十万公里,三十万公里,最后变成了四十万公里。


至于以前八万公里的数字怎么办?
人家就说那是铺石道路,是主干道的长度。
至于非主干道的道路长度怎么统计出来的,那鬼知道。
我说,大哥,你们吹牛的时候能不能统一下标准啊?
这里要说一下的是。
古代主干道的长度,统计起来是有一定依据的。
因为无论是罗马还是汉朝,主干道一定有记录里程的里程碑或标识,也一定会有邮驿设施。
比如,汉朝的主干道有14万公里,那是根据汉朝官方档案里记录的邮驿、亭等机构数量统计出来的。
但是,主干道以外,你就没法统计了,你只能推测,而且非常不可靠。
比如,城市之间,乡镇之间,村镇之间一定会有道路相连,你要推测,汉朝的道路里程分分钟突破一百万公里。
但是,这样推测毫无意义,充其量就是满足人的虚荣心罢了。
请问,你看到这样不断变化,前后矛盾的数据时,你会觉得西方历史很靠谱吗?
此外,人口问题,也经常是殖人们大型双标现场。
比如,古罗马城面积只有汉朝长安城的三分之一。
根据汉朝的官方档案,长安城只有二十多万人口。
而且,这二十多万人口已经让长安的城市管理苦不堪言了。
比如交通管理:汉朝不得不在长安城规定车辆限速、限行的交通制度,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甚至汉朝都有穿专门衣服,持专门旗帜指挥交通的人员。
比如环境污染:大量的人口聚集,排泄物、生活污水、垃圾、生活用柴、取土……带来的是对环境的持续破坏,到了隋朝时,长安地区的水质已经被污染得不适宜饮用了。
比如粮食供应:由于长安不是一个孤立的城市,它周边有大量的卫星城,总人口超过一百多万,算上整个京畿地区,人口更是接近三百万,大量的人口面临着巨大的粮食消耗。为此,汉朝每年要动用六万名槽卒,运送数百万石粮食到长安。
比如水的供应:为了保障长安的生活用水,汉朝修了昆明池,配套防洪、泄洪、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的渠道等一系列工程,组成一个庞大的用水保障系统。昆明池有多大呢?相当于3个西湖那么大,储水量达五千万吨!

你以为汉朝就一个昆明池保障都市用水?
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长安在修筑时,就统筹规划了周边环境,所以水系丰富。
同时汉朝关中地区,各种水利设施密密麻麻,保障都市各种用水需求。

跟汉朝的供水系统比起来,古罗马引水渠那点供水量就跟过家家一样。
而且,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搞笑的事情,那就是在殖人心里,古希腊也好,古罗马人也好,都是不用担心生产问题的。
比如,曾经有个殖人跟我争论,说汉朝的水利设施并不是专门用来供应城市的,所以不能跟古罗马引水渠比。
敢情古罗马人只要考虑城里人生活喝水,不用考虑工业、农业用水啊,人家古罗马人吃的喝的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啊。
这就算了。
知道为什么古代中国要修那么多密密麻麻的水利设施吗?
因为仅仅是一座长安城,人口不过二十来万,其用水就不是一条河能够保障的了。
因为二十万人生活用水只是小头,供应二十万人的农田才是用水大户。
除了用水外,交通水系,保障水系的通航水量也是重要工作。
防洪抗旱,对抗天灾也是重要工作。
所以必须要打通不同水系,来调节水量,这样才能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
好了,回到人口问题了。
殖人说:罗马城有100万人口。
你反驳:罗马城只有长安城的三分之一大,凭什么人口能够有长安城的四倍?
殖人说:长安城绝大部分面积都是宫殿、政府官邸。
你反驳:罗马城就没有宫殿、政府官邸了吗?而且,你们不是最喜欢说古罗马的浴室、公共厕所、斗兽场、神庙、广场多么宏大吗?
殖人说:古罗马有大量的高层住宅。
你反驳:汉朝也有大量的高层住宅。
殖人:非静止画面。
你继续反驳:罗马城100万人的用水怎么解决?
殖人说:古罗马有宏伟的高架引水渠!
你反驳:罗马所有的高架引水渠加起来,一年的引水量抵得过一个昆明池吗?古罗马只管人喝水,不管农业灌溉吗?
你继续反驳:罗马城100万人的粮食怎么解决?北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对农业生产并不友好,你不知道吗?
殖人说:古罗马可以从埃及和远东运粮!
你反驳:古罗马在远东地区一直跟帕提亚撕扯,粮食供应不稳定。埃及确实可以给罗马供粮。可是,整个亚平宁半岛几百万人,要想给这么大人口供应粮食,意味着每年都要运送几十万吨粮食。请问古罗马有这样持续大规模运粮的记录吗?几十万吨粮食,请问埃及有那么多耕地可以供应这么多粮食吗?
殖人……大脑疯狂计算中。
你穷追不舍:罗马城那么大点地方,人口却那么密集,十几平方公里就有百万人口,其人口密度比东京、上海、纽约的市中心人口密度还大,古罗马的城市管理能力是逆天了吗?
你稍微拿逻辑一盘算,就会觉得古罗马人口一百万人是多么不靠谱的事,可殖人们偏偏对西方的这个说法偏执的信任。
你难道不觉得假吗?
既然平时吹牛皮,说假话太多了,又何必来怪别人不信任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