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官方回应山西交通事故:涉事车辆未搭载博世智驾系统(含 AEB),对事故深表痛心,如何看待博世回应?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事故并不妨碍某些人带节奏!不仅坏还无知!
任何厂家都有供应链安全,零部件的多供是成熟供应链的基本操作!
A厂出问题,B厂还可以顶着!有进口零部件,也有国产零部件!
按照某些人的说法,不搞AB供,那么国产零部件厂商怎么发展?怎么进入华为供应链?
让华为在其产品中一次性全部替换成国产零部件?一次性从A供应商替换成B供应商?那你的产品稳定性怎么保证?出问题了怎么办?一千万的出货量,B供应商跟不上怎么办?某家总是高端成了,出货量预计500万,1000万!供应商疯狂扩展产线招人,最后销量扑街,供应商亏死,工人失业!歌尔被苹果直接干到趴下不就是例子!你希望你们厂是这样的?
是不是国产供应链就永远没有机会?是不是小供应商永远没有机会?大供应商能够承担全部就业吗?
说小了是攻击华为,说大了,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就是一个全进口到全国产的替代,不然就是永远做衣服鞋子!按照这些人的说法,哪个大品牌敢用中国的零部件呢?搞AB供啊!无耻啊!
这些人不仅坏,而且蠢!
编辑于 2024-04-29 06:51・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Jimmy2014 - 142 个点赞 👍
这场讨论的重点跑偏了。
博世在这件事上的回应是及时的,也是必要的。作为汽车行业的知名供应商,博世与许多汽车厂商有着紧密的合作,如果涉事车辆真的搭载了博世的技术,那博世无疑会被推上风口浪尖。但现在,既然博世已经明确表示涉事车辆并未使用其智驾系统,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把焦点从“博世有没有责任”转移到“事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上来呢?
车门打不开的问题,我觉得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地方。在紧急情况下,如果车门无法打开,那么无论车辆是否搭载了先进的智驾系统,乘客的生命安全都将受到严重威胁。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对车辆设计和制造质量的严峻考验。因此,我们应该要求相关部门对事故车辆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看看是设计缺陷、制造问题还是其他原因导致了车门无法打开。
这场交通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追求汽车智能化、自动化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对车辆基本安全性能的保障。技术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类,而不是让我们陷入更大的危险之中。因此,无论是汽车制造商还是供应商,都应该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每一辆出厂的车辆都能在任何情况下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
博世的回应虽然明确了其在此事故中的立场,但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事故背后的真正原因,以及如何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这件事这么发酵,各种回应暴露出一些企业在面对危机时的公关策略,往往都倾向于保护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利益,而非真正关注事故的原因和受害者的权益,有点失望。
发布于 2024-04-28 19:08・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汽车人参考-杨宽 - 134 个点赞 👍
这个场景换任何一家供应商的AEB产品也避免不了碰撞。
(1)车速115Km/h超过多数AEB产品车对车的激活车速了,而且就算有产品将激活车速提高到120km/h,这种场景下也不会刹停,而是车速降低60km/h左右释放制动了。但是115km/h是满足FCW激活车速的,这个时候要后台查下FCW是否触发,如果也没有,这就是第二条的可能性了。
(2)追尾对象为一辆低速或静止的特种车辆洒水车。考虑到AEB对目标筛选的严格性,厂家有可能没有对洒水车进行训练。而且Euro-NCAP和C-NCAP里不对洒水车进行测试,从产品快速上市及拿五星碰撞的角度考虑,很多厂家也不会做。
(3)但是车企宣传从不提这些局限性,普通消费者听了两句“遥遥领先”后,就觉得遇人刹人,遇车刹车,消费者完全不懂这功能可能雨天不好使,摄像头被遮挡也不好使,没有定义的障碍物也不好使……
突然觉得下半年要做一件事了,揭开这些被过度包装的主动安全功能和智驾功能的本来面目。
发布于 2024-04-28 19:59・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119 个点赞 👍
逝者安息。
现在资料有限,仅聊聊个人看法,不喜可喷。
虽然目前情况看来,驾驶者需要承担责任,但依然希望问界正视问题,为什么一个并不离奇事故来到自己身上会有这么高关注度,安全相关的产品点,少过度宣传,多修炼内功。
目前大家关注重点在AEB,其实不是,要说跟AEB有关系,那就是驾驶者可能受品牌对AEB的过度宣传,导致对自己车子的主动安全过度自信,导致较高的行车安全隐患,无论如何,发生这样的事故,驾驶者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我们把这起事故的车辆替换成别的品牌,发生了115时速下直接追尾洒水车的事故,那车上成员大概率凶多吉少,但如果车门可以自动解锁方便外部救援人员及时打开,那就还有一丝救援希望,哪怕都已当场死亡,至少也可以留个全尸,给家人一个交代。
所以在事故已经发生以后,我们关注点不应该还在主动安全上,没有任何一个车企可以保证车辆不发生事故。那么来到被动安全,发生追尾事故的情况下,车辆对车内乘员尽可能提供生命安全,提高生还几率是车企追求的目标。所以抛开AEB,我们看看这起事故的几个被动安全情况:
1.车身刚性:从仅有的视频资料来看,车辆是左前侧追尾大车,所以右侧A柱看似完好,但其实左前部应该已经废了(看截图里我圈出来的地方,车顶右侧的行李架都翘起来了,所以除了右侧A柱,整个车头和左侧A柱、蔓延到车顶肯定都损毁严重),但一般乘用车115时速追尾大车,情况都不会好,驾驶者几乎没有生还可能。
2.安全气囊:官方已经说正常开启了,就不展开了,而且同样,115时速追尾大车,安全气囊也作用不大了。
3.安全带:车上三人,如果两人坐后排但未生还,很有可能后排未系安全带,虽然这个车速的追尾事故,乘员受到的加速度极大,但成年人坐在后排正确系安全带的话也许还有存活希望。
4.自燃:官方也声明了不是电池起火,那就有可能是増程器部分导致起火了,这起事故虽然碰撞后乘员的生还几率很低,但如果不着火,至少事故现场可以充分保留,事故原因也可以调查更清楚,最关键的,留给救援更充足的时间,实际上车辆没过多久就起火最后整车烧完了,尸体都没来得及拖出来,所以自燃的原因值得调查清楚。
5.隐藏式门把手疑似未弹出:这条跟自燃联系在一块,因为没能及时弹出,救援人员没有在第一时间打开车门将车内乘员拖出,所以错过了最后的救援时机,甚至没有能够留下车内任何人的全尸,于是最清楚当时车内情况的只有在场的救援人员了(比如事故后,车内乘员的生命体征、事发当时是否系安全带等)。
最后,希望我们可以得到这起事故最接近现实情况的调查结果,至少给死者家人一个真相。
编辑于 2024-04-29 13:38・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车可以 - 9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天马行空 - 74 个点赞 👍
真的是越来越乱了,舆论满天飞的情况下,情绪是很容易被带动的,难免也会有品牌受到无辜的牵连。
刚刚去找了下,问界官方好像确实没说过这车搭载的是博世的方案,而是媒体发布的,我想这件事也是闹到现在也是对博世造成了影响吧,所以也出来辟谣了。
这件事发生在26号下午,但事情发酵是在28号,问界那边发声明也是在28号中午,应该是看到事情闹大了,或者说才今天调查出一些结果?不知道。
不过从问界那边的声明可以看出一些有用的消息:
当时时速115,安全气囊有弹出,电池包正常,且这辆车是PLUS版,也就是智障版。
智障版的AEB对于115km/h的速度可没有响应,时速在85以上就已经超出触发范围了。
不过话说回来,博世的这则声明只能算是个插曲,真正的原因还没得到解答:
就是碰撞之后车门为什么不能解锁?如果可以解锁,那么车内人员是不是还有可能有机会逃生?毕竟看这个图,只有车头是着火的,车身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受损或者变形。
这个问题没得到解答,这件事就不会得到平息。
另外,我也希望以后车企在宣传时,特别是涉及到安全性方面,尽量做到全面务实一点,不要拿着最高配版本来以偏概全,毕竟你宣传的跟消费者实际体验到的有差异,比如这次事故中的AEB。
发布于 2024-04-28 19:33・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北岸 - 71 个点赞 👍
这事已经是今天在 知乎的第三个上热搜的题目了。本来我不想写这个题目,因为没有意义。任何车辆出现交通事故都是正常的。但是 某些人换三个题目三个方向针对华为,给谁开路呢?
先是说华为智驾有问题,这是第一波。发现这车不是智驾版,赶紧换题 。然后说着火了,气囊没有弹开!后来 发现不是电池燃烧 气囊也开了。然后又说 重点放在 不能开门上面。再后来 发现 车速115 这种情况下直接撞说实话开不开门很正常。
我给大家贴这张图意思很明确,随便百度一下。百度知道给的 生存率是接近0!!!
这件事其实很简单,尸检死因是什么?曝光出来说,有人没系安全带。如果是车内人员第一时间就死亡了呢?如果是因为车里有孩子 开了儿童锁呢?到了今天这最后一版,可能觉得喷这些都有点站不住了。开始 喷上 买的不带智驾的版本是因为车主不清楚。说出这话来 简直是对智商和道德底线的考验。首先 车差着钱呢!!!第二 你们都开车,驾驶习惯这个事情谁都明白。就算有智驾 很多人也是不用的。哪个买车的人不清楚,都是老司机。!!!
说实话华为是真的老实。
编辑于 2024-04-29 14:29・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mdlhdeutsch - 70 个点赞 👍
个人观点:24年了一定要买纯电平台的新能源车,要么纯电,要么油车(或小电池)。
豪华车的车身安全不是仅仅是堆料钢材强度就可以弥补的,车身的结构设计同样至关重要,如果是传统油车,通常ab柱强度很高,c柱D柱和下边梁后部相对软,碰撞发生的时候,发动机下沉,前车头和d柱等也可以溃缩吸能。
我们都知道问界m7的车身结构源于东风小康ix7,只是一款十万左右的入门车型,而且是针对燃油车开发,即使用料全更换了高强度钢,车身结构却无法更改,为了保护电池,下边梁加强了,车头和a柱承受更大溃缩,导致更容易起火和形变。
而参考区长对沃尔沃s60的a柱撞击测试,30kmA柱直接怼上,车门正常开关。
其中重要步骤有两个①车身悬架下压回弹泄力②d柱主动形变泄力
至于智驾,现在不好说什么原因,如果华为和博世不背锅,那就只能给另外一个供应商福瑞泰克背着了。
福瑞泰克公司背景也非常深厚,创始人张林出自智驾领域“黄埔军校”-上海交大。
同样出身交大的还有商汤集团的徐立、图森未来创始人侯晓迪、黑芝麻智能刘卫红、伯镭科技创始人胡心怡、杨扬,青一科技创始人孙一飞,追势科技CTO蒋如意等等,在新能源车领域,清华的固态电池系和交大的智驾系特点都非常鲜明和庞大。
福瑞泰克是一家新晋的智驾“独角兽”公司,除了和问界合作,还和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众、比亚迪、长安、领克、极氪、哪吒等近百车型有合作。
编辑于 2024-04-29 11:28・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一叶孤城 - 60 个点赞 👍
这两天微信群里多次看到关于此次事故的聊天记录。
因为涉及到华为,此类事故一如既往的会分为两派,能客观看待的则少之又少,其中也有一部分人逢华为必反(当然了,我自己在华为的同学对于华为还是很满意的,他的原话是“付出就可以得到回报”)。帮助华为说话的被某些人称为“护主”,批评华为的则会被称为"独立思考"。
这起事故其实核心的三点是:
一、AEB是否有效
在这个问题里,其实问界官方已经说明了事故车辆速度达到115Km/h,而且是非智驾版本车型。
其实这个回答虽然对于此次事故予以了说明,但是个人认为这种回复并不妥。主要是智驾车型在此类情况下真的能百分百杜绝事故发生吗?如果车企做出这样的承诺,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否则不应该有这些的宣发行为。
当然了,因为是非智驾版,很多人想到的是采用的博世的ADAS方案。因此我们才会看到博世出来辟谣,因为这套系统采用了AB供应商。看到这里有人会造谣华为“弄虚作假”,为什么会使用AB供应商?
作为车企从业人员,我想说几乎没有车企不作AB供应商,这么做主要目的就是降本和降低供应链风险。因此只要问界不说博世不是唯一供应商,那就真的不算弄虚作假。
二、车门为什么打不开
其实去年埃尔法也出过类似事情,正常情况下,汽车在设计时就会考虑如果汽车受到巨大的冲击力,车门会自动解锁,并打开窗户,同时启动双闪和雨刮器。但是这些要实现都是有条件的——车辆电力系统正常的情况下。
看此次事故车门未解锁,有可能就是撞击后车辆电力系统供应异常。当然了也有可能是车辆设计没有考虑到上述撞击后的安全措施(并非强制措施)。
三、车为什么着火
此次问界着火肯定是可以排除动力电池的问题,因为动力电池是布置在底盘上的。而本次事故的起火点是明显在车头的。发生原因可能是启停电源受撞击着火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发动机油路损坏导致的。当然具体原因还是要等待官方消息的。
发布于 2024-04-28 19:42・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电车时代 - 10 个点赞 👍
这波我得站博世,帮忙给澄清一下了
问界M7确实用了博世,但是用的是 [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的ABS+ESP
并不是用的博世智驾系统(含AEB)
前者只是机械的执行系统、后者才是有灵魂的智能驾驶系统。
从ABS→ESP→AEB算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By蝈蝈一直都在家这个事儿上显示出不管是华为/赛力斯/问界…都在急急忙忙的想要灭火,想尽快给出回应,但却各种错误连连,引起了更大规模的轩然大波。
先是回应:「目前大部分车辆无自动解锁功能,这起事故中当时司乘已失去意识,无法从车内打开车门。不管是否是隐形门把手,外部施救只能砸车窗。」
→转移注意力到大部分车都无自动解锁,想要混淆着、混乱着挑战汽车科普认知,结果被各种专业回答弄得无所适从;
之后又回应:未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而是使用的博世方案
→转移矛盾到博世,结果没想到…博世反应也这么快,快速发出声明,不好意思,你这车不是用的我博世智驾系统(含AEB)。
那这车到底是啥情况呢?
这波我得站博世,帮忙给澄清一下了,问界M7确实用了博世,但是用的是 [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的ABS+ESP,并不是用的博世智驾系统(含AEB)。
√ ABS是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的英文缩写,由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所开发的一种在摩托车和汽车中使用,能够避免车辆失控,并一般能增加制动距离,以提高车辆安全性的技术。简单来说ABS的作用就是在汽车制动时,自动控制制动器制动力的大小,使车轮不被抱死,以保证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在最大值。
√ 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是改善汽车行驶性能的一种控制系统。该系统综合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asr(加速防滑控制系统)和bas(制动辅助系统)三个系统。这三个系统能够通过合理分配轮胎力,可防止汽车在制动时车轮抱死,阻止汽车在起步时驱动轮滑转(空转)
√ AEB系统采用雷达测出与前车或者障碍物的距离,然后利用数据分析模块将测出的距离与警报距离、安全距离进行比较,小于警报距离时就进行警报提示,而小于安全距离时即使在驾驶员没有来得及踩制动踏板的情况下,AEB系统也会启动,使汽车自动制动,从而为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从ABS→ESP→AEB算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这灭火…咋灭的越来越火大呢,到底是咋回事?
编辑于 2024-04-28 18:18・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蝈蝈一直都在家 - 3 个点赞 👍
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问题下面的回答一次只能看一个,不能往下滑。bug了?
查看全文>>
路飞 - 2 个点赞 👍
先说结论:没啥好多看的,双方都没错,都没有胡说。
问界 M7非智驾版的确采用了博世的方案,但是并不仅仅是博世,还有福瑞泰克的。
而且根据其他博主爆料新闻来看,两者的参数指标都是一样的,说人话就是一样用。
之所以有二供,无非就是成本、怕被卡脖子、产能不够或者面子问题。
所以博世和问界都没有说错,但是问界说的不全。
是否算虚假营销??
不确定,但是很显然博世的知名度更高,至少大众层面如此,所以问界的营销显然是有纰漏的。
其他方面官方也没有回复,为什么车门无法自动解锁,并且还闹了一个很大的乌龙。
明明M9上有这功能,官方却说大部分车都没这功能,让子弹再飞一会。
发布于 2024-04-28 18:19・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2 个点赞 👍
这个博主把微博删除了,博世的公告在哪里,高赞那几个想和他一起吃官司么?赛力斯有法务部了哦
查看全文>>
呵呵嘿 - 1 个点赞 👍
作为博士的回应,也应该是因为人之常情吧。作为一个企业,如果换位思考的话,我们可能也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或者说明。但是事实上,这辆车到底搭载谁的AEB系统,并不会因为谁的说辞就改变事情的真相。
1、这个事情在未调查出详细证据前我相信赛力斯的说法
为啥我这么说,因为这个背后是生产体系能力体现,一台车装了什么零件这是最基本的BOM管理,作为生产问界的全数字化工厂,不会连这个基础能力都出错吧。
这个整车厂的生产体系涉及到全车的任何一个零件,哪怕一个开关,都会在车的信息上记录着,包括零件的版本号和零件的名称等等信息,这些只要查一下后台的数据,立马就可以知道这辆车到底搭载的是哪个品牌的AEB系统。
2、博世的官方回应缺乏说服力
博士的官方回应是缺乏数据支撑的,也是缺乏说服力的。怎么讲呢?博士作为全球的零部件儿供应商,也是国内的很多主机厂AEB系统的供应商,而赛力斯是有采购博世的零件的,那博士怎么能确定这台车搭载的就不是博世的AEB系统呢?
问界M7大家都知道有两种版本,一种是智驾版本,那搭载的是华为的ADS2.0系统,而非支架版本搭载的就是博世AEB系统呀,而这台车恰恰是非智驾版本。
作为局外人,如果以常识和工厂数据记录为基础推断,那么博世的说法站不住脚,但是当下这个态势,这么说也可以理解。
发布于 2024-04-28 18:22・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汽车小子 - 0 个点赞 👍
我还是老老实实买迈腾吧
查看全文>>
肘子 - 0 个点赞 👍
这是赛力斯的汽车,和其他企业无关。
查看全文>>
楠木棒棒 - 470 个点赞 👍
这件事目前真的很有必要把准确的消息汇总一下,有太多的网友被网络上一些琐碎的消息所误导,由此去重伤一些车企、供应商或者是品牌。
- 4月26日下午四点左右,一辆问界M7在运城与一辆工程车发生碰撞,车辆起火自燃,车内司乘人员三人皆遇难。事故发生后,引起全网热议。
- 28日中午十二点左右,问界方发布如下申明:“根据国家平台数据接入管理规定,获悉该车辆发生事故时车速115km/h,安全气囊正常打开,动力电池包特性均正常。”
- 28日下午两点左右,《财经网科技》(微博号)不知从哪得到的消息,宣称“事发车型是入门非智驾版,未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而是使用的博世AEB方案。(目前微博已删除后半句内容)”之后博世便卷入了此次舆论漩涡当中。
- 之后博世方面给出回应:“涉事车辆没有搭载博世智驾系统(含AEB)”。
博世真的是有点“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的尴尬处境,没招谁没惹谁突然就进入了负面舆论漩涡之中。这一积极的回应对于了解事故原因以及界定事故责任都是至关重要的。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该车辆以115码的速度撞上了前方的工程车,AEB系统显然是没有起作用,但是该车辆未采用华为的高阶智驾系统以及博世智驾系统,那么博世自然没有了直接的技术责任,这么快的速度也远超了非智驾版AEB的作用范围,这也有助于公众了解事故发生时车辆的技术状态。
最初发布的 已修改的 网络上的各位看官在进行热点事件分析的时候还是要多多采纳官方发布的消息,对于自媒体等得到的小道消息还是要仔细的分辨,毕竟网络传播的速度是惊人的,任何一句不真实的话语都会造车时间朝着不好的方向发酵,给其他品牌或个人造成负面影响;各位大V、自媒体在发声的时候不能只为了流量,更要考证消息的真实性,不要做出误导公众的行为,这样反而会对受害者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以身作则!
发布于 2024-04-28 19:04・IP 属地河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汽车人高工 - 328 个点赞 👍
供应商混用?这味儿咋这么熟悉呢?
博世为啥求生欲这么强?
经历过去年何小鹏和余承东的Beef,现在不管是车企还是供应商,看到华为都「绕着走」。AEB这个东西本身不是什么稀奇货,在2024年的今天,普及程度已经能赶上十年前的ABS和EPS了。
但是以往发生事故,从来都是车企(OEM)直接承担责任,很少穿透到供应商(Tier 1 & 2)的,除了高田气囊造假,引发的一连串安全事故那次。
但是自从华为进场,搞出了智选车和HI模式两条腿走路后,供应商和OEM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复杂和暧昧了起来。如果没有华为品牌的背书和宣传,光靠东风小康的能力和赛力斯这个新招牌,问界系列恐怕很难有今天的成绩。
但是问界系列纠结有多少成分是华为在主导的?恐怕余承东到现在都没给出过说明。
如果问界系列是100%华为研发、设计,赛力斯仅仅作为代工厂,那么就跟华为手机一样,出了问题确实该华为兜底。
但是问界的车子在配置和型号上又更加暧昧,既有「非智驾版」,也就是网友口中开玩笑说的智障版,又有华为的「高阶驾版」。
可是,「非智驾版」的销量,也是乘着「华为设计」的东风去卖的。
博世是怕了,因为事发车辆并非华为的「高阶驾版」,但是舆论的一边倒可能会让博世处于非常不利的局面,所以赶紧发出声明。
我个人是非常反感余承东说的那句「想撞都难」的。
首先问界就不该区分智障版和智驾版,因为AEB功能的宣传也并没有标明两个版本下,该功能的工作区间是否有差别。其次,在余承东的夸张式营销下,许多消费者是不明所以的,很多人以为问界就是华为设计的,所有车型都搭载了华为智驾版的功能。
以前的消费者连ABS和ESP都没整明白呢,你让他们去理解智障版和智驾版的安全边界?
这不是害人么?
发布于 2024-04-28 18:52・IP 属地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Johnny Durn - 286 个点赞 👍
115公里追尾前车,丝毫没有减速,毫无疑问车主主责。
如果洒水车违规停车、没放警示牌,那么洒水车是次责。
国内法律规定L2辅助驾驶司机片刻不能离开,辅助驾驶发生的事故责任都在车主。
交警的事故认定书出来,也是车主主责。
大家对事故责任的划分没有争议,现在争议点在问界M7的安全性,毕竟安全是最大的豪华。
1、115KM的速度,AEB没有触发。
2、车辆碰撞起火,车门没自动解锁,而是全车断电车门打不开。
3、怀疑安全气囊没弹出。
问界官方的回应,回答的是上面的3点争议,我来一个一个剖析。
1、AEB未触发,问界说AEB触发范围是4-85KM,115公里的时速,超过了AEB的标定范围,所以没有触发。
随后博世赶紧甩锅,事故车辆不是博世的智驾系统。最新的消息是事故车智驾来自另一家供应商Freetech,属于AB供。既然是AB供,那么两套方案的标定应该一样,AEB触发范围是4-85KM。
那么问题来了,问界一直宣传AEB遥遥领先,想撞车都难。交车时有没有给车主培训,让车主明确知道AEB触发范围是4-85KM。
人命关天,出了事故才告诉车主AEB触发范围是4-85KM,就属于拿人命当儿戏了。汽车行业安全第一位,智驾真不是万能的,车企应该设置新手模式,智驾一定要培训才能使用,并且对车企夸大宣传要追责。
2、问界说,车辆起火的原因不是动力电池,具体原因交警在调查。
问界是对的。从现场视频大致能判断,不是电池起火,电池起火一般是先冒白烟。问界M7是增程发动机在前机盖下面,大概率是油路起火。大家最关心的车门打不开的问题,问界没有回应,有点避重就轻了。碰撞发生后应该是车门自动解锁,高压断电低压不断电,不阻碍救援。、
3,问界说,气囊正常工作。这点没疑问。
从问界的回应来开,大家的2点疑问没解决。
1、交车时有没有给车主培训,让车主明确知道AEB触发范围是4-85KM。
2、全车断电车门打不开是否属实,原因是什么?
坐等问界和交警的调查,帮我们解答疑虑。
发布于 2024-04-28 19:45・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薛亚飞 - 177 个点赞 👍
这个是博世官方的回应,应该是真的。博世的回应是,涉事车辆没有搭载博世的智驾系统(含AEB),可没说其他的问界M7没有搭载博世的智驾系统。
博世的求生欲望,还是挺强的,在第一时间紧急澄清。博世作为global tier 1供应商,为国内很多汽车都在供应,如果真的出现了问题,对于博世来说也是很重的打击。毕竟这个事情现在搞的特别大,整个汽车圈今天都被问界M7霸榜了,当然了,有人也没闲着,赶紧打压热度。
另外,问界官方好像没有声明,涉事车辆所搭载的AEB是博世的,也不晓得是谁传出来的。
所以涉事车辆到底用的是谁的AEB,谁说的对,还需要让子弹再飞一会,真相迟早会揭开的。
而有的网友也扒出来,问界M7 Plus所搭载的驾驶辅助方案不是来自博世,而是来自福瑞泰克FreeTech,同时,博世跟福瑞泰克都为问界M7 Plus供应是,属于同一个零部件,两个不同的供应商,也就是AB供。
为啥问界要搞AB供呢,说好听的是备用方案,其实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后面让供应商降价的时候,更容易一些,我又想把锅推给新能源汽车的内卷。
相信官方会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的,最终还是以官方公告为准。最有想说的是,新能源汽车还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不要过多的相信新技术。
发布于 2024-04-28 19:21・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王大富 - 137 个点赞 👍
这事儿闹得太大了,可以说给当下如火如荼的问界M7榔头一棒!显然,问界是想把锅甩给博世,博世立即强烈回应:这锅我不背!
一、帅锅甩不掉
余承东曾表示,赛力斯生产的问界品牌的车质量绝对是第一的,赛力斯生产的车型质量品控都是由华为来把控的,华为的质量标准远远高于汽车同行的质量标准。
这起事故原因归纳起来有:主动刹车AEB失灵、辅助刹车EBA未奏效、碰撞后车门打不开。但总得有个说法吧?说问界本身,可能打击的是鸿蒙智行整个系列。
赛力斯第一次紧急回复:根据国家平台数据接入管理规定,获悉该车辆发生事故时车速115km/h,安全气囊正常打开,动力电池包特性均正常。
赛力斯厂家人员告诉媒体:事发车型是入门版而非智驾版,未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而是使用的博世方案,博世方案AEB的工作范围是在4-85km/h,碰撞时的115km/h时速已经远超博世AEB触发范围。
博世的回应也言简意赅:经调查,涉事车辆没有搭载博世智驾系统(含 AEB)。
目前AEB供应商有博世、大陆集团、日本电装、采埃孚、安波福、德尔福、经纬恒润、宏景智驾、知行科技等。 博世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技术供应商之一,提供车辆包括雷达、摄像头、控制单元在内的全套AEB系统。其实要不是问界这次帅锅博世,我还一直以为问界的AEB是自研的呢!好歹也是遥遥领先。
二、华为的AEB技术很强大
22年9月的问界M7上市发布会上,余承东称新问界M7的AEB最高刹停时速提升至90km/h,可减少90%因注意力不集中和路况复杂造成的交通事故。
23年11月,余承东在智界 S7 及华为全场景发布会上再次提到了华为的 AEB 技术。仅过去两个月的时间,华为智驾AEB能力再次得到提升。前向AEB能力大幅提升,工作时速范围 4-130km/h,其中静止车的识别已支持 120km/h 车速,相比今年 9 月提升了 33%。
难道这款车上用的不是华为最新的AEB技术?
三、问界M7的车身架构安全性能存疑
这次事故再次验证了问界7的车身结构的安全性,针对问界M7的车身架构安全性,之前中保研已经给过评价:中保研C-IASI在问界M7这一项目的详细评价中写到“结构件失效”,“B柱与驾驶员座椅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14.5cm”。躯干部分只获得了A(良好),而其他部分都是G(优秀)。
中保研公布的碰撞视频显示,问界M7在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中A柱与车门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分离,这也导致中保研C-IASI对问界M7乘员舱上部侵入量评价结果仅为A(良好),对比同为七座SUV的领克09和理想L9差距明显,后两款车型乘员舱上部侵入量评价均为G(优秀)。
全新换代的问界M7全球首次撞击一台奔驰GLC越野车!问界M7这台换代神车现场表演了一次最真实的正面25%碰撞,A柱完好车门可以打开, B柱C柱纹丝不动,特别是问界M7的这款安全神车的A柱仅仅是破了一点车漆而已,略微修一遍还能继续开。
总而言之,问界M7的销量估计悬了……
发布于 2024-04-28 19:40・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映川说车 - 25 个点赞 👍
我看了下问界在微博的澄清的公告,原文并没有提到有关博士提供AEB方案的说法,全文只是简单提到了车辆碰撞时的115km/h时速,安全气囊并没有正常打开,动力电池包特性正常的文字说明
至于新闻媒体报道的版本,铺天盖地强调的都是博士提供的AEB方案
问界M7这个事件本来就火热,博士一看到针对自己的报道,自然会有反应,博士的声明我到是觉得正常
至于整个事件目前给出的分析方向:一个是问界M7是用了博士的方案,但用的是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的ABS+ESP,并没有用博士的AEB方案
另外一个方向就是,问界M7确实采用了博士的AEB方案,但除了采购博士的方案还采购其他供应商的方案,也就是在装车的时候存在着混用的状况
这跟之前理想新上市的24款L7和L8电池包一个逻辑,从原来的宁德时代换成欣旺达混装,买车抽电池开盲盒,可能是为了省成本或者是怕被供应链卡脖子造成产能受限
至于问界M7到底有没有用博士方案,对我来说都不是这期事件的重点啊,这次事故舆论的重点是为什么车辆在碰撞之后,门把手为什么不能自动打开?
根据问界回复来看,碰撞事故发生后,车辆安全气囊正常打开,那说明12v的低压线路没有断电
那既然12v的低压线路没有断电,按照理论分析,车辆的门把手也应该是通电的,那就不应该存在车辆碰撞后门把手不能自动打开的问题
那你说问界M7有设计问题吧,但尴尬的是,根据现有的国家标准,车辆在发生碰撞后车门自动打开并不是一个强制规定,关键是从国标角度出发它也没问题
我还是建议车企们后期研发设计,在安全细节方面多用点儿心,尽量在门把手上进行安全冗余设计,在碰撞后从车窗外能够轻松打开车门,方便救援
编辑于 2024-04-28 20:43・IP 属地四川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唐意 - 1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凯凯 - 12 个点赞 👍
目前我看了这个问题下的所有回答,无一例外用了同一张图片,甚至连个页头或者出处都没有
我去查看博世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完全没找到出处
事情越来越有意思了,让子弹飞一会。
另外黑子这会应该抓住碰撞没有自动解锁黑啊……这个问题百分百是问界的锅啊!其他问题容易回旋镖
编辑于 2024-04-28 21:09・IP 属地甘肃查看全文>>
龙龙无影拳 - 5 个点赞 👍
只要问界出车祸,无论是否是智驾版,舆论的首先集火点都是先把智驾撇开。如果不是智驾版,话术都是如果是智驾版就不会出问题。如果是智驾版,就会甩锅人工干预退出智驾。一定要给群众制造一种智驾不背锅的既视感。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智驾是它的唯一卖点,如果智驾底裤被拔,那股价会直接崩盘,没有智驾加成的东风小康,根本配不上现在的股价
发布于 2024-04-29 00:28・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烟雨逍遥 - 5 个点赞 👍
石头不砸到脚不知疼,理性消费。
买特斯拉出事了
你都不用维权的
Tesla会处理的妥妥的
一个企业说爱国,那这个企业九成九不……。
时代的灰尘落到每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发布于 2024-04-29 06:18・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一代完人洪承畴 - 4 个点赞 👍
用造手机卖手机的那套思维造车,结果是什么你们现在都看到了吧。
而更可怕的是什么知道吗?这次的事故在博世辟谣后拔出萝卜带出泥又炸出一个新问题来,就像华为造手机一贯混用屏幕和闪存一样,他们造车连辅助驾驶系统这种攸关生死的关键零部件也是混用的:
记得很久以前写过的答案里提到过华为过去曾经搞出过闪存门来,手机这玩意混用闪存最多就是影响使用体验,但车上出类似的问题是真会出大事的,果不其然华为真这么干了...
没啥好说的,支持华为是消费者自己的选择,那就要有风险自担的觉悟;沸腾没有某些人想象的那么便宜,事实证明也是会付出代价的。
就算是迷信,也尊重信仰吧...
编辑于 2024-04-28 22:42・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久世英雄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绝岭舞迹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f1sdj - 2 个点赞 👍
原干脆主删贴了哦,我再次提醒各位
这图是真的吗,公司章都没有一个。
你需要的话,我可以做100份给你
使用的格式像是手机文档软件随便打出来的。
公告格式很有问题。
我提醒一些水军和自媒体伪造或传播假公函是犯法的哦
编辑于 2024-04-29 00:09・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韩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