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现在来看,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到底错了没?
- 132 个点赞 👍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佛洛依德,这些被称为“伟大”的西方古典哲学家,每一个都有着对女性歧视的言论。更不用说“女性公敌”的尼采。
现在看来到底错了没有?该不该把他们揪出来批判一下?
这里我作为一个女生,不讨论这句话对与错。也懒得帮孔子洗,反正哲学家对女性啥态度你自己可以百度了解一下。
我就在这儿帮夫子喊一句冤枉:“我没他们过分!你这是欺负老实人呢!”
编辑于 2023-01-15 01:15・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宁安公主朱祿贞 - 129 个点赞 👍
首先确定一点,养在这里是教导,教养的意思。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养育或者一些人脑补的“交往”之意。
我从汉典搬一点例子看看。
《周禮•地官•保氏》:“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
《漢書•卷八十八•儒林傳 •序》:“或言孔子布衣,養徒三千人。”这两个养字你按豢养讲是不行的,布衣时期的孔子不可能用“道”去喂饱三千男丁。所以养在这里只能是教育的意思,而且还都和孔子的教育工作有关。可见孔子所说的养就是指教导。
那么,为什么孔子说女子难教育呢?其实他没有歧视女性智商的意思,而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合礼。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不要觉得这是无事生非。比如说孟子在叙述叔嫂问题时曾专门提过一句,表示如果“嫂溺”的话,叔叔可以“权变”一下,暂时“援之以手者”。他会跟弟子教导这种现在人看起来像废话一样常识,侧面说明当时很多士人过于注重“男女授受不亲”的问题,哪怕有亲人陷于生命危险,却依旧因为礼法问题而不敢接触她们。
然而孟子的的观点虽然正确,但他的名头也压不住时代的趋势。李敖曾经讲过一个民国女性,她在落水时被陌生男人拉起来,结果一上岸就大喊:“吾腕为人所污矣!”,寻刀把自己的手砍掉。再比如清朝著名的杨乃武案,起因就是进步青年杨乃武教授年轻寡妇小白菜认字,被谣传成不正当关系。礼教大防的恐怖可见一斑。
我们再看看孔子和一个妇女的接触情况。
论语,雍也: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南子会见孔子是正经会谈,八成没有身体接触。但孔子还是需要折箭发誓才能让弟子相信自己没有失礼。由此可见,孔子本人也一样深受礼教的束缚,让他教育女性的危险程度不比他教育狮子老虎安全多少。
那么这种坑人的礼法是否代表儒家思想的落后呢?也不能这么说,它更应该归咎于由落后的生产力产生的社会自然效应。1920年,美国经济学者乔治泰勒(George Taylor)根据自己对美国社会的实际观察分析,提出了著名的裙长理论(Hemline theory),认为女人的裙长可以反映经济兴衰荣枯。裙子愈短,经济愈好,裙子愈长,经济愈是艰险。换句话说,社会经济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们思想保守程度。孔子遇到的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问题,他只能在当时的框架下给出合适的答案。换句话说,即使你把马克思他们弄去春秋去,且保证所有国家都信奉马克思主义,也同样不能破局。
至于教导“小人”(平头百姓)也是一样的道理。亲手教吧,上层社会一大堆的礼数他不懂,那时候又特别重视这个; 离远点讲课吧,他又觉得孔子看不起自己种地的,不肯言传身教。两难。
当然,肯定会有人批评孔子歧视当时地位较低的女性和百姓。但问题在于,如果没有亲身尝试这些事情,他为什么能“歧视”的这么具体?我认为孔子倡导的“有教无类”并不是一句空言,他很可能和杨乃武一样,也做过一些尝试。而孔子之所以最终把教育对象限定为士族男子,是因为他在屡屡碰壁后发现这是当时的最优解。历史的桎梏并不是个人能打破的。
编辑于 2023-06-24 12:37・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上单祢衡 - 5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3小蘑菇 - 11 个点赞 👍
话没错,是咱们理解错了。
原话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这里的“女”,是通假字,是“你”的意思,“子”,是子女、孩子的意思,“近”是短时间,“远”是长时间。
“小人”,并不是道德败坏的人,应该是不注重修身的一些人。因为夫子的五种教学科目首先强调的德行,所以他老人家把修身看的比什么都重。
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放任小孩子和不注重修身的人来往,短时间会变得不懂礼貌,长时间就会招致别人的怨恨。
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我们教育子女,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学校环境,都很重要。
老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孩子从小打下什么底,后天想改变就很难了。
所以,夫子重视教育要从小孩子抓起,要抓实,抓好!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发布于 2022-12-04 09:22・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无正 - 10 个点赞 👍
这段话出自《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首先要明白孔子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他说这句话想表达什么?人不会无缘无故说莫名其妙的话的。一定是有原因的。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时代男女都不穿内裤的,就外面套个布裙围着,单独相处,必然会有绯闻。这“环佩玉声璆然”足可以让引发外人无限想象。男人与女人是难以单独相处的。就象阿里事件。男女单独相处而传绯闻的事还少吗?
所以孔子所谓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应该这样来理解。小人对应的是君子。女人对应的是男人。君子与小人难以相处,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君子与小人亲近了。小人就会不尊重君子,做出无礼的事来。如果君子疏远小人,则小人会抱怨说君子骄傲看不起人。
男女相处比君子与小人相处更难。就是单独见个面,也会传绯闻。
男女单独相处,你只是想搞好关系亲近一点。你是男的亲近一个女性。那女的会以为你在撩妹,你对她有意思。她往你怀里扑,你怎么办啊。你拒绝,那女的一定会心生怨恨,都投怀送抱了,你装什么装?傲什么傲?看不上美色吗?
如果你是男的疏远女性,女人会觉得这男人这么不近人情。她会认为你是不是没看上她。是不是看不起她。更何况作为一国之母,南子以其美丽和权势在卫国没有她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没有她想得到而得不到的东西。如果得不到一定会出幺蛾子。
总而言之,男女相处是很难把握好分寸的。你很难知道女人肚子里都在想什么。你也很难与女性单独相处后不被传绯闻。就如君子与小人相处后就会被认为这君子与这小人是一伙的。很难自清。
所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不是养女子与小人。也不是说女子与小人一样。而是感慨做男人与做君子一样。要保持自己的操守,是会遇到很多困难的。
孔子的这句话没有半点不尊重女性。也没有贬低女性的意思。男女有别,知道阿里事件吗?男人有时候很冤。而且这种冤屈还没地方诉。你告诉别人说你很冤,谁信?女的抱一下男的,没有问题。男的抱一下女的,她可以告你猥亵。你怎么辨解。男人敢做不敢当吗?你确实抱了,这事怎么解释都没有用。孔子的话很真实,男女关系要慎重,是很难处理的。现在读起来依然有警示作用。
发布于 2022-11-24 07:05・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吴山野士 - 6 个点赞 👍
我觉得没错,最近逛微博豆瓣小红书,我发现一个现象,女人集中的地方只有一种声音,众多哪怕是挑战社会道德的言论下也没有反对者,而且这些言论获得成千上万赞也是常事
要说例外只有两个团体,例如喜欢两个不同明星的粉丝团体进行团体站
查看全文>>
123456 - 3 个点赞 👍
【当然错了,而且错得十分离谱!】
这个话题,对于现在提出的你,既不空前,也不绝后!何以故?
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写文,不像现在标有标点符号。所以阅读文章,皆是通篇不断句地连读。
文不断句,意思会解读得跟作者本意,差之千里!
拿“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举例:一代儒家先师,会发“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样的感慨,成者直接犯瞧不起“女子与小人(小孩子)”这样的低级错误吗?
如果是,他不配在宗庙里享受千里“冷猪肉”供奉!不是,又怎样正确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呢?
秘诀就在于用现代标点符合给其断句!从哪里断?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这样一断开,是不是意思全变,焕然一新。既符合圣人本心,也符合孔子周游列国的听见所闻!
根据孔子当时的境况,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你争我夺、逐鹿中原,自然是“民生凋敝”、百姓遭殃!
青壮男子,服役入伍,连年征战,虽也辛苦,甚至有性命之忧,但比之妇嬬老小,他们终归是“虎狼之师”,强者一族!
唯女子与小人(小孩),活着更难,更不容易。所以孔夫子才发出悲悯天下的感概:他们太难了,需天下有心、有德之士,怜之、养之!
这么来理解孔圣人的这句话,既贴近他“克己服礼”的儒家思想,也符合当时发出这句话的实情。
后人解读,不看背景,以讹传讹,谬毒千里!以至演绎至今:错认为世间之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难缠、难教养、难培养。
是不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一代圣人,能犯这样的错误不?不能!
圣人之教化,众生须平等!恰好当下之有识,以“人民之利益为最高利益”一样,岂能厚此而薄彼,人为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区别待之?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那是胸怀天下,心系苍生(百姓)。
所以我说:题主之问,既非空前,也非绝后!错误理解字句本意,实乃没有“标点符合”去断句,以致人云亦云,错解、错跟谬传几千年,悲呼?
发布于 2022-11-30 12:08・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道听途说 - 3 个点赞 👍
女人对于男人的爱,本质上是基于慕强心理下的崇拜之情,这是写在基因里的程序,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一旦女人对你失去崇拜,那么你为她做任何事都是理所应当的了。
古语云,近则不逊远则怨。
女人只能真心爱上她们内心所认为自己配不起的男人。也只有这样的男人,她们才会心甘情愿的去做一些牺牲、其实也不是多大的牺牲,可能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
否则她就连主动来找你都会觉得吃亏了,连给你做一顿饭都觉得吃亏了。
女人本来就是天生享受性红利的物种。心态本来就是高高在上的。
一旦她不崇拜你,她就会认为你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理所应当的。一旦她觉得你需要她比她需要你更重要。她们就会认为你不配。
这个不配,不仅仅是不配和我在一起,不仅仅是不会体谅你,不会理解你,甚至哪怕继续在一起,连交配权都会给你剥夺。
女人承担男人主要是通过剥夺交配权。
这就是悖论——这就是近则不逊远则怨。
你可能觉得你是在爱她,但是她一旦习惯了自己的妻子角色,一旦习惯了你们是平等的。那么你会发现,哪怕你明明是养家的,哪怕你明明社会地位比她高得多。
但是近则不逊
查看全文>>
王尔嘚 - 2 个点赞 👍
肯定没错,依现在的现实国情来说,别说女子和小人,就生个娃都“难养”啊!看看现在国内那套低生育率那些炒作啥的不就知道了?
依现在看来,女子男子,小人和普通人,还是圣人啥的都“难养”,不是啥“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而是“房价物价柴米油盐”啥的杂七杂八的“生育成本”之类的加一块儿注定了“难养也”,啥都难养,所谓“四脚吞金兽”还分你是不是女子或者说小人?
编辑于 2022-12-12 00:24・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匿名用户 - 2 个点赞 👍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养“在《古汉语常用字典》中有多重解释,我认为此处解释为”教育“最为贴切。”女子“可理解成年轻成熟女性,”小人“可理解成小孩子。如果从教育年轻女性和小孩子的角度来理解,孔子的话,我不能说百分之百正确,起码八九不离十。
我从自己30多年的人生经历来说,从恋爱到结婚生子,你想教育自己的女朋友或老婆,甚至教育自己的孩子,那都是一场艰苦卓绝,劳心费力的斗争。抖音上有个段子:不做作业时,父慈子孝;当做作业时,鸡飞狗跳。可见教育小孩子有多么不容易,太过亲近友好了,孩子就不听话;稍微疏远了,又招来怨恨。至于教育女朋友或老婆,各自心酸,各自体会去吧,当你和她讲道理时,她就和你讲感情;当你和她讲感情时,她又有一大堆道理等着你,在家庭伦理中,你永远别想教育自己身边的女子,否则结局会很惨。
发布于 2022-12-04 14:54・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北辰 - 1 个点赞 👍
结婚生娃的深有体会。
确实难养,结婚的女人就是想让男人多挣钱,多为孩子付出,有错么?没有错。
如果没有女人,中国的支柱房地产会提升么?不会。
如果没有孩子,中国的教育收割会提升么?不会。
最理性的其实是女人,她们才是社会稳定进入正轨的基础,没有女人,就没有消费,没有女人,就没有经济发展,没有女人,我们都在单身的生活中打发时间。
感谢有了女人,男人才有了更大的虚荣,有了奋斗心,有了削尖脑袋往前冲的动力。
假如没有女人,我可以玩着游戏,到处走走,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身后烂摊子?
发布于 2023-01-03 22:42・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王神马 - 1 个点赞 👍
说说我的个人理解,先解释三个名词。
女子:男孩与女孩的合称,指孩子。
小人:阶层低的人,一般指劳苦大众。
难养:难以打交道。
儒家过去讲三纲五常,讲天地君亲师,讲阶级,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实际上现在也讲的,只是不在台面上讲了而已。
按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大人与小孩不能正常交流,大人想着怎么养家糊口,孩子想着好吃的; 阶层高的人和阶层低的人难以交朋友,阶层高的人想着怎样让自己升官发财,阶层低的总是关心家长里短,所以很难成为朋友。
虽然解释的牵强,也有很多漏洞,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发布于 2022-11-24 10:43・IP 属地海南查看全文>>
易通天下杨术 - 1 个点赞 👍
女子,古代汉语兼指儿女,指孩子难养。父母心疼女儿也会呼喊,我的儿。
生育率低,难道不是孩子难养吗?
小人,穷苦百姓,普通工人。虽然他们的要求很低,也不好养,你看各大工厂,制造业最缺的就是普工。代工厂的工人据说干半年就是老员工,好养怎么会总是养不住呢?
招工难,留住老员工更难。
经济一波动,最早失业的也是他们。
发布于 2022-11-24 07:07・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福田齐耕经典共读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小明 - 0 个点赞 👍
肯定错了,女人和小人难养,不正是当家的男人没有尽责,就是三方都没尽到责任,但封建时代男人是家庭的顶梁柱,没能尽到改变社会,变成人人平等的社会,从这点上看是错了。
这句话更像是埋怨,以前的社会男人要负责的东西太多,无法兼顾家人,必须与人交际,为家里带来安全财富荣耀,妻子孩子不理解,他们渴望普通人的那种恩爱,陪伴,游玩。
编辑于 2022-12-16 15:43・IP 属地广西查看全文>>
星斗离烟 - 0 个点赞 👍
这句话没错。
但是不正确。
一个人一辈子说那么多话,能保证每句话都正确?怎么可能?!
孔子说了一句不正确的话就要否定他说过的所有的话?!
不要硬解释,这种思维方式很不好。
比如前些年出名的于丹,把“小人”解释为小孩子,改洋洋自得。笑话!
理解古人的话不能脱离其时代。
比如知乎上就有人问老子道德经难理解其实也没啥不好理解的。老子追求的是小国寡民,你的个头就老鼠那么大,可以低调,但是呢比大象还大了,你还低调,管用么?
道理是没错,但是你把它隐含的条件去掉,可能就不正确了。
这句话也一样。
孔子的时代,女人是什么情况呢?基本上就是家庭妇女,孔子只是发现了一个家庭妇女与小人的共同点而已,经验之谈罢了。
有错吗?没错!
但是不对,因为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女的也可以出去工作。前提变了,结论就不成立了。
什么微言大义,笑话!
编辑于 2022-11-26 09:09・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我确实不是小白 - 0 个点赞 👍
以现在来看美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仍然没有错误,而这句话主要表达的意思要结合上下文来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下一句是,近则不孙远则怨。这里面的孙不是说孙子而是谦逊的,逊,意思是恭顺的是尊重尊敬的意思,怨是抱怨。
这和我们平时理解的女子与小人意思是不一样的,不单单是指女人或者说小孩子。整体结合上下文来说我们会发现,孔子指的是两种类型的人,而这两种类型的人都具有这种如果和他亲密他就不会有上下尊卑,只懂得仗势欺人,以强凌弱。如果疏远他,他就会心怀怨怼,从而去依靠一个比你更加强的靠山来打压你。如果我们与这种人交往过于亲密的话,他们就不会尊重你,他们把你的东西当做自己的,不会吧,你所制定的规则放在眼里,如果你介意的话,他们则会对你心怀怨恨,但是如果你疏远他的话,他们甚至有可能会把这种自身的毛病看不到,却把你因为他的缺点不和他来往的原因转移到你的身上,对你心生怨恨,甚至伺机报复。可是他们却从来不反思自身的不足与缺点。这就是为什么?孔子会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发布于 2022-11-27 13:36・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我是本尊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樂源書院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0 个点赞 👍
看各人的理解吧。汉语中有一种修辞手法,比如说在毛泽东选集中有一篇文章,毛主席命令志愿军要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大家都知道打仗是不可能的没有损害,真按字面意思做的话,那这个仗就没法打了。所以孔老二这一句话呢,除非是别有用心。一般都会联合后半句综合起来体会他要表达的含义,其重点在于,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样,女子与小人他本意不是说广大女性,小孩子,和贫下中农。而是像司机啊秘书啊这些身边的下属。电视里好像也提到说领导干部要管好身边的人吧。所以应该是没有错的。
发布于 2022-11-24 16:46・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心远生 - 0 个点赞 👍
苏格拉底的老婆,是苏格拉底成为伟大哲学家的助推器;看《遥远的救世主》,怎么都是女人赢;普京和小孩比赛柔道,怎么都是孩子赢;两小儿辩日;皇帝的新装。可能孔圣人这些事都经历过,才有了那一句名言,错没错要辩证地看。
发布于 2022-11-24 13:41・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思思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白瑞德 - 0 个点赞 👍
应该说很对,你要是直男我就不说了,我们给媳妇孩子讲道理,他们还不相信,不懂,不理解,他们我行我素,犯错以后,就会撒泼,耍赖,谁让我是女人,我们要是什么都是对的还要你们男人干什么?!他们还是孩子不要跟他们计较,男人啊还是得自己拿主意,尽量让损失减少的最低,还得哄她们高兴,不是吗?
编辑于 2023-01-07 21:47・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123喜欢你 - 0 个点赞 👍
不对,因为现在升级了。原先男人有经济大权,间接就有了家庭话语权。所以养女人只是难,现在不同了,女人也有收入了,所以话语权没有了,半边天是不可能半边天了,所以还是要认清现实,该收敛收敛,还低调低调,不要说这些不讨好的鬼话了。
发布于 2022-12-11 21:57・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醍醐灌顶 - 0 个点赞 👍
先不管女子指的是女人还是孩子,就问一句,有几个男的是君子?
活了20多年,没见过有几个君子,把这句话挂嘴边的人如果不是君子,就是自诩为君子的虚伪小人
发布于 2023-03-21 18:58・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于是 - 0 个点赞 👍
这句话没错,是你翻译的不对。
孔子原话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啥意思呢?女是汝,即你。子是子女。小人,是小孩。指儿子的儿子。
所以,全句的意思是:小孩子很难养育啊。
现在的小孩子好养吗?不好养。况且,古时候,孔子是生活在两千多年前,那时候,小孩子的存活率很低,有一半就不错了,况且,即使活下来,也很难长大成人。所以,孔子感叹时这样说的。
后人,瞎理解,或者是有人不懂装懂,也或者是有人故意使坏,故意曲解孔子的意思!真可恶!
发布于 2022-12-08 05:55・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杜洛克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若水中观 - 346 个点赞 👍
要看这句话对不对,你得看全了。
这句话全文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不逊,远之则怨。”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对ta好点,ta就会觉得自己特犇毴,对ta不好,ta就会觉得你看不起ta。
所以,我不说对不对,你自己说,对不对。
发布于 2022-12-13 11:03・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吕华阳 - 43 个点赞 👍
现在看来也没错。
虽然我是女的我还是要这么说。
生活中男人和女人之间有了纠纷,不讲理的绝大多数都是女的,哪怕男的是警察也没用。
可能你会说:很多男的也不讲理啊。
对。
这样的男的,就是孔子说的小人。
孔子说的小人跟我们现在说的小人不是同一个概念,我们现在说谁是小人,是指他的品行不端,孔子说的小人是指没知识没文化没教养的人。
为什么未婚女人(女子,不是指全体女性,也不是指女童)和小人比较难打交道呢?
因为春秋时期未婚女子(女童不成人除外,已婚的有家庭约束)跟男人中的小人有个共同点:没受过教育,还没太多约束。
孔子认为这种类型的人你没法跟他讲道理,无法按理性规则跟他共事,是为“难养”。
孔子还举了两个例子: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全文:世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这两个例子主要是说“女子与小人”跟人打交道没有分寸感距离感,无法保持适当的人际距离,你对他热乎一点他就蹬鼻子上脸,给他三分颜色他就开染坊,对他冷淡一点他就满腹牢骚怨气冲天。
如果你是在读大学,或是在职场混的,会在同学同事里发现相当多的这类人。
当今女性由于家庭(主要是指老公)管不了她了,所以难养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几乎全年龄段,已婚的似乎更甚,自己不拉手闸溜车撞了后车,下来骂后车的,占车位不让的,自己违章掉头嫌对方不让路,下车打人的,火车上占座不让的,违章被查获当场打交警的,基本上都是已婚妇女;再长几岁,进入大妈行列,就更完了,蛮不讲理天下无敌。
编辑于 2022-12-10 15:56・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代香格 - 1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薛总的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