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航飞机颠簸事件发生后,「恐飞」成热议话题,调查显示每十个人中有四个「恐飞」,坐飞机前如何自我疏导?

- 15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Arthur Wang - 11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工地保安灰小机 - 92 个点赞 👍
能不飞尽量不飞,有高铁绝对绝对优先高铁。
高铁出事了,活命的概率远大于飞机。
而且高铁舒适,准时。算起来其实比飞机还好。飞机老晚点,还不赔偿,自己活该倒闭。
编辑于 2023-07-23 11:21・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无崖子 - 86 个点赞 👍
当年我乘坐跨洋航班,还是747-800那种四发大飞机,我中途拉肚子,去到飞机厕所的马桶那里噼里啪啦正爽着,突然飞机一个颠簸,我都从马桶上飞起来了。
当时心想,得亏这飞机上是真空马桶,如果里面还有水荡漾的那种,溅我一身臭烘烘的斑点,我等下怎么出得去门?
我飞起来是因为马桶上没有安全带。如果可以给我绑住的话,会安全很多。
在大部分飞行过程中,乘客在座椅上老老实实的系好安全带,是不会有危险的。
相对而言,乘务员冒的风险比较大。因为她们时刻要在过道里走来走去。以前有发生事故,颠簸时乘务员头撞在天花板上,导致颈椎受伤的。这种很难避免。
所以也有的乘务员培训手册里要求,如果发生剧烈颠簸,可以抱紧身边强壮的男乘客。
也有的空姐是临时下蹲,旁边乘客帮忙按住餐车的。
编辑于 2023-07-23 19:48・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greatmatch - 7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后天 - 61 个点赞 👍
人们对于这些担忧的恐惧程度,大体上符合数学中的期望公式:
期望值=发生概率*事情的严重程度
一件事情发生与否,应该看的是概率,而不是期望值。这是人们常见的思维误区。如果你近期有乘坐飞机出行的需求,你还是可以放心大胆去乘坐的。
举个说明:假设汽车出事儿的概率是5%,致死率是20%,那么期望值就是两者相乘等于1%。飞机出事儿的概率是0.5%,致死率是100%,期望值是两者相乘等于0.5%。结果就是汽车出事儿的概率和期望值比飞机要大。
如果以上期望值和概率的说法仍旧无法改善你的「恐飞症」,你因此而出现了比较多的回避行为,而且谈到坐飞机就有心慌、气短、胸闷、头晕、晕厥感甚至濒死感等体验,那可能就符合了「飞行恐惧症」的标准,若是不影响你的正常出行,比如可以选择骑车或高铁等交通工具,那可以不做处理。如果你的工作性质要求高频率地乘坐飞机,那就需要进行系统脱敏治疗,治疗师会根据你的核心恐惧来设计分级暴露,逐渐脱敏。严重的话,可以服用一些抗焦虑药物,比如帕罗西汀、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以及劳拉西泮、奥沙西泮等。
我有个患者就是「乘坐飞机恐惧症」,她做外贸,疫情前需要频繁乘坐飞机出国谈生意,后来就是遭遇过一次严重的颠簸后患上了恐惧症,坐飞机前就会紧张无比,每次都想象飞机失事的画面,还伴随心慌、胸闷、气短、呼气不畅等交感神经亢进等症状。后来严重到不敢坐飞机,生意也因此受到不小的影响。后来在药物和心理治疗的干预下缓解了,目前虽然也有担心,但不至于过于恐慌。
网图,侵删 编辑于 2023-07-23 15:26・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申晨煜 - 53 个点赞 👍
飞机颠簸增加,不止发生在中国,全球范围内都是如此。那些以飞机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国家,游客们感知更明显。
颠簸的原因大多数还不是极端天气造成的,因为极端天气,飞行时间会调整,可以避开,而晴空湍流很难预测。
晴空湍流,就是在无云的晴朗天气中,飞机遭遇的突发性气流引起的颠簸。其主要原因来自于气流在高度方向上的运动。
晴空湍流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四种:
1)山脉效应 - 当空气流越过山峰时,会产生湍动。这些湍流可以扩散到很远的上空。
2)稳定度差异 - 如果相邻的空气团稳定度存在差异,边界处会产生湍流。例如冷空气团和暖空气团的交界面。
3)温度逆转 - 通常空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下降。但有时高层空气温度反而更高,破坏了空气稳定度,引起湍流。
4)飞机激波 - 飞机高速飞行时,会在空气中产生激波,也可能诱发湍流。
现在飞机越来越频繁遭遇到晴空湍流,公认的原因,还是全球变暖产生的。
全球变暖一方面会导致气温梯度和风切变(风速或风向在段时间内发生急剧变化)增加,从而引起更多不稳定的气流。
另一方面,会导致对流层顶层的的空气进入平流层,容易在过渡层产生湍流。研究预计如果气温升高2摄氏度,强烈晴空湍流的频率会提高40%。
不过通常晴空湍流不太会造成非常严重的飞行事故,大多数都只是引起颠簸。
根据美国联邦航空局的数据,从 1981 年到 1996 年,正好有 252 起影响大型飞机的湍流报告。两名乘客(均未系安全带)死亡,63人受重伤,863人轻伤。三分之二的事故发生在海拔30,000英尺以上。每年,美国约有60名乘客因没有系安全带而受到湍流伤害。
乘客应对晴空湍流的方式,就是务必要系好安全带,根据机组人员的要求,收纳好自身的手机、平板、笔记本等。
不然真遭遇到晴空湍流的时候,没系安全带的人可能会起飞,造成二次伤害,随身携带的物品,没固定也可能损坏。
至于自我疏导?通常我需要坐飞机的时候,都是不得不坐的时候,都是飞机时间更短,更省时间的时候。
那时候我只希望买机票可以便宜点儿,飞机不要晚点儿。
编辑于 2023-07-23 13:57・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王之葵托利 - 45 个点赞 👍
第一,我会选择买高额的保险,买个700万吧,其他答主1600万那个太夸张了,不适合经常飞的人。然后飞机一颠我就安慰自己,700万,700万,700万,父母有着落了,大不了再领养一个,多大点事儿,洒家这辈子值了。
第二,我会选择看书,我发现机场买书虽然贵,但是可以看很久,一本书够我看四趟航班,相当于一次一二十的消费,也不贵。当你紧张的时候,有点事儿干就不会那么紧张。而且有一点生死压力的时候看书学习,贼特么全神贯注,很容易看进去,效率极高。
第三,我会看旁边人,发现大家都很淡定,睡得打呼,我也就淡定了,多大点事儿,不至于。我最怕突然有飞机广播,然后说尊敬的乘客您好,这时候我就怕他说飞机出现了什么问题,要迫降什么的,那可真是死亡预告了。。。
第四,人的激素是有效的,等激素的效果一过,看书就变得特别困,接着就能睡一会儿了。累治一切心理问题,包括怕死。。。
问题没那么大,多来几次就习惯了。
估计古代战场上老兵也是一样的,多冲锋几次,就习惯那种生死之间了。
发布于 2023-07-23 15:17・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无良HR - 24 个点赞 👍
我以前出门爱坐飞机,因为时间短。
我不喜欢坐火车,高铁,时间太长,而且你不买一等座的话。
车厢里闹麻了。
我是一个爱静的人。
不太喜欢。
直到我坐了一次小飞机。
爱谁谁。
时间长点就长点。
车厢闹点就闹点吧。
我已经三年没坐过飞机了。
发布于 2023-07-23 12:02・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如梦似幻似真人 - 21 个点赞 👍
我查了一下,国航执飞机型是747-89L,美国空军一号同款,这么成熟的机型有什么可担心的?
而且747设计上不存在缺陷,商用了几十年了,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的商用飞机,完全安全可靠啊。
坐飞机最好的办法就是睡觉,一觉睡到目的地,遇见颠簸正常,第一次遇见颠簸我还担心,坐飞机多了都习惯了,颠簸一下没啥大事。
这世上喝水都可能被呛死,难道还能不喝水吗?飞机一个快已经秒杀了所有的交通工具,何况飞机失事率是所有交通工具里边最低。
编辑于 2023-07-23 13:25・IP 属地辽宁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鸿雁复北翔 - 2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风啊 - 1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平老虎 - 14 个点赞 👍
其实空难没那么可怕,概率很小的。
我们不能由于飞机颠簸就因噎废食,危险降临时,别说在飞机上,就算在家都可能躺枪。
今年5月8日的时候,印度就有四个人,在家好好待着呢,就被坠毁的飞机砸死了。
编辑于 2023-07-23 17:54・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拂晓东方 - 13 个点赞 👍
- 记住,飞机很安全,特别是我们国家的民航安全机制很完善。当然,飞行员发疯比较难控制,但是飞机上有两个飞行员,发疯成功率很低。几十年来就一次。
- 不要听别人,特别是网上胡说八道。
- 听真正专家科普,或者买专业一点是书籍杂志了解(这比较难)
- 行车走马三分险,实在害怕可以不出门。我刚下高速,300公里就碰到一起追尾事故。
——————————————
看来很多人没有被说服,没关系,这样机票会降价,对大家都有好处。焦虑和贩卖焦虑的结果就是焦虑一定变成现实,而不是得到改善。而且我不信恐飞的人是需要乘飞机旅行的,他们可能从来没这个需求。
如果抛开治愈焦虑这件事谈民航的安全,中国的民航安全是让人放心的。中国所有民航公司(中国有很多民航公司)每天航班数是1.6万,一年是多少大家会算吧?事故率是0。当然这太小了,看不出来。那么
最近的一次空难是去年,江湖传说是飞行员发疯成功。
再往前呢?是十二年前的2010年,因为飞行员操作不当造成一半乘客死亡,不是飞机问题。
再往前又是将近十年,因为乘客自焚造成空难,不是飞机问题。
哦,还有一次是一架支线客机,因为地面没有进行除冰作业,导致飞行中冰层太厚坠毁。这确实是地勤问题,但也是飞机太小,功率不够的原因。所以这种飞机随后被淘汰,连同航空公司一起倒闭。
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民航的安全措施是不断完善,进而成为最安全快速的出行工具。当所有的涉及安全的地方都被管控到了以后,以至于飞行员的精神状态成为了安全的最大的变数。
另外说一下,这里说的是中国民航,说马航的那位朋友,请乘坐国航出行。
编辑于 2023-07-23 22:19・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Bill Han - 13 个点赞 👍
但凡时间来得及,能坐高铁就不坐飞机。
最主要的原因是飞机一旦颠簸起来会真的晕,如果前一天没休息好,晕机现象会更严重。一旦被颠簸把晕机诱导出来,那整个航程都不爽了,一直有种想吐的感觉。
发布于 2023-07-23 13:19・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山顶大树 - 12 个点赞 👍
说实话,坐飞机最害怕的是,
离地之后,还没到云层之上的时候。
那个时候能以地面为参考,
越看越害怕。
反而是云层之上,
虽然是水汽,
但是像地面一样,反而不那么害怕了。
回到正题,
有一次整个课题组飞去杭州去厦门开会。
我们课题组一老师,
自己做高铁去的,
高铁费比机票还贵,
这老师说自己补差价。
后来阅卷聊起来,
这老师说起来缘由。
有一次去四川玩,
快到萧山机场了,
结果遇到气流。
颠簸的程度,说是安全带都快把肚子勒破了。
到了机场,都没法降落,
硬是天上盘旋了一个多小时。
这哥们说,
那一个多小时未知的恐惧,
太特喵难熬了,
他把一辈子都回顾了一遍。
飞机里有的父母安慰哭喊的孩子,
他庆幸的是,老婆和孩子没一起来,
万一有事儿,
他的保险应该够老婆孩子生活。
后来,
飞机终于在萧山降落。
多年后的出行,
他再也没做过飞机。
发布于 2023-07-23 14:09・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宋雅疯 - 4 个点赞 👍
其实每次坐飞机时都希望自己是黑掌树蛙(华莱士飞蛙),这样万一有事能直接张开蹼膜来滑翔软着陆续命,有一种命掌握在他人手里的无助感。当然飞机最危险的还是起飞和降落中,巡航时倒是很享受。地球对流层复杂的天气的确给飞行带来很大麻烦所以能理解航班因为天气原因延误甚至取消,行程推迟、变更总比恶劣天气下没命好。
关于自我疏导,很多人对飞机的原理包括怎么飞起来、发动机的原理、怎么控制、怎么提供生命支持、有哪些安全保障措施等不了解,觉得是个神秘的黑盒子就像没标明配料和工艺的黑科技人造食品一样不放心、危险。如果对那些东西有基本的认识、建立起逻辑思维模型、明白那些是可行的、久经考验、无数人不断改进完善的。那就会对航空多一番信任、更安心。
当然有很多事不是科学技术问题,而是人的问题。例如飞机的保养维护、飞行员的技能和心理素质状态、地面的调度指挥等,看空中浩劫里各种事故的调查结果就知道了。这个只能选安全记录好、透明度高的航司了。
我个人出行的话还是更喜欢铁路和船舶(我会游泳,而且喜欢海洋和船舶,晚上能浪漫的仰望星空),不太喜欢航空(太麻烦折腾、局促难受)和公路(太苦逼了)。
发布于 2023-07-23 17:17・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ncc21382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xx招惹不得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中州浮屠 - 4 个点赞 👍
我个人是比较怕坐飞机的,尤其是飞机颠簸和突然下降,我整个人就僵硬了,全身非常紧张。我心脏不太好,这时候表现就是闭上眼睛,抓紧座位把手,内心极度痛苦和难受。
最最最重要的是特别想喊出来,控制不住的想喊叫。
2009年成都飞西安,秦岭上空遇到气流颠簸,小桌板上的咖啡都被颠起来了,吓得我一身汗。
2016年凌晨西安飞内蒙古,凌晨2点多遇到雷电暴雨天气,颠簸时长20多分钟,到现在都忘不了夜空中闪电和飞机吱吱吱的异响,那次差点以为自己要交代了
这次以后再也不坐凌晨的飞机了。
2018年杭州到西安飞机,飞机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像断了线的风筝掉落,我的感觉就是心还在上空,身体已经掉下去了,想说话说不出来,心脏特别难受。
就这次以后我出门选择只坐高铁,太可怕了。
这个我觉得心里建设没用的,我可能是生理上有问题。
发布于 2023-07-23 13:41・IP 属地陕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贰贰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螳螂在后 - 2 个点赞 👍
近日,航班发生颠簸的新闻引发关注。其实,飞行时发生颠簸≠不安全。飞行时为什么会有颠簸?所谓“恐飞症”有何表现?航班颠簸如何安全安心度过?下面一组长图带大家了解!
发布于 2023-07-23 14:20・IP 属地山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灰产圈 - 2 个点赞 👍
只要机舱门没关,你完全可以选择不坐飞机,走陆上交通,至于已经起飞了,你也不需要再做什么自我疏导了,相信机组人员就完事了。
这个世界上除了几个完全跟其他大陆不接壤的国家,基本上都可以通过陆路走。
比如说英国到中国,飞机当然快,10个小时就可以到。
但你要是恐飞,你可以选择坐火车,伦敦到巴黎,巴黎到莫斯科,莫斯科到北京。
顺利的话10天以内你肯定到北京了。
最后,既然你没办法选择不飞,那就上去老实点睡觉就好了。
发布于 2023-07-23 19:49・IP 属地英国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平凡 - 2 个点赞 👍
比利时一小伙算命时被告知会死于空难,从此严重恐飞,甚至宅在乡间小屋中足不出户。
后来一架在飞行员弹射后无人驾驶的苏联MiG-23M坠毁在他的乡间小屋,这位比利时小伙当场去世。
编辑于 2023-07-23 20:41・IP 属地新疆查看全文>>
Rookie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dickboy - 2 个点赞 👍
看到之后其实内心松了一口气
原来“恐飞”其实是很多人的心病
我个人不恐飞,但是很不喜欢出差,恐惧坐滴滴,特别恐惧驾车
所以我平时一放假最喜欢的就是呆在宿舍,出门最喜欢坐地铁,平时出行最喜欢骑车
我身边人跟我很不一样,所以每次他们兴高采烈地问我“假期为什么不出去玩?去玩嘛,不然多可惜呀!”或者严肃地跟我说“你在这个地方没有车是寸步难行的,一定要学车”,我都会很头疼
(甚至为此从没有多少公共交通的吉隆坡跑来北京,身边同学总想着逃离北京,我却很快乐)
我之前以为是我这个人太不正常/太胆小了,所以才会恐惧这么多事情,应该早早地克服掉
但生活经验又告诉我,其实每个人都不一样,根据自己最适合的去生活就好
能够忍受蛮横的司机的人,是不会想到发明网约车的(优步UBER创始人就是因为被一个司机坑了,才选择创立网约车)
所以,看到有人连坐飞机都紧张,多少让我有些心安下来——原来大家都有一些“奇怪”的地方
如果有坐飞机紧张的朋友,也不用担心自己因为这个点跟别人不一样,就会显得格格不入——你至少还敢坐网约车呢对吧?
发布于 2023-07-23 13:20・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快乐的木火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大嘴猴 - 1 个点赞 👍
没啥需要疏导的,买好保险就是了。
疫情之前经常坐飞机,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航旅纵横里只能找到60%的乘机飞行记录。在去俄罗斯之前,听说每当飞机成功降落的时候,大家都会热烈鼓掌,感谢机长不杀之恩。
一开始我以为这就是一个调侃,直到去了莫斯科的时候,当飞机降落谢列梅捷沃机场的时候,机舱内爆发出热烈掌声,我才知道原来这不是调侃。
后来去白罗斯,发现也是一样,同样是降落时热烈鼓掌,感谢机长不杀之恩。飞机颠簸的情况会有,但是按统计规律,飞机仍然是安全性最高的交通工具。
这么多年,唯一一次对乘坐飞机比较反感,就是当年从布拉格飞布达佩斯那次,乘坐的法国意大利联合研发的支线螺旋桨客机ATR 72-500,颠簸倒在其次,关键是噪音太大了,尤其是我还坐在螺旋桨旁边。但是自从坐过这款客机后,再坐其他航班,就更不会恐飞了。
发布于 2023-07-23 15:47・IP 属地黑龙江查看全文>>
刘昭廷 - 1 个点赞 👍
曾经东航白金卡
高峰期好像是一年20万公里以上的样子
现在,我能不坐飞机就不坐飞机。
原因
1、跑的少了,或者说没有以前那么着急了。
2、马航,接着马航、东航,接着东航,看得多了就会想七想八的。
3、高铁快了,方便了。只要不是去西南西北东北岭南这样的地方,800公里、甚至1000公里画一个圈,高铁更舒服。
周边朋友们,喜欢坐飞机的也越来越少了。
大家都没钱,经济舱为主,人到中年胖乎乎,椅子坐的挤,气压耳朵不舒服、安检费时费力,距离市区太远要人去接,还不如高铁站舒服、方便。
发布于 2023-07-23 23:45・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allen的管理笔记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桃花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