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改制十多年未落实广铁集团试点的市场化制度和票价,票价微涨20%是否过于低于场化改革初心?
武广高铁、沪杭客专、沪昆客专、杭甬客专4条高铁票价将于6月开启涨价窗口,涨幅在19%-20%左右。现有票价不够覆盖高铁运营成本,在我国基建投入和费用收取中,一直...
- 147 个点赞 👍
你以为的市场化:运椅子的线路三折两折一折至退出市场。
实际上的市场化:全国一盘棋,运椅子的线路继续运椅子,有客的线路涨价去补贴运椅子的线路,继续养着运椅子的七大姑八大姨。
编辑于 2024-05-08 03:39・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咪咪蒋 - 10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好极了 - 73 个点赞 👍
1、运营成本高、利润低
2、长期维持在“低价”
3、不赚钱难以激发体系内的创新活力
4、想要与国际价格看齐
以上,你猜猜除了高铁票价,还有多少个地方能套上的吗?
都涨价吧,20%不够就30%、50%、100%…
反正我无所谓,到时候看谁急
编辑于 2024-05-08 08:3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青山布衣 - 50 个点赞 👍
哪里贵了?高铁本来就该是这种价格,不要睁着眼睛乱说,CR很难的。
中国的高铁乘客很多都有一种错觉,他们以为中国高铁又快又新又便宜是理所当然的,而国外高铁最快只能开到300~320是技术不行,实际上高铁本来就是一种金钱换时间的出行方式,日本东海道新干线从东京到大阪的票价要700元人民币,毕竟高速列车随着运行速度的提升,呈指数增长的空气阻力会直接体现在能耗上,还有车辆桥路的采购维护成本都远超传统的铁路系统。所以不是我帮着CR说话,也不是作为一个早已适应高票价的粤西水鱼在幸灾乐祸,而是高铁的物理特性决定了本该如此,再加上现在的经济形势懂的都懂,不要以为「过紧日子」只是庙堂之上的事情,「钱从何来」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
感受一下我们粤西佬的水鱼号,运营速度只有200,但票价如图,平均下来每公里0.6元,相当于京沪高铁(运营速度350)的1.2~1.5倍、贵广高铁(运营速度250)的1.5~1.9倍,而且很多都还是你们用剩下最老最破的CRH1A-200。多年来一直就这样,我们已经麻了,你们习惯就好:
编辑于 2024-05-07 12:5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无冕骑士Furina - 4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正能量用户 - 42 个点赞 👍
大家的高铁消费习惯形成了,长途大巴也被自然淘汰得差不多了,普铁客车也逐渐让路出来给货运了,你还有啥选吗哈哈。
反正是算过的,涨价了客流还在,铁总肯定不会后悔。
当然我还是相信铁总有公益心在的,君不见淡季时还是有很多折扣车次的?就是车型差了些比如我回老家想坐便宜的,都是CRH1A型大地铁,CR300AF型复兴号基本都是原价或上浮价。
发布于 2024-05-06 10:5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40 个点赞 👍
过去的土地财政难以为继之后,政府势必要在其他民生领域提价以缓解庞大的地方债务危机,养活地方上的大批公务员。从西汉武帝时期的盐铁官营就是这样了,为什么现在的人不明白呢
无论是显而易见的公共服务涨价还是通过通货膨胀来推动资产增值,本质上都是掠夺百姓财富。从理性的角度来讲,公共服务涨价真的能把钱赚到政府口袋里,至于印钱推动通胀嘛......效率就要低很多了
发布于 2024-05-07 01:23・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作业哪有我好玩 - 34 个点赞 👍
通胀是一定会来的。以温和的方式来是大家比较容易能接受的方式。
前不久不是传出西部某省的燃气费长了吗?上海从今年1月1号以来自来水也在涨价。这些都是通胀要来临的信号。因为经济实在扛不住了,国家只好人为的来推动通胀了。
先科普一个概念,在通缩的情况下,物价越来越低,短期内在老百姓看起来似乎是好事儿,但是长期来看,由于物价越来越低,也就是你知道你手里钱的购买力下个月是更高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是倾向于不消费或者晚消费的。所谓买涨不买跌嘛,你知道车子下个月还会再降价,你干嘛这个月买呢,但是长此以往你不买我不买,经济都停滞了,大家的工资也受到影响。而相反,如果一个东西是涨价的,你知道下个月买可能更贵的话,你在这个月可能就会提前买,所谓买涨不买跌。所以适度的通胀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而大家都买市场活跃了,你的收入也就相应的提升了。
2024年为什么各行各业感觉都很难,是因为房地产倒了。我们国家新发货币不像欧美国家,直接把钱塞老百姓手里,让老百姓去吃喝,我们是通过信贷往出发的,也就是把钱给银行,通过贷款的方式把钱贷出,完成了货币向流通领域的发放。以前这个方式当中,一个主要的份额来自于房贷。你买了房贷了,70%的房贷,相当于银行就把这部分资金投向了社会,这部分钱通过你付给了开发商或者二手房的房东,他拿着这个钱发钱给自己的员工或者进行消费,钱就滚起来了,市场上有了更多的钱,产生了适度的通胀经济就更好发展。
2023年到2024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家都不去买房了,也就失去了通过房贷向市场上投放大量货币的这个途径。于是我们国家虽然新发了很多货币,但这些货币都堆在银行里,银行着急完成贷款指标,但是老百姓就是不贷款了。市场上缺钱,也就出现了通缩迹象。去年四季度到今年1月份,我们的cpi是负的。所以体感上2024年经济很难,各行各业裁员也是这个原因。
那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必然要推动温和的通胀,促进大家去消费,促进内需喊了很多年,但是老百姓是理性决策的,在这种情况下只好买涨不买跌,开始推进一些东西涨价。所以首先是自来水燃气高铁这样的民生工程开始涨价。一方面这些东西是政府可以控制的,政府无法去命令你们公司涨价,但是政府可以让自来水涨价。而另一方面这样的一些东西是基础是源头,比如说自来水涨价,燃气涨价,那餐饮行业可能就得涨价,所有使用这些源头基础资料的都会跟着涨价。
所以这种问题下,没有必要发泄情绪,这就是个经济规律,大家也只有去适应。如果能涨点价,经济好一点,公司不裁员了,大家工资涨点,我是乐见的。很多人说这就是政府抢钱,我真是看笑了,政府缺你那个钱嘛,政府真缺你那个钱,直接印就行了,何必这么麻烦呢
编辑于 2024-05-07 08:44・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恶少恶言 - 3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琦哥响当当 - 2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孤雁迷离 - 2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23 个点赞 👍
地主家都哭穷了,2017年铁总曾公开透漏,其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分布在18个铁路局的31个省、市、自治区,达到3亿平方米,超过当时房企土地储备量最高的中国恒大(2.76亿平方米)。
京广京沪沪昆涨价实际上是用高人流高利润的路线的涨价来补贴靠行政化手段大开大建的路线,真按市场规律来,那涨价的首先应该是运空椅子的高铁路线。而铁总在房地产繁荣周期中疯狂大建的背后目的就是鲸吞土地。
2013年国家就发布了《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铁路总局存储的土地都是极低价格进来的甚至无偿划拨的,这些年光是增值就一万亿了吧,蛇心不足,各种红利都捞干榨净结果发现房地产繁荣周期结束了。
编辑于 2024-05-07 15:38・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林香 - 22 个点赞 👍
涨价就是涨价,又想把锅甩给市场化吗?
铁路一直就没有市场化,市场化的前提是充分竞争,铁路就是独家经营,何来市场化?
铁道部时代,就已经有涨价,当然那时需要发改委批准。
到了高铁时代,铁总获得了高速铁路动车组自主定价的权利,《关于改革完善高铁动车组旅客票价政策的通知》(2016年)
这一次,铁总就是凭借高速铁路动车组自主定价的权利,进行了一次调价,跟什么市场化改革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发布于 2024-05-08 09:4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马岱 - 2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丶君莫醉 - 2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20 个点赞 👍
都不要抬杠了。高铁涨价这事儿必须要支持,要不然人家直接取消,不就都没得玩儿了吗?
铁总工作人员超过 204 万人,不给你涨价,怎么给他们发工资啊?修高铁背了 6 万亿的巨额债务,不给你涨价,这债怎么还?你不会真的以为,那么好看的火车头,那么高端的高铁站,都是去资本市场讲讲 PPT 就能盖起来的吧?
中国高铁总里程是 4.5 万公里,一公里的建造成本就有一个亿。再加上 1000 块钱一盒的纸巾,9.5 万一个的马桶,不给你涨价,这些东西怎么买啊?就连不用的时候挺好看,一用的时候就瘫痪的 12306 这个网站,都是花了 3 个亿打造的。你说说,不给你涨价,人家这个高铁是怎么跑的呀?
专家说的也没错。涨价可以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你花更多钱买票,人家餐车跑起来就会更有劲儿。比外面贵两三倍的零食、矿泉水就能多卖一点儿。这个运营效率不就提上去了吗?
别跟我说,大不了以后去坐绿皮车。你肯定是买桶酱油都得开车去的那种,有日子没坐火车了吧?如今的绿皮车是一年比一年少,都快成国宝大熊猫了。加钱都抢不到的一张绿皮车卧铺,可轮不到你这种后知后觉的呀!
说到底,高铁玩的就是高端局,要是不把阁下的后路都堵死,人家怎么好意思涨价?
发布于 2024-05-07 13:59・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苏晚轻 - 1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zxzhjxz - 17 个点赞 👍
不太清楚某些回答口中的市场化是什么意思?
是把铁路基础设施产权私有化?还是要在网运分离的基础上,同一线路多个铁路运输企业担当列车?
不过我觉得本问题下的回答可能都对网运分离没有概念,或者压根没听说过这个词汇
按照本问题下方一些回答的说法
欧洲铁路也没有市场化,因为欧洲相关国家的铁路基础设施产权方都是政府控股的铁路网公司,而担当列车的铁路运输企业则是政府控股的铁路公司
日本铁路更是没有市场化了,甚至连欧洲那样的网运分离也没有
除了美国,有几个国家的铁路基础设施私有化了?又有几个国家的铁路运输企业私有化了?甚至美国的铁路客运公司都是联邦政府控股的Amtrak
编辑于 2024-05-08 20:50・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CIT380A - 17 个点赞 👍
政府卖低卖不出去,财政困难,只能把公共基础生活设施涨价来养公务员与事业编,放心高铁、燃气、汽油、电等还会涨价
你们没有发现各地的路边停车位都被承包出去了吗?
发布于 2024-05-07 08:38・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文无 - 16 个点赞 👍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武广高铁、沪杭客专、沪昆客专、杭甬客专4条高铁票价将于6月开启涨价窗口,涨幅在 19%-20% 左右。
以上海虹桥到杭州东的高铁票价为例,二等座现价73元,一等座现价117元,特等座132元。调价后的价格分别为:87元,140元,157元。
以武汉站至广州南站的高铁票价为例,二等座现价463.5元,一等座现价738.5元,商务座1458.5元。调价后的价格分别为:553元,885元,1935元。
这是继燃气价格上调之后,又一基础性、垄断行业的价格上调。
去年以来,各地燃气价格纷纷上调。仅在2023年内,就有至少52个市、县上调居民用气价格,基础居民气价(即第一阶梯气价)平均上调0.256元/方,涨幅近10%。
这次被业内称为“天然气顺价”的涉及范围非常广,据“上观新闻”报道,全国两千多个市、县6月前或将完成一次调价。
天然气之所以全面涨价,跟全球范围的通胀、以及燃气价格上涨有关。中国的天然气主要靠进口,这种输入性的通胀只能自己消化。
高铁涨价也跟成本有关。根据国家铁路集团的年报,到2023年末,集团负债6.13万亿元。2023年国铁集团的总收入为1.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62%,净利润由负转正,且首次突破30亿元大关,达到33.04亿元。
虽然国铁集团扭亏为盈,实现了有史以来最好的业绩,但每年33亿元的盈利相对于集团6.13万亿负债和9.35万亿的总资产,可谓杯水车薪。
要让中国高铁实现良性循环,适度涨价是大势所趋。
但也要看到,在高铁、燃气涨价的背后,还有更大的棋局:结束通缩,启动经济。
近年来,中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一直在低位运行,今年3月同比涨幅为0.1%,过去1年多时间里曾有连续5个月、连续4个月为负,这已经符合了通缩定义。
当通缩出现的时候物价持续下跌,让大家感觉到“钱越来越值钱”,晚点消费可能更划算。
对于企业来说,这时候借债扩张风险比较大,不如躺平,把存款变成定期吃利息。
于是我们看到,不仅居民存款不断上升,企业存款也不断上升。到3月末,银行系统里堆积的住户存款超过了146万亿,此外还有20多万亿的理财。这170万亿的钱基本上躺平,等待变得更值钱。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车轮将越转越慢。如果通缩加剧,失业率会进一步上升,居民收入也会下降。
所以央行连续3个季度在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上提出,“促进物价温和回升,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
怎样才能让物价温和回升?当然是鼓励合理的涨价。
对于竞争性领域来说,想涨价难度极大,因为大环境不好、居民消费欲望不高,你如果涨价,对手不跟进,你将丢失市场份额。
虽然连续几个季度鼓励涨价,但只有少数商品敢涨,比如部分饮料,高档白酒之类的。
这时候,就需要官方出手,涨类似高铁、燃气的价格。这些服务都带有垄断性质,没有实质性竞争对手。此外,这些它们是基础价格,上涨之后带动面比较广。
高铁、燃气价格上涨,可以起到“促进物价温和回升”的杠杆撬动作用。
它们也有充足的涨价理由:运行企业成本高、负债高,涨价可以让服务更具可持续性,减少政府的补贴压力。
熟悉经济的朋友应该知道:适度通胀,就是一个阳谋。
各国政府、央行无不追求适度通胀。
比如发达国家,多把通胀目标设定在2%左右。日本央行搞了很多年量化宽松、负利率,就是为了结束通缩,让通胀达到2%。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通胀目标是控制在3%以内。比较理想的是,CPI同比涨幅在2.5%左右。现在是0.1%,还时不时为负数,显然不符合要求。
怎样实现物价温和回升?类似高铁、燃气等基础商品(服务)价格上涨是一个重要手段,继续降准、降息也是重要手段。
在这个时间段,企业的涨价申请往往更容易得到批准。
如果CPI仍然低迷,估计未来会有更多的基础商品价格(比如电价)会上涨。
CPI的反击战已经打响,这对于经济复苏,以及楼市和股市的回暖,都将构成利好!
发布于 2024-05-06 21:05・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嘉言财经 - 13 个点赞 👍
2023年国铁集团总收入1.25万亿,净利润33亿,首次扭亏为盈,创历史最佳。
如果真的市场化,一个垄断企业一年一万多亿的营收,利润几十亿,可能吗?
如果真的市场化,很多高铁路线从一开始就不会建,因为盈利连银行利息都还不上。
如果真的市场化,很多线路不可能持续十多年不涨价,十多年前什么工资水平?现在呢?
从宏观的视角来看,高铁票价跟高铁运营成本的差额,是全国人民在补。有的人一年坐不了两次高铁,却在给那些天天坐高铁的人补贴。
所以我强烈支持高铁票价至少要涨到跟运营成本持平,谁坐花谁的钱。
发布于 2024-05-08 12:02・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想吃小龙虾 - 9 个点赞 👍
所以我们国家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铁道部改制是因为以企业的名头做事多方便啊,就算眼睛里全是利益也没关系,因为人家是公司,但是叫“部”就不行。
什么叫市场化,能上能下才叫市场化,没听说过只能涨不能跌的市场化。
这就是为什么人家外资跟你做生意总是不放心,扒了皮你到底算什么,难定性。
编辑于 2024-05-08 12:17・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Yentl - 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世界顶级自由人 - 8 个点赞 👍
运价改定往往是伴随基础物价的通胀和基础用人成本上涨的,而市场化改革则意味着需要遵循慢性通胀(i.e.物价闯关)和平均月收入的3%(日本国有铁道之市场化试行最佳值,下文表格中东京~新大阪之间的距离相当于上海虹桥/上海南~南京南)。
在2011年及2017年吹高铁是大国重器的朋友们,接下来你们有福了,你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东海道新干线(东京~新大阪)票价改定史
年份(YYYY/MM) 运价(单位:JPY/日元) 较先前涨幅(倍) 开业比涨幅(倍) 备考(Remark) 1964(昭和40)年 2480 N/A N/A 开业初 1966(昭和41)年3月 3330 1.34 1.34 收入所得倍增计划初期 1975(昭和50)年11月 5510 1.65 2.22 收入所得倍增计划中期。日本国有铁道此时财政被过疏化的欠发达地区的铁路线拖累。这些地方的铁路线对标于在山东和贵州乱拉高标准铁路线的行为。 1976(昭和51)年11月 8300 1.5 3.34 [1]日本国有铁道在此年宣布无论是新干线还是既有线,包括宫岛联络船、本四/青函轮渡在内全系统涨价50.4%。
[2]收入倍增计划中期,此时日本人均收入已是1961年的1倍。本州四国九州及北海道在大兴土木。
[3]这个节点很关键,如果你注意到这里日本的经济状况对应的是中国的2011年的话。
[4]な阪関無1986(昭和61)年9月 13100 1.57 5.28 [1]日本国有铁道民营化改定前的最后一次涨价。1978年~1986年年年涨价一次。包括东京都区、阪区、福冈、名古屋等大都会特定区间,特急列车、急行列车等既有线长途列车服务均是涨价对象。 1989(平成元)年4月 13480 1.02 5.43 [1]日本国对国民征收消费税3%,1964年到现在最后一次比较温和的涨幅,后面几次涨价全是消费税3%~5%~10% 编辑于 2024-05-08 09:10・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Yoroizuka Mizore - 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RogerSmith - 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南京洗碗天后男孩 - 6 个点赞 👍
突如其来的涨价风波,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这不得不说一说,中国铁路的面子和里子。
中国铁路的"面子"是客运,"里子"是货运。
中国铁路为了建设和运营高铁这个“面子”,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而且债务的规模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据官方公开的消息,截至2023年,中国铁路总负债已经突破了6万个亿,而恒大暴雷,也不过是2万多亿的债务。
铁路不要说归还本金,仅仅每年支付利息都已经力不从心了,为了能将这个“面子”继续撑下去,铁路部门目前采用了三个方法:
一是,高铁票价实行浮动制,让热门线路补贴冷门线路,比如这次的提价。
此外,每次调整运行图,都会消失一批热门的低价的普速列车,比如最近消失的物美价廉的被誉为流动宾馆的夕发朝至的各种直达特快,通过取消普速客车的方式把这部分客流引导到高铁上去。
但是,面对巨大的债务和运营成本,这种只能是杯水车薪。
于是,铁路部门有了第二个方法,“降本增效”。
比如,以前客运段的列车长、列车员都是铁路的正式职工,经过最近十余年的过渡期,逐渐都用劳务工替代了,人力成本下降了。
但是这样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然后,第三个方法,就是“以货补客”,铁路货运成本低,运量大,一直以来都是铁路的老黄牛,默默无闻的耕耘奉献,将自己的盈利收入源源不断地补向客运的亏空,成为中国铁路名副其实的“里子”,是中国铁路最优质的资产,就像一个家庭里面的长子,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所有。
看到这次涨价的数字,相信大家的心情都会有些复杂吧。你怎么看呢?
发布于 2024-05-07 08:24・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一荤一素写人间 - 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oagdHx - 5 个点赞 👍
公益事业,大部分线路都是不赚钱的。
涨价一点,盈利的可能就高一点,同时一定程度上让票好抢一点。
当然了作为用户肯定不希望涨价,我也特别怀念沪蓉高铁低价的那段时光,在沪宁段坐一等座都不及沪宁城际二等座的价格。
发布于 2024-05-06 08:36・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草莓味的橙酱 - 5 个点赞 👍
昨天晚上看翡翠台的新闻报道,驻广州的记者专门采访了大陆民众讨论这件事,有两个受访者的意见很有意思。
一个是反对涨价的,认为高铁难道不应该是越多越便宜吗?(意思应该是路线和客流都越来越多)
另一个是支持涨价的,认为高铁更安全。
广铁被乘客戏称抢铁,不是没有道理。不是涨价才让人觉得贵,而是不少路线开通伊始就很贵。
那位反对的受访者举例,如果从广州去武汉,一定坐飞机,因为飞机更快。想当初,高铁就是因为价格和通达度更好,而受乘客青睐。虽然高铁涨价就跟香烟一样,几乎起不到对市场的调节作用,但是,如果离谱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有一小部分乘客会改乘其实不确定性很高的飞机。
不过,高铁绝对不会因为有乘客转而坐飞机了,就改善服务。
发布于 2024-05-08 12:57・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