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大多糖尿病患者用生酮、地中海等饮食法可有效控制血糖,如何看待这一结论?
我国糖尿病患病人群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其中,2型糖尿病(T2DM)最为常见,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九成左右。近期,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华盛顿大学西雅图...
- 61 个点赞 👍
短期断碳水,别说控制血糖,连体重都会蹭蹭往下掉。
但是——长期的效果依旧要回归到能量缺口和饮食质量两个硬核指标上。
比如下图比较了「低脂肪」、「地中海」、「低碳水」三种模式在2年的时间维度上对体重控制的有效性。在超过12个月后,「低碳水」和「地中海」打了个平手,哪怕「低碳水」有先发优势(后面会解释原理,其实掉的不是脂肪)也无济于事。
但是地中海饮食比低碳水可是要舒服多了!
对血糖影响唯二两个成分:糖和淀粉
所以毫无意外,无论是不是糖尿病患者,只要不吃糖(不只是蔗糖,这届消费者被「0蔗糖」忽悠太久了),也不吃含有大量淀粉的食物(主食、根茎类蔬菜、谷物粉做的零食),血糖从哪里来??降不下去才怪
只能从肝脏动员脂肪、氨基酸做「糖异生」——这种内源性葡萄糖当然量少且费力,这样不仅血糖看上去「控好了」(其实就是单纯断掉了,毫无技术含量),而且身体由于糖原耗竭,一份子糖原会带着自重4倍的水分流失,同时生酮供能本身也比较费力,那么自然体重也就往下掉。
总体来说,生酮/断碳饮食是一种非常粗暴控血糖的办法,就好比是怕搞脏沙发就一直用塑料布罩着沙发不让拆这种做法——几乎所有的研究发现大于1年的跟踪期后,生酮饮食的优势就很难保持(不是说没用,是跟普通饮食干预没有优势),这就是因为身体无论通过哪种方式达到更低的稳态后,饮食拼的就是可持续性;这时候快速减重就没有长期优势了。
糖尿病人适合生酮饮食吗?
适合的,尤其适合早期餐后血糖控制得非常差的人,这时候做生酮饮食非常有利于保护胰腺β细胞不会过度受损以至于耗竭。这个做法类比在糖尿病发病早期医生会用适量胰岛素先行介入,用来保护胰腺,是一个道理。
但是,生酮饮食仅仅是种「治疗性」饮食,而不适合长期采用,不仅因为很少有人能长期坚持,更加因为长期其实没有更多的获益,反而会因为诸多的饮食限制而损失很多本来能轻松获取的营养。
况且目前市面上适合生酮的食品质量参差不齐,很多都喜欢用大量精炼植物油来降低成本,单纯高脂却不提升饮食质量,这显然不是可持续之道。
事实上,在早期干预后,糖尿病人依然需要回归到「碳水适量」+「血糖负荷低」的饮食上。很多人觉得碳水一旦吃下去,血糖就不可能低,这是个误解。
比如下面我自己用持续血糖仪做的测试,是比较50g口服葡萄糖,和等量碳水的普通白面条,以及我自己设计的「控糖面条」的血糖比对。
实验结果表明,只需要巧妙设计面条的成分(甚至无需加杂粮),就能显著把餐后血糖反应压下去。
如果才去饮食结构+顺序正确(如567饱腹法,见《戒糖》一书)的饮食方法,混上蔬菜一起吃,还能进一步把餐后血糖反应降下来。
因此,在早期保护了胰腺细胞后,要想继续缓解糖尿病,最合理的做法是恢复碳水占比大约40%-50%之间的界限,选择上述「低血糖负荷」的主食,严格限制游离糖的摄入。其他饮食结构参照膳食指南,限制红肉——这才是长久的疗愈之道。
更多关注控糖主食的科普,欢迎关注【初夏饮食观】
我是中国/澳洲注册营养师,悉尼大学营养学硕士,科普作者、译者。
著有《戒糖》《技术流辣妈》等科普书
编辑于 2023-07-22 11:38・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初夏之菡 - 22 个点赞 👍
因为比起摄入油脂和脂肪(生酮饮食),高糖饮食更容易引起肥胖。
美国快餐文化盛行,糖饮料、甜甜圈、高糖蛋糕,这些比起油炸食物,对肥胖的贡献度会更高。
看起来是油炸,其实是高糖、高淀粉的碳水化合物 炸鸡、炸薯条、炸洋葱圈,大多用的是玉米油,上面酥脆的炸皮,也都是淀粉浆包裹而炸制而成的,这也是碳水化合物所夹带的私货。甜甜圈、芝士蛋糕、美士披萨、可乐雪碧这类高糖饮食就更别提了。
中餐好吃是因为各种味道的调味品和油香,挂着牛油,散发着花椒、辣椒的香气,吃进嘴里鲜香四溢,中餐会给人色香味全方位的极致体验,但尽管如此,也别忘了,他用到的可是玉米油或者牛油,这些并不是优质的脂肪来源,再加上动物内脏的高胆固醇以及高盐的调味品,加在一起虽然不会引起肥胖,但也存在不小的健康风险。
反观那些健康饮食,一看就觉得有点“冷淡”,这也是很多人望之却步的原因。
「地中海饮食」就是地中海沿岸国家人民的传统健康生活习惯。那些国家包括法国、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可以先想想那些法棍、希腊橄榄油、意大利面和海鲜饭,这就是地中海饮食大概的样子。
地中海饮食有什么特点?
总的来说,地中海饮食是一类食物类别组合模式的统称,它们富含蔬菜、水果、豆类、坚果、豆类、谷类、谷物、鱼类和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但含有极少的肉类和奶制品。
(此处应有:地中海饮食的结构宝塔图)
有研究表明,地中海饮食与心血管健康、血糖控制、癌症预防以及认知能力维持都有保护作用。
想尝试地中海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1️⃣多吃升糖指数比较低的淀粉类食物,如全麦面包和意大利面;
2️⃣多吃水果和蔬菜;
3️⃣多吃鱼少吃肉;
4️⃣做饭多橄榄油、茶籽油或者菜油之类的植物油。
具体可以参考Eastwell指南
该指南说明了健康均衡的地中海饮食所需的食物,以及每种食物应该吃多少——
1️⃣每天吃至少5份不同种类的水果和蔬菜;
2️⃣多吃淀粉类食物,如土豆、面包、米饭和意大利面,尽可能选择全麦食物;
3️⃣吃一些豆类、鱼、蛋、肉和其他蛋白质,每周必须吃两份鱼,其中一份是用油来烹制的;
4️⃣用豆奶来替代牛奶酸奶,也可以喝低脂牛奶或低乳糖牛奶;
5️⃣选择不饱和油,摄入量要尽量少;
6️⃣每天喝6到8杯水;
7️⃣少吃高脂肪、高盐或高糖的食物和饮料。
综上所述,地中海饮食的核心原理就是,在保证营养摄入的饮食组合中尽可能想办法减少糖摄入。不需要每顿饭都追求这种平衡,但要尽量在一天里甚至一周的过程中做到这一点。
展开说一下这些饮食注意点的原理
1️⃣注重植物性蛋白质和白肉的摄入
地中海饮食的基础是蔬菜、水果、坚果、豆类和全谷物。饮食侧重这些植物性食品。适量的奶制品(低脂希腊酸奶、原味酸奶、奶酪等)、家禽、鸡蛋和海鲜,这些低脂乳制品和白肉,也可以作为食材的选项。而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尽量要少吃。
2️⃣选择健康的脂肪
健康的脂肪是地中海饮食的核心之一。地中海地区的居民很少食用不健康的脂肪,例如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
橄榄油是地中海饮食中添加脂肪的主要来源。橄榄油提供单不饱和脂肪,已发现它可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坚果和种子也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
鱼在地中海饮食中也很重要。海鱼富含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可以减少体内炎症。还有助于减少甘油三酯,减少血液凝结并降低中风和心力衰竭的风险。
3️⃣适量饮酒
地中海饮食通常允许适量的红酒。但目前更多的主张是,不以潜在的健康益处为理由开始尝试饮酒或增加饮酒(不以增进健康为目的饮酒)。
4️⃣香料
一份成功的地中海饮食中,香料是必不可少的元素。香料和草药可以增加食物风味,减少盐分的摄入。
现在上班族压力都不小,忙到没时间好好吃饭,中午一般交个外卖就对付了。餐馆里的东西虽然好吃,但顿顿吃这些,身体也受不了。长期叫外卖也存在不小的健康风险。
肥胖是一回事,健康又是另一回事。
许多人都觉得胖就是脂肪多,胖就不健康,如果在那个环境里没有这些脂肪,他们可能就被大自然淘汰了。至少留下来的这些有一些脂肪的动物们,健康没被影响到保持繁衍。
事实上,他们体内多的那一层脂肪并不会对健康带来太显著的影响。一定数量的身体脂肪对于隔热、体温调节、荷尔蒙的产生和重要器官的缓冲是必要的。
看起来胖并不代表不健康
虽然目前共识“肥胖”(Obesity)是许多慢性病的发病风险,但并不代表:一瘦解百病,一胖毁所有。
换一个思路,脂肪是调节免疫平衡的器官 最近的研究表明,人可以在微胖的状态下保持健康状态,一些健康的BMI超重人群患慢性疾病的风险并不比正常体重的人高。
苗条也不保证健康
“越瘦越好”的理念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文化中,以至于更重要的关于如何真正保持健康的信息已经被淘汰了。结果就使得成千上万的人用错误的方法,只盯着BMI来减重,结果把自己变成了“瘦胖子”(Skinny fat)。
当一个人低于正常体重,比较重的肌肉却不足,那就有可能使身体脂肪含量高得危险,这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通过促进体内炎症代谢[1],从而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风、糖尿病以及更多慢性病的风险,这些问题我们往往只与肥胖者或患有代谢综合症的人联系在一起,却忽略了这些看起来苗条轻盈的“瘦胖子”。
体内囤积的白脂肪转化为褐色脂肪,成为燃料为有氧运动功能,转化需要时间,所以想要减脂,有氧运动持久时间必须足够长。 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储存的组织器官,而且还是动态的内分泌器官。
1994年Friedman发现脂肪组织属于内分泌器官的一种,能分泌瘦素。瘦素由肥胖基因转录而来,体内包括脂肪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类型均能分泌,直接作用于胰腺β细胞、免疫细胞以及大脑下丘脑和腹侧被盖区的神经元,从而对饱腹感、生育力、生殖和造血产生影响。
瘦素信号的一个下游效应是下调负责增加食欲的内源性大麻素。因此,瘦素对肥胖的影响是通过控制食欲并最终影响能量摄入来实现的。
瘦素参与能量代谢 尽管在肥胖状态下,循环中的瘦素水平很高,但瘦素并不能抑制食欲。
肥胖表型和瘦素水平,像极了胖布欧和瘦布欧的关系 当你吃高糖的饮食和加工食品,它直接导致内脏脂肪储存。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很瘦,身材正常,但实际上却有很多内脏脂肪,这都是由于糟糕的饮食选择或不活跃、久坐的生活方式造成的。虽然这种脂肪并不总是肉眼可见,但它实际上更危险。
说到这个,那就讲讲怎么靠吃来快速减肥
所谓三分靠练,七分靠吃。要想减肥,必须推开这两座大山,先从饮食谈一谈吧。
市面上有很多通过节食来减肥的方法。许多节食计划光看菜谱就会让你感到不满足。这也是人们很难坚持节食的主要原因。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饮食都有这样的效果。摄入较低的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并不是断碳)对减肥就很有效,而且可能更容易坚持。
以下推荐一个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三步减肥计划,通过这个方法可以达到三个目的:1)显著降低食欲;2)较快速地减肥;3)改善新陈代谢健康。
1. 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当减少糖和淀粉类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后,饥饿感和食欲就会降低,这样就可能会摄入更少的卡路里。因为身体缺少外来的糖类供给,身体就会开始转而燃烧储存的脂肪作为能量。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另一个好处是它可以降低胰岛素水平,使肾脏排出多余的钠和水。这减少身体里蓄积着的不必要的水的重量。以这种方式进食的第一周,可以减重4.5公斤,有时甚至更多,这种减重包括身体脂肪和水的重量。一项对健康肥胖女性的研究表明,对于短期减肥来说,极低的碳水化合物饮食比低脂肪饮食更有效。
因此,从饮食中去除糖和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可以降低食欲,降低胰岛素水平,让你在不感到饥饿的情况下减肥。
2.吃蛋白质、蔬菜和健康的脂肪
每一餐都应该包括蛋白质、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蔬菜。一般来说,每天吃两到三顿饭。如果你发现自己在下午会饿,可以增加第四顿饭。通过这种饮食结构,可以把每天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减少到20-50克左右。
摄入大量的蛋白质是减肥饮食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证据表明吃大量的蛋白质可以增加每天80-100卡路里的热量消耗,高蛋白饮食还可以减少人们对食物的渴望(60%),减少深夜想吃零食的欲望(50%),饱腹感很强烈。在一项研究中,高蛋白饮食的人每天少摄入441卡路里。肉类、鱼类、蛋类、奶类和豆类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质。
虽然植物中也含有碳水化合物,但有些蔬菜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较低,而且富含营养,就算每顿吃一大盘,每天也不会超过20-50g碳水化合物。蔬菜中的纤维素也可以保证一定的饱腹感,起到降低食欲的作用。像西兰花、花菜、菠菜、西红柿、卷心菜、生菜、黄瓜等都属于低碳水化合物的蔬菜,减肥期间可以让它们盛满你的餐盘。
减脂期间不要害怕吃脂肪,已经减少了碳水,如果再低脂肪的话,过于寡淡的饮食会让人没有幸福感,精神焦虑的同时也很难坚持下去,所以健康餐中可以加入一些健康的脂肪。健康脂肪的来源包括:橄榄油、椰子油、牛油果、坚果等。那些油炸食品和膨化零食虽然也是脂肪,但这些在减肥期间都不可以食用。
因此,像这样采用蛋白质、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蔬菜搭配每一餐。一天只会让你摄入20-50克的碳水化合物,大大降低你的饥饿感。
3.每周给自己留一天时间“疯狂吃碳水”
有的人就是想念米面,持续低碳水、高蛋白的健康餐,会让“中国胃”受不了,那也可以在每周特别腾出一天时间,在这一天吃更多的碳水化合物。每周有一天你吃更多的碳水化合物是可以接受的,虽然不是必须的。许多人都把这天定在星期六,这样也不会因为减肥计划而耽误朋友聚餐。
即使是“放开吃”的一天,我们还是要选择健康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燕麦、大米、藜麦、土豆和红薯。如果平时没有做到绝对控制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每周那天又疯狂大吃碳水,那真是欺骗自己的“欺骗餐”了,体重秤可骗不了你哦。
综上,只要用这个方法保持饮食习惯,一般两周之后就能看到减肥效果的。如果效果还是不明显,建议下载一个饮食记录的卡路里换算APP,记录下来每一次塞食物进入嘴巴的举动,会帮助你更加有效率地管住嘴。
参考文献
【1】ourtney, Davis,Janet, Bryan,Jonathan, Hodgson,Karen, Murphy.Definition of the Mediterranean Diet; a Literature Review.[J].Nutrients,2015,7(11):9139-53.
【2】Jacka F N , O’Neil, Adrienne, Opie R , et al.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dietary improvement for adults with major depression (the 'SMILES' trial)[J]. Bmc Medicine, 2017, 15(1).
【3】de la Rubia Ortí José Enrique, García-Pardo Mar&rsquo, ?a Pilar, et al. Improvement of Main Cognitive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after Treatment with Coconut Oil Enriched Mediterranean Diet: A Pilot Study[J].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2018:1-11.
【4】Tosti V , Bertozzi B , Fontana L . Health Benefits of the Mediterranean Diet: Metabolic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J].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 2017.
参考
- ^G M Pagnotti et al. Combating osteoporosis and obesity with exercise: leveraging cell mechanosensitivity.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 March 2019
发布于 2023-07-22 07:01・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孙悦礼 - 18 个点赞 👍
研究结论没问题,但是这只是一个表象:地中海、生酮等低碳饮食有助于控制血糖。
然后呢?
戛然而止,意犹未尽。
是可忍孰不可忍,自诩为知识搬运工的我,强行狗尾续貂,各位看官,有砖轻拍。
有道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有悖于健康的种种现象,看似无关,实则藕断丝连;只要找到那个幕后黑手……额,关键因素,很多问题往往也就迎刃而解。
了解这些现象之前,首先得了解基本定义。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它反映了120天以来血糖的平均水平。
空腹血糖,该指标能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一般表示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也就是当下水平。再来看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遵循生酮饮食、地中海饮食、中等碳水化合物饮食和低血糖指数饮食等饮食模式,能使血糖得到明显控制。
众所周知,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问题,是血糖过高。
血糖,顾名思义,是血液中的葡萄糖。
血糖对于维持生命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它的数值必须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血糖低了直接危及生命,是急性的;血糖高了是糖尿病,是慢性的,虽然影响健康,短期来看无碍,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正因如此,人体进化出了很多激素来调节血糖的平衡。其中负责升高血糖的分别是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而负责降低血糖值的只有胰岛素一个。
某些意义来看,胰岛素是个名副其实的孤胆英雄,在血糖平衡上面,确确实实的一挑五。
当血糖升高,就唤醒了胰岛素的分泌。而胰岛素的主要作用,就是给身体各部位的细胞敲门(胰岛素受体),告诉它们,血糖外卖已经到了,各个细胞自行开门取餐,血糖浓度也随之降低。
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问题在于:胰岛素失效了,所以血糖才会居高不下。
胰岛素失效,其实就是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指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血糖的稳定。
当细胞不听话的时候(比如门铃不管用了,或胰岛素受体敏感性降低了,或胰岛素受体减少了),就会开始出现胰岛素抵抗的现象,一堆胰岛素过来抄电表,但是开门的却没几个,导致血糖浓度下降缓慢。
出现胰岛素抵抗的情况时,往往出现在细胞已经“饱了”,不需要更多的能量了。
但是生产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不知道啊,它是一脸懵,世界怎么变了?
但是它又不甘心,血糖水平还是超出了指标,它的使命感决定着它不能因此而退缩。
于是加班加点,再多安排一些胰岛素去敲门,果不其然,开门的细胞又多了一些,经过持续勤劳的付出之后,血糖终于又恢复了正常,但是比往常要降的慢一些。
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胰岛β细胞的加班加点,靠牺牲自己,换来了更高的胰岛素水平。
更高的胰岛素水平,触发了人体的另外一个自我调节机制:当一个过程被过度激活时,身体通常会抑制自身对刺激的反应,以平息该过程。
如一个细胞(如肌肉细胞和肝细胞)持续浸润在胰岛素中,它没有办法去直接降低胰腺分泌的胰岛素水平。
但是它可以自我改变,从而减轻胰岛素对自身的影响,而这种改变便是产生胰岛素抵抗。当这种情况发生在全身组织的无数个细胞中时,人体就会产生胰岛素抵抗。
对于人体各细胞来说,拥抱胰岛素抵抗,或许也是一个自我拯救的过程。
如果任由血糖进入细胞体内,当细胞内部浓度变高,就会引起高渗,水分子随之进入细胞,细胞肿胀,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狗(GO)蛋(DIE)。
所以细胞为了自己,必须义不容辞的拒绝胰岛素的“血糖”外卖。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人饮食习惯出现了问题(比如各种肥宅套餐,各种油炸碳水)。
身体首先会出现“血糖过山车”的情况,即血糖的忽高忽低。
身体为了自救,只能压榨“胰岛β细胞”,通过提高胰岛素水平来维持血糖。
然而,却踏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血糖提升,胰岛素水平提高,进一步加剧了胰岛素抵抗水平。胰岛素抵抗提升,就导致必须有更高的胰岛素水平才能消耗同样的血糖水平。
接着,回过来看那头勤勤恳恳的老黄牛“胰岛β细胞”,它仍然在拼命&超负荷工作。
众所周知,卷到一定境界,最后的结局大概只有两个:过劳死,亦或躺平打酱油。
而这,如果持续在恶性循环下,胰岛β细胞的命运大致也离不开这两种结局。
无论是哪一种,体现到人体,就是胰岛素分泌开始减少……,部分胰岛β细胞罢工了,血糖水平无法控制,这个时期叫作胰岛素相对不足阶段,2型糖尿病降临。
然而,如果没有任何的改善措施,正常工作的胰岛β细胞越来越少,但是原来的负荷一定没有改变,胰岛β细胞的“人”均负荷开始提升,这代表着越来越多的胰岛β细胞开始躺平或过劳死……
于是2型糖尿病患者也出现了类似于1型糖尿病患者的症状——胰岛素绝对不足。
其实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很容易,给胰岛β细胞减负,让它好好休息。
如何减少胰腺β细胞的负担呢?
饮食方式的改变可以成为第一步。
第一,每一餐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要少,可以少吃多餐,也可以用混合食物降低升糖指数。
常规来说,血糖水平主要由碳水影响,蛋白质有轻微影响,而膳食脂肪没有任何影响;而血糖水平会直接影响胰岛素水平。
所以,想要控制胰岛素水平,减少碳水,增加膳食脂肪则是最好的选择。另外一个选择,就是调整饮食方法,比如先吃菜和肉,最后吃碳水,也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据实验发现,可溶性膳食纤维与膳食脂肪都有助于控制血糖,从而控制胰岛素水平,提升胰岛素敏感度。
注:膳食脂肪中不包含Ω-6不饱和脂肪酸(比如大豆油、花生油等),而应该是动物油、或者Ω-3不饱和脂肪酸(比如海鱼、坚果)。Ω-6不饱和脂肪酸虽然是人类必须脂肪酸,但是过犹不及,会导致发炎情况。不幸的是,现在大多数人的饮食中都是超量的Ω-6不饱和脂肪酸。第二,多给胰岛β细胞提供修复自己的原料——蛋白质、磷脂、胆固醇,饮食中增加鱼、蛋、肉、奶的比例。
想要马儿跑,必须要喂饱。马儿的营养好,才有可能跑的更持久。
很显然,生酮、地中海饮食法恰恰完美命中了前两点,固胰腺降血糖,从而拯救了胰岛β细胞。
但是,饮食方式的改变并不是通向控血糖的唯一途径。
其实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帮助胰岛素消耗多余的血糖。
第一、多运动可以增加肌肉上胰岛素受体的灵敏度,使细胞更多地消耗葡萄糖,肌肉里贮存葡萄糖的能力也有所增强。
肌肉是普通人体内最大的器官,同时也是在胰岛素刺激下消耗葡萄糖最多的器官。
当肌肉收缩时,它们无须胰岛素的参与即可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这是对胰岛β细胞最大的减负,不需要胰岛素就完成了血糖的降低。
与此同时,运动还能够增加肌肉量,这属于是一个正向增强反馈,运动本身可以降低血糖,而运动之后对于血糖的长期影响也如细水长流。第二、生活在寒冷环境(≤18°)。
激活褐色脂肪的温度约为18℃。在该温度下,人体内的褐色脂肪被激活,并开始燃烧葡萄糖,从而使身体暖和起来。很显然,所有消耗血糖的行为,都有助于降低血糖,从而降低胰岛素水平。
第三、与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因素反其道而行即可。比如规律作息,保证睡眠质量,控制午睡时间(不超过30分钟);比如多走动走动,避免久坐。
有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水平高居不下)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炎症(如空气污染中的PM2.5、抽烟都是罪魁祸首之一),肥胖(内脏脂肪),饮食(精加工,如谷氨酸钠、过量的Ω-6不饱和脂肪酸),节食(严格限制热量摄入),塑料微粒(双酚A),杀虫剂(比如敌敌畏),糖和人造甜味剂,盐摄入不足,睡眠不足/午睡太多/蓝光影响,久坐不动,激素影响(皮质醇升高、肾上腺素长期过量、甲减)等等等等。
以上,简单总结一下:
想要控制血糖,关键在于解决根因:即胰岛素抵抗。
那就是接受自己所不能改变的,改变自己所能改变的。比如调整自身的饮食与生活习惯,比如重拾久违的运动计划,想方设法去多多消耗血糖,给胰岛β细胞减减负。
讲到最后,发现好像遗忘了什么……
对,还记得一开始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1Ac)么?
空腹血糖是当下胰岛β细胞功能是否正常的指标。
影响空腹血糖的关键因素有很多,包括饮食、运动、情绪、胰岛素抵抗、体内胰岛素分泌量、药物等。
晚餐过于简单,也有可能导致空腹血糖偏高。比如,只吃了一碗清汤面,会引起胰岛素大量释放,入睡后可能出现低血糖现象——出虚汗,心悸,肢体震颤等。人体在低血糖时会调动机体应激反应,升血糖的激素就会增多(还记得上面讲到的升血糖的五位好汉么),还会调动释放肝脏内贮存的糖原,甚至促进糖异生的发生,这种情况下空腹血糖会升高。
如果压力大,焦虑也有可能导致空腹血糖升高。焦虑抑郁的人经常在后半夜醒来,情绪的不快会引起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促进糖异生,造成空腹血糖的升高。糖化血红蛋白(Hb1Ac)则是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风险的指标。而这个指标比空腹血糖意义可能更大。
空腹血糖值正常,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说明这三个月来的总体血糖水平较高,很可能存在餐后高血糖情况,最好做一次口服葡萄糖耐量检查。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胰腺β细胞功能和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也是诊断糖尿病的确诊试验。
正常人空腹血糖值在3.9~6.1毫摩尔/升,进餐后0.5~1小时后升到最高峰,但不超过8.9毫摩尔/升,2小时后回到空腹水平。糖尿病患者及糖耐量异常者会出现血糖值升高及节律紊乱现象。
如果空腹血糖达6.1~7.0毫摩尔/升,则为空腹血糖受损,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毫摩尔/升则为糖耐量减低;若空腹血糖值高于7.0毫摩尔/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值高于11.1毫摩尔/升,即为糖尿病。Emmm,可能有不少同学看了胰岛素抵抗,就会很好奇,有没有什么手段可以来测量当下的胰岛素水平。
其实方法有不少,比如胰岛素释放实验、C肽释放实验、胰高血糖素-C肽刺激实验和精氨酸刺激实验等等。
其实,还有一个简易方便的测算手段:
可以通过 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TG/HDL) 来确定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
3.0< TG/HDL <8.0提示胰岛素抵抗高风险,TG/HDL≥8.0提示确诊糖尿病。
TG:甘油三酯;H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注意:计算单位是 mg/dL,而中国医院测量单位是 mmol/L。
换算公式也一起奉上吧:TG:1mmol/l=88.6mg/dl; HDL:1mmol/l=38.7mg/dl
中国医院化验报告基本是以mmol/L为单位,转为以mg/dL为单位的结果,就是 TG/HDL*(88.6/38.7)即可。……感觉把自己给掏空了,知识的搬运着实不易,走过路过看过,别忘了给个赞……
……我需要鼓励 &( ^__^ )&,大把大把的鼓励……
参考文献:
本杰明·比克曼.《人为什么会生病》.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年
夏萌 .《你是你吃出来的2》.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1年
发布于 2023-07-28 11:20・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9 个点赞 👍
对于合并肥胖的2型糖友,生酮饮食是“见效最快”的干预方式。
1-2次生酮餐下来,餐后血糖肉眼可见的平稳。
解释起来很简单,生酮饮食核心原则是极低碳水。而血糖的直接食物来源就是碳水化合物,切断了碳水来源,餐后血糖自然不会出现较大波动。
短期内3-6个月,生酮饮食会降低内脏脂肪,消除脂肪肝和脂肪胰,有助于纠正胰岛β细胞去分化,让一些“累到装死”的胰岛β细胞重新分泌胰岛素,从而有望减药或停药。
2008年一项随机对照试验【1】,将84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配两组,一组生酮饮食,一组低热量饮食。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上的改善,但低碳饮食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方面效果更显著。让人惊喜的是,生酮饮食组有92%的2型糖尿病患者减少或停用了糖尿病药物。
在国外,生酮饮食干预2型糖尿病的研究较多,在国内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2021年9月发布的《2型糖尿病缓解中国专家共识》,推荐了多种饮食干预方案,生酮饮食、间歇性断食、地中海饮食等都在其中。这份《共识》阐述的是,部分2型糖尿病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在减药或停药的情况下,逆转血糖指标,缓解2型糖尿病。
2022 年,国内一项为期 12周的随机对照研究,纳入了60名新诊断的超重成年糖尿病患者。一组是生酮饮食(30名受试者),一组是糖尿病饮食(30名受试者)。研究发现,在生酮饮食的个体中,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血脂谱和BMI等参数值的改善更为显著【2】。
关于生酮饮食,在一些特殊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国内渐渐多了起来。
然而,普通糖友,执行生酮饮食可能很难落地。
原因在于,执行正确的生酮饮食,就要涉及减药、停药。甚至有一些药物,在生酮开始前就要停掉。普通糖友很难找到可提供减药、停药建议的内分泌医生。毕竟目前国内认可生酮饮食的医生还不算多。
关于地中海饮食,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地中海饮食脂肪占比37-42%【3、4】,也属于高脂饮食。只是限制饱和脂肪酸(9%),推荐单不饱和脂肪酸,例如特级初榨橄榄油和原味坚果,碳水方面膳食纤维占比更高。
但地中海饮食最大的特点是,饮食中含有大量的多酚。一大类有助于降低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的植物营养素。
我们熟知的花青素、原花青素、姜黄素、槲皮素等均属于多酚,至今已发现500多种,目前在改善代谢综合征方面,正向研究较多。
高膳食纤维+高优质脂肪+高抗炎性食材,想想就可以平稳血糖,改善健康,又何况是2型糖尿病了。
如何看待生酮饮食、地中海饮食改善血糖,这一结论?
答:不意外。但想让更多的糖友执行,还不现实
参考资料:
1、Westman EC, Yancy WS Jr, Mavropoulos JC, Marquart M, McDuffie JR. The effect of a low-carbohydrate, ketogenic diet versus a low-glycemic index diet on glycemic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Nutr Metab (Lond). 2008 Dec 19;5:36. doi: 10.1186/1743-7075-5-36. PMID: 19099589; PMCID: PMC2633336.
2、Li S., Lin G., Chen J., Chen Z., Xu F., Zhu F., Zhang J., Yuan S. The effect of periodic ketogenic diet on newly diagnosed overweight or ob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BMC Endocr. Disord. 2022;22:34. doi: 10.1186/s12902-022-00947-2
3、Willcox DC, Scapagnini G, Willcox BJ. Healthy aging diets other than the Mediterranean: a focus on the Okinawan diet. Mech Ageing Dev. 2014 Mar-Apr;136-137:148-62. doi: 10.1016/j.mad.2014.01.002. Epub 2014 Jan 21. PMID: 24462788; PMCID: PMC5403516.
4、Davis C, Bryan J, Hodgson J, Murphy K. Definition of the Mediterranean Diet; a Literature Review. Nutrients. 2015 Nov 5;7(11):9139-53. doi: 10.3390/nu7115459. PMID: 26556369; PMCID: PMC4663587.
发布于 2023-07-22 13:02・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郑小禾 - 1 个点赞 👍
在一些糖友论坛上,每当到分享控糖、抗糖的经验时,总有些糖友谈到自己采用了所谓“低碳水饮食”甚至是“生酮饮食”的新饮食模式,短期内就将血糖控制到了比较理想的水平,而且体重也迅速下降,真可谓“控糖”“减肥”一箭双雕。
那么,什么是“低碳水饮食”、“生酮饮食”?连目前的医学都无法治愈、需要终生用药的糖尿病,真的只靠转换一种饮食方式就能完全控制住吗?“低碳水饮食” 就是控制碳水总量的饮食方法;按照碳水化合物所占一天的供能比例又分几种情况:碳水占25%~30%的为“温和低碳水饮食”,20%左右的为“控制型低碳水饮食”,10%左右的为“极低碳水饮食”,5%左右的就是所谓的“生酮饮食”。
“低碳水饮食”是把双刃剑
无论是减肥人士还是需要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有一条很让人“难以忍受”的要求是,需要严格控制饮食——而这让很多“吃货”们叫苦不迭。而“低碳水饮食”甚至是“生酮饮食”特别吸引人的一点是:只需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对其他食物则无需特别控制。具体到日常饮食中就是少吃甚至不吃谷薯类食物;而蔬菜水果特别是肉类,可以敞开了吃。
那“低碳水饮食”的原理是什么呢?简单说来,正常情形下身体是靠分解碳水化合物形成葡萄糖为机体供能;在碳水化合物不足的情况下,身体就会转而燃烧脂肪来进行供能。不分解碳水化合物就不会形成葡萄糖,血糖就不会有太大的波动:这似乎是“低碳水饮食”对糖友们最有诱惑力的一点。
但是,在脂肪分解的过程中会生成一种不完全的代谢中间产物“酮体”。如果没有酮体,人体在低碳水摄入的状态下就无法正常运转:有些身体组织(主要是大脑和神经系统)不能直接使用脂肪酸作为能源。在它们需要能源的时候,会先找葡萄糖;如果葡萄糖不够用,就得找酮体顶上去。一般来说,只要碳水化合物摄入低于100g,酮体就会开始产生;碳水越低,酮体产生越多。
“低碳水饮食”对糖尿病有效果吗?
尽管有部分研究声称“低碳水饮食可以短期内缓解2型糖尿病”,但无论是结果的显著性还是研究本身的严谨性和全面性都有待商榷。或者说,迄今为止尚没有有效的研究能证明所谓的“低碳水饮食”对糖尿病有明显的作用。
但是,正如上文说到的,这种饮食模式产生的酮体也正是糖尿病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里面的那个“酮体”,而且二者的形成机理基本一致:身体没有足够的葡萄糖作为能量,随即转而消耗脂肪为机体供能。而如果身体内的酮体水平超过了所能代谢的极限,就会诱发酮症中毒反应;由此看来,“低碳水饮食”对于糖友们来说实在是得不偿失。
除了对血糖水平“短暂的”缓解之外,低碳水饮食还会存在其他一些隐患,最主要的就是低血糖以及因为过多摄入脂类食物而造成的高血脂。
总体来说“低碳水饮食”仍然存在争议,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风险。对于中国居民来说,谷类食物作为主食,在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贸然追随“低碳水”饮食结构,未必能有较大的健康获益。
回到原点:一旦确诊了糖尿病,就意味着需要终生服药或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很多糖友都希望能有某种“偏方”或者“奇迹”可以不依靠治疗而控制病情;“低碳水饮食”恰好就是迎合了部分糖友的这类心理。但是,我们必须正视现实:以目前的医学水平,糖尿病是无法治愈的,只能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正规的手段进行血糖的控制。
盲目迷信所谓的“偏方”,贻害无穷!
发布于 2023-07-24 13:48・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阿尔发无糖专家 - 1 个点赞 👍
以下回答是以一个二型糖尿病患者的所知而回答:
一句话,这个看法因噎废食。颇像早期西方治疗糖尿病的方法:饥饿疗法
糖尿病患者不能因为吃了淀粉类食物血糖升高就不再吃淀粉类食物。
可以搜索一下,那些搞生酮饮食减肥的人会出啥问题(正常肥胖人群减肥采用上述方法而搞出来的幺蛾子。)
我的医生(湘雅内分泌教授)说糖尿病患者必须吃含淀粉的食物,但是要确保这类食物消化的速度比较慢。
比如粗粮米饭(如大米,不能是精米,最好是糙米。如果是燕麦,那就得是钢切燕麦。)
越是精细粗暴快速地提供糖供给的食物就越是不能碰。(如糖果,可乐,蛋糕等)。
但是,那个医生坚决反对完全不吃淀粉食物的举措,尤其是身体较为消瘦(脂肪含量低)的二型糖尿病患者。
所以,我现在每天都吃米饭。但是吃完半小时后就狂运动个半小时多。血糖一样压得很棒。
发布于 2023-07-24 12:58・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风的孩子 - 0 个点赞 👍
在美国,有一个名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News & World Report)的专业评定健康饮食的网站中,地中海饮食连续多年被评为“最佳饮食”[1]。同时,早在2010年,由于“地中海饮食”的独特之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甚至还将地中海饮食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地中海饮食到底有何神奇之处,我们今天一起来聊一聊。
什么是地中海饮食
地中海饮是以希腊、意大利等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一种传统饮食习惯和方式。起初这种饮食方式仅在当地被采用。直到在上个世纪末,一些科学家们发现,居住在地中海附近国家的大部分人身体非常健康,很少有患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同时这类慢性病在该地区的发病率也远地于其他地区的人。于是科学家猜想,人们的健康是获益于当地人的饮食习惯。也由此,更多人开始关注、采纳和使用这种饮食方式。
那地中海饮食到底由哪些食物组成?又该如何进行呢?实际上,地中海饮食非常简单,没有严格规定用餐时间、食物组成比例、用餐方式等,而是地中海地区自然生长的食物为主要内容。其中主要包括蔬菜、水果、未精制谷物、鱼、类、橄榄油及适量乳制品和葡萄酒。从生物结构来讲,地中海饮食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fatty acid,PUFA)、饮食纤维、抗氧化剂、植物甾醇类,对人体健康有益。
什么是生酮饮食?
早在二十世纪初,美国的Hugh Conklin医生尝试用“禁食不禁水”的方法对癫痫儿童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此后的1921年,美国梅奥诊所的Wilder医生首次提出一种能够模拟禁食效果的配方饮食方案,这个方案就是生酮饮食。
相比于禁食疗法,生酮饮食可行性更高。在之后的20世纪20~30年代,生酮饮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癫痫,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由于良好的治疗效果,这种饮食方案也不断受到推崇和接受,并逐渐应用于减重、体重管理,以及其他更多领域。
用通俗的话来说,生酮饮食其实是一个“高脂肪+低碳水+适当蛋白质”的饮食模式。
生酮饮食法并不单一
众所周知,生酮饮食的创立并非为了减肥,而是用于改善癫痫儿童的发病状况。由于该饮食法具有良好的减重效果,因此在肥胖人群中大受欢迎,并广为流传[1]。
关于常见的生酮饮食方案,我们在上期内容中已经做了介绍,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
(链接)
如果从医学和营养专业来说,目前公认的生酮饮食法有多个方案[2]。其中主要方案为经典生酮饮食(Classic ketogenic diet, CKD)。由经典生酮饮食又衍生出三种饮食方案,包括中链甘油三酯饮食(Medium-chain triglyceride diet, MCTD)、改良Atkins饮食(Modified Atkins Diet, MAD)、低血糖生成指数治疗(Low glycemic index treatment, LGIT)。
这四种方案主要区别在于食物种类的占比不同。注:Atkins饮食内容主要是控制碳水摄入小于20克,但不限制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 发布于 2023-07-24 22:54・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平贯西东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果果爱吃糖果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猫先生 - 0 个点赞 👍
EATING PATTERNS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A variety of eating patterns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foods or food groups) are acceptable for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es.
- Until the evidence surrounding comparative benefits of different eating patterns in specific individuals strengthens, health care providers should focus on the key factors that are common among the patterns:
- ○ Emphasize nonstarchy vegetables.
○ Minimize added sugars and refined grains.
○ Choose whole foods over highly processed foods to the extent possible.
- Reducing overall carbohydrate intake for individuals with diabetes has demonstrated the most evidence for improving glycemia and may be applied in a variety of eating patterns that meet individual needs and preferences.
- For select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not meeting glycemic targets or where reducing antiglycemic medications is a priority, reducing overall carbohydrate intake with low- or very low-carbohydrate eating plans is a viable approach.
What is the evidence for specific eating patterns to manage prediabetes and prevent type 2 diabetes?
The most robust research available related to eating patterns for prediabetes or type 2 diabetes prevention are Mediterranean-style, low-fat, or low-carbohydrate eating plans (26,69,74,75). The PREDIMED trial, a large RCT, compared a Mediterranean-style to a low-fat eating pattern for prevention of type 2 diabetes onset, with the Mediterranean-style eating pattern resulting in a 30% lower relative risk (69). Epidemiologic studies correlate Mediterranean-style (76), vegetarian (77–80), and 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DASH) (76,81) eating patterns with a lower risk of developing type 2 diabetes, with no effect for low-carbohydrate eating patterns (82).
Several large type 2 diabetes prevention RCTs (26,74,83,84) used low-fat eating plans to achieve weight loss and improve glucose tolerance, and some demonstrated decreased incidence of diabetes (26,74,83). Given the limited evidence, it is unclear which of the eating patterns are optimal.
What is the evidence for specific eating patterns to manage type 2 diabetes?
Mediterranean-Style Eating Pattern
The Mediterranean-style pattern has demonstrated a mixed effect on A1C, weight, and lipids in a number of RCTs (85–90). In the Dietary Interventio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DIRECT), obese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ere randomized to a calorie-restricted Mediterranean-style, a calorie-restricted lower-fat, or a low-carbohydrate eating pattern (28% of calories from carbohydrate) without emphasis on calorie restriction. A1C was lowest in the low-carbohydrate group after 2 years, whereas fasting plasma glucose was lower in the Mediterranean-style group than in the lower-fat group (90).
One of the largest and longest RCTs, the PREDIMED trial, compared a Mediterranean-style eating pattern with a low-fat eating pattern. After 4 years, glycemic management improved and the need for glucose-lowering medications was lower in the Mediterranean eating pattern group (89). In addition, the PREDIMED trial showed that a Mediterranean-style eating pattern intervention enriched with olive oil or nuts significantly reduced CVD incidence in both people with and without diabetes (91).
Vegetarian or Vegan Eating Patterns
Studies of vegetarian or vegan eating plans ranged in duration from 12 to 74 weeks and showed mixed results on glycemia and CVD risk factors. These eating plans often resulted in weight loss (92–97). Two meta-analyses of controlled trials (98,99) concluded that vegetarian and vegan eating plans can reduce A1C by an average of 0.3–0.4% in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the larger meta-analysis (99) also reported that plant-based eating patterns reduced weight (weight reduction of 2 kg), waist circumference, LDL cholesterol (LDL-C), and non–HDL-C with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fasting insulin, HDL-C, triglycerides, and blood pressure.
Low-Carbohydrate or Very Low-Carbohydrate Eating Patterns
Low-carbohydrate eating patterns, especially very low-carbohydrate (VLC) eating patterns, have been shown to reduce A1C and the need for antihyperglycemic medications. These eating patterns are among the most studied eating patterns for type 2 diabetes. One meta-analysis of RCTs that compared low-carbohydrate eating patterns (defined as ≤45% of calories from carbohydrate) to high-carbohydrate eating patterns (defined as >45% of calories from carbohydrate) found that A1C benefits were more pronounced in the VLC interventions (where <26% of calories came from carbohydrate) at 3 and 6 months but not at 12 and 24 months (110).
Another meta-analysis of RCTs compared a low-carbohydrate eating pattern (defined as <40% of calories from carbohydrate) to a low-fat eating pattern (defined as <30% of calories from fat). In trials up to 6 months long, the low-carbohydrate eating pattern improved A1C more, and in trials of varying lengths, lowered triglycerides, raised HDL-C, lowered blood pressure, and resulted in greater reductions in diabetes medication (111). Finally, in another meta-analysis comparing low-carbohydrate to high-carbohydrate eating patterns, the larger the carbohydrate restriction, the greater the reduction in A1C, though A1C was similar at durations of 1 year and longer for both eating patterns (112).发布于 2023-07-25 11:26・IP 属地中国香港查看全文>>
Jack Hazel - 0 个点赞 👍
生酮饮食不是有目的的营销,它是在研究治疗癫痫的基础上不断推广,逐渐应用到糖尿病以及癌症的治疗领域,而且,不断有新的进展。
人种不同、个体差异等等对生酮饮食的适应性会有所不同。
但是,从原理上来说,生酮饮食启动脂肪供能模式替代糖供能为机体再生带来很多机会,如同电动机取代了发动机,我们的身体会相应发生一些变化,虽然还不明确,但是,前景还是很乐观的。
尤其是身体出现不良状况的人,生酮饮食无疑是个机会。
当然,对于那些身体健康的人来说,没有必要去尝试生酮饮食。
爱斯基摩人的饮食习惯
地中海饮食被广泛推广,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美食的推销即可。就如日本料理曾经被宣传为长寿饮食一样。
地中海饮食结构 我们可以偶尔品尝一下日本料理,也可以偶尔尝尝地中海式料理,打打牙祭。
另外,我们可以选用橄榄油,可以采购三文鱼、纳豆来调配我们的餐桌,让我们的营养更丰富,更健康。
纳豆 其实,注意食物搭配,我们的中国菜也是营养丰富且健康的饮食。
菌菇汤 只不过呀,我们的专家没有时间研究中国菜的治疗功效~
发布于 2023-07-25 12:53・IP 属地新疆查看全文>>
蒸桑拿的企鹅 - 0 个点赞 👍
生酮饮食针对抗糖,是非常有效的一种降血糖的饮食方法。美国有一家上市公司就是用生酮饮食逆转糖尿病,每年大概逆转100万胖糖。
地中海饮食我觉得更加合理一点。因为他加了橄榄油,新鲜蔬果的饮食方式,确实能够减少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发布于 2023-07-26 08:44・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智鹏先生 - 0 个点赞 👍
地中海也好、生酮饮食也好,其实就是糖人们的常识而已:控碳水。
毕竟碳水化合物能直接拉升血糖,你直接不吃碳水,血糖最大的源头(外源性血糖)直接砍了,不能控制血糖就怪了。
另外这两种饮食方法能比较有效地减肥,这是能控制血糖的另一个原因。
我们知道糖尿病患者——无论是一型还是二型——的一个典型症状就是消瘦,而这是因为体内缺乏胰岛素的原因。
一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各种原因,胰岛β细胞被破坏、胰岛素分泌几乎为零;二型糖尿病患者初期表现是肥胖(或者说肥胖导致糖尿病,二者是个恶性循环),但如果不加控制,在糖尿病后期则会迅速消瘦,因为此时患者的胰岛β细胞已经不堪重负衰竭了,体内同样缺乏胰岛素。
治疗一型糖尿病前后的小女孩 那为什么胰岛素缺乏会导致人体消瘦呢?胰岛素的作用是什么?
胰岛素是一种多肽激素,主要由胰岛的胰岛β细胞分泌,通过合成代谢途径发挥作用,调节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将葡萄糖转换为糖原储存到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中,这个过程显然会导致体重增加。所以当人体缺乏胰岛素时会难以利用葡萄糖、无法将其转换为糖原储存到人体组织中[1]。
一型糖尿病患者缺乏胰岛素就不用说了,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一开始由于肥胖、缺乏运动、饮食不健康等原因会患上胰岛素抵抗,简单说就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人体组织根本不缺乏糖原,而且由于不运动糖原根本用不掉,所以拒绝接收胰岛素传过来的糖原,但这样一来血糖就会居高不下,于是胰腺就会分泌更多胰岛素以对抗胰岛素抵抗,于是血糖就能降下去,但人也会变更胖,可以看到,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
如果不加以干预,这个恶性循环会越滚越大,终有一天胰腺会不堪重负衰竭,之后体内就会缺乏胰岛素,然后慢慢消瘦。
其中二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抵抗这个阶段由于胰岛素超额分泌,所以血糖可以完全正常,但此时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会比正常人高,即高胰岛素血症(Hyperinsulinemia)。
前面说到胰岛素会把糖分储存到肝脏、肌肉和脂肪中,会促进体重增加,还有一个点是血液中胰岛素含量高时,会大幅减少脂肪供能,仅由糖原供能,当糖原消耗完时脂肪供能又跟不上,人就会特别容易饿、且特别饿,甚至出现低血糖现象如心慌手抖,于是又找东西吃,又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生酮、地中海饮食以及断食都可以减肥,因为这三个方法有个共同点是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刺激胰岛素的分泌,生酮和地中海饮食的食物促胰岛素分泌指数(FII:food insulin index)很低,可以减轻胰岛素血症,而断食则拉长了空腹间隔,通过延长进食间隔时间强行不让胰岛素分泌,减轻高胰岛素血症,同时进食间隔期间由脂肪供能,加速减肥。
一些食物的胰岛素指数对比 到此其实现代人容易长胖的机制也很清楚了:
由于缺乏运动,温饱不愁的现代人消耗不掉额外的糖分,导致了人体组织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腹部的内脏器官容易堆积脂肪。
现代食品工业、物流、快递外卖高度发达,大家极容易吃到各种制作精细的食物,但这些食物的促胰岛素分泌指数同样很高,事实上,胰岛素分泌指数最高的那些食物都是工业革命以来才出现的。这些食物能迅速拉高血糖和胰岛素,再加上社交活动、娱乐活动时也会吃东西,而且这些食物还很容易消化,导致过度进食,使人体长期处于高胰岛素血症中,脂肪难以消耗还容易饿,减肥变得难以执行,成为违背身体指令、非常消耗意志力的活动。
而当人体长期处于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时和肥胖时,会导致高血糖、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动脉硬化等一系列慢性疾病[2]。
所以,生酮和地中海饮食可以有效减轻高胰岛素血症和肥胖,并因此有效控制血糖。
参考
发布于 2023-07-26 21:32・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吴大龙 - 0 个点赞 👍
我以前不知道这些研究怎么设置的地中海饮食。希腊文化节卖的吃的跟宣传的地中海饮食也不一样,去过希腊的人也表示同意。那些个地方就盛产葡萄,橄榄,羊,所以很多红酒,橄榄油,羊肉和鱼肉。并未见到很多蔬菜和全谷物。我有点怀疑搞研究的就是自己捏了一套饮食法命名为地中海饮食。这个营养比例蛋白:脂肪:碳水=2:3:5可能也是捏的,因为希腊人摄入的热量光橄榄油就30%了,不可能全部脂肪才占三成热量。
后来看见Gardner博士介绍他做的研究,用于比较地中海饮食和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生酮,研究中为受试提供12周的餐食。地中海饮食其实也就3-4成的碳水,其实是低碳饮食。生酮就是更为严格的低碳,只有2成以下的热量是碳水供应。
两种饮食的健康益处不相上下,生酮依从性更低。生酮的人做个弊,吃了片全麦面包,这个时候他就变成了地中海饮食。其实注重蔬菜和不饱和脂肪的生酮跟地中海饮食非常接近。
低碳控糖那是理所当然的。
发布于 2023-07-26 22:45・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格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