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回答

研究发现大多糖尿病患者用生酮、地中海等饮食法可有效控制血糖,如何看待这一结论?

大熊猫
61个点赞 👍

短期断碳水,别说控制血糖,连体重都会蹭蹭往下掉。

但是——长期的效果依旧要回归到能量缺口和饮食质量两个硬核指标上。

比如下图比较了「低脂肪」、「地中海」、「低碳水」三种模式在2年的时间维度上对体重控制的有效性。在超过12个月后,「低碳水」和「地中海」打了个平手,哪怕「低碳水」有先发优势(后面会解释原理,其实掉的不是脂肪)也无济于事。

但是地中海饮食比低碳水可是要舒服多了!

对血糖影响唯二两个成分:糖和淀粉

所以毫无意外,无论是不是糖尿病患者,只要不吃糖(不只是蔗糖,这届消费者被「0蔗糖」忽悠太久了),也不吃含有大量淀粉的食物(主食、根茎类蔬菜、谷物粉做的零食),血糖从哪里来??降不下去才怪

只能从肝脏动员脂肪、氨基酸做「糖异生」——这种内源性葡萄糖当然量少且费力,这样不仅血糖看上去「控好了」(其实就是单纯断掉了,毫无技术含量),而且身体由于糖原耗竭,一份子糖原会带着自重4倍的水分流失,同时生酮供能本身也比较费力,那么自然体重也就往下掉。

总体来说,生酮/断碳饮食是一种非常粗暴控血糖的办法,就好比是怕搞脏沙发就一直用塑料布罩着沙发不让拆这种做法——几乎所有的研究发现大于1年的跟踪期后,生酮饮食的优势就很难保持(不是说没用,是跟普通饮食干预没有优势),这就是因为身体无论通过哪种方式达到更低的稳态后,饮食拼的就是可持续性;这时候快速减重就没有长期优势了。

糖尿病人适合生酮饮食吗?

适合的,尤其适合早期餐后血糖控制得非常差的人,这时候做生酮饮食非常有利于保护胰腺β细胞不会过度受损以至于耗竭。这个做法类比在糖尿病发病早期医生会用适量胰岛素先行介入,用来保护胰腺,是一个道理。

但是,生酮饮食仅仅是种「治疗性」饮食,而不适合长期采用,不仅因为很少有人能长期坚持,更加因为长期其实没有更多的获益,反而会因为诸多的饮食限制而损失很多本来能轻松获取的营养。

况且目前市面上适合生酮的食品质量参差不齐,很多都喜欢用大量精炼植物油来降低成本,单纯高脂却不提升饮食质量,这显然不是可持续之道。

事实上,在早期干预后,糖尿病人依然需要回归到「碳水适量」+「血糖负荷低」的饮食上。很多人觉得碳水一旦吃下去,血糖就不可能低,这是个误解。

比如下面我自己用持续血糖仪做的测试,是比较50g口服葡萄糖,和等量碳水的普通白面条,以及我自己设计的「控糖面条」的血糖比对。

实验结果表明,只需要巧妙设计面条的成分(甚至无需加杂粮),就能显著把餐后血糖反应压下去。

如果才去饮食结构+顺序正确(如567饱腹法,见《戒糖》一书)的饮食方法,混上蔬菜一起吃,还能进一步把餐后血糖反应降下来。

因此,在早期保护了胰腺细胞后,要想继续缓解糖尿病,最合理的做法是恢复碳水占比大约40%-50%之间的界限,选择上述「低血糖负荷」的主食,严格限制游离糖的摄入。其他饮食结构参照膳食指南,限制红肉——这才是长久的疗愈之道。



更多关注控糖主食的科普,欢迎关注【初夏饮食观】

我是中国/澳洲注册营养师,悉尼大学营养学硕士,科普作者、译者。

著有《戒糖》《技术流辣妈》等科普书

编辑于 2023-07-22 11:38・IP 属地江苏
初夏之菡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