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原有机会选择在东京湾投原子弹,在不产生大量伤亡的情况下逼日本投降,为什么最终还是选择广岛长崎?

- 802 个点赞 👍
美国人还真考虑过。
具体计划是,找个无人岛,事先通知日本人,让他们像看烟花一样找个地方远距离欣赏一下。
但是,美国人之前的实验是将核弹装在高塔上引爆的,没有试过空投。杜鲁门担心从飞机上丢下去没有引爆反而会坚定日本人抵抗的决心。
于是,杜鲁门组织了个委员会研究了一番。结论是,还是直接往日本人头上砸更保险。
Ps:介于有人没理解,补充说明一下。美国人可以选择告诉日本人投放核弹的位置,找个无人区展示给他们看;也可以不通知日本人,直接在日本上头上投放,让他们近距离体验。但美国人没有百分百成功把握。一旦没引爆,前一种情况下,日本人会觉得美国人在吹牛,不过如此,从而坚定抵抗决心;后一种情况下,没爆就当没投,反正日本人不知道。
杜鲁门之所以这么担心没有引爆会坚定日本人的决心,是因为冲绳的夺岛战打得异常血腥。用核武器威慑日本,从而不用登陆本州其实是plan B。让杜鲁门拍板用核武器的,正是冲绳之战,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大量伤亡。一旦核弹没爆,且让日本人知道了,他们会识破美国人对于登陆本州的担忧,从而用更顽强的抵抗让美国人不敢登陆。这个时候,军国主义上脑的日本人觉得自己还能逼美国人谈判的。
Pss:以上是美方解密文件中的内容。美方在之前是真的以为不直接扔日本头上,在荒岛上放放烟花可以吓得日本投降。他们是真的没想到日本在吃了一颗后还是很精神,会去赌美国人没有第二颗。
编辑于 2023-07-24 16:44・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Tommy0Lucifer - 675 个点赞 👍
扔原子弹是出于人道主义,不要以为这是嘲讽,这是历史事实。
军国主义的日本究竟有多疯狂,是现在人根本无法想象的:旧日本压根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邪教组织,死得越早越好。
不仅周边国家解脱,日本人民也可以解脱。
二战末期,日本疯狂到“一亿玉碎”,当时日本才七千万人,剩下的三千万人,是指台湾、东北和朝鲜半岛。
为了逼美国妥协,日本打算把这亿万人口,全部填进去!
这不是吓唬,日本对自己的国民,都敢用有去无回的“神风敢死队”, 何况对殖民地人民呢?
硫磺岛和冲绳岛两场血战后,美国发现和日本没法谈判:日军压根不追求胜利,只是想尽可能地增加美军死亡人数。
美军最高层做过沙盘推演,根据战场的伤亡比,如果正常进攻日本本土,一寸寸打下日本。
美军的死亡人数,大概在120万左右,受伤人数在600万左右。
而日本的死亡人数,则估算为2000万,伤者无法计算!
考虑到当时日本一共才七千万人,战死的两千万基本都是青壮,等到战争结束,大和民族可以宣告灭亡了!
投原子弹,只是死了14万人,而且是一瞬间的死亡,来不及感知痛苦。
相比2000万的直接死亡人口,以及因为受伤和失去劳动力导致的几千万间接死亡,这还不叫人道主义?
“日本帝国主义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死敌,也是日本人民的死敌!”仔细品品教员这句话,才能发现他老人家的真知灼见!
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特例的猫
编辑于 2023-07-24 19:13・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特例的猫 - 43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刘某 - 291 个点赞 👍
这个答案其实日本已经回答你了。
因为美国往日本人脑门上扔了两颗,不是同时,是一前一后两颗!
为什么,因为第一颗开花后,日本人虽然被吓住了,但是笃定这么可怕的东西美国人只有一颗,天真的觉得美国人最后的底牌打出了。
你能想象日本人自己被当头开花后,没有太多恐惧的心情,竟然会认为美国人黔驴技穷了,反而还想跟美国死磕到底,觉得能战胜美国!这有多荒唐,能理解吧?
可见出台《关于加速建设以核武为基础构建世界和平的指导方针》有多么的迫切!东夷岛国急需对核武的科普和认知。
所以,美国人送了第二颗。
本是一个高效解决方案,却因为日方的无知和固执,美国硬是多做了一轮培训,损耗了不少人力成本。
然后,世界就和平了。
发布于 2023-07-24 14:41・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冰汽水夏天 - 222 个点赞 👍
没用的。广岛被炸,见识到原子弹的惊人威力后,日本军部竟然赌美国只有一颗原子弹,仍然想要以“一亿玉碎”为要挟获得有条件投降的待遇。直到长崎又挨了一颗才放弃了幻想,毕竟投降还能暂时苟活,原子弹落在自己的头上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发布于 2023-07-24 04:33・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土肥圆 - 83 个点赞 👍
废话,不炸工业基地炸东京湾,你真以为日本能被吓死啊,当时核弹多贵你知道么,炸水的效果也不好的了解不,现实不是小说,只有切实的损失才能有效果,如果真的奔着杀人去,那就直接炸东京了好不好,炸工业已经足够仁慈了
发布于 2023-07-22 09:59・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aaeeqi - 53 个点赞 👍
第一,当时日本不投降。
广岛最为历史悠久的“军都”,造船厂兵工厂全力拼生产,从大人到孩子全民皆兵。不炸它炸谁?
第二,东京作为首都,有比炸掉更具价值的作用。
日本天皇明明是最大的战犯头子,但他可以免掉一死,保存皇室。姑且理解为他的统战价值吧。
为什么要狠狠炸广岛?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日本侵华战争,广岛不仅是日军的派兵基地和兵站基地,而且兴建了众多兵工厂、军用被服厂、粮食加工厂等军事设施。
作为最大的日军头子,天皇甚至一度把首都迁到广岛,便于他调兵遣将。去侵略中国的鬼子,一溜儿一溜儿地从广岛出发。
有军都身份加持,广岛聚集了来自全日本的人与物资,繁华鼎盛。
日军侵占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国遇难人数超过30万。而与此同时,军都广岛听闻“捷报”,10万人提着灯笼上街庆祝。
时间来到1945年,已苟喘残延的日本拒不投降,要在本土决一死战。那时,统辖西日本诸军的第二总军司令部就设在广岛(东日本的在东京),握有30万兵力。
第二总军司令部此时的广岛,既是日本陆军的重要据点,还因拥有当时东洋最大规模的兵工厂“吴海军工厂”,是日本海军的重要据点。(现在,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船舶修建基地也在这里)
为了侵略梦,为了负隅顽抗,广岛召集本地军人,组成“特设警备队”。
年龄在初中毕业以上,男子65岁以下,女子45岁以下的所有广岛人被编制成“国民义勇队”。
此后,初中在校生们被组成“学生队”。
广岛,全民皆兵。
注意,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全民皆兵”。
1945年8月6日那天的广岛,日军决战的指挥中枢“第二总军司令部”、运输兵力的中枢“船舶司令部”等均在运作。仅广岛一地,约有4万陆军。与兵工厂等军事设施相关的工人约有13万。
决意“玉碎”的广岛,美国人用一枚“小男孩”成全了它的“求仁得仁”。
广岛,不仅是军事重地,还是军武基地。广岛人更是把他们的辉煌与梦想捆绑在这上头,一个个觉得没了这些比让他们死还难受。不炸它炸谁?
现在,广岛给自己立了一个“唯一遭受原子弹”的“百年小可怜”人设。我呸!求仁得仁,得了又哭喊“我不要”。
这种脑回路的货色,我们公众号的黑粉里特别多。无知+没见过真的狠角色。
2005年5月,经过多方沟通,NHK终于说动参与研发原子弹,并参与了广岛原爆的美国物理学家哈罗德·阿格纽博士前往广岛访问,并与两名广岛原爆的幸存者面对面。
按日本人的剧本构想,多制造几个煽情点,应该能从博士嘴里听到一些忏悔的话。
博士在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里,见到了几十年未见的老朋友。当年,由他控制放下去的“小男孩”无线测定装置。
日本人诱导式提问:由你研发并投下的原子弹爆炸,与普通炸弹爆炸来比较的话……
博士:比起每天空袭,原爆更简单,因为只要一颗。
日本人又问:原爆造成许多妇女与儿童的牺牲,对此您怎么看?
博士:战时,必然会被提到“无辜平民”。但是,所谓无辜的人是不存在的,他们或多或少为战争做过些贡献。所以,没有无辜的人。
第二天,博士与两名广岛原爆幸存者见面。
两名幸存者的说辞,都是“自己无辜”“情状惨烈”“对原子弹充满恨意”。
这两人彻底代入“无辜平民受害者”角色,忘了当时是初中生的大爷应该被编入“学生队”,当时是电车女司机的老奶奶应该被编入了“国民义勇队”。
博士对此表示:如果要责怪谁,你们应该责任日本的军队。
两人不死心,非要套出一句“对不起”。翻译转述:如果,你觉得对不起的话……
翻译的话还没说完,博士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觉得。
碰了一鼻子灰的日本人以为这场尴尬的对话已经高潮了。博士大概也被日本人的受害者逻辑给气到,最后语气严厉地表示:我不道歉,应该道歉的是他。
哈哈,过了几十年,广岛人还是这个受害者逻辑
试想当年,得是啥逻辑?
不炸它炸谁。求仁得仁,心想事成。
发布于 2023-07-25 10:29・IP 属地日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南木香 - 41 个点赞 👍
第一,核弹扔哪并不是奥本海默有权决定的。他就一核弹制造厂负责人,哪有权力决定核弹扔哪。
第二,不管历史发明家们如何花样翻新,他们都无法否认一点:二战之后,不管在实验中炸了多少核弹、也不管美苏争霸造了几千几万颗核弹,第三颗用于实战的核弹都一直没有出现。
事实上,根本不可能“在不产生大量伤亡的情况下逼日本投降”。
自从1944年6月“马里亚纳打火鸡The Great Marianas Turkey Shoot”之后,日本人就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
那怎么办?投降?减少伤亡?
不可能。
日本天皇、军部的决定是,没有能作战的飞行员,就把飞机当成“人操炸弹”,填满炸药直接撞上去!
现在你们喜欢的JK妹妹,知道当年的用法是什么吗?
给她们发一根竹竿,另一头是一颗反坦克雷。等美军登陆了,就让她们找机会冲上去,用竹竿捅坦克。捅完坦克就完蛋了,JK妹妹大概还能找到一只破靴子,运气好上面还能带一截小腿骨。
就这样,这场必输的战斗又打了一年多;其中,美军在登陆硫磺岛和冲绳时都遭遇了血战。
美国自己的估计是,彻底打垮日本、赢下这场战争,仅美国自己,就需要再死一百万大兵。
至于日本人……日本人还能算人吗?
现在历史发明家们站着说话不腰疼,动不动“一亿玉碎不可能”——那,碎一千万可能不可能?碎500万呢?
事实上,美国人早急眼了。
所以45年3月,李梅使用凝固汽油弹轰炸了东京,把整个东京夷为平地,造成至少10万人死亡——这是日本政府反复美化过的数字;真实死亡数字已经成为历史之谜了。
这就是著名的“李梅烧烤”……哦不,东京大轰炸。
事实上,美军在马里亚纳之战后就可以对日本本土狂轰滥炸了。他们也毫不客气的持续轰炸了11个月,炸遍了日本的98座城市。
期间,美军共出动B一29轰炸机3.3万架次,投弹16万吨,炸死23万人,炸伤35万人,全日本24%的房屋变成废墟,1600架飞机被摧毁,1650艘船舰被击沉击伤。东京是受常规炸弹破坏最严重的城市,也是世界上受常规轰炸死亡最多的城市。仅1945年的三次轰炸就死亡14万人,焚毁全城50%以上的房屋,使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这样够用吗?
不够!
就是在这样的态势下,美国做出了一个判断:“占领日本本土、彻底打垮日本”需要付出的代价是,100万士兵的生命。
死人太多了。怎么办?
美国人做出了一个狠毒的决定,就是在45年9月,用化学药品毁掉整个日本的农田。
如此一来,日本人田里没有收成、外部货运通道被封锁,就会在一到两年内全部饿死。
一亿玉碎?
让你们碎两亿!
但,哪怕打成了这样,天皇以及日本军部仍然硬气的很。
他们知道这场仗已经输了;但,可以投降,却不可能无条件投降。
具体来说就是拒绝占领本土,必须保留天皇、拒绝审判战犯,诸如此类。
美国人能答应?中国人能答应?
那怎么办?
就饿死丫小日本两亿人看看?
和现在的历史发明家一样,美国人也寄希望于苏联。
不管是现在解密的情报还是当年美国人公开/半公开的言论,都有“让苏联参战”“多死一个苏联人,就少死一个美国人”之类说法。
但苏联不参战。
事实上,为了换取苏联参战,美国人甚至把中国人都给卖了。
他们和苏联在雅尔塔开了个秘密会议,把中国的大连、南满铁路、中东铁路等卖给苏联:
苏联所提对日作战的条件,有一个变化的过程。1943年10月,斯大林在莫斯科对美国国务卿赫尔说,苏联对日作战“完全不需要你们要求”“也没有附带条件”。在一个月后的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提出希望战后在远东获得一个不冻港。1944年10月,在德国失败已成定局的情况下,斯大林对来访的丘吉尔说,美国除了增加援苏物资外,还要“阐明俄国参加对日作战的政治方面”。①到了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终于摊牌,声称要“收回日俄战争时日本从我国夺取的东西”。
在会谈中,斯大林首先要求日本在战后归还库页岛南部与千岛群岛,罗斯福表示“无论如何是不会有困难的”。紧接着,斯大林说到远东不冻港(指大连)问题,罗斯福说“他还没有机会同蒋介石元帅讨论此事,因此,他不能代中国人讲话。”但他又说,“俄国要获得这个港口的使用权由两个办法:(1)干脆向中国人租借;(2)使大连成为某种形式的国际委员会管理下的自由港”,而“他赞同后一种办法”。这意味着,罗斯福代替中国选择了一个战后管理大连的方案。
随后,斯大林要求在战后继续使用南满铁路、中东铁路,罗斯福说,“虽然他还没有同蒋介石元帅谈这个问题,但是又有两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1)通过租借,由苏联直接经营管理;(2)置于由一个中国人和一个俄国人组成的委员会管理之下。”日俄战争后,沙俄被迫将南满铁路让与日本;“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又将与中国共同经营的中东铁路路权售于伪满洲国,此时苏联要求在战后恢复使用两条铁路,竟获美国同意。通过雅尔塔密约,后一方案成为现实。
斯大林还向罗斯福解释了提出以上条件的原因,“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得到满足,他和莫洛托夫就难于向苏联人民解释,为什么俄国要参加对日作战。他们清楚地理解到,对德作战是由于德国威胁到苏联本身的生存,但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俄国要同一个同它没有重大纠纷的国家作战。”但是,“如果这些政治条件能得到满足,人民就会理解这是涉及到国家的利益,而且非常容易将这项决定向最高苏维埃解释。”
对于这些条件,罗斯福并不反对,他说自己“还没有机会同蒋介石元帅会谈,同时,他觉得同中国人讲话的困难之一是,同他们讲的任何事情二十四小时内全世界就都会知道。”言下之意,以上侵害中国主权的约定,无需在此时通知中国。斯大林对此表示同意,“他认为现在还没有必要同中国人去讲,而且他可以担保最高苏维埃会保密的。”他希望,“能由三大国书面写下同意提出的这些条件。”罗斯福当即表示,“这可以办到。”②
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在最后签订的雅尔塔密约中,还规定“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也须予恢复”。虽然在美国要求下,密约中被加上“有关外蒙古及上述港口铁路的协定尚需征得蒋介石委员长的同意”,但随后又写明“根据斯大林元帅的提议,美国总统将采取步骤以取得该项同意”,且“三大国首脑同意,苏联的这些要求须在日本被击溃后,毫无问题地予以实现。”——很显然,在这里中国的同意权变得微不足道。
至于对中国保密的理由,一方面是出于军事原因,防止日本获得情报后先发制人,对苏联兵力薄弱的远东地区发动攻势。另一方面则是政治原因,一旦苏联出兵的条件为中国所知,蒋介石一定会极力反对,使密约无法落实。给了这么多优惠,苏联人终于同意,在欧洲战场能够抽调兵力之后,“尽快”对日作战;这个时间的最后期限是“德国投降90天内”,也就是最后期限是1945年8月8日。
请记住这个日期。
总之,在这个基础上,中英美三国在1945年7月26日联合发表了波茨坦公告:
日本表示,这个公告没有苏联签名,因此不予接受。
亦有说法称,因为此时原子弹研究成功,因此美国没有把苏联列在波茨坦公告中,使得苏联颇为不满,因此推三阻四不肯参战。
总之,事实就是,苏联人虽然答应对日参战、且欧洲战场进展顺利;但他们始终不肯参战。
“让苏联参战”“多死一个苏联人,就少死一个美国人”等言论就是来自这个时期。
甚至,直到1945年7月28日,苏联和日本还在频繁接触。他们甚至在宴会上公开让日本宣读电报内容!
7月28日下午10时15分在波茨坦无忧宫举行的第一次夜间会议席上,斯大林首先宣布了一项声明。他说:“俄国代表团曾经接到日本一项建议……”接着,俄国译员就代斯大林宣读了驻莫斯科的日本大使佐藤的电报,它的要点是:“日本政府准备派近卫公爵来莫斯科,他的使命是要求苏联政府进行调停,……结束这次战争。近卫公爵对天皇陛下的特别嘱咐,通知苏联政府,希望避免战争中双方军队更多的牺牲,完全是天皇陛下的愿望……"
在译员读完日本致苏联的电报以后,斯大林接着宣称,这个电报除了比以前的建议更加明确以外,并没有什么新内容;这个电报所要得到的答复将比上一次更加明确。我将拒绝它。我想大家都不是幼儿园小朋友了。这种严肃外交场合,一举一动都是故意放出来、供人深度解读的;而且,斯大林的这个表态也足够明确了:
1、这个电报“比以前的建议更加明确”
2、这个电报“没有什么新内容”
3、因此,拒绝。
懂了吗?
第一,苏联并不反对“调停”;
第二,调停的前提条件是“有新内容”,否则将被拒绝。
显然,日本人如果给出了更有诱惑力的条件,那么他们就会“调停”。
至于现在嘛……仅仅是能让苏联给日本提供一个渠道,通过这个渠道告知全世界存在“日本有意请苏联介入调停”这件事,且苏联也乐意调停,只是双方尚未谈妥而已。
你看得出苏联有半点参战的意思吗?
如果你是日本人,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如果你是当时的美国人呢?接下来打算怎么做?自己再死50~100万人?把日本人饿死两亿完事?
如果你是当时的中国人呢?你有能力……仅仅是收复日占区吗?
看到了吗?奇货可居!
平心而论,如果我们在苏联这个位置上,也一定要狠狠割上一刀!
雅尔塔那点肉腥味?那只能勾起我的馋虫!
这,恰恰是日本人敢于坚持、敢于一亿玉碎的底气所在。
——败是败定了;但具体怎么投降……这不还有大把的谈判空间嘛!
好了,请根据以上情况,自己推演一下后续发展。
很显然,接下来,最光明处说,可能是:
1、日本坚决抵抗,直到美国扛不住伤亡
2、美国死亡10万~20万人、给日本造成100万以上伤亡后,知难而退
3、中国不得不付出更大代价,以换取日军撤离日占区——雅尔塔只是开胃菜,大的还在后面呢。
而阴暗一些的话……苏联甚至可以趁机给日本一些资助(毕竟双方只隔了窄窄一道海峡),起码是可以在美国搞出大饥荒之后,给一些“人道主义救助”……
你看,美方负责得罪人,苏联拿出一些粮食就能收获一个铁杆小弟,何乐而不为呢?
然后,把中国东北-东南一线沿海地带来一个三方共管——反正中国人又没有能力拿回来——然后苏联得到了东北,日本体面投降,美国拿到东南,岂不美哉?
当然,历史不容假设。你就当这是无端胡扯好了。
总之,1945年8月6日,美国用原子弹攻击了广岛。
之所以选择广岛,是因为当时日本稍微像点样子的城市都被“战略轰炸”炸成了焦土。
到了这种时候,日本人竟然还有幻想;加上原子弹威力超乎想象,炸坏了通讯设备,使得日本政府没有得到这种炸弹的详细效果数据——于是,他们决定……继续顽抗!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之后出兵中国东北(然后趁机抢走了大量的矿山设备,抢劫强奸大量中国平民,甚至为抢劫杀死了松江军区司令员卢冬生)。
日本仍然没有反应。
1945年8月9日,美国用原子弹攻击了长崎。
至此,日本终于同意无条件投降。
很显然,当时根本不存在“不产生大量伤亡”的可能。事实上,大量的伤亡早已产生、而且早就比原子弹轰炸更为严重了。
如果没有原子弹,那么可想而知,接下来一定会有更大的——后来在越南就用了。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的同时,也造成越南下一代无数的畸形儿。
很显然,这并不能逼日本人投降。连越南人都吓不倒,何况当时早就魔怔了的日本。
我早就剖析过,事实就是,哪怕你真的制造大饥荒、饿死了一亿日本人,天皇都不会眨眨眼。
死一亿日本人,和天皇有什么关系?
原子弹之所以能逼迫天皇投降,绝不是它的杀伤力。不然杀伤力更强的李梅烧烤早就迫使日本投降了。
原子弹的说服力,来自这样的报告:
广岛原子弹当量2万吨,破坏效果是:在6.4平方千米(半径1.43千米)范围内,所有建筑物被摧毁,机器设备破坏严重;在面积12平方千米(半径1.95千米)范围内,81%建筑物被毁;市区42平方千米(半径3.66千米)内81座桥梁有三分之一被破坏。广岛市24.5万人死亡7.1万人,伤残6.8万人。
长崎核爆前后对比 8月9日核爆之前,长崎在之前的一年内遭受过5次小规模的空袭,136架飞机扔下270吨高爆炸弹、53吨燃烧弹和20吨破片弹,共摧毁了276座居民楼和21座工业建筑。当核弹投下时,城市基本上还是完整的。由于大部分破坏都集中于浦上川峡谷,因此总的效果比广岛差很多。另外,并没有发生火风暴;实际上,风向的转变还抑制了火势的蔓延。超过80%的医院和医疗学校位于爆心3000英尺内。因此,医疗人员和设施受到的打击很严重,但情况看起来还是比广岛好一些,到11月1日已有120名医生在职,大概是空袭前的一半。起爆点3000英尺内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虽然还立着,但也已被火焰烧毁;木质建筑则完全被冲击波和大火摧毁。这些建筑内的死亡率高达75%-80%。
公共设施同样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击。煤气厂全都被摧毁了,估计要几个月的时间修复。尽管基础的供水没有受影响,但居民区的管线依然破裂了数千处,跨越桥梁的主管线也有损伤。在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供电系统被有效地切断了,但在其他地区,电力供应几乎立即恢复了。交通方面,船运几乎没有受影响。有轨电车业务由于电力供应中断以及车辆的损毁而暂停了。长崎位于铁路线的终端,破坏主要集中于铁轨和铁路桥。由于枕木被引燃,因此5000-7500英寸范围内的铁轨间断地扭曲变形,需要彻底更换。铁路站被冲击波和大火彻底摧毁,信号系统也严重受损。
一英里外,整排的钢结构厂房的表面也被全部吹飞,只剩下扭曲的骨架。抗冲击波的物体,比如电线杆也向爆心外方向倾斜;周围的山上,很大一片树被吹倒。
由于城市群山环绕,因此有一半以上的住宅免收严重损伤。8月1日,城市中共有52000座住宅,14146座即27.2%被完全摧毁(其中11494座被烧毁);5441座即10.5%被半毁;剩余很多建筑都只受表面损伤。558座非住宅建筑中,几乎60%的天花板被摧毁或是结构受损,只有12%未受损。
占城市工业产出90%以上的四家工厂中,只有三菱造船厂离爆炸足够远没有严重受损,其他三家都破坏严重。兵工厂和钢铁厂在主要受灾区域内。官方估计前者58%失效,后者78%失效,总共被摧毁了50%。三菱电机公司在爆炸范围边缘,结构受损约10%。
佐世保海军军区的指挥官是这样描述工业设施的受损情况的:
“(三菱兵工厂)除了在隧道内和半地下的工场,御桥和茂里町的工厂由于塌陷被完全摧毁了。这些工厂内部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也受损严重——天花板塌陷,各种设备都被摧毁了。御桥工厂的铸造和锻造车间被火焚毁,茂里町的也几乎被烧毁。两家工厂合起来,60%的机器都受损了。御桥工厂大约有80%-90%的机器可重新使用;而茂里町的则只有40%-50%。”对于三菱钢铁厂:
“厂房的结构(有些不是轻钢骨架结构)严重受损,屋顶和墙壁的板子被吹飞。骨架扭曲弯折或是倒塌,几座建筑起火。工厂里的所有建筑现在几乎都不可再使用。不过,有近70%的机器可以修理。”
总得来说,对工厂内的机器和其他设施的伤害小于对建筑本身的伤害。虽然有些机器被冲击波掀翻了,但基本上所有严重损伤都是由建筑的废墟造成的。
因此,机器损伤的类型和程度取决于外部建筑的结构。在木结构建筑中,95%的机器严重受损,但在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中,只有1/4到1/3的机器受严重影响。火灾给木结构车间里的机器造成了很多伤害(特别是在起爆点7000英尺内)。一些钢筋混凝土建筑中,倒塌的墙和屋顶也砸坏了机器。以上,才是日本天皇看到的、有说服力的报告。
广岛的情况,天皇没看到;在他身边发生的、李梅烧烤(东京大轰炸)的惨剧,死亡至少10万人,远比原子弹恐怖,也比照片和文字报告更惨烈——但,这对他没有说服力。
说服力来自何处,各位读者不妨自己思量。
编辑于 2023-07-25 19:27・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invalid s - 40 个点赞 👍
首先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
美军先在广岛投了一颗原子弹,但是日本人还是不肯接受《波兹坦公告》无条件投降,于是才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
其次投不投在哪儿投原子弹是奥本海默能决定的吗?假如当时地球上有一个人能做这个决策,那这个人肯定是美国总统。
奥本海默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他自己非常愧疚,一直反对核武器,这让美国国内很多人不开心,后来他个人受到诸多政治迫害。
苏联的“氢弹之父”萨哈罗夫后来也变成一名反对核武器的人士,也同样因为他的政治观点受到诸多迫害,以至于当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时候也没法去领奖。
发布于 2023-07-24 19:1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陈查理 - 31 个点赞 👍
苏联
你看好
我只表演两次
轰
就一发
一个城市没了!
怎么样
爷吊不?
苏联连忙点头:你吊你吊
扔东京湾?
斯大林:杜鲁门他有几个师?
发布于 2023-07-24 19:31・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例不虚发探花郎 - 27 个点赞 👍
杜鲁门:对对对,你接着说。
你一个搞科研的,还有资格选择在哪扔原子弹??
是你奥本海默飘了还是我杜鲁门拿不动刀了?
言归正传,在原子弹投放之前科学家们确实有过一次“展示辩论”。这个所谓的“原子展示”是一小部分科学家(并且不包括奥本海默)基于“长期战略”提出的船新玩法,其核心逻辑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原子弹的直接投放军事收益很小(这个逻辑是正确的,因为之前烧烤大师、日本一等旭日大绶章得主李梅已经快用燃烧弹把东京给烧成白地了,但是日本依然没有宣布投降,原子弹造成的损失并没有比东京烧烤来的更大)
所以原子弹不一定能够彻底粉碎日本人的抵抗意志(这个结论也基本正确,详情可以戳下面这个回答:促使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的两颗原子弹,还是苏联出兵东北?)
但是原子弹的投放显然会刺激到俄国人和其他“对我们的行事风格不那么信任的盟国”,所以各国必然争先恐后地投入到开发原子弹的竞赛之中。(这个结论也基本正确)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
美国找个没人的空地,邀请各国代表过来,然后把原子弹一炸,跟大伙说你们看,爷有这个,但是爷根本不用,就是玩,以后咱们致力于和平开发核能,大家伙一起做个见证。今后原子弹的使用全都在国际监督下进行。
咱就说,这甘地身上都得纹个你。
所以很显然,6月12号史汀生接到报告之后非常震惊
所以他扭头就去咨询正经科学家们——包括奥本海默——的意见去了,科学小组研究了一下,在6月16号做出了答复,总体意见就是拉倒吧,这意见谁信谁SB:
注意最后这段话:
With regard to these general aspects of the use of atomic energy, it is clear that we, as scientific men, have no proprietary rights. It is true that we are among the few citizens who have had occasion to give thoughtful consideration to these problems during the past few years. We have, however, no claim to special competence in solving the political, social, and military problems which are presented by the advent of atomic power.
奥本海默以及科学小组的成员清楚地意识到,他们没有“解决原子能出现所带来的政治、社会和军事问题的特殊能力”
我啥家庭啊能决定扔不扔原子弹?
5月底决策者们就已经定下了原子弹的轰炸目标是“the most desirable target would be a vital war plant employing a large number of workers and closely surrounded by workers' houses.”因为之前李梅轰炸已经把大城市洗过一遍了,日本人也没有傻缺到继续将所有高价值目标集中到一起,所以大家抱怨的是“there were no more cities to bomb, no more carriers to sink or battleships to shell; we had difficulty finding targets.”——没有特别合适的轰炸目标,只能挑个差不多的炸一下了。同时请千万不要高估男人这种生物,在发明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炸弹之后,大家觉得杜鲁门和丘吉尔去波茨坦开会的步伐都变了,下属形容他们是
little boys with a big red apple secreted on their persons
感觉上就像是“斯大林,咱整了个这”:
换了是我,我肯定也得来一发看看。
编辑于 2023-07-24 22:16・IP 属地黑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丧心病狂刘老湿 - 21 个点赞 👍
因为…原子弹本身和逼日本投降方面都没多大关系。
这是天皇最后一次御前会议(决定无条件投降)中天皇给出应该投降的理由。
“99里海滨防备没有完成”
“决战师团武装不完备”
“飞机增长计划不尽如人意”很可惜,原子弹不在其中。
99里海滨防备指的是想要御敌于滩头,没有完成意味着美军或者苏军如果发起登陆,大概率会成功进入日本本土。
决战师团武装不完备指的是日本本土的卫戍师团以及新组建的歪瓜裂枣武器数量不够武装,无法形成足够的决战力量,在未来的本岛决战中一定会输。
飞机增产计划指的是日本在战争后期恢复至少少量空军来保护主要的工业产区和维持一定程度战斗中制空权的计划,日本本岛和其他地方的机场极远,美军的战斗机往往航程不够无法为地面单位提供支援,而苏军同理,伊尔二航程不够从滨海边疆区起飞支援苏军的进攻。如果增产计划能够成功,那么日军将获得至少战斗时的本岛制空权,或者至少要能和航母上的飞机制衡的飞机数量。
所谓的一亿玉碎实际上只是日本争取有条件投降的虚张声势,就算日本真的能把一亿人全都变成死士,也没有一亿根烧火棍给他们用。当时日本的形势严峻不在于原子弹或者战略轰炸,因为海相和外相已经主张投降了。到最后还在负隅顽抗的是陆相,陆地战斗胜利的希望渺茫才是击垮日本的最后一根稻草。
至于为什么不在东京下原子弹?因为东京此时已经没有轰炸的价值了。
1945年对东京的三次轰炸导致东京死亡14万人,百万人无家可归,50%以上的房屋被毁灭,用原子弹攻击一座死城是没有战略意义的。
发布于 2023-07-28 16:42・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网线钳 - 16 个点赞 👍
站在西方人的角度,当然可以说奥本海默没有选择减少伤亡的方案是因为“You have to use it for people to know how destructive it is”,但这个想法成立的前提是美国人把德国人、意大利人、日本人都视作了一样的敌人,事实真是如此吗?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本成为美国头号敌人之一。罗斯福总统下令强行迁徙日本移民及其子女,并拘禁他们在孤立的营地,被拘禁人数多达11万,时间长达3年之久。
同一时间德国和意大利也是美国敌人,但是德裔和意大利裔美国人就没有像日裔居民那样受到不公平待遇,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日裔是“来自另一个地区的陌生人”。欧美有天然的亲近性,而亚洲,无论和美国保持多么密切的“盟友”、“朋友”关系,依旧是“外人”。
所以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一个更合理,当然也更邪恶的结论,那就是:美国想借助这次机会,合理合法的杀死更多的“外人”,方便自己今后的统治。
死了的日本人才是好日本人,当年他们对印第安人就是这么做的,那会没人提倡杀鸡骇猴!
另外不要以为这些都是70年前的老黄历了,同样的事情现在依然在发生,不过主角变成了欧洲。
俄乌冲突爆发后,在谈到乌克兰难民时,欧洲一些最极端的反移民国家领导人,态度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两极反转——从“我们不会让任何人进来”到“我们会让每个人都进来”。
比如保加利亚总理佩特科夫就曾对对记者说过:“这些乌克兰人不是我们平时见到的难民……这些人是欧洲人,这些人很聪明,他们是受过教育的人……这不像我们之前经历的难民潮,那些人的身份和过去都不明了,甚至可能是恐怖分子……”
最后他补充说:“总之,现在没有一个欧洲国家害怕当前的难民潮。”
用CNN主持人的表述来描写,那叫做“已经文明化了的优秀人类”,这些人往西欧跑应该没啥问题吧?
对此叙利亚记者奥克巴·默罕默德说,该声明“混合了种族主义和伊斯兰恐惧症”,这些领导人的言论让人感到不安,而且深深地伤害了他们。
编辑于 2023-07-24 20:03・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王小板儿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cainmusic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吕华阳 - 2 个点赞 👍
恰恰相反,电影没拍的故事更精彩:
1945年4月15日,
纳粹德国海军U-234号大型潜艇从挪威起航,执行一项关乎二战走向的绝密任务:
给日本运送549公斤氧化铀、德国的核弹研究资料,以及V-2导弹的原型和设计图纸。
希特勒的意思,大家应该懂了:
让太君手搓洲际核弹道导弹,打击美国。
这可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日本是最早开展核武器研究的国家之一,
日本核物理学家仁科芳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日本核研究计划。奥斯卡·克莱因(Oskar Klein)与他提出克莱茵-仁科方程式。仁科芳雄曾在宇宙线中侦测到μ子,他也发现铀237同位素,是铀分裂的研究先驱。
只是,太君们在核原料获取上被美国人卡了脖子。
懂事的德国,此前就用跨洋潜艇给日本送过几次核原料,但都被盟军拦截。
最后一把梭哈全装上U—234号潜艇,
但这次的艇长更识趣,
他直接润去了美国军港普利茅茨。
这549公斤氧化铀,属于是给奥本海默雪中送炭,被做成了第一枚铀弹。
希特勒给天皇送的氧化铀,最终被打包进一枚叫“小男孩”的炸弹里,物归原主。
然后,大家都知道,广岛人民铀辐同享。
所以原子弹的威力,太君不可能不清楚。
从美军这边来看,更绝:
美军早在原子弹研发期间,就在同步研制一种“仿真核弹”:
这种仿真核弹的外形,和未来丢在长崎的原子弹“胖子”大同小异。
根据美军看图命名的老传统,
该计划也被称为“南瓜炸弹”(Pumpkin bomb)
和“胖子”一摸一样的“南瓜炸弹”,但请注意,车上这枚是“虚胖”,里面装的是配重水泥 南瓜炸弹拥有和原子弹实物同样的空气动力学外形,甚至为了模仿核心重量,还会填充同比例的水泥在弹体内部。
这种“fake核弹”,一共用了486枚
堆积如山的南瓜炸弹(似乎也可做原子弹弹体),前排为“高仿小男孩”,后排为“高仿胖子”。 执行该任务的,美军第509航空大队,也就是之后执行对日核轰炸的机队。
其中,广岛是最舒服的,
因为制定轰炸计划的李梅(火烧东京那位)
生怕广岛的人都被这洋玩意吓跑了,
恁是连一颗fake炸弹都没往那丢。
这种炸弹的伤害性不大,但是侮辱性极强
尽管每枚炸弹重达5吨,但486枚加起来也只“砸死”400余名日本人。
从1945年5月24日开始,美军运用“南瓜炸弹”模拟轰炸各个日本城市。
东京的天皇皇居,是重点关照对象:
在7月底的一次轰炸训练中,
一枚南瓜炸弹完美命中皇居围墙,
坏消息,是假的,没炸。
好消息,天皇信了,以为美国人吓唬他呢,然后成功招核。
再补充一个,
在广岛丢下小男孩的“诺拉盖伊号”B-29,
其实先在广岛丢下了三台观测设备:
这三台设备是送给日本核物理学家、有着“奥本海默桑”之称的仁科芳雄的礼物。
仁科芳雄,正是领导日本原子弹研制的关键人物。
美国人希望这兄弟收到广岛的观测设备后,能够一五一十的跟天皇解释,广岛究竟发生了什么。
至于天皇当时有没有听,听没听进去,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现在,再来质疑奥本海默的抉择?
那么我告诉你,这486颗“南瓜炸弹”,
由奥本海默领导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设计。
他要是想“吓唬吓唬日本人”,
又何必造一堆fake bomb往天皇脸上糊?
剧透:
这里是盐选专栏《文明的疤痕》中未上架内容的部分资料碎片,半夜草草整理而成。
上半篇:《天火焚城 东京大轰炸始末》已经更新,下半篇《烈日灼心 日本核爆秘闻》正在创作ing,欢迎各位尊贵的盐选会员订阅~
编辑于 2023-07-25 02:46・IP 属地四川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白夜牧城 - 2 个点赞 👍
施工单位原本应该遵守施工安全规范不违章作业在体育馆球形网架顶上堆积施工材料膨胀珍珠岩;
学校基建科原本有责任,有义务,有权利制止施工单位违章作业在体育馆球形网架顶上堆积施工材料膨胀珍珠岩;
监理单位原本有职责,制止施工单位违章作业在体育馆球形网架顶上堆积施工材料膨胀珍珠岩;
安监部门原本有责任,有机制,制止施工单位违章作业在体育馆球形网架顶上堆积施工材料膨胀珍珠岩;
一个刚刚发生在学校里,导致11名师生死亡,多名师生受伤的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居然无人关注(不在热搜榜),而一个发生在70多年以前,发生在外国,与我们当前生活无任何牵扯,也无任何热点可言的事件却霸榜热搜第一。
是中国人真的无情到不关心发生在眼前的自己同胞死活,却麻木不仁的有“闲情逸致”替70多年以前我们敌对国民众是否“枉死”而讨伐“美帝国主义”“草菅人命”的“圣母雅趣”了。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热榜霸前席,不问同胞问东瀛。
编辑于 2023-07-25 06:06・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文刀3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文暮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孔武有力宁采臣 - 1 个点赞 👍
太平洋战争和中国的抗日战争进行到1945年8月,日本败局已定。
150万苏联红军攻入“满洲国”,100多万日本关东军顷刻土崩瓦解,缴械投降,就是证明。
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实行大规模无差别杀戮,是赤裸裸的战争罪行,美国在那一刻的丑恶超过日本法西斯和德国法西斯。无论那些为这种罪行唱赞歌的人如何引经据典地辩解,都难以洗刷美国的战争罪行。
这两颗原子弹将美国牢牢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发布于 2023-07-24 21:47・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洋芋 - 1 个点赞 👍
因为当年日本整个军队已经疯了,就好像你在街头上和人挑衅,对方拔出手枪对着你就是一枪,你中枪了没死还不跑也不报警,还在那骂骂咧咧说对方只有一颗子弹……妈的对面拿的是ar15……
当年日本就是疯到吃了一颗还以为美国没有第二颗……否则地球上至少到目前为止真正原子弹在人类头顶上炸只需要一次就够了
哦对了这事关奥本海默屁事,开枪杀人的从来不是枪厂设计师。
编辑于 2023-07-25 04:2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JIUQIANSHUODAO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林二丘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弹无虚发暴风兵 - 1 个点赞 👍
奥本海默哭着说,后悔自己替美国研究原子弹,估计是他知道美国使用原子核的真正目的后,才知道自己被美国统治层欺骗忽悠了。
美国自己说,因为害怕死更多美国人,才放原子弹,这点肯定是虚假宣传,因为真相美国才不会公布了。
当然了,虽然日本该炸,连核废水都能排进大海,并且拿活人和婴幼儿做细菌活体试验,但是,我们也应该弄清楚,美国核炸日本的真实目的,是真的为了正义呢?还是为了恐吓威胁世界他国?进而自己截胡希特勒,收割全球战争果实,大发战争横财。
所以日本活该被核爆,与美国放核武器的正义与否是两码事,我们一定要分清楚。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了,原来美国统治层和当年希特勒团伙的性质没有多少不同,为自己私利屠杀中东人口已经不低于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数量了,并且制造病毒,阴谋统治世界。
所以,死了一个希特勒,核爆了日本,新来了一个美国统治层,区别是希特勒和当年的日本是左冷残式的邪恶和残暴,而美国是岳不群式的邪恶和残暴,并且成功的拿到了“辟邪剑谱”,称霸江湖了。
但,奥本海默的回忆证明了一切。
编辑于 2023-07-25 08:59・IP 属地江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op3721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双笑生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abbie123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feisfw liu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木鱼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自由自在走一生 - 0 个点赞 👍
设想一下,假如奥本海默选择在东京湾投下原子弹会发生什么情况?
日本民众:这是放烟花给我们看吗?
日本军人:毫无杀伤力的烟花,就只是看着吓唬人而已。
日本高层:这是天照大神显灵护佑,天皇陛下万岁!
日本天皇:一亿玉碎!万岁冲锋!在原子弹投放前,日本高层和普通民众并没有真正尝试过这种毁灭性武器的威力。
当时原子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新发明的武器,只有少数美国和盟军高级军官了解其威力。
以至于第一颗原子弹在广岛爆炸后,日本高层并没有立即做出投降决定,所以美国才决定投放第二颗原子弹来展示一下盟军的决心和实力,最终迫使日本投降。
发布于 2023-07-24 21:38・IP 属地日本查看全文>>
嘉慧Linco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