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个回答

奥本海默原有机会选择在东京湾投原子弹,在不产生大量伤亡的情况下逼日本投降,为什么最终还是选择广岛长崎?

Stephanie
21个点赞 👍

因为…原子弹本身和逼日本投降方面都没多大关系。

这是天皇最后一次御前会议(决定无条件投降)中天皇给出应该投降的理由。

“99里海滨防备没有完成”
“决战师团武装不完备”
“飞机增长计划不尽如人意”

很可惜,原子弹不在其中。

99里海滨防备指的是想要御敌于滩头,没有完成意味着美军或者苏军如果发起登陆,大概率会成功进入日本本土。

决战师团武装不完备指的是日本本土的卫戍师团以及新组建的歪瓜裂枣武器数量不够武装,无法形成足够的决战力量,在未来的本岛决战中一定会输。

飞机增产计划指的是日本在战争后期恢复至少少量空军来保护主要的工业产区和维持一定程度战斗中制空权的计划,日本本岛和其他地方的机场极远,美军的战斗机往往航程不够无法为地面单位提供支援,而苏军同理,伊尔二航程不够从滨海边疆区起飞支援苏军的进攻。如果增产计划能够成功,那么日军将获得至少战斗时的本岛制空权,或者至少要能和航母上的飞机制衡的飞机数量。

所谓的一亿玉碎实际上只是日本争取有条件投降的虚张声势,就算日本真的能把一亿人全都变成死士,也没有一亿根烧火棍给他们用。当时日本的形势严峻不在于原子弹或者战略轰炸,因为海相和外相已经主张投降了。到最后还在负隅顽抗的是陆相,陆地战斗胜利的希望渺茫才是击垮日本的最后一根稻草。


至于为什么不在东京下原子弹?因为东京此时已经没有轰炸的价值了。

1945年对东京的三次轰炸导致东京死亡14万人,百万人无家可归,50%以上的房屋被毁灭,用原子弹攻击一座死城是没有战略意义的。

发布于 2023-07-28 16:42・IP 属地江西
网线钳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