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个回答

奥本海默原有机会选择在东京湾投原子弹,在不产生大量伤亡的情况下逼日本投降,为什么最终还是选择广岛长崎?

Stephanie
53个点赞 👍

第一,当时日本不投降。

广岛最为历史悠久的“军都”,造船厂兵工厂全力拼生产,从大人到孩子全民皆兵。不炸它炸谁?


第二,东京作为首都,有比炸掉更具价值的作用。

日本天皇明明是最大的战犯头子,但他可以免掉一死,保存皇室。姑且理解为他的统战价值吧。


为什么要狠狠炸广岛?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日本侵华战争,广岛不仅是日军的派兵基地和兵站基地,而且兴建了众多兵工厂、军用被服厂、粮食加工厂等军事设施。


作为最大的日军头子,天皇甚至一度把首都迁到广岛,便于他调兵遣将。去侵略中国的鬼子,一溜儿一溜儿地从广岛出发。



有军都身份加持,广岛聚集了来自全日本的人与物资,繁华鼎盛。


日军侵占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国遇难人数超过30万。而与此同时,军都广岛听闻“捷报”,10万人提着灯笼上街庆祝。


时间来到1945年,已苟喘残延的日本拒不投降,要在本土决一死战。那时,统辖西日本诸军的第二总军司令部就设在广岛(东日本的在东京),握有30万兵力。


第二总军司令部


此时的广岛,既是日本陆军的重要据点,还因拥有当时东洋最大规模的兵工厂“吴海军工厂”,是日本海军的重要据点。(现在,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船舶修建基地也在这里)



为了侵略梦,为了负隅顽抗,广岛召集本地军人,组成“特设警备队”。


年龄在初中毕业以上,男子65岁以下,女子45岁以下的所有广岛人被编制成“国民义勇队”。


此后,初中在校生们被组成“学生队”。


广岛,全民皆兵。


注意,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全民皆兵”。


1945年8月6日那天的广岛,日军决战的指挥中枢“第二总军司令部”、运输兵力的中枢“船舶司令部”等均在运作。仅广岛一地,约有4万陆军。与兵工厂等军事设施相关的工人约有13万。


决意“玉碎”的广岛,美国人用一枚“小男孩”成全了它的“求仁得仁”。



广岛,不仅是军事重地,还是军武基地。广岛人更是把他们的辉煌与梦想捆绑在这上头,一个个觉得没了这些比让他们死还难受。不炸它炸谁?

现在,广岛给自己立了一个“唯一遭受原子弹”的“百年小可怜”人设。我呸!求仁得仁,得了又哭喊“我不要”。

这种脑回路的货色,我们公众号的黑粉里特别多。无知+没见过真的狠角色。


2005年5月,经过多方沟通,NHK终于说动参与研发原子弹,并参与了广岛原爆的美国物理学家哈罗德·阿格纽博士前往广岛访问,并与两名广岛原爆的幸存者面对面。


按日本人的剧本构想,多制造几个煽情点,应该能从博士嘴里听到一些忏悔的话。


博士在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里,见到了几十年未见的老朋友。当年,由他控制放下去的“小男孩”无线测定装置。


日本人诱导式提问:由你研发并投下的原子弹爆炸,与普通炸弹爆炸来比较的话……


博士:比起每天空袭,原爆更简单,因为只要一颗。



日本人又问:原爆造成许多妇女与儿童的牺牲,对此您怎么看?


博士:战时,必然会被提到“无辜平民”。但是,所谓无辜的人是不存在的,他们或多或少为战争做过些贡献。所以,没有无辜的人。



第二天,博士与两名广岛原爆幸存者见面。



两名幸存者的说辞,都是“自己无辜”“情状惨烈”“对原子弹充满恨意”。


这两人彻底代入“无辜平民受害者”角色,忘了当时是初中生的大爷应该被编入“学生队”,当时是电车女司机的老奶奶应该被编入了“国民义勇队”。



博士对此表示:如果要责怪谁,你们应该责任日本的军队。


两人不死心,非要套出一句“对不起”。翻译转述:如果,你觉得对不起的话……


翻译的话还没说完,博士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觉得。


碰了一鼻子灰的日本人以为这场尴尬的对话已经高潮了。博士大概也被日本人的受害者逻辑给气到,最后语气严厉地表示:我不道歉,应该道歉的是他。



哈哈,过了几十年,广岛人还是这个受害者逻辑

试想当年,得是啥逻辑?

不炸它炸谁。求仁得仁,心想事成。

发布于 2023-07-25 10:29・IP 属地日本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南木香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