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荒、融资缺口大」成民企现阶段难题,有企业二百人入职半年后仅十人在岗,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 133 个点赞 👍
真逗,月薪1万5你敢说你是平均月薪吗?
我十多年前在化工厂实习的时候,主任跟我说厂里工资最贵的是一个老头,一个月2万,
你猜这工资为啥这么高?工作就一件事,定期清理反应釜残渣,
需要有人带着防毒面具穿着防护服,钻进去把强酸强碱残渣从设备里面清理出来。
就那残渣清理出来后,我带着防毒面具在边上都觉得呛人,这活就不是人干的。
你再猜其他员工的工资是多少?
一个月四班三倒,算上加班费4千多,这在大西北已经算是不低的工资。
厂子里岗位就没缺人过,扩建分厂的时候个把月就把几千人凑满了。
你说你为啥厂子招不到人?
要不要看看隔壁厂子为啥人那么多?再看看隔壁厂子时薪比你高多少?
只要钱到位,招不到人?不存在的。
一切说招不到人的厂子我就送你一句话,
招不到人,
都是出来打工的,要么是赚钱,要么是赚情怀,
我跟你谈钱,你跟我说扯情怀,
我跟你谈情怀,你跟我说没钱?
有些打工仔就是搞不清自己的定位,真就觉得公司是我家了。
记住了,打工的永远是打工的,你当上总经理还是个高级打工仔,
公司是老板的,不是你的,
亏钱的时候告诉你紧一紧不要紧,
你就不想想赚钱时候咋就没多给你发几份?
我这人天天嘴上说是想躺平,实则一天天累的一批
关键是老板你得争气给我人躺平的机会啊,
公司业绩不见长,天天想着扣钱扣工资,
工资追不上通膨,谁遭得住啊,
职场上拒绝老板PUA,从你我做起。
编辑于 2023-07-19 09:28・IP 属地湖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泊远 - 37 个点赞 👍
这位记者老师,从业时的誓言呢,梦想呢,舆论监督第四权呢,都忘啦?
既然已经深入到生产一线了,为什么不采访一下技术工人呢?
问他们为什么留下来,薪资平均能够有多少,每天工作多长时间,每天工作几天,
去车间看一看,即便不能亲自操作,也可以观察一天半天,哪怕一两个小时也好呢,看他们是怎么工作的,工作环境如何,食堂宿舍都去转转,看看厂区生活配套如何,
如果能够通过留下来的10个人获得其他没有留下来的190人的联系方式,也不妨去做个访谈,做个调查,问问他们为什么会离职,是基于什么考虑,
是因为厂里的原因,比如薪资低了,工作时间长了,制度太僵化了,管理太严苛了,
是因为自身的原因,有更好就业方向了,家人不支持了,是觉得职业发展路径太狭窄,没有晋升空间了,
……
还是纯粹就是工作太脏太累,就是不愿意干,宁愿回家种地,
还是也不种地,就在家里待着,当全职儿女,
……
记者老师都到江西,到厂里了,就花点时间做个深度调查报告嘛,说不定就成为业内著名记者了,说不定还能写成内参,获得赏识呢,对不对
近日,记者深入江西多地的民营企业生产一线了解到,多数企业生产经营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但融资难和技工荒等问题仍然存在。
今年春节后附近乡镇推荐入职的200人,目前只剩10人在岗,要不,我来提供点素材吧
晶片印刷工程站 晶片排条工程站 晶片折粒工程站 晶片测包工程站 台湾的招聘网站,4万新台币约等于1万人民币 发布于 2023-07-19 10:59・IP 属地新西兰查看全文>>
氯甲烷 - 35 个点赞 👍
现在这些媒体最擅长的就是,装傻充愣,避重就轻,懂装不懂,故意制造博眼球的新闻。
这个新闻中被高亮凸出报道的是,江西一县城的工厂,月薪一万五依然招不到技工。
但实际上,所有的工厂岗位,招不到工人,说一千道一万,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工资开低了。
那么问题来了,在江西一个小县城,月薪一万五还算低吗?
一万五真的不算低,甚至拿这个薪酬标准去引进人才,都有大把硕博愿意来。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啥一万五月薪招不来技工呢?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工资虽然开出来了,但能达到用工标准的人还是觉得给的太低了,而愿意为了这一万五跑到江西县城上班的人,你工厂方面又一万个看不上,觉得人家不配拿这一万五月薪,五千都嫌多了!
当年新疆只是简单地招一些摘棉花的工人,为什么就能吸引大量内陆省份的人不远千里跑过去应聘呢?
还不是因为,虽然摘棉花很累,赚的也不算非常多,但这个活只要肯吃苦就能干,只要能干下来,就能实打实地挣到钱,虽然这个钱不算很多,但跟在老家打工比,还是很可观的。
所以你看,只要你工资开得合理,别说江西小县城了,新疆摘棉花都有大把人愿意去。
但问题不就出在,你摆出来一个一两万月薪招技工的噱头,实际去了一看,发现能干这活儿的,在长三角都找不来几位,而普通人去了就能干的岗位,开的工资还不如昆山工厂高呢,人家都是背井离乡出来打工,本身又不是江西本地人,去昆山去东莞不比去你江西小县城香啊!
我相信,如果出现用工荒的这家工厂,把来人培训一周就能干的普工岗位给开到一万五,马上就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到江西县城去!”的小热潮。
毕竟,当年上海特斯拉工厂招工,对外宣传的工资也没那么高,最后不还是吸引了大量打工人的热切关注,都哭着喊着也要去特斯拉上海工厂受剥削去。
从十几年前,沿海工厂第一次开始普遍喊用工荒开始,工厂招工难的原因一直都是这么朴实无华且简单粗暴,钱给少了!
而十多年过去了,这些企业主们依然还是十几年前的那副嘴脸,懂装不懂地说,不是自己工资开低了,而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想来工厂了。
编辑于 2023-07-18 12:56・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弗兰克扬 - 8 个点赞 👍
动下手查下不就知道了???
1.5万去哪了??
招聘岗位
1、作业员:若干,高中、专及以上,18岁~35岁,车间操作12小时倒班
2、品检员:若干,高中、专及以上,18岁~35岁,女,制程检验12小时倒班
3、仓管人员:若干,高中、专以上,18岁~35岁,长白班
4、会计:若干,大专以上,18岁~35岁,女,帐务处理
薪资及福利
★基本薪资1580元(高于余江区国家基本工资标准1470元)
★平时加班费13.62元/小时(基本薪资1.5倍-1580/21.75/8*1.5)
★周末加班费18.16元/小时(基本薪资2倍-1580/21.75/8*2)
★法定假日加班费27.24元/小时(基本薪资3倍-1580/21.75/8*3)
合着就是骗人啊
guan老爷,不是我们zbj不给高工资,是他们工人要太多啊
编辑于 2023-07-19 09:3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有没有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netkiller - 2 个点赞 👍
要去看到问题的本质。
我们不妨想一想,一家招了200人的工厂,半年后只10多人,我们就算20人好了,那么这家工厂真的可以做到维持200人规模吗?这个问题本身是存疑的。
工厂盈利模式正常来说是,接订单,制造,交货结尾款
这半年发生了什么事?CPI低迷、PPI低迷、制造业PMI不景气,是这样没错吧。那有没有可能,是工厂自己开始接不到订单,根本接不到足以维持其200人规模的订单呢?
案例中没有更多线索,但这个可能性应该是非常大的。
现在的情况是,产品降价了,最终销量也不好,PPI和PMI会降,就说明是各工厂方对购买生产原材料都不积极,因此原材料都降价了,那请问,工厂连原材料都不多买,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原材料都不够找更多工人有用吗?
但原材料跟人工毕竟是两回事,原材料价格的弹性远不如人工价格,无论你再怎么困难,毕竟是实体物质,多数涉及大宗,铁矿石原料价格,能源价格摆在那里,那是铁打不动的成本,当你销售情况极度不利的情况下,即使是0人工成本,你也不得不减产。比如你如果是生产保温杯的厂,终端价格可能降到10块一只都卖不出去,此时你算原材料已经要亏损了,只能减产。
招工难可不可能存在,确实可能,但是就算招工容易,就算明天完全自动化0人工成本,只要消费问题解决不了,工厂的问题就根除不了,最终只会在“更低价”中触碰到原材料价格底线,然后死在工业和市场的绞肉机里。
发布于 2023-07-19 10:31・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竹取缘 - 2 个点赞 👍
现在记者都是收红包采访老板,听资本家哭诉招不到人。
难怪某雪峰在直播上说,报新闻专业得绑起来。
这踏马不就是资本家的传话筒吗,你起码得含糊一点吧,现在都这么直接了吗?
招不到人加钱啊?人特斯拉为啥不缺人,人是真给钱啊!
发布于 2023-07-19 19:17・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飞白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Arci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浩瀚晴空 - 1 个点赞 👍
【陈年段子】段子夸张了点,但是当前大家大部分都看不上职业工人工作,职业教育现状又是稀烂,供应结构性短缺让技术工人供不应求,身价自然上涨。现在工地里面,技术工种很多都是四五十岁的,月工资也有一两万,但是太累,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做。
“某漂亮国大学的数学教授发现自己家的下水道堵了,就请来一个水管工来修。30分钟后,水管疏通了。教授相当满意水管工的表现,但当他看到账单后不禁大叫:“什么!就30分钟你收的钱当我一个月收入的1/3了!我去当水管工好了!”水管工说,“你可以去啊,我们公司正招人呢,还包培训。不过你得说你只是小学毕业,公司不喜欢学历太高的人”。
于是教授就去参加培训,当了水管工。他的收入一下翻了三倍。他比以前高兴多了。 几年后,公司突然决定把水管工们的文化水平提高到初中毕业,便要求旗下的工人们都去上夜校。夜校的第一堂课是数学。老师想先看一下这些水管工的基础有多好,于是他随便抽了一个人上来写圆面积的公式。这个教授被抽中了,不过他已经忘了圆面积的公式是PI×R^2。于是他只好从头推导:把圆无限分割后积分。但他得出的结果是-PI×R^2。
尴尬ing,教授从头又来,结果还是负的。他非常尴尬,于是回过头向教室里坐着的几十个水管工同事求助。只见这些同事正在交头接耳,纷纷给他说:把积分上下限交换一下... ”
发布于 2023-07-18 10:5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秩序与觉醒 - 1 个点赞 👍
技工荒,荒的不是人而是牲口。
如果技术工人手里真能拿到媒体所说的1万五,那么很快时间这个行业就会爆满。
不要低估工人的劳动热情,也别高估工厂主和走狗媒体的良心。
很多民企工厂一天十五六个小时,那是拿命换的钱,即使是这样能拿到15000的也凤毛麟角。
看看国内现在的媒体环境,说真话的已经很少了。
反而假话、谎话说的越来越逼真,越来越露骨,越来越肆无忌惮,越来越居高临下,越来越把年轻人当傻子看。
单看内容,会让人以为,现在做技工真的是一片光明,月薪1.5万都招不到人,要是优秀的人才还有20 、 30万的高薪在等着。
但大家想一想,什么叫优秀?
有衡量的标准吗?
我说徒手做火箭的才叫优秀的人才,你做不到就是你没本事,不是很合理吗?
要是真有人头脑一热,一头扎进了这个行业,满腔热血的干上两三年。
你会突然发现,一片光明的未来好像越来越模糊,入行只有3、4千,想拿个5000到手都格外艰难,更别说月薪过万了。
等你在行业里撑过去五年十年,巳经完全明白了行业的天花板在哪里,基本的工资也就是那么几个数,想回头就再也来不及了。
而这些赤裸的现实,都藏在看似光明的未来后面。
任何一个行业,高薪的岗位一定存在,但数量却异常稀少,能抢到位置的能有几个人?
反而基础岗位成千上万,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做补充。
这种基础的岗位是企业的基石,也是利润的来源,基础岗位的薪资越低,企业的财务报表也就越来越好看。
而这些人力资源来自哪里?
第一:媒体宣传,把胡萝卜掉在你眼前,骗你上赶着涌入行业,就业的人多了,薪资自然就压下来了。
第二:通过大范围的通稿,扭曲事实, 甚至想要影响国家的判断。认为这个行业确实缺人,然后从教育着手,大范围的培养大学基础人才。
但然后呢,几十上百万的毕业生涌入这个行业,却发现僧多肉少,就连几千块的基础岗位也要过五关斩六将,上赶着抢到手。
这就是企业的利润来源,这就是所谓的人力资源的剪刀差。一边压低岗位薪资,一边用优秀的基础人才提升产品质量。
编辑于 2023-07-18 15:0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是小言同学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TOM DIG - 1 个点赞 👍
听这报道胡扯吧。
你要是真实打实的给1万5,剩下该有的福利都给足了,我怎么不信200多人就剩下10个人呢?
当初这200多人能来为什么?
还不是人家信了你开出来的条件。
不然他们显得啊,没事跑到你那个小地方去上班。
那为什么都走了呢?
我们经常说:“来都来了。”可见你只要不过分,有些事情大家也是能忍忍的。
为什么这就忍不了呢?
谁还不知道谁啊。
你这个一万五是说的好听还是真的给?
给一万五的时候要求什么条件?
工作多久?是不是007?
平时你怎么安排工人福利的?
住什么宿舍,吃什么饭,有什么社保,社保怎么交?
这些全是问题啊。
他说了吗?
没有啊。
那鬼信你。
说白了,人都不傻,你对他好,他怎么可能不给你干活呢?
如今的世道,如此艰难,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都是一大把。
你这条件如果真的可以匹配你的工作,怎么可能没有人来,怎么可能留不住人呢?
发布于 2023-07-19 09:28・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小号闲逛 - 1 个点赞 👍
河北石家庄郊县某淀粉厂,坐落在县城东边,因为城西有监狱,所以号称城东监狱,
管理严格无比,上下层领导就差跪拜搭话了,
缺人吗?完全不缺,开除人玩似的。
为什么?一个县,城东两个企业,一个化肥厂一个淀粉厂,化肥厂发不了工资濒临倒闭。只有淀粉厂正常运转。
现在只有两个选择
1在淀粉厂当狗
2外出打工
第三个选择不打工在家种那人均一亩地的承包田,五个人,五亩地,一年只挣六七千块钱,供五个人花销,还要攒钱买房给孩子娶媳妇。。这不是选择。
农民真是无路可走。现在守着自己的一亩地,一年挣1500块钱,拿着农民身份,真是不知道应该怎么活下去。
于是,我外出打工了,他们给我发了个特种设备操作证书,于是我一头扎进驾驶室,没白天黑夜就是吊。
到今年连续吊了十二年了,可是在工地除了我都会开吊车,就是我不会,一堆人指挥我,去哪都教育我。
下面就是工作图
教育我时候,他们各种讲安全,让我签各种保证书,
可是干活的时候他们各种违章操作,违反十不吊,强迫我连续工作36小时,我稍微提点意见一个电话就投诉老板,告诉老板能干干,不能干滚蛋。
老板麻溜的打来电话一顿教育,安全早被他们忘在爪哇国了。
我看着几十米高的工人站在脚掌宽的工字钢上面试图抓住我吊的钢梁的时候,我都默默祈祷他们别掉下来。如果他们掉下来,我肯定得去监狱吃牢饭。
回不去的家,留不下的城市,孩子已经渐渐长大,人生何去何从,
更何况还有常年两地分居导致的令人发疯的男女关系,
现实远比小说下限更低,小说下限有专业人员审核,生活没有人审核。
编辑于 2023-07-19 11:17・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天使 - 1 个点赞 👍
写这篇报道的记者进过工厂,上过工地么?但凡进过工厂,上过工地,都不会如此行文。现在的报道,完全是站在企业的角度,而非劳动者的角度。
我一直说挂羊头卖狗肉,此社非彼社,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工厂留不住人,那是待遇没到位,没有上升空间,老是想依靠压榨劳动力盈利,这样的企业应该倒闭。我一直在呼吁逐步取消低端产业出口退税,奈何利益集团总是以就业绑架。
前几十年,高速发展,掩盖了很多问题,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那一波劳动者的养老问题怎么解决?大部分企业按照最低标准缴纳养老保险了,还有很多干脆没有缴纳。先富可以炒房买铺,卖掉工厂,转移资产跑路,这部分劳动者怎么办?改开初期,很多人只要有工作干,有工资拿就行,现在年轻人见识多了,考虑长远了,家里也有一定的积累,自然要考虑长远,不能像父辈那样老来没有着落。
我是进过工厂,上过工地的,亲身经历过工厂流水线是怎么回事,亲眼看到工地的艰辛和危险。真不能怪现在的孩子不愿意干,重复的劳动,繁重的体力,酷热的高温,渺茫的前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些人整天唱高调,忽悠别人奉献,自己和自己孩子又不上,我反正是最讨厌这种慷他人之慨的。像那个张医圣,自己没上,忽悠别人上,这样的人坏得很。身边最要警惕这种人。真正的正直的人从来都是讲跟我上,而不是给我上。
现在这个就业局面就是这个情况,劳动者待遇得不到保证,人格得不到尊重,流水线谁愿意干谁干去,其他活路又不是没有。
没有抵押,又没有前景的项目要融资,以为资本搞慈善的?也只有一些地方喜欢搞这些目的可疑的所谓融资,有些企业分不到,就抱怨。按照我说,一个企业,一分钱也不能给。补贴给具体的产品,你产品卖多少,按照比例补贴。很多融资补贴最后搞成了皇帝的新衣,大家心知肚明,就是吹泡沫,骗钱的。真有前景,这些老板自己怎么不真金白银投入?吴京敢卖房拍《战狼二》,这些老板敢么?大部分都是圈钱的项目。
没有抵押,没有前景,凭什么给融资?银行里的钱绝大部分是储户的啊!赔了储户遭殃。
发布于 2023-07-19 12:16・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协同教育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天晨 - 1 个点赞 👍
从200人入职,这种招聘数额来看,这种技工不像是高端岗位。
但普通技工岗位,怎么可能1.5万月薪,还留不住人?还200人只剩下10个?
我感觉这篇报道内容,充满着冲突矛盾。
现在全国调查失业率5.2%,青年调查失业率21%,还有企业招不到人、留不住人?
所以,我感觉这种岗位,不像是普通技工,才引发1.5万月薪,都留不住。
想要解决问题:加钱!
加钱还解决不了?加更多的钱!
只有钱,不是万能的。
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发布于 2023-07-19 21:33・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王涑袭看世界 - 1 个点赞 👍
技-工
1、神工妙技帝所收,江都曹韩逝莫留。
2、借於画工百巧技,如暗室眼以灯见。
3、一生飘泊客途中,扶技从人类百工。
4、无心工拙当闲暇,信手纵横尽技能。
5、纷纷刻楮技已穷,厌看人力须天工。
6、衆工庸技漫尝试,须藉良医为宣节。
7、徵工选技填御府,不惜千金为赏赉。
8、人言多技亦多穷,随意文章要底工。
9、穆曹技埒名俱胜,唐宋诗传句并工。
10、古来妙技如屠龙,不疗饥馁徒为工。
11、辞章小技我易工,要参大道融明彻。
12、良工手技高容学,妙隠丹方秘不传。
13、君於场屋素称雄,非止原夫一技工。
14、顾无清议蔼人间,末技纵工何足道。
15、尽力揩摩发光彩,一月工夫成一技。
16、谁言临池工,至技本天与。
17、冯夷工剪水,有技不肯施。
18、但愿诗妥帖,何心技拙工。
19、拙工见大匠,有技不敢献。
20、化工无藏技,遥露一寸碧。
21、薄技工奚取,知音一已多。
22、平生不识音与律,但喜乐工奏曲作技倾金罍。
发布于 2023-07-19 23:12・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锦鲤机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你们住蝴蝶谷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yuzuki - 1 个点赞 👍
这就是这两年所谓机械专业就业率薄纱计算机的真相
上一年招的应届生跑路跑的差不多了
第二年可不得重新招人了
大专毕业进厂
一个月一万多
听着很香是吧
早上八点上班弄到凌晨两点半
回去睡几个小时第二天继续
普遍现象
谁说机械行业越老越吃香我就拿这个怼
tmd这个加班强度三四十岁还这么玩是真的不要命了
相比之下互联网的996不是福报是什么
编辑于 2023-07-20 10:28・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三千上上 - 1 个点赞 👍
这文章看得我以为是正值通货膨胀的美国的新闻。月薪一万五招不到技工?是特定岗位一万五还是平均薪资一万五?现在失业率已经超过20%,但凡你真有一万五,招个人还是轻轻松松的。
融资困难?现在消费疲软,投资减缓,流动性放缓,钱全在银行里,贷款利率一直在降低,但凡你这个厂子真的有很强的盈利能力,还害怕融不到资?银行狠狠地降低贷款利率巴不得你把钱贷出去,你要贷的多银行都能给你磕两个,现在这个情况都贷不到款,只能说你这厂子是真不行。
综上所述,这就是一家没啥本事,盈利能力一般,薪资待遇一般,资产价值低,废话倒挺多的厂子。
发布于 2023-07-20 14:28・IP 属地新疆查看全文>>
雪路浪流 - 0 个点赞 👍
都特么胡扯,现在企业难混是因为利润率跟还贷利率接近,也就是借钱生产,但是产出还不够还利息的,这么低的利润谁还愿意搞生产,怎么给工人提高工资。至于为啥利润低,还不是因为老百姓没钱消费,原材料涨价。
企业和居民都苦哈哈的,工业利润不足以组织再生产,居民收入不足以支撑人口再生产,那谁把钱拿走了?
发布于 2023-07-18 13:15・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褚唯一 - 0 个点赞 👍
属于社会问题,虚拟经济发展较快,大学生宁可跑外卖挣快钱,谁愿意去慢慢熬,去学技术,技工慌,最大的问题是国家层面没有提升技工的价值和荣誉感。
就像满社会都去抖音搞直播,扮丑、刺激、荒淫都比老老实实工作的人挣钱多。
有些事情,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就需要国家层面出面搞定!
对于直播、娱乐、虚拟经济都要有个度!
发布于 2023-07-18 12:05・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枯草逢春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战争与核平 - 0 个点赞 👍
钱没给够,就这么简单。
当然不是单纯企业的问题。钱给够了成本就起来了,东西贵了就卖不出去,回头一样没有钱。规范市场,严格税收和质检,保护劳动者利益,地方政策扶持,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做。
发布于 2023-07-18 11:58・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Xiao Chen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萌妹子情感顾问 - 0 个点赞 👍
关于这个问题“技工荒、融资缺口大”,三个原因造成:
1、教育体系和市场需求错位
我们的高等教育2023年毕业生1180万,除去100万左右读研、考公、考编,还有1000万左右进入企业就业。高等专科以上教育毕业的学生基本没有动手能力,即便有1.5w的工资,毕业生还是不能就业。
但高职、中职等学校针对制造业的技工需求提供的生源数量远远不够。原因无非这几个:家长不愿意孩子读中高职、孩子不愿意读进工厂、进电子厂的专业、企业没有和学校互动。
2、金融对实业的支持受政策调控影响大
我们的金融是国家管控下的资源,不定时、定时召开的工作会议就是政策指挥棒,金融机构是按照指挥棒来分配资源,有些不在优先考虑行业的企业自然就艰难度日。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现实就是这样。
一些民营企业挤破头也要进入区域积极支持发展的行业、企业名单,实质上就是争取更多的金融资源。
3、其他行业薪酬降维打击制造业
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超过制造业,服务业新的薪酬体系,比如骑手、快递员等工作时间灵活、薪酬灵活的行业,对工作时间严格要求、技能要求较高的行业产生了降维打击,是另外一种“创造性破坏”,吸引了制造业的就业人员外流,出现200人只有10人留下的窘境。
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现象,需要教育体系的双分离,即高等研究型教育和中高技能型教育分离,企业和学校联合与中高职学校独立办学分离。金融政策在优先产业前提下,向中小微企业倾斜。
发布于 2023-07-18 11:07・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江月 - 0 个点赞 👍
用工难,不是真的找不到合适的人,更多的可能性是——承诺得很好,但最终却不能兑现!
想想快递小哥,一个月拼死拼活能赚多少?为什么还有人趋之若鹜?
如果他在一个厂子里可以用8小时赚到现在的收入,他还会去送快递么?
当初富士康因为种种问题原有的员工大批量离职,甚至还与厂方发生了冲突,惊动了当地某些部门都。于是大批量辞职潮来临。
听说富士康待遇还不错,介绍人进来做工还有佣金可以赚,按理来讲应该人员爆满,不存在用工不足的现象,为什么还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呢?
说白了,就是钱没给到位而已!
当初说得挺好,可是一到兑现的时候,需要见到真金白银的时候,就有人开始怂了!
原先企业拖欠员工工资,员工还会忍受一二,可当90后、00后成为用工主力时,这些套路就不管用了!
什么“责任心”,什么“以厂为家”,什么“奉献精神”。当钱没有给到位的时候,当干活心情不爽的时候,如果员工家庭状况没有糟糕到一定成都,又有谁会干呢?
不是用工难,而是钱没给到位罢了!
想想为什么外卖大军那么庞大?为什么摘棉花苦,但还是会有人去做?
道理很简单——我干多少,我能拿到多少,我自己心里有数,这个钱我是能拿到手的!
发布于 2023-07-18 16:05・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全脑开发程老师 - 0 个点赞 👍
这个现象是民营企业家自己做的,怨不得别人,从前,员工入职之后,只要没有特别夸张的事情花生,员工大多数是不会选择离职的,甚至是外面的公司给的薪资比本公司高了一些,他们也宁愿呆在原来的公司。
但是民营企业家中的大多数人,他们的观念并不是要员工一直留在公司的,到公司需要做某件事的时候,他们就需要招聘做这件事的专业人才,当他们这件事做完之后,他们就会想办法让这些当时招来的人才离开公司,他们的公司不养闲人,即便这些人为他们的公司创建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
他们的经营理念不停的变化,他们对人的需求也在不停的变化,他们在不停的开展新的项目,招聘新的岗位,裁撤掉旧的岗位和人员,他们还给这样的经营方式赋予了一个很高端并且看起来很合理的解释:“跟紧时代的步伐,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经过几年这样的用人方式,员工也逐渐看开了,不管到哪个公司,也都不再有归属感,随时准备“提桶跑路”,而对于公司来说,也没有什么传承,更不存在什么积累。
所以技工荒,在未来会愈演愈烈,毕竟技术是一个稀缺资源,年轻人来又有很多人不愿意花时间去沉淀,这对企业不是什么好事,但对技术工人确实好事。
发布于 2023-07-18 22:57・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跟我玩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