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些媒体最擅长的就是,装傻充愣,避重就轻,懂装不懂,故意制造博眼球的新闻。
这个新闻中被高亮凸出报道的是,江西一县城的工厂,月薪一万五依然招不到技工。
但实际上,所有的工厂岗位,招不到工人,说一千道一万,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工资开低了。
那么问题来了,在江西一个小县城,月薪一万五还算低吗?
一万五真的不算低,甚至拿这个薪酬标准去引进人才,都有大把硕博愿意来。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啥一万五月薪招不来技工呢?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工资虽然开出来了,但能达到用工标准的人还是觉得给的太低了,而愿意为了这一万五跑到江西县城上班的人,你工厂方面又一万个看不上,觉得人家不配拿这一万五月薪,五千都嫌多了!
当年新疆只是简单地招一些摘棉花的工人,为什么就能吸引大量内陆省份的人不远千里跑过去应聘呢?
还不是因为,虽然摘棉花很累,赚的也不算非常多,但这个活只要肯吃苦就能干,只要能干下来,就能实打实地挣到钱,虽然这个钱不算很多,但跟在老家打工比,还是很可观的。
所以你看,只要你工资开得合理,别说江西小县城了,新疆摘棉花都有大把人愿意去。
但问题不就出在,你摆出来一个一两万月薪招技工的噱头,实际去了一看,发现能干这活儿的,在长三角都找不来几位,而普通人去了就能干的岗位,开的工资还不如昆山工厂高呢,人家都是背井离乡出来打工,本身又不是江西本地人,去昆山去东莞不比去你江西小县城香啊!
我相信,如果出现用工荒的这家工厂,把来人培训一周就能干的普工岗位给开到一万五,马上就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到江西县城去!”的小热潮。
毕竟,当年上海特斯拉工厂招工,对外宣传的工资也没那么高,最后不还是吸引了大量打工人的热切关注,都哭着喊着也要去特斯拉上海工厂受剥削去。
从十几年前,沿海工厂第一次开始普遍喊用工荒开始,工厂招工难的原因一直都是这么朴实无华且简单粗暴,钱给少了!
而十多年过去了,这些企业主们依然还是十几年前的那副嘴脸,懂装不懂地说,不是自己工资开低了,而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想来工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