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罗振宇和叶洪新的对谈,徕芬称得上是国货创新的「优良答卷」吗?
- 20 个点赞 👍
回答问题之前先说下徕芬取得了什么成果,再来谈徕芬是不是国货创新的答卷
经常刷知乎的应该对徕芬都不陌生,19年创立,推出即遇上经济萧条时期,不少企业和新兴创业者纷纷倒下,但徕芬是个逆行者,在一片悲观下做了逆风而行,4年时间,从年销百万濒临失败到了年营收32亿。
从失败到32亿,叶洪新究竟做了什么?没上过大学,创立了国内率先进入高速吹风的品牌,硬刚戴森也丝毫不虚,很多人说叶洪新是抓住了风口,站在风口上,就算是头猪也能飞起来,事实真的如此吗?
罗振宇与叶洪新两位创业者的对谈,为我们揭开了徕芬快速成功的秘诀,机遇很重要,但机遇背后的努力、胆识同样更重要。
在叶洪新17岁的时候,就辍学到了工厂的流水线上工作,家里背负着巨债、生活很拮据,还曾去过大街上捡垃圾,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在广州接触到了电商。
他开始做淘宝电商,自己进货、拍摄、当客服、发货,接待过的顾客量级达到10万+,到2013年挣了人生的第一个1000万。有了这第一桶金,他毫不犹豫拿去创业造飞行器和电动滑板车,也正是这次创业,让他拥有了比别人更前卫的电机思维。
飞行器和电动牙刷滑板车的用户需求少,普及难度高,脱离了市场导致产品销售不理想,但这并没有让叶洪新一蹶不振,反而给他带来了电机、电池管理、电机驱动方面的技术经验,为后续研发高速吹风机电机打好了基础。
他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意识到用户需求才是决定产品销量的关键,结合此前的客服经验,深度了解分析用户的需求,随后就将目光瞄准到高速吹风机这个新型类目 。
彼时戴森一家独大,3000+的价位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市场上其他吹风机品牌虽然不少,但大多采用的都是老电机方法,劣势明显。叶洪新发现这一问题后,在2019年成立了徕芬科技,开始着手研发高速吹风机,历经2年的技术沉淀,自产自研了高速吹风机所需的核心零件,成功打造出每分钟高达11万转的三相无刷电机,并以风力更大、噪音更小、价格更便宜的完全差异化卖点,让产品迅速领跑国内吹风机市场,赢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与青睐。
因为徕芬的入场,每分钟10万转速的马达不再是高速吹风机的技术上限,2亿负离子浓度的护发功能也已经成为高性能吹风机的标配,高速吹风机不再是让人望而却步的奢侈品,而是消费者能够轻松负担的日常用品。
叶洪新这一“技术普惠”的理念,带给品牌最直观的改变,是产品销量的大幅增长,从年销百万到了年销32亿,销售累积800万台,成为独占鳌头的“黑马”国货选手。而在去年10月跨界推出的电动牙刷,在2个月内迅速跻身前十榜单,徕芬作为新兴品牌也开始在电动牙刷市场上崭露头角。
徕芬多次的成功的速度,让不少人咋舌,为什么徕芬的创业和跨界都如此轻松?
很多创业者都想从徕芬的成功中吸取经验,为了揭示这个快速成功的关键,罗振宇与徕芬创始人叶洪新展开了一场深入的对话。他们谈论了徕芬在市场上脱颖而出的秘诀,以及为何徕芬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如此惊人的增长。
这段对话不仅让人们对徕芬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其他创业者和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徕芬的成功不仅仅是运气和时机的抓住,更是背后团队的努力、策略的正确和市场的理解所带来的。
叶洪新创立徕芬立下的企业理念就是“技术普惠”,何为技术普惠?
就是坚持致力于突破技术壁垒,立足用户需求,让更多前沿科技以大众更能接受的价格走进大众生活,让更多人有机会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从而改善普通人的生活体验。
也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徕芬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在技术研发、生产管理、供应链等方面作出突破,将产品的性能做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并以更为普惠的价格推向市场。
在对话中,叶洪新也谈到了徕芬的利润问题,说到:“我们自己的利润是可以不要的,这一条,就已经赢了!”
就好比徕芬的拳头产品高速吹风机,比戴森有着风力更大、体积更小、噪音更小的优势,性能完全持平,但是售价仅有其五分之一。而做到这个定价的原因就是徕芬坚持的【技术普惠】理念的结果。
徕芬有着一套独家的“产研销”模式,集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过程中环环连扣,压缩更环节的成本,将原本200的电机通过自研做到了20-30,再舍弃工厂的制造利润,最终定下了百元区间的售价,让更多消费者成为徕芬用户。
期间不少人对叶洪新提出质疑:“这么好的吹风机为什么不卖得贵一点?电动牙刷的刷头15.9也是最便宜的,为什么要做9.9?”
叶洪新对此的回复是:“不是所有的品牌都得溢价。”徕芬做的就是没有溢价的品牌,事实徕芬也真的做到了。
叶洪新补充道:“我自己做产品,永远都是想为消费者创造的价值,能不能体验再好一点、能不能再高效一点、能不能再直接一点。”
所以徕芬也将完整链路打通,做更优质更实惠的产品,深化供应链优势。罗振宇也赞叹不已:“能把自己的本土优势利用到这么极致,这需要一个企业坚定的执行力和很大的格局。”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叶洪新从底层出身,吃了非常多的苦,深知底层人民的不容易,徕芬通过对“技术普惠”品牌理念的践行,为更多老百姓带来了便利和福利。
从本次对话里,可以揭开新国货品牌徕芬快速崛起奥秘:消费者才是第一位。
而从徕芬的故事,可以窥见很多国货品牌的崛起历程,在市场环境日益升级变化的当下,我们国货也可以用时间和实力去打破技术和思维壁垒,站在更为广阔的舞台,用中国制造展现国货的魅力!
发布于 2024-03-21 22:12・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北岸losh - 20 个点赞 👍
这段采访我觉得更多是在拆解传统制造业发展的“新逻辑”,如何让传统企业能在逆境找到生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背景下,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为特点的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而传统制造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生产效率日渐低下的背景下,传统制造业需要突破传统生产经营的思维模式,转变到数字经济时代新的生产经营模式。
在徕芬科技创始人叶洪新与得到 APP 创始人罗振宇的深度对话中,叶洪新提到了制造业发展的新路径,即如何运用产品思维来发展制造业,并打造出更多与众不同的爆款产品,希望能为更多中国创业者带来新的启发。
01 徕芬凭什么能突围而出
随着互联网科技发展、消费者需求转变等影响,当下的主流消费群体也渐渐开始向90后、95后倾斜,人们的消费观也从“消费主义”转为“价廉物美”,大家更在意产品的颜值、功能性以及个性化,国货品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货黑马”徕芬快速崛起,不断冲刺日用品行业技术创新。看到这里,不少同行或者消费者也许都会很好奇,徕芬的成功秘诀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能持续打造出“爆品”。
在访问中,叶洪新提到了徕芬打造产品的两大逻辑,第一个,要把产品做得非常出色,在功能上不亚于大品牌;第二个,要把产品价格做得更低。
叶洪新认为,当下的制造业应该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市场,就是用产品的思维去做制造。如果一款产品质量好,价格还低,消费者自然愿意接受这款产品。
这其实也是徕芬一直以来所诠释的“技术普惠”品牌理念,先将产品的综合性能体验做到行业第一梯队,之后通过技术厚积薄发,以成本倒推定价,让高科技产品走进更多的大众生活。
但是,这跟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品牌企业的理念其实是有区别的。过去,更多企业认为技术应该是用来溢价的,产品技术含量越高,它就能打出一个更高的定价,毕竟“一分钱一分货”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但徕芬却恰恰相反,叶洪新认为,消费者想要这种就是没有太高溢价的产品,所以不是所有品牌都得溢价。真正的高科技产品除了方便人们生活外,还需要让消费者买得起,只有这样技术的迭代才有意义,也只有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企业的存在才会有意义。
本着这样的理念,徕芬在生产过程中不断优化供应链、降低生产成本,将售价控制在消费者可接受范围内。在成功打造品牌之后,徕芬才有了和国外高价竞品对垒的底气,甚至是挑战更多不同品类,成为“国货品牌”的代表者。
02 坚定走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对于徕芬的选择,罗振宇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要把企业的本土优势利用得这么极致,徕芬需要有坚定的执行力以及很大的格局。
这一点在徕芬系列产品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以徕芬高速吹风机为例,从LF01到LF03,再到SE、SE Lite 系列和新推出的徕芬高速出风机Mini系列,徕芬始终在追求更极致、差异化的产品体验,并通过持续优化性能设计,不断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舒适性。
但与此同时,徕芬高速吹风机的价格却是“一降再降”,从LF01的599元,到SE Lite的199元,徕芬已经将“质价比”融入了企业发展的基因当中。
在采访中,叶洪新还透露徕芬接下来将会建立和打造更丰富的产品生态,目前在研项目已有10个,未来将朝着更多SKU的目标进发,要将一个产品做到极致,或许只需要时间的打磨;但要将100个产品做到极致,背后所需要的就不仅是时间的投入,还有技术、资金以及整个生产供应链的迭代和升级,徕芬此举不难看出是想渗透家居全场景,提高更多人的生活体验。
未来,徕芬不仅是一个高速吹风机工厂,还要成为一个全品类工厂,并成为一家以数字化驱动化驱动的创新型企业。徕芬来说,这是一步很大的“棋”,但也是很值得所有消费者期待的“未来”。发布于 2024-03-21 22:11・IP 属地黑龙江查看全文>>
容榕 - 2 个点赞 👍
近几年吹风机行业也是卷出新高度,高速吹风机正在逐步占领传统吹风机的市场。不得不说高速吹风机的确是用过就不会想换了!使用体验感真的比普通的吹风机好太多了。吹头发速度超快、风量超大超集中,吹起来简直和调倍速了一样!而且吹完发质相对都好了很多。
发布于 2024-03-21 16:49・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且听风吟 - 2 个点赞 👍
过去我们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我们依靠的是廉价的劳动力,挣的是辛苦钱。而西方国家凭借垄断的技术和资本的力量,对我们的国产品牌,不是打压制裁,就是投资收购。国产品牌想要崛起太难了,想要成为国际大牌更是痴人说梦,巨头企业,却抢占了我们的市场,赚走了大量的利润。
如今,我们终于迎来了国货崛起的新时代,中国制造正在变成中国智造,中国产品正在变成中国品牌。坚持技术突破,利用技术普惠大众是正确的道路,民族企业抗大旗的时代已经到了。
发布于 2024-03-21 16:58・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浮生若梦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苏木木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Normia - 1 个点赞 👍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提问徕芬的成功是运气还是实力?多数外行人认为徕芬是抓住了高速吹风机在千元以下市场的空缺,也有人认为徕芬是恰逢短视频爆火才一夜走红,但作为内行人来看呢?
徕芬成立于2019年,启动研发高速吹风机,2020年成功研发三相高速无刷电机,第一台徕芬高速吹风机投产上市,而经过2次产品迭代后,21年徕芬做出了20万台的销量;到22年,再推出SE系列,徕芬全系产品已经卖出了15.67亿,较上一年增长了12倍。
从22年开始,徕芬增长趋势保持直线上升长,23年全年销额达到了32.21亿,整体呈现出了指数式的爆炸增长,出货量超800万,获得市场高口碑认可。
在高速吹风机成为领跑者后,徕芬在23年10月跨界到了电动牙刷,推出全球首款大摆幅扫振一体电动牙刷,首发便达到4000万元,一度缺货,同时也做到了电动牙刷top 8 品牌。
接连两个领域都能取得成功,可见徕芬不是昙花一现的网红品牌,而是实打实的靠实力取胜,但徕芬到底是用了什么魔法?从最近罗振宇与徕芬创始人叶洪新的对话中就能到徕芬接连成功的秘密。
对话中也是分享了两位创业者的坎坷经历,看完了整个视频,我觉得这段对话对当代大学生、年轻人、创业者有着极大的帮助。
叶洪新在很多场合讲过自己的创业史:小时候捡过垃圾,17岁就在工厂流水线上干活。2007年踩中淘宝电商风口的他,曾经挣过1000多万元的第一桶金,而后又为了研发载人飞行器和电动滑板,一口气赔光本钱。
在他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叶洪新的创业经历,让他在电机研发上比别人更有优势,同时也因为他是从底层一步步往上爬,所以更懂得技术普惠对大众的影响,也更明白用户的需求。
对品牌接连成功,叶洪新叶做出了自己的解答:
一是小家电产品没人开发布会,比较新颖奇特;
二是用户对于技术向的视频科普比较感兴趣。当然这只是直接的引爆点,归根结底的话还是因为叶洪新创下的企业理念“技术普惠”,在这次对话中,叶洪新说到:
“我自己做产品,永远都是想为消费者创造的价值能不能体验再好一点、能不能再高效一点、能不能再直接一点。”
“我永远都想着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只想更好更快更高效!”
可以看出徕芬永远都是在为消费者考虑,因此徕芬不断打磨产品,提高自身产品力,让高速吹风机做到了比戴森风力更大、体积更小、噪音更小的同时,售价只有其五分之一。
当产品足够优秀的时候,宣传反而是最不重要的一环,徕芬的视频推量,带来的只是一时的热度,后面长久的销量,却证明了品牌真正的实力。
徕芬有自己的一套“产研销”经营模式,除了在产品技术上下功夫,不断完善高速产品体系外,徕芬对生产流程工序方面也十分注重。
叶洪新认为,过去的技术都是用来溢价的,但是徕芬不这么做,徕芬要做的就是通过打破技术壁垒将“技术产品”普惠给大众,坚持自主工厂生产,在技术科技、工业美学设计、制造工艺等各方面全力以赴,连一颗螺丝钉都不放过,通过一系列的生产管理、供应链及技术探索优化,极力缩小自身的利润空间,在价格上做到最大的让利,给消费者带去更多优质低价的产品。
环环相扣带来的极高的成本压缩,让徕芬可以更好地在价格上让步消费者,舍弃自己利润,做到真正的“技术普惠”,让更多的消费者买得起高品质的产品,让科技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生活,这也是一种相辅相成。
徕芬把高科技、高品质产品以低价带给了消费者,消费者也用销量回报了徕芬,薄利多销,靠滴水成冰拉平自身投入。
叶洪新在对话中说到:“我们自己的工厂利润是可以不要的,这一条,就已经赢了。”从戴森的产品配置和定价来看,当初徕芬的高速吹风机真的是赔本卖的,叶洪新就是在赌,好的产品一定会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事实证明他赌对了。
罗振宇对此评价道:“能把自己的本土优势利用到这么极致,这需要一个企业坚定的执行力和很大的格局。”
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讲,徕芬的成功也是代表着中国企业在“品牌中杀出了一条道路”,罗振宇所说的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徕芬不仅仅是你们创业的一个成果,它其实也是这一代中国创业人心中都梦想能走上的那条路”。
关于叶洪新提出的“技术普惠”。他说:“过去的技术是用来溢价的,而我说技术要用来普惠。定价就是能做多低就多低。很多技术都是头部人去体验,普通老百姓体验不了, 我觉得这非常不公平,掌握技术为什么不让所有人都用上呢?我本人从底层出来,自己也苦过,这些经历让我理解底层人的苦,想让他们也能用上好产品。”
对叶洪新来说,机遇、胆识缺一不可;对徕芬来说,技术普惠、产研销一体是独家王牌,吹风机、电动牙刷相继成功,徕芬下一步会去哪里呢?或许是洗地机?同一批用户,不同的需求,真期待徕芬接下来会带给我们的惊喜时刻!
发布于 2024-03-21 19:12・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枕南乡 - 1 个点赞 👍
可以的,现在国货里能在一个红海的赛道里撕开一个缺口并且打响名声的品牌肯定有创新精神,不然很难得到认可。创新优质的产品,定位实惠的价格,才会在人民心中留下一席之地。往后的研发应该会做更多的创新,继续创造优良的国货。
发布于 2024-03-21 17:35・IP 属地海南查看全文>>
Molicjz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二狗子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若水瓢 - 0 个点赞 👍
高速吹风机实现了更大的风力,同时还兼顾了更低的噪音以及更实惠的价格,几百块钱就可以入手。徕芬高速吹风机凭借着它的优势闪亮登场,成功走进消费者的视线里,并且很快赢得了市场广泛的认可与青睐。
发布于 2024-03-21 19:29・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开心的乌鸦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freya8823 - 0 个点赞 👍
按照知乎的说法,先看是不是再来回答吧,现在的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入的改革,正在朝着智能化、整合化、本地化、创新化的方向发展,如此全业态的变革,提升的是制造业的整体优势和竞争力。
感知明显的便是汽车行业,在汽车行业中,以性能源汽车为代表的特斯拉,以及国内本土品牌比亚迪,都在朝着垂直整合资源的方向上,不断的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丰富、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而最近在汽车圈最火爆的莫过于小米汽车,小米汽车也采用了整合资源的思路自建工厂,将整车制造的优势力量掌握把控在自己手里,拥有绝对的主动权。
在品牌崛起日益增加的时代,徕芬科技仅用三年时间,把自己的品牌打造成了行业第一。它的出现,不仅仅是品牌的成功,更是将全新的创业思路和对传统制造业视角的新认知。
专注本土优势与品牌建设
徕芬科技深知用优秀的产品打动消费者,无论市场的变革是什么样的,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为消费者创造出更加优质的产品,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不断的追求产品的极致化和完美化。
同时,作为一家本土企业,充分利用制造业强国中的供应链力量和丰富的生产经验,通过精细化的高效运营,降低成本,将本土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为消费者提供了不可思议的价格优势,也使得徕芬在市场上迅速获得份额,同时后续也赢得消费者的口碑。
一个强大的品牌的崛起,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还能增强消费者的忠诚度。徕芬通过高速吹风机的这款爆款产品,为消费者供优质了优秀产品和良好的消费者体验,快速的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同时也借助已有品牌力量成功推出了扫振电动牙刷。
自建超级工厂,实现成本可控
古代城市的防御有护城河,如今徕芬的护城河便是通过自建超级工厂的生产策略,实现材料进去、成品出来的极致效率。
徕芬布局进入到制造行业的之中,实现对成本控制和品质的双重保障,它的背后是一系列精心的布局和深思熟虑的决策。
其中深度垂直整合的模式,在有工厂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徕芬科技的CEO说“我们自己的利润是可以不要的。在利润为王的时代,这样的话语无疑是具有超强的震撼力。但是徕芬做到了将用户的利益放在了首位,以至于从一款产品之初,都没有提供高溢价产品。
为何没有高溢价产品,在于徕芬科技坚持以“技术普惠”为品牌理念的核心竞争力,给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性能的产品,同时注重将先进的技术应用到产品中,
同时,用产品的思维方式去进行制造,不断的优化生产过程和创新技术,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过程中的持续修正,从而是实现效率的不断上升。
自建工厂的魄力,来源于徕芬对于自身实力的认可,敢于挑战也使得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也成就了徕芬成为了行业中的佼佼者。
徕芬未来,用新技术做老产品
纵观目前徕芬发布的几款产品,在高速吹风机的行业之中,之前也就仅有戴森这一家,徕芬是后起之秀,将传吹风机的市场进行了深度变革,成为高速吹风机和传统吹风机两大阵营。
而前段时间的扫振电动牙刷,也是将已有的产品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和新技术的加持,形成了对原有产品功能的颠覆。
徕芬科技的CEO叶洪新对技术和产品的认知,也告诉我们,其实制造业并非目前的夕阳产业,它依旧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用目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用创新的思维去改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有价值的产品。
徕芬的成功不仅仅是一个品牌的崛起,更是一种产品理念和制造业视角的革新。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信念,将制造优势发挥到极致,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实惠的产品。
这种成功经验不仅值得其他创业品牌学习,更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创业者勇敢前行在产品的道路上,创造出更加优质的产品,打造属于国货百花齐放的时代。
发布于 2024-03-21 19:28・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经山 - 0 个点赞 👍
市场上从来不缺乏商品,市场上缺的是有创意、独特和新颖的产品。
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抢占市场以及客户,必须提高企业产品的创新研发能力,这样能让客户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吸引力以及购买欲望,迎合顾客的需求。
当然企业最终是要把商品销售出去,这样就离不开市场营销。
发布于 2024-03-21 15:4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讨喜 - 0 个点赞 👍
行业寒冬里,当初不被看好的徕芬,靠啥成为国货创新顶流,3年狂赚47亿?还记得22年两个光头的对话吗?2022年2月,在抖音上有一个视频爆火,播放量过亿。
这个视频中,一个人说,我全面超越了戴森。另一个人质疑说,你哪里超越了?回答者道:全面超越,风力更大、噪音更小、价格更便宜。质疑者听完叙述后评价道:这是一门不“性感”的生意。说超越戴森的,是徕芬科技的创始人兼CEO叶洪新,质疑的人是抖音著名的光头,前红杉资本合伙人王岑。
这场对话,让无数人认识到了徕芬。两年多后,当初似乎做的生意似乎不“性感”的徕芬,已经成为高速吹风机机里的“顶流”,年营收突破了32亿。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在2023年,国内倒闭的电吹风品牌高达198家。
为何徕芬的生意看起来不那么“性感”,但崛起的速度却令人咋舌?近期,罗振宇与徕芬科技创始人兼CEO叶洪新的一场对话中,为大家揭秘了其中的一些门道。
极限压缩毛利 也可以成就品牌
在商业常识中,创造品牌的目的在于获得高毛利高溢价。越能获得更高的毛利,越是被视作好品牌。
在过去,人们对于高速吹风机的普遍认知,是“贵”,是动辄三五千的售价,是超高的技术溢价。但,徕芬的举动却是反其道而行,极限压缩价格,降低毛利。
因此,在王岑看来,不那么赚钱的生意,当然是不那么“性感”的生意。所以,在那条爆火的视频中,他也建议叶洪新,往高端上走,提高产品的溢价。
叶洪新没有听取王岑的建议,甚至徕芬还在不断深化自建供应链,不仅打造了超过10万平米的制造中心,还在建设占地约150亩,建面约20万平方米的超级工厂,希望从源头上,不断优化工序、材料,不断提高产品品质、稳定性的同时,压缩成本,降低毛利。在推出599元的高速吹风机爆火后,近期,徕芬更是推出了价格更低的Mini系列高速吹风机,定价区间在299-399元之间。
明明已经爆火,价格区间不是最低,仍然性价比爆棚,但徕芬却在一个反方向上狂奔,这是为何?
在近期与罗振宇的对话中,叶洪新透露了徕芬的思考和方法。
在他看来,在价格上,给品牌自己留空间,是一件危险的事。因为在竞争中,一个品牌选择50%的毛利,一定会有人选择40%、30%。
这恰恰给对手留下了空间,让品牌陷入恶性竞争中。正如正如叶洪新所言:我们自己的工厂利润,是可以不要的,这一条就已经赢了。同时,更低的价格,更有利提高打开市场,构建品牌良好的口碑,从而形成品牌的良性运转。
价格,是商业竞争中的第一要素。实际上,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购物时选择某一个品牌,而不选另一个品牌,决定性因素往往就是价格。如果对比拼多多、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增速,就会发现价格的影响力。
但低毛利的品牌,算不算好品牌呢?近期,罗振宇在采访中问及叶洪新这一问题。
叶洪新的回答是,算。因为不是所有的品牌都得溢价,消费者想要没有太高溢价的产品,往往会对这类产品与品牌有很高的认可度,这也是好品牌的一面。
“坚持用户价值”,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坚持用技术去普惠用户,而非用溢价绑定用户,需要品牌有很高的定力。这是徕芬坚持在做的事,或许也是许多品牌值得借鉴的思路。
聚焦用户人群 跨界生意另类玩法
如今,徕芬的生意似乎越来越“性感”。在高速吹风机之后,它又再次扎入了一片电动牙刷这片红海市场,再次推出颠覆性的技术,再次压缩毛利,将价格打下来。
这一次,徕芬依然表现抢眼,其全球首创的扫振一体电动牙刷,一上市不到5分钟就售罄2万台,上市不到一个月便卖出13.5万支,销售额高达4000多万。
那么,为何徕芬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且是一个高度竞争的领域,还能持续打造单品爆款?这其中有何值得深思之处?
在近期的采访中,叶洪新提出,徕芬其实有不变的内核。
其中一条,是对深化供应链建设的坚持。
另一条就是,在选择打造下一个,下下一个产品时,徕芬的稳定策略,便是聚焦用户人群。正因如此,即使产品很大,用户依然有充足的理由选择它的高速吹风机、扫振一体电动牙刷,亦或者以后要推出的剃须刀等倒产。
一直以来,在许多人眼中,徕芬都被认为只是一家吹风机公司,但在叶洪新看来,“我们是一家创新科技公司,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品类、某一行业的逐利公司”。
所以徕芬科技靠着卓越的技术实力,围绕着消费者实际需求,让产品的价格门槛一降再降,通过“技术普惠”实实在在地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舒适的生活体验。
在商海中角逐,找得到用户,找得到用户需求,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而持续聚焦一类用户群体,通过优化供应链,死磕技术,以最前沿的技术普惠一类人群,这样的生意,其“性感度”上丝毫不弱于只追逐于高毛利的品牌。
发布于 2024-03-21 19:36・IP 属地宁夏查看全文>>
吹散了故事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哆啦A梦 - 0 个点赞 👍
当社会的基本需求被满足之后,接下来就是更好的体验追求。
如果我吃不饱的时候,我需要的是切实解决我需求的东西。我吃饱了之后,我需要的是能让我生活舒服的东西。
发布于 2024-03-21 15:15・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蜗牛爬爬爬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远方的远 - 0 个点赞 👍
说得对,我就是想买一些物美价廉的东西,本来便宜的东西被各种搞得越来越贵,现在钱不值钱一半就是被这些人炒起来的。徕芬能有这个格局已经完胜80%的商家了。很多人在说它不好,可是以前高速吹风机买不起的时候是徕芬加入了,然后各家的价格才下来的,不然现在还是上千元的产品,至少在这点上大家说不了
发布于 2024-03-21 17:42・IP 属地宁夏查看全文>>
小夭 - 0 个点赞 👍
徕芬我用过,用过他的吹风机与电动牙刷。
在国货里,徕芬是有自己的想法,又坚持自己初心的一批人。他能够以自身的产品优势得到大家的认可,但在价格上,又不当刺客,这才是他成功的秘决。
发布于 2024-03-21 17:15・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木子君的小屋 - 0 个点赞 👍
科技带动进步,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一些消费者而言,徕芬可能成为国货品牌中一个积极的例证,尤其是在其成功使用高科技创新之后,加上独到的市场策略,成功取得了市场份额的情况下。然而,是否能够称之为「优良答卷」,还有看后续对市场的影响和发展。
发布于 2024-03-21 15:54・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白日失眠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未知 - 0 个点赞 👍
2003年,比亚迪花了2.7亿,买下秦川汽车,正准备在燃油车市场大干一场时,他们发现了一个极其扎心的事实,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作为行业新秀,比亚迪发现,如果按照过往的造车模式,自己只有死路一条。因为向供应商大量采购配件,最后整合组装,成本高得吓人,利润薄得吓人。
当时,燃油车的大部分关键零部件都被博世等国外汽车供应商垄断,单一套刷车系统,报价就要2000元/套;而比亚迪第一款燃油车F3,当时的定价只有8万元,如果要按这个定价卖,比亚迪或许底裤都要被亏掉。
正因现实所迫,比亚迪才不得不将目光放在垂直整合供应链上。谁能想到,21年后,比亚迪不仅建立了庞大而复杂的自有供应链,还通过垂直整合带来的一系列优势,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强势的品牌,2023年销量量竟达到302万台,同比爆增61.9%。而且,在长期深化自建供应链的过程中,比亚迪不断死磕技术自研,甚至形成了创始人王传福所谓的“技术鱼塘”,想要什么技术时,就去捞一条出来。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比亚迪模式的成功,在另一个国货品牌身上,再次得到了印证。2021年,这家品牌才发布首款产品,2023年,其销售额已经超过30亿元,成立3年狂揽47亿,创造了又一个商业奇迹。
这家品牌就是徕芬。同为国货品牌,徕芬成功的背后,与比亚迪有着太多异曲同工之处。
死磕供应链 往深处扎根
作为小家电品牌,徕芬与比亚迪的相似之一,便是对供应链建设的执着。
在某次采访中,徕芬创始人兼CEO叶洪新表示,制造业的本质,是供应链。
在近期与罗振宇的对话中,叶洪新再次强调,自建供应链的价值。
甚至,叶洪新直言不讳地说,自建并深化供应链的能力,是徕芬的“护城河”之一。作为一个四次创业的连续创业者,叶洪新干过淘宝店,做过飞行器,也开发过电动滑板车。这几份创业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当一个品牌把产品做到极致时,市场一定会给它丰厚的回报。
所以,叶洪新坦言,“我自己做产品,永远都是想为消费者创造的价值,能不能体验再好一点,能不能再高效一点,能不能再直接一点”。简言之,关注用户需求的前提下,产品能否再极致一点。
而如何才能做出极致的产品?接受罗振宇的采访时,叶洪新表示,在超级爆品时代,干制造业,要有一个新的视角,就是用产品思维去做。
通过自建供应链模式,企业可以从源头上追溯,工序上的优化,材料上的调整,都可以在过程中持续修正,从而使产品打造具备更极致的效率。
与此同时,制造业的降本速度非常快,如果在价格上给自己留空间,其实非常危险。因为当你选择50%毛利时,就有人选择40%、30%,甚至更低。另一个护城河就是更低的成本和售价格,降低自身利润换取用户,提高用户接受度和好评率,从而形成企业良好口碑的正向循环。
而要做到这一点,自建供应链,进行深度垂直整合的优势便十分明显。因为品牌可以从各种工序、材料上调整优化,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正因如此,不同于很多消费品企业,徕芬一开始就选择了自建供应链的模式。目前,其通过自建的超10万平台的生产制造中心,可实现90%以上的核心零部件自研自产。在采访中,叶洪新也透露,未来徕芬还将建设一个超级工厂,可以实现原材料进厂,成品出厂的效果,甚至连零件的前工序都将融合到这座超级工厂中。
有人评价徕芬,称之为“品质像苹果,价格像小米”,而在笔者看来,徕芬的执着,更像比亚迪。
死磕技术 往普惠上走
除了对供应链建设的执着,徕芬与比亚迪如出一辙,在对待技术上的“死磕”态度,同样如此。
要知道,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徕芬目前推出的产品只有两款,而每一款产品研发时长都超过了两年。这样推出新品的节奏算不上多快,对于一个拥有超级爆品的品牌来说,更是如此。
但徕芬却很坚持。在采访中,叶洪新提及到,徕芬始终不变的是,坚持用新技术去做老产品,生产的所有产品要有最前沿的新技术,给用户极致效果体验。所以,它的高速吹风机花了两年,只为了自研电机等核心技术,电动牙刷历经两年屡次失败,只为了自研伺服系统等。
但对技术溢价,徕芬的态度却很慎重,它认为技术不是为了溢价,而是为了普惠,让更多用户享受低价高技术,在日常产品使用中获得颠覆性的体验,提升生活的质量。
如果说,科技只是工具,那么生活才是目的。“坚持用户价值”,是非常艰难的事,坚持技术普惠,需要极强的定力与很大的格局。但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或许才是徕芬崛起的密码,也是值得创业者思考的事吧!
发布于 2024-03-21 20:07・IP 属地宁夏查看全文>>
泽川 - 0 个点赞 👍
现在的商业环境中,传统制造的整合模式似乎正在被一种新的垂直整合思路所挑战。例如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上,几乎绝大多数的手机厂商们都采用ODM生产模式,由手机厂商来主导智能手机本身设计、研发,在完成后交给代工厂商进行量产制造。
这种生产模式,就连一向追求极致创新的苹果品牌,以及市场常年霸占全球销量第一的三星都不例外,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手机品牌和ODM厂商之间都能实现一个双赢局面。
但很快你们就可以发现,ODM生产模式存在短板:虽然产品来自于不同品牌,但是在主打性价比的市场范围内,产品撞脸概率很大。有时候只是外观,有时候甚至连设计规格配置也几乎类似。从而导致在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厂商们不得不花更多的钱从核心的技术上来强化自己的竞争力。
但技术不是那么容易突破,不然中国市场上就可以出现更多的华为了。因此,一些品牌推翻了传统制造的模式,从而修建自己的工厂。
其中一家名为徕芬的公司便是此趋势的典型代表。在罗振宇与徕芬创始人叶洪新的深入对话中,我们可以深度的洞察到徕芬对于这种新模式的内在逻辑的发展性在产品创新和制造方面的优势。
叶洪新说:消费者就想要没有溢价的产品
徕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制造业的独特理解。
徕芬对制造业的独特见解让我印象深刻,徕芬认识到在机械类、构造类行业技术领先性有限且不可持续的情况下,而成本优势和效率提升将成为制造业竞争的关键性问题。因此,徕芬选择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他们决定实现产研销一体,自己做工厂,将产品的生产制造的环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种选择背后通常有较强的逻辑非常清晰:通过垂直整合资源的优势,可以在成本控制上达到极致,同时实现产品的高效率和优质体验,从而控制产品的溢价,让消费享受到低溢价甚至没有溢价的产品。
自建工厂道路的选择并非偶然,在徕芬看来这是一个“超级爆品时代”。在这个时代,产品种类相对单一,但规模和量都很大。
这意味着,打造一款成功的产品,可以迅速的占领市场,形成巨大的市场规模。对于徕芬来说,这为他们通过垂直整合提升效率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而一旦效率得到提升,成本自然会下降,从而形成竞争优势。
但徕芬的模式并不仅仅局限于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他们还引入了“用做产品的思维去做制造”。
从源头开始,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优化,甚至重新设计。以追求更高效的工艺和更合适的材料,从而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性能和体验。这种以产品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使得徕芬能够在制造业中脱颖而出,高效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徕芬的这种模式并不是简单的“自己做所有事情”。
相反,非徕芬的垂直整合模式,并非简单的自给自足,也非常重视合作和供应链的管理。但与传统的水平整合不同,徕芬在供应链管理上更加深入和精细。不仅控制核心零部件的生产,还对整个制造过程进行紧密的监控和管理。以确保徕芬能够在产品质量、成本和效率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叶洪新说:我们要用做产品思维去做制造
那么,为什么在这个时代,厂商更愿意用这样的思路来进行变革,同时将制造业从水平整合向垂直整合的转变呢?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消费者需求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目前的市场环境中,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值得一提的是,徕芬在垂直整合的过程中,并没有忽视供应链的重要性,通过深耕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品质。同时,徕芬还对整个制造过程进行了紧密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高效运转,实现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的双赢。
徕芬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企业在不断变革的今天,通过新时代、智能化在改变着制造业向新的智能AI+时代的变化,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和需求,不断改进和优化产品。同时,加上垂直整合供应链和超级爆品也终将成为制造业的主旋律。
对于徕芬这样自建工厂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时代。但只有那些敢于创新、勇于尝试的人,才能在这个时代中脱颖而出。
叶洪新叶表示,我自己做产品,永远都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能不能再直接一点,能不能再高效一点,能不能体验再好一点。
以这样的方式做企业,也是用实际行动给消费者创造价值,给中国品牌乃至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中成为耀眼的存在。也相信徕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保持这样的创新和进取的精神,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实惠的产品,成为制造业乃至整个个护领域的佼佼者。
发布于 2024-03-21 19:55・IP 属地宁夏查看全文>>
甲苯酸钠 - 0 个点赞 👍
近年来,随着国货品牌的强势崛起,很多国货都开始成为海外大牌的“平替”。一方面我们要为国货的进步和发展感到高兴,另一方面我们也有了更高的期待,是否可以更进一步,抛弃“平替”的标签,打造有我们自己特色和技术创新的好产品?
就拿近年来异军突起的徕芬来说,凭借产研销一体的策略和持续的技术普惠路线,徕芬显然已经成为了国货创新的标杆品牌。今天我们一起来深究罗振宇对话徕芬CEO叶洪新,让我们看一下过去五年徕芬到底做了什么,又为整个行业带来了什么?
自建工厂,既要压缩成本还要更高品质
很多科技企业往往会把绝大多数精力放在产品研发和设计上,生产制造方面则会选择代工厂进行生产。那么作为科技圈的新贵,徕芬为什么要斥巨资自建工厂呢?用叶洪新的话来说,很多做产品设计的公司其实并不愿意参与到产品的生产制造中来,一方面是因为利润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脏活累活,干不好就会“出力不讨好”。但如果想要获得成本上的优势,就必须要自建工厂
代工厂的产线丰富和复杂,这也意味着不会为某条产线做精,那产品质量已经有了上限,同时代工厂也会有一定的成本费用;但如果换成自研工厂,那就可以做到更低的价格、更高的效率。因此,徕芬选择自建工厂从商业逻辑上来看完全是明智之举。
压缩成本后,能比肩千元产品的徕芬,为什么定价这么低?
大多数企业在压缩成本是为了提高自身利润,但徕芬却做了一个大胆的决策,比肩戴森性能的高速吹风机售价仅戴森的五分之一,也因此被打上了戴森平替”的标签。
当时也有不少人表示,如此卓越的性能,就算定价到一千,也很具优势,而且还能有更多的利润,徕芬为什么不这么做?
徕芬的战略眼光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长远,更低的售价、更低的利润首先受益的就是用户,用户以更实惠的价格得到了更好的产品,自然也会给徕芬带来更大的市场,徕芬的策略最终显然会迎来一个“双赢”的局面。正如叶洪新所说,这样的定价就是为了不给自己留空间,因为制造业本身是一个降本速度非常快的行业,规模起来了以后成本必然会下降,如果前期利润太多,竞争对手就有空间进一步降低利润来参与竞争。同时作为一家刚刚问世的企业,需要迅速打开市场,更低的价格换市场,更低的价格换用户,这就是徕芬超高质价比的底层逻辑。
徕芬做产品的基本方法论
随着徕芬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徕芬已经有了一套做产品的基本方法论,那就是如何让产品变得更好用、更好看、更实惠。
叶洪新用电动牙刷举了个例子,传统电动牙刷是通过振动来清洁牙齿和口腔,但这显然不是完美的口腔清洁方式。在很多国外大牌已经逐渐放弃电动牙刷技术创新的大前提下,国货品牌更应该坚持创新,打破电动牙刷创新乏力的局面。于是,徕芬出手了,研发出扫振电动牙刷,从原理上更接近巴氏刷牙法,清洁效果更佳,同时299元的起售价也非常有优势。罗振宇也问到为什么这样的技术创新全世界其他的厂商都没想到?
叶洪新说因为电动牙刷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同时产业链又非常成熟的品类,因此很多企业都没有重新思考如何才能做出更好的电动牙刷,而徕芬则是重新思考,重新定义。
从这点来看,徕芬是家踏实做实业的公司,过去大家对徕芬的定义可能是“网红品牌”,但徕芬很清楚,如果想摆脱这个标准,需要不断做出技术创新,为用户提供更多的超高质价比的好产品。而从今年的产品迭代速度来看,徕芬确实也做到了这一要求,更实惠、更好看、更好用都是大众对徕芬产品的标签。
徕芬的品牌价值在哪里?
在节目中罗振宇问道:“按照西方的品牌理论都是我做品牌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获得溢价,最好是有极高的毛利才叫好品牌。但如果你们一直坚持极低毛利不给别人机会也不给自己机会的策略,那它还是个品牌吗?”
叶洪新却表示,如果用户对我们有很高的认可度,那我们就是一个品牌,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徕芬对好品牌的定义就是用户的认可,所以并非所有的品牌都要溢价。不难看出,徕芬的发展史其实正是中国制造近年来发展历程的缩影。对于一家企业来说,为消费者提供更好产品的同时还可以快速健康的成长是十分难得的,徕芬恰巧就正在这条道路上跨步前行。
发布于 2024-03-21 19:44・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西瓜籽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塔塔 - 0 个点赞 👍
国货的希望就在于此。也是给大家创业给出了答案,让大家觉得这是希望,这是未来的发展模式。
通过本来的对话,指出了质量的重要性也同时为其他人描绘出了蓝图,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提出了质量第一的要求。
发布于 2024-03-21 19:01・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南方姑娘987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浪花一朵朵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君莫笑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