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 TikTok 和钢企收购,美媒发文批贸易保护「美国正进一步抛弃自由贸易,令企业心寒」,如何评价?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的宝贝老婆你是不是在你看来还是不是真的喜欢我的大叔吧,!我的吧?。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赶上我们都没法说话了呢?我们…
查看全文>>
常常在 - 524 个点赞 👍
我们来聊聊美国的保护主义。
首先,美国曾经是一个开放的国家。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哪怕到了今天,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比较开放的国家。日韩这种伪资本主义就不说了,欧洲在贸易保护方面也是做得比美国还严重的。
但美国在开放方面,是有他自己的红线的。那就是他要觉得能掌控。
对于他掌控不了,他是会下死手的。
(1)比如有些东西他认为你做了就做了,影响不到美国的整个经济地位,那我可以不管。就比如那些他根本不在意的低端制造业。
(2)有些东西他认为自己随时只要愿意,他也能做,还有自信做得更好(不管这个自信是否合理),他也不管。比如各类电器,消费类电子,汽车。
(3)有些东西他认为他可以随时拿捏,即使自己做不了,但他能控制得住你,那也会放你一马。比如ASML的光刻机,三星的半导体。
本来这三点已经可以覆盖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产业和企业,所以美国曾经有段时间显得特别开放。
所以在2000年以前,他大力推动WTO,推动区域贸易组织,推动关税减免,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即使给发展中国家一些优惠政策也在所不惜,因为他认为这些优惠政策在美国的国家实力面前无足轻重。
但就在这时候,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个异类。中国。
中国体量庞大,资源丰富,发展速度极快,大有赶超美国之势。而且中国不愿意困守在低端制造业,他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修建基础设施,投入研发,在各个关键领域持续突破。更要命的是,这个国家对美国来说,不受控。信仰不同,文化不同,人种不同,武力胁迫不了,一穷二白的时候就敢跟美国对着干,还干成了平手。这就让美国感受到了极大的恐惧和威胁。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的贸易保护势力抬头了。而且这种保护,是有针对性的。就是针对中国,当然也包括俄罗斯,伊朗等等。
国内有不少人觉得说,中国国内也用不了Tik Tok,用不了google,用不了Facebook,这不是比美国封禁Tik Tok更严重吗?
其实中国确实也对互联网有管控,全世界任何国家对任何行业都有管控,只是尺度不一样而已。但中国对于行业的管控是一视同仁的,只要你遵守我的规则,任何企业都可以进中国市场。Tik Tok为什么进不了中国市场?当然它本身作为字节的子公司,就不会回来抢母公司的生意。但更重要的是,Tik Tok上很多内容在中国是不允许播的。而这个不允许,是一视同仁的,抖音不能播,快手不能播,小红书微博知乎通通不能播。Tik Tok要是也愿意遵守这个规则,他也可以进来,但他就不是Tik Tok了,所以他选择不进来。
Google以前在中国也可以用的,但中国后来制定了一些管理措施,包括搜索企业服务器必须在国内,哪些内容不能显示等等,Google不愿意接受,最终选择退出中国市场。但这些规则对于百度,对于360,对于搜狗,都是一样的。哪怕现在微软的bing,也是要遵守这些规则。微软的bing,在国内搜索到的东西,跟美版搜索到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因为国内版他遵守了中国的规则。反过来只要遵守了这些规则,你就可以在中国做生意。
但美国对于Tik Tok的管控不是这样的。Tik Tok不能运营下去的原因是他是一家中国企业,美国没有给Tik Tok作为一家中国企业继续经营下去留下任何口子。它要嘛卖给美国企业,彻底脱离跟中国的关系。要嘛被封禁。没有其他选择。
Tik Tok在之前已经将数据交给美国的数据库公司甲骨文管理,这种最核心的东西都交出去了,但还是没有用。
还有人说,那中国对于互联网公司的管控太严苛了,这个不能显示,那个不能显示。我就很想跟这些人说,你去推特(现在叫X),Facebook上批评犹太人试试看,让美国人教你什么叫言论自由。哈佛校长因为没有制止学生批评以色列,被叫去国会,被一群议员骂了几个小时,最后没顶住压力辞职了。你觉得美国会给你比哈佛校长更大的自由?
在中国,你能见到很多美国品牌的合资车,甚至能见到特斯拉这种美国品牌独资的汽车,而且数量非常庞大。但美国对中国的汽车是怎么看的,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就是那个华为代言人)说,汽车是“装了轮子的苹果手机”,可以搜集大量信息,“假如美国路上有300万辆中国车,北京能让它们同时熄火”。
中国曾经对新能源车提供补贴,当时深圳的补贴政策就被质疑说是帮扶比亚迪。但实际上深圳当时的政策是对纯电续航划了一条线,那条线把丰田当时的车型排除了在外。是否存在偏向属于罗生门,说不清楚,但在条文上是一视同仁的。而且日本车企经过调整之后,后面的车型也符合政策,享受了补贴。
同样我们看看美国,美国现在对新能源车,联邦政府会提供每台车7500美金的补贴。但规定,相关新能源车不能包含“受关注外国实体”提取、加工、回收的镍、锂等关键矿物,否则不享受补贴。而“受关注外国实体”就包括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朝鲜。你看,都指名道姓,就是针对你了。而且说是4个国家,实际上跟新能源有关的也就中国一个了。所以这个规定的针对性是极强的。
我们再看通讯设备。华为中兴的通讯设备,包括基站,交换机,手机等,在国内都是实打实靠实力把诺基亚和爱立信给挤出去的,甚至国内的运营商为了保持竞争,还刻意留了一点份额给国外品牌。在世界上其他地方,这个趋势是一致的,只有在欧洲受到了限制。在美国就更不用说了,美国政府直接拨款,资助运营商换掉华为的设备。
苹果手机在中国占据了非常大的市场份额,我们从来没有给他使绊子。但现今的美国市场,哪有中国手机的影子?是中国手机不行吗?恐怕连欧洲人都要表示不同意。
综上,美国的贸易保护倾向已经成型,而且是有针对性的贸易保护,是会下死手的贸易保护。我们不应该再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期待。这跟换个总统没有关系。这跟产品类型也没关系。只要你是中国企业,只要你领先了美国,而且它觉得即使自己认真下场也做不过你的时候,你在美国的生意也就到头了。
发布于 2024-03-19 02:21・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信息对抗 - 262 个点赞 👍
其实回顾美国的历史,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政策逻辑的,是确保其全球经济霸权和政治霸权的一个'Tools’。在很多维度上评估,并不存在所谓的美国‘正在抛弃自由贸易’,至少这不是事情的全部真相。
熟悉美国政策的同志们其实稍微回顾一下历史,就会发现早在2016年的大选季的时候,不论是民主党的Hillary Clinton和Bernie Sander,还是共和党的懂王,都在公开辩论中已经开始明确的反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只是懂王走的更远,他甚至反对NAFTA)。这展现了,今天的美国国内并不相信所谓的'自由贸易’,而这种带有情绪性的‘民意’也在深刻的影响美国的两党政治,这是一个已经发生,正在发生,且不断发生的一个Facts。
如果稍微看的再更远一点,1994年美国政府才批准了NAFTA(北美贸易协议),迄今也不过就30年而已,所以这个题目中所谓的“华尔街日报”的情境‘在TikTok禁令和钢铁交易案上,美国进一步背离自由贸易共识。’并不是一个事实,这只是美国历史中一种'常态下的政策反复'而已。
甚至对于民主党本身(华尔街日报被视为民主党的党刊之一)来说,由于其票仓的部分核心来源于国内的‘工会’(产业工人),所以虽然民主党比看起来比更加极端的懂王要温和些,但在党内对于‘自由贸易和所谓的全球化’,其实抱有更深的怀疑和排斥的态度。
这种美国国内强烈的‘反全球贸易’的气氛,在这几年愈加的形成了一种‘跨党派’的共识,这又反向加强了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预期。
这里的底层逻辑其实非常简单,就是美国曾经“赖以成功”的,在冷战后为美国博取过巨大利益的全球贸易模式已经不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这一点伴随着'中国的成功'而具有预期外的‘鲜明的象征意义’(这里的逻辑是,全球化使得中国成功,美国fucked up)。所以美国走向抛弃自由主义,而变的更加的保守封闭,是一个可以预期的,正在发生的事情。
华尔街日报的这些文章所引申的底层逻辑也并不是真的讨论美国是否应该围绕着“全球化还是保护主义”展开教条性的争论。而是建议美国基于符合自己的叙事逻辑,和规则,去改造‘符合美国利益’的全球化贸易,在这个框架下,民主党的党报们塞入自己的‘具有意识形态’(有别于共和党的)的政治外交理念下的私货(例如应该团结盟友,加强自由世界的排他性贸易,对华斗争更具有策略性的基于LAW AND ORDERS等等等等)
这才是我们需要从这个新闻中理解的一些东西。
发布于 2024-03-19 10:30・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flyingpanzer - 213 个点赞 👍
华尔街日报虽然反华,但是财经媒体看问题还是相对客观的。毕竟金钱是真的会说话的。
这次的法案其实是给了政府超级大的限制言论自由的权利。
这里有白宫自己的辩解,里面充满了意识形态和蛮横。
我们看看最后一段,欲盖弥彰啊。
之所以要刻意回应,就因为这是一个必然的问题。但这样的回答是典型的deep state在尝试欺骗大众,因为它在用这一刻的静态来回避一个高度动态的法律带来的潜在危害。
foreign adversary country的范围来自美国法典10,4872,虽然目前只有4个国家,但是引用的条文标题是:4872. Acquisition of sensitive materials from non-allied foreign nations: prohibition. 看到了吗,章节大标题其实是non-allied nations。比如说,新加坡。想整你也是可以的。而且可以注意到这个条款修改非常频繁,一年一改。显然是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委员会就随时可以添加国家的。
静态来看,当前foreign adversary只4个国家。但动态看deep state是可以随时修改而无需议会投票的,这等于,deep state获得了随时威胁任何一个媒体/互联网企业的法律工具。
看看7521法案原文。
里面关于外国对手的描述简直就是大杀器。
请注意条文里说总统只要觉得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就可以执行。而且所针对的个人和敌对国家的关系是:directly or indirectly,东南亚国家有不和中国做生意的吗?亚非拉不和中俄伊做生意的国家有几个?那么这个person,经过美国小委员会调查,是indirectly(间接)的和中国有关。那么就可以适用法律。
美国的某个小委员会,找个借口就可以轻松拿捏各种联网或媒体公司的高管和股东了。
这个大杀器,最牛的地方在于,这个委员会的组建是党派私下分配的,在某个时段甚至可能和总统不是一个党派的。而且,这个委员会不一定是直接干死你,而是可以威胁你,你不听话,你不愿意帮利益集团压低热搜,就说你是敌对外国派来的。这个法律还允许豁免。这个威胁让你进入清单+我有豁免权力的组合。用来切香肠一样来不断威胁你。
固然,上升到要母公司剥离影响很大不好操作。但要搞你一个不够听话的高管,那大概率是委员会就能说了算的。对董事会来说,只是换个意识形态符合deep state需求的高管而已,董事会大概率会屈服。
高管也知道这种情况,就像哈佛校长要主动辞职一样。为了避免被董事会干掉,自己最好还是顺服deep state的需求,老老实实做黑手套。于是,这就给了deep state便利,可以轻易逼迫某个具体高管一步一步的让步,最终让这个高管成为自己的傀儡。进而控制影响这个媒体/互联网公司的意识形态。
实质结果看, deep state 给自己找到了控制舆论的抓手,而且可直接控制具体高管。
华裔就麻烦罗,如今美国社会的猎巫环境中,太多无辜的人,仅仅因为血统和长相就受害了。比如之前很多华裔、越南裔、韩国裔(和朝鲜裔完全没法区分)。仅仅是老老实实做科学家,却仅仅是因为血统,就是被FBI和各种委员会莫须有的审查了。再比如openAI的首席是俄罗斯裔。那么万一到了很关键的抢夺控制权阶段,微软的的某个高管可能为了取胜,就借助私人关系找到某个委员会去搞事情了。
从华尔街来看,如果还是20年前的美国,其实也还好,毕竟那时候两党表面斗,但是台下还是和谐的。会维持一个稳定的营商环境保护各大金主控股的公司。
现在可不一样了。两党斗,两党内的激进派不断夺权。以前保护金主营商环境稳定的建制派被打击削弱,留下来的也被胁迫。这时候,政府和议会的内斗,导致多个委员会,都想用这个法律去折腾大公司的高管。甚至大公司高管内部政治斗争,借助委员会来折腾职场对手。都不再是不可能的了。
从华尔街的角度来看,这次法律接着搞Tictok的名义,给政府的权利有点太过大了,有可能会在未来带来远超预估的损失。但是,在媒体们炒作起来的反中狂热中,又被deep state利用。显然没有办法制止了。
这种可以针对到具体实操人,颠覆和操控舆论媒体的权力一旦到手,你再想设定新的法律去限制,就难罗。
这次TikTok法案在未来的结果,很可能变得出乎意料。TikTok反而不会比关闭美国服务更糟糕了。毕竟背后有大国撑腰。但是其他APP呢?就怕这个法律对TT效果不明显,为了政绩,美国就要找别的APP开刀邀功了。
比如,知乎,微博。至于微信,本来进入美国就已经要反查你的微信记录了。真需要了,狠狠搞你腾讯一下博个名声,虽然微信本来就没有美国市场,但也够折腾的。
当然,更危险的,涉及巨额利润的,还有阿里巴巴,这可是美国上市的,拿捏起来简直就是任宰的羔羊。人家就一个一个的,慢慢把你的所有管理人员全部换成美国国籍,而且全部和亚洲人无关,甚至家属是亚洲人都不行。
小刀割肉,你阿里巴巴你怎么办?
要是中国的企业都动不了。就搞华裔。AMD的苏妈,英伟达的黄仁勋。还有俄裔呢?OpenAI的Ilya Sutskever可是生于共产主义的苏联。
对了,今天印度还好。要是俄罗斯打的太顺,印度又墙头草过去了。美国也不是不可能折腾印度人的!
编辑于 2024-03-19 15:0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鱼头好吃鱼尾好吃 - 165 个点赞 👍
这一次美国国会众议院高票通过针对TikTok的法案之后,互联网上面各种各样的声音非常多,各类观点也五花八门。总的来说悲观的多,乐观的少。义愤填膺的多,理性分析的少。
我想试着在这里不带个人感情的,从相对客观和理性的角度来帮大家捋一捋这件事情背后的逻辑。
首先要和大家强调的一个前提就是,网上绝大多数的观点都惯性的把美国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从这个逻辑出发,其实是很难理解现在美国政府的各种政策逻辑的。比如一个如此强调自由民主的国家,为什么偏要和一款体现言论自由的APP过不去?
我更倾向于认为,现在美国其实早就不是一个实际意义上的“国家主体”了。它内部更像是一个集合了各种利益群体的,一方面在制度层面寻求各方利益最大化,但实际操作层面只能达到各方利益“勉强接受”的局面。
而这几年针对TikTok的各种法案,同样也是在各方利益的激烈博弈下的产物。并且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在TikTok刚诞生的时候,美国内部激烈的政治博弈都拿这个APP没什么办法。那么在TikTok高速发展了四年,拥有了近两亿规模的用户之后,这种博弈只会更加白热化,导致TikTok更难被禁止。
这是摆在台面上的最简单的一个逻辑。
那么TikTok法案背后,到底有哪些势力在博弈呢?我们不妨简单来分析一下。
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一定就是犹太势力。
是的,很多人说这次美国政府之所以如此坚决的要封堵TikTok,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巴以冲突中,TikTok对同情巴勒斯坦声音的“纵容”。
我只能说这种观点,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
就像很多媒体报道的那样,这次走在反TikTok最前沿的犹太团体,就是一个名叫“北美犹太联合会(JFNA)”的著名团体,是美国国会快速推进TikTok剥离法案的幕后推手之一。
但就我所知,不是所有犹太人都像那些冲在加沙第一线的那样,把所有巴勒斯坦人赶到拉法的狭长地带,还要对着领取救援物资的平民一顿突突突的。
这些是犹太人中最极端、最血腥、最没有人道的代表,但并不是所有。我不是在为犹太人洗地。
就好比前两天那位在参议院狂喷内塔尼亚胡的查克·舒默一样。这人算得上是美国政坛内部最“根正苗红”的犹太裔政客了。
当然你可以说他是为了自己党派的利益,也可以说他马上要退了,口无遮拦。但是既然他敢还在高位的时候直接怒喷以色列现任政府,那就说明他的观点一定是得到了背后大量的利益团体支持的。
就目前得到的已知信息来看,作为掌握着参议院微弱多数席位的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在这次TikTok法案的态度上面是比较谨慎的。并未直接透露自己支持或者反对的态度,而是更倾向于通过听证会等方式,更谨慎的处理此事。
其次,我们必须注意到的是,现在TikTok背后同样有大量美国本土资本(包括犹太资本)的投资。
假如TikTok的法案最后导致的结果是TikTok退出美国市场,受到损失可不仅仅是几百万个美国本土网红,而很可能还包括这些本国资本对TikTok数百上千亿的投资。
目前已知的TikTok十大股东:
1.ByteDance(字节跳动),是TikTok第一大股东,持有约39.1%的股份(字节占20%的股份由公司创始人所有,20%的股份由公司员工所有,其中包括7000多名美国人)。
2.SequoiaCapital(红杉资本),是TikTok的第二大股东,持有12.8%的股份。
3.SoftBank(软银),是TikTok的第三大股东,持有9.8%的股份。
4.GeneralAtlantic(大西洋投资公司),是TikTok第三大股东,拥有约9.1%的股份。并且是该公司最大的投资者之一。同时还是该公司业务扩展的关键支持者。
5.KKR&Co.Inc(凯雷投资公司),是TikTok的第五大股东,持有4.7%的股份。
6.HillhouseCapitalGroup(高瓴资本),是TikTok的第六大股东,持有4.3%的股份。
7.TrustbridgePartners(信桥资本),是TikTok的第七大股东,持有2.9%的股份。
8.MorganStanley(摩根士丹利),是TikTok第八大股东,持有2.7%的股份。
9.TigerGlobalManagementLLC(泰格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TikTok的第九大股东,持有2.5%的股份。
10.PrimaveraCapitalGroup(春华资本),是TikTok的第十大股东,持有约2.4%的股份。
大家可以去了解看看,这里面包括多少美国本土的资本投资,其中又有多少是犹太资本的直接或者间接投资。而这些美国最顶级的资本,又能对美国的政策走向产生多大的影响。限于篇幅我就不在这里一一分析了。
再次,大选的影响因素。
毫无疑问的一点就是,这就是共和党在大选前搞出来的,试图让民主党崩盘的选举策略之一。对拜登来说,态度太软弱就是通中,态度太强硬就是选举失败。
那么拜登唯一的选择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拖字诀。把这个事情拖到大选之后,到时候就完全是另外一个局面了。
很多人说禁掉TikTok对选情影响不大,因为喜欢TikTok的都是年轻人,其中大部分又没有投票权,或者对政治热情不高,这说法是极其错误的。
TikTok公开的用户数是1.7亿,也就是差不多一半的美国人都在玩TikTok。按具体年龄来统计,10-19岁占32.5%, 20-29岁占30.1%, 30-39岁占比16.4%,, 40-49岁占比13.9%, 50岁+占7.1%。
也就是说玩TikTok的人中,又具有投票权的比例,大概占三分之二,1.1亿往上。
而众议院通过的那份“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对手控制应用程序侵害”法案,只给了TikTok165天的时间来上诉和反击。
也就是“理想情况下”,刚好就在11月大选前的一两个月,TikTok就要和美国用户说再见了。
美国政府不可能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找到一个能够完美替代TikTok的产品,那么到时候拜登政府面对的必然就是上千万美国TikTok用户的满腔怒火。
拜登会因此丢多少票?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现在的民调,拜登几乎在所有摇摆州都至少落后特朗普两个百分点。
而在2020年拜登获胜的几个最关键的摇摆州当中,有些州只赢了零点几个百分点,也就是几千票。
反正我不信拜登和民主党敢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去赌。
我甚至宁愿相信民主党会给那些最激进反对TikTok的犹太团队承诺:只要你们支持我们民主党上台,我们上台之后马上就推禁止TikTok的法案,甚至比现在这份还激进。
因为到时候民主党和拜登就有充足的时间去缓和禁止TikTok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甚至可以让美国人逐渐去适应美国本土的类TikTok应用。
但是在选前这个时间显然不够了。
犹太人也许会同意缓几个月,换一份更严厉的法案。但是民主党肯定无法接受一个共和党的至少四年的执政周期。
想想看一旦特朗普上台要把民主党的政策翻成什么样吧。
最后提一句,我同样不相信TikTok有所谓“剥离”给美国本土企业的可能性,多的我也不想说了。
编辑于 2024-03-18 23:42・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阳光下的黑影 - 140 个点赞 👍
如果我在21世纪初,告诉大家有一天中国会大喊自由贸易,而美国会封禁外国企业,会有多少人觉得我是疯子?
这才多少年啊?世界就跟变了个样子一样。
俄罗斯的口号是要保护人权,
英国的口号是要维护国家统一,
中国的口号是要保护自由贸易,
美国的口号是国家安全不容侵犯,
只有法国,还是每两个月换一个说法……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啊……
发布于 2024-03-19 09:14・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苍炎之心 - 139 个点赞 👍
很惊讶吗?老美不一直都是这样的吗?
法国的阿尔斯通是怎么被抢的?老美一张a4纸《反海外腐败法》直接把法国的阿尔斯通高管拿下,最后罚了7.72亿美元,阿尔斯通的核心部门更是直接被强行收购。
欧洲的空客不也一样吗?被罚了40亿美元,还有德国的西门子4.5亿美元,荷兰的电信巨头8亿美元,还有巴西石油,瑞典爱立信等等等等等等。
近的还有华为不是吗?人都给你在加拿大扣住了,这对我们来说不陌生吗?
远的来说还有日本的东芝,那更是离谱,1987年日本自己的警示庭冲进东芝公司,把高层给全部拿下,判刑的判刑,罚款的罚款,然后暂停在美一切工厂,征收1万亿日元罚款,无条件接受一切处罚措施,顺带着彻底打碎了日本半导体企业的脊梁骨。
人家之所以不搞你,是因为你还没有威胁到人家,等你威胁到人家,直接给你来一套资本主义的大铁拳,顺带为您量身定制一身法案。
只能感叹一句,还是哈耶克看少了呀。
发布于 2024-03-19 10:42・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暗一般的孤独 - 97 个点赞 👍
当美利坚封禁Tiktok和钢企的时候,美利坚说的自由公平合作不见了。
当以色列屠杀巴勒斯坦人民的时候,美利坚说的人权和主权都不见了。
当亚伦布什内尔点燃自己的那一刻,美利坚说的公平和正义都不见了。
是美利坚双标?美利坚一直都这样啊!
是传播媒介变了,现代获取信息方式更加多元后,他们没能力在全平台美化自己行为,反而让更多人看到了不该看的,仅此而已。
发布于 2024-03-19 07:57・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孔武有力宁采臣 - 96 个点赞 👍
如果美国不延缓对TT的处罚,那就会有大乐子了。一旦在选前通过法案,TT立即准备退出美国,美国政府肯定要阻挠的,他的目的还是要控制TT,而不是让TT去一个无法控制的地方。
而阻扰,就会很难看了,那就等于强抢别人的资产了。这就是彻底不要脸了。
提出法案的人,为了选票,或者为了自己团体的私利,有点对国家太不负责任了。
发布于 2024-03-19 01:15・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东张西望 - 95 个点赞 👍
我前面就说今年是回旋镖大年,tiktok也好日本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也罢。美国就一条危害美国国家安全。这把鼓吹美国自由的各路大V和公知。脸打的啪啪的,都抽出血丝儿来了。
我去年在相关回答中说过一个问题,就是中国要去外资很多人不理解。现在看见美国的做派了吗?大家应该能理解了。就是像中美一样的大国(这个世界上只有 腹黑兔和大傻鹰是真正的大国)一定要牢牢抓住自己的产业链!!!绝对不能让外国染指,哪怕就是一个普通钢铁厂都不行。吃进去的你也得给我吐出来!!!另外就是我说别傻不拉几的觉得美国能保护你财产,自己家亲兄弟为了争夺财产都能打的头破血流。你却相信和你不是一个民族 一种信仰 同一肤色的外族能保护你尊重你呢。
美国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什么自由民主 保护私有财产 自由贸易也就是忽悠和诈骗罢了。
发布于 2024-03-19 12:24・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mdlhdeutsch - 9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一个美奸 - 57 个点赞 👍
不可能三角:权力、利益、名声,这三样东西最多只能同时拥有两样,不可能三样同时拥有。
美国现在的行为正是滥用其国内立法权和总统行政命令,公然抢夺他国企业股权、合法财产,那么美国必然也会丧失了过去几十年苦心孤诣营造、鼓吹的“尊重契约精神、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治社会”的好名声。
连美国媒体都看不下去了,可笑的是美国政客既想要捞到好处,又不用损害名声,这种既要又要、当碧池又要牌坊的行为,很符合美国政府一贯“软饭硬吃”的风格!
编辑于 2024-03-19 00:11・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34 个点赞 👍
贸易自由,市场经济,言论自由,这是公知们吹捧起美国的口头禅,开口闭口就是你看人家美国。
可现在的情况,要说多打脸,也不见得,毕竟公知们早已没皮没脸了。
发布于 2024-03-19 10:54・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鱼事爱评 - 3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木心烈 - 14 个点赞 👍
其实看俄罗斯最近几年的经济
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美西方的全面制裁
虽然会令目标国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但是相应的
国内买办巨头的大规模逃离
很多涉及国家命脉的外资的抽离
以及全面摊牌带来的处理过去一些投鼠忌器的顾虑消失
对于一个有工业化基础和丰富资源的国家来说
效果堪比刮骨疗毒
痛是一定会痛的,但是有道是长痛不如短痛,这既是危急,又是一次清理内部环境的契机
对于美西方来说,一旦被制裁国家渡过了对外资抽离的艰难时期,内资完成替代,内部整合了生产力,那么这就完全是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
皇军逼着你杀汉奸了属于
制裁虽然可怕,但是也只是没有实施的时候效力才能最大化,一旦落实了,反倒是掀桌子的理想借口
而美国之所以一次次刷新世人想象力的下限,是因为自己内部的危机让他们无法再举重若轻,无法再四两拨千斤,一旦失去了从容优雅的战略优势,那只能说明,这是困兽犹斗 从字面意义上的纸老虎,变成了真正的纸老虎
我相信,如果一年之内,有死士小部队偷袭华尔街,白宫,是大概率事件,而这一次,老美再没有当年掏洗衣服的霸气,而是一个屁都不敢放
发布于 2024-03-19 10:43・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白起 - 11 个点赞 👍
心寒的是外国企业,得意的是大漂亮企业。
今天的大漂亮已经不是昨天的大漂亮,已经开始使用大棒替代开放和拥抱了,关键是大漂亮驴象两党的贸易保护政策居然出奇地一致,简直就是神功合体了。
今天大漂亮的政策越来越内卷,竟然到了乱贴“国安考量”标签的程度,大多数时候,一言不合,就给外国企业贴上这种危害大漂亮安全的标签,甚至到见外国企业色变的程度了。
从封禁华为、制裁中兴到出台“非售即禁”的TikTok剥离方案,再到反对新日本制铁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坚持大漂亮公司应留在大漂亮人手中,充分说明了大漂亮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
现在大漂亮不仅对兔子的企业如此,对待小日子的日子也是如此,只能说明大漂亮对自己的经济政策越来越没有信心,甚至还抬出工会担心工人失业的理由进行搪塞。
2016年以前,那时候的大漂亮似乎有着所谓的所谓的华盛顿共识,政府不干预市场,对外贸和外资持开放态度,可是自2020年川普上台之后,这份风向就变了。
“新华盛顿共识”,这是拜登政府的安全顾问沙利文创新的新名词,老沙妄图启动动用关税和补贴措施,挽救大漂亮内部钢铁、半导体、汽车等内企的颓势,而且动辄就要贴上“国家安全考量”标签。
大家开个车,整个手机,刷个抖音,到小日子的钢铁厂上个班,就算危害大漂亮的郭嘉安全了,这也是搞笑了,大漂亮这是准备以后自己跟自己玩了。
编辑于 2024-03-18 21:52・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刘不是 - 9 个点赞 👍
美国总统拜登罕见发表声明,以“工会担心美国工人失业”为由,反对新日本制铁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坚持美国公司应留在美国人手中。
这次居然没有用国家安全这个用烂了的理由。
这是装都不装了啊。
也就是说,为了保护美国工人的工作,所以,禁止正常的公司交易。
那美国经济还有谁敢去投资,随便买个公司,都可以用这个理由。
国家可以干涉企业的自由买卖了啊!
这可是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圣地--美利坚啊。怎么能干出这种事来。
话说,拜登这是为了公会的选票出的烂招吧。
但是,大家并不会管你背后的逻辑是啥,你既然干出这种事来,美利坚“自由主义经济”的屁股就永远擦不干净了。
发布于 2024-03-19 09:55・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不能只看不说 - 4 个点赞 👍
其实美国抛弃自由贸易的很重要一点是军事霸权的衰弱。
先来说说自由贸易给他国带来的好处。
二战以后,美国实行了自由贸易。让很多国家受益匪浅,甚至成为了发达国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
日本从一个战败国仅仅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就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里面就是美国实行自由贸易的作用。
美国给了日本什么呢?
1.二战后的美国倡导的是全球化自由贸易,这为日本制造扫清障碍,日本过硬的产品可以远销海外。
2.美国强大的海军在太平洋上自由航行,为日本产品保驾护航。
3.美国强大的军工业技术不断更新,为日本制造提供了底层技术。
4.驻日美军为日本这个岛国提供了强大的保护。
试想一下,一个资源贫乏、人口一般,海军和陆军军事不足又无任何势力范围的国家,怎么可能做到常年GDP世界第二的呢?日本既不是陆权国家又不是海权国家,有什么能力创造经济奇迹呢?
所以这里面第二点很重要,那就是美国军事霸权在自由贸易下发挥的作用。如果没有美国强大的海军的保护,日本的自由贸易绝对不会这么一帆风顺。
同样的道理也适应于其他美国的盟友。
至于那些非美国的盟友,他们也可以实行自由贸易,但是只能在低端产业里刨食。
这是美国的全球战略决定的。
但是,中国打破了美国的桎梏。中国体量太大了,发展的速度完全超出了美国的控制。更让人恼火的是,中国的军事发展隐隐有能对抗美国军事霸权的能力。
所以,美国的战略政策必然要发生倾斜。在这么自由下去,中国将完全无法遏制。其实美国早看出这一点了,特朗普所谓的贸易战都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只是没有打赢而已。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的崛起,自由贸易将完全不存在,会有越来越多的限制出现,这对一直推崇“自由”的美国来说就是种讽刺。
好戏就要开始了。
发布于 2024-03-19 08:49・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魔都吃史君 - 3 个点赞 👍
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美国企业如何应对新政策挑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引起了广泛关注。最近,美国媒体针对TikTok事件和钢铁企业收购案发表评论,批评美国政府正在放弃自由贸易原则,这使得一些企业感到担忧。本文将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企业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
1. 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
政策背景:分析美国政府近年来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如对进口钢铁加征关税等。
社会影响:讨论这些政策对国内外企业、消费者以及全球贸易格局的影响。
2. 企业心寒的原因:
不确定性增加:政策的不稳定性给企业的长期规划带来挑战。
市场准入限制:贸易壁垒可能导致企业失去潜在市场,影响盈利能力。
3. 美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多元化市场:鼓励企业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政策倡导:企业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等渠道,参与政策制定过程,表达自身关切。
4. 个人观点:
平衡视角:虽然贸易保护主义可能短期内保护国内产业,但长期来看,自由贸易更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合作共赢:建议政府、企业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寻求互利共赢的贸易解决方案。
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企业在面对这一挑战时,需要灵活调整战略,同时积极参与政策讨论,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全球贸易的健康发展。对于这一现象,你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一起探讨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应如何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政策变化。
发布于 2024-03-18 18:37・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加油 - 3 个点赞 👍
文章回顾道,美国众议院在一次跨党派投票中以压倒性多数票通过了一项法案,强制中国公司剥离旗下的TikTok,否则此应用程序就将在美国遭到封禁。与之前针对华为的禁令相比,TikTok禁令波及的美国人数量要多得多。紧接着,美国总统拜登罕见发表声明,以“工会担心美国工人失业”为由,反对新日本制铁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坚持美国公司应留在美国人手中。
当地时间3月13日,大批TikTok支持者聚集在美国国会
文章指出,考虑到上述行动面临着法律和政治上的障碍,目前尚不清楚TikTok和美国钢铁公司会有怎样的命运,但这些行动表明,所谓“国家安全考量”正越来越广泛地渗入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这可能会让乐于在美开展业务的外国投资者和公司感到心寒。
文章称,在2016年之前,美国两党领导人普遍认同所谓的华盛顿共识:对外贸和外商投资持开放态度,尽量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然而,特朗普政府通过对中国甚至盟国加征关税,果断地打破了这种共识,后来的拜登政府延续了一系列这样的政策。
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去年的一次讲话中,把这种新路线称为“新华盛顿共识”,也就是主张动用关税和补贴来支持钢铁、半导体、汽车等重要的国内产业,扭转美国制造业实力几十年来的下降之势。这种观点认为,“不受制约的全球贸易”的确有助于降低消费者的成本,但却以牺牲美国劳工利益和有损国家安全为代价。
发布于 2024-03-18 17:58・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Z - 3 个点赞 👍
2023年4月27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在布鲁金斯学会发表题为“重振美国经济领导地位”的演讲,又称“转向演讲”,整个演讲都在嫌弃“新自由主义”,阐述“国家干预”的重要性。美国部分精英觉得照“新自由主义”这样搞下去要完蛋,然而“转向”挑战的是资本主义本身,以当前灯塔内外交困的态势而论,在这过程中很有可能扭断帝国自己的脖子。
发布于 2024-03-19 09:53・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长弓玄刃 - 2 个点赞 👍
公知:自由美利坚。
可惜公知的受众群体少了。公知的主子变弱了,变得不可控了,变的吃相难看了。
历史稍微往前倒一下美国在19世纪崛起的时候怎么保护自己的幼稚产业?只不过强则自由贸易,把自己商品倾销到别人的市场,弱则贸易保护。
现在只能说舆论上的攻守之势在转化,2022的时候互联网上说中国闭关锁国,究竟闭关锁国的是我们还是美国?欧盟也一样开始展开反补贴调查。你把每个经济体当做一个人,每个人都是利己的,我能理解美国,欧盟等一系列经济体的做法,但我忍不了的是你一边吹嘘你自己自由贸易还做这种苟且之事的双标。
对我们的封锁一直就有,了解一下巴统,瓦森纳。17年贸易战,科技战,未来还有金融战?不如说金融战一直有。
达则自由贸易,穷则贸易保护。
呸!恶心!
发布于 2024-03-19 10:24・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奇乐无穷 - 1 个点赞 👍
做神做鬼都是他们呀。
2008年金融风暴的时候,保尔森他们最喜欢说的一个词叫以邻为壑,要避免以邻为壑的情况发生。
这种国际现象其实就产生于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当时经济过热,世界上的货币主要是黄金了,涌进了巴黎和纽约。然后股市的崩盘引发了经济危机,为了保护环境外流,美国是率先限制黄金外流的。这就导致了人人自危,各国家都在限制自由贸易。
在此以前,大家都宣传自由贸易,在此以后就是以邻为壑,大家都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保护自己手上剩下的那一点黄金。
然后呢,后面是大家知道了呀,二战爆发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美元体系。
然后经过反思,大家还是要坚持自由贸易。
所以说这个过程就是说原本是自由贸易的,美国见事不妙,首先退出自由贸易,引发大家人人自危,退出自由贸易,然后大家打了一架。美国在中后段加入战场收拾残局,然后宣传自由贸易。
人话鬼话神话都让你一个人传说完了。
发布于 2024-03-19 15:3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乌合 - 1006 个点赞 👍
这条华尔街日报的文章竟然在帮中国企业Tiktok说话,太不容易了,搞得我都感动了。
美国处于帝国未期,利益纠葛错综复杂,政治斗争中,往往将党派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而个人利益又会被置于党派利益之上。
所谓的“美国国家利益”,有几个美国人真正在乎的?
或许,川宝宝算一个?
华尔街日报作为日常黑中国的专业户,新闻操守是没有多少的,但这在一众美国媒体中,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我们看一张图表,有一个美国网站专门给美国媒体的政治偏向和专业操守打分

横坐标是政治倾向(BIAS),向左是左倾,越靠右就是右倾。
纵坐标是新闻价值和真实性(NEWS VALUE AND RELIABILITY),越向上越真实,越向下越没节操。华尔街日报(WST)评价算是最好的媒体之一了。
几年前看到过一个辣评:
fox的观众是自认为在治理美国的人
abs的观众是自认为应该治理美国的人
华尔街日报的读者是真正在治理美国的人
纽约日报的读者觉得美国应该被俄罗斯人治理
cnn的观众觉得美国正在被俄罗斯人治理
太阳报的读者只关心治理美国的人的女儿是不是前凸后翘很显然,治理美国的人现在不爱读华尔街日报了,或者,现在的美国更堕落了
民主党觉得华尔街日报的看法太自由,而共和党觉得华尔街日报的看法不够保守
美国民众的利益,美国一亿多Tiktok用户的利益,在政客面前屁都不是。
所以我从来都不相信美国有能力打压中国,或者说,我不相信美国有能力集中所有力量一致对付中国。
他们不想让中国人过上他们的生活,但也不会为了实现这一点牺牲个人利益,所以说到底,中国不过是他们党争和个人利益争夺的工具罢了。
但是,美国人的牧羊的功力还保持得不错,所以国内一直有大量的“美国不可战胜,需要向美国交投名状”的呼声。
他们能从俄乌战争的僵持中看到中国孤家寡人四面楚歌的可怜境地,
他们能从AI画几张画,做几张视频中看出中国即将在科技战中全面被美国碾压,落后200年。
我本人希望华尔街日报知错能改,以后少发这些正能量的文章,多发点新疆棉之类的谣言
毕竟欲使美亡,必先令美狂
而我们需要放弃幻想,破釜沉舟
编辑于 2024-03-19 10:36・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南囿乔木 - 344 个点赞 👍
又到了公知大型双标翻车现场
大家讨论批评莫言时
他们莫名其妙地说什么“营商环境变差”
等美国强行收购Tiktok和钢铁企业
公然侵犯言论自由和贸易自由时
他们却又习惯性视而不见 默不作声
由此可见
公知们根本不不关心什么自由
他们关心的根本不是什么言论自由 贸易自由
他们关心的“自由”
只是贬损中国的自由 和 帮着美国洗地的自由
编辑于 2024-03-19 07:18・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高山昙 - 33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哇哈哈 - 238 个点赞 👍
上到美国政府,下到普通美国民众,都充斥着“零元购”思想。
即当婊子又立牌坊,白宫称通过的TikTok法案,并不是想禁用TikTok,美国也不想看到这一幕。毕竟很多美国人在TikTok上谋生,白宫只是希望中国字节跳动把TikTok交出来。如果中国不愿意导致TikTok被关停,那就怪中国。

这就是自诩为自由、民主、文明的美国,把强盗说出成了受害者!
《纽约时报》:“一家伟大的企业应该是美国企业”。

《纽约时报》说,“美国人在中国公司投资了数十亿美元,现在他们的钱被套牢了,TikTok 的国际投资者主要是美国人,拥有该公司 60% 的资本。”
虽然注册在美国,数据在美国,算法在美国,绝大多数股权美国的,雇员美国的,客户美国的,但是美国是不会容忍一个不收美国控制的媒体,一个挑战美国世界话语权的媒体。
而TikTok的CEO周受资表示:经内部评估,不打算接受TikTok被收购,准备退出美国市场。
美国1.7用户担心TikTok退出后要翻墙,结果发现美国翻个墙有可能可判20年刑,这比美国很多贩毒、抢劫、盗窃,乃至有的杀人放火还严重啊。
用公知的话说:美国一点都不自信。
美国现在之所如此丧心病狂的针对TikTok,原因之一是得罪了犹太人。
在本次巴以冲突中,tikTok揭穿以色列的谎言!TikTok可以说是最晚怂的一个,一些批判以色列的话都能发,大量的真相呈现在世界面前,以色列的脸挂不住。所以美国忍不了不受自己控制的社交媒体,现在巴以冲突也就是中国媒体可以正常发声。
有其子必有其父,以色列、美国这对父子,才是世界动乱的罪魁祸首。
编辑于 2024-03-19 01:20・IP 属地广西查看全文>>
SU27 - 171 个点赞 👍
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现在tiktok已经是美国主流媒体了。。。而且是完全吊打一众犹太佬媒体的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2月28日报道,一项新的报告显示,通过TikTok获取新闻的年轻人是通过英国广播公司(BBC)获取新闻的年轻人的两倍。
在18至24岁的人口当中,有超过40%的人每天至少使用这种应用程序一次,以了解最新时事。现在中国在互联网领域,对外文化输出的软件就两个,原神和tiktok,剩下的没一个能打的,原神美国应该懒得管,tiktok是国家必须死保的,哪怕丢掉美国市场,还有欧洲市场
发布于 2024-03-19 10:09・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klee前来报到 - 48 个点赞 👍
《华尔街日报》这评论揭示了一老话,美国印度化,其实美国不光是要打击TikTok,而是对一切外资外企外国品牌都抱有敌意,哪怕这外资是自家最忠实小弟的,也免不了被收拾。和印度几乎一模一样。
比如韩国,对美国足够忠实了,可《减少通货膨胀法》 对付的不只是中国,甚至中国不是主要打击目标,因为中国电动车和电池成品本来就很难进入美国,只能通过技术合作与零配件的形式进入。已经在美国建立起销售渠道,拥有三大电池制造商——LG Energy Solution、SKOn和三星SDI的韩国车企才是被打击最狠的,没有一款产品能拿到7500美元的补贴,而美国车企用着中国技术和配件却照样可以拿补贴。
而且不止是电动车,韩国心心念念的逻辑芯片制造也要被美国截胡,阿斯麦新款光刻机优先供应英特尔,三星完全听美国话在美国大规模投资,结果什么好处都没捞到。
同理还有台积电,富士康等,台积电赔钱在美国建立“多元化”芯片制造厂,花大钱雇佣不会干活的老墨和黑人大兄弟。富士康更惨,美国虽然看不上代工业,但强迫富士康去印度挨宰,搞得郭台铭只能去扮演小丑竞选地区领导人,指望用政治身份让美国鞭子抽的轻点。
对忠仆如此,对“小弟”就更是如此了,那个印太经济框架至今还没谈好,就是因为美国指望其他国家对自己开放产业信息、矿产信息、安全信息等,但自己不用开放市场,只拿好处不出代价。
但这次不行了,因为对面有真印度,真印度带头发话,你美国坐着就是答应开放市场了,我们要谈的不是什么数据共享,而是你美国要买多少印度制造。于是两印度谈了快3年,还没个结果。
发布于 2024-03-19 08:48・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飞跃本屯 - 2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李逍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