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地方债务危机很危险,不断借新还旧不就行了吗?
假如现在还不起,就借钱30年后还,再还不起就借钱100年后还,再还不起就借钱500年后还,再还不起就借钱3000年后还,直到地球毁灭(那时债务不债务也已经不重要...
- 8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很多中国人至今还没搞清楚,中国的地方政府从分税制改革以后,实际上做得是开公司的活,不是当政府的活。
实际上中国的地方政府都是一家家企业公司,产品主要就是土地,然后加一些收费罚款权,大头的税收不属于地方,所以不能算他们的产品。
这些公司把地卖了以后,拿到钱就要开销,养公务员就等于养员工,但是和任何效益很好的公司一样,人工成本只是一小块,花完以后还有很多钱,怎么办呢?当然是投资。
如果是真的企业,它一般投资个什么研发,地方政府虽然不是真的企业,它也“研发”,但是以基建的模式。
它把高科技的基建,比如飞机场,地铁,高铁,看做研发,因为它拳头产品是土地,土地上加一些机场,地铁,高铁,学校,医院,就好比车子加了全时四驱,流水大灯,座椅加热,那么车子就涨价了,土地搞了“研发”,地价也涨了,地方拿了更多卖地钱,投更多基建,地更涨,形成循环。
听到这里,你大概觉得这家“公司”还不错嘛,运作逻辑自洽。
但是,他们是披着企业公司的皮,他本质不是公司,是政府。
他有几个问题,是和正常公司不同的。
第一,正常公司的产品,它可以随着质量口碑的提升相应地涨价,但是必须有个限度,就是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你不能要求人人都买5.0升v8的汽车,哪怕它确实值100万。
同样的,哪怕你这块地上造了所有高科技现代化交通工具学校医院博物馆动物园,你也不能强迫人去买高价房,老百姓的钱袋子是有限的,地价是无限的。但是现实中却不会管你到底能不能承受高地价带来的高房价,不管你是不是需要那么多高大上的基建,他都给你造完了再说,然后告诉你市场上没有1.5升4缸车了,你必须买贵的。
第二,一家真的公司,它如果是私企,当权的老板肯定不会让它乱举债,因为最后自己和儿子要还,实际上中国乱举债的私企基本只有房地产企业。如果是国企,它的每一届领导也要为自己任上的欠债负多多少少的责任。
但是地方不同,它有一个流官升迁的逻辑,举债拉动gdp反而容易升,上去了没人敢追究你过去的举债是否合理,官大一级压死人。
第三,土地这个产品对地方来说是垄断的,而且最可怕的是,全国这么多省市,实际上又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价格联盟,就是你买不到便宜产品。这点对于市场上真正的公司来讲是降维打击,现实中价格联盟的形成是很难的,总会有二五仔偷偷降价以破坏价格联盟引发价格战,但是土地乃至于房子这价格联盟有行政约束力护航。
所以这就是中国这20年来面临问题的底层逻辑,我们老百姓,实际上面对的是一个以企业公司为行为基本逻辑,也就是不断高价卖出商品,再加价,再卖的组织,但是它又有很多一般企业公司没有的优势,比如垄断,行政强制力,不用对过去举债负责的权力等等。
这就是国家资本主义,它兼具资本主义的贪婪和效率,同时又有国家机器作为后盾,关键时候可以有权力不讲道理。
现在这台无敌的机器过去20年产生了惊人的营业额,而且它的齿轮越转越快,它不能停也不懂怎么去停。
最后回到这个提问。
借新还旧只是一个手段,关键还是那么多债务是怎么产生的,我刚才说了,地方政府这些组织,它们举债搞基建就像全球最高科技的企业从股票市场融资搞研发一样,是本能,不会停的,它们过去20年习惯了这个抬高地价的“良性循环”,历史“经验”告诉他们,别怕举债,你胆子越大,举债越多,土地上各色各样的噱头越多,地就越贵。所以你会看到一个四五线小城市要造大量地铁,哪怕没人坐它也要造,因为它要假装自己在给自己的产品上科技。
这点不改变,借新还旧也好,赖账清零也罢,最后还是会产生更多的债务。
编辑于 2024-03-05 18:45・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道朗马泰尔 - 8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债务的中间商是银行,银行系统借给政府的钱根本就不可能要回本金。
那么这一笔坏账谁来填补呢?
在中国就是房贷。
过去十几年的大基建,就是通过不断的买房子、收房贷榨取巨额利润,然后把这些利润用债务的形式送给政府,这才是债务、房地产、基建三者的本质关联。
现在的问题就出在房子卖不出去,银行榨取不到巨额利润了。
而各大国有银行是不能倒闭的,这几家如果倒闭了,会对中国政府合法性造成毁灭性打击。
所以卖不出房子,就借不出债务。
债务危机和房地产危机同时爆发就是这个原理。
所谓不再增加债务总量,借新还旧等等,其实理论上可行,目前各大地方政府化债主要手段就是这个。
然而人的贪欲是无限的,发展经济(数据层面)又是中国官僚升迁的主要通道,这么多年来他们只会借钱投资这一条路。
时至今日仍旧有很多地方政府在违规大规模举债,马前卒最近也提过一下,感兴趣的可以查一查。
更严重的还有以前基建的维护成本,外加财政供养人员的巨额开支,很多地方政府不借债根本拿不出这些钱。
为什么有的地方开始挪用农村孩子餐补?就是这个原因,农村人是最好欺负的一批,需要牺牲他们来给公务员继续发福利。
以前他们靠债务吃的脑满肠肥,现在的情况就是不借债就得减肥。
而减过肥的都知道这个过程极为痛苦,他们能吃这个苦吗?
我看不能。
发布于 2024-07-05 20:26・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1000米恐惧症 - 12 个点赞 👍
你当然可以无限发债。
但是问题在于你的债券谁来购买?
央行的确可以作为最终贷款人来无限承接,但是如果要保住最基本的财政纪律,那么央行还是不应该参与这种承接地方债的行为的。
那么最后就要由商业银行来埋单,而商业银行不同于央行,商业银行并没有无限多的子弹,商业银行把钱借给了地方债就会挤占正常的贷款额度。
最后就变成了商业银行的资金大把被地方债占用,民间市场欲贷而不得。
之后的故事在90年代已经上演过一次了。
查看全文>>
噬珂 - 5 个点赞 👍
无论是不是借新还旧,政府债务最终还是要还的
如果是借的是外债,也就是外国人的钱,逾期不还会导致国家形象受损
信誉破产,国家信用降级甚至破产
不还的后果非常严重
所以必须按时归还
如果借的是内债,也就是说,
政府债务借的是国内商业银行的钱
虽然可以借新还旧,但是最终是要归还的
因为政府如果不归还商业银行的贷款
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的贷款变成了坏账
那么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就会减少
商业银行是在香港或在美国的上市公司
如果资本金不足,导致商业银行破产,可能会引起金融危机
问题非常严重。
所以政府欠商业银行的贷款是一定要还的。
归还政府债务的资金来源有两个途径:
一是通过政府税收来获得的收入,归还商业银行的贷款
如果正常的税收不够,那么就需要加税
这将会减少个人和企业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导致经济增长减速,甚至通缩。
政府归还商业银行贷款的第二个途径就是由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
这相当于发行基础货币
如果货币乘数是9
政府债务是40万亿
那么相当于发行300万亿的货币
这就是一个超级大通胀
每个人拥有的财富都会极大地缩水,甚至归零也不是不
查看全文>>
王东辉 - 4 个点赞 👍
现实中确实是换个壳就可以继续割,至于砸在谁手里……
REITS基金是不是劫贫济富让底层接盘?相关从业者有无良心不安?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购买城投债接盘侠REITs?执伞者孙羽:财政杂谈 七 鸡肋的公募REITs查看全文>>
momo - 3 个点赞 👍
现在不是借新还旧困难,而是偿还利息困难。在我国银行即使是民营商业银行,和当地政府关系都非浅。国家有法律不允许省级以下政府机构发债或借贷,但是却没有规定国企不能借贷。过去10年,就是通过成立地方城投公司,从属于当地政府的市级国企向当地银行借贷,形成了大量的实际地方债。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不能证明有还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