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其实高层思路和你的说法类似。
就是空间换时间,利用通胀一点点抹掉债务。
二十年前的十万块钱,和今天的十万块钱是两回事。
但问题是架不住地方债务还会逆市增长。24年地方债务(不含隐形债务)是40多万亿,化债化债,化了一年到2025年变成50多万亿。
让地方勒紧裤腰子省吃俭用,结果到最后就是吃公家饭的盘子稳如老狗。哪怕砸锅卖铁,把地方资产都搜刮了一遍遍,就是没办法做到地方体制瘦身。
改革最大的难度就是没办法自己改自己,除非死到临头。
你以为利用通胀和展期可以一年化掉5万亿的债,那地方就敢一年给你整出10万亿债务。你以为印钱可以解决10万亿的债,那地方就敢给你搞出20万亿的新债。就好比你天天跑步,每天可以多跑100米,但是教练总是每天给你增加200米的任务一样,每次都精准地超过你的极限。
这就是很多人看死了今后guo内经济的几点;
第一就是利率肯定下跌,不下跌你债务撑不住。
第二就是很多地方已经实质性破产至少是信用破产,除了有政治经济任务的事国企,没哪个傻子现在敢继续借钱给地方。
第三就是后续很多需要财政补贴的比如基建的维护,教育,养老,医保,后续会一年比一年缩水,至少质量方面肯定不如之前。好比现在医保能报销的药物和之前的药是两回事。
第四就是垄断行业必然涨价,下面是我在24年的回答
最后就是,口头上谁家的娃谁家抱,但每个人都看死最后必然是中央擦屁股,毕竟这些才是咱妈亲生的。
而居民部门才是领养的,或者说是隔壁老王的,毕竟隔壁老王真会在乎居民是不是有非法加班和过度压榨的问题。

认清自己的定位很重要。
当他们说:我们将不惜代价的时候。
最好要搞清楚,你是这句话里面的”我们”还是那个”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