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图书馆诬陷性骚扰事件」一审宣判,不能认定性骚扰,怎样从法律角度解读?
- 6082 个点赞 👍
纠正一点,这件事情唯一的受害者是那个被污蔑的男生,不要用“两败俱伤”这种混淆是非的词来降低另外一方的罪孽。
2023年,女生(当时研二)强烈要求校方按照性骚扰处理男方(当时大一),学校多部门经过调查,不认可性骚扰,于是女生借朋友公众号发文,瞬间引发全网对男生的网爆,男生社会性死亡,后续可以用家破人亡来形容(有男生家属因为这事抑郁离世)。
尽管武大不认可性骚扰,但迫于舆论压力,依然给予男生记过处分,理由无。
2024年,女生毕业后起诉男方性骚扰。
2025年,也就是今天,法院判决性骚扰不成立,驳回女生全部诉讼请求,女生发文表示这个判决没给她留活路,不想活了。
想补充三点:
(1)按照学校监控视频时长显示,两人交涉时间为26分钟,女方对外公布的录音只有16分钟,是缺失了10分钟的。
男方很软弱,没有偷拍女方,但在对方咄咄逼人的气势下,竟然在第一次检讨书里写了“拍了姐姐”。
(2)在今天之前,没人知道这个女生是谁,是这个女生败诉后突然把男方姓名,详细到户的家庭地址无打码全部爆出来,也忘记给自己的姓名打码,大家今天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但她却说,男生家庭开盒她,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简单来说,是因为女生起诉男生性骚扰,男生那边才知道她是谁。如果她不起诉,男生那边完全不知道她是谁,因为她用的是朋友公众号,男生家庭那边通过合法途径最多只能获取到她朋友的信息。(也许是迫于朋友的压力,她选择起诉,这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很确定:如果她不主动起诉,男方是无法知道她是谁。)
(3)为什么男生没有先起诉女方,而是女方先起诉男方?是因为男生无法获得女方的个人信息,原因在第(2)点已经说明。在男方家庭愁眉未展时,女方刚好起诉了男方,男方才知道了女方的信息,因此男方家庭开始应诉,应诉完之后,男方家庭可以顺利起诉女方。
另外,男生目前状况很差,需要家人轮流守着,以防出现意外,对于他来说,这是无妄之灾,这是一生的伤害,无法愈合的!
最后,强烈要求女生向男生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强烈要求武汉大学撤销处分并向男生道歉!还有,既然污蔑属实,又发生在学生时期,是否可以要求学校对其做出处分?
查看全文>>
只管通信考研 - 4826 个点赞 👍
这个案件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不仅仅在于判决结果,更在于男方当事人的应对
直接展现了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当下社会的一个机制BUG。
这个BUG,叫做体制的不可逆螺旋。
什么意思?就是任何事情,一旦进入体制流程,基本就停不下来,只会一路上秤。
比如前两天某地事件,最后查出来是厨师魔幻操作,属于蠢人的灵机一动,但很多人不信,因为一个小厨师哪来的能力让医院捂盖子呢?但了解机制就会明白这是符合逻辑的。
因为一开始没查明,当地也不知道哪里出的问题,下意识觉得是哪个企业的问题,开始捂盖子,然后下面一捂,中间也跟着捂,然后就这样层层加码。也就是一旦表态,就会进入一个不允许犯错的螺旋,不会轻易更改,哪怕中间发现情况不对,往往也只能一路走到底。
包括之前大同案,追风小叶案,你说上上下下那么多法律工作者,有没有发现问题不对?肯定发现了,没发现问题,一个双方当事人都在的案子,能给你拖那么久吗?但难点是什么?初期表态在那里,骑虎难下了,只能给你按强奸判,但刑期按最短的三年来。
这是非常典型的和稀泥,一个全国闻名的案子,最后却只按最低的三年去判,这合理吗?真按许多人说的证据确凿,你判十年八年又有什么问题?但是你会看到,支持女方的基本没说再加的,因为她们自己清楚,真按证据来,其实就是站不住的,现在的判罚已经是极限了。
而现在的判罚是靠什么支撑的呢?当事人口供,对吧
那所谓当事人口供又是怎么来的呢?电话里承认了“哦哦,对对”
你会发现,其实后来的一切问题,从一审到二审,都是这句话一路加码上去的。
武大图书馆诬告案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情节
你去看时间线
最开始,图书馆里男方抓痒,女方控诉男方性骚扰,要求男方道歉
男方是不以为意的,我相信在此时的他看来,这就是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男生嘛,大度一点,让一让怎么了。女同志说你有问题,你就承认嘛,又不会掉块肉。
此时的他不会想到学校处分,也不会想到法院判决,在他的世界里这些东西离自己很遥远。
于是有了第一份道歉信,女方指控,男生承认。
而最绝的就在这里,如果你仔细看第一封道歉信就会发现,一开始这件事的指控,其实是往偷拍去的,不是性骚扰。第一份道歉信上写的是拍了姐姐,侵犯隐私权。
所以女方觉得男方含糊其辞,男方呢,我认为此时他的大脑一片空白,女方说什么都认,因为事后检察男方手机,其实并没有拍。单纯就是女方说什么他认什么,此时他显然并没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为道个歉就结束了。
这份道歉信的分量显然是不够的,既不能说服网友,也不能说服法院
于是在女方要求下,有了第二份道歉信,这份道歉里,他的罪行从偷拍,变成了性骚扰,但这还没完。两天后,女方又当面找到辅导员,这次女方的要求是男方重新书面道歉,
找上辅导员,男方就开始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了,但他已经骑虎难下,为什么?因为女方手里有他之前的道歉信。
所以他只能心存侥幸,希望女方得到道歉后能息事宁人,这次的道歉就不只是他个人的表态了,还增加了辅导员的签字背书。不过我认为这个案子翻案的一大关键,也就是在这里,因为人不可能做到一边偷拍一边性骚扰,人就两只手,我怎么能一边操作手机偷拍一边性骚扰?还持续两小时?
你指责哪个我都能考虑一下,但你昨天指控偷拍,今天指控性骚扰,这就是在挑战我的智商了。
而女方在拿到第二份道歉后,息事宁人了吗?
并没有
女方再次找到学校,要求学校做出处分,并要求男方父母确认签字,实现第三份道歉信。
到这里,一切发展,都和大同案类似,但命运的差异就在这里
男方父母应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不但没有答应,还要求学校介入彻查。
而学校调查了监控,翻了半天,最后结论是什么呢?不存在性骚扰
所以学校的处分也是没有开除,就记过
“武大相关负责人多次明确表示,可以排除性骚扰,如果认定性骚扰,会在通报中明确写出来。记过处分,是为当时的舆情降温,应急处理措施。”
为什么记过?女方那里有男方道歉信,你自己认了还有什么说的这里还有一个细节,我看封面的报道,
之前都是辅导员告知,见面转达如何如何,而到这一步,描述变成了
辅导员邮件告知,学院对男方的行为定性存疑。
也就是家长介入了,监控查完了,学校也开始认真起来了,用正式的邮件沟通并留痕了。
而找完了家长和学校后,女方的下一步是什么呢?——网上曝光,
这也是大众接触到本案的时间点。
命运在差异也就是在此刻被放大
首先,女方并没有父母的确认和学校的背书,相比过去的案子说服力低了很多,其次,此时是2023年,各路女性小作文已经把税收到100年后了,网友也不认,舆论并没有动员起来。
也就是女方走到最终阶段,法院这一步时,雪球并没有滚起来,
父母不认,学校不背书,网络舆论也没优势,只有男方两份道歉信,这个时候法院的态度就非常关键了,
不判是可以的,监控证据摆这里
要判其实也能走通,我可以不采纳监控证据,但采用男方的道歉信口供
这一次法院踩下了刹车。
所以事后复盘,你会发现事情闹到今天,一切的根源就是男方最开始那个道歉。
一开始你觉得女方“道歉就没事了,只是要个态度”,
虽然我没做,但男人嘛,大度一点,道个歉又怎么了
结果第二天女方拿着第一天道歉信要求辅导员签字
你感觉问题不对,但有第一天道歉信在你无法推翻
等到第三天,女方拿着你的道歉信和辅导员签字,要求学校和父母背书时,你已经积重难返
大同案的问题就在这里,男方一家没有社会经验,在这一步还是稀里糊涂的认了,还自以为特别有责任感。
第四天网络曝光,有你当事人道歉信,又有学校背书,舆论必然一面倒
等第五天走到法院环节,图穷匕见的时候,已经大厦将倾,不判都不足以平民愤了,而法院的一审,基本又是不会改变的,最多像追风小叶这样给你一个劲的调解。
等于第六天二审也是走个过场
第七天就是媒体出面盖棺论定,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了。
此时哪怕你拿出无可置疑的铁证,也翻不了案了,因为此时站在你对面的不再是对方本身,而是一路上层层加码过来的所有机构,一旦翻案,意味着法院媒体一堆人错误,基本不可能。
这就是一路上秤的经典流程
第一天就要你一个态度,
第二天拿着你的签字找辅导员确认
第三天辅导员都签字了,学校还能不背书?
从你个人道歉到学校官方表态,再到舆论狂潮,全程左脚踩右脚一路上天。
这个链式反应的临界点在哪里呢?我认为是第三步,也就是学校那一关,再后面,法律和舆论的机器就开动起来了,你是挡不住的。法律机器开动的那一刻,事情就已经结束了。
而武大图书馆案的关键,就是在第三步,男方父母抢在法律机器开动前,踩下了刹车,父母反对,学校也没背书,舆论就没有一面倒,法院那边压力不大,就也可以按证据来。一步慢,步步慢,前期慢一步,雪球就滚不起来。
所以什么叫父母长辈的智慧,什么叫人生命运的十字路口,什么叫真正有用的人生经验,这就叫真正有用的人生经验。
人生经验不是什么好好学习努力工作的空话,而是在这种决定命运的十字路口,一步天堂一步地狱,是成为一个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还是被开除被判刑,十几年寒窗苦读付之一炬的最最关键的时刻,做出正确的抉择。
他一定不可能是什么退一步海阔天空,大男子应该让让女生的政治正确废话,他一定是告诉你,哪些时刻可以让,哪些时刻让一步就万劫不复,哪些路能走,哪些路绝对不能走,听起来特别政治不正确,但真正能决定你命运的信息。
古典时代那些大家族的家学,我认为也是类似的东西。
包括今天自媒体,什么叫有效信息,有价值信息,很多人觉得只有产业分析地产报道等干货才是,实际上哪怕你照着干货去做,也不一定暴富。但婚姻社会方面的分析,却很可能在最关键的时刻拯救你的人生。
思考一下,你辛苦几年赚几十万,赶上一波彩礼诈骗就没了,说不定人还要进去,就这样你还觉得后者是无效信息吗?
避免性骚扰诬告,最好的办法,就是第一时刻全力反击
这是真真正正的首战即决战
不要抱有什么清者自清法院会还我一个公道的幻想,当前时代下,证据是会一路滚起来的
辅导员签字了,学校背书了,你要再去推翻是很难的,
记得张薇案吗?一个指控是什么?如果他没偷拍,为什么不反驳
你不反驳,那就是承认,那就是证据,那就是罪行,直接快进到铁证如山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所以千万不要有什么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错误观念,
在这个时代,劝别人大度的,也都应该直接判刑。
因为你让别人大度,就是让别人死。
你上法院会告诉原告被告大度一点吗?不可能对吧?
现在涉及性骚扰和偷拍的事情一定会一路上秤闹上法院
所以大家只要遇到,潜意识立刻得跳过流程,拿出走上法院的态度应对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卢诗翰 - 477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廖平 - 413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tuyuhun - 3354 个点赞 👍
1.杨某涉嫌长期网暴当事法官,企图干扰司法判决
2.论文涉嫌学术不端
当时贴肖同学妈妈的回应是因为我搜了下这个案件,铺天盖地都是女方对于所谓‘性骚扰’的叙事视角回应。
---------
直到看到涉嫌网暴当事法官,我有点绷不住了。一审结果还没出为何就跟法官说接受败诉?即使你不认定一审判决结果,你还是有二诉的权利呀!
在判决结果出来之前就按时败诉要自杀,给主审法官施加压力,企图影响判决结果。判决出来后,不服判决不去二诉申辩,就直接选择网暴对方?这是什么行为逻辑?
-------------------
男方视角的回应,转自微博@肖同学妈妈1(当事人妈妈),一字未改全文如下。
----------------------------
各位好!我是“武大图书馆事件”当事人肖同学的妈妈,特别感谢大家关注到这件事。
事发100多天来,我们整个家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沉默之余,我们一直奔波于各个组织机关申冤、申诉维权,并且着手全面司法途径的介入,因此并未第一时间出来回应。
实际上,我们和校方等多次沟通确认,学院、学校有关工作组、律师等各方在仔细看过女生拍摄记录的完整视频和学校保卫处保存的武大图书馆监控视频后,都已经否认了“性骚扰”。然而网络上大量的不实信息,恶意造谣引发多轮微博热搜,阅读传播量超10亿。
在舆论的恶意中伤下,我儿子已患上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甚至多次想要跳楼。经过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诊断,他目前的自杀或自残倾向高达80%,被建议强制住院治疗并服用治疗精神类药物,情况十分危急。
此外,这件事导致武大外院辅导员的个人信息被泄露蒙受不白之冤。愤恨之余,我依然要向这位老师表示歉意。对于网络上捏造虚假信息的账号,我们已经在公证处进行证据保全和留档,并列入司法维权的范围。
这100多个日夜,如同炼狱这是赤裸裸的网络暴力,人言可畏,杀人于无形。可我们要维权时,却不得不牺牲大量的隐私和时间,对抗肆意的侮辱和伤害。
母亲不是赖以依靠的人,而是使依靠成为不必要的人。一个19岁的孩子,人生才刚刚开始,我希望说清楚真相,让他在阳光下有尊严地活着,即便我们要牺牲隐私。
1、不是“性骚扰”
我儿子因过敏性体质引发特应性皮炎,长年罹患湿疹。事发当日,他只是在图书馆的课桌底下隔衣挠痒。女生网上发帖当晚,我们第一时间报警,我们和校方、警方都先后看过当日图书馆的监控视频,大家都认为不是性骚扰。同时,校方、保卫部等也都查看过女生所谓的录音和录像,均认定不是性骚扰(以上均有证据留存)。
我儿子多年来的用药记录、诊断记录,我们都完好保存。
(附图部分就医诊断及与医护人员的聊天记录)
2、为什么写道歉信?
当日20:30左右,当这位女生要求我儿子道歉时,他多次询问缘由及女生的诉求。该女生始终回避问题,声称只要写下道歉信,她就不闹了。当时,我儿子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因什么事惹得女生大怒。因此在“写道歉信就算了”和“息事宁人”的误判下,他写了那封所谓的道歉信。
过去多年,我一直叮嘱孩子,“公共场所息事宁人、避免和别人产生激烈冲突。遇到问题不必太较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现在想来,正是这种传统理念里无极限的忍耐心理,导致了我们教育的单一片面,也让孩子陷入了胆小和懦弱。
3、拒绝沟通后的处分
次日,我们接到学院通知,那位女生持道歉信要求以“性骚扰”的名义严厉处罚他,才知道对方指责的事由。
7月17日,院方安排我们与女生见面沟通澄清,但是,我们和学院领导都到场等候许久后,对方取消了会面。无奈下,我们再次和院方阐述了湿疹等事实,望代为传达。没想到,学院沟通后,女生还不依不挠地升级事件与诉求,要求外院取消我儿子本科期间一切评奖评优资格和保研资格,且不得入党。
事实上,按照武汉大学校规,除开除外,其他处分有效期都不超过12个月。那位女生在所有事实不支持处分的情况下,提出了远远超出校规规定的惩处。对此,学院多次表示,女生的诉求需要更多事实和证据支持,需要更多的调查。
然而,女生既不愿意出面沟通,又不理会、配合学校及警方的调查,持续升级事件,事实未获认定就在网络上发帖,而时值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前夕,学校给出了“记过处分”。我们数次追问学校给予处分的理由,学校明确表明确实不是性骚扰,但也没有更出其他更多解释。
正是这份仓促的处分决定,引发了铺天盖地的谩骂、攻击和谣言。
4、关于“署假名”
女生在微信文章中称道歉信内留下的是假名,实际上,我儿子留的是自己的真名、学号及手机号等个人真实信息,并在女生的强烈要求下留下了辅导员的姓名和电话。最后,在发布的公号文章中我儿子的信息被涂抹掉,仅留下辅导员的名字,并对外谎称我儿子署名为假名,公然造谣的同时,也让辅导员被大量恶意网暴。
5、关于“证人”:捏造现场证人证言
女生微信文章中提到,在事发现场,“有一位男同学看到整个过程,并愿意作证”。然而,校方和警方均已找到了这位证人并询问了现场情况,无论是面对校方或警方,该男生都表示,只看到双方争执的过程,其他的无法证明。
6、关于“经济补偿”:纯属捏造从未提及
女生在微信推文中提到“辅导员转述x同学父亲希望给我经济补偿”,我们从未提及,也向辅导员求证是否有向对方提过此类表述,其明确表示没有。
这些事实错误,极大地误导了舆论。我们10月11日报警后,女生也多次回避警方传讯问询。
在与律师沟通取证后发现,10月11日17:00,女生发布微信文章2小时后(上首个热搜前),互联网上突现不少荒诞不经的不实信息:
1.造谣我儿子父亲是武汉市新洲区副区长肖新锋、大伯是东风集团肖大友(政府通过大皖新闻等媒体及时做了辟谣)。
2.有人假冒高中同学,虚构高中生活学习史,曝光孩子的个人信息、照片,捏造各种所谓的“黑料”,从保恶意P图虚构我儿子高中时期的道歉声明(我儿子从未发布过相关内容),捏造高中女厕所联名抵制(高中老师均可证实纯属捏造),到写自己的亲爷爷人生经历的文章被说是抄袭等等,不胜枚举。
这些虚假信息都发布于第一个热搜出现前后,官方辟谣后基本就没有了新的爆料信息出现,且这些发布虚假爆料者的账号,或发布后注销,或在海外,或三天内密集恶意发布60多条,且持续相互转发。
如此密集、突发的虚假爆料,结合时间点研判,或有策划的痕迹。我不知道我面对的是怎样残酷的外力,拥有这么强的组织能力、策划能力,躲在网络深处,呼风唤雨,煽动舆论。而我儿子只能在这种强弱、大小的极度不对等中,承受伤害。
我们不是公众人物,只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普通人在遇到打击时,往往是无力的、弱小的。一如此前武汉跳楼轻生的那位母亲,即使孩子在校内被撞去世还要遭受网络暴力。哪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很难与外界抗衡。
今天我站出来,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我们将拿起法律的武器,通过司法途径全面起诉维权,这也是孩子活下去唯一的希望!或许维权的过程比较漫长,甚至会带来第二次伤害,但我们依然有信心等待水落石出,我们相信司法公正,也相信真相一定会被看见。
查看全文>>
互联网人生导师 - 331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人生如朝露 - 324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adpaul - 265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小小预见 - 2481 个点赞 👍
-
武大法学院本科在读。
- 我应该算是很接近这场事件的目击者,肖同学和我是同一级,也在法学院上过课,甚至我们住同一栋宿舍楼同一层。虽然没有过直接交集,但从认识肖同学的朋友那里听说,肖同学在学院成绩靠前,朋友圈里喜欢旅行,并非在当时被描述成的“阴湿、内向”的形象。
- 我记得事情爆出来那一天,我的整个微信朋友圈都沸腾了,尽管作为法科学子,女主提供的证据显然是不充分的,但在我们这样一个文科院校的文科专业,男女比例3:7开的地方,几乎清一色的全部是谩骂、指责的声音。当时在性别议题上我还属于理中客,现在看来这只不过是懦夫的行为,或者说男性在我所处的环境中确实处于弱势地位,总之确实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哪怕为肖同学说一句话。今年的大同案、最近的“知心大姐姐”事件,绝不是孤例,我几乎可以断定未来很短的时间内公检法机关就会被女拳占据,这绝非危言耸听。
- 当然懦弱的不仅仅是我,不仅仅是当时身边的男性同胞,还有武大官方。事情发生后武大其实第一时间抽调了数位法学教授前去鉴定证据,结论是依据女方提供的证据无法证明存在性骚扰,这件事情我是从某位教授口中亲口听到的。但官方仍然为了平息舆论压力给了肖同学处分记过,甚至取消了原有的评奖评优。在被处分后周围人更加陷入到一种近乎疯狂的“狂欢”中,轻的是在线上攻击、谩骂,部分词汇可以说是侮辱,有甚者开出肖同学所上的课程,线下进行言语攻击。后面肖母给出一系列皮肤病的证据时,这时候反而谈证据,质疑真实性。我本人也是过敏性体质,高中时也得过类似病症,虽然部位不同,但瘙痒难耐的症状我想是一样的。再后来听说肖同学休学,不知真假,但总之像无数互联网上的事件一样淡出了我的生活。
- 事发地点是武大图书馆北门走廊,如果本校学生应该知道,这个区域一张桌子坐四个人,两人对坐是常见现象,何况我校图书馆全部采用预约制(座号、使用时长都要预约),不存在乱坐的可能性。最关键的是,从北门走廊也能听出来,实际上也是如此,这个区域并非密闭的自习空间,而是连接北门和阅览区的走廊,人来人往,我很难想象什么人会选择在这里做出不雅举动。
- 今天肖同学胜诉了,我很高兴,但也不安。一则是诬告者生龙活虎,毫发无伤,而肖同学饱受攻击,前途尽毁;二则是武大明知疑罪从无而给予处分,如果下次是我,该如何维权;三则是预感到我国司法未来尽是女拳当道,公平正义,何去何从。
- 我承认自己是个懦夫,但我决心不再像数年前那样再做“沉默的螺旋”,我想所有男性同胞应当联合起来。
-----------分割线----------
后面就从老本行回答下案子的法律解读。
女方的诉求和证据大家都很清楚了,主要就是视频、悔过书两件,不再赘述。我们看下肖同学这边的反驳,核心就是两点:
第一,肖同学敏感部位有长期皮肤疾病,当时是自然的挠痒而非自慰;
第二,视频存在断章取义,视频长度短于争执期间长度。
证据无非讲究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
视频证据这边。先是质疑了其真实性,断章取义,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再者质疑了其关联性,即使拍到了,也是挠痒,而非骚扰。另外,据我所知的一些消息,女方的视频只拍到了挠痒动作,并没有拍到肖同学面部,所以视频中的人是不是肖同学,在法律上都是缺乏证明力的。
悔过书这边,只要当事人称自己受到胁迫、悔过书非真实意思表示即可,本身也没什么证明效力。
另外其实一开始武大就请了几位法学教授去鉴定女方所给证据,结论和现在法院判出来的完全一致,只是当时为了平息舆论给了肖同学处分。
我希望道歉的不只是女方,武大也应该撤销处分并向肖同学公开道歉。
以上。
查看全文>>
Ohara Rinne -
武大法学院本科在读。
- 1967 个点赞 👍
这事儿本身就跟性骚扰没什么关系
退一万步来讲
你真的在公共场所打飞机,那么也是扰乱公共秩序
跟性骚扰没什么关系
人家又不是冲着你打的,哪来的那么多戏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天凉好个秋 - 177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山谷 - 158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水隼 - 1548 个点赞 👍
干过学生工作的人表示,这件事,已经定了。
回答里面说的给武大写信撤销处分什么的,作用大概率不大。
其实不用你们写,武大自己也知道理亏。这处分材料会在毕业前从档案袋里抽出来。
这件事能掀起最大的水花,大概率是2025年湖北省全省高校工作会议上,分管教育的教育厅副厅长,给各个高校的学工部部长、校团委书记开会的时候,有可能会把这件事拿出来说一下,告诫一下大家:
学生工作要做扎实,立足于真相而不是舆论。
至于处分决定,这事武大自己也在抓瞎,学工部部长现在估计也不好受。
记过这个处分,二级学院是无法独立做出的,学院班子开会后是需要提交学工部、校团委进行审核的,然后才由学工部部长提交校长办公会,召开校领导班子讨论决定。
在这个程序设计里面,一般情况下,很难达成一个诬告。
但是看了一眼时间点,2022年,呵呵,好嘛,确实不奇怪了。
都说出来混,是要还的。
下个简单的判断吧:
这件事,将会是高校学生工作中,对待女性诬告他人的经典参考案例。
往后的高校里面,女生要是想告他人性骚扰,辅导员、学生科长、分管教育的副院长/副书记、院领导班子、学工部长、校团委书记、校领导班子,都会把这件事拿出来举例。
大家都是打工人,谁都不想惹一身骚。
毕竟,这件事,虽然武大不至于埃什么处分,毕竟这个处分决定是集体做出的。
真要认真起来,保守10-15个领导要被处分,那是不可能的。
真要在全省高校工作会议中被点出来,立正挨批、深刻检讨就完了。
不过,在这我也劝男同胞们一句,牢记太祖的话:
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
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你没做亏心事,别TM的跟人废话。
顶多只解释一次,说不清楚,就直接走公对公。
辅导员、学院肯定是想息事宁人。但是不是你做的,一定不能有任何让步,就那么僵着反而是最好的。
学生工作,要往下走程序,必须要有依据、证据。
不要从你口中说出任何对你不利的证据,不然接下来的程序就会以你主动给出的证据进行推进。
此后不管做出什么决定,你都很难阻挡,维权更是没戏。
一份处分决议,从导员到校领导,涵盖了从科员到厅级的十几个领导的签字。更别提武大还是副部级单位。
你要维权,那你就是面对的整个官僚体系。
这也是为什么平民百姓维权绝大部分没戏的原因,程序一走完、决定一下来,这份决定就属于集体决策。你要翻过来的就不只是这一件事、一个人,而是你要证明这个体系是错的。
谈何容易?
这女的就是把规则玩明白了,先套你话,录音然后截对自己有利的片段,然后开始闹,把水搅浑。
叠加22年那个对女性无限偏袒的环境,能逼得武大下场陪她打拳。
不得不说手段相当厉害的。
起码我真的很好奇,武大的学工部长、校团委书记,一个是负责学校与二级学院学生工作对接的部门负责人;一个是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负责人。
居然能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同意了学院给出的处分。
what fuck???
我一个做过学生工作的,按理说见过的各种学生都多了。
但是,这种利用规则、玩砸了还能全身而退的人,是最让我们害怕的。因为,他们真的净干损人利己的事情。
因为这种人脑子里面只有单赢,甚至要全赢。
因为一般来讲,学校是不太乐意把学校的事情捅到外面去的。尤其是武大这么个级别的学校,领导级别一高,就比较要脸,这么点事情处理不好,脸上无光。
按理来说,学校也配合她闹了,也莫须有的处分了。但是她依旧不依不饶的出去起诉。
结果现在判决结果出来,武大直接尬住了。起码负责一线工作的辅导员和学生科科长很drama。
我不是很清楚,武大会怎么处理负责一线工作的辅导员和学生科科长。
大概率一顿骂和工作诫勉谈话是躲不开的,甚至可能要写检讨。
不得不说,武大这一波操作……就挺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还被背刺了的即视感。
这人去香港读博,香港的法律不会惯着她,在香港诬告那是真要进去的。
回国后,这种人,各位男同胞最好避开吧。
因为真的太精致利己、自私自利了,谁接触了,一不小心就会被当枪使,武大这么大的单位都栽了。
她为什么毕业了才去告?
开玩笑,万一这事判决对她不利,她毕业估计会有问题。真当武大没脾气啊?拿武大当枪使,答辩的时候学院哪个老师心里有气,直接给你判负一点问题没有。
之前网上那些帮她摇旗呐喊的姐妹们,你们等着吧。
胖猫事件,给全国在处理男女关系中的财产敲响了警钟。
随着大同案件的落锤,更是把捞女推向了风口浪尖,甚至催生了游戏,央视下场表扬。
武大这个校园诬告,将会给全国高校学生工作一个巨大的警示。以后在处理女生诬告时,不再会无条件的相信,而是先警觉你是不是在撒谎。
换句话说:
你以贞洁名誉起誓?关我P事。
我要做的是,先保证这件事不会惹我一身骚。至于这个过程你要死要活的?
那对不起了,我只按照程序办事。
也算是继社会打击捞女后,这股风气吹进高校了。
甚至我合理推测,负责这件案件的法院,也是有山西大同这些前车之鉴,这次才顶住了压力。没有像武大那样被胁迫下场打拳,也没有搞什么知心姐姐。而是老老实实翻证据,以证据不足判决诬告不成立。
直接推翻武大这个副部级单位的决议。
一句话:
别想让我给你背锅。
至于这个姓肖的小朋友,如果真是网传的PTSD。只能说,早点走出来吧。社会险恶,不是你的错,不要拿她人的无赖来惩罚自己和家人。好好学习,你的人生还早。
敌人越是希望你就此颓废下去,你就越不能如她们的愿。
要搞这女的,其一是保存好这个判决书。
就像她说的,以后她要是从香港回来,不管去哪,我们都要确保她想要入职的体制内、央国企、高校都会收到这份判决材料。
现在国内的经济专业的工作可不好找,法学那更是地狱,今年武大法学系博士就业情况,各位可以去扒一下,那都不能用惨烈来形容,那简直是地狱。一个岗位,很多时候都是选谁的问题,竞争非常激烈。
只要这份判决材料让单位收到,就算是她的污点,大概率她就会被放弃。
毕竟她自己都主动开盒自己了,那也不要辜负了她一份好意啊。别管有没有用,单位公示的时候,举报电话是要打的、举报材料是要交的。
记得一定要实名举报,这事有官方盖章的判决书,你怕啥?就说自己是热心市民、见不得D的队伍被这种人污染。
剩下的就看单位和竞争对手的了,竞争对手会不留余力的锤死她。
反正我是已经保存了的。
终究是年轻了些,跟我们这种油条玩规则?你还嫩了点。
至于猜想她是复制导师的路,以后毕业回武大。
我只能说,真当她导师和武大是龟男啊?
判决书没出来之前,她可以包装自己是受害者,在导师面前装乖乖女。
但是,判决书出来了,导师也不想惹一身骚。武大那群领导更不是傻子,想回武大,大概率是不行。
随便一个职工手册中的遵纪守法,就能一票否决。
对了,以后她要是回来寻求教职or博后,这个判决书也是可以用的。
其二,是准备起诉这个女的,从法律上坐实她诬告的名头。整理好这份判决书、学校协商的时候,她提的哪些要求,同时把那年的奖学金评定、评优的资格都拉一下,只要肖同学的资格是够的,就能坐实这女的给你造成了名誉➕利益受损,要求她作出公开道歉与赔偿。
如果能再在拿到一份法院认定她诬告成立的判决书,那她以后基本也就告别体制内工作了。
维权没P用,对抗整个官僚体系,指望那群领导认错压根不现实。
要分清楚谁是你的敌人,谁是你的朋友。
学校不是你的敌人,学校也是被摆了一道,这些证据可以和学校要。
起诉的时候不要把学校带进去,而是只说在这女的破坏下,给你造成的学业、荣誉、奖学金这些损失,钱拿不拿到无所谓,要的是判她公开道歉判她诬告成立,就能坐实她违法行为。
体制内、央国企、高校在招聘的时候可都有不存在违法行为这一条硬指标的。
查看全文>>
数据误码率 - 140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林夕 - 1321 个点赞 👍
香港浸会大学?妙啊!我是打从内心佩服,没有一丝反话。
香港浸会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说香港有“八大”,即八所公立大学,有一个不成文但香港人心知肚明的鄙视链。顶端是三巨头:港大、中大、科大。
浸大校区在九龙塘,面积很小,和城大、理大等在香港人心目中同属第二梯队,但特色偏文科和艺术。可理解为香港八大中,二线梯队“文科贵族”。
浸大传理学院是王牌,新闻学、影视、广告、公关等专业可算亚洲顶尖,比如“传播与媒体研究”专业常年位居全球前50-100名。
它也是香港最早开设传播教育的机构,在这传播行业人脉深厚。许多香港媒体高层、著名记者、导演、公关大牛都出自此门。比如说闾丘露薇、陈志云、许鞍华、庄文强、吕秉权、伍家谦等等。
浸大的王牌——传理学院非常强调批判性思维、沟通、说服、构建叙事。对于香港来说,浸大传理学院可以被视为香港新闻自由的桥头堡,它鼓励批判性思维和调查精神。毕竟它的整个学术体系都是建立在西方自由主义的基石上的。这套内核我就不赘述了,包括权力制衡、个体权利、程序正义、真相开放等等等等。
再说浸会大学的教育内核——博雅教育和全人教育。
博雅,简单来说就是强调跨学科学习拓宽视野,培养思维。
纸面目标是让学生获得成熟与独立的心智,不轻易被意识形态宣传俘获,不被消费主义奴役,不因专业领域局限变得傲慢无知,拥有自己定义价值、寻找意义的能力。
全人,即智识(思辨能力)、品格伦理(正义、责任、同情、诚信)、身心(身体健康与心理韧性)、社群与服务( 强调公共服务和社会活动)、灵性与精神(最早建校的遗留现在大概就是表达探寻生命价值。)
纸面目标是成为保持内心完整、有道德判断力、并能采取负责任行动的人。
简而言之,这是一整套沿袭多年的,脱胎于西方文化与高等教育体系的香港答案。
当然,从功利角度说,浸大这一档学校存在的意义,就是让那些水平、家境或应试能力逊于顶层但依然强于普通人很多的学生——用一个不太友善的词来形容就是“次级精英学子”——获得一张进入社会中上层结构的入场券。
那么假设。我是说假设,有一位内地女性,大学期间被性骚扰而勇敢站出来发声,冷静沉着的获取一手证据,并通过智慧的博弈,从骚扰者手上拿到手写道歉铁证。后在没有得到校方给出满意的惩处结果和报警无果的情况下,通过小作文顽强抗争,诉求无果后,顶着被对方“强大的背景资源”疯狂打压的巨大压力,经过痛苦挣扎与思考,为了社会公平正义和广大女性同胞的权益,终于战胜了内心的怯懦和恐惧,背负痛苦,经历成长,勇往直前,蜕变重生。在毕业后,毅然诉诸法律将骚扰者告上法庭。
你认为这是一份什么级别的履历?
抗争系统的不公,不接受逆来顺受、借小作文引发舆论关注的传媒智慧,超越个人恩怨用具有公共议题属性的舆论话题唤起社会关注——从被骚扰到抗争,再到诉诸法律的公平正义的追求。
这样充满压迫、抗争和自我成长的经历,够不够戏剧化,够不够独特深刻,成长性够不够强?
这一切,是否,和浸大,和博雅教育、全人教育、和浸大传理学院,异乎寻常的完美对应?
这还没完,如果这样一个女性,恰好来自内地,是否能够佐证香港院校历史上长期存在的西方人文主义视角下一切关于中国大陆的“负面”预设?
妙中之妙的是,这个履历谈的是女权抗争,它控诉的是父权制、性暴力、性别歧视,抗争的对象是男性骚扰者、校方官僚,最终还选择了诉诸法律,形式完全“合法”。
它是一个标准的政治正确答案,没有挑起任何不适合挑起的话题来令浸大有所顾虑。
它只是印证了一个年轻女性,是如何从不甘沦为父权压迫的被动受害者,到实现自我成长,成为一个主动抗争者,一个女权觉醒者,一个社会议题思考者,一个传统父权反抗者的现实代表。
而妙上加妙的是,这样一个用现代传媒智慧对抗系统不公的年轻女性,其学术方向恰好又是以性别、权力、压迫为核心议题的。
那么,从这个视角看,是否可以称之智慧与勇敢的新时代女性精英?践行知行合一的当代圣徒?
大陆、女性、性骚扰、不公、抗争、觉醒。
无比东方、无比合法、无比美丽、无比神圣。好用又安全,堪称新闻传媒,不,堪称整个西方叙事体系的最爱。
如果,这位女性恰巧又拥有一流学府的学历和一流的留学经历,那么,她可能等同于拥有了能横跨整个东西方,“想混哪个圈子就混哪个圈子”的入场券。
这份履历,我打A+。查看全文>>
胡同里 - 1293 个点赞 👍
我的看法是:武汉大学经管学院的杨景媛获得硕士学位的资质相当可疑
证据1:杨景媛是武大经管学院世界经济方向的学术型硕士
学术学位硕士校友名录 (https://ems.whu.edu.cn/whdxskjy130zn/xyml/xsxwssxy.htm) 经管学院学术学位硕士校友名录 在“2018至今”栏目列出“杨景媛”,对应其世界经济系培养序列,且学院网站长期并列发布“学术硕士研究生名录/专业硕士研究生名录”,表明她并非 MBA、MPAcc、MEM 等专业学位,而属理论经济学学术学位体系。世界经济系师资页面亦显示该系承担学术学位培养。上述页面之间互相印证,排除了“工硕/专硕”可能。
证据2:杨景媛 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为其唯一论文
杨景媛的硕士学位论文PDF完整版,封面载明题为《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学号“2021201050035”,导师郭汝飞副教授,学科专业“理论经济学·世界经济”,于2024年5月完稿。
围绕“武汉大学 杨景媛”“Yang Jingyuan Wuhan University”等关键词,在知网、万方数据、Google Scholar进行了多轮检索与同名排异。与其信息一致的公开文献,仅有上述硕士学位论文;未检出以武汉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作者可与当事人一一对应的期刊论文条目,也未见学院或学校对其“正式录用通知”的公开公示。
杨景媛毕业论文的知网搜索,PDF与知网论文页面
疑点:武大经管学院学术型硕士毕业要求
三、中期考核标准
中期考核中对课程成绩的要求以合格为最低要求,以培养单位和导师对研究生科研潜能的评价为主要指标。
(一)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思想品德好,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科研能力,且考核时已修满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和学分,并完成培养方案中所要求的其他学习任务,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
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在学院认定的核心期刊及以上级别的期刊(应是当年的核心期刊刊源和当年的奖励与重要期刊刊源)正式发表与所在学科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至少1篇。成果必须是申请人硕士研究生入学以来至2017年9月25日止期间的成果。申请人需提供成果刊发原刊。
——《经济与管理学院2016级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与分流工作实施细则》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上面提过的《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属于硕士毕业论文,而不是期刊论文,而毕业要求中提到的论文指的是需要在经过同行评议的核心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而知乎现存的关于武汉大学经管学院学硕的讨论大多集中在“标准高,有论文发表要求,难毕业”一类的吐槽上:
知乎讨论:武大经管学硕毕业需要发C刊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杨景媛女士只发了一篇硕士毕业论文。她是怎么在需要发C刊才能毕业的武大经管学院毕业的?
补充信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全球有近35%的女性经历过家庭暴力。经济学中有关家庭暴力的文献,着重分析了就业、收入、受教育水平等因素对家庭暴力的影响。本文率先研究了生育对家庭暴力的影响......
首先,在中印,生育水平的上升都显著导致了家暴发生率的增多。其次,该影响在中国乡村有更明显的体现;而在印度,城镇影响要大于乡村影响。最后,随着时间推移,生育对家暴的影响在不断降低,中国的城乡差异也在减少;但在印度,高种姓的降低水平明显更快。为了识别生育对家庭暴力的因果效应,本文基于中国妇女地位调查与印度家庭与健康调查的微观数据,构建了拟面板数据,运用事件研究法,发现女性生育子女之后会遭受更多的家庭暴力......
本文研究了生育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机制。基于本文的理论模型,生育主要是通过降低女性的外部选择价值,从而引致更多的家庭暴力。为了检验这一理论机制,本文估计了女性生育后就业概率下降的幅度,即劳动力市场上的“母职惩罚”,以衡量女性生育后外部选择价值的下降。本文计算了中国与印度国内不同地区的母职惩罚强度,发现在母职惩罚较高的地区,生育会带来更多的家庭暴力,这一结果在中国与印度都成立......
本文......关注了母职惩罚对家暴的影响,同时强调了生育支持的重要性,有助于更好的治理家暴问题并改善女性生育福利。
加强家暴法律建设,强化家暴惩治力度。加强家庭暴力相关法律的建设,包括立法、司法解释和执法等方面的完善,提高家暴的法律惩治力度。通过明确的法律规定和严格的司法程序,增加施暴者家暴成本,有效降低家庭暴力的 发生频率。施暴者的家暴效益将大幅减少,从而减少了他们施暴的动机和行为......
破除传统性别规制,倡导性别平等规范。积极推进性别平等意识和规范,破除传统的性别规制和歧视,建立平等的两性关系。通过加强教育宣传、推动法律法规的完善等手段,倡导男女平等、相互尊重的家庭关系模式。这样一来, 不仅可以降低女性生育后劳动参与受到的影响,还能够提高丈夫对妻子的尊重和关爱,进而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
——杨景媛 《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另外,杨景媛导师郭汝飞的简历也相当值得一看
我在看文章列表猜意识形态大赛中取得了0.01秒的好成绩,你也来看看吧
结语
也许杨景媛获取学硕毕业证书不合资质,也许其中有猫腻,也许没有。也许大家最终能逼迫武汉大学校方撤销对肖同学的处分决定。
但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国男从一开始就已经一败涂地。
杨景媛用了三年时间,领着中国男性纳的税当做奖学金,安坐在由中国男性创立,以中国男性的税款维持的大学,一边生产着污蔑中国男性的文字,一边在图书馆使用法律特权诬告中国男性,致力于恶化中国男性生存处境。
压迫国男既是她的生活,在她那里更是一份体面的工作。
而以她的导师为代表的进步主义学术网络,还在持续不断的生产出一个又一个杨景媛出来。
中国男性,早已无路可逃。
7月26日更新。
是我错了:
查看全文>>
不复唐山旧事 - 1270 个点赞 👍
这是一场完全恶心至极的诬告,我能为肖同学做的不多,只能向学校发一封邮件以表达对他的支持
7/27 12:34修改
已确认在香港浸会大会Author(s):Rufei Guo (Wuhan University and GLO)作者:郭汝飞(武汉大学与全球劳工组织)
Jiawei Sheng (Wuhan University), Ying Wang (Wuhan University) & Jingyuan Yang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盛佳伟(武汉大学),王莹(武汉大学),杨景源(香港浸会大学),网页链接8th IESR-GLO joint workshop on "Fertility decline and family policies" at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organized with support of the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glabor.org)
7/27 10点左右修改
目前,该女在香港,但是否在浸会大学读博是不确定的,但是我在武大贴吧看到一位澳门网友提出可以让香港媒体帮我们找人,我觉得是可行的,以下为他的引用内容(链接是大家一起来举报吧(从其他帖子看到的)【武汉大学吧】_百度贴吧 (baidu.com))
去東張西望舉報
只要這女敗訴後的言論能上香港電視就算成功了,香港人會倒逼浸大給個說法的
https://www.mytvsuper.com/tc/scoopplus/report
整合一下香港各種新聞媒體的報料郵件,只要把楊女士敗訴後的言論,它的微博B站帳號和事件相關通通發上去就可以了
發學校郵件可能會沒有下文,但新聞媒體只要能查證絕對敢報的
hk01@hk01.com
inews@mingpao.com
news@am730.com.hk
最後一個鏈接是東張西望,等同香港本地的新聞台
查看全文>>
知乎user - 122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付东流-s - 1219 个点赞 👍
看看当时武大出的这个处分决定是多么的离谱,既没有说这个男生做了什么,也没有说这个男生到底违反了校规哪一条,更没有查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直接给了一个记过处分,程序上就不合法。
现在更是有法院的判决作为支撑,这个记过处分应该尽快撤销,女方和武大都应该给这个男生道歉。
这个男生属于重复了和朱军一样的命运,保研和他无缘了,出国的计划被彻底打乱了,全家被人开盒网爆了,各种谣言满天飞,仿佛整个武汉,只要有姓肖官员的都是他爸,爷爷也受到了这件事的刺激(网友谩骂),半年后也去世了。
而这个女生现在还好意思说自己想自杀,我看她是不可能有这个心思的,她只是想用这个来要挟大众,她不想承担诬告的反噬后果,只想用诬告让受害者遍体鳞伤。
这个事件里面的性骚扰指向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所以很难成立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罪,是要诬告他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不过从实践来看,诬告他人强奸的,似乎都没有受到什么惩处,都依靠“错告”的但书条款成功出罪。
详见蔡雅奇老师这条视频:http://【女子诬告遭男子QJ被入罪,澳门的这个判例值得借鉴和学习-哔哩哔哩】%20https://b23.tv/6l2AKaR
《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不过诬告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本身也是一种违法行为,可以处以行政拘留。同时,这种行为也属于诽谤,亦是可以给予行政拘留的类型。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三项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我们看到这些被诬告的案子,比如朱军和弦子、无锡蛋糕店老板和女童母亲、这个男生和女生,都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受害者受尽了网络暴力,事业、生意、学业、家庭,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但是这些诬告者却没有受到任何哪怕一丁点惩罚,它们的心态是“诬告你了,那咋啦?”所以,才敢这样有恃无恐,不对诬告进行有效规制,不激活沉睡的“诬告”条款,一味纵容诬告者,类似的事件绝对会继续发生,“今日朱军,明日诸君”的故事将一幕幕上演。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云风 - 1177 个点赞 👍
很感慨,可能这就是同人不同命吧
雷军说自己在武汉大学读大一的时候,在武汉图书馆看到了一本书,从而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雷军大一时在图书馆遇到了《硅谷之火》
肖同学大一时在图书馆遇到了杨璟媛
查看全文>>
你好-黄先生 - 1135 个点赞 👍
刚才刷到这个问题,我都蒙了,23年回答过一次,怎么又出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尽量走法律途径解决而不是私了调解之类的。
你以为法律途径成本高?
私下调解更可能陷入永无止境的纠缠。
如果肖某从一开始就不写什么道歉信,不参与调解,直接让她起诉。他也不会白挨了两年骂还弄得满城风雨。
查看全文>>
山风云 - 1086 个点赞 👍
我觉得司法上其实没啥正义,庭长顶住压力判了无罪,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我娃很小就是过敏性鼻炎,中医,脱敏针,各种药从未停止过,鼻炎犯了该怎么护理怎么吃药,这套流程我真的熟的不能再熟悉了。
本以为大点终于好些了,直到今年我看见小孩的腿窝,脖子下,胳膊肘全部抓伤了。
看着他睡前反反复复不断的抓来抓去,溃烂的皮肤愈合又抓伤,抓伤又愈合,因为过敏兴起的小疙瘩,因为用了带激素药膏发黑的皮肤,说不崩溃,是假。
湿疹,特皮的痛苦,我是能感同身受的。
很难控制,反反复复,甚至终身无法治愈。
但就是这种少数人的痛苦,也是没想到,能搅出今天这么大的风波。
本来武..大图书馆性..侵案不成立的简短新闻,并没有太多主流媒体为这件事发声,但不妨碍这件事已经发酵到完全失控,有种全员发疯的癫狂。
一次湿疹引起的诬陷
一次湿疹引起的瘙痒,一次别有用心的利用,把一个简单的校园事件,发酵到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大家看过一部明叔的《黑洞》吗? 不只是陈道明,袁立的颜值巅峰,那时候的管虎,陆川都还很年轻,马伊琍也只是初出茅庐,一切看着都是特别美好。 这是一部非典型扫黑反..腐剧。
20年过去了,我挥之不去的还是片头曲最后正面角色刘振汉,不贪不坏,被莫须有抓进去的时候,对着众人怒喊的那一句,诬陷!是诬陷!!!
是诬陷,更是用来插进男主心脏的一枚钉子。
被平反,不是因为公..平..正义,不是因为天道轮回,是因为有更高的价值利益,所以启动了更高的权..力,启动了更深层次的流程。
成年人的世界,利益大于一切。
诬陷! 我再次联想到这两个字,是这次图书馆性...骚扰事件了。
从男生被开盒,诸多流言蜚语四起,这就不止是一个单一的诬陷、诬告事件。 倘若不是某位刑.法老师出来说了这个案例,估计一堆人不知道这个事儿。
这件事热度本来很一般,远不如山西订婚强...奸...案舆论影响力,热度大。
司法层面的上的解读空间也不大,按照现在的路数,单靠口供也能做成铁案,当下舆论环境对男性如此非常不利的情况,一审罪..名依然不成立就挺能说明问题的。
法律搞到最后确实还了一个清白之身,但来的太晚了,甚至于收效甚微. 对已经存在的伤害压根没法弥补,而且极为讽刺的是对提出诬告的人没有任何惩戒,仅需要给出50元的案件受理费。 这个真的对吗?
法律范围内所谓的公..平..正义,往往只是这个社会正常运行的底线;
摸着自己心窝子,发出的那份最原始最朴素的对公..平,对正..义的认知,那份约定成俗,才是让这个社会更好的原动力。
谁是真正的受害者
在女生被开盒前,她零损伤。 男方被毁掉了,不妨碍她依旧嚣张。我看她视频IP在广东,我都替广东尴尬。
这次开盒,公开了她的名字,籍贯,身份证号,手机号,微信号,学校,毕业论文毕业照等等。
后面扒了她的毕业论文,扒了她导师的履历,她预计会走的路都被人扒皮了,甚至她关注了B站某著名刑法老师这个华点都被发现了。
这个老师是为数不多公开大胆讲了这个案子的业内大V,向来秉持敢讲敢说的原则仗义执言,两个人这么一对比,真的实在太讽刺。
这个女生什么都懂,但依然如此,岂不是更坏了。
有的人直接深度分析了这位女士的毕业论文,并且把自己整理的细节无偿供大家使用,也有专业的人发了检举学术不端的详细打包资料,示范给大家怎么用。
现在很多人在努力给女方毕业的武..大发举报邮件,还有人在尝试向女方即将就读的香港某高校发举报邮件,希望学校方面能重视并且取消她的入学。
从最初单纯的诬陷,强势逼迫男方认错,再上升到男女对立问题,搞到今天发酵到内部学术问题...
这个面就真的太大了。
国内学术啥水平,经管类的硕士论文啥水平,不说懂得都懂,说句一点不夸张的话,压根经不起查。
人品不行,道德水准不行,法律无法制裁你,就从你的学术入手,把水搅混,拉你的导师、学院下水,这个思路还是挺恐怖的。
我姑且理解为当法律失去了效力,互联网对行.政失效开始了一种全新的集体讨伐。
那么问题来了,女方为啥要这样,到底谁才是真正受害者?
为什么会如此一发不可收拾?!
我想,事件的发展过程还是有必要聊一聊的。
这里面有女方的说法,男方家属的说法,还有学校给出的处分,也有判决书上的细节。
如果女方适可而止
这件事情的发展是渐进式的,并且主动权一直掌握在女方的手中。
如果女方在男方主动道歉若干次后,见好就收,在帽子校方都认为男方并不是性.骚扰,选择放过这个男孩,这把火都不会拱这么大。
或者说,这压根就不是简单的拱火,这是要把男方置于死地。 先来看下DS关于这个事件的大致经过。
但这个简短的事件经过,遗漏了非常多重要细节。
女方60分钟,断断续续偷拍了对方挠下体的5段视频,然后拿着这个视频找到了男同学。
女方接下来的行为,请注意看。
最开始,男方选择了主动道歉,写下了第一份道歉信,里面的关键词是拍了姐姐。
然后女方并没有就这样结束。
很快事件上升到了导员那,写下了第二份道歉信,里面的关键词是对姐姐做了下流的事,导员签字,大家都签字了。
事情到这依然没有结束,女方继续要求学校做出处分,并要求男方写下第三封道歉信,并且男孩的父母也要确认签字。
男方父母介入,武大学生处介入启动调查,结论是对方没有造成性骚扰。
这个在男孩母亲的长文里说得很详细。 迫于舆论,武...大依然给了记过处分,无理由的那种。
但女方不满意这个处理结果。 她要的不是12个月的处分,她要的是剥夺这个男孩后面正向发展的任何机会。
学校没有满足她,然后她转身在朋友的公众号上写了一篇文章。
到这里,才是这件事爆发的真正开端。
很快,男生被开盒。
网络谣传男方的父亲是武汉某区的领导。
性骚扰,权.贵富二代只手遮天,男女对立矛盾,这些经典流量要素,三合一全聚在了这个男生身上,这流量压根就收不住。
没多久,男方精神崩溃,爷爷气死。
男方父母也相应的给出了男孩湿疹治疗的诊断书,陆陆续续两三年咨询病情的聊天截图,算是某种程度以正其身。
但事情到这里,依然没有结束。
女方毕业双证拿到后,开始提起诉讼,到这里她依然选择把问题又一步上升了一个高度。
因为她非常不满意武da某些领导,学校给到的最终结论。
但这时候,导员,导师,学院,学校都被完美绑架到了这个女孩的战车上。
把舆论进一步做大的是女孩自己,把舆论进一步精准对准自己的也是她自己。
人性本恶,在这个事件上真的具象化。
学校莫须有的处分
有的人说学校没问题,我真觉得学校问题超级大。
没走出校门前,学校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有多大,做学生的都明白,为啥高校的风气这么难评,为啥那些导员那么牛气哄哄的,不是没原因的。
你的利益,你的发展,都像风筝线一样拽他们手里,性格低调老实没背景的人,学校的意识大过天真的不夸张。
武...大有法学院吗?
有。
武..大有法学相关专业教授吗?
有。
男生就读法学院,女生第二学位是法学。
在学校调研后,认为女方给到的证据压根无法证明其性骚扰,这里还是实事求是的, 但妨碍后面彻底崩坏,考虑到舆论压力太大,依然给了一个记过处分,无原因的那种。
这不就是制。度最大的恶吗?
为了息事宁人,选择牺牲你这个舆论弱势的被动者;
为了息事宁人,所以给到一个有误的检验报告;
为了息事宁人,所以告诉你一个舆论上风想看到的结果。
看起来不与大众为敌,其实只是尽快摆脱麻烦。
至于事实,那不重要,天南地北参差不齐的网友他们能知道多少真相。
可以想象,这个本来就不勇敢的男方,刚刚步入大学,持续处于舆论弱势,然后又被学校公开拉了一次偏架后,没被逼死也算是万幸。
尚未走入社会的年轻人,阅历有限,本身就会无限的放大在学校的问题。
更何况,学校的公开处罚,某种程度给了那些开盒他,公开辱骂嘲讽他的人一个最强有力的佐证。
那部分人会更笃信,男方肯定是有问题的,不然学校为什么要处罚。
学校内部也许压根就不想偏袒这个女生,甚至他们并没有一味满足女方的需求,但无奈结果看起来,还是拉了偏架。
学校最初组织调查的某领导,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被女方极度憎恨, 对处理该案件的庭长本人,她也是极度不满,这些都抒发在她个人微博小号里。
但个体意识不代表集体意识。
当下,学校被牵连的相当被动也是咎由自取。
本想息事宁人,没想到越搞越大,高校论文质量这个事儿,现在也挺敏感的。
在男方被宣判无罪后,学校既没有立刻出来以正视听,也没有取消对男同学的处罚,更没有道歉。
相反,倒是跑到某个举报人家里进行了友情提醒,不仅没气度,而且丝毫没有百年名校的风骨。
所以武..大这波,真的挺不划算。
内部有好人,但不妨碍崩坏。
为什么男方会这么懦弱
这里面还有个值得探讨的事情。
为什么这个男性,会屡次签下道歉书,为什么会这么懦弱?
首先应该是涉及到隐私部位。
男孩最开始有点理亏,自己抠挠的部位确实敏感,居然被拍了下来,他还是很担心闹大了社死,并且他很害怕这个事儿搞到导员那,所以他求这个姐姐放过自己,不要跟导员说。
他以为服个软,道个歉,这事就过去了。
没想到,女方拿到了道歉信,很快就捅到导员那,男孩害怕被处分,又写了第二封道歉信。
女方依然不满意,接着又闹到了校办,直到男孩的父母参与进来,学校启动了调查,男方一退再退的局面才算结束。
考上武.大首先智力一定还不错,学习估计一直是非常优秀的,从小到大都是学校的佼佼者。
男方的妈妈也强调过,对他比较严苛,到高三了都是父母一直接送,比较单纯,与社会几乎脱轨。
刚刚步入大学才两个月,就发生这个事,让这个男孩完全陷入了被动。
分析下原因:
一是他太年轻,对社会,对人性缺乏基本认知,大概率一直被学校,被家庭过度保护。 搞好学习就行了,其他的他都不用操心。
二是,他太优秀,太听话了。
在当下教育制度下浸润多年,他的三观,他的行为已经完符合好孩子应该成为的样子。
哪怕违背个人原则,他也努力希望不要成为一个被老师惩罚的人,这也是他从头到尾被拿捏的地方。
害怕被导员处理,害怕不是优秀的好孩子。
哪怕他知道自己不应该没了自己的底线标准,不应该为了息事宁人,妥协,但他还是这样做了。
这是当下教育筛选人才的悲哀。
成绩好,什么都不重要,成绩好,大于一切,哪怕你品德不好,哪怕你什么都不会,哪怕你甚至霸凌普通同学。
这样的认知,是造成这个巨大的悲剧的根本原因。
换一个事情,为了成为老师心中那个优秀的孩子,不排除可能又是另外一个方向疯狂的事。
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真的很悲哀。
其实关于当下教育体系里优等生的一些价值观的探讨,我在湾区清华夫妇案:血色NPD恋人 vs 混乱的价值观这篇文章里写的非常清楚。
环境造就人,环境筛选有利因素,环境让你失去自我。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没别的,给予孩子自由,给孩子反抗叛逆的空间,让孩子拥有真正的自我。
友情提醒:别搞男女对立
这个事件的双方,确实是一个男性,一个女性。
但不要一看男性女性,就无脑的因性别站位。
最初这个事闹这么大,也算是吃了当下最热门的男女对立流量。
关于当下妖魔化的男女关系,见我之前的文章已婚女人要自由,就是活该?!是谁在妖魔化男女关系?
现在这些偏激女.权,既不会的普通女性真正争取到任何公.权私.权,反而搅混了女.权这摊水,一方面把女.权二字都妖魔化了,一方面把更多女性推到了对立面。
事实上,男女过度对立,就当下这种负增长时代,对男性女性都没好处,唯一赚到的就是这些战斗士们,他们吃到满嘴牛油。
很多人谈到了NGO,谈到了女方背后有组织的行为,这个东西其实还需要更多证据,但是值得去深入了解再给出结论。
好了,说最后一个问题,如果真遇到类似吃亏的事怎么办?
就一个原则,没做过的事坚决不认。
坚决,永远,绝不承认。
友情提示,缺德的事真的不要做,做了不仅一辈子都洗不干净。
有时候绊倒自己的矮墩子,搞不好就是自己种下的。
一堆人阴阳我理中客。
“理中客”?帽子扣得真溜!
不跟风搞男女对立就成了罪过?文章中没谈论是非对错吗?是非曲直明摆着,公理自在人心,凭什么非得按某些人的剧本必须以男女之名站队开撕?非A即B式的狂轰滥炸?
这年头,不搞男女站队就是原罪?
非蠢即坏的二极管逻辑,除了暴露狭隘还能证明什么?
查看全文>>
汤逊湖历险记 - 970 个点赞 👍
已收到香港教育署受理回信,待回信
尊敬的香港教育署相關負責人:
您好!
本人現就楊景媛(女,漢族,內地身份證號:622923199908280826)涉嫌惡意誣告及相關行徑,向貴署作出舉報。據了解,該生目前已被香港浸會大學錄取。
楊景媛曾就讀於武漢大學期間,於2023年7月11日在該校圖書館內,以懷疑對面男生肖某某「隔空性騷擾」為由,暗中拍攝5段總長約4分50秒的視頻,強迫對方書寫道歉信,並將事件公開至網絡平台,引發超過10萬人次瀏覽,直接導致肖某某遭武漢大學給予記過處分。
經法院詳細調查,肖某某母親提交的關鍵證據及醫學意見均獲採納,最終認定肖某某的行為「無針對性」且「非出於性目的」,不構成性騷擾,並於2025年7月25日以(2024)鄂0191民初4030號民事判決書駁回楊景媛全部訴求。然而,楊景媛在敗訴後不僅公開聲稱「絕不道歉,因自己無錯」,更得意炫耀「保研成功」「即將讀博」,甚至揚言要向肖某某申請的所有院校投遞所謂「舉報材料」。
此等惡意誣告行徑,嚴重損害他人名譽與權益,已造成極其敗壞的社會影響。楊景媛的所作所為,完全背離學術誠信與道德操守的底線,其罔顧事實、濫用舉報權的習性,現既已被香港浸會大學錄取,即將進入香港教育體系深造,勢必對本地教育環境造成嚴重負面影響:一方面,可能導致校園內師生陷入無端指控的恐慌,破壞教育場域中最基本的信任與尊重;另一方面,此類有違誠信的行為若未被正視,將嚴重衝擊香港教育界長期以來堅持的誠信原則與道德標準,削弱社會大眾對教育體系的公信力。
基於上述事實,本人懇請貴署對楊景媛的過往行為展開全面徹底的調查核實,並依據香港教育界的相關準則與規範,對其已被香港浸會大學錄取一事進行審慎核查與相應處理。若放任此等缺乏基本道德約束之人進入本地教育體系,不僅是對無辜受害者的二次傷害,更會向社會傳遞「誣告無成本」的錯誤信號,最終危及香港教育的根基與聲譽。
期待貴署秉持公正,妥善處理,以維護香港教育環境應有的清朗與尊嚴。
舉報人:[閣下姓名]
聯絡電話:[閣下電話]
電子郵箱:[閣下郵箱]
香港教育署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全文>>
说笑 - 961 个点赞 👍
这件事情导致男方两位家长去世,男方得了严重的应激障碍,而女方仅仅只是付出五十块钱诉讼费
日本千禧年有一个世纪性大冤案,神御场冤案,法院在零物证、零人证,证据链完全断裂的情况下,仅凭被害人的控告和被告人的口供,就下达了判决
类似还有朱军案件,清华腚姐案件,追风小叶案件,女方诬告都没有付出任何代价
对照组就是胖猫案件,胖猫姐姐仅仅只是为自己家人发声,就被女权围攻,魔幻的现实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公子钦official - 891 个点赞 👍
幸好这名男生是完美受害者,本身患有湿疹,还留有就诊记录,甚至在图书馆学习的过程中都没有看这个女生一眼,这才勉强逃过一劫。
但要是换成普通人呢?你在图书馆坐着学习,然后出汗了,就挠一下大腿根,然后被对面拍到了,那你真就有口难辩了。
目前沉冤昭雪的就只有这么一位,追风小叶和货拉拉司机还在持续被污蔑。我都不敢想象还有多少沉默的被诬陷的受害者。
为什么女性有MeToo运动,我们男性就没有一个MeToo运动呢?
如果你曾遭受诬告或者被冤枉,请用MeToo回应。
查看全文>>
陈峰 - 855 个点赞 👍
武汉大学违规处理肖同学、对该女士不作处理的行为,可以向教育部投诉举报。
教育部24小时统一监督举报电话,号码为:010-66092315、66093315;同时启用统一监督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全文>>
行走 - 82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画画的花噎菜 - 78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万木成冬 - 74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天方 - 68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