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塔起诉自媒体「苏黎世贝勒爷」索赔 1000 万,案件有哪些细节值得关注?怎样从法律角度解读?
- 1425 个点赞 👍
这博主莫不是想学当年某博主对五菱汽车的道歉梗,结果没想到属于是“邯郸学步”玩脱了。
图源网络,侵删 当年“五菱汽车道歉事件”的起因是浙江民生资讯广播主持人王飞在节目中质疑五菱汽车Nano的充电功率与宣传不符,五菱在律师函中称对方“故意误导消费者充电插座最大功率就等同于充电机功率”,用词存在“诽谤、侮辱”,要求他在多个平台账号连续道歉15天。
图源网络,侵删 后来,王飞还真就“道歉”了,而且这歉道得是“反败为胜”。
24年11月15日王飞发布了第一个道歉视频,获得了14.6万点赞,2.5万个评论,1.1万次转发。他几乎在每天的道歉中都要把车主所遇到的问题重复一遍,并顺带强调一下五菱汽车的相关主张。
甚至专门给连日的道歉视频单开了一个系列合集,该合集光抖音单平台就有4000多万的播放量。本来,五菱汽车Nano的充电功率与宣传不符,大多数人不知道,也不关心。
但随着事件发酵,五菱意识到:道歉时间越长消息传播面越广。最终五菱汽车主动联系王飞,希望与他签署和解备忘录,委托律师明确提出“不再需要连续道歉15天”……
言归正传,不知道这位“苏黎世贝勒爷”是不是真的想模仿王飞,但结果是他很有可能玩脱了。
而且这位“贝勒爷”还真有可能面临巨额赔偿。
简单回顾一下事件经过⬇️
2025年5月2日,自媒体“苏黎世贝勒爷”发布视频,称其自费在天津中汽研风洞实验室测试阿维塔12的风阻系数为0.28Cd ,与阿维塔官方宣传的0.21Cd存在显著差异,该质疑迅速引发公众关注和舆论热议,对阿维塔品牌形象产生冲击。
5月3日,阿维塔法务部发表声明,称该博主言论“完全失实” ,强调产品技术参数以官方发布为准,并于当晚宣布将进行公开测试。图源网络,侵删 5月9日,阿维塔在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风洞实验室针对阿维塔12风阻系数测试进行公开直播,全程由公证处监督,测试数据显示阿维塔12在多种工况下风阻系数与官方宣传相符。
5月12日,阿维塔向博主发送律师函,要求删除不实内容并公开道歉。博主当天发布道歉视频,但在视频中存在将测试使用的量产车错误描述为原型车等问题,被阿维塔认为是“蓄意制造舆论混淆” 。
5月13日,阿维塔正式对“苏黎世贝勒爷”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人民币1000万元经济与商誉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也规定:“经营者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对于这类短视频博主能否成为《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的“经营者”,现在司法实践倾向于认为:
各类短视频平台博主作为经营主体,在商业活动中与其他传统经营者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也应当遵守相同的竞争规则。因此,应当确保《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市场竞争领域的统一适用。法院应当认可网络主播等新业态经营者的竞争者身份,将其行为纳入《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范围,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公平性。
图源网络,侵删 关于侵权赔偿,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条规定:“行为人因侵害人格权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应当与行为的具体方式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
此外,侵权人还可能需要赔偿受害人因名誉权受侵害而遭受的财产损失。财产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如业务减少、收入降低等,以及为维权支出的合理费用如律师费、诉讼费、公证费等 。
为啥说这位“贝勒爷”可能面临巨额赔偿呢,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起诉北京车千里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抖音账号“牛车实验室”侮辱、诽谤一案。
对于该案,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院做出的终审判决,维持一审判决北京车千里赔偿东风日产经济损失500万元以及相关维权费用。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法途萤光 - 1146 个点赞 👍
其实我就很好奇,为啥这些kol非得找硬骨头啃。这次这个事发展到现在,这个贝勒爷但凡还有一丁点脑子,也不至于现在要赔一千万。
首先,阿维塔本身就是一个热度很低的,没啥流量的品牌,你怼阿维塔能有什么收益?还自己买热搜,还阴阳所有国产新能源车?脑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东西?你难道不知道这些国产新能源品牌背后都是什么企业吗?都是国企央企,最差也都是省级单位撑腰的。你以为是在数码圈跟那种几十个人的小公司玩躲猫猫呢?
阿维塔是长安汽车的子品牌,长安是谁的子公司?中国兵器。世界上最大的机械制造集团之一,是中央几大核心集团之一。阿维塔董事长朱华荣,平常网上跟你嘻嘻哈哈的,别人是实打实的副部级干部。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宾?这种企业你也要怼,你以为是数码圈收保护费呢?当赛博流氓也得有个限度。别人赛博流氓,打法是找个小厂,死皮赖脸折腾一下,小厂受不了,给你付点保护费。你找长安汽车玩,是嫌别人法务部太闲了吗?还有之前那个要赔东风汽车五百万的,你搁这玩呢?阿维塔搞风洞直播,不是在自己官号,而是在央视直播的,还给你暗示的不够清楚吗?
起个ID叫贝勒爷,不会真以为自己是贝勒爷了吧,你贝勒爷祖宗们就是被长安汽车的祖宗赶到海里的,人要对自己拎清楚。很多数码圈跨圈来车圈的,是不是在你们印象里华为就是最厉害,最大的企业了?你觉得以前很多人阴阳华为没被逮,到车圈怼这些央企也没事?
汽车乃国之重器,是制造业之王,所有国家的汽车产业都是中央级别直管的。汽车涉及多少就业,多少地方GDP,你们自己去查查。这种行业,你作为自媒体就浑水摸鱼,猪肉过手留点油就行,你还想一口把各大国的猪肉一口吞了是吧。你有几个脑袋要跟车企玩?黑社会收保护费,那都是偷偷摸摸找路边小餐馆,路边小摊收。你一个人上来跑军区,跟哨兵说让你们首长出来交一下保护费,你在想什么?
实业和互联网产业的根本逻辑是不一样的,搞实业的谁背后没几个人?互联网公司租几间办公室,招几个应届生就能成立一个规模不小的企业。制造业哪怕是那种你们不知道名字的本地厂,也都是地头蛇级别的,何况长安汽车呢。之前东风汽车那个500万的案子,终审一分没少判,那自媒体现在已经成老赖了。你不能因为以前成功欺负过一些小公司,就以为所有公司都能任你欺负,有的公司它真不是装逼,他是真的有实力。你可以评论他们的产品,但是你直接硬怼品牌,老虎不发威,真当它是病猫。
查看全文>>
暗之妖精 - 90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ring - 57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一路风景不再1123 - 46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王老实 - 436 个点赞 👍
我给大家讲个乐子,他又一次回应了。
而且这次是把自己从赔偿1000万,推向全网封杀的程度。
我给大家讲讲他说了什么。
第一,他说上次道歉是对于民族品牌的尊重,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局考量,所以给阿维塔体面的处理机会,但阿维塔持续采取不当行为,导致产生大量失实信息,对本人造成网络暴力。
先说说这段话有多少槽点。
首先,当初他质疑阿维塔的时候,说了什么话。
我帮贝勒爷回忆一下,最初锤阿维塔的视频,开头定调短短的6秒钟,说的是:
中国新能源车发展这么多年,在空气动力学领域,竟然还和20年前的燃油车一个水平。
这个视频被剪辑后,传到外网,被全球第一网红马斯克转发,核心就是说中国车企造假。
上次道歉的视频,前半段起码还看着像那么回事,就是后面造谣测试的是原型车,所以才被索赔1000万。
然后这位贝勒爷现在又说,他上次道歉是为了尊重民族品牌从大局考量,所以给阿维塔机会……
上次攻击整个中国新能源车企这就忘了?
牛啊,这是左右脑互博说出来的话?
其次,我想问问,阿维塔对这位贝勒爷采取什么不当行为?
人家阿维塔+拉上公证+央视直播+新闻报道,这什么阵仗,他还看不明白吗?在挽救被他祸害的全行业名声。
而且哪怕自证完毕后,阿维塔也就是要求让贝勒爷道歉,这叫不当行为?
那请问正当行为是什么,直接把贝勒爷您送进去?
完了还说阿维塔的不当行为导致产生大量失实信息……我的天,你的意思是,公证和央视直播,以及这次风洞测试的相关新闻传播,都是失实信息?
我见过疯狂的自媒体,比如小牛说车大量造谣,屡屡败诉好几次,还要继续搞除了粗粮外的各个车企。
但是贝勒爷能为了背后金主,做到这种直接公开质疑国家公证,新闻失实的行为,生平仅见。
第二,质疑阿维塔宣传风阻是0.21,但是直播中最低是0.217,且配置与他测试接近的风阻是0.251,同一车型,出现不同风阻测试结果,跟宣传不符合。
这段话是我见过专业性最弱,甚至怀疑他车评人的真实水分,听说还是前某个合资企业的工程师。
风阻测试跟海拔,气候,温度,湿度等等都有一定关系,作为车评人会不懂这最基本的原理?
哪怕同一天同一时间测试,三个风洞测试的数据都会有区别。
而阿维塔宣传0.21,实际0.217,仅仅不到0.01的数据偏差,我觉得可以理解为正常的误差范围,毕竟不可能完全复刻当年的测试环境。
至于说同一车型有不同风阻系数,不符合宣传……
这点勉强可以掰扯,看看当时发布的时候,阿维塔等各个车企有没有注明是什么情况下测试出来的成绩。
国内有些车企会模糊某个最低风阻的配置,让消费者以为是全系同一风阻。
我就不说轮胎了,贝勒爷作为米车车主,我想请教一下,发布会上这台蓝色su7有激光雷达,而公布测试视频的灰色su7没有。
激光雷达的存在,绝不可能让两台车都保持同样0.195的风阻。
所以,如果按照他的定义,那基本上su7也是虚假宣传没跑了。
那么,贝勒爷作为米车主,别厚此薄彼嘛,我支持一起维权。
查看全文>>
十二点的知更鸟 - 28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海狸 - 23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清水 - 210 个点赞 👍
这个二傻子这次可能没办法善了了。。。
本来阿维塔也没准备怎么样他。。而是像六子一样自己证明自己吃了几碗粉。。。国家机构+公证+国家媒体作证。。。完事确认了对方造谣也没有直接起诉,还给了台阶让对方道歉即可。。。
这个存货也不知道是真的没脑子还是背后有金主,居然选择硬刚到底。。。阴阳怪气的道歉之后还恶意造假剪辑视频。。。这就纯粹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另外,从更高的维度来说,本来这个事情可能确实不算太大,但是好死不死的被马斯克个缺德带冒烟的家伙掺乎进来了,还特么转发到外网去了。。事情被演变成了对整个中国汽车行业的负面舆情,要知道现在正是中国汽车全面赶超并且在未来占领全球汽车领导地位的关键时刻,这个存货恐怕自己也万万没想到破坏性这么大。。。现在这个后果,上面肯定是要杀鸡儆猴的。。。而他背后如果真的有金主,现在肯定也是光速切割,(即使是那个大家猜想的大善人也不敢搭这个茬,影响太恶劣了)。。。
查看全文>>
爱国 - 204 个点赞 👍
经典花系操作,不管官司打不打得赢,先宣传了再说,配合海军攻势,给人一种打赢官司的错觉,后续大概率没有结果。
阿维塔所谓的公开测试,就是自己特调车辆➕精选五星批发商中汽研➕不让质疑方到现场确认,这就是所谓的客观公正?作为一个这么大的企业,现场演一遍节目,然后台下请一群拖,最后结果也没达到自己宣传的情况,搞半天实锤自己之前玩了文字游戏。
整件事情相当奇怪,就阿维塔的客户盘根本不可能支撑起这件事的热度,而且大量的围米救塔话术,海军下场很明显了。
说透了,海军就是要搞舆论战,把事闹大把流量博起来,给潜在客户洗一波脑:我们的产品很好,黑我们的都是嫉妒我们产品好;顺带再黑一遍市场上销量好的品牌,所以之前追着特斯拉黑,蔚小理里面追着理想黑,现在追着小米黑。基本逻辑-做不大蛋糕就搞分蛋糕的人呗,简称窝里横
查看全文>>
163716371 - 184 个点赞 👍
穷尽所有可能,电子外后视镜,低风阻轮毂,车身最低,进气格栅关闭的情况下,测出来的数据依然是0.2170,取两位有效数字0.22。官方宣传0.21。
就这,这也叫反转?!
以下只针对0.217与0.21这两个值的数值分析,不想看试验方法可直接看最后的结论:
依据来源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整车空气动力学风洞试验——汽车气动力风洞试验方法》,
如果各位谁有国标《汽车环境风洞试验室检验技术规范》,也非常欢迎提供里面的规范方法。
其中提到的测试数据有效性评估:
即对于风阻系数Cd来说,需要进行三次重复测量,且需要保证三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偏差d bar在0.0008以下。上面提到的算术平均偏差d bar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很好理解,就是算术平均,见附录B:
阿维塔直播中测量得到的最小风阻0.217,根据实验方法规定,只是单次测量,需要再至少测量两次,且需要d bar在0.0008以内,本次实验才算有效。
单次的测量未证明有效性,如果认为0.217就是最终结果,那么实际测量的数值应该在(0.217-0.0008,0.217+0.0008)之间,也就是说在(0.2162,0.2178)之间,无论如何也没有达到之前宣称的0.21。
查看全文>>
林某 - 15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啦啦啦 - 14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蛋蛋酱 - 14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zggzgg - 127 个点赞 👍
绝大部分回答都在骂这个博主,看这意思博主已经欠了厂家1000万了,但至今我都有一些情况不明:
1、风阻系数这种越小越好的数据 ,实测应该是≤0.21才算达标吧?换句话说,即便是 0.211 也不能宣传达到了 0.21 ,对吗?
2、即便不那么严格允许四舍五入,7也应该是入吧?那也是0.22啊?
3、既然官方认为0.21没问题,为啥宣传材料都改了?找不到了?以前宣传的算数吗?
4、那一段视频并不是断章取义的一句话或者一个截图,是长达数十秒的完整表达:“比如说我们现在这个阿维塔,阿维塔12,我们的这个原型车,我们是0.21x对吧”,他这么表达,谁都完全有理由理解他说的就是这辆“原型车”,名字、型号、小数点后第三位都完全吻合,还专门强调了是“现在这个阿维塔”,还能指哪辆?即便前面主持人申明过是量产车,这位博主理解成“厂家工程师直播说漏嘴”是不是也合乎逻辑?那责任也是这位厂家工程师词不达意吧?他误导了观众,不应该这位工程师出来道歉吗?
我说的4个问题都是问号结尾,如果要评论,请给我客观、理性和就事论事的解释回答,如果只是人身攻击,或者说什么我是xx的水军,我会举报、删评论。
如果支持阿维塔,认为阿维塔完全正确,希望4个问题都回答,不过分吧?
评论区还是有大量重复的辩解理由:在xx别的地方说过是量产车,我统一回答:
- 直播中有两种说法,量产车和原型车,出自不同的人的口(换句话说,这不是一篇严格逻辑自洽的文章,是一堆人在讨论聊天,前后不同人说的未必不会矛盾)
- 要求我只相信量产车的说法,忽略原型车的说法?
- 如果确实是量产车,道歉的是否应该是说“原型车”的工程师?
这种提法的逻辑陷阱在于:他们预设一个条件——整个直播所有人的发言都是统一的整体,只会有一个意思。但这明明就是一场直播,大家在聊天,这个预设条件根本就不成立。
查看全文>>
MR.X - 125 个点赞 👍
这问题下那些说“苏黎世贝勒爷”彻底凉了的,还有说“苏黎世贝勒爷”是被小米指使什么的之类的,还是让子弹飞一会儿吧……现在博主“老和山老司机”对阿维塔的测试车提出了质疑,看阿维塔官方怎么回应吧……
苏黎世贝勒爷测试和阿维塔官方测试相似角度对比
查看全文>>
kykxa - 123 个点赞 👍
既然苏黎世贝勒爷在一开始就选择了对抗性沟通,这个结局只能说是求仁得仁。
昨天那个道歉视频,跟 小蒜苗、折腾de老猫 那些博主的道歉没有区别,谁都看得出是在阴阳怪气。阴阳怪气也就罢了,还试图混淆视听到测试有猫腻上,阿维塔能忍得了就怪了。
不过阿维塔这次反应这么快,真的是要给法务部点赞。
没有切实证据的话,自媒体真的别满嘴跑火车,影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在阿维塔做风洞测试之前,我就说过苏黎世贝勒爷的风洞测试明显没有对齐测试变量。
显而易见的,后视镜、轮毂,甚至轮胎新旧,都是会明显影响风阻系数的部件。通过阿维塔的直播也学习到,还能通过偏置角度的设置影响测试结果。
苏黎世贝勒爷既然会选择风洞测试风阻系数这样的选题,就不该不知道这些基础的知识。
阿维塔在此前并没有公开 0.21 这个风阻系数具体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测得的,拿一个明显没有对齐变量的测试结果声称别人的测试结果造假,从一开始就是非蠢即坏的。
2024 年进行的测试,在 2025 年发布,基本上也排除了被义愤冲昏头脑思考不全面就把视频发出来的可能。
阿维塔这次的应对,除了开头反应慢让品牌陷入几天的被动外,总体还是很得当的。
风洞测试的直播干货还是挺多的。虽然 0.217 的测试结果跟宣传的 0.21 还是有点差距...
直播后,也给了苏黎世贝勒爷台阶,如果苏黎世贝勒爷愿意顺着台阶道个歉,承认自己此前结论的不严谨,也摊不上这起官司。
苏黎世贝勒爷想反杀也不是没有办法,公开喊话阿维塔,明确 0.21 风阻系数这个结果的测试条件,苏黎世贝勒爷掏钱拉上阿维塔再测一次。
如果阿维塔真的夸大宣传,阿维塔承受结果。
如果阿维塔就是没造假,苏黎世贝勒爷死的也不冤。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年轻肥皂 - 10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过期凤梨罐头 - 94 个点赞 👍
这位叫“苏黎世贝勒爷”的博主,一直以来都是阿维塔的拥趸,他的视频,99%以上都是夸阿维塔的,可算是阿维塔的铁杆。
结果却因为一次不大严谨的质疑,落到了如此下场,真是让人唏嘘啊。
查看全文>>
地对地导弹 - 87 个点赞 👍
现在做这种自媒体博主一定要谨慎,如果传播的内容虚假或者表述有问题都是会得到诉讼。
所以现在这种号也有一定的法律风险,不过起诉不代表一定能胜诉
而且这个1000万我感觉是还是有点儿多的,不一定会全支持这个数,之前的起诉名誉权的案件以100万作为一个节点,主要是看这个传播量。
5月13日,阿维塔科技法务部官微今日发文,阿维塔官方认为自媒体“苏黎世贝勒爷”昨日道歉视频存在断章取义、偷换概念等问题。公司已对该博主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人民币1000万元经济与商誉损失。
阿维塔表示,“苏黎世贝勒爷”在其所谓道歉视频中,将测试中使用的量产车错误描述为原型车,这一行为被阿维塔视为“蓄意制造舆论混淆”,进一步误导公众对测试结果和阿维塔产品的认知,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侵害。
涉及到几个法律概念,
第一个就是诉讼的权利和胜诉。起诉是风声大,落到实地才是诉讼的结果。
第二个就是企业或者名人,对自己这个接受批评的容忍度的问题。
第三个就是这个名誉权遭受损害的事实。
要有捏造或者污蔑的实施。其次对于企业也造成了损害,企业毕竟不等同于自然人。
所以要搞明白一个概念,就是维权和维权成功不是一个事情。
企业,名人都是来是有权利去维权了,但是他能不能维权成功?这个1000万最后能获赔多少钱?法院会不会支持?
都是一个待定的数,所以我觉得不必过于紧张。
像是这样的品牌他来起诉商誉是很正常的事情。
法院能不能支持是另外的事情,因为这又涉及到一个法律上的概念。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条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八)赔偿损失;……(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查看全文>>
熊猫法律 - 7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天天 - 7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hzmagix - 69 个点赞 👍
好,大大的好事。
我现在对车企突突汽车自媒体这件事无条件支持,无论是谁家的自媒体。当前这个时间点,车企之间各种参数和销售模式愈加倾向于透明化,正规化。而汽车自媒体,有一个是一个,还是以毒瘤居多——其本质在于,汽车本身是自媒体行业中相当重资产的一种类型的,绝大多数汽车自媒体是没有条件,仅靠自身财力养这么多车的,那么这些自媒体就不得不为了金钱出卖灵魂。而相反汽车工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业体系,真正懂行人几乎全部是利益相关,他也没有办法在公众面前我就觉得把行业的底裤扒出来晾。
一边是足够有权威性的人闭口不言,另一边是无良自媒体满口胡诌。而消费者对汽车并不足够了解,甚至有很多驾照都没有的对交规都不甚了解的人被各种自媒体疯狂带节奏,乌烟瘴气。
当前各类汽车自媒体能带来的弊远远大于利,要我说全突突了有利于全行业发展。
查看全文>>
莱布尼兹之梦 - 55 个点赞 👍
阿维塔风阻问题还没结束,作为测试从业者,我来告诉大家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首先,争论自测和车企送检差异问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车企盖章报告。
你可能说,我眼见为实,有视频为证还不算?
还真有可能的。因为像风阻测试这种,会涉及到多台设备、多个传感器,而这些设备都是需要有国家资质的计量单位计量合格后才合规合法。
你可能会说,检测中心还会犯这种错误?还真会。因为设备太多了,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设备计量超期难以排除。而且计量超期不代表设备故障,你都感知不到的,所以容易疏忽。
所以在出具报告的时候,一个关键确认环节是确认设备的计量有效性。我就遇到过,因为其中一台设备计量超期,领导不愿意签字的情况。
再说说测试数据的差异性,比如0.21到0.217,这里的0.007差距合理吗?
从宣传角度,当然是不合理的。按道理,是多少就是多少。
但在从业者看来,这不算啥。
一来,所有测试车辆并不可能做到100%对版。这也是为啥汽车上有各种公差配合,目的就是控制差异在一定范围内。但同时也说明,100%对版的车是没有的。这可不是造假,这是全行业再正常不过的逻辑。
所以不难推测,因为钣金间隙面差的匹配,因为地板平整度的差异,因为进气格栅尺寸的微小差异等,是有可能造车数据差异的。这也是为啥,车企会强调——本测试报告仅对来样负责。
而且真要较真,随便拆一台车,各种配件测下来。你会非常震惊,很多都不符合标准要求的。
严重一些的,供某车企的副驾气囊点爆测试,测试中,一半得概率扶手箱会打开(扶手箱打开会对副驾造成伤害、挤压逃生空间),但最后这测试也就不了了之了,也没影响这车上市。
轻微的,某些产品送检时,原本要求耐久10万次才合格,最后做了9.8万次,你说给不给过?一开始肯定是不愿意的,但车企是金主爸爸,而且生命末期的2000次,谁说得准就一定是质量问题呢?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七号-宋 - 49 个点赞 👍
这属于是脸都不要了,连续测了6遍都没能复现0.21宣传的数据,咋滴?把前海报0.21数字抹除掉,重新做一个0.217的海报,就说明0.21=0.217吗?相差将近4%的结果,就这?
这样的企业是怎么让人民信服的?家大业大就可以哄蒙消费者吗?
查看全文>>
阳谋蒜手 - 4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er1cw00 - 3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牧威 - 34 个点赞 👍
阿维塔起诉的理由是,该up主“误导了公众对测试结果和阿维塔产品的认知“。不知道在看了”风阻系数0.21“的广告后购买了阿维塔的消费者,在此次事件之前,会认为自己购买的汽车的风阻系数是多少呢?这个风阻系数的上下文中,到底是谁在误导谁?
另外,对于汽车测试机构,这是多么难得的一个机会啊,租几辆目前风阻系数排名Top5的汽车,去同一个风洞横向测评下,这个话题度不得引爆全网,怎么没人做呢?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Gemfield - 3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小邪子 - 3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青葱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