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和索尔仁尼琴是一类人吗?

- 31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中国和俄国的历史差距太大。中国出不来索尔仁尼琴,原因主要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合法性太低了
如果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是个得国极正的汉人王朝,那么中国现在遍地都是索尔仁尼琴
甚至有一定可能,中国到今天都是帝制国家
满清对中国的最大贡献就是把帝制的名声彻底搞臭了,搞的到今天都翻不了身,导致中国完全没有产出索尔仁尼琴的土壤。
发布于 2023-07-17 13:27・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大熊喵 - 28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竹青 - 69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不洁的孩子 - 612 个点赞 👍
U1S1,老索要是活到现在,肯定会被塞里斯的互联网野生目田扣上“精苏”、“极左”、“苏联余孽”、“战争狂”、“皇俄”、“疯子”等帽子,并被开除出右籍
编辑于 2023-07-19 17:54・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电子宠物收藏家 - 45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雷鸣 - 330 个点赞 👍
从ZZ立场来说,在塞里斯,你几乎找不到任何一个人,能与索子哥对应
索子哥的立场是反康+皇鹅(“皇鹅”差不多对应咱们塞里斯的“皇汉”)
而在塞里斯,“皇汉”几乎不会反TG。因为打败日本鬼子的是TG,在朝鲜雪原和越南雨林揍霉菌和南伪匪帮的是TG,在西藏教育阿三的是TG————与之相对的是,面对日薄西山的日寇,能做出“豫湘桂胜利大转进”的前朝常凯申匪帮;以及,在新疆,打浩罕这样的四十八线部落小国都废了老洋鼻子劲儿的带氰王朝————我就问,你是皇汉你选谁?
可以说TG做的事情,皇汉基本是十分满意,所以皇汉反TG图啥啊?图-154吗?
对于目田,我只送一句话:
多读读书,别总是哭错坟!
上一次就闹出“索多玛”的笑话,这次还想再现个大眼?
发布于 2023-10-12 20:29・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郑信华 - 301 个点赞 👍
索尔仁尼琴至少是真的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民族
莫言爱吗?
“她想到红头发蓝眼睛、慈父仁兄般的马洛亚牧师”
“马洛亚牧师怔了一下,湛蓝色的、迷途盖羊一般的永远是泪汪汪的、永远是令人动心的和蔼眼晴里跳跃着似乎是惊喜的光芒。在马洛亚感人肺府的赞美声中,在马洛亚温存体贴的抚摸下,母亲感到自己的身体像一片天鹅的羽毛样飘起来,飘在高密东北乡湛蓝的天空中,飘在马洛亚牧师湛蓝的眼晴里红槐花和白槐花的闷香像波涛一样汹涌。当马洛亚牧师的凉爽的米青子像箭簇一样射进了子宫时,母亲眼晴里溢出感恩戴德的泪水”
——这个马洛亚牧师不是中国人。他是瑞典人,是上官金童与上官玉女的生父。
哪个爱国的写得出来这玩意儿?
编辑于 2023-10-14 14:46・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头像是我可爱的妹妹 - 27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别索诺夫 - 269 个点赞 👍
没得比,索尔仁尼琴真的敢喷西方,尤其是敢激烈的反对会使他心目中伟大的斯拉夫民族“精神破产”的自由主义:
如果我今天在我国向听众发表演讲,探讨世界裂痕的总体格局,我会集中讨论东方的灾难。但是,由于我在西方的被迫流亡已经持续了四年,也由于我的听众都是西方人,我认为集中讨论西方的某些方面可能更有意义,就像我所看到的那样。
在当今时代,勇气的衰退可能是外部观察者注意到的西方最显著的特征。西方世界已经失去了公民的勇气,无论是作为一个整体,还是在每个国家、每个政府、每个政党,当然还有联合国。这种勇气的衰退在统治集团和知识精英中尤为明显,造成了整个社会丧失勇气的印象。当然,也有许多勇敢的人,但他们对公共生活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对个人权利的捍卫已经到了极端的地步,以至于整个社会都无法抵御某些个人。现在是时候了,在西方一一现在是时候了,在西方,与其说是捍卫人权,不如说是捍卫人的义务。
破坏性和不负责任的自由被赋予了无限的空间。社会似乎几乎无法抵御人类堕落的深渊,例如,滥用自由对年轻人实施道德暴力,如充满色情、犯罪和恐怖的电影……
当然,新闻界也享有最广泛的自由。但它是如何利用这种自由的呢?在这里,主要关注的还是不要违反法律条文。变形或不相称并不存在真正的道德责任。一个记者或一份报纸对他的读者,或对他的历史,或对历史负有什么样的责任?如果他们以不准确的信息或错误的结论误导了公众舆论或政府,我们是否知道同一记者或同一报纸有公开承认并纠正这些错误的案例?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发生,因为这会损害销售。一个国家可能是这种错误的受害者,但记者通常总是逃脱惩罚。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认为,他将以新的自信开始写相反的文章......匆忙和肤浅是20世纪的心理疾病,这种疾病在新闻界的反映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要严重……
美国的知识分子失去了勇气,因此危险更加逼近美国。但人们对此却毫无察觉。你们那些目光短浅的政客们签署了仓促的越南投降书,似乎给了美国一个无忧无虑的喘息机会;然而,一个百倍于此的越南现在正笼罩着你们。那个小越南是一个警告,也是一个动员全国勇气的机会。但是,如果一个成熟的美国从一个共产主义半壁江山的小国身上真正吃了败仗,西方国家今后还能指望站稳脚跟吗?
随着人文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唯物主义化,它使自己越来越容易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投机和操纵。因此,马克思可以说:‘共产主义是自然化的人文主义’……在非精神化的人文主义和任何类型的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我们确实看到了同样的石头:无休止的唯物主义;摆脱宗教和宗教责任,在共产主义政权下达到了反宗教独裁的阶段;以看似科学的方法专注于社会结构。
一一索尔仁尼琴于1978年6月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编辑于 2023-07-17 07:00・IP 属地黑龙江查看全文>>
炭翁 - 26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电次 - 263 个点赞 👍
索尔仁尼琴虽然反苏共,反革命,在写作和诺贝尔文学奖这事当了西方喉舌的马前卒,但是我们也要搞清楚索尔仁尼琴的终极目标和认为应该采取的手段。
索尔仁尼琴是一个对俄罗斯民族或者斯拉夫共同体有深厚感情的人,他热爱他的国家和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民,他认为斯拉夫民族无比神圣,斯拉夫的历史源远流长,斯拉夫人则是善良,勇敢和坚韧的人。而他的手段则是反动的,他认为斯拉夫传统集体的村社制度是最好的,是最有斯拉夫味道的,就应该把城里这些被现代文化腐化堕落的人赶回农村,体验一下斯拉夫村社的自然风光(你有点太城市化了)。
所以你当然可以说这是做梦,这是纯粹的臆想,这一看就是脑子里面全是辞藻的酸腐文人,这种文人在我们这里也并不少见,但是他也要说明一点:他坚信这个就是因为他相信这种手段能够重获斯拉夫荣光,如果不行,他就不信,斯拉夫民族的辉煌和斯拉夫人民的美好生活是索尔仁尼琴的追求。
所以你大可以说—索尔仁尼琴的心是好的,脑子执行出了点问题。
正是如此,索尔仁尼琴在苏联解体以后本来想要欢天喜地喜迎斯拉夫民族的荣光,结果来个叶利钦和盖达尔两位卖国贼。跟着西方大爹走走,斯拉夫人均寿命跌到59,物价飞涨到244倍,俄罗斯人民几百万几百万的死,不要紧,叶大统领已经成了俄罗斯首屈一指的大富翁。本来还觉得苏联好似的索尔仁尼琴立马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痛斥叶利钦等人是卖国贼,痛斥美国的新自由主义毁灭了俄罗斯,去西方演讲指着鼻子骂西方,最后一看,估计还得痛斥十年前的自己了。
但是他真的可以痛斥,它不仅否定之前的自己,后悔自己在反苏反革命的所作所为,而且作为最大反斯大林文学《古拉格群岛》的作者,索尔仁尼琴想想俄罗斯近现代的发展,觉得还TM的是斯大林,我冤枉了你啊斯大林同志!
回来吧我的斯大林,我最骄傲的信仰。
历历在目的工业,眼泪莫名在流淌。
依稀记得五年计划,还有给力的华约。
把敌人都打退,就算进古拉格也不悔。有一说一,古拉格对索某人还是不差的,索尔仁尼琴确诊了癌症,还是古拉格里面的医院给他治好的。
而我们的莫言老乡贤则不好说了。
你说他是故土留恋,怀念传统嘛—这比骂家乡人愚笨,狡诈,懦弱,阴险。
你说他说不定是进步派—这老登说八路军不打鬼子打民团,民团才是打鬼子主力。当然这点你拿史料也没用,他可以说这只是小说,没说这是现实中的八路啊。
正常情况下反革命人士基本上都存在一点,反革命而吹嘘别的东西,比如方方就说地主都是温良的大善人,你们佃农各个都是残暴的下等人,我们地主被你们农民残酷的剥削抢夺(出自《软埋》),或者贾平凹则是完全的传统农村本位,吹嘘反动落后生产生活方式,反对现代化,比如为拐卖妇女辩护,说女人被拐完全太蠢,比如说乡土的就是最好的。
如果说索尔仁尼琴是“本意是好的,执行出了问题”(本意想要斯拉夫民族更好,执行上害惨了斯拉夫民族),而莫言则是“本意是坏的,但是他反倒给他执行的没那么坏了”(本意做西方喉舌反一切,但是本人说实话有文学素养没有历史素养,给大伙纯看乐子去了)。
用一个心向美好的理想主义者和一个投机者相提并论,真是辱没索氏。
编辑于 2023-07-17 13:41・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网线钳 - 26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Lord Kremlin - 250 个点赞 👍
索尔仁尼琴号称俄罗斯的良心,写作时是不避讳任何人的;当然,这也得益于赫鲁晓夫时期宽松的政治环境,虽然他把苏联骂的狗血淋漓,但是赫鲁晓夫政府并没有拿他怎么样,还让他作为著名的持不同政见加入了苏联作协。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文艺审查政策重新收紧,苏联作协开始“围剿”索尔仁尼琴,派人和索尔仁尼琴辩经,最后辩不过他,于是他驱逐到了瑞士。
而莫言不一样,莫言的作品大多只反应现象,从不过问黑暗背后的本质,这一点在九十年代就多有批判。当然,莫言从不过问本质也是有原因的,上文所说的苏联文艺政策收紧,那仅仅是赫鲁晓夫时期比较,和南方的地上天国比起来,勃列日涅夫时期也是宽松的惊人。
苏联作协 与索尔仁尼琴同一时期,中国有一个著名的作家赵树理,农民出身,1937年参加革命,熟悉农村生活,擅长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描述农村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和时代变迁,能够实地表达了农民的愿望和心声,在解放前很受欢迎,一度是根据地文学的代表人物,其创造风格被称为“赵树理方向”。
当时与赵树理风格类似的还有西戎、马烽、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作家,一直站在农民立场看待问题,反应农民的愿望和心声,这个文学流派一度非常活跃,被称为“山药蛋派”。但是在建国之后,赵树理等人就不受欢迎了,因为他们依然站在农民的立场看待问题,反应农民的愿望和心声,著名言论有:
地主富农已经不起多大作用,农村困难的根源不在阶级斗争,而在于干部作风问题
政策若不兑现,怎能取信于民?只讲集体利益,不顾及群众个人利益的需要时,一个人的私心非但不会消失,反而会更加极端地表现出来。
思想教育必须有物质保证,土改后分了土地,老百姓知道勤劳耕作,省吃俭用能发家。土地入了社,一切归集体,个人如果得不到更多的好处,光说某某某是灯塔,有了它就能怎么怎么的,他们是不会相信的。1959年,赵树理被作协重点批判;
1966年,赵树理被扣上了周扬黑帮的标兵、中下贫农的死敌的帽子,1970年被迫害致死。
考虑到邓拓、老舍、罗广斌、赵树理、傅雷等人的结局,莫言只反应黑暗,不过问本质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经历了那个时代,难免会心有余悸。
发布于 2023-07-19 10:57・IP 属地山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月塔 - 217 个点赞 👍
完完全全不是。
莫言是个非常纯正的体制内人士,他对体制是很忠诚的。获诺贝尔奖的时候,他还因为曾经手抄过某文艺座谈会讲话挨过骂——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下。
莫言歌颂体制的言论真的比比皆是,很多都被用到了作文素材里面,比如称赞十八大后的反腐成果:
当然,更重要的是,索尔仁尼琴是个皇俄,对于俄罗斯的历史与政治现状、未来有着非常明确的想法。而莫言至少没有表现出什么明确、系统的政治观,就算涉及一些历史与现实,也就是个有口无心、小骂大帮忙的老实人罢了。
发布于 2023-08-02 22:39・IP 属地黑龙江查看全文>>
石枫 - 20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Neofoolishen - 190 个点赞 👍
很多人都知道“猪狗不如”这个成语,却不大明白这个成语的具体意思,猪狗作为农业时代两种非常重要的家养动物,单独拎出来弄成一个成语是有深意的。
这俩是个分水岭。
家养动物一般都是有很重要地位的,你只要能够意识到鸡肉和大米并不是超市里长出来的,都能明白这个道理。村里小农户养活一群鸡一头猪并不容易,打理照顾喂养大半年到一年多时间才能有收获,什么动物都能养出感情来了。
比如老牛,从满地撒欢乱跑的牛犊子到能下田耕地,操劳一辈子任劳任怨,等到老了快不行了老牛也哭、主人家也哭,跟送别家人并没有多大区别。
比如老母鸡,鸡是最重要的日常动物蛋白来源,厉害的老母鸡两天一个甚至三天两个蛋,是家里不可多得的美味来源,还能攒起来卖钱,肯定是有地位的。
唯独猪狗不一样,这俩地位其实都不咋地,都当过肉用动物,狗被拿来当宠物养那是非常晚的事情,不比改革开放的历史长。以前是没人抱着狗子当小可爱的,更没什么“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更多是“狗是人类最好吃的朋友”。狗,作为依附于人类生存的狼,是必须要干活儿的,看家护院就是它存在的意义,忠诚护主是它的本分,一旦干出咬伤主人、看家不力乃至于监守自盗的把戏,那就难免挨一刀跟花椒大料为伍。
猪就不用说了,到今天也没见谁搂着大肥猪当小乖乖。
所以骂人“猪狗不如”,是非常厉害的一句话:骂人是“老牛”形同夸赞,骂人是“老母鸡”则多少有点不知所谓,骂人“猪狗不如”,则是彻底的开除了人籍,沦为畜生了。
然而猪狗毕竟还是有区别的。
中国古代也养狗来当食物的,后来逐渐就没了,个中缘由其实不复杂。猪狗都是“厨余垃圾处理器”,吃剩饭的货,喝泔水的命,只是侧重点不一样。给狗子专门调理食物是现在吃饱了撑的才会干的事情,以前就是人吃剩了啥它就吃啥,猪就更是如此,吃泔水吃剩菜叶子是常态,烂掉的南瓜不要烂叶红薯山芋有啥吃啥。这俩货都是贱命,不像现在那些动不动就死给你看的宠物狗,中华田园犬其实你就完全不管它给它扔山上去,它多半也能活。猪也是如此,臭揍一顿赶出去,让它自己上山拱蚯蚓吃,也能长一个膘肥体壮。
就是这种贱东西。
它们依附人类,无非是想要吃个便宜饭,说到底,好吃懒做而已。
只是狗是有底线的,猪没有底线。
狗,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它绝不吃同类的肉。
这一点非常关键:它并不愿意给你宰了吃,它多多少少内心里是知道自己的独立性的,说到底,它跟人类还是协作关系。狗懂得“物伤其类”的道理,第一它看到别人家宰别的狗,绝对是魂飞天外、胆战心惊,从此夹紧尾巴做狗,无论多么顽劣,多少是知道收敛的。第二它绝不会为了一口吃的就放弃自己的尊严和忠诚,知道外人给的吃的可能要了它狗命,知道主人家才是自己的归宿,知道要通过劳动和价值来换取地位。哪怕你就是撒娇卖萌呢,就是装疯卖傻呢,情绪价值也是价值,它知道在世为狗不能够仅仅靠着身上那几十斤肉活着。
如此一来,狗才有上升通道,因为它还有自尊。
主人家穷的时候不离不弃,那么主人家富了自然也就荣华富贵,说到底终究是家人。
时至今日,狗子们都普遍过上了幸福生活,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打野食养活自己了,也过上了养尊处优的日子。也不用看家护院了,卖萌撒娇也能过得挺好,往你怀里一拱舌头一耷拉,揉揉肚子就有大鱼大肉吃。
猪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们都说猪“形貌丑陋”,其实也有一部分猪长得眉清目秀的,以前农村里养猪不可能养得浑身赘肉,没那么多饲料给它造的,多数也就囫囵长个架子然后砸一段时间好饲料催肥,猪生大部分时间其实是体态匀称身材苗条。中华田园犬则把一辈子的颜值都用在了小时候,长大了也有长得龇牙咧嘴的破落货,然而就是没人嫌弃狗子丑。开玩笑呢,你看现在大街上丑狗多了去了,长一副“地包天”不也照样被人抱着亲亲乖乖的叫?
你瞅瞅这玩意儿长得这个德性?它真还不如猪长得利落。
人无法跟猪混为知己,主要还是因为猪不知道自己死活的那点儿出息。
猪,并不在意自己的同类在自己眼前被宰杀,甚至会跑过去拱吃同类的鲜血。农村过大年宰猪,不小心泼在地上的猪血,除了狗子会跑来吃,你把猪放出来,它一样吃,尽管这一滩鲜血的本体十分钟之前还跟自己一个槽拱食吃。
猪,也不会在意自己同类的惨叫,对于猪圈里为什么少了一头猪这个事情它是这么理解的:没人跟我抢吃的了。它并不能意识到同类的命运也是自己的命运,也不知道刚刚那一阵惨叫其实就是自己的丧钟,天冷了,没杀你只是暂时没杀。
猪,更不会意识到食物与屠刀之间的关系,“养肥了就要杀”这一点它是无论如何都搞不懂的,如同现在社会上那些鼓吹西方的货是一个道理,为买办唱赞歌,无异于猪为饲养员欢呼。所谓“意识到喂肥了就要挨刀”只是人类对于猪不切实际的幻想,猪根本不知道也不承认,长肥与挨刀之间有什么关系。
因此,猪是没什么上升通道的。
人类吃好穿暖了,猪过的是一样的日子,人类绝不会与猪搞什么“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反而随着技术的进步,猪的命运更加的悲惨。以前是住在猪圈里吃泔水剩饭,现在是住在集中养殖场里吃配合饲料,并没有人关心猪本身喜欢不喜欢,猪本猪安逸不安逸,人类只关心猪长膘快不快,肉好不好吃。
不信你看:
集中化养猪业出现以前,猪的寿命普遍在一年以上,养一头大肥猪至少是一年多的好几年,过年杀了肥猪就进小猪,养到了来年过年再杀,这是理想状态。猪生虽短,好歹有一个春夏秋冬,不存在“夏虫不可语冰”这种事情;
集中化、集约化、自动化养猪业出现之后,猪的寿命急剧压缩,最多也就半年的光景就得出栏,哪怕是农村里也很少见有养一年的了。现在的猪不知道一年有四季非常正常,大多数压根就没见过夏天或者冬天。
或者,天。
我见过通威的自动化养殖场,那个经理洋洋得意的跟我说,这些猪连“天”长啥样都不知道,从娘胎出来进小猪场,接着就去育肥场,然后就赶进屠宰场一电棍电挺,过一会儿就肠子是肠子腰子是腰子,骨头是骨头肉是肉了。
天?天是个什么鸡脖子玩意儿?
所以说骂人“猪狗不如”太狠了呢。
有些人不如狗,很正常,有些人不如猪,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同样是贱命一条,连猪都不如了就多少有点令人难以理解。在我理解中,猪是一种完全没有底线的东西,与一台长肉的机器没什么区别,既没有感情,也没有追求,更没什么向往,只知道吃食、拉屎、长膘。它从灵魂的深处就认定了自己纯粹为了一张嘴活着,只要给一口吃的,关在暗无天日的猪圈也行,养肥了宰了吃肉也行,三个饱一个倒就完事儿了。
为了吃,它可以不择手段。精饲料它吃,粗饲料也吃,剩菜剩饭泔水它吃,别的动物的排泄物也吃,安逸饭吃,夺命餐也吃得心安理得,对于它们而言,口腹之欲就是至高无上的追求;
为了吃,它可以不要尊严。同类的鲜血它吃,伙伴的尸骨也吃,被圈养它吃,放山上也吃,嗟来之食它吃,残羹冷炙更是要吃,完全不知道羞耻是什么东西,你遇上恨不得撒泡尿淹死的腌臜事儿,它觉得这就是光宗耀祖了;
为了吃,它可以不顾安危。食槽里的馊水它吃,垃圾堆里的腐尸它吃,夺命陷阱里的美味更是要吃,野外弄个陷阱抓野猪简直太简单不过了,狐狸、獐子、黄鼠狼都知道闻见人味儿要跑,只有野猪是不管不顾的,你大喇喇扔一坨豆渣粑粑在野地里,它也不管这种奇妙的事情是怎么可能发生的,只管吃,然后被兽夹狠狠地夹住前腿。
这时候你可以看到一个奇观:
如果夹住的是父母,小崽子们会去把父母的夺命餐吃掉;如果夹住的是小猪,父母则会去把小猪的夺命餐吃掉。
什么天伦,什么道德,都不如一块儿豆渣粑粑。
每次看到野猪群觅食,你就会知道所谓的“伦常”对于某些动物是不适用的,什么父性母性、尊老爱幼,对于某些个体真的就是扯淡。看那铁齿森森的兽夹狠狠地夹住小猪,当场骨断筋折血流一地,老猪就在旁边怡然自得的吃着陷阱里的诱饵,说不定内心还在窃喜:这小兔崽子帮我排雷了!如果兽夹夹住的是老猪,所谓一报还一报、报应真不爽,小猪也是略受一惊,看四周除了老猪的惨叫也没有别的危险,心安理得吃便是了。
我自幼山林里长大,这种景象见得多了也就见怪不怪,畜生也是有三六九等的,物伤其类并不是所有动物都能理解的高级情感,这种骨肉之间的冷漠只会让我心里一阵子恶心,在宰杀陷阱里的猪的时候毫无心理负担:
禽兽之中致贱的贱种而已。
狗通人性,猪则不然,猪是不知道感恩,更不懂得自己的价值是什么的东西。
我养过很多狗,也养过很多猪,我杀过不少猪,却从来没杀过狗。在狗的面前你知道它是通人性的,是有灵性的动物,杀狗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去对抗自己内心里的怜悯的,你知道它有七情六欲、长幼尊卑、天道伦常,它会因为自己的死而悲哀,它清楚世间的美好从而眷恋生命,它懂得予取予求,它并没有那么贪得无厌更不会为了一口吃的就卖主求荣乃至于命丧黄泉。
在猪面前就不是这样,杀猪基本上没什么心理负担,养了它就是为了杀,为了它身上的五花肉,它也清楚这一点、认同这一点、接受这一点,那么你负罪感个屁啊?当然猪并不知道这一点,猪不知道你宰了它心安理得,甚至它根本不在乎,它眼里并没有别的东西,只有那点儿残羹剩饭泔水饲料。
在猪猩红的三角眼中你看不到灵性。
耷拉着的眼皮底下是一颗贪婪执拗的眼珠子,里面写着六个字:
吃食;
拉屎;
长膘。
除此之外是空空如也的灵魂,是一片令人浑身不自在的虚空,是如同深渊一样的黑暗和虚无,在那个里面什么都没有,让你产生强烈的深海恐惧症。
用屠刀结束这一切,对它是救赎,对你是解脱。
说有些人“猪狗不如”,恰如其分。
只是有的人不如狗,有的人不如猪。
编辑于 2023-07-17 10:56・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龙牙 - 185 个点赞 👍
人就是喜欢以己度人,中国的亲西方派跟俄国的亲西方派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俄国现在混得再差也是前殖民列强,前殖民列强的亲西方派想的再次也是俄罗斯应该是西方的一员,就算润出去了也是要正经当一等公民;中国现在混得再好也是前殖民地,前殖民地的亲西方派想的再好也是中国需要殖民开化,就算润出去了也是自觉当宠物,这上限都赶不上人下限的,凭什么比
冷战之后东欧缓冲带国家的新殖民化够成功了吧,东欧人面对美国和老欧洲够谄媚了吧,乌克兰难民润到西欧架子仍然远大于黄皮宠物,这就是列强传统带给我的自信
所以中国人真不要嘲笑非洲兄弟,非洲不管撒哈拉以南以北精神去殖民化都比东亚彻底,人家现在身体力行在巴黎清算殖民罪行呢,只有贵东亚还在坚守殖民主义最后堡垒了
编辑于 2023-07-18 16:33・IP 属地新加坡查看全文>>
rektboiz - 18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海星罐头 - 17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九点九 - 126 个点赞 👍
虽然我一向对索尔仁尼琴先生的大脑降级发言冷嘲热讽——例如呼吁勃列日涅夫恢复沙皇专政、停止建设城市和工业并将人口强制迁回农村,堪称与波波卧龙凤雏——但我也不得不承认的是:
如果诺贝尔奖文学委员会主席在给索尔仁尼琴的颁奖致辞上用地地道道的希特勒式的癫狂语言把俄罗斯人形容成嗜血、疯狂、变态、愚昧、魔怔、猪狗不如的兽人。把俄罗斯国家和俄罗斯民族说成是肮脏黑暗的“猪圈”——索尔仁尼琴先生真的会上台——亲手砸了诺贝尔颁奖台。
编辑于 2023-07-24 11:44・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蒋梦珊 - 106 个点赞 👍
我很明确的告诉你不是。
索尔仁尼琴爱俄罗斯,甚至于到了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俗称皇俄)的地步,他讨厌苏联只是觉得苏联拖累了俄罗斯,如果俄罗斯自己单独存在会更好。他对于俄罗斯的文化、精神、艺术都感到骄傲,强烈抨击英美自由主义使人堕落。
更重要的是,作为异见分子,他是真的进入过古拉格,受过迫害,并不存在历史虚无主义问题。
莫言就不一样了,无论从那种意义上看他都绝对不是皇汉,他并不爱戴独立自主的共和国,反而怀念积贫积弱的民国,热烈的赞扬日本人、欧美人,刻意贬低本国文化和民族,歪曲解放军形象。
而就其身份而言,他老爸是生产队的干部,自己的家庭作为贫农或者富农,在土改过程中几乎没有受过损害,自己也加入部队吃了许多年公家饭。然后,他发表的几乎每一部都在侮辱红军,赞美侵略者甚至还乡团。说他是共和国的蛀虫、部队的叛徒、历史虚无主义的帮凶,基本上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相反的,你也可以盛赞他是英美日的得力干将,为侵略战争洗白的第一人,历史虚无主义的集大成者,西方人豢养的最有价值的斗犬。
-
很多人可能会以为我是什么小粉红,但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我们温州作为商业城市,这里普遍不喜欢前三十年,我们这里也不存在什么工人贵族,没有任何一个所谓的集团为前三十年翻案。我们这里也几乎没有谁挂mao,是改开后温州人才有机会出去做生意,日子稍微好了一点。绝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都不属于又红又专的人,日常就是骂这个干部骂哪个干部。但我还是觉得莫言说得太过分了,如果有谁觉得四大家族、还乡团那些杂种都能洗白,那么你就应该立刻划船去对岸。顺便说一句,哪怕是在对岸,蒋公和KMT的名声都属于臭不可闻的那种。
编辑于 2023-07-16 20:56・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Heren - 91 个点赞 👍
索尔仁尼琴是“皇俄”,他明白苏联解体自己是出了大力的,他本来以为,俄罗斯从苏联摆脱出来后会更好,他反苏共,但并不反俄罗斯,甚至无比热爱俄罗斯,他流亡美国期间,讽刺美国是假民主,嘲笑美国不懂艺术,音乐太难听,还骂美国就是庸俗的消费主义。苏联解体后,索尔仁尼琴回国,看到破败的俄罗斯,痛心无比,称俄罗斯人曾是欧洲强大的顶峰,如今却堕落到悲惨的地步,他说他不能接受任何荣誉。他还为斯大林翻案,称斯大林所做的是“伟大的向未来的奔跑”,他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因为他真的爱俄罗斯。
这一点和中国的某些作家不同,中国的某些作家不但反共,更反华,以抹黑中国的一切为荣,笔下的中国人民充斥着愚昧、变态、淫邪、黑暗、无可救药,一到外国,空气是香甜的,马桶水是可以喝的,歪果仁是真善美的,他们是彻彻底底的逆向民族主义者。
发布于 2023-07-16 08:11・IP 属地广西查看全文>>
水陌轻寒 - 80 个点赞 👍
还比索尔仁尼琴?莫言连米兰昆德拉的尾气都吃不上。
这三个人常常被一起拎出来说,无非是在诺奖话题下有相似处——直接一点就是索米写反苏/反G题材,管写反G反H,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当然人家美其名曰叫揭露现实,至于是用什么口吻来描述纯看个人屁股。
米兰昆德拉拿不到诺奖,索尔仁尼琴要背一部分锅。索尔仁尼琴在获奖后的一系列操作让吹捧他的势力相当尴尬。这时候恰逢米兰昆德拉前往法国,作品横空出世,即使米兰昆德拉并非所谓的捷共改革派或者泛左翼自由派(仅仅称得上是避世派),为了防止他变成打脸的索尔仁尼琴第二,诺奖也不会很快就颁给他。等到苏联解体,反苏题材市场反应不再热烈,米兰昆德拉又声称自己喜欢待在幕后,彻底失去利用价值。
欧美利用文艺作品进行意识形态攻击的手段在索尔仁尼琴之后变得相当谨慎,必须要找到极为温驯听话的话事人来当典型。于是在 大概十年前这个时间点,类似阎连科、莫言、蒋方舟的打包组合拳便层出不穷,大约到2016年川皇上台为止,这段时间出版的书籍里常能看到话事人在腰封上互相吹捧,活脱脱的点将录。
莫言获奖的时间点是2012年,各种媒体和从业人员每天高强度肆无忌惮制造奥利给的黄金时代。上段所述的小团体高强度收钱赞美东部岛国的奥利给也集中创作于这段时间。
如果索尔仁尼琴活到现在并且会用社交网络,他的账号会被封禁得比川皇还早。民族主义者和逆民族主义者在当下一个新的区别就是前者常常被禁言,而后者自己都不需要出面而自有传声筒。
编辑于 2023-07-17 17:12・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ChiuChveh - 76 个点赞 👍
不是一类人。
首先,索尔仁尼琴的立场,是所谓的斯拉夫主义者,他对于苏联的批判,是建立在对于西欧的批判上的。我们一定要清楚,苏联人是很清楚这一点,就是马克思主义乃是西欧文明的产物,所以在索尔仁尼琴这批人看来,马克思主义毁灭了优秀的俄罗斯文明,当然他也很仇视自由主义,他认为自由主义也是西欧文明的一部分,所以对于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他都是否定的。所以他认为,俄罗斯历史上有两条路线斗争,
一条是东正教---斯拉夫派---普京,一条是赫尔岑--列宁---叶利钦的西化道路。
所以中国人不要把这个关系看错了,很多人会认为叶利钦和列宁怎么能够并列呢?但是在索尔仁尼琴看来,两者都是西化派,只不过方向不一样,一个是右,一个是左,但是都对俄罗斯文明进行了戕害。而普京则是被视为新沙皇,是要复兴俄罗斯文明的要求。
所以索尔仁尼琴一方面大力抨击苏联,另一方面也大力抨击美国。他的抨击是建立在他对于俄罗斯文明,或者说东正教的信赖上的。
但是莫言被抨击,实际上是一个很搞笑的事情,因为莫言很少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并且莫言对于政治立场的提问是,
我一贯喜欢独来独往,逼我表态,我不会表态,这是我几十年的一贯态度。
这句话意思是,莫言不是没有政治立场,只不过莫言绝不会说自己的政治立场。也就是说,莫言在政治上的谨小慎微的态度,可以说是他非常了解中国的特点。
但是即使如此,他依然在今天被人抨击,这只能说明舆论环境之恶劣到一定程度,连沉默的权利也消失了。
归根到底,莫言和索尔仁尼琴不是一类人,索尔仁尼琴是异议人士,而莫言则类似于行走在黑白两道的走钢丝者。
《法兰克福汇报》认为,莫言虽然在自己的小说中分析了中国近代的历史,但他的批评始终没有跳出官方许可的意识形态的框架;换句话说,就是虽然莫言并没有批评这个制度本身。他虽然是一个小说家,但他并没有通过自己的作品指出中国的短处;“‘莫言’是一个笔名,中文意思是‘不说话’。”
编辑于 2023-07-17 08:11・IP 属地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林先生 - 75 个点赞 👍
如果莫言生在苏联,他会是苏联文艺界的领导干部,是左派领袖,而索尔仁尼琴只会流亡海外。而如果苏联衰弱、甚至灭亡,莫言这类体制内干部会迅速扭转枪口,化身自由派,猛烈炮击苏联,左派自由派是可以无缝切换的,时局变幻,马甲切换,因为这两者在维护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经济利益上是没有根本区别的。而索尔仁尼琴呢?因为关注农村农民,被扣上田园主义的帽子,因为不满苏联的一些政策,被迫流亡海外,可真到苏联灭亡后,还会为苏联说几句好话的,也只有他,而非那些豢养的经学大师。这就是皇俄可悲的地方,也是苏联可悲的地方。
编辑于 2023-07-18 19:53・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金吾 - 65 个点赞 👍
莫言不能与索尔仁尼琴放在一起比较。
在俄国,索老头不是一个纯粹的作家,而是与物理学家萨哈罗夫、历史学家麦德维杰夫等人并列的一派“不同政见者”。就这一点,莫言是无法相比的。
通俗的说,萨哈罗夫认为俄国文明远远落后于西方,因而宣扬“趋同论”,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在变化,最后会发展成一种差不多的制度,这种观点受到西方国家高度赞赏。麦德维杰夫主张权力分散,一堆党派分羹,人民就享福了,天下就太平了。也许你不熟悉他俩的名字,但是对他们的观点一定不陌生。
但是索老头就很奇特了,他也是反斯大林,得到了赫鲁晓夫赏识起家。但是他不支持西化。在他看来,前面萨哈罗夫、麦德维杰夫那一套西方制度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以及叶利钦一样,都是搞西化的,统统不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都是西化,“二月革命”为什么只维持了几个月?他据此认为,俄国人不喜欢西方那一套,还是俄罗斯列祖列宗的老传统好,而俄罗斯传统的制度是集权的,应该恢复俄国村社,以免大家被城市化、工业化污染。
我们都知道俄罗斯在欧洲的部分较为发达,而亚洲部分就欠发展。索老头觉得俄国在欧洲的部分城市化和经济水平太高,已经不干净了。不如向西伯利亚发展,但是不要搞工业化,不要2层以上的房子,也不要汽车和地铁这些东西,可以搞一点农业和手工业,顶多搞一些分散的小工业,不能再多了。
他反对斯大林集权,但是不反对集权。在他1973年上书勋宗的信里详细介绍了这种集权应该对全体人民“有爱心”,对内不要搞阶级斗争,形成一种“好专制主义”。对外政策采取孤立主义,以免受到西方污染。宗教方面要17世纪大牧首尼康和彼得大帝没改革过的那种老的东正教。他是搞文学的,那么文学作品不要审查,但是政治著作可以审查。
另外他还宣传西方已经不足为虑,因为西方会因为自身的缺陷而逐步腐化、崩溃,中国才是俄罗斯真正的劲敌呀!与美国学者的论断刚好相反。
于是乎,索老头就被萨哈罗夫、麦德维杰夫联合批判。他俩也是有矛盾的,但是在批判索老头的问题上搞在了一起。
萨哈罗夫在《忧虑与希望》中认为索老头宗教、守旧、空想,是民族主义和孤立主义,具有潜在的危险;麦德维杰夫在《论苏联持不同政见者》中怒斥索老头竟然要城里的体面人离开城市,去西伯利亚下乡务农!而且不支持审查文学作品,却可以审查政治作品!
索尔仁尼琴这人吧,苏联在的时候批判苏联,苏联没了批判叶利钦卖国,去了美国批判资本主义,给工人演讲说资本家为了赚钱完全丧失良心。美国人以为此人可以利用,1974年发给他“美国荣誉公民”称号。但是这人可不好利用啊,他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说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根本没什么普世价值,音乐难听,充斥庸俗的消费主义。
1994年回国的时候,他不是直接飞莫斯科,而是从海参崴上岸坐了俩月火车从东到西,一路演讲,从1917年骂到1990年,包括但不限于俄国民主派、布尔什维克、戈地图、叶利钦、盖达尔、“公开性”、私有化、民族政策、金融寡头、公共交通……到了莫斯科之后,他演讲说俄罗斯今天各方面都处于重大灾难中,哀鸿遍野,国家走上虚妄、曲折的道路。
左派觉得他参拜高尔察克,真是反动啊。右派叶利钦政府和“民主派”被他一路痛骂,更不高兴。不过索老头对普京印象尚可,也接受可普京颁发的“俄罗斯国家奖”,只是批评过普京打击寡头不利。
以莫言的影响力,尚无资格与上面这些人并列。相比索尔仁尼琴这种在俄国和世界都具有极大名气的人,莫言的存在感并不高。
莫言其实没有一套完整的政治观点,这是最根本的区别。他是一个作家,沾染着时代的痕迹。大潮流怎么走,他就在作品里蹭一些拿来用,比如借着文学伪装,对抗日的八路军进行污蔑,在那时候并不新鲜。那个时代有很多这样的作家,还有描写农民心甘情愿为地主殉葬的那种小说。时间久了,类似的作品其实也没有什么再度广泛传播的可能,毕竟可以选择的精神消费太多了。
发布于 2023-07-19 18:30・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阵雨 - 63 个点赞 👍
索翁热爱俄国,憎恨苏联,他渴望有一个强大的俄罗斯,所以他不会因为恨苏联而爱西方,他后来看到苏联解体后俄国的惨状,甚至都不恨苏联和大林子了。
换个通俗的比喻,索翁对俄国的态度就是那种出来个按钮按下去西方和苏联都会死,但是俄罗斯能活下来,他一秒都不带犹豫的,有点像俄友。
莫言呢?
到达世界最高城!札幌!太美丽了札幌!哎呀这不日本老娘们吗?还是看看远处的高级文明吧家人们。
同样的按钮给莫言,莫言一看西方要死,那怎么能按呢?这时候就能看到常见的乌友环节。
编辑于 2023-07-18 16:57・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凯岩城永不陷落 - 60 个点赞 👍
莫言那一代人跳不出来“河殇”那套,是时代造成的。
没有真正经历过旧中国的苦,不了解新中国的伟大。但却亲身经历了十年的混乱,经历了开放后中国对比发达国家的落差。
这样的成长环境,造就了这样一代人。
即便中国会逐渐发展起来,但是他们已经老了,改变不了自己了。
对他们来说,这种对自我以及环境的全盘否定,这种对理想国求而不得的舔狗心理,非常痛苦,已经是是最大的悲剧。
他们已经惩罚了自己,不必再口诛笔伐了。
发布于 2023-07-17 10:58・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赛宝宝 - 44 个点赞 👍
我感觉还不太一样。
索尔仁尼琴是那种原教旨主义的大喷子,他有一种斯拉夫民族特有的极端主义,他生命的意义就是喷。他在苏联的时候喷苏联,在美国喷西方,苏联解体了他喷俄罗斯联邦。索尔仁尼琴之所以能被认为是皇俄,那完全是因为尼古拉二世很幸运地死早了,他没机会喷,反而被他用作一种喷现实的虚拟图腾,他们但凡很不幸地多活几年,或者国祚不小心传了下去,跟索尔仁尼琴赶到一起,也照样会被他喷。
莫言不一样,他的ptsd是有指向性的,只要这种造成他ptsd的要素消失甚至仅仅是从他的身边消失,他就非常乐意跟这个世界和解,而且是那种即使他想极端都极端不起来了的和解,一种东亚小农特有的存在主义。
与之相对应,索尔仁尼琴对这个世界的批判已经上升到了形而上的、绝对意志的层面,他不是在喷什么,无所谓对错正邪,索尔仁尼琴就是喷这个动作本身的化身。从这个意义上讲索尔仁尼琴更像是一个受过教育的徒步阿龙,不管你是说英语、北方人还是嘴巴嘟嘟,那重要吗?根本不重要,在他眼里那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载体,一个低等的不值得区分的物质躯壳,他会无差别地喷你,因为你不重要,喷你也不重要,只有喷本身才重要。
编辑于 2023-07-17 02:46・IP 属地南非查看全文>>
伏罗希洛夫射手 - 43 个点赞 👍
不是,索尔有独立人格
他们只是表象类似,都厌恶x政权。
但是,从内核而言,两人截然相反。
索尔是民族主义者,他绝不以西方意识形态为目标,甚至他对西方意识形态的厌恶不亚于他对xx的厌恶,在流亡西方时,也对西方的意识形态屡屡批评、不假辞色,绝不随声附和、卑屈求荣。
不论你喜不喜欢索尔仁尼琴与他的主张,都得承认,他是有独立人格的,不假于外国、外界的承认。
属于
威武不能屈:不屈服于苏联的打压;
(自己代入一下,被官府打压,敢不敢刚)
富贵不能淫:不因西方的吹捧而附和;
(再代入一下,被整个西方吹捧会不会飘,会不会因怕失去而附和)
而莫言和今天与他主张类似的知识分子,是不能望其项背的。
编辑于 2023-07-17 14:57・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