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个

莫言和索尔仁尼琴是一类人吗?

不知道取啥
763个点赞 👍

这么跟你讲吧,索尔仁尼琴是以喷苏联极权主义而出名的。

但当时的诺贝尔奖官方并没有敢在给索尔仁尼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上动哪怕一丝的手脚,在诺贝尔奖给索尔仁尼琴的颁奖词中,斯拉夫民族是伟大的,斯拉夫人民是坚强的,斯拉夫文学更是充满力量的。

这其实是很好理解的,索尔仁尼琴真心爱国,爱斯拉夫民族,如果诺奖胆敢在颁奖词上动哪怕一分的手脚的话,索尔仁尼琴根本不会来领这个奖。

就算来,也是把诺贝尔颁奖委员会的所有人的祖宗十八代全都问候一遍再走。火气上来兴许能打掉颁奖人的几颗牙。

老索他是能够真正爱自己这个民族的,他在老美也骂老美,骂过戈地图和叶利钦,骂过美式自由主义。他眼里只有斯拉夫民族的好坏,对于他而言,左右是啥?我照喷!

莫言先生呢?他自己根本没有说出,或者根本不敢向我们解释一下诺奖给他的这份颁奖词到底是用意何在:

莫言是个诗人,他撕下了程式化的宣传海报,让个人从无名人海中突出。莫言用荒诞和讥讽攻击历史的谬误、贫乏及政治的虚伪。他用戏弄和不加掩饰的快感,揭露了人类最黑暗的一面,不经意间找到具强烈象征意义的形象。

高密东北乡体现了中国的民间故事和历史,却又超越这些进入一个国度,驴和猪的声音淹没人声,爱与邪恶都呈现超乎自然的比例。

莫言的幻想跳出人类生存现实。他善于描述自然;也彻底了解饥饿的含意,他笔下的英雄、情人、施暴者、强盗,尤其是坚强不屈的母亲们,令20世纪中国的残酷前所未有如此赤裸地呈现,向我们展示一个没有真理、常识、怜悯的国度,以及那里鲁莽、无助和荒唐的人们。

中国历史上反覆出现的〝人吃人〞证实了这种苦难。莫言笔下〝吃人〞象征无节制的消费、铺张、垃圾、肉欲和无法描述的欲望,只有他能那样跨越禁忌尝试去阐释。

莫言的小说《酒国》中,极品佳肴是烤三岁童子肉。只有男童能入膳;被忽视的女童反得以生存。这一讽刺指向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令天文数字的女婴被流产:重男轻女,女孩连被吃的资格都没有。莫言还就此话题写了一部完整的小说《蛙》。
莫言的故事用神话和寓言做掩饰,将价值观置于故事的主题。在莫言笔下没有毛时代中国的〝标准人民〞,而是充满活力、不惜用不道德的手段来满足他们的生活,打破被命运和政治划下的牢笼。
莫言所描述的过去,不是共产主义宣传画报里的快乐历史。他用夸张、滑稽模仿加上变异的神话和民间故事,对50年来的宣传进行修正,并令人信服。

在他最著名的小说《丰乳肥臀》中,从女性视角描述了大跃进和1960年的大饥荒,用嘲笑的笔法写革命伪科学试图用兔子精液让母羊受孕,并把所有对此表示怀疑的人斥为右派分子。小说结尾描述的90年代新资本主义,骗子们卖化妆品致富,仍在试图用异体受精孵出凤凰

莫言作品将一个被遗忘的农民世界生动展现人前,甚至不惜用刺鼻的气息刺激感官,既冷酷无情得教人目瞪口呆,又掺合令人愉快的无私,他笔下没有一刻枯燥乏味。这个作家彷佛通晓并善于描述形形式式人类生活,各种手工艺、冶炼、建筑、挖渠开沟、畜牧和土匪的.花招诡计通过他的笔尖跃然纸上。

他比拉伯雷和斯威夫特以及当代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以来多数作家更滑稽和震撼人心。他语言辛辣,在他描述的中国近100年的画卷中,既没有跳舞的独角兽和仙女,但他描述的猪圈式的生活,令人亲历其境。意识形态和改革运动来来去去,但人的自我和贪婪恒在。而莫言为所有小人物抱打不平,无论是日本侵华期间、毛式恐怖之下、还是今天的生产狂潮中面对不公的个体。

莫言创作出的家乡是一个美德与卑鄙残酷交战之地,是一次踉跄的文学冒险。中国以及世界何曾被如此史诗般的春潮席卷?在莫言的作品中,世界文学的声音掩盖同侪。

如果这篇颁奖词是给索尔仁尼琴的话,估计他会成为诺贝尔奖颁奖历史上第一个大闹颁奖现场并拳打颁奖人的获奖者。

发布于 2024-03-10 13:36・IP 属地广西
蕉警同志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