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7月20日甘肃省委省政府调查组对天水幼儿园血铅异常事件发布的最新通报?
- 3256 个点赞 👍
按时间顺序总结一下,对应上查处的人。公告是纪传体,我给改成编年体:
- 园长通过贿赂麦积区教育局,长期无照经营。
查处园长、麦积区教育局。
2. 园长为了招生好看让后厨买工业色素做点心,且事先知道有毒。但是她很拼,自己也吃了,自己血铅也超标。牛逼。
查处后厨。
3. 麦积区市监局、社区市监人员长期尸位素餐/受贿,视而不见。
查处区、社区市监。
4. 事发后,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一共检了七个超标样本,改了两个特别高样本的数据,另外五个超标比较少的没改。
原因不明,但园长显然没这个能量。我个人怀疑是当地误以为是环境污染,习惯性捂盖子。而且五个集中超标样本就算超标少也不应该完全视而不见把?
查处天水市市委书记、市长、主官副市长、卫健委、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
5. 闹大后,甘肃省疾控中心负责二百个样本检验,操作人员最多静置两个多小时后才取样导致血样分层,导致没测出来正确结果(这里通报提到没摇匀,但不重要,摇匀了静置两个多小时也得分层)。
查处甘肃省卫健委副主任兼疾控中心主任。操作人员没提,这个级别也不配被省纪委查,而且他不管是得到了指令,还是自己菜,责任其实没区别,都是玩忽职守。
最后说两个事情。
1. 甘肃省主管卫生的副省长知不知情不知道。但也与本次通告无关,因为副省级都是中管干部,甘肃省纪委管不到他。我觉得他确实有可能不知道,这事是卫健委自己就能操作得了的事。知道责任更重,不知道他也跑不了领导责任的。
2. 这个事而毫无疑问是给公信力减分的。但是在高喊“公信力就是这么没的”的同时,也应该思考一下,你的标准里,什么事情能给公信力加分呢?
如果你能给这个问题一个合理的回答,那你的质疑是正义的、正当的,我举双手支持,我和你一起质疑。
我早在今年年初就喷过天水行政系统是一坨狗屎,在本来就不算高地的甘肃省内也属于洼地。这个回答现在还在,可以自己找一下。
我之前还就这个事件,写过一个反对环境污染说的回答,但在里边也提到虽然不是环境污染,但天水市肯定是当成环境污染来捂盖子了,得查。这个回答我后来删掉了,是因为我不知道谷歌地图定位会有坐标漂移,引用了错误的卫星图作为论据,怕误导人。但这个错误并不影响我的核心观点,而事实也证明我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
所以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对天水、对这个事件都绝无好感和回护。
但如果你不能对“怎样能给公信力加分”这一问题给出一个合理的回答,那这种质疑纯就是在扯犊子。扯犊子并不会因为你打的旗号看起来很诱人就不是扯犊子了。
中国是一个14亿人的国家,有4300万公务员和事业编,就算里边只有1%是人渣和菜狗,这样的变态纯洁度下,那也是好几十万人。更何况谁都知道不可能有任何成规模组织有这样的纯洁度。所以打击公信力的事件是不可避免的,这有些时候是个现实问题,有些时候就纯是个概率问题。
所以如果要谈公信力下降,就得先划出个公信力上升的道道来。否则公信力只有扣分没有加分,哪怕完全按照人类最牛逼政治理论里做梦做出来的政权,公信力也用不了多久就会掉完的。那这种所谓的“公信力降低”论调就没有任何意义。
你要去衡量的一个东西,必须得先有一套完整的衡量标准。当衡量标准本身是个半截货的时候,它再怎么政治正确,再怎么貌似忧国忧民、道德高尚,也只是个只有负作用的臭屁而已。
查看全文>>
小超人么么哒 - 1991 个点赞 👍
和我预测的基本没差别
天水的那帮领导班子当初为啥会急,非要硬压消息
因为开始他们估计也想不到有人这么蠢,是真觉得可能有什么企业乱排污,污染到地下水了,然后导致儿童血铅超标
所以就想着按照熟悉的路径先把事压下来,结果万万没想到挖着挖着发现,事情好像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整个天水领导班子一下子被架在上面了
这时候你停了,说是幼儿园的领导自己蠢,没人信。你不停,之后绝对吃上面的挂落
不上不下被卡在那里了
说什么开始就知道内情的就纯扯淡,这件事说穿了是私立幼儿园内部的事,跟外人又没关系,莫名其妙去压着不让检查、还有篡改数据干什么呢?
幼儿园内部员工自己犯蠢,大家讨论两天就没热度了,影响能有多大,完全没必要做多余的事
只有他们不知道内情,以为是企业乱排污造成了污染,才会有后续的一系列事情
只能说一群蠢人,莫名其妙,把一群坏人全部给拉出来了,某种意义上也是好事
查看全文>>
小饼干 - 146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顶楼偷窥 - 143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云闭月 - 1095 个点赞 👍
说一些通报里面让人惊讶的内容吧。
首先,能比较快速的出具了一份这么详尽的报告,不得不说调查组很用心,尽可能去做了不少工作,但从中,又能看到很多让人惊讶、胆寒的情况。
1.很舍得花钱,光非法颜料就买了六斤。
通报中,这家幼儿园的厨师一共买了三种颜料加起来有3.1KG,也就是六斤多。
而且两次购买中间相隔10个月,每月只用六次。
作为厨师,一般对在食物里放调味剂、添加剂是有一个概念的,大多是论克放。
敢于往食物里这么大剂量的加东西,而且明确知道是非食品用的,那的确该死。
2.这么“毒”的颜料,还真不好买。
经公安部鉴定中心检验鉴定,红色颜料铅含量5.96mg/kg,黄色颜料铅含量209890.63mg/kg,绿色颜料铅含量13.71mg/kg。
这个黄色颜料的含铅量我一度以为是自己看错了。
209890.63毫克。就是210克。
也就是一公斤的颜料里面,五分之一都是纯铅。
这颜料别说用在食物上,如果没有防护,施工的工人都可能要有危险。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看到工业喷漆的工人,穿的跟防核辐射似的,从头到脚包裹。
3.自媒体再次背锅,加工业颜料是为了“出图”。
通报说,幼儿园长授意用工业颜料的目的,是“拍摄照片、视频”在朋友圈和微信传发,有利于招生。
甚至测试过可食用果蔬粉,但认为色彩不如颜料好看,所以用了更贵的颜料。
先说下为什么颜料好看,这东西工业上叫铬黄(化学式PbCrO₄),因为有特别亮的明黄色,大多用于刷那种警示线或者警告色的。
你说这个园长,
首先审美够烂,有几个家长会认为给孩子吃的东西“越鲜艳越健康”?
其次,动手水平也够差,明明修图App能1分钟搞定的事情,非要花高价去买含铅颜料。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干。
照她这么个搞法,小红薯那帮晒图的,每天书包里都要装着几瓶喷漆罐子。唯一原因估计是“阿姨没人会修图”。
可见知识水平决定了人的命运。
最后,真的够憨,因为她自己也吃,血铅也超标。
这特么就是“以身入局”,抱着必死的信念在晒图啊。
4.如果说幼儿园的做法还能理解,到了医院这边则开始离奇了。
这么高含量的铅吃下去,幼儿2024年就开始出现问题。
结果有家长带着一年多去了医院六次,医院居然没警觉。
到了今年,一下七个孩子都在医院查出血铅超标,医院依然没有发现问题(按照疾病风控规定,这类大规模同类疾病必须上报疾控中心的)。
最特么离谱的是,医院还给其中两个孩子的检测结果进行了修改。
人不会干没有意义,浪费精力,还对自己有风险的事情。
谁下达的指令要求修改的检测结果,目的是什么,又是怎么实现的,这些都没提。
相信调查组不会放着这么明显的问题不管,那么可能是目前不适宜放在通报公开或还在调查。
5.当地省级疾控中心的操作,则是“说不清”的。
7月事情闹大了,开始由省疾控中心介入,结果数据依然是“严重失真”的。
原因是进行了一系列“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的处理,让所有结果与实际值出现了“巨大差异”。
但是人家至少没有像医院一样直接改结果。
这就让以上行为在通报中,只定性为“不重视、不完善、不充分、不规范”,而不是“故意修改”。
这些也证实了,前一阵网上流传的说当地家长信不过医院的检测,带着孩子去别的省,并不完全是谣言。
6.医疗系统那边漏洞百出,市场监管、教育系统也监管失控。
医疗那边是事后的检测和上报,但幼儿园是教育机构,食堂是经营机构,应该还有市场监督局和教育局能发挥管理作用。
但公布的调查结果是,当地教育局、市场监管局的监管都出现了问题。
这个幼儿园没有办学资格、两年没被检查、多个干部接受利益输送或贿赂;
整个监管体系都出现了问题,导致事情发酵两年成为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
总之,
看完这个通报,一方面看到检查组的确用心,每个结论都有数据支持,做了海量的检测和抽样让当地居民放心。
但另一方面,也让人看了感觉胆战心惊,一个长期、明显的违规使用有毒食品添加剂的园区,在各种监控失效下,就这么堂而皇之的进行很久。
幸亏铅中毒是比较症状明显,容易被发现的一种。
要是换成一些需要几年、十几年才会缓慢出现问题的慢性积累,不知道会成什么样。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也说 - 833 个点赞 👍
此事请允许我从《行尸走肉》开始讲起。
当年美剧《行尸走肉》拍得还是不错的,很末世、很写实、很身临其境、很紧张刺激。
但是看着看着,就和片里的主角瑞克一样,产生了一个疑问:
这人究竟是怎么变成丧尸的?
因为,这部剧有个很不一样的设定。
别的丧尸片一般都是人被丧尸咬了后传染异变,这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套路。
但《行尸走肉》另辟蹊径。
——它里面的所有人类,天然就具备“丧尸基因”。
一个从未被丧尸咬过的人,哪怕自然死亡了,不久也会变成丧尸。
所以,《行尸走肉》的世界,只要有人在、有人死,它就会源源不断的产生丧尸。
丧尸一直都在,而且就是你我他。
这个设定就确实比较爆炸了。
相当于,每个人都有“原罪”,你根本上就是个丧尸,只不过你还没死,暂时还没暴露而已。
一旦,有一天你“不小心”死了,你马上就会加入丧尸大军。
这时候,瑞克主角团的一路砍瓜切菜、奋进求生,也会显得非常讽刺。
看起来是一直在对抗丧尸,但其实自己就是潜在的丧尸。
只不过主角光环暂时还照着而已。
一旦意外下线,“主角丧尸团”立马就可以上线了。
写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已经感觉到我要说什么了。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通报。
教育局和市监局的局长、副局长、教育干部、监管人员全有问题。
大家注意,如果仅仅是在颜料这件事上失职失察。
说实在的,我甚至觉得情有可原。
毕竟,这次幼儿园后厨蠢到了家,他特么硬要加点敌敌畏,你就是再监管再教育也没用。
但问题是,通报出来的并不只是颜料问题。
而是接受利益输送,接受宴请,接受购物卡,收受贿赂。啥都有。
换句话说,这帮人身上问题一直都在,一直都带着病毒,只不过平时不出事,就可以永久平稳。
但不幸出了事,那各个带病体一查一个准,真就是全员违法,一出事就都是事。
那你说,和《行尸走肉》剧设,有啥区别?
我们接着再看。
你看,疾控中心和医院也一样。
照理说他们不是本案的主犯,颜料也不是他们投的。
他们只要如实检测,这事儿跟他们并无关系。
当然,就算他们隐瞒、想内部上报、掩盖处理,那也是“为上级分忧”,属于“忍辱负重”。
可问题是,他们也全是带病体啊。
疾控3人、医院5人,全涉及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真就是人一死就各个变丧尸,咋感觉没人能跑能得了。
所以,再看《行尸走肉》这个英文也很有深意。
Walking dead,行走的死者,真的是指丧尸吗?
No,是指你们这帮活死人呐~
最后,再讲讲对此种现象的看法。
说实在的,我是不太认同先天“全员恶人”这种设定的。
毕竟,咱们不是拍美剧,而是要运行社会的。
现在的案件,只要爆出来,大概率都能追加套一个“其他违法违纪情况”。
一般比主案都要严重。
比如说乱搞男女关系,这事本来不大,最多算是生活腐化、违反公序良俗有伤风化之类的。
顶天就是撤职。工作照做、工资照拿。
但往往拔出萝卜带出泥,关键萝卜还百分百有泥。
这下,男女问题就成了杀手锏。不光男女问题,一切能上热搜的都是大问题。
因为,上了热搜,就被迫调查,一调查就没人能幸免。
全员带病、全员恶人。
这时候,很多怪象就出现了。
第一,既然是全员带病,那为什么只有上新闻的时候才查得出呢?
平时干嘛去了呢?
现在各种检查自查铺天盖地,各种检查报告言之灼灼,清单多到吓死人,那为什么还得靠新闻抓人呢?
这说明,检查自查基本上全是假的,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全在大文章上下功夫。
所以即使全员恶人它也抓不了。
第二,热搜、新闻和舆论成了唯一杀手锏,知道为啥体系内惧怕新闻怕到发癫了吧。
疾控检测出问题,它为啥不正常报?跟它又没关系。
很简单,因为所有人都是带病体,都怕出事。
所以,外界无论如何呼吁要什么公正公开,要回应社会关切,要有群众知情权。
都是废话。
你得到的只是知情权,别人要的可是命啊。
捅出去,搞个大新闻,一旦查起来,多少人担责,多少人带出泥?
泥都带出来了,就你干净?
所以,就算看上去和自己无关,但只要有那么一点点联系性,也不敢把事情闹大。
所有人都墨守着这一准则,力所能及的去遮去掩。
换种说法叫,成熟稳重,有大菊观~
所以,你去看地方的第一波回应总是姗姗来迟、遮遮掩掩。
改也改不了。
没办法啊,带病体多啊,经不起折腾。
然后,第二波,提级管理。
上面撇的足够远了,对下下手足够重了,才敢把话说清楚。
最后,也出现一种人人自危的情况。
现在有句话就叫,你经得起查吗?
谁敢说自己经得起查?
哪怕对普通员工来说,没有经济问题,有没有生活问题?
没有生活问题?有没有工作态度问题?
初心践行了吗?理想信念怎么样?回应群众关切了吗?有没有给基层添堵?
好,你说你问心无愧,是固有制度机制的问题,是领导的问题。
那你据理力争了吗?你面红耳赤了吗?你和不良机制坚决作斗争了吗?
你不做,你就是有问题,照样能处理你。
你做了,那你可就是傻大个儿、愣头青了,成了领导和体系的首要打击对象。
会有另一套不配合领导工作、和同事关系紧张等说辞来继续套你。
全员带病,可能莫过于此。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技术官僚 - 709 个点赞 👍
通报里面暗含一个鬼故事:
天水第二人民医院习惯性修改病人血铅值,恰恰表明天水人因为某种原因血铅大面积超标,而且不是那种50ug-100ug/L轻度铅中毒,可能是普遍的,大量的500ug/l左右的病人。
只有这样才能让检验人员习惯性改(因为他们平时检查的这种500ug/l太多了)查看全文>>
VisU - 661 个点赞 👍
你可以理解成习惯性篡改碰到了意料之外的爆发性事件,结果就成了车祸现场。
首先,当地医疗系统的血铅检测篡改显然是一个习惯性的,长期的行为,跟出事幼儿园可以说毫无干系。
换句话说,不管幼儿园出不出事,都不影响其篡改血铅检测的惯性行为。
只不过这次突发的幼儿园铅中毒人数实在太多,太集中,中毒者又主要是幼儿,所以才没有压下去。
怎么说呢?还是当地相关人员业务不精造成的。
如果业务水平高,就能及时发现,幼儿园的问题其实属于偶发的,与其无关的“铅中毒”事件,
那么该报报,该查查,该抓抓,那就是一起单纯的,控制在事发幼儿园内的,食物铅中毒事件,何至于闯下这么大的祸事?
所以中低层干部的尸餐素位真要不得,有时候下面人员的无能,是真的会连累到上级领导的。
你看如今舆论都在追问,为什么当地医疗系统要篡改血铅检测数据?
这可如何是好?
查看全文>>
装甲熊 - 46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淳朴的歌谭市民 - 408 个点赞 👍
我本来很不喜欢一个答案发一次以上,这次有人邀请我,我才刚简单写了一下,好家伙,问题直接解散了。我只好再答一下:
甘肃当地血铅检验不灵的事儿“真相大白”了。
省流:
1.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血铅检测不对是因为篡改血铅检验结果改惯了。
2. 甘肃省疾控中心血铅检测数据失真是因为省级疾控中心做检验的那个检验员上样前不混匀。
3. 查明颜料比食用色素贵,但幼儿园不差钱,单纯就是喜欢颜料那个颜色。
没混匀这段我没忍住笑出来了,为了防止大家不知道做试验上样前不混匀是个什么级别的离谱事,我打个比方。上样前混匀基本上就是一个肌肉记忆的事儿,做试验上样不混匀就相当于喝瓶装水不拧开盖直接怼嘴上。别说省级疾控实验室的检验员了,就没上几天学的小学生喝果粒橙还知道摇匀。
-----------------
报告很长,我给大家划个重点。这次报告相比于上次当地的报告,主要看点是在于第一次回应了在甘肃当地血铅检测结果不对的问题。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首先,血铅检验结果确实是错误的,不是私营幼儿园擅自和家长乱说的。
离谱的来了,如果我对报告内容的理解无误的话,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和甘肃省疾控中心基于完全不同的原因,都给出了错误的血铅检验结果。甚至魔幻的地方在于,从报告看来,后续的所有血铅检测结果不对和幼儿园居然完全没有关系。
其中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是故意修改了检验报告,并且在半年时间内多次测出该幼儿园多人血铅超标,但“没有向褐石培心幼儿园进行提醒”。最恐怖的是,还发现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在修改血铅检验结果方面是惯犯。
也就是说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给出假血铅结果和幼儿园完全没有关系,很可能纯粹就是改超标血铅报告改惯了。至于为什么改惯了,报告没有说,而是“纪检监察机关正在深入调查中”。
此处事关重大,我不敢转述,还是引用报告原文:
调查组专家对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血铅检验数据问题开展调查。实地查看检验科相关仪器设备、访谈询问有关人员、调取相关原始数据与实验室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比对、查看医院检验人员当班记录和检验报告记录。调查发现,2024年5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褐石培心幼儿园共有7名幼儿在该院进行血铅检验发现异常,分别为176.65μg/L、161.68μg/L、292.37μg/L、153.39μg/L、251.08μg/L(后又检验5次)、440.14μg/L、284.90μg/L。其中,5人血铅检验报告结果未修改,有2人报告结果分别由292.37μg/L修改为42.37μg/L、由440.14μg/L修改为103μg/L。对同一幼儿从2024年11月初次检出血铅异常,后半年内又有5次检出血铅异常,没有警觉;对同一幼儿园连续7名幼儿先后检出血铅异常,没有进行系统性、关联性分析研判,没有向褐石培心幼儿园进行提醒,缺乏公共卫生安全意识。调查认为,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及其检验科管理混乱,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实验室质量控制执行不到位,相关检验人员缺乏系统性培训,该复检的未复检且直接修改检验结果,严重违反职业操守,严重违反《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血铅临床检验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等相关规定。调查还发现,该院检验科此前也存在违规修改血铅检验数据的问题,纪检监察机关正在深入调查中。
而对于事发后甘肃省疾控中心血铅检测数据严重失真问题,调查出来的原因居然是:在重大紧急任务中,取样时没混匀!注意,这个是甘肃省疾控中心,不是天水市的。也就是说,哈哈哈,这个锅完全是做试验的那个牛马的,省级单位检测人员有可能向来做检测操作都不混匀的。
但是呢,虽然锅完全是这个检验员操作上的锅,但是省疾控的主要负责人又反常地“通过多种方式逃避责任、阻碍调查“。
此处事关重大,我不敢转述,还是引用报告原文:
甘肃省疾控中心检测人员7月2日至3日在检测褐石培心幼儿园幼儿和教职员工共267份血液样本时,将检测样本振荡摇匀后静置时间过长(2小时40分钟),导致出现血浆和血细胞分层,取样时未混匀,仅取上层血浆进行检测,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导致检测结果与实际值出现巨大差异……
调查发现,甘肃省疾控中心在接受该重大紧急任务后,没有引起重视,组织管理不力,主要负责人简单随意安排血铅检测工作,检测人员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导致检测结果严重失真。后又通过多种方式逃避责任、阻碍调查。另外,调查报告狠狠打脸了网上某些人坚持说颜料比食用色素便宜:
另据调查,该幼儿园曾购买使用天然果蔬粉(食用色素),价格为5.04元/100g,较颜料价格低,但使用比较后认为掺入颜料更鲜亮。
人家幼儿园不差钱,单纯就是喜欢颜料那个颜色!
至此已经完全破案了,大家品鉴。
查看全文>>
Corbicula - 303 个点赞 👍
呵呵,要是说到血铅事件的追责问责?看看大洋彼岸的真正大国是怎么做的:
你看看公知们引用最多的这个美国血铅案例,事件造成至少10万人暴露于含铅水,数千名儿童血铅超标,并引发至少90例军团病,致12人死亡。全市血铅超标后,9名官员被提起刑事诉讼,捂盖子的、篡改数据的等等,一个都跑不掉,时任州长被控告渎职。就问你,力度大不大,大不大!
然后,先在2025年了,咱们再看看这些人的后续:
1. Nancy Peeler(密歇根州卫生与人类服务部)
- 指控:渎职(Willful neglect of duty)、隐瞒疫情报告。
-
结果:2019年认罪协议,承认干扰政府职能(非重罪)。
判决:缓刑 + 社区服务 + 罚款。
2. Corinne Miller(前卫生与人类服务部流行病学家)
- 指控:渎职、隐瞒数据。
-
结果:2016年认罪协议,承认渎职罪(重罪降为轻罪)。
判决:缓刑 + 300小时社区服务 + 罚款(后获豁免部分刑期)。
3. Robert Scott(卫生与人类服务部官员)
- 指控:渎职、未能警告公众铅污染风险。
-
结果:2021年认罪协议,承认干扰政府职能(轻罪)。
判决:缓刑 + 罚款。
4. Leanne Smith(环境质量部水质专家)
- 指控:篡改水检测数据、渎职。
-
结果:2022年认罪协议,承认渎职罪(重罪降为轻罪)。
判决:缓刑 + 社区服务 + 罚款。
5. Adam Rosenthal(环境质量部水质专家)
- 指控:篡改铅铜检测数据、伪造报告。
-
结果:2022年认罪协议,承认渎职罪。
判决:缓刑(扣除已服刑期) + 罚款。
6. Patrick Cook(环境质量部官员)
- 指控:渎职、阻挠联邦调查。
-
结果:2021年认罪协议,承认干扰政府职能(轻罪)。
判决:缓刑 + 罚款。
7. Michael Glasgow(弗林特市公共事业管理员、实验室监督员)
- 指控:改证据、玩忽职守。
- 结果:认罪协议,缓刑 + 社区服务
8.Liane Shekter-Smith(密歇根州环境质量部(MDEQ)饮用水办公室主任)
- 指控:多项渎职、滥用职权及传播虚假信息等重罪
- 结果:于2022年与检方达成认罪协议,承认一项渎职罪(轻罪),其余重罪被撤销。
- 判决:12个月缓刑 + 罚款 + 社区服务,无需服刑。
8. Nick Lyon(密歇根州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
- 指控:过失杀人罪(与军团病死亡有关)
-
结果:陪审团未能达成一致,案件被撤销;2023年检方放弃重审a。
8. Darnell Earley & Gerald Ambrose (弗林特市紧急事务管理人)
- 指控:渎职、滥用资金等重罪
- 结果:2023年,所有指控被撤销或驳回,无人入狱
至于时任密歇根州州长施耐德大人?2021年1月,密歇根州总检察长办公室撤销了所有针对斯奈德的刑事指控。到了2024年,还以民主党“助选大佬”身份在全州穿梭。
所以啊,需要平民愤的时候,美国的官员就被提起诉讼,等进了司法程序后,再以民主法治的方式让当事人免于坐牢,还是资本主义的制度人性化啊。
不要说我在翻2014年的旧账,实际上,截至2025年,弗林特市已完成超过90%的铅管更换,但仍有约4000户住宅存在铅管未更换。
这还是全美轰动的大案,至少有若干人被提起诉讼了。再比如,印第安纳州东芝加哥市铅污染事件(2016年):西卡柳梅特住宅区土壤铅超标227倍,导致包括700多名儿童在内的上千居民血铅超标,被迫紧急搬迁,约1000名居民(包括近700名儿童)被强制搬迁,无人因铅污染本身被刑事追责。
当然,往食品里加工业颜料让食品看起来黄黄的,美国也有例子。2023年,全美44个州共报告566名儿童铅中毒,其中130名出现贫血、呕吐等严重症状,溯源发现,是山姆超市中的WanaBana、Schnucks和Weis这3个品牌的果泥(家里有婴幼儿的都知道果泥是给多大孩子吃的),铅含量超标2000倍,该供应商为增强色泽违规添加铬酸铅,可见全天下的蠢人也都是一个师傅教的。
最后,对比下某东方大国的不完全统计:
事件 事件 概况 源头 官员问责 甘肃徽县血铅事件 2006 年 8-9 月 954 名儿童血铅≥100 μg/L,其中 ≥300 μg/L 者 10 人 徽县有色金属冶炼公司 县环保局 2 名监察大队长**以“环境监管失职罪”被判处 **3 年、4 年有期徒刑 湖南衡阳衡东大浦事件 2014年6月 300 余名儿童血铅最高 317 μg/L 美仑颜料化工 县环保局局长、副局长、监察大队长、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4 人以“环境监管失职罪”分别被判 3 年至 4 年 6 个月 江苏邳州血铅事件 2008 年 10 月 100 余名儿童血铅≥100 μg/L 江苏春兴胜科合金 镇环保办 1 名主任、市环保局 1 名监察大队长均以“环境监管失职罪”被判3 年 安徽怀宁血铅事件 2010 年 12 月 200 余名儿童血铅超标,24 人住院 博瑞电源等 2 家电池厂 县环保局 2 名干部**被以“环境监管失职罪”判处 **3 年 6 个月、4 年 浙江台州峰江血铅事件 2011 年 3 月 168 人血铅超标,其中 53 名儿童 峰江蓄电池公司 区环保局 3 名局长、科长被判处 3 年 6 个月至 4 年 浙江德清血铅事件 2011 年 5 月 328 人血铅超标,53 人住院 浙江海久电池公司 县环保局副局长、监察大队长 2 人**以“环境监管失职罪”各被判 **3 年 查看全文>>
王贵霖 - 170 个点赞 👍
这事最恐怖的是:一个省直部门的一把手,被一个地方上的领导随便拿捏,甚至不惜冒着前途命运被断送的风险,一个招呼就得替人家造假,不然省卫健委凭什么要配合你造假?省卫健委的领导莫非有什么把柄被天水市主要领导掌握了?[惊喜]
查看全文>>
黑暗无法掩饰光明 - 162 个点赞 👍
简单说涉及到六个方面,
蠢人和坏人叠加在一起去,造成了矢量爆炸。
这园长自己用毒自己吃,可能是知道坏了但是觉得控制,我是真服了她确实没想到量这么高。
就单纯是这个幼儿园园长和投资人脑子有毛病,不是为了价格考虑 ,是为了拍照片好看,吸引入学群体。
另外还有一点非常离谱的就是其背后锁链的结构,从教育局,监管局,医院都存在问题。
第一,为何选择用颜料
经查,2024年初,褐石培心幼儿园园长朱某琳为提高幼儿园招生吸引力,想通过增强食品色泽度和美观性,来吸引幼儿喜爱和家长认可,经投资人李某芳同意,授意厨师贺某霞购买颜料添加制作食品,同步拍摄照片、视频,并持续组织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传发。园长朱某琳在幼儿园就餐时也食用添加了颜料的食品,经检测,其血铅值为169.3μg/L。另据调查,该幼儿园曾购买使用天然果蔬粉(食用色素),价格为5.04元/100g,较颜料价格低,但使用比较后认为掺入颜料更鲜亮。
经公安机关查明,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厨师贺某霞先后于2024年4月23日、2025年2月20日两次通过网购平台,以6.12元/100g的价格购买黄色颜料1200g、以6.12元/100g的价格购买红色颜料1000g、以6.88元/100g的价格购买绿色颜料900g。
第二,为何毒素叠加的量这么大
因为用的时间久
厨师牛某元、文某芳在上述颜料外包装明确标识“不可食用”的情况下,将颜料掺入面粉用于制作玉米卷肠包、三色红枣发糕,从2024年5月至案发,平均每月6次向幼儿和教职员工提供食用。
第三,本地医学机构出现的严重问题
不仅是市里面的医院,这个省级机构也很草台班子。
调查发现,甘肃省疾控中心检测人员7月2日至3日在检测褐石培心幼儿园幼儿和教职员工共267份血液样本时,将检测样本振荡摇匀后静置时间过长(2小时40分钟),导致出现血浆和血细胞分层,取样时未混匀,仅取上层血浆进行检测,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导致检测结果与实际值出现巨大差异,严重违反《生物监测质量保证规范》(GB/T16126-199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316.2-2018)等相关规定。
第四,如何溯源污染问题
调查组专家围绕褐石培心幼儿园周边环境是否受到污染开展调查,采集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样品进行检测。环境空气通过大气走航监测车现场监测;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样品送到北京,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进行检测。调查结果显示,褐石培心幼儿园周边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铅浓度均符合相关环境质量标准,没有铅污染情况。
第五,铅中毒背后的权力寻租
调查发现,天水市麦积区教育局对褐石培心幼儿园未取得办学许可证即公开招生的行为视而不见,近两年对民办幼儿园食品安全未安排部署、未开展培训、未检查排查,主抓学前教育的干部涉嫌接受李某芳利益输送,分管行政审批的副局长2023年12月违规接受李某芳宴请。麦积区市场监管局对该园每季度的食品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未及时发现非法添加颜料问题;褐石培心幼儿园所在地社棠镇市场监管所监管人员违规接受李某芳宴请并收受购物卡,放弃职守。调查发现,麦积区教育局局长何旭、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张海斌还涉嫌收受他人贿赂。纪检监察机关已对何旭、张海斌等5人立案审查调查。
调查发现,甘肃省疾控中心在接受该重大紧急任务后,没有引起重视,组织管理不力,主要负责人简单随意安排血铅检测工作,检测人员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导致检测结果严重失真。后又通过多种方式逃避责任、阻碍调查。调查发现,该中心党委书记王文军、主任孙建云、理化实验室主任李拥军还涉嫌存在其他违纪违法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已对王文军、孙建云、李拥军等7人立案审查调查。
调查发现,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内部管理混乱,检验科违规修改血铅检验数据,医院对此失管失察,相关人员严重失职渎职。调查发现,该医院有关负责人还涉嫌存在其他违纪违法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已对该医院院长唐志锋、副院长周朝晖等5人立案审查调查。
第六,该如何处罚这些行为人
最高的责任刑事是死刑
但是限于刑法上的谦抑性的要求,很难说这个会处理到死刑的层次。
但是即使不是死刑,也是属于另外的其他严重情节。
从处罚上来说,这是几个不同的处理途径
第一个,是生产有毒食品
第二个,是健康权纠纷的赔偿
自然人享有健康权。自然人的身心健康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健康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条
自然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受到侵害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的,负有法定救助义务的组织或者个人应当及时施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第三个,属于是行政公益诉讼的范畴,但是因为涉及到的并非消费者,而是学生,还是有待商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 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规定的机关或者组织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 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根据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的规定,生产、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或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1)致人死亡或者重度残疾的;(2)造成三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3)造成十人以上轻伤、五人以上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4)造成三十人以上严重食物中毒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5)其他特别严重的后果。
查看全文>>
熊猫法律 - 14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北京律师赵怼怼 - 14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张靠谱 - 130 个点赞 👍
从这个通报里,我看到的是,比血铅事件更可怕的事情——所谓自发性的不分青红皂白的对系统的维护,最后带来系统的整体坍塌。
在此案中,幼儿园、医院、省级疾控中心,几乎不可能出现利益关联关系,但都不约而同地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作假。
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这意味着,纠错机制已经失灵。
任何小的问题,都要出动省级甚至以上的部门才能进行纠错。
————
事实上,这个情况在之前已有显现。
江西的鼠头鸭脖事件,本身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大学食堂吃到一个老鼠脑袋,说明食堂的卫生有很大问题,查处停业整改即可。
但这里出现了最重要的点,第一个做出的系统内的判断——即南昌市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做出判断,不是老鼠脑袋,而是鸭脖。
上面所有的纠错机制,纠错部门,全部自发维护这个判断。
最后直到国务院食安办发声,组成省级调查组,最后才查出了真相。
当前这种情况非常多。
比如很多我们无法理解的案件,你说下级法院真的能够影响上级吗?不能的。
但上级就是宁愿忽视真相,也要自发地维护这个系统。
————
这种情况多了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第一,整个系统事实上被能力最差的最基层工作人员绑架。
正如鼠头鸭脖事件中一样,第一个来自系统内的判断出现后,上面的逐级开始维护这个判断,直到再也压不下去。
这意味着,当大家形成“系统内的判断”不可推翻的理念后,整个系统,事实上是被最不专业最容易出错的人,绑架了。
第二,基层(省以下)的工作人员,没担当和不被信任相互促进,基层问题越来越多。
第三,上级(省级和以上)的部门,压力越来越大,毕竟青天大老爷偶尔做一下还行,天天做谁也受不了。
第四,公信力被严重透支,最后变成零甚至负数。上面已经说了,问题最多的还是基层,但是不是每个问题都能等到青天大老爷呢?肯定不可能,于是怨气不断积累,公信力不断下降。
————
最后来说原因,为什么基层工作人员,会自发维护系统呢?
很简单,还是拿鼠头鸭脖举例,作为第二层的,市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当区局的人已经做出判断后,你应该怎么办?
选择A:认真下去调查,发现确实是鼠头,公之于众——得罪同僚,舆论大哗,痛骂市场监管局——费心费力,没有好处只有坏处。
选择B:维护区局的判断,如果不行,省局再来调查,反正一不得罪同僚,二法不责众不会处理到我头上来——
部分概率没事,部分概率有事但我只是次要责任,毕竟只是第二级。并且,谁知道省一级和更上面压不压呢?
鼠头鸭脖事件的结果很明显了——学校被重罚,食堂经营方被重罚,区局被罚,市局没啥事。
让你选,你选a还是b?
具体到天水此案中,医院和省疾控中心确实受到处罚了,但注意有个后缀——还涉嫌存在其他违纪违法问题。
如果没这句话,谁知道会不会被真的处罚呢?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CCCBC - 130 个点赞 👍
“园长为提高幼儿园招生吸引力,想通过增强食品色泽度和美观性,来吸引幼儿喜爱和家长认可,,授意厨师购买颜料,同步拍摄照片、视频,并持续组织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传发。园长朱某琳在幼儿园就餐时也食用添加了颜料的食品,经检测,其血铅值为169.3μg/L。另据调查,该幼儿园曾购买使用天然果蔬粉(食用色素),价格为5.04元/100g,较颜料价格低,但使用比较后认为掺入颜料更鲜亮。”
看到这有点绷不住了:
普通人为了卫生安全选择食用色素
资本家为了节省成本选择低价材料
聪明人为了招生做个鲜亮的蛋糕范例作宣传,然后就丢了
大聪明人直接P图
傻比选择贵的,有毒的,下毒给别人吃后,自己也要来上一口。
我完全理解不了这种损人损己的到底图个啥。是不是以为自己吃了一口没当场挂掉,就说明实际上没多大事,可以给别人吃?
然后看到了“经公安部鉴定中心检验鉴定,红色颜料铅含量5.96mg/kg,黄色颜料铅含量209890.63mg/kg,绿色颜料铅含量13.71mg/kg。”
我数了2遍,这黄色颜料特么不就是200g/1000g,20%的含铅量吗。这是直接买的油漆?
查看全文>>
Amare - 11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李当心 - 10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明成祖文皇帝 - 74 个点赞 👍
再贴一下我的回答吧,防止又突然被删,我自己7月10日在天水幼儿园取了点水土采样送外省不知情第三方检测,结果显示没有什么水土污染,通报内容是绝对可信的。原本的回答好像消失了,我把原直播取土取水的回答贴最下面了。
先说结果,我送检的样本里土检测出含铅量为31.25mg/kg,水中铅浓度为0.87 μg/L,虽然和公告基本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因为我采集,保存,运输都不规范,更不是专业人员,请大家千万还是以通报的数值为准,我的结果肯定没有官方准,一切以通报为准。
其实关于污染的问题,我一开始去取土送检就觉得不会有什么污染问题,一方面水土污染很难定向沉积在儿童体内,不可能光污染儿童不污染成人;另一方面天水现在基本就是一个农业市,天水的矿产资源多,但是优质矿很少,本地采矿的企业很少,相应的也就没什么冶炼、化工企业。制造业方面,天水过去有一些好国企但是现在大多数都已经搬走或者破产了,现在天水主要产业是特色果蔬,例如花牛苹果,秦安蜜桃等。这样一个城市,就没啥发生大规模化工污染的条件。 当时去取样是感觉网友关注点被阴谋论带偏了,希望帮大家排除一个错误方向。
看到通报描述这个过程真是让人心寒。幼儿园没有办学许可证就开始招生,教育局没管;教育局也没检查幼儿园食品安全,也没有培训;市场监管局市场监管所办事人员收购物卡,没检查出问题;天水二院检验科违规修改检验数据,省疾控更是有高级操作:摇匀后静置两个多小时,也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这次事件中,方方面面有一个环节有人认真一点,事情都不会像现在这样严重。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想说点无关的感叹,现在太多人被体制异化掉,只要程序走的通,什么恶都敢做,通报说血铅检测中,省检测中心的人员摇匀后静置两个多小时,这个操作从一方面来说很不专业,但是另一方面来说真的非常专业,非常懂,这些年和体制内打交道的人应该有感觉,现在各种信息记录都电子化了,即使没有电子化,相关的记录也要主办人和领导的签字,出了任何事情都可以倒查几十年看看谁的责任,所以现在都是在大的方面合法合规,小的方面制造点“纰漏”,如果不出大事被上层和公众审视每一个细节,那这些操作流程是完全合法合规的。以前一直认为制度建设是一切,拥有好的制度就一定能让好人勇于做好人,把坏人逼着去做好人,但是这些年我发现很多事情完全就是有一套成熟的指导思想、成熟的规章制度的。有,但没人用;有,但没人信;有,但没人怕。只要能把白纸黑字的部分糊弄过去,就直接开启为所欲为模式。我不知道省疾控摇匀血样后静置两个多小时这个操作是谁做的,应该不会是领导,这个做检测的基层牛马,大概率也有家人孩子,但我猜他做这件事的时候可能一点想法都没有,领导打了招呼,也知道怎么操作,那就操作就好了,过程平静祥和,可能他收工下班之后刷手机看到社会不公的新闻还会义愤填膺骂两句人心不古社会不公,如果接下来他被处理,家人同事朋友还会评价他是个好人,只是比较倒霉,这些在思想上滑跪,无意识作恶的人,他们拿着专业证书文凭、专业仪器出具有法律效力的专业报告,就像大猩猩拿着激光炮上街游行,疯狂扫射这个社会的共识地基,理性土壤。一个肆意糊弄规则玩弄科学的地方,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你买高级奶粉可能有人加三聚氰胺,买高级食用油可能是油罐车混装的,去高级幼儿园可能有人放铅超标食品,去顶级医院可能遇到4+4的董小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打了很多字又删了,就说这么多吧。
这个事件的处理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希望大家能持续关注后续相关的治疗和赔偿事宜。
贴一下7月10日原回答:
人在天水,刚在幼儿园边上铲完土
正好在天水办事,明天就走,看到大家就土壤和水的问题争论不休,就给大家实地调查一下吧。
到达幼儿园所在的小区,也许是因为放暑假了,小区小孩挺多。
到达幼儿园,并没有人看管什么,开干。
幼儿园前面的俩树坑有狗屎,有点恶心我就没铲。在小区门口混了一会和住户一起混进了小区
顺便在门口喷泉接了瓶水
幼儿园后门到了
在幼儿园后门五十米左右的绿化带里面铲了一些
看着没人管,我在幼儿园边上直接开铲,不过土比较硬,铲子都变形了才铲进去几厘米。
幼儿园内景,手伸进去拍了一张
出来小区到了工厂方向的河堤,太陡了,答主的拖鞋下不去
在河堤绿化带又铲了一袋,打道回府。
7.11更新
聊一些评论区的意见和问题
1.让我去找井水测地下水的
没有井,这就是个普通高层小区,地下还有停车场,我绕幼儿园外面一圈没看到任何有井的痕迹。而且你打井要花的钱和走的手续太多了,为了一家幼儿园的用水犯不着。
2.让我测河水的
本地自来水吃的不是边上的渭河,而是洮河,测这边的河水没有意义。
3.取的土太浅
这个确实是因为我没有专业知识也没有专业设备,后面如果有机会,我整专业一点
目前将样本平均分装了几份,准备给一个第三方不知情机构一些,剩下的先自留以防万一和复检。
7.13更新
样品已送检,一周左右出结果
7.21更新
我送的样本里土检测出含铅量为31.25mg/kg,水中铅浓度为0.87 μg/L,虽然和通报基本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因为我采集,保存,运输都不规范,更不是专业人员,请大家千万还是以通报的数值为准,我的结果肯定没有官方准,一切以通报为准。
查看全文>>
欧阳凡 - 69 个点赞 👍
即使有所谓调查权垄断的问题,但是这个通报的信息说服力还是有的。
结果1000多个回答后来一个问题解散……
什么叫坏人处心积虑,不如蠢人灵机一动。
简直处处都是啊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一直住顶楼 - 68 个点赞 👍
有的人表面上说为民请命,实际上单纯反社会反政府,都把调查结果拍脸上了,幼儿园贿赂无证经营,医院改数据,疾控中心操作问题(但确实不知道是到底是操作问题还是故意的,按下不表),该查的全查了,该撸的也撸了,也能被人带节奏阴谋论,这么喜欢阴谋论我只能说其实你们m不存在,一切都是阴谋论的结果
查看全文>>
紫鸾 - 6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无所谓啦 - 6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造导弹再种茶叶蛋 - 5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山上彳切也 - 37 个点赞 👍
现在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天水第二医院,甘肃检测中心两次结果的错误,真的是工作人员素质低劣?导致的操作失误?
没有一点点主观恶意?
如果说是工作人员的问题,那么这些连分离操作都不知道的人,是怎么混进去的?这种水平的工作人员给甘肃老百姓服务了多少年了?
甘肃其他检测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是这样能力素质?
这是可以接受的吗?
是基于某方面压力主动篡改,固然可怕。
是基于各方面都是草台班子,连基础操作都不会,难道就不可怕吗?
甘肃地方的其他检测结果,也是由一群不会专业知识,不掌握专业能力的菜鸟检验的?
查看全文>>
诸夏亲昵 - 28 个点赞 👍
这个逻辑上是合理通顺的, 如果没有别的直接证据, 我觉得这大概就是真相了.
但是这个事情扯淡之处在于, 本来只是幼儿园里几个白痴瞎搞, 害了一帮孩子连带把自己也害了的事情. 虽然性质恶劣绝对不能说是小事, 但是总归是范围有限责任明确.
但是从天水二院检测开始就一路滑坡. 甚至到甘肃省疾控都在玩忽职守. 最后一直到受害家庭跑到甘肃省外才能确诊和治疗.
这才是事情恶劣到最后几乎不可收拾的根本原因.
最让我感到不寒而栗的是, 如果通告为真, 天水二院对检测结果的修改居然不是因为有关部门指示, 而是自发自觉的.
我真的不理解, 作为一所医院, 它们这么做的时候, 有没有想过会给那几个孩子造成什么后果?
希波克拉底誓言都背到狗肚子里去了!
查看全文>>
Sarcasm - 19 个点赞 👍
很好的通报,省级政府还是有能人的。通报在舆论场上和大v们关于柠檬铬黄、幼儿园蠢货宣传套路的讨论形成共振,公信力会很强。
对于比较不爱被带节奏的,也可以直观地看到什么叫“积弊”。在周边地下水正常的情况下,堂堂省疾控中心居然仍然随便改血铅监测,匪夷所思的同时又有点道理,归根结底不过是16-18年以牺牲经济动能为代价狠抓环保,但医疗反腐却迟迟推动不起来,因此一个系统还行,另一个系统则前腐后继。
查看全文>>
呜啦啦 - 19 个点赞 👍
有啥好看的,坏人处心积虑不如蠢人灵机一动。
以前有一个卖早点的,就因为邻居生意比自己好,直接给邻居的原料下毒,死了一堆人。
这种特大案件,真查清楚了也就是一个又蠢又坏的人犯傻了。
查看全文>>
学医狗 - 18 个点赞 👍
好消息是
这波提级+纪委介入 不仅仅是麦积区,天水市,连省里的桌子也一并掀了。
不仅甘肃省疾控中心伪造实验结果的事情直接爆出来, 而且没有讲人情世故的点到为止,把锅全扣到甘肃省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头上, 拿他们当替死鬼。 而是继续往下深挖 —— 到底是谁在背后“干扰”甘肃省疾控中心的出具正常实验结果,包括居然能去封上海医生的口。
这已经拿正厅级开刀了 目前调查还没完,结果会不会“高举轻放”我不知道。
但起码 从通告所说的调查范围上看,我觉得这波掀桌子掀的还是有一定决心和主观能动性的。 对于我等“别有用心的,总给咱央妈添麻烦的省外势力”的智商也还算是有一个基本尊重的。
至于可能的污染源,按照通告
- 生态环境部的专家取样, 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检测, 都一一排查过了
- 如果有其他的污染源,周围居民血铅也会超标,动静那么大,我觉得如果周围居民现在想去做血铅检测,应该没人敢拦了, 如果没有他们没有超标,也能侧面证明调查结果
其他可能都被排除了,所以尽管案情有很多离奇的地方—— 就尼玛园长居然自己也中毒了,真的是人才 —— 但是也没什么好质疑的了。
坏消息是
从调查结果你就可以看出现在某些地方,特别是基层 的“官本位”已经严重到什么程度
如果拿本次事件和2006年的前科相比较 —— 同样的事情 ,同样是作假,同样是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你会发现即使是2006年的“屁民年代”,装还是要装一下,表面上的流程好歹是走全的。
结果20年后的 2025年,连装都不装了,基本流程都不走了,直接闭眼了提笔无中生有了。
如果说 2006年还是运动员打兴奋剂搞假赛 2025年丫连运动员都不需要出场了。 包括高票答案嘲笑的“取样时未混匀”
就听起来确实很荒唐,但我反而倾向于是真的
因为结合具体情况
1.7月2号取样的真实结果应该比西安的结果还要高的,因为7月1日好死不死小朋友们的早餐和晚餐居然仍然是毒面包。
2. 样是直接送到中心去的,等于检测人员在取样环节上没有“操作”空间
3. 200多份样本,往偶然误差或者检测人员偶然的操作失误上靠也明显说不通;
4. 系统误差上也不好做文章 —— 如果系统误差能差出几倍甚至十几倍本身就说明这实验设计有问题,但问题是实验设计包括步骤流程都是国标。
5. 包括数据收集,数是设备读的,而且设备是各项元素都通用的,拿设备的说事捅的篓子更大 —— 设备有问题,等于说那其他元素的检测,包括其他地方送来做血铅检测的结果都有问题
6. 实验结果是用基准物建线性回归方程算的—— 众作周知,线性回归方程是要看拟合度的。在这上面搞事情,人家只要一翻归档的原始试验记录,无限接近于自爆。
所以对于检测人员来说,这种情况要找一个能遂上级领导的意—— 200多份样都要得出比实际值严重偏低的结果, 而且事后如果面对追查要能被圆成是“失误” 而不是“主观故意造假” 的借口,技术上应该确实是有难度 —— 没看他们连带签字的正式检测报告都不敢出只敢口头告知吗。
重点是什么? 重点是检测人员在明知道后果多严重,宁可找这么荒唐的借口,冒着把自己搭进去的风险,也要装糊涂顺从领导“指鹿为马”的指示,恰恰说明了“官本位”有多丧心病狂。
宁可牺牲200多个家庭,毁掉200多个幼儿园小朋友还没开始的一生,也要政治优先。 在老百姓最基本的民生保障问题上讲维稳,做事时像“黑恶势力”, 完事后谈“境外势力”。
某些人是真的该死。
查看全文>>
不懂就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