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些通报里面让人惊讶的内容吧。
首先,能比较快速的出具了一份这么详尽的报告,不得不说调查组很用心,尽可能去做了不少工作,但从中,又能看到很多让人惊讶、胆寒的情况。
1.很舍得花钱,光非法颜料就买了六斤。
通报中,这家幼儿园的厨师一共买了三种颜料加起来有3.1KG,也就是六斤多。
而且两次购买中间相隔10个月,每月只用六次。
作为厨师,一般对在食物里放调味剂、添加剂是有一个概念的,大多是论克放。
敢于往食物里这么大剂量的加东西,而且明确知道是非食品用的,那的确该死。

2.这么“毒”的颜料,还真不好买。
经公安部鉴定中心检验鉴定,红色颜料铅含量5.96mg/kg,黄色颜料铅含量209890.63mg/kg,绿色颜料铅含量13.71mg/kg。
这个黄色颜料的含铅量我一度以为是自己看错了。
209890.63毫克。就是210克。
也就是一公斤的颜料里面,五分之一都是纯铅。
这颜料别说用在食物上,如果没有防护,施工的工人都可能要有危险。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看到工业喷漆的工人,穿的跟防核辐射似的,从头到脚包裹。

3.自媒体再次背锅,加工业颜料是为了“出图”。
通报说,幼儿园长授意用工业颜料的目的,是“拍摄照片、视频”在朋友圈和微信传发,有利于招生。
甚至测试过可食用果蔬粉,但认为色彩不如颜料好看,所以用了更贵的颜料。

先说下为什么颜料好看,这东西工业上叫铬黄(化学式PbCrO₄),因为有特别亮的明黄色,大多用于刷那种警示线或者警告色的。

你说这个园长,
首先审美够烂,有几个家长会认为给孩子吃的东西“越鲜艳越健康”?
其次,动手水平也够差,明明修图App能1分钟搞定的事情,非要花高价去买含铅颜料。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干。
照她这么个搞法,小红薯那帮晒图的,每天书包里都要装着几瓶喷漆罐子。唯一原因估计是“阿姨没人会修图”。
可见知识水平决定了人的命运。
最后,真的够憨,因为她自己也吃,血铅也超标。
这特么就是“以身入局”,抱着必死的信念在晒图啊。
4.如果说幼儿园的做法还能理解,到了医院这边则开始离奇了。
这么高含量的铅吃下去,幼儿2024年就开始出现问题。
结果有家长带着一年多去了医院六次,医院居然没警觉。
到了今年,一下七个孩子都在医院查出血铅超标,医院依然没有发现问题(按照疾病风控规定,这类大规模同类疾病必须上报疾控中心的)。
最特么离谱的是,医院还给其中两个孩子的检测结果进行了修改。

人不会干没有意义,浪费精力,还对自己有风险的事情。
谁下达的指令要求修改的检测结果,目的是什么,又是怎么实现的,这些都没提。
相信调查组不会放着这么明显的问题不管,那么可能是目前不适宜放在通报公开或还在调查。
5.当地省级疾控中心的操作,则是“说不清”的。
7月事情闹大了,开始由省疾控中心介入,结果数据依然是“严重失真”的。
原因是进行了一系列“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的处理,让所有结果与实际值出现了“巨大差异”。

但是人家至少没有像医院一样直接改结果。
这就让以上行为在通报中,只定性为“不重视、不完善、不充分、不规范”,而不是“故意修改”。
这些也证实了,前一阵网上流传的说当地家长信不过医院的检测,带着孩子去别的省,并不完全是谣言。
6.医疗系统那边漏洞百出,市场监管、教育系统也监管失控。
医疗那边是事后的检测和上报,但幼儿园是教育机构,食堂是经营机构,应该还有市场监督局和教育局能发挥管理作用。
但公布的调查结果是,当地教育局、市场监管局的监管都出现了问题。

这个幼儿园没有办学资格、两年没被检查、多个干部接受利益输送或贿赂;
整个监管体系都出现了问题,导致事情发酵两年成为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
总之,
看完这个通报,一方面看到检查组的确用心,每个结论都有数据支持,做了海量的检测和抽样让当地居民放心。
但另一方面,也让人看了感觉胆战心惊,一个长期、明显的违规使用有毒食品添加剂的园区,在各种监控失效下,就这么堂而皇之的进行很久。
幸亏铅中毒是比较症状明显,容易被发现的一种。
要是换成一些需要几年、十几年才会缓慢出现问题的慢性积累,不知道会成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