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宣布暂停天津工厂部分生产,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凤凰网汽车讯:据路透社报道,一汽丰田暂停了天津工厂部分生产。据了解,此举是针对汽油发动机汽车销售疲软而进行重大生产调整的一部分,哪些信息值得关注?消息称丰田汽车...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明通端悫 - 1 个点赞 👍
这时候呢,肯定会有回答说丰田的全世界销量第一,他们无所谓等等
查看全文>>
dingli1031 - 463 个点赞 👍
这...
我第一辆车就是一汽丰田的卡罗拉,买的丐中丐手动版,本地ssss说还没现货
我正在斯柯达准备签字买明锐的时候,ssss打电话过来说可以从苏州拉一台过来,要我+1500
我踏马跟傻逼一样的同意了
编辑于 2023-12-05 10:04・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忙碌生活 - 308 个点赞 👍
每少卖一辆丰田车,就有一个天津人失业,就有一个天津家庭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比亚迪才是天津人民的敌人。
发布于 2023-12-07 08:25・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不想上吊王承恩 - 239 个点赞 👍
丰田中国的下滑也不什么特别新闻了。
半年前丰田就时常不招人了,这是近几十年来从没出现过的事
我一个同学都从一汽丰田跳槽到小鹏了。
之前天津丰田工厂卖出去的事不准确准确已经更正。
编辑于 2023-12-07 09:06・IP 属地天津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天津滨海李友仁 - 208 个点赞 👍
日系汽车在华销量一直在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
前两天,广汽本田宣布裁员,9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7%,新闻都说这个是本田首次裁员,其实都是扯淡的,这根本不是第一次裁员。
2022年年底广本就已经裁员5%了,只是被当地劳动局干涉叫停了,因为年底怕出现闹事。
今年1~10月销量同比下降18.5%至约49万辆。要知道,前几年,本田还准备冲击百万生产销量这样的目标呢。
内部情报,接下来还有2条汽油车生产线要停产,包括曾经的明星车型-飞度,以后只能玩进口飞度了。
关于东风本田发动机(DHEC),之后的路线是什么样的,本田内部也不是很清楚。所有人都知道未来是电车新能源市场,那么发动机处于什么样地位,还需要这么多研发人员吗,是转型电池包生产厂家?但是又玩不过宁德时代,这个就是无解的地方。
广汽本田已开始重新审视其生产体制,包括在中国工厂裁员、生产线关停、出口中国产奥德赛等等
日系汽车制造商的挣扎不仅限于本田,广汽丰田也在7月削减了约1,000名员工。虽然丰田本田两家销量加起来,还算是前四名,但是细分下其实一点都不乐观。
10月份销量虽然还行,但是这个是建立压库存在经销商手上。经销商现在不乐意压这么多货了,丰田只能通过降价、反补、以及停产少压点货这种方式。
一汽丰田在企划BZ3电车的时候,就计划每个月生产5000辆。
现实的结果是前几个月确实产能控制在每月5000辆,但是这两个月天津出租车该买的都买了,跑滴滴的也有人买了之后发现没有想象中的好,出了天津,其他地方跑滴滴的人也不认丰田品牌。没有新的消费者出现,接下来一个月只能卖2000辆。
包括亚洲龙、RAV4、卡罗拉,甚至之前月销稳定的格瑞丽亚也跌了不少。
现在只能给卡罗拉CROSS(锐放)优惠,用它进行冲销量。
车企 10月销量 同比变化 2023年累计(辆) 去年同期 东风本田 58416 11.63% 467960 52330 广汽本田 63368 0.49% 492738 63062 广汽丰田 80800 0% 766600 80800 一汽丰田 69714 -6.95% 648761 74924 广汽丰田的市场表现可圈可点,在合资品牌阵营中还是比较抢眼的,但在累计销量方面的下滑,也说明广汽丰田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应该是广丰的最后荣耀的一年了,估计接下来也是开始下坡路了。
最后贴两张丰田欧洲的新电车,与比亚迪合作的。
编辑于 2023-12-05 13:39・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乃是乃冬的乃 - 3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火星撞地球 - 17 个点赞 👍
外国手机在中国只剩苹果了,也许若干年后,外国汽车在中国只剩特斯拉。
三星摩托罗拉诺基亚和丰田现代别克很像很像,苹果和特斯拉也很像很像。
甚至国产山寨机如同过街老鼠的经历,和国产车如同过街老鼠的经历,都那么像。
汽车行业摸着手机行业过河,时代发展的必然。
编辑于 2023-12-07 07:47・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秦风 - 12 个点赞 👍
世界第一大厂高调进军日本、德国市场。上个月在德国狂销350辆,在日本爆火热销166辆。
丰田章男和狼堡陷入沉思,两眼空洞,呆若木鸡,萎靡不振。
发布于 2023-12-07 07:31・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太阳城索拉利斯 - 11 个点赞 👍
市场是这样的,传统势力跟新兴势力在争夺,长远看半分天下比较现实。
传统势力主要有三方,美系,日系,欧系(德系),新兴势力也有三方,中系,美系,德系。
中美在新能源车市场有合作也在互相争抢,总体上平分秋色。
德系在追赶,大概率和中系加深合作。
日系起步晚啦,追赶起来很难,尤其是日本人的个性,没有人想要承担责任,集体负责,追赶会很别扭。
来自网络,侵删。
欧美资本,尤其是贝莱德和先锋领航对日本的渗透很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日系车才会在美国市场风生水起。
绕来绕去都是利益,那个产品利益更大,未来更被看好,资本就奔那里去。
那么大的投入,美国资本不会放弃油车,他们市场会被侵蚀,不会消失,这个过程会很漫长。
在中国市场,日系车已经全面防守,拥趸很多,一时半会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没有以前好是肯定啦。
毫无疑问,德系的市场还会扩大,合纵连横我们玩的贼溜。
特斯拉碍于中美贸易战和明年的美国大选,投资中国的第二座工厂一直没有落实,我们也不冷不热,长期看我们会对美系车更加开放,贸易都是竞争才能互相进步,保护对谁都没有好处。
让特斯拉为代表的美系新能源车在中国获得更大的市场,符合中美两国利益,这是不争的事实。
最好的结果就是让所有人在我们这里都有利可图,而不是关厂止损。
发布于 2023-12-07 07:25・IP 属地黑龙江查看全文>>
二民 - 2 个点赞 👍
近几年,日本与欧美的传统汽车厂商表现的态势就是嘴硬,对新能源车说不的态度。
日本厂商表现的更加明显,陶醉在过去的辉煌里。
不到最后一刻,是不愿意主动转型的。
虽然也在研发电车,但力度不足,只是意思意思,
归根到底是舍不得过去的成绩,舍不得壮士断腕。
这也是各厂商在电车上与特斯拉差距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
技术上并没有什么巨大的门槛,主要是认知问题,不愿意面对现实。
船大难调头,认知阻碍了行动的变革。
日本、欧洲的深厚传统反而是影响前进的巨大阻碍,
反而是美国、C国没那么多历史包袱,轻装上阵,特斯拉与比亚迪产能都暴增。
其实也很符合人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腾讯没有阻挡住抖音的流行,阿里没能阻挡拼多多。
巨头的认知偏差,给后来者带来机会。对新产品而言,巨头的资源优势起不到作用,反而是认知落后拖后腿。
即便巨头的认知到了,在内部资源竞争中也难以拿到优势资源,速度也慢,打不过集中优势兵力到正确的主攻方向的快速迭代的挑战者。
认知不足,资源分散,速度迟缓。
只有新产品才能冲破原有格局,颠覆现状。靠老产品是没机会的。
互联网领域每隔几年都有这么一次洗牌的机会。
这也是天道,靠这种方式强行推进新陈代谢。
编辑于 2023-12-07 12:17・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windwind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同学们都成学阀了 - 1 个点赞 👍
大势所趋,大众也是早晚的事。
现在还在买德、日系车的有两种人。
一种是年纪大的,五、六十岁的,他们这个年龄很难转变固有观念,接受新鲜事物。
另外一种是虚荣心强的,认为买国产车掉价,只买贵的,不买好的。
但是,这些都改变不了国产车在技术、性能、性价比上已经遥遥领先的现实。
并且,中国作为世界第一的工业国,具备全世界最完整的产业链,不管是哪种商品一旦形成超大规模的量产,成本会大幅度下降,在世界上会处于垄断地位。
因此,日系车如果撤离中国,放弃已经非常成熟的生产线及产业链之后,势必会影响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能力,成本也会相应提高,会死的更快、更惨,并且再无与国产车进行竞争的可能。
中国反过来,则可以轻易卡住日本汽车业的脖子,当初上海封城,由于零件供应问题,日本本土汽车业不得不大幅减产就是例子。
今后,日本最大的经济支柱不再是汽车业,而是色情业。
编辑于 2023-12-07 10:56・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糊涂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远胜汉唐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远望号巡洋舰 - 1 个点赞 👍
我第一辆车骐达,开的不错,就是除了自动挡啥都没有。
第二辆本来准备买辆那时候刚出的领克,车机功能真滴都不错。
后来被家里老人忽悠,继续买了楼兰。
车机卡的跟狗一样,我认了……。
2.5油老虎我忍了。
问题是你三年不到售价打了快六折,修车还贼贵……。
尼玛,真特么下辈子也不买日系车了。
编辑于 2023-12-07 09:35・IP 属地内蒙古查看全文>>
阿斯兰 - 0 个点赞 👍
●希望国内车企去天津设厂
●我不知道北京有什么必要非要造车
●其实北上广深的GDP斗大量依靠这种基础制造业的产值,很难说他们就是高端城市了。
他们应该升级,然后把这种产业留给不愿意让发展高端产业,又发展中端制造业很便利的天津们。
天津50年前没有日货,但是100年前有日货,现在日企韩企又退潮了。但是没有自己的品牌,只有代工,怎没可能比的过有自己品牌的南方,又怎么可能超过什么日韩?
其实也就只能靠照顾了,主管能动性非常差。
但是北上广深们现在还没吃饱的样子,溢不出来。
欧美不要的、日韩想升级掉的制造业,是我们依旧要引进的。并且是未来中国增长点的主要内容。就很难啊!还是抢别人饭碗。你还不好意思去抢,你抢的太文明了。
对敌人残忍,或者把残忍留给自己。¯\_(ツ)_/¯
发布于 2023-12-07 01:22・IP 属地山西查看全文>>
深具世界眼光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思想摆渡THINKTIC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一二三三二一 - 0 个点赞 👍
有什么东西是永远涨的?
就目前国内这种经济形势,整体都在下滑,汽车保有量那么多,以后都是开到报废为止。
更不要说,以后都没那么多人了。
不光是某个品牌,以后国内的汽车总销量也会一直走低。
至于你说什么BYD,或者其他的国货, 这种资本的疯狂扩张,在天朝也不是第一次发生,看看互联网就知道了,所以什么裁员停产新闻,也只不过是时间的事情。
说到底,没有东西能永远涨。
而某些人,某些东西,却要求永远涨。
发布于 2023-12-07 09:54・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lovenocchi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金属之死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期货开户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满贰佰返18-思密达 - 0 个点赞 👍
目前只买燃油车,电动车暂时不考虑,等安全系数上去再说。
毕竟前者出重大事故顶多残疾,高低还能抢救一下,后者直接原地火化。救护车遇到严重交通事故都会提前多问一嘴燃油还是电动,前者需要备好担架,后者要备个骨灰盒。
燃油车领域来说,日系是真好,10年10万公里0故障。
发布于 2023-12-07 10:33・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Skart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吴大锤 - 0 个点赞 👍
先说结论:杀鸡取卵的方式不可取,丰田的做法是断臂求生!中国市场燃油车未来能坚持下来的也就就丰田和大众两家了,日产、本田、通用现在的处境步履维艰,现代、福特和神龙现在处境也非常微妙。如果继续压榨经销商那就是釜底抽薪,距离淘汰出局越来越近了。
一、2023年汽车经销商经营举步维艰
1、经销商亏损面持续扩大
2023年上半年经销商的亏损的比例为50.3%,盈利的比例35.2%,持平的比例为14.5%,亏损面处于近年的高位。豪华/进口品牌整体盈利情况较好,约1/3的经销商亏损,近半的经销商实现盈利。合资品牌及自主品牌的亏损经销商占比分别为51.3%及48.0%。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在经销商利润结构中,新车销售利润占比大幅下滑,由2022年底的19.7%大幅下滑至4.9%,可见新车销售在上半年的经营压力之大。市场疲软,新车价格混乱,尤其是对燃油车市场产生了更为严重的影响。
2、2023年厂家目标居高不下
2023年上半年,完成半年销量目标的经销商占比仅为24.9%,56.9%的经销商完成了指标的80%。国内经销商对于厂商的满意度也呈现了新低,上半年经销商总体满意度得分为73.1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3、库存系数持续爆表
2023年11月9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3年10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10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70,环比上升12.6%,同比下降3.4%,库存水平在警戒线以上。
库存系数在0.8~1.2之间,代表库存非常合理;在1.2-1.5之间,就要引起注意;1.5-2.5之间,就代表越过了警戒线,需要重点关注以及调整销售策略;一旦系数大于2.5,库存明显过高,经营的压力和风险系数比较高,整个市场就处于很微妙的境地。
4、经销商库存指数居高不下
2023年11月份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指数为60.4%,同比下降4.9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8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50%)之上,汽车流通行业处在不景气区间。进入11月和12月通常是汽车市场销售旺季,但是目前11月4S店总体到店客流没有明显增加,甚至还有一定萎缩,市场需求明显不足。
价格战越演愈烈,经销商亏损面越来越大,新车亏损持续加大,售后服务挣得哪些利润根本弥补不回来,厂家那点折扣和支援金对处于水深火热经销店来说是杯水车薪。
二、保住经销商体系就是保命
对于4S店渠道营销体系,经销商可以说对一个汽车品牌的发展功不可没,经销商比厂家人员懂市场,懂客户,懂营销,退一万步讲,经销商为一个汽车品牌贡献80%以上的能量也不为过!一汽丰田现在不仅暂停天津工厂的生产,在23年12月更是推出厂家直减5000元的活动持续加大优惠力度,进一步帮助经销商去库存!
一汽丰田12月大促销 跟国内新能源车企不一样,像比亚迪、吉利、埃安、深蓝、问界、理想这些本土品牌从品牌塑造到销量暴涨不一样,因为这些品牌一开始的时候国人是不接受的。但外资品牌就不一样了,像丰田、大众、BBA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定位已经深入人心了!宝马和奔驰不需要对外宣传自己是豪华品牌,奥迪成为豪华品牌也是之前中国官车带起来的,跟奥迪的宣传没多大关系,丰田的经济省油、大众的皮实抗糙都是品牌固有的标签。
反观现在,国产的比亚迪、吉利、埃安以及造车新势力理想的大空间奶爸形象、小鹏的智能科技、问界的智能豪华都是这些品牌在过去几年自己塑造出来的,跟外资品牌完全不一样。外资品牌之所以在过去几年能够风生水起,一是国产品牌实在太差了,二是外资品牌找的经销商体系牛逼,这些经销商要么是大集体,要么在当地有较强的社会关系和背景,更懂得地方的人情世故和消费习惯!
三、丰田这次危机跟以往不一样
丰田从成立可以说是在不断地危机中渡过去的,从最早日本通货膨胀引发的的劳资危机到2009年的召回危机,但本质上来说以前的危机属于质量危机和信任危机,而这次面临的危机属于产业变革危机,从燃油车世代一下子跨越到新能源世代,未来几年,如果丰田还想保持定力,那必须得迅速进行变革:按照丰田内部的说法叫临时举措,马上全面停止燃油车,全面上新混动车型HEV,价格跟燃油车保持一致,这是丰田最大的优势,趁着大家对混动还有点余热,尽快抓住这个尾巴;长远策略的话,就是丰田必须得像智能化和新能源化迈进,你看看丰田的车机做的的确是太low了,新能源产品也太out了。
发布于 2023-12-07 11:30・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映川说车 - 0 个点赞 👍
这应该丰田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汽车质量,不得不选择关闭中国的工厂,采取纯进口销售、纯本土精益生产,生产世界最顶级的、空前绝后的、宇宙最牛逼的汽车而做出的必要的动作。
所以,广大的丰田教徒们,你们应该为此感到万分的庆幸,应该欢呼!
之后,丰田的汽车一定会翻五倍售价的加价,在中国销售,就这你还抢不到!
赶紧放下手中的键盘,奋力奔跑,去抢购丰田汽车吧,当今世界最为牛逼的理财产品,抢到就是赚到,抢不到你就哭去吧。
编辑于 2023-12-07 11:29・IP 属地山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Alex - 0 个点赞 👍
当年第一辆车倭系雷凌
去家附近的4s,好几天销售晚上等我下班回来后试驾,最后要下单时说要加2000,买配置
一分不肯少
果断去3公里外的另一个4s下单买
如果加200,冲她的服务态度还可以接受,2000就算了
发布于 2023-12-07 12:4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雨丝情愁 - 0 个点赞 👍
12月3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由于全球汽车制造商面临激烈的销售竞争,丰田汽车决定暂停其位于中国天津的工厂的部分生产。这一决策的背后,实际原因令人惊愕。
一汽丰田的停产或与丰田正在根据“车型构成的变化”调整生产,优化生产系统有关。为了缓解市场压力,丰田已经在10、11月份大幅下调了生产。今年11月份,一汽丰田发布了一封销商伙伴的信函,宣布将通过减产的方式来帮助经销商缓解库存和资金压力。
报道指出,丰田此次停产是为了应对汽油发动机汽车销售疲软,实施了一场重大的生产调整。与此同时,根据一汽丰田发布的信函,他们计划通过减产的方式,帮助经销商缓解库存和资金压力。
这一举措表明了全球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特别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丰田的灵活调整显示了企业对于市场变化的敏感性,同时也为行业内其他制造商提供了一种应对销售压力的策略。
考虑到当前市场的严峻环境,丰田表示一直在关注经销商伙伴的库存和资金压力。在已经大幅下调生产的前提下,未来几个月的生产计划继续大幅调整。
这次的生产调整也意味着一汽丰田将不得不调整今年的销量目标。考虑到此前将2023年的销量目标定为102万辆,这对企业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他们需要在市场动荡中找到平衡,保持竞争力。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一汽丰田的累计零售销量为65.18万辆,同比仅微增0.8%。这离销量目标相差甚远,也凸显了当前市场的困难局面。
这一则消息反映了汽车行业当前面临的挑战,不仅是丰田,其他制造商可能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
总体而言,丰田的决策引发了业内对于汽车市场未来走势的热议。企业如何应对激烈的竞争、经销商的压力,以及市场的不确定性,都将成为关注焦点。
发布于 2023-12-07 11:52・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月夜过客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王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