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众议院罢免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的职务,什么原因?这又将导致华盛顿权力格局发生哪些变化?
- 3 个点赞 👍
上任投票了几十轮以后妥协上任,结果干了不到一年就被罢免。
和去年英国首相异曲同工之妙
英美真是好一个父与子啊。
说回正题,、
罢免麦卡锡的职务将导致华盛顿权力格局发生一系列变化。首先,这将使众议院的权力格局发生变化。麦卡锡的离职将使众议院的领导层出现空缺,这可能会导致众议院的内部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
其次,这将影响国会与总统之间的权力分配。麦卡锡的离职将使国会与总统之间的权力分配更加不平衡,因为众议院在国会中拥有更多的席位和影响力。这也将可能对美国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麦卡锡的离职将使美国政治格局更加分裂和不稳定,同时也可能引发更多的政治斗争和改革。
目前两党政治极化是越来越加剧了,明年大选绝对是有史以来最“刺激”的一回
MAGA VS 阴兵
查看全文>>
昵称 不存在的 - 1120 个点赞 👍
粗略的讲就是他傻(违规字)。
拜登政府没预算,要关门。麦卡锡就紧急约谈了自己共和党里的一些“理智派”。帮忙通过了“短期拨款法案”。
拜登政府勉强熬过难关。
转眼。
3天后。
拜登民主党干净利落的就把他给投掉了。
并且在投掉麦卡锡前,还提了另外两个案子。这导致麦卡锡在不到一天时间内,根本来不及做党内党外的“协调”游说。
遭遇战。
爆头了。
对此。我只能表示:
傻(违规字)!
盖勒普。
昨天发布了最新的政党民调。就给我们呈现了在美国人眼里,这群搞政治的有多烂。
56%的人对特朗普的共和党不满意,但有58%的人对拜登的民主党也不满意。
80%的美国人都觉得国会的工作像一坨(违规字)。两个党都没什么靠谱的议案。他们都在扯(违规字)。
60%的人反对拜登政府的工作表现。
75%的人对经济现状表示悲观。
9月19号。
皮尤也发布了同样的民调。
4%的美国人认同政府工作非常好;另有23%的人认为还凑合能接受。 大约63%说不咋地或非常差。27%:63%。
16%的美国人说,他们非常信任或比较信任现在的联邦政府。
63%的美国人说,对所有总统候选人都不满意。包括小肯尼迪。德桑蒂斯。
86%的美国人说,“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都更集中内斗,而不是解决老百姓的问题。”
85%认为,“美国政坛更注重钱,这使得它很难让善良的人竞选公职。”
81%说,国会议员只为自身的财务利益而提出议案。75%的美国人认为,国会议员仅为金主在工作。
79%的美国人主张对总统和最高法官限定年龄上限。(79岁。)
如上。
美国两大民调机构的结果。我给合并到一起,综合去看。烂透了。
美国民意在政党支持方面也许是割裂的,各自支持“自己人”。
但在政治运作,经济等方面,大家是一致的。
老百姓的看法是一致的。差极了!
都是70,80这样的率。
糟透了。
在这种情况下。马上又要选举了。
就各种牛鬼蛇神。
每个人都要“表现自己”。都要充当“救世主”。都假装自己能“挽狂澜于既倒”。
就会出现好多极限表演。
麦卡锡这种骑墙议长被迅速处理掉,一点儿也不奇怪。后面肯定还有各种神奇的事情。
这事也意味着两党能合作的人和议题会越来越少。越来越没有“骑墙派”。矛盾会更多也更激烈。
当然。
其实我最想说的是。
都是小角色。都是群演!
瞎折腾。强行加戏。强刷存在感。
不够看的!
主角还没登场呢。
对对对。
真正的主角,还没登场。两次党内电视辩论会,他都没参加。结果民调支持率反而还升高了。拜登党媒9月份的民调,懂王领先10%个百分点。
拜登肯定是要殊死一搏的。
这两位才是主角。对吧。
好戏在后头。
Return of the King
就这样。
别踩我。
烂是美国人自己说的。跟我无关。
别踩我!
编辑于 2023-10-04 11:46・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芯芯 - 1108 个点赞 👍
这哥们是不是把别人都当傻子。
在弹劾拜登和追查拜登儿子的问题上疯狂的光搞造型不干真活。
在预算问题上喊得最凶最后一刻总和民主党妥协。尤其是10月1号前民主党人都已经拉电闸了,这哥们儿能干出卡点出临时法案通过的操作。
这边民主党对于共和党内川普派的清洗都已经到了连座和抓人的地步,你这边演救世主还演上瘾了是吧
编辑于 2023-10-04 08:25・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蓝色海星 - 1009 个点赞 👍
帝国末期综合症,中国人很熟悉。
其中一个表象就是,越顾全大局的人,死的越快。
麦卡锡作为政治家的水平虽然也就那样,还有人品方面的问题,但在众议长的位子上还算合格。一方面努力压制党内极端势力,一方面和掌权的民主党合作避免党争影响政府运行。
但是在眼中只有党争的共和党晚辈看来,他就是背叛;在他努力合作的民主党看来,他就是可以利用分裂共和党的小丑。
所以遭到这个下场,也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按照明末惯例,这是一个里程碑,之后的继任者只会越来越顺从党争大势以保自己的位子,下一个党争激化的里程碑,就是高层见血。
发布于 2023-10-04 10:21・IP 属地黑龙江查看全文>>
天道高远 - 860 个点赞 👍
事件的直接诱因是美国国会9月30日通过的“临时拨款法案”,这“暂时”避免了美国联邦政府的“关门”,却引发了共和党党内的一场“内战”。
这里的内在逻辑是,美国联邦政府传统的会计期是当年10月1日,到次年的9月30日,也就是说美国联邦政府2023年财年,已于9月30日结束。拨款方案需要两党分别的两个拨款委员会审定后,在10月1日之前提交新财年审议的(共计12项拨款计划)。
(这里的标准程序是;众议院提案,拨款委员会审核,众议院通过,参议院通过,总统签字生效,从惯例来说,众议院达成的法案,参议院一般很少会推翻(橡皮章)。从这个角度,大家可以看出众议院在法案提案和确定中的重要特殊地位。)
共和党内的极端保守派(例如代表人物Matt Gaetz)一直在向Mccarthy施压,要求引导联邦政府“大幅消减开支”,“加强边境管控”,同时消减“对乌克兰的战争援助”。共和党的极端保守派“极其坚定”的表示,他们不接受“任何形式”的“临时拨款法案”,国会必须谈拢全部12项拨款计划。 他们直接威胁到,假设国会通过了“临时拨款法案”,他们就马上发起弹劾Speaker(也就是Mccarthy)。
实际上,直到谈到9月30日,众议院才以335票赞成,91票反对通过了“临时拨款法案”,最后一秒钟避免了联邦政府的关门。91票反对票中,就包含了Matt,Gaetz在内的一众“极端保守的共和党”,也正如大家预期的那样,他们很快履行了自己的政治承诺,立马对Mccarthy发起了弹劾。
以上是故事的主线,下面谈的为什么少数几个“保守共和党”就能够弹劾成功这个故事次线。
Speaker of the house(众议长)是众议院的“政治及议会领袖”,在美国政府的行政体系架构中的重要性仅次于副总统(美国总统继任的第三顺位人),是名义上美国政府中行政权力最高的立法官员。
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The speaker in the States, is the head of the majority party in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outranking the majority leader” ( 在美国的'国会架构下',议长是众议院多数党的领袖,高于多数党领袖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特点(也是美国两党对于众议长席位如此敏感的一个因素)。
当众议长与美国总统属于对立党派的时候(就和现在的美国政治现状一样,民主党是总统,共和党赢得了众议长的位置),众议长的潜在影响力将会得到额外的增加。因为(参考前述),他是事实上反对党最高级别的政府成员(反对党领袖),众议长可以通过阻止少数党提案的措施和否决参议院法案来削弱对立党派总统的“政治提案”,就和佩洛西众议长在位时一直做的那样(恶心懂王)。
所以,Mccarthy在最初选举众议长的过程中,就造成了美国政治史上少见的奇观:由于多数党领袖‘候选人’得不到多数党的党内支持,而在众议院连续6次选举中都未获得通过。
这凸显了除了两党之间的“对立性”,共和党党内存在的“尖锐的对立性”。
造成这个问题的现状是,共和党在选举中是以“微弱的”优势领先民主党,民主党拥有212个席位,共和党拥有222个席位,因此Mccarthy必须获得“绝大多数”的党内支持(218票)才能成为议长。但非常微妙的是,由于获得席位数量的高度接近,共和党党内的少数右翼的票数在这里凸显了“左右局势”的重要性(仅仅6票),而很不幸的是,这些右翼人士在政治上都是极端仇视Mccarthy, 而导致他们的票仓几乎成为难以撼动的“。
那么为什么共和党的右翼要反对自己党派的提名?核心述求是,美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国内民意、政治氛围和意识形态上其实已经产生了深层次的分裂和对立。用白话说,就是保守的越来越保守,自由的越来越自由,这导致了双方的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无法调和,攻占国会山就是这种冰山深层分裂的一个现实映射而已。
而众议院在架构上又不同于参议院,议员与美国民间的政治呼声(选民、选票)绑定的更为牢固,同时拥有更广泛的(相同的)政治利益和诉求,就导致众议院的右翼议员表现更为‘民粹’,而这同时激发了部分选民的“民粹化”,这是一个非常有美国特色的政治现象,造成这部分的深层原因(美国政治分裂)可以参考我前答:
极右翼的议员对McCarthy的敌视是基于意识形态的,他们认为McCarthy是在与一个“支离破碎的体制”过于紧密的结合,这无助于改变美国现有的政治治理方式。本质上其实就是我上文所描绘的,美国极端右翼认为现有政治架构只会让“真正的美国人”的前景越来越阴晦,不作出大的改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为了达到这样的政治目的,他们希望大幅限制联邦政府的规模、范围和影响,并改革国会工作方式。他们呼吁通过“改革法案的修改方式和法案的提交方式”去改变“现状”。
这里的实质是:极端右翼认为,在目前的建制派执政体系和架构下,他们的声音被被动的压制了,导致他们难以通过现有的立法程序和表决程序去追求他们的政治利益(美国右翼),他们需要以反对McCarthy为理由,在核心诉求上迫使“建制派”让步(注意,这里不分党派),给予他们更多的程序上的权利,削弱众议长的实权,而提高自己的政治杠杆和政治权益。
McCarthy在数次投票闯关失败后,最后不得不开始开始让步,以争取反对者的支持,他破天荒的开始承诺削弱众议长的地位(在最有影响力的规则委员会中给出一些席位,同时降低触发投票的门槛,以决定是否只让一名议员就能罢免议长),而这些曾经是他坚决反对的。
因此,McCarthy是在接受了他的众议长权力被“大大削弱”这个政治现实的情境下,宣誓成为美国新一任的Speaker的。(一个天生跛脚的speaker)
也就是这个决定;一位议员就能弹劾罢免议长,导致了今Matt,Gaetz几乎即刻发起弹劾。因为他认为“"If Kevin McCarthy uses Democrat votes in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to advance Joe Biden's spending priorities, he CANNOT REMAIN as the Republican speaker."”(如果,他利用民主党在众议院的选票来推进拜登支持的优先事项,他就不能继续担任共和党的议长)。注意:这段表述实际表达了所有反对McCarthy的共和党的态度,暨前者是一个:讨好总统的软骨头。
以下是八位参与弹劾的议员;
也因此,实际上Mccarthy的下台在熟悉美国政治的人看起来,其实是毫无意外可言,只是什么时候会发生的事情。
而Matt Gaetz在弹劾成功后,在X直接发推,完美的解释了,为什么他要弹劾Mccarthy;
相对应的,Mccarthy对此(被弹劾)实际上也是“意料之中”,因为一月份众议院选举的时候,他始终无法说服的一个极其顽固的保守派就是Matt Gaetz,如下图(当时他在劝说Matt,Gaetz支持他,但是遭到了拒绝)。
总结,Mccarthy的下台最根本的原则是他在“政治判断上”没有忠于自己的党派(幼稚的政治错误),但同时更深层的所彰显的美国党内的不和,就如同百米冰山下的一个裂口。足以彰显美国国内(代表美国民意的)的政治分歧和意识形态分歧到底有多尖锐,这对美国政治现状的观察来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转折点,暨美国民粹到底会走向何方,美国民粹到底会与现实的政治架构到底会达成怎么样的妥协,这无疑都是未来最值得观察和注意的。
当然了,对此需要忧心忡忡的除了美国选民和党派中最正直的那些人外,最应该担心的其实乌克兰的演员总统。
因为共和党们反对议案通过的一个重要论点是,No more for Ukraine.——对于这点,我其实一定会投票支持共和党的LOL
这里加一段;为什么民主党部分也弹劾他?其实逻辑很简单,对方本身就是反对党,即使他推动了民主党的政策,也不代表他们需要支持他,同时,麦还支持弹劾拜登呢……这是非常简单的政治逻辑,他的下台可以加剧共和党的党内混乱,两党本来选票就接近,也有利于未来的选举。
编辑于 2023-10-04 17:55・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flyingpanzer - 590 个点赞 👍
过去十年,美国从上到下破的历史纪录越来越多,千疮百孔,大厦将倾,也许我们真能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毕竟,历史的进程总是出人意表。
谁能想到,仅仅8年后中国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比预测早了40年。 编辑于 2023-10-04 17:37・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无夜 - 551 个点赞 👍
麦卡锡明显是被民主党给卖了。
9月30日麦卡锡不顾党内强硬派反对,通过了一项临时拨款法案,但法案中未包括强硬派此前要求的大幅削减联邦开支、加强边控等条款。同时麦卡锡还支持拨款给乌克兰,有消息称他即将提交一项单独的乌克兰援助议案,这无疑更加激怒了党内强硬派。
共和党强硬派本来就不支持麦卡锡,再加上这次矛盾激化,于是发动罢免。而民主党已经利用麦卡锡通过了临时拨款法案,也乐见共和党陷入分裂,当然也支持罢免,麦卡锡就这样被民主党卖掉了。事实上不仅是麦卡锡,所有共和党建制派现在都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因为共和党强硬派与民主党尖锐对立,建制派如果与民主党合作,共和党就会分裂;而如果与强硬派合作,则可能造成整个国家的分裂。
发布于 2023-10-04 09:51・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李必达 - 381 个点赞 👍
你看现在的美国是不是有大明的那个味了?
搅吧,搅吧,你们就搅吧。搅的乌克兰前方打仗没有军需,吃了败仗,搅得欧洲大乱,把大明朝亡了,老子无非是陪你们完命就是了。
西边的建州就要打过来了,东边的露西亚还要抗,南边的拉丁美洲快摁不住了,东南亚也快跳反了。大明啊,大明,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麦卡锡上台本来就是妥协的产物,连续15轮投票才当选,破天荒头一次议长选举居然能拖这么多轮的。麦卡锡不仅有共和党内制约,对面的民主党也不把他当盘菜。菜菜子访美,全程都在拜登政府监视下,麦卡锡说什么,干什么都把框架框得死死的。
麦卡锡想去东南岛上溜达,仿佩洛西之事。拜登政府:不行。麦卡锡一听不行就算了呗,对不起,共和党内立马把他打成软蛋。
不够强硬,居然惧怕东方大国和拜登政府。土下座!土下座!土下座!
共和党内就不用说了,为了上台和川普派勾兑,和建制派勾兑,是个人都要勾兑一下,阿猫阿狗的意见都要听,真不知道麦卡锡图啥,就为了能当上众议院议长?
确实当上了,可这众议院议长憋屈啊。
做为和川普达成的协议,麦卡锡上来就公布国会山事件的录像。恰好美国国会山警察和德三国会警察无能的一模一样,这些录像带的播放立马引发外界哗然,民主党和共和党建制派都反对麦卡锡的作法。
啊,又该怀念嵩子了,当年他就下定论这是一场西比西比。(五共)
麦卡锡下台源于他在财政法案2023中过于软弱的表现,被佛州议员Matt Gaetz提出不信任案要求罢免。令人玩味的是赞成的216票中,共和党绝大多数人反对罢免,只有8票同意罢免。
这8票是谁,提出罢免案的Matt Gaetz可是共和党自家人。
所以当年我说了,选川普亡共和党,你看这共和党是不是药丸?分裂成这样,一盘散沙,共和党人罢免了共和党议长,就这样还想2024把拜登从白宫拉下马?
民主党就派一只猴选,都能赢,你信不信?
大明啊,大明,你怎么成这个样子了?!
编辑于 2023-10-04 10:40・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前燕吴王慕容垂 - 343 个点赞 👍
说明民主党就是要坐山观虎斗,但是民主党这么玩,最后共和党的内斗必然会导致两党的斗争更激烈,民主党未必会捞到好处。
马特·盖茨 正常情况下,众议院如果想要发起罢免议长的动议,需要20名共和党联名提起才行。但是在麦卡锡竞选议长期间,麦卡锡为了获得以马特盖茨及弗吉尼亚州共和党众议员鲍勃·古德等MAGA议员的支持,同意了后者一些列的要求,其中就包括将罢免议长的门槛降低,降低到只要5个共和党人联名就可以发起动议。
鲍勃·古德 众议院中的MAGA议员20个可能找不到,但是五个人绰绰有余。
这一点很多人都认为未来会威胁麦卡锡的议长地位。
果不其然,两党在美债上限的交锋期间最后麦卡锡与拜登达成了协议,这让马特盖茨为主的MAGA议员非常不满。再加上前几天通过的临时支出法案,麦卡锡没有按照盖茨的要求增加对政府的限制条款,这让MAGA们非常不爽,他们认为这就是麦卡锡与民主党“媾和”,公开出卖共和党!
其实在美债上限期间,盖茨就叫嚣着要罢免麦卡锡,但是后来没有动静了,临时支出法案可能是最后一根稻草。
其实罢免麦卡锡的动议成与不成仅在一线之间。
众议院共和党有222个席位,民主党有213个席位,如果共和党5个人发起罢免麦卡锡的动议而其他共和党人不支持的话否决票就是222-5,217票。
而民主党如果都赞成则是213+5,结果是218票。
也就是说,民主党如果打算坐山观虎斗的加一把柴火的话麦卡锡的处境不太妙,这还没有算麦卡锡自己的票,总之麦卡锡比较悬。
其实马特盖茨自己也没有把握,他自己都说这个动议有可能无法通过。
没有把握的原因在于麦卡锡可能会获得民主党的部分议员的支持。不需要多,民主党只要有十票支持麦卡锡留任,MAGA议员就翻不起浪来。
但是民主党最后选择了坐山观虎斗。
426张票中,民主党出席的208名议员全部投出了赞成票,8名共和党议员也投出了赞成票,210名共和党议员投出了否决票。
民主党添了把柴火,让火烧的更旺一些。
但是未来民主党必然要为此付出代价,麦卡锡的能力怎样不评价,但是作风好歹比较温和,而且尚且能够顾全大局。
民主党这么玩,等于是让MAGA们进一步做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最后共和党内温和的声音越来越小,那么民主党执政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别的不说,就说新一年的支出法案还没有落地,原来民主党还能寄希望于麦卡锡与MAGA议员周旋,现在民主党给自己面对这些牛鬼蛇神去吧。
编辑于 2023-10-04 09:51・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那时风雨 - 304 个点赞 👍
这个故事告诉中国人民,永远不要相信民主党,永远不要相信民主党。麦肯锡居然傻到相信民主党。。。
毛主席早就说过,共和党是真小人,还可以谈,民主党是伪君子,谈都不应该抱希望的。
编辑于 2023-10-05 20:22・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阿甘 - 281 个点赞 👍
假如中国肯主动购买天量的美国国债,美国就不会遇到债务上限,美国政府也不会因此而停摆,麦卡锡更不会因为通过旨在避免政府停摆的45天临时拨款法案而被罢免。
假如中国没有抢走美国人民的工作岗位,红脖子等老保就成不了气候,特朗普也不会搞MAGA运动而上台,麦卡锡更不会因为惹怒共和党内的MAGA派而被罢免。
假如中国……假如没有中国,美国人民就可以像过去一样过着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生活,美国也不会遇到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麦卡锡更不会因为屁大点的事而被罢免。
一切责任都在中国。
发布于 2023-10-04 15:26・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不想上吊王承恩 - 269 个点赞 👍
我还真理解不了这脑回路。
麦卡锡因为帮着民主党,在最后时刻通过了法案。
麦卡锡明知道党内极端派警告自己,一旦通过法案就会被弹劾,顶着压力力保民主党过关。
所以麦卡锡惹怒了共和党中的极端派,极端派提出罢免麦卡锡。想要选一个能更抵制民主党政策的议员。
然后一投票,民主党全员支持罢免麦卡锡???
为了前面互相帮忙的情谊,民主党应该拉一把麦卡锡。
为了看共和党陷入更大内乱,应该拉一把麦卡锡,毕竟共和党极端派提出弹劾基本就和麦卡锡决裂了。
为了民主党最后一年顺利运行应该拉一把麦卡锡,至少他还是骑墙派,这次弹劾后会更偏左一点。而且大概很难找到比麦卡锡更愿意和民主党合作的共和党领袖了吧。
那到底是为啥民主党全员同意罢免了呢? 难道和我一样就是为了看乐子???
发布于 2023-10-04 10:16・IP 属地内蒙古查看全文>>
zha zha - 264 个点赞 👍
当民意汹涌的时候,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威望,最好不要逆着民意走。
在这件事上,民意指的是共和党内的民意。
现在民主党控告特朗普,甚至为了阻止特朗普参选,还想要修改法律。而共和党抓着拜登儿子的案子死咬不放。两边现在已经是不死不休的状态。
你麦卡锡当年当选这个议长可是经历了N次投票才选上的,你是何德何能敢在对待民主党的问题上擅自妥协的。
人家民主党闹着要通过预算,否则政府就要关门了。共和党的态度也坚决,必须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否则没门,爱关门关门去,反正这政府是你民主党的。
你作为议长,要嘛你有本事让民主党听话,真的大幅削减开支,那你厉害,威望值唰唰拉满。如果做不到,怎么说也得有个态度,起码让他政府关门个十天八天的,那时候再妥协,跟党内也能有个交代。你这要啥没啥的,在党内保守派看来就是既没能力又绥靖,再让你当议长,党都要被你卖了。
所以,不管麦卡锡的政治理念如何,对与不对,起码他的政治手腕是不合格的。这种人早下去早好,再呆下去,谁知道下一个被起诉的会不会是你。
发布于 2023-10-04 10:58・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信息对抗 - 233 个点赞 👍
本来,大多数中国人对美国众议院议长这个职位并不是多么的熟悉,就是因为去年佩洛西窜访台掀起轩然大波后才发现,原来美帝还有这么一个三号人物?
首先,艰难上位的麦卡锡是个反华人物,上台后扬言也要窜访台湾,支持蔡文。后来在中方的强烈阻击下才知难而退。
所以麦卡锡被罢免绝对不是因为不反华或反华力度不够触犯了所谓的“政治正确”,而是因为麦卡锡踩了党内的红线。
原本任何法案都要先在众院共和党内投票通过,才可以在整个众院进行表决。麦卡锡不按剧本演直接让法案在众院表决,要命的是还和民主党众议员合作通过了45天临时法案案。
但法案中没包括众院共和党保守派要求的大幅削减联邦开支、加强边境管控等条款,这对共和党强硬派来说简直是无法容忍!非常恼火。
直接投票罢免,“议事锤”是别想敲了,滚蛋吧!
于是麦卡锡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弹劾的议长。众议员帕特里克·麦克亨利(Patrick McHenry)将担任临时议长或临时代理议长。另外,罢免事件也会影响到明年的美国大选。
重点是,也有幸让我们看到了比美国政府屡次关门更精彩且史无前例的戏码,也成为美国政治极端分化、社会撕裂的里程碑事件。
以前,美国凭那套所谓的民主价值观洗脑,把各种肤色的3.3亿人硬生生地合在一起。
但这种叫信仰的玩意后来出了问题,一半的人成了保守主义,开始只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比如大部分共和党);另一半人相信政治正确与白左文化(比如民主党)。
特别是自奥巴马以来,民主党阵营不断颠覆美国历史与政治认同,把冷战时期美国对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和平演变和对众多别国颜色革命的那套手段用到了本国身上,违逆自然规律,在“进步”的旗号下放肆堕落;而共和党则打着维护美国国本旗号在具体操作中越来越多采用掀桌子、砸锅的极端手段。
他们相互看对方就是邪教、异类和叛徒,该被火烧死;美国面临被分裂的危险。
还没完---
而这次众院议长罢免闹剧说明,不光两党撕裂,某一党派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随着两党间竞争或党内矛盾的加剧,以及各种极端势力力量增强,美国已经变得越来越“疯狂”,做什么决策议什么话题都需要用“极端”来表达,否则就很难通过。
这一发展必然的后果是:
警示、激励美国政客在以后的政治斗争中不再妥协,而是越发极端化,越发抱紧小群体、党派私利而罔顾美国国家全局利益。
再拉高视线看,美国还存在债务、通货膨胀、就业、种族歧视、枪支等等问题,都会成为引爆美国社会动荡的雷,而这会让两党竞争下的美国政府及议会矛盾冲突加剧,形成恶性循环。
对我们来讲,注意两点:
1,防止和警惕美国在自爆危机下把冲突、矛盾外引到我们身上;
2,在中美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与其和美跨洋“对骂”的一时之快相比,从中立、客观视角总结分析这个曾经伟大国家成败得失,汲取经验教训为我所用,其实更重要。
编辑于 2023-10-04 09:44・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点评校尉 - 22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UMA - 222 个点赞 👍
帝国到了晚年,党争就是要下死手,容不得半点“和稀泥”和“幼稚病”。
在一个日益极端的政治大环境中,试图“顾全大局”,装出“老成谋国”的样子,都属于曹爽、宋襄公。
共和党的头头脑脑,都日益“曹爽”化了。
这个麦卡锡,蠢得有点让人不可思议,上台之后搞的都是行为艺术,天天咋咋呼呼,正经事一个没干,却在国会开支预案和乌克兰问题上支民主党,以为妥协可以换来支持……结果民主党转手就借着共和党对麦卡锡的怒火把他给投票罢免了。
麦卡锡之前要当上这个议长,投了15轮的票才当选,结果被罢免的时候,敌我双方都往死里踩,属于里外不是人。
这人实在是废物点心,狗肉上不得台盘,连“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都没有搞清楚,自己党内都团结不了,还想着去团结政敌,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混到今天的。特朗普再蠢,都不敢卖他的红脖子选民的,基本盘才是一个政客最需要捍卫的东西。民主党现在已经是破罐子破摔,杀红了眼,把所有潜在敌人都往死里整,管你是建制派还是MAGA派,不存在好的共和党和坏的共和党,都得去死。
民主党今天确实已经号准了美国社会的脉,放开移民、推广LGBT、大兴女权和变性人权、毒品合法化、放任安那其、魔怔一般的反华反俄……把政治正确玩到极致,甚至还迎合了新一代美国年轻人的疯魔思想,且不管能不能复兴美国,反正是把选票抓在了手里。
所以,为了保持“先进性”,民主党要和美国社会赛着“极端”……长此以往,别说麦卡锡这种政治白痴,就算懂王都会变成“温和派”,失去生存的空间。
民主党暂时赢麻了。
现在的美国,白宫是养老院,国会是疯人院,军队是大烟馆和彩虹旗联欢所,学校是变性手术宣传处,媒体是疯批白左集中营,上层社会都是不顾洪水滔天的寄生虫吸血鬼,下层社会都是已经失去了脑子持枪吸毒的丧尸。
坚持住,再过几年,美国一定会更加精彩。
到时候,你就算把罗斯福挖出来,他也一定会哭着喊着爬回去。
编辑于 2023-10-05 09:19・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申鹏 - 185 个点赞 👍
之前就说了,麦卡锡没有一点用,GOP的议长,实际表现宛如DEM的细作,那么离谱的议长还要他干嘛?
众议院议长,GOP领头人怕政府停摆?佩洛西珠玉在前,当时特朗普还比拜登强势呢。相比之下,拜登这么弱的一个总统,你还跟他一退再退,这不就胳膊肘往外拐的内奸吗?GOP忍麦卡锡很久了,要是GOP这边是个跟佩洛西对等的人,春天直接让美债违约都是可能的。
发布于 2023-10-04 10:38・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竹取缘 - 185 个点赞 👍
长大以后,和小时候对于历史的感受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绝大部分中兴、力挽狂澜、拨乱反正几乎都是狗屁。
对于历史上任何国家马上就要被某个人折腾的灭亡了,换个人接手立马力挽狂澜,拨乱反正,没几年就恢复兴盛远超之前的记载我都是先打折了再看。
我相信这一点是因为我反对恶魔化和神明化,常见的言论里汉武帝治下人口死了一半,而汉武帝居然还没亡国,这是对汉武帝的恶魔化和神明化。接近崩溃的国家被昭宣接受十几年就翻一倍,这是对昭宣的神明化。
如果一个政权到了快灭亡的地步那它肯定方方面面都走到了尽头,不是换个领导人就能解决兴复,能苟住不挂就很厉害了,不可能还远超之前。
绝大部分穿越小说最大的bug,主角开的最大金手指,不是空间、现代技术、诗词歌赋、甚至超凡修仙也不是,而是改变人的思想轻而易举。
人的思想在成年后几乎是不可能改变的,或者说由于现实利益的关系,他是不会愿意改变的,你几乎只能等到一代人的死去被新的一代人更换,才能做到更换思想。
一个政权永远不会缺人才,不会缺试图拯救国家于危亡的赤胆忠心之人,但是当阶级流通的通道堵塞后政权就走向了衰落,当将想拯救国家的人被排斥,国家的存在就进入倒计时。
这一点如当初的秦末、如东汉、如明朝、如现在的美帝。
如果一个人穿越到明末,在没有掌握军队和得到新兴阶层支持的情况下,仅凭口舌之利就想试图消弭党争,那么他最好的下场也就是麦卡锡。
现在美帝已经走到了党争高于一切,将一切试图拯救国家、维持平稳视为犯罪的地步,就看帝国的底子还够他们吃多久。
或者中国的崛起能不能给他们足够的压力,内部再次整合。
编辑于 2023-10-04 18:51・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韩煊 - 169 个点赞 👍
帝国党争罢了。
中国人最无法理解西方议会。
根子上就无法理解。
因为历史上党争的玩意都死了。
很明显,这只是因为中国的历史太长了。
你没发现议会也没出来多久。
西方也只是最近才流行,玩这种游戏。
而且一路顺风,顺着工业革命和全球殖民。
所以党争就是早死晚死的事。
政府瘫痪了,讲道理,按照西方自由民主,自由市场经济,小政府的价值观,应该无所吊谓才是。
实际上美国压根就没有,自由民主,自由市场,小政府。
不然美国还能活到今天?
讲自由民主是因为战后,美国想要英国殖民地的利益。
就好像我们援助亚非拉一样,没有美国那样的条款,也是为了能吃一点算一点的蚕食。
中国压根不需要什么可有可无支持,中国作为真实的超级大国,很早就已经有了豁免权。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分权,就是把皇帝的权力,分给资本家。
政治家族就那几个人,世袭罔替。
资本家的财富,也是世袭罔替。
土地也是,世袭罔替。
这是什么自由民主?这是什么先进文明?
我们自己建国以后的历史,也是不断纠错和绞杀利益集团的历史。
用新的利益集团,取代旧有的利益集团。
伴随着社会变革。
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得罪死人的,因为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中国还算文明,你看看俄罗斯就知道了,直接就是,你跑哪里都会摔一跤,噶了。
利用利益集团,消灭利益集团,扶持利益集团。
如此循环往复。
这未必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但已经比西方先进无数倍了,因为根子上,我们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
我说过无数次,我们不是资本主义国家。
你有权发财致富,但是你没有权财富永续。
在正常的自由市场来说,在合法的情况下,你想干嘛就干嘛。
但是你不能无法无天,你不可以干预政治。
可以给你一张员外卡,但是本质上,政府是绝对高于资本的。
因为我们国家的主人并不是犹太人,而是中国人。
我们国家实际上,什么主义都不是。
什么都是中国特色,说白了,就是中国主义。
人类工业革命以后的历史,相当短暂。
谁也没有这个资格,说自己找到了什么答案。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作为高度同质化的精英制民族国家。
你但凡走到社会金字塔的上层,你最起码也知道你是中国人。
你就算是死,坟也是在中国的地上。
政治的终局就是求活。
发布于 2023-10-04 13:58・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小学生 - 154 个点赞 👍
这个议长,就是骑墙骑的翻车了,既想保住共和党,还想要民主党的部分支持。这种做法在过去是行得通的,都为背后的利益集团背书,互相演戏。现在,党争趋向极端化,利益集团的诉求分裂严重,没有共识,蛋糕不够分了,过去的做法就行不通了。要想保住职位,必须要和自己的政党高度绑定,和对方斗个你死我活才行。以后争斗会越来越激烈,不会回头。不过,两党斗争,不会影响他们反华,这个不要抱其他幻想。
发布于 2023-10-04 10:41・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沉默驴子 - 140 个点赞 👍
共和党已经完全果党化了,知乎上很多人还相信川普下届能上,川普肯定上不了,而且共和党以后很大可能和总统宝座无缘了,跟果党一样,民主党的总统即便出漏子,无非在议会,地方选举让共和党摘一些桃子,红利期不会长,和岛内政治光谱越来越绿一样,美国的选举土壤,以后对民主党越来越有利,共和党没戏了。
以后共和党会陆续出现美版“韩国瑜”,美版“洪秀柱”,美版“郭台铭”……主打一个没啥鸟用。美版“王金平”已经有了,就是被罢免这位老兄。
编辑于 2023-10-05 00:14・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淮楠青 - 132 个点赞 👍
本地的帮会(民主党)太没有礼貌了!
别人妥协帮你们通过了临时拨款法案,还做出了大幅妥协,结果转头民主党全票支持共和党提出的罢免提案,还要不要脸?
发布于 2023-10-04 10:14・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新的开始 - 129 个点赞 👍
艰难的当选,顺利的罢免[doge]
当初麦卡锡经过15轮投票才当上了众议院议长,成为美国164年来投票次数最多的一次。
如今,麦卡锡成为美国史上首位被罢免的众议院议长,也是任期最短的众议院议长。
他又再次创造了历史!
编辑于 2023-10-04 09:0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号外号外 - 117 个点赞 👍
美国好久没有上演那么搞笑的政治事故了。
不是说麦卡锡找民主党私下合作妥协么,他竟然去找前议长佩洛西谈了。
大概意思是,我帮你民主党通过一个短期预算议案,你让你的人在众议院撑我一把,咱们做一个利益交换。因为我帮你的话,必然热闹我共和党党内的人,弹劾时你们随便投点反对票,就可以对冲掉那几个极端MAGA。
佩洛西当时是满口答应,跟他说你去办吧,众议院这边交给我。
结果麦卡锡通过45天短期预算案之后,佩洛西反手就给他卖了。在紧随而来的麦卡锡弹劾投票中,民主党是全票支持。我tm快笑死了。
你知道这里面细节多经典么。
首先你要知道,这只是短期预算案的通过,连援乌的条款都没有,并不是大局已定再卖掉谁。而是说,卖掉你是更好玩的事!政府开不开门根本无所谓。
这次动议本就是共和党的MAGA派发起的,之所以发起弹劾也正是因为他私通民主党。佩洛西若不答应,短期预算案若没通过,那么maga反而没那么愤怒,所以一定要答应。再加上麦卡锡当初被投了15次才上台的,自己主动降低弹劾门槛,本来需要20人发起动议,现在1人就可以,简直天赐良机。
别说什么怕他麦卡锡弹劾拜登之类的事,他这种叛徒还指不定能跟自己交换什么利益呢。主要是这点微弱的票数优势转瞬即逝。哪怕仅仅为了好玩,我都能理解民主党这次对麦卡锡的背刺。我相信,每个投票的民主党众议员一定都能保持至少20小时以上嘴角上扬的状态。
别忘了,这是利用对方党内4%的意见,搬倒对方96%的意见。更何况这个破绽是对方暴露给你的。如果玩的是党争而不是治国,那么这件事最不需要考虑的就是后果了。
各位注意成本啊,众议院本来共和党人就多,为什么投了15次才选上?就是因为共和党里有人跑票。他能当选,一定让共和党内付出了巨大成本。
现在一击秒掉这15次先生,就好像别人好不容易搭好的拼图让你一脚踹散了。麦卡锡也许不够珍惜这种成本,至少没有佩洛西看的准,那是因为这事肯定不是一方无条件索取,另一方无条件妥协,双方都要付出点代价的。而且即使付出这样的代价,这样史无前例的磨合,也要推他出来,那代表共和党没有更好的人选了。麦卡锡说不想再参选了?伤心了?你最好说的是真的。
不要以为只有民主党选不出正常人扛旗,共和党也有类似困境。
还有,我不想事后说麦卡锡有多愚蠢,他确实是判断失误,但他与虎谋的皮绝不仅仅是什么保证政府开门。他身上备着好多“债”呢,比如弹劾拜登,比如切断乌克兰军援,他要和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做斗争,而他又不是铁杆MAGA,这很可能代表他的背景决定了他只能走中间派。他如果赌成功了,走通了佩洛西这条路,那么接下来他还可以用这种方法继续左右横跳。民主党的福利是什么?环希拉里神秘死亡光环,国会山股神佩洛西,环太平洋远程养殖,政治正确彩虹旗帜,足以迫害前总统的司法资源。你一中间派确定要和这些玩意作对?你想当党间润人?抱歉,我们民主党的福利不给你用,还要把你当成福利。
懂了么?不是谁真多么稀罕政府开门,不是真的希望国家正常运作,甚至连政策能不能得以执行都要为这次惊天大乌龙的上演而让路,那都是次要的。
后来的事也很搞笑。临时议长是麦卡锡的重要盟友迈克亨利,按照规定暂时顶替。一件事就是下令把佩洛西赶出办公室,限时清理东西滚蛋。
动作太麻利了,临时接管议长职位后立刻投入战斗,简直和那个梗一样:
“一刻也没有为麦卡锡被罢免而哀悼,立刻赶来众议院主席台的是.....”
编辑于 2023-10-05 17:21・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安好心 - 112 个点赞 👍
直接原因就是9月30日的权宜拨款法案,
当时共和党内保守派要求大幅削减政府开支,
但麦卡锡提出的法案没有将党内保守派的诉求列入,
从而在最后压线通过该项临时拨款法案,避免了美国联邦政府停摆,
换句话说,麦卡锡和拜登/民主党妥协了,
当然也可以说麦卡锡具有大格局,避免联邦政府陷入停摆,退了一步,
嗯,在美利坚的大局面前,什么党派利益,个人恩怨都是小事,都可以谈都可以牺牲,
那保守派就要问了,为什么一定是共和党让步,为什么是你麦卡锡妥协,为什么是保守派的诉求被牺牲掉?
民主党,拜登咋就不妥协不让步不牺牲?
真相只有一个,你麦卡锡人不行,能力不行,威望更不行!
那还有什么说的,保守派提出了罢免动议。
结果就是216票:210票通过罢免案,麦卡锡成功被罢免。
以上就是事件的大致经过,但是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谁将是下一任议长。
尽管历史上,美国众议院一直是推举其成员担任议长,
但是,美国宪法并未规定众议院议长必须是众议院成员(众议员),
也就是说,共和党其实可以推举唐纳德·特朗普当众议院议长,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刺不刺激,好不好玩,优不优秀,
目前,美国众议院中席位为,共和党221:民主党212,
共和党如果能够推川普,还真的是有可能的,
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没人比他更懂罢免
发布于 2023-10-04 09:32・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氯甲烷 - 112 个点赞 👍
要搁中世纪麦卡锡的所作所为得被共和党绞死,甚至架柴火烧喽…… (๑`^´๑)Ψ
民主党见老麦被烧了,不添柴火也得扇扇风。( ̄y▽ ̄)~
老麦临死前还得呐喊:你们懂什么,什么绥靖?什么是软弱?我才是真正的爱国者!!我才是为国为民!
噶的不理死鹅买锐卡!(`Д´*)
编辑于 2023-10-04 19:07・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周圣和 - 101 个点赞 👍
命题作者们又开始给川普虚空拉票了,看得我笑死。
开宗明义,先上本次投票的具体分析(我很惊讶这么多回答居然一个都没提?全在内循环洗稿?):
转载自美联社的麦卡锡罢免投票示意图 本届众议院一共433个席位,其中民主党212席,共和党221席,共和党为众议院多数党,因此众议院议长由共和党人担任。
本次罢免议长麦卡锡(Kevin McCarthy)的投票中,民主党208票赞成,4票弃权;共和党8票赞成,210票反对,3票弃权;投票结果216票赞成,210票反对,通过。
而在此之前,罢免议长的提案本身还经历过一次动议,即共和党提出的要求搁置罢免提案,投票结果是208票赞同218票反对,11票反对来自共和党议员,动议未通过,罢免投票开始。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什么呢?
是共和党本身绝大多数议员反对罢免自己党派的议长,是没有民主党的助推、川普派根本难以成事,是共和党内乱外显、民主党推波助澜!
我们特别要注意到的是,虽然罢免提案由共和党人佛罗里达州众议员盖茨(Matt Gaetz)、一个川普的资深盟友提出,但大部分共和党保守派议员都反对这项提案。比如保守派自由核心小组领导人、俄亥俄州共和党众议员乔丹(James "Jim" Jordan)在为麦卡锡辩护时发言道:“他信守承诺”,意指麦卡锡与民主党合作的政策已达成党内共识、不该遭到罢免清算。
当然我们更不用提的是,共和党建制派全面抵制了该罢免提案。在辩论中为麦卡锡辩护的共和党议员是一张一篇回答写不完的列表,众议院多数党领袖、共和党第二号人物斯卡利斯(Steve Scalise)、众议院规则主席科尔(Tom Cole,本届国会5名原住民议员之一)和接替麦卡锡担任临时议长的共和党人麦克亨利(Patrick McHenry)均表达了对麦卡锡的支持。
但是这些都付诸东流了,为什么呢?
因为民主党领导层表现了自己强大的统治力,集体投票赞成了罢免麦卡锡的提案。
在盖茨提出罢免议案后,不少共和党建制派曾经乐观的表示,他们相信民主党那边能有部分“叛逃”票数,稳保麦卡锡过关。
然而事实是,今天的民主党可远远不是共和党自身的镜像。且不提佩洛西去职前打下的良好基础,拜登作为更高层次的操盘手,对民主党内部异端的打压和洗牌操作也是一流的。
反观共和党,自川普派出现以来,内斗就从来没停过。我们不提建制派如何难堪,川普派本身也是一坨,在川普自己当总统时都无法掌控党内大方向,现在川普下台后更是沦为民主党祸害共和党的工具,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最后来谈谈众议院的未来和共和党的未来。
首先,指望川普派借机上位甚至夺权的可以歇了。
众议院里唯一有点势力且属于川普派的纽约州众议员斯特凡尼克(Elise Stefanik)不仅本身深陷多重争议很难得到建制派支持,而且她作为女议员居然敢质疑许多川普政策也引起了川普派的广泛不满。另外她还是小布什政府的遗老,川普派能推她上位?
在斯特凡尼克之外,所有可能的人选都来自共和党建制派。这也凸显了川普派本身的重大缺陷:除川普本人之外,一个都不能打。不能独立站出来撑场面,意味着无法控制党内重要席位,等于永远是“反建制派”,拿不到党的控制权。
我的推测是,下一任众议院议长肯定还是共和党建制派,甚至可能比麦卡锡更不讨川普派欢迎。
其次,民主党打定主意看共和党笑话,意在推动议院危机向大选进程扩散,最终毒害整个共和党的2024年竞选努力。
其实我们从本届众议院历次投票中就能看出,民主党根本不怕现在四分五裂的共和党。他们在稳保自己党派200~210张票的前提下,只需要10~20张共和党票就能让拜登的任何法案通过众议院。这很难吗?看看麦卡锡罢免的投票,再说一遍,难不难?
而民主党之所以选择在麦卡锡刚刚与之合作共同渡过拨款危机的时刻立刻捅后者刀子,是为了提前布局2024大选。显然,共和党越是内乱,民主党在2024大选就越稳。
有些回答瞎扯什么利好川普,是不是以为光靠川普派那点人数能选上总统啊?共和党有多少选民,川普派有多少选民,心里没数?
发布于 2023-10-04 14:31・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ducling - 91 个点赞 👍
接前文,对前两天的一个断言做点儿小补充。
前两天的断言是,巨大的惯性,以及历史周期的愈发明确,使得哪怕把现如今我国所有的负面因素皆充分乃至放大考量进来,这一波周期,我国最终实现超越美国半个数量级,也基本是个板上钉钉的事情了,除非在大规模的海空冲突中,我国被摧枯拉朽般地击败,进而损失了经济核心地带的规模可观的物理生产资料。
而此处的补充即,
或者,除非我国因任何一种缘由,民众内部的分裂和矛盾,规模和烈度皆巨大到充分传递至权力内部的分裂和矛盾,且这些分裂和矛盾的规模和烈度达到了显著大于美国的程度。
而此处的补充,之所以之前的答文没提,则正是与本问题相关:
与什么结果都有可能的军事冲突不同,此处补充的这个情形,在现实的世界里,只要你真的对中美两国近几年来的政治风潮、社会现实和民众意识有些许了解,也该能得出明确的断言 — 这种可能性为零。
你若竟然对此处的 “可能性为零” 心存质疑,那么甭想了,或者,你对帝国一无所知,或者你对我国和帝国皆一无所知,或者,你纯是在装傻使坏。没有别的可能了。
而我个人确实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在不远的未来,帝国本土这3亿多花式缝合的人口,还能用什么样的粘合剂,继续绑定在如今这个版本的帝国这样一个草台班子周围了。
也正是由此,尽管我并不排除最终大洋两岸苟到连个屁都没有的可能,但对于和平,我总还是默认悲观的。
当然了,不论帝国元老院做出什么样的决策,我都希望泽圣能坚持下去,把反侵略战争打到天荒地老才是。
1/2
编辑于 2023-10-04 09:4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FanFanFan - 87 个点赞 👍
事情的起因其实并不复杂。麦卡锡在共和党极右翼议员的强烈反对下,与民主党达成了临时支出协议,避免了政府的停摆。
因此在这些极右翼议员的眼里,麦卡锡显然就是个背叛共和党的叛徒。
而麦卡锡却表现得很强硬,一方面他强调通过临时法案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利益”,另外一方面,他表示那些极右翼议员“尽管放马过来”。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和底气。
然后今天他就被这些极右翼议员和民主党联手罢免了。
民主党能和共和党极右翼议员联合起来干大事,本来就相当魔幻了。更神奇的是,被罢免的坑其实是麦卡锡自己挖的。
大家应该都还记得今年初麦卡锡竞选众议长的时候,经过了多达15轮的投票,才勉强当选。而他当时为了争取党内那些极右翼议员的支持,做出的最大牺牲之一就是:任何一名共和党议员都可以提出罢免众议长的提案。
而在这之前,如果要罢免一名议长,需要本党内多数议员同意才能提案。因此美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任何一名众议长被罢免过。
这等于就是把他自己架在火上烤了,随时都有被本党人煮熟的危险。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民主制度,在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历史之后,已经越来越跟不上现实的发展了。
本来民主体现的是一种“全体参与”、“少数服从多数”、“权力制衡”的思想,但是在美国现代政客的“灵活运用”之下,变成了一种暴政的工具。
比如那些共和党的极右翼议员,虽然只是美国政治力量的极少数,却通过一系列既不要命更不要脸的政治操作,不断操弄着美国社会的政治进程。
他们掌握着最终决定共和党议长的权力,并以此交换来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条件:随时都能够威胁到议长的职位——而他们今天也确实证明了他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这不就事实上形成了“多数服从少数”的局面吗?
其实美国总统大选现在也就是“多数服从少数”的形势:因为能够左右美国大选结果的,也就那6个著名的摇摆州,而能决定这几个摇摆州选举结果的,大概也就几个关键的选区。而那些深红或者深蓝的选区,无论他们的个别选民如何折腾,都不可能把自己的选区翻蓝或者翻红。
所以归根结底,一套好的制度,必须要搭配一群优秀的政治家来执行,才可能有好的结果。
美国过去那么多年能够持续保持其自身强大的优势地位,一方面是其政治制度超越时代的存在,同时也是因为一批极其优秀的政客在极力维持美国社会的优势地位。
而如今美国政治制度逐渐脱离时代的情况下,美国政客们也越来越没有底线,导致美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越来越沦为了拖后腿一般的存在。
麦卡锡被罢免,标志着美国政坛又将陷入一段时间的混乱之中。
无论是麦卡锡出卖更多利益给党内的极右翼议员,以换取重新当选议长,
还是共和党推举出更符合极右翼议员“胃口”的新议长,
又甚至是部分共和党建制派议员联合民主党,推举出民主党籍的议长。
最终受伤最深的,一定是共和党内的建制派,以及共和党本身。
对大多数共和党议员来说,他们面临着两难的选择:要么和极右翼妥协,要么和民主党妥协。而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的人数不足以主导众议院议程,因此只能寻求合作。
因此麦卡锡被罢免的一个深层含义就是,美国现在事实上已经分成了三股政治势力:民主党、共和党建制派以及极右翼。
极右翼人数稀少,却成了香馍馍。任何政党想要通过重大议案,都必须争取他们的支持,而他们就可以借此为自己争取越来越大的政治权益——就和大选中那些关键摇摆州的地位一模一样。
未来主导关键议案的,也许不是民主党也不是共和党,而是那几个失了智的极右翼政客,想想这事情有多可怕吧。
毫无疑问美国政府的政策将会变得更加极端、激进,甚至不可理喻。
编辑于 2023-10-04 09:35・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阳光下的黑影 - 80 个点赞 👍
拜登对此事,终于做出回应,声称这不是他的职权范围,不过他表情倒是不错,应该没拉
去外面看了一圈,大概捋一下。
这波是佩洛西指洛水为誓,吾正当欲过债务法案。汝得以侯还第,麦卡爽不失为富家翁啊。
这事是个叫马特盖茨的人。此人是铁maga,之前麦卡锡众议长位子迟迟不定,也就是因为此人一直反对。
麦卡锡在议会差点和他打起来,有视频拍到,后来他们被其他人拉开。
这次事情也很简单,麦卡锡之前向民主党因为债务问题妥协,导致大量maga不满。
麦卡锡其实之前也对maga做出妥协,就是弹劾拜登和削减对乌克兰援助,但是这次同意债务问题,maga认为是背叛。
然后maga就开始弹劾麦卡锡,这里补充一下。
以前弹劾众议长,是需要共和党内多数的,但是麦卡锡因为议长选举那事和maga妥协,改为只需要1人即可弹劾。这波是麦卡锡真搬石砸脚。。。
其实弹劾本来没啥可怕的,麦卡锡只要保证不通过就行。懂王被弹劾也没通过。
实际上,麦卡锡为了债务问题得罪党内maga,他估计也不是没想过被弹劾,这时候他应该争取民主党的反对,哪怕他争取到五个人,自己就能过关。按理说麦卡锡应该是暗地和民主党有py交易,才能同意债务法案。
实际上,nbc也报道过,当时佩洛西向麦卡锡承诺,如果麦卡锡遇到挑战,她会支持他
只是万万没想到,民主党一致同意弹劾,正如当年司马懿的洛水之誓。。。
编辑于 2023-10-05 19:26・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klee前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