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万亿存量房贷降息 9 月 25 日起正式实施,将会给借款人带来哪些实惠?购房者到底能省多少钱?
在民间呼吁半年多之后,中国人民银行终于在2023年8月31日定音存量房贷降息一事:9月25日起,商业银行可依法有序调整存量首套个人商业性住房贷款利率(文中简称“...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美国政府给美国人发1000刀,殖人虽然拿不到也要感恩戴德,鼓吹发钱刺激经济。
国内降存量房贷给几千万家庭省几万几十万,有些人要阴阳怪气“感谢国家让我每个月多了几十块零花钱”,有些人要阴谋论“将LPR提到10并且不许提前还贷”,还有人趁机鼓吹“不到绝境政府不会让利,肯定是经济要崩溃了”,还有人意淫这是“怕了,迫不得已”,还有人自己画个靶子自己打“仅仅是降了一点利息,难道要感恩戴德拜谢青天大老爷?”我寻思这个问题下有人让你拜谢么?
可以站着吃饭,为什么要跪着抢答辩呢?
编辑于 2023-09-14 21:56・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炮击平民我泽圣 - 3 个点赞 👍
还是那句话,想买房的千万不要急,就这几年,绝大部分城市的房价都会鹤岗化,新建的商品房3000一平随便买,这个价格就算是再神神入脑也不可能再说贵了,以后根本不愁买不起房子,当然,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的水平也会大幅度倒退,因为内地的中小城市,除了土地财政确实没有其他的财政来源,搞农业不赚钱,工业比不过沿海和省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就更不用说了,根本行不通。所以那些买房还看配套设施的人也赶紧转变观念,以后就是房子的价格便宜的很,随便买,但是基础设施各方面配套服务也会没人再管了,这就是未来几年一定会发生的
查看全文>>
敢问路在何方 - 1914 个点赞 👍
这个政策的目的是为了缓和提前还贷和按揭转按揭的狂潮,用一定程度的让利换取银行长期现金流的稳定,“给借款人带来实惠”的客观效果有一点,但不是主要目的。
目前在存量房贷问题上,银行最头疼的有三件事,一是坏账问题,二是提前还贷,三是按揭转按揭,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坏账问题主要来自经济萧条导致的断供潮,特别是期房断供和烂尾楼断供,坏账问题看似严重,其实在这三个问题中是相对最容易解决的,因为坏账出现后,银行会对放贷工作的各环节进行尽职调查,只要尽职调查没有查出问题,负责放贷的银行工作人员就不会受到追究,这叫尽职免责程序,在烂尾楼断供导致的坏账中,由于违约方是业主,一般来说银行工作人员都能通过尽职免责程序免于追究,在中国,一件事情大不大,不是看后果有多严重,而是看问责有没有问到自己头上,只要没有问责到自己头上,那便不是大事。
至于坏账本身,丢给资管公司就完事了,只要不问责,那就是没有事。
然后是提前还贷问题,这个简单看一下数据就行,从2022年开始,提前还贷现象风起云涌并延续至今。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个人住房贷款的提前偿还率(年化)分别升至15.2%、13.1%,均远高于去年末的8.9%。
提前还贷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房地产行业的瓦解导致大量业主争先恐后抛售手头的房产,而在带押过户政策出台前,你要把房子卖掉,先得把贷款还完,然后才能卖。
于是很多人为了卖房,选择提前还贷,套现离场。比如先去民间借贷借个过桥资金,把贷款提前还掉,然后把房子卖掉,再把过桥还掉,从此无债一身轻。
另一个是经济预期问题,许多人早年之所以背按揭,是因为对经济发展和自身的收入增长有预期,对房产的保值增值有预期,认为房价上涨的收益能覆盖利息支出,自己的收入也足以维持按揭支出。
现在经济预期没了,房价事实上难以支撑,于是很多人选择提前还贷,及时止损,毕竟如果老老实实还按揭,那是还一天亏一天,比如200万的房贷,30年按揭,还下来利息比本金还高,而房价却不见上涨,于是很多人干脆凑钱提前还贷,避免被银行噶韭菜。
提前还贷对银行的长期现金流造成的损失是极大的,也是银行最恨的一种情况,想想就知道了,本来可以让你还30年的债,200万本金加200多万利息,从你头上拿走400多万,但是你一提前还贷,就只能拿走200多万了,直接腰斩,银行对这种事情是又恨又气。
于是,为了阻挠提前还贷,有关各方是煞费苦心,从排队预约,到延期大半年,再到提前还贷上征信,再到带押过户,甚至还有些贷款产品在合同里明文规定不许提前还贷,或者提前还贷要缴纳高额手续费,能用的招都用上了。
最后是按揭转按揭问题,不同的贷款产品有利息差异,不同渠道的贷款也有利息差异,一些在利率较高时期不听劝,强行买房,当了冤大头的人气不过,于是就选择了按揭转按揭,比如房贷转信用贷,比如房贷转消费贷,甚至还有房贷转小微企业经营贷和房贷转网贷的,简单来说就是想办法借一个利息比房贷更低的贷款,把房贷提前还掉,这样就只需要背那些利息较低的贷款,降低了融资成本。
但是这对于银行来说就吃亏了啊,本来200万房贷,背30年,银行可以赚200多万的利息,现在你一顿操作把房贷置换成其它贷款了,银行只能赚100万乃至几十万的利息了,煮熟的鸭子飞走了,肯定把银行给气死了,所以银行和监管方一直在严厉打击各种按揭转按揭的操作,堵住各种渠道,提高其它贷款的利率,想方设法把飞走的鸭子又按回锅里去。
可问题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消费者不是白痴,银行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各种变着花样的按揭转按揭层出不穷,比如有些地方小银行追踪大型银行的房贷利率,你降多少我就降更多,确保我的利率始终低于你,然后加大宣传推广,把你的房贷客户全都抢到我手里,把你的按揭全都转到我手上,摆明了专门针对大型银行的房贷客源,完全是靶向给药,后来监管层针对这种情况做了大量规定,严打这种降价抢客行为,于是这些银行为了规避政策就开始私下联络第三方中介做中间人,这些中间人以自己的名义去借贷款,再借给要办按揭转按揭的客户,自己抽一道手续费,但最终利率还是低于房贷,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成规模按揭转按揭,一家银行消失的客源集体转移到另一家银行,齐齐整整,一个不少的盛况。
这种种无孔不入的手段下,银行和监管层防不胜防,四面漏风,不堪其扰,最终才只好妥协,选择降低存量贷款利率,本质上就是期望各退一步,用少噶两刀韭菜,换取消费者能安分一段时间,别整天玩这些花样百出的骚操作了,实在是怕了。
注意,这不是主动让利,更不是优惠客户,而是无数投机钻营,想方设法降低自己债务负担的刺头为广大消费者打出来的统战价值!是施压下的退让,是迫不得已的妥协,不是他们主动释放善意,而是斗争斗出来的!
当年有人说过,美帝国主义是但凡能不讲道理就不讲道理,但凡肯讲一点道理,那都是被逼的没办法了。
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不仅限于美国。
但要注意,这次让利幅度极其有限,明文规定利率下降程度不得低于签订购房合同那一年房贷利率的最低值,也就是说,如果你是高位时期上的车,那你事实上享受不到多少让利,因为你当年贷款的时候,房贷利率就处于高位,再降也降不到哪里去,甚至如果当年你上车的时候,房贷利率的最低值比现在的最高值还要高,那有可能出现一分不降的情况。
让利幅度有限,说明施压力度还不够大,所以妥协程度也有限。眼下要务是加大施压,增加强度,进一步扩大统战价值,迫使他们进一步妥协。
对他们来说,这是寒冬,对我们来说,形势一片大好。
发布于 2023-09-15 12:35・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托卡马克之冠 - 1465 个点赞 👍
房子哪里贵了?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价格,不要睁着眼睛乱说。
恒大碧桂园这些民族房企很难的,而且房子真的不是随便买原料就能造的。
它是怎么起来的我是最知道的一个人,这么多年都是7万9,哪里贵了?
买3平附带一平的公摊面积,很良心很划算的好吧。
7万9,有的时候好好想一想,反思反思自己的原因,好吧。
这么多年了,你们的工资涨没涨,你们有没有认真工作。
为什么别人买得起就你买不起,好吧?
发布于 2023-09-15 00:47・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果冻菌 - 386 个点赞 👍
整体来看存量房贷25万亿,按照平均大家可以下降0.8%-1%来算就是2000多亿,这是真金白银的让利
具体每个人可以少还多少,大家打开银行app看一眼就知道了
目前很多银行已经上线了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查询功能
大家只需要去查询就知道具体的调整情况
自己是不是符合条件,最终利率调整多少,还款怎么样都有
所以说这次银行不会和大家扯皮,能直接调整的都会马上调整,不需要你主动申请
需要你主动申请的,也会很快办理,反正这次是诚意满满的让利
是真的害怕大家提前还贷,真的怕消费起不来
反正最终每个月少几百块钱的居多,一年少几千块,大部分人就是这种情况
有降低肯定比没有好,对生活还是有帮助的
不过银行让利也没有让银行吃亏
这不降准,降息都来了,给银行补充流动性,让银行压力大幅缓解
存款利息现在降的都非常低了,大额存单很多2.5%都没有了
好几年前还有4%附近的,几个月前3%,现在2.5%都难
所以虽然是给存量房贷都让利了一波
但羊毛出在羊身上,银行是不吃亏的
后面可能还会继续降低存款利息
大家的存款利息也会大幅减少一波
这样来看,也没有特别大的让利
按照六大行9月1日整存整取存款挂牌利率的来看
利息是真的低到了尘埃里面
如果你身上有存量房贷利率可以调整
那对冲一下,你是不吃亏的
但如果你没有房贷在身上,或者调整的不多
但你存款这边少了很多利息
这样一算,银行还是赚钱的
并且这样一搞,理财产品的收益也一样会下滑,以后无风险利率又继续下降了一个大的台阶
别说3%的利息以后看不到了,2.5%附近估计慢慢的也够强
赚钱确实是越来越难的
其实都是同步的
随着房贷利率的下降,存款利率也越来越低
想存一笔钱躺平这种想法的群体,估计会比较难受
还是要继续努力想办法创收,工作
银行未来可以给出的利息就是会越来越低的
综合以上情况考虑,这一次存量房贷利率的调整肯定是有让利的
但其他方面银行能给大家的钱也越来越少,反正都是相对的,银行真的不吃亏
这样的情况下,大家要尽可能的多存钱,在不影响的生活品质的情况下,如果可以的话,还是要提前还贷的
现在做什么,投资什么都没有提前还贷划得来
编辑于 2023-09-14 21:13・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阳光下的沈同学 - 124 个点赞 👍
几年前我写过一个回答,关于提前还贷的,当时普遍还在认为提前还贷很傻,现在呢?
1、假设你的房贷利率是5%,那么提前还贷相当于你买了一个无风险稳定5%收益的理财,请问现在你买得到这么高收益的无风险理财吗?
2、有的人还不知5%呢,比如5.88的,还有6点多的,都有,这些人提前还贷的动力更足
3、存量房贷之所以降息,根本原因,是因为个人房贷是商业银行最优质的资产没有之一,收益丰厚风险又低,银行会不惜代价保住这部分资产。
在当前大放水降准降息的背景下,如果还保持较高的房贷利率,那么必然会引起越来越多的提前还贷,当提前还贷的金额太大的时候,不但银行减少了优质资产,而且换回来这些钱在银行手里就是烫手山芋,干什么去呢?不管往哪里再放贷出去都肯定不如房贷的,都是会导致不良率上升。
所以,不是银行突发善心降低房贷利率,而是不得不这样做,虽然降低房贷利率会降低银行的利润,但如果不这样做,可能银行将会面临更加恶劣的情况,
然而,即使降低了利率,以北京为例,依然在4.75的高位,这个利率也依然不低,依然足以给银行提供天量的利润,
4、另外,这也并不是一个全民实惠的举动,因为受益的只有贷款买房的人,没有买房,或者没有贷款买房,或者贷款利率本身就低于限度的人,在这次当中并不受益,
还是上面说的,这是一次倒逼的措施,并不是主动让利于民
5、当然,客观上来说,这次降息使得贷款买房的人得到了实惠,一个月几百块大多是有的(具体看各地各自的情况),不过我建议有能力的依然可以考虑提前还款,毕竟4点多的利率在当前的宏观来看依然是很高的,你就想你的钱投哪里去能保证无风险4个多点的收益?
如果你担心流动性,也可以采用分批提前还款的策略,好比你100万贷款,你可以每年提前还33万,分3年还清
6、此外,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关注经营贷,很多地方可以做到3个点左右甚至更低,不妨考虑贷款置换,当然经营贷有年底置换风险,但如果你有提前还款的打算又想兼顾流动性同时还不介意3个点的成本,这也是一条不错的方式
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提前还款的人多了,才有了现在的降息。
发布于 2023-09-15 11:11・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青山布衣 - 70 个点赞 👍
估计4000万户家庭、25万亿资金受惠。
涉及客户会超过4000万户,按照5.15%的利率粗略统计,大概存量贷款余额在25万亿左右,目前全部的房贷余额为39万亿左右,也就是说,按照比例来算,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的用户将受到此次政策利好。
25万亿资金,如果利率下降100BP,也就是1%,一年少掉的利息就是2500亿元,如果整体平均下降0.8%那也算约2000亿规模。
降低存量高利率按揭贷款利率是好政策,属于实打实惠民大红包!
如下图所示,本次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下调主要是给2018-2021年高位买房的家庭,2018-2021年首套按揭贷款利率相比基准利率上浮最高约100BP,平均也是上浮80BP,也就是0.8%。
本次调降归纳总结就是八个字:能调尽调,能降尽降!
国有大行已经陆续公布了“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调整细则”,根据细则可以看到是“能调尽调,而且一次性调降到最低,也就是能降尽降”,基本上消除了“高加点”,可以说非常好、做到了极限调降,尽最大限度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
为了节省时间,本次调整主要以自动变更贷款利率为主,批量自动调降。
但是,对于“个人住房贷款发放时套数性质为二套住房贷款及以上,但当前已符合所在城市首套住房贷款政策”的调降需要由客户向银行主动申请利率调整,并提供佐证材料,经银行审批通过后按照批量或单笔的方式进行调整。
下面是以中国银行公布的细则五大重点摘要:
【1】2019年10月7日(含当日)之前发放的贷款,如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简称“当地下限”)高于LPR,则将贷款加点幅度调整为当地下限;否则,如贷款利率高于LPR则将贷款加点幅度调整为0(即LPR+0BP),如贷款利率低于LPR则不调整。
【2】2019年10月8日(含当日)至2022年5月14日(含当日)发放的贷款,如当地下限高于全国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简称“全国下限”),则将贷款加点幅度调整为当地下限;否则,如贷款利率高于全国下限,则将贷款加点幅度调整为全国下限(即LPR+0BP),如贷款利率低于全国下限则不调整。【3】2022年5月15日(含当日)之后发放的贷款,如当地下限高于全国下限,则将贷款加点幅度调整为当地下限;否则,如贷款利率高于全国下限,将贷款加点幅度调整为全国下限(即LPR-20BP),如贷款利率低于全国下限则不调整。
【4】固定利率贷款先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9]第30号要求转换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定价的浮动利率贷款,再进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也就是先转换为LPR浮动利率再调整)
【5】对于符合条件的存量二套房及以上贷款,由客户向我行主动申请利率调整,并提供佐证材料,经我行审批通过后按照批量或单笔的方式进行调整。(这类朋友最好提前准备好材料!)
本次“能调尽调,能降尽降”毫无疑问是国家决定好的了,国有大行是我国按揭贷款主力军,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其他商业银行也会和国有大行一样调降,大家不用担心不同银行会有差别。
本次调降不搞跨行转贷,而是银行内部转贷或者利率变更,避免了跨行转贷造成的额外冲击。
对于本次存量首套利率调整已经针对性写过两篇文章《惠民大红包,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下调时间确定!》《【有贷必读】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调,关键问题释疑!》。
目前的情况基本上和我分析一致——“其实也用不着猜下降多少,本次既然国家让下调,就是为了给高利率存量首套房贷家庭减负,让利肯定比较可观。”
我不清楚为什么现在还有人阴谋论“利率调降”这样的大好事儿,货真价实的让利,为什么别有用心的带节奏还有市场,这都是些啥人啊。
当初我大声疾呼固定利率转LPR浮动利率也是这样的阴谋论,结果少数人被这些非蠢既坏言论欺骗。
对于下调存量高利率房贷利率其实国家铺垫良久了,前面就公告过要下调了,本次算是给出时间表了。参考文章《央行:支持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按揭贷款!》。
而且我还告诉大家国家会通过下调存款利率、降准等分摊银行下调房贷利率成本以及风险,目前已经完全兑现,5年期存款利率跌破2.5%了。
整个房贷利率下行在我们预料之内,详见2020年文献《房地产杂谈,契税与再谈是否转LPR》,当年多次大声疾呼劝大家转成LPR浮动利率。
而且其后也告诉大家国家还会给机会的,被无良自媒体忽悠没有转LPR浮动利率的朋友还是有机会的。
现在机会来了,那就是贷款置换来降低存量高息按揭贷款。
当年我分析利率下行的理由其实更精彩,基本上完美契合此后事态发展,当年我的分析如下:摘录如下:
个人是推荐转LPR的,因为你只要想明白了未来的中国靠什么驱动经济发展,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那么,未来靠什么驱动经济发展呢?消费,国内消费。而不是靠什么房地产,房地产的路已经走完了,该换引擎了。
消费驱动的话,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会双双下降,尽最大可能释放消费潜力。不管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消费这条路是走定了。我写这么多政策实时解析是让大家知悉、大家不用激动,房地产价值回归趋势不变。
几年前他们造谣污蔑“日月反买,别墅靠海”,现在如何了?
“不听日月言,吃亏在眼前”!
我科学系统性认知体系帮助一些朋友省钱百万甚至千万,而诈骗犯靠颠倒黑白的奇谈怪论忽悠粉丝接盘后抽取的巨额佣金买豪车、住豪宅、锦衣玉食、花天酒地,这就是我和他们根本区别!
房子是要买的,关键是要买在一个合适的价格,如果明知道房价泡沫巨大,而且国家的人口、经济和政策等各个方面并没有支撑房价上涨的理由,反而预示着房价要步入下行通道,你们?为什么不等等呢?
想一想20年高位接盘的朋友,不仅房价高耸入云、房贷利率也高耸入云。想一想当时房地产利益集团如何忽悠他们买房的!想一想他们忽悠人那套可笑至极的话术!
相信我系统性房地产分析的朋友在房贷利率方面就省了一大笔钱!仅房贷利率,我就帮不少信任我的朋友省下了一辆卡宴!《关注并信任我的朋友,仅房贷利息就可以省辆卡宴!》
最佳购房时机的逻辑一直没变,详见旧文《最佳购房机会在何时?500字道尽购房的终极逻辑!》《2023年,会是买房的最佳时机吗?》。
务必记住——他们是靠2%佣金赚钱,他们只管成交(成交就有佣金拿),不管后续能不能交房和房价变化的。
而你靠什么过上幸福生活呢?
你靠合适的时间买入合理的价格房子才能过上幸福生活。
强调:我的【1.5万字房地产系统性分析长文】就不粘贴了,下面是18-19年知乎的文章或者回答,那个时候反驳我的人可多了,其中不乏谩骂,最终时间给出了最公正的审判,复制链接到浏览器即可阅读:
1、最初的文章《2018:为什么我认为房价要跌!///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34771949》,房价最不可一世的时候预判拐点已到。
2、系统性论述《站在2019年看——中国房地产最后的五年///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58716141》,2019年就判定房地产只剩下最后5年(有多少人敢给出时间点?),爆雷潮、房贷利率创新低依旧无法阻挡成交量大幅下降,以及全国各地房价出现普降,基本上均得以验证。
3、2019年万字长文回答《房价真的已经到顶了吗?///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0712338/answer/835473450》,这个回答被评论了4000次,很精彩,感兴趣可以看看。
发布于 2023-09-14 15:07・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pure日月 - 53 个点赞 👍
这次的让利是非常实在的:
利率上几乎都是按照政策下限直接压到最低;
而操作上流程上发布公告的银行基本都是批量下调,省掉了不确定的“自主协商”和申请的步骤;
最重要的是首套房,影响最大的大概还是六个钱包上车的伪中产阶层,而举债投资多套房的群体,则依旧要承担较高的利率。
这里可以大致算一下2019~2022年之前,全国平均利率的下调幅度,当时百城首套房的利率水平大概在5.2%~5.5%左右,在2022年中旬开始快速下调,下调的主要贡献是新增贷款加点的下调。我们以2019年10月为例,lpr为4.8%,百城首套房平均利率约为5.52%,那么平均加点大概就在72bp左右,后边的百城平均利率缓慢下跌,基本还是跟着lpr走的,意味着加点其实变化不大。比如2021年12月lpr为4.65%,首套房平均利率在5.2%左右,那么加点就是65bp,和2019年10月其实变化不大。
现在的各大银行公布的方案来看,基本都是按照政策下限,其中一线让利最少,我们这里大致看下平均的水平,如果普遍做到加点归0,那么意味着存量房贷利率的加点平均下调幅度在60/70bp左右,当然这个是根据百城平均加点大致推算的,也有推算平均80bp的。按照存量房贷的规模来看,大致能释放千亿规模的消费能力,已经算这救市一年以来少有的直接真金白银给居民部门的让利了。
合肥为例,2019年到2021年之家,首套房的贷款利率5.88%左右,由于银行体系锚定的是5.88%,当时不少人在lpr从4.8%下调到4.65%的时候,反而让加点高了15bp,总计可以做到123bp的加点,如果按照本轮的政策下限来执行,意味着加点可以下调100bp以上,政策让利幅度还是非常高的,比如有些人从5.53%(按lpr4.3%重新定价)的房贷利率,在9月25日,可以统一下调到4.2%,当时上车的,一个月几百块钱让利应该还是有的。
之前还把算法想复杂了,如果都按照lpr这个政策下限,除了一线,多数二线及以下城市,2019年10月~2022年5月14号的购房的,简单的做法就是把原来加点高于0的部分归零,而2022年5月15日之后的,加点高于-20的,统一调整到-20,差额就是获得的利率优惠,并且加点一旦重置,将直至贷款还完之前都不会改变,原则上只能向下调整,不能向上调整,成为一种长期的让利。
至于原因,之前很多文章都讨论过,所有政策试过了,协助高杠杆居民在去杠杆周期内降低风险是为数不多可以选择的工具,虽然不是最优的工具,总好过进一步试探居民杠杆极限,侧面也反映了,居民抗风险能力在经济增速放缓下基本接近极限,刺激政策失效不说,去杠杆周期再不让利不确定性只会更大。
发布于 2023-09-14 16:58・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王克丹 - 25 个点赞 👍
中国楼市现在是全世界最关心的问题了,远超美国加息,美国衰退,欧洲加息,欧洲衰退问题
为什么?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也是全世界军事第二强国,中国经济出问题,可是仅次于美国经济出问题的严重问题,而美国现在虽然不是没问题,但是显然问题不大,不急
中国楼市几个问题
第一,提前还贷,提前还贷不但会影响银行资产负债表,还会影响银行现金流量表,比如一笔400W的房贷,连本带利应该是640W-700W之间,如果你提前还款了,对银行而言资产负债表就直接损失了240-300W,现金流量今年特别高,之后会迅速下降,同时很多人提前还款的同时还会选择减少投资,把钱存银行,于是银行负债暴增,现金流进一步恶化(你的存款是银行的负债,给你的利息对银行而言是负现金流),于是银行资产负债表会快速恶化,现金流流量表明年开始也会快速恶化,如果这样的事情多了,银行会不会资不抵债?
第二,房价越来越低,且楼市成交量越来越小,缺乏流动性,一套1000W的房子,你给3成首付,从银行贷款700W,最终连本带利还1120-1200W,结果你刚开始还钱,房价从1000W跌到700W,你还欠银行1120-1200W,你会不会选择断供,如果在700W的时候你选择断供,银行不亏钱的前提是能把房子以700W卖出去,但是考虑到现在楼市根本没流动性,法拍屡屡流拍,这房子估计能以500W拍出去就不错了,银行直接损失200W,如果这样的事情多了,银行怎么办?
第三,地方政府现金流快速恶化,但是负债居高不下,还有巨额刚性支出。
很多人会问,卖地那么多钱去哪儿了,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贪污,但是实际上贪污的占比肯定不是大头。实际上大头是基建。比如中国随便找个三线城市,基建堪比新加坡,甚至建得比台北,洛杉矶更漂亮,连接农村的高速公路堪比美国。永远不会有加州那种质量的铁路,高铁四通八达,即使是比较偏远的地区也能连接,山区里甚至有建筑奇迹的跨山大桥,还有5G信号,上学还有人铺梯子,这些钱哪儿来的?都是和税收来支付的
关键是这些设施不是建完就完了,是需要每年维护的,京沪铁路还能盈利,但是中国总共只有6条高铁,7个城市的地铁盈利,别的都是亏钱的,这些钱也要从卖地和税收来。
最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中西部很多城市除了房地产以外,几乎没有任何产业,而且在前几年房地产高速发展的时候,习惯了大干快上,花钱大手大脚习惯了,赚100亿多花20亿没关系,但是只赚20亿的时候,那跑冒滴漏的地方还要5亿10亿是要命的。更何况很多社会福利,公交,治安,环卫,以及公共设施比如高铁,高速,地铁的维护费用是一分钱不能少的,于是你看这几年反复提医保控费,今年学费也开始涨了,江苏省的公交公司也开始自负盈亏了,为什么?因为兜不住了啊,只能甩包袱给社会了。要不然2000年以后私立大学,土地财政怎么来的
中央现在对这些地区采取的办法是债务置换,比如以某省为例,今年到期的债务分20年还,前4年不用还,4年以后每年1%利息还,问题是这些地区除了房地产以外啥产业都没有,整个现金流就是负的,别说1%利息了,就是0利率也还不出啊,怎么办,就是上面说的,把包袱陆续甩给社会,开源没戏只能节流了,但是节流的副作用就是可能导致人口流失,收入进一步恶化,有点类似当年的希腊。
最后,现在降低首付,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还有去年底说的只要尽职调查了,就可以随意放款给地产企业,日后不追究责任,今年鼓励放款给中小企业,虽然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无疑都会进一步恶化银行资产负债表,但是这就那个著名问题,饮鸩止渴,这个鸩或有解药,短期内不会毒发,但是一旦毒发死路一条,不喝立刻渴死,你是喝还是不喝。
当年美国次贷怎么来的,不就这么来的么,日本96年为什么银行大量暴雷,不就这么来的么,只不过能拖好过立刻爆,这是炸弹,拖到10年后爆炸是死,现在爆炸也是死,说不定10年内还有机会拆弹呢,毕竟最好的拆弹时间早就过去了,以前留给后人智慧是不对的不代表现在留给后人智慧也是不对的(癌症早期不开刀是错的不代表癌症末期打开肚子又缝上是错的)
发布于 2023-09-17 14:20・IP 属地新加坡查看全文>>
为什么又要改名字 - 5 个点赞 👍
这属于难得的从老虎嘴里扣出肉来。
最近房贷利息下调,其本质就是相当于房价降了。尽管纸面上价格被稳住,但实际花的钱就是少了。
很多年前就有一个古老的问题,如果房价跌了先接盘的韭菜会安心继续还贷吗?
比如你前几年买了房,贷款利率是5.8%,100万贷款30年等额本息,总利息111万。今天突然宣布房贷利率下调到4.2%,100万贷款只要76万利息。
上车早反而比别人多花了几十万,老韭菜心里会平衡吗?
所以为了让韭菜继续稳定还贷,新房贷利率低了,存量房贷利息也要下调。
其实最终的原因还是房地产市场不景气,需要降价来刺激韭菜接盘热情。把老韭菜的肉也吐出一部分,只是稳健的组合政策的一部分。
当然,同时它也会带来一点拉动消费的效果。对下行期的经济可能产生作用。
不过如果你问要不要现在买房,我仍然建议不买。
以现在的人口问题,房地产没有充足的接盘侠,不再具有投资升值的可能,只会进入快速消除泡沫的阶段。
房地产市场的整体悲观需要明年出生人口破2000万来缓解,调整利率大概也只是杯水车薪。
编辑于 2023-09-15 00:06・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1000米恐惧症 - 3 个点赞 👍
还是那句话,想买房的千万不要急,就这几年,绝大部分城市的房价都会鹤岗化,新建的商品房3000一平随便买,这个价格就算是再神神入脑也不可能再说贵了,以后根本不愁买不起房子,当然,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的水平也会大幅度倒退,因为内地的中小城市,除了土地财政确实没有其他的财政来源,搞农业不赚钱,工业比不过沿海和省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就更不用说了,根本行不通。所以那些买房还看配套设施的人也赶紧转变观念,以后就是房子的价格便宜的很,随便买,但是基础设施各方面配套服务也会没人再管了,这就是未来几年一定会发生的
发布于 2023-09-14 19:18・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敢问路在何方 - 2 个点赞 👍
有人算过大概给房奴省2000亿,如果能有一半进入消费市场,对消费增长非常可观。管理层可以把这个当做试点,接下来两个月数据出来看效果。效果如果好,建议再让利1.2万亿,首套房按揭利率应该大幅下调到接近长期通胀率。
编辑于 2023-09-17 16:36・IP 属地加拿大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中一(MiddleOne) - 2 个点赞 👍
中国人认为,宇宙万法的那个源头,它是什么?它是空空。
对吧?所以有个词儿叫空降。
我经常说空降这个词有秘密。空降!空,空,空……降了吗?空降嘛!
它真降了吗?空降!
到底降没降?!空降!!!
为什么说空降?它真降了吗???空降!!!
你看看!降没降?空降!!!它很厉害!!!它不是一个有形的!
编辑于 2023-09-17 22:31・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五十七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路子墨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李工 - 1 个点赞 👍
不结盟运动,非暴力不合作。
啊,伟大的甘地!
在圣雄的光辉照耀下,洗尽铅华:
笑看高楼起万丈,台前宴客又重游。
可怜落地终塌了,埋了哪家几个侯?
岂不知侯非真侯,披冠带佩也学人。
满身金丝扮作美,一肚肥油尽思春。
编辑于 2023-09-15 10:40・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寡人心扉 - 1 个点赞 👍
这次很实惠咱们毋庸置疑,但是这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的政策你应该提一下。
举个例子,在平均身高170的地方拿着无限火力机关枪扫射175高度,现在枪口抬高了5公分,但是由于大部分人(比例不公布了)失业或者收入减少造成的债台高筑让每个人脚底下垫上8公分的砖,大部分人依旧压力山大被扫射。
编辑于 2023-09-15 10:41・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你的KK - 1 个点赞 👍
公积金3.25%利率是最低的,贷款210w,利息120w,30年要每个月还9100元。
现在的利率比公积金高一大截,公积金全贷买不起,下调一点点仍然买不起。
政策毛毛雨接连不断,先是认房不认贷,然后取消限购,接着下调利率。大概是暴风雨的前奏,离房价雪崩的日子不远了。
发布于 2023-09-15 10:40・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ANNAN - 1 个点赞 👍
我21年在成都买的房。LPR4.65+148个点,总利率6.13。贷了87万30年。
一开始每个月还近5300,后来LPR降了些,每个月不到5100。
这次9月25号能直接降到4.2,每个月只需要还4300左右。总利息从103w变为60+w。
打算明年再提前还个20w。
开心!开心!开心!
发布于 2023-09-15 15:54・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痘痘的馒头 - 1 个点赞 👍
满打满算让利2000亿-3000亿,平摊到一个地市可能不到二十亿。水司楼多少钱啊?
调侃归调侃,利率下降实际上双重作用
第一降低现有存量房贷的提前还贷比例,这是银行收入的大头,让点蝇头小利比你提前还贷还是强太多了。镰刀一下去割不到东西还是得上点饵料,都缩头提前还贷那能行?
其次可以给新购房者上杠杆降低还债压力,还是给点饵料,可以哄骗到一点新韭菜。(再给你算一遍,20%首付是5倍杠杆,加上利息就是最少7倍-8倍杠杆,房价下跌10%对你都是致命打击)
现在不是不能买房子,是你怎么看你的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如果你觉得中国会比以前更好,薪资收入水平,社会发展程度,综合经济指数都会保持持续上涨,现在无疑是可以把你身家性命全部押上赌一把的好时机,尤其是某些人还觉得大众都是错的。(现在已经不是二八法则,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了,现在是货币政策失效,没得救了)
希望那些为国接盘的人都能一飞冲天。
编辑于 2023-09-16 11:27・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请忽略 - 1 个点赞 👍
我的房贷是工行2011年3月放的贷款,当时合同约定的利率是lpr+40个基点,每年3月随着lpr调整一次利率。最初好像是5.05%,现在是4.7%。这次下调过后会直接降到目前的lpr,应该是4.2%吧。测算了一下,每月能少还利息400多米。算是高层让金融机构直接让利于民。支持!
编辑于 2023-09-17 16:09・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苏州三香路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AKAX - 1 个点赞 👍
25万亿存量房贷降息,如果平均下降1%个点,就能下降2500亿利息,对不?其实不对的,每年节省利息预计是1000亿到1500亿左右。因为,房贷大部分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法,贷款年限一般是20年到30年。
以我个人而言,2021年元旦贷款121万房贷,当时利率是LPR+98.5,五年期lpr是4.65%。
经过测算全部利息是 将近121万,和贷款本金差不多。月均还款金额是6712万元。
2023年9月25日房贷符合首套房政策,我关注了光大银行微信公众号,微信推文说是光大银行统一调整房贷利率,不用客户自己申请。
我测算了一下房贷利率变化,先输入贷款信息。按照郑州2021年房贷利率下限是LPR+5个BP,今年年初LPR是4.3%,我的贷款重新定价日是元旦,那么现在可以执行利率是4.35%。
如果粗略算的话,利息总额是96万,比之前房贷利息总额少25万,月供金额是6024万,每月月供少了690元,年节省利息8280元。在今年工资不理想的情况下,690元够一个月加油钱了,也算省了不少。
这样算下来,并不是121万贷款总额乘以利息下降幅度1.29%,得出年降息15609元。因为贷款年限是30年,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法,因此降息后节省的利息其实是8280元。
这次降息,央行确实让利了不少,给房贷客户带来了实惠。
央行同样采取了2项措施来维护银行的利益。第一、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年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可释放中长期流动性,降低银行资金成本。
第二、9月初,银行业自律协会下调了银行存款利率,这样则降低了存款客户的收益。
如果从政策角度来看,国家为了刺激经济,释放房贷客户的压力,来采取了降低存款人收益来刺激消费,降低房贷客户月供释放消费,一方面降低银行存款付息另一方面降低银行贷款收息。
发布于 2023-09-17 20:13・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文清非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复我华夏的汉唐 - 0 个点赞 👍
普通购房者现状大罗列,看看实惠在哪里
武汉外环:19年在武汉三环外买的130万的房子,小区最近二手房挂牌价68万! 直接腰斩,还还了几年房贷,亏死了……
县城现状:我还了11年房贷,看到小区有人卖房广告,还含装修,单价是我11年前买房的价格
发布于 2023-09-15 10:31・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Kevin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史不得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厚德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北墨稀宗喷射萝莉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大橙子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青铜骑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