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3岁女孩坐高铁10小时不哭不闹很听话这件事?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熊孩子毕竟是少数,其余孩子分活泼的,调皮的,嗓门大的,等等
大多数是不喜欢熊家长,或者不尽力制止的家长带出来娇生惯养的孩子罢了
对于那种一点动静就嫌弃孩子烦的,没有买私人飞机的命,倒是矫情个不行,一个公共交通做成私家车了……估计适合全家断子绝孙,或者后代都是哑巴自闭症之类吧
发布于 2023-07-27 14:04・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太空猪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按常理说,讨厌的应该是熊孩子和不教育孩子的熊家长。其余绝大多数家长也不喜欢孩子一直闹腾一直哭,会尽力安抚,不能一棒子打死。
儿童的嬉笑,婴儿的哭闹,其实是自然界正常的声音。夏天站在大树下听自然界的知了叫声过一会也会令人头懵。可以不喜欢,可以很讨厌,但你抱怨知了吗?你大概率会避开而已。因为这不是错误,更不是孩子的错误。
对于正常孩童的声音,只要你是个人,你长大经历过这种时期,那你有什么资格评判和阻止其他生命正常的经历成长。
你优雅你高贵,你去做私人飞机呀!十几亿人都可以乘坐的公共交通,除了孩子,还有商务人士,农民工等等,泡面味,脚臭味等等等等,一个公共交通给你坐出优越感了???
为什么要规划亲子车厢,孩子和普通带娃的家长是无辜的,,,谁有新的需求,不应该是惯着他都听他的吧?那他跟无理取闹的熊孩子有什么区别???要我说,增加个隔音车厢就行了,谁需要安静谁去座。
以上不包括熊孩子和熊家长
编辑于 2023-07-28 00:04・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太空猪 - 56 个点赞 👍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面临各种严峻的困境和矛盾,没有直面的勇气,总是逃避,总是假装不存在。
面对两三岁的幼儿,又精神抖擞,正义感拉满,仿佛无敌的斗士。
典守者正希望人们如此,用舆论工具配合、怂恿你们。好让大家沉醉在这正义感里,忘记真正重要的事情。
发布于 2023-07-29 09:31・IP 属地海南查看全文>>
古青 - 2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叶赫乎 - 11 个点赞 👍
我们前段时间出门,飞机晚点了,孩子坐的很崩溃,说回程想坐高铁,最后高铁票也不好买,我还是选择的飞机。
五个小时的高铁,我不能保证孩子如题一样不吵不闹,我也不愿意孩子被别人鄙视,也不想接受巨婴的评判,去讨好巨婴评委,从而不被定义成“熊孩子”、“熊家长”。
我带孩子做过高铁,北京到天津的城际,人很少。
孩子第一次坐,很新奇,会“哇”、“你看”、“好快”……
然后就能招致很多鄙夷的眼神,好像在说“没见过世面”、“不文明”。
实话实说,我刻意拘着孩子,让她们别吭声,就是拿个平板在那玩,也能做到。
但是我发自内心的不认同现在孩子坐高铁新奇一下都要被鄙视。
而且孩子看动画片,也会咯咯笑,也会被鄙视。
看视频笑一下都不行,这玩意儿也太苛刻了。
我不想为了取悦一些巨婴,拿到一个有教养的牌坊,而去教育孩子违逆天性,违逆人性。
我本身就不认同一些公共交通工具上要求绝对的安静。
去坐双层巴士,从上车“哇”、“我想坐到上面去”……就开始被鄙视了。
然而,我本身的价值观就是“不能要求别人,只能改变自己”。
强调一下,我有自由去认为那些厌童的人是巨婴,但是,我没有资格要求人家去“包容孩子的天性”。
客观上,现在就是有很多人不喜欢孩子,这没有对错,就是现实,一个我无法改变的现实。
这个现实我只能接受、适应。
近的地方自驾,远的地方飞机,那么不管怎么样,我家孩子也没可能成为高铁上踢椅背的熊孩子。
飞机起落的时候不让看平板,我家孩子就盯着那个安全须知看了十分钟,吃饭吃了半个多小时,再喝两杯饮料,看看窗外,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我比较信奉人人平等,不能接受有了孩子就低人一等,就要成为被评判的对象。
我不想向他人去证明我多么有教养!
而且,教养这玩意儿到底是谁定义的?
我们那个时代,火车上吃泡面、喝啤酒、打牌,可以聊一路。
我身边有几对都是从火车上认识的。
什么时候火车上的价值标准变成了不吵、不闹、不说话绝对的安静?
我们以前还在火车上拉歌,火车上还有表演呢。
旅行要的是安静吗?
要的是快乐!
有些会洗,“火车上可以说话,但不能吵闹”,然而说话和吵闹的区别由谁定义?国家有标准吗?
现实中,往往是事儿B定义社会生活标准的边界。
我就是有些气不过去取悦事儿b,让他给我发个牌坊。
成年人拿着道德大棒去挑剔孩子,自己就都是圣人吗?我特别反感有些人上来就把座椅靠背哐当一放,飞机上要空姐反复提醒才能收起来。
这就文明吗?
椅背放很低,然后还嫌后排碰到自己椅背吵到自己,那就有些令人作O了。
高铁已经快≈厌孩区了,那就少坐。
10小时坐高铁,这父母还自以为是的标榜好教养呢,坐飞机让孩子少憋闷7个小时不香吗?
再说句深的,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乖乖女,取悦这个世界,真的好吗?
说几件我真实遇上的厌童行为:
我们刚打开商场母婴卫生间的门,一个高中生模样的大小伙子直接闯进来,看了一圈,嘟囔“凭什么母婴卫生间这么大,浪费资源”。
两辆车挨着花坛放,我在车后面,坐在花坛上给孩子喂奶,抱着孩子睡觉,觉得那是个角落,车能给挡着点。
那个花坛长度起码一百米,就坐了我一个人,一会儿两个大学生模样的女生站在我身边不足一米的地方高声聊天。
户外当然可以聊天,但是大老远跑到母婴身边身边大声聊天,是图啥?而且她踩在花坛上聊天,与精致的打扮非常不匹配。
现实中,真的会有年轻女性,骂公共场合母乳喂养伤风败俗的。
评论里说不愿意遇上熊孩子,这个我是能够理解和共情的。
但是谁能共情我们这些有孩子的人,也怕遇上厌孩的人。
啥样神经病都有。
现在就是有很多人理直气壮的指责孩子,如果我家孩子就说了一句“啊,飞机飞起来了”,然后就被骂闭嘴、没教养、没见识,我们这些家长又情何以堪呢?
我们也怕遇上熊大人。
毕竟我真实的遇上了觉得母婴室浪费资源的人。
我难道不怕吗?
实话实说,我是割裂论的支持者,开儿童车厢、儿童餐厅吧,都是孩子,我家孩子的文明礼貌肯定头半段。
但是在成年人的世界,以成年人的标准,“飞机飞起来就飞起来呗,兴奋个什么劲呀!”
现在有很多人,已经容不下孩子一句“哇喔”了。
编辑于 2023-07-27 17:00・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MathLover - 9 个点赞 👍
说实话,我真的挺同情那些太乖的孩子,太乖的孩子,很多时候,是违反一个孩子的天性的。
一位妈妈带着三岁半女儿坐高铁去旅行,小女孩录视频承诺说。
不会在高铁上吵闹,不给别人带来麻烦。
才三岁的孩子,由妈妈带着去旅游,出发前需要录视频承诺:不会在高铁吵闹,不给别人带来麻烦。
说实话,我很难认同这样的观点。
三岁半的孩子,不在高铁上吵闹,孩子勉强会理解,但是,让孩子不给别人带来麻烦,孩子真的懂吗?
当然,我鼓励父母们教育孩子遵守社会规则,教育孩子在公共场合不大吵大闹,但是,有时候就是很难做到。
如果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家长已经尽力在哄孩子,教育孩子了,那么,请给孩子多点包容,请给孩子的父母多点宽容。让一个孩子十个小时不吵不闹,有时候真的很难。
孩子和孩子,是有非常大的差异的,作为幼儿园教师的我,带过许许多多的孩子,包括双胞胎、兄妹、兄弟、姐妹、姐弟组合。
不同家庭的孩子,很难比较,但是,同一家庭的,或者是双胞胎,甚至是同卵双胞胎,总可以比较吧。
有些孩子,他天生就闲不住;有些孩子,习惯性安静,和性别无关,和家教无关,有些性格就是天生的。
我曾经带过一对双胞胎,除了他的父母和我们班里的老师,别人从外貌上很难区分。
但是,等到大家习惯以后,别的班级的老师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分分秒秒就能区别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那个相对安静的是哥哥,那个从来不好好走路的,走路自带弹簧的是弟弟,
他们的父母都是高校老师,很注意孩子的教育。用他们的话来说:“把两个的性格放在一起揉一揉,然后再分开就好了。”
为此,他们的妈妈说,从来不敢把小儿子带到办公室,因为这孩子说话声音大,手脚不得闲,教育过多次也没有作用。
我也经常坐火车,也碰到过孩子们吵吵闹闹,但是,我看到大多数人,在看到这些孩子的父母,尽量在管孩子的时候,都会默默忍受。
所以,不要把成人对孩子的恶意过于放大,让孩子在公共场合过于小心翼翼,只要父母作为,请多给他们一点包容。
发布于 2023-07-29 19:02・IP 属地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徐芃老师 - 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兜妈爱读书 - 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益品冀悟 - 6 个点赞 👍
这样的短视频,这样的新闻,怎么去看呢?家长教育得很好,小朋友对陌生环境适应的也很好,家长准备充分,陪伴小朋友非常有耐心。除此以外,也没啥了……
这视频还能说明啥?难道说这个孩子是神童,这么小就与众不同,懂得控制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那么以后是不是作为家长,孩子小不太懂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就不配带到公共场合了?
或者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就得被别人指指点点“你看看那个3岁坐10个小时高铁不哭闹的女孩,再看看这个孩子,家长怎么教育的”?
懂事的小朋友当然人人都喜欢但那些因为种种原因不那么“懂事”的小朋友,是不是就要扣上“熊孩子”的帽子了?
我想说的是“公共场合的表现不是评价孩子的标准”
生活环境不同,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别是3岁以下的小朋友对控制自己的情绪还非常困难,加上身体、智力还在发育阶段,是无法要求这么小的孩子达到成年人的标准的。
面对高铁这样人群密集的陌生环境,小宝宝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快速理解自己身处何处,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式。
有的孩子经常外出,面对陌生环境早已适应,可能就比较安静,有的孩子比较敏感,到一个陌生环境非常谨慎容易感觉到不舒服,可能会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但是不能说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不止,就是缺乏教养。高铁上不哭不闹安安静静的小宝宝,说明他没有生病,没有不适,没有无聊,没有不舒服,没有缺乏家长的回应……
总之,只能说明孩子自身处于比较良好的健康与情绪状态,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好,侧面反映出家长平常对孩子的照顾和教育比较好。但不要反过来用这些去衡量那些哭闹的宝宝。
近期新闻舆论对孩子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貌似只要“孩子”和“高铁”、“飞机”联系在一起,这个孩子被判定为“熊孩子”的可能性基本上就五六成了,只要孩子在飞机高铁上哭闹,家长就成了“养而不教”的“熊家长”,成了溺爱孩子的反面典型。
这当然和现在资讯发达,每个人发表自己的观点更便捷有关系,网络上毕竟还是年轻人多,主流的声音对孩子包容性差一点。
孩子在三岁前都处于认知世界的早期,他们通过自身的活动、语言、视觉、触觉来认识世界,和外界互动。这个阶段的小朋友思维能力也是受到发育的限制,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
这并不是孩子不懂事,缺乏教养,而是他们这个阶段的发育特点就是如此。
如果家长不了解这些,一味的要求孩子在公共场合“懂事”、“安静”,一旦孩子哭闹时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人注视、围观很羞耻,在意别人的眼光的话,可能不会有耐心安抚孩子,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反而有可能尝试通过打骂、吼叫控制孩子,让孩子迅速安静下来。
这样做,事后孩子的情绪终究是归于平静,可能给一些糖果、玩具,孩子又开心起来,但这样和孩子的互动方式,还是会给孩子留下情感的创伤。
总而言之,孩子的成长有自己的规律,我们不能过度地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我们既不“厌童”,也不是故意针对“熊孩子”,作为家长,我们要了解和理解孩子,小朋友都是脆弱的,他们需要通过“玩耍”这种形式来认识世界。我们为孩子创造出一个安全、舒适、放松的环境,对他们多一些宽容。作为成年人,也是要理性对待网络上的各种新闻、视频,辩证地去看各种言论。不做“熊家长”,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我是 @陀螺木夕,一个爱分享的宝妈。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触动到了你,欢迎点赞或评论,你的支持是我持续输出的动力。如果你也正处于孕育或养育阶段,欢迎关注我,我们一起成长,育儿路上不孤单~编辑于 2023-07-27 18:38・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陀螺木夕 - 6 个点赞 👍
认为“这很正常”的网友,有一部分是这两天我一直在谈的:“正常的不哭不闹我们家长可以引导,苛刻的不让孩子出声不让孩子走动甚至不让孩子玩儿,这不可能”的这种标准不统一。
“给他点儿玩儿的”“有那么多新鲜东西要看”这种正常的程度,确实是家长们可以努力的。
但是“孩子静音看视频都要被提醒”“东西掉在地上孩子哭了一秒就被乘务员吼”,“看着窗外新鲜所以叽叽喳喳跟家人愉快的讨论也要被吼”
如果要严苛到这个程度才叫“不哭不闹”,那没有孩子能做到。别说十小时,一小时都做不到。
另一部分网友恐怕对“十小时”毫无概念,拿着两三个小时的事儿跟十小时相比,谈“我娃也行”……
如果换成上班十小时不能说话不能走动,是不是大家就有感觉了?
以及,十小时,对这么大孩子来说,意味着一定在其中经历过一次“困了”。
面对一个困了累了的孩子,跟睡饱了的孩子相比,这难度乘个十毫不夸张。尤其是出门在外,睡觉环境并不是平时的环境。
没有过孩子的人,请考虑“起床气”。身体能量不足的时候,变得“不讲道理”是很常见的人类正常生理反应。
所以这个小姑娘,不管她实际做到了何种程度的“不哭不闹”,都很不容易,值得表扬。完全不是常态。
当然正常有育儿常识的人,都不会把孩子困了闹觉,当作应该指责的哭闹。
但是现在没有育儿常识的人数量有点多。
正在学走路的孩子就是坐不住的。
正在学说话的孩子就是不停嘴的。
孩子高兴了就是会笑出声的。
孩子困了就是会哭几分钟闹觉的。
不认字的孩子看书就是需要有人给读的,他们不能沉默地看书。
这都是孩子的正常行为。
接受这些行为不算“哭闹”,不算需要被指责的内容,然后我们才能谈教养问题。
现在一个模模糊糊的“哭闹”,有些乘务员以为孩子必须全程静音,同时对车厢里其他声音视而不见。那这种苛刻的要求,不在我们家长能努力的范围内。
发布于 2023-07-28 10:09・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曹文雯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足三里曲池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九天之神 - 2 个点赞 👍
好可怜的孩子,真的让人心酸!
东东:
有一3岁女孩坐高铁10小时不哭不闹,你怎么看?
西西:
好可怜的孩子。
东东:
怎么会,明明孩子很听话、很懂事的好不?
西西:
你是长时间呆在城市里面,接触的孩子太少,样本不够多。
东东:
怎么还扯上样本了?
西西:
你可以去农村留守儿童聚集地看一下,或者去城里大一点儿的封闭式小区(孩子可以聚在一起玩儿的那种)观察一下。
东东:
观察什么?
西西:
观察对比一下你就会明白,那些懂事的小孩子,他们的家长都有一个共性。
东东:
什么共性?难道是……家长……也很懂事?
西西:
你观察一下,如果一家人相对都比较闲,几个家长都有时间看的孩子,会很懂事吗?
东东:
好像不是,这种孩子大多比较调皮。
西西:
那种一个家长带出的孩子,或者说一家人都没空看的孩子呢?
东东:
好像大多都比较懂事唉!
西西:
那不叫懂事
- 用农村话讲叫‘迷瞪’
- 用好听话讲叫‘懂事’
- 用中性话讲叫‘沉默寡言’
- 用贬义话讲叫‘呆’
东东:
这么严重,危言耸听了吧?
西西:
你去农村观察一下青春期以下留守、半留守儿童,除了个别走弯路的,是不是都很懂事?
东东:
那是农村教育方式落后,没有可比性。
西西:
你去城市里校园深入了解一下,那些被校园霸凌的孩子,哪个不是从小沉默寡言、极其懂事?
东东:
那校园里也有很多懂事的孩子没有被欺凌呀?
西西:
那种懂事与从一两岁就超级懂事的懂事是一回事儿吗?
东东:
好像一样,又好像哪里不一样!
西西:
从两三岁就超级懂事的基本可以分为4种丶情况,但这4种对孩子都是什么好事儿:
- 家长们都挺忙,或者认为自己很忙,孩子处于留守或类似留守半留守状态。
- 只有孩子妈妈或者奶奶照看,其他人处于缺失或半缺失状态的情况
- 家长控制欲极强,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万中无一的天才,无形中把孩子做为实验品(自己还沾沾自喜)
- 单亲家庭的孩子
东东:
你太偏激了,难道就不能是因为孩子生下来就懂事,或者是家长教育方法科学、到位?
西西:
是的,还漏了最后一种情况,但不是你说这种。
东东:
那到底是哪一种?
西西:
这种家庭呀:
- 男家长思想半西方化
- 女家长爱看小h书
- 家里养宠物,且不喂剩饭只喂狗(猫)粮
- 小孩子2岁学英文、三岁背唐诗、四岁学钢琴、5岁学编程……
- 憋着劲儿发粪涂墙,小孩子一不如意就吼,甚至执行家法
到孩子10几岁时,天天追着孩子唠叨:我为了你付出吧啦吧啦、我对你满怀希望吧啦吧啦、你对不起我吧啦吧啦、你不懂事吧啦吧啦、我上辈子作孽吧啦吧啦…………
东东:
太可怕了!
西西:
所以,还是要加强‘两学一做’呀!来一起学习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编辑于 2023-07-25 22:10・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西西 - 2 个点赞 👍
孩子不哭不闹的,好带,大人也省心。
有的宝贝确实挺好带的,尤其坐高铁,孩子新奇,又兴奋,可以持续一阵子不哭不闹。
但是长时间十小时安安静静的,这样的宝贝还是挺好奇的,因为孩子的耐心是有限的。
坐的久了,就忍不住了,会瞌睡,会吃东西,或者要求讲故事等等。
发布于 2023-07-26 14:03・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从小是个孤儿 - 2 个点赞 👍
看过视频后,感觉我们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不哭不闹”来评价这个孩子。
这孩子太棒了!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她有一个更棒的父亲。
孩子不仅自律,而且自理能力很强,更重要的是非常阳光,充满自信,这种阳光和自信直击我的心底,让人看着太舒服了,谁看见能不喜欢呢?
这份阳光和自信我觉得正是培养孩子独立自立、具备了一定自理能力之后的表现。
这一切源于父亲的引导,也再一次告诉我们正确教育引导重要性。
有人说孩子在车上哭闹一下很正常,孩子嘛,不懂事,谁家的也难免。
如果像这位父亲一样重视引导和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和独立自理能力,哭闹的事情肯定会避免。
因为孩子自己都知道不给别人添麻烦。
这位父亲在回应这个事情时提到,他们对孩子主要是榜样式教育,这很重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中会成为孩子的言行,孩子的父母能够以身作则引导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这是我们倡导的、也是我敬佩的好父母。
反过头来再看看网上的那些孩子在公共场所哭闹的热点,说实话,好多父母在现场的表现都很差劲儿,孩子能强到哪里?
我们不能要求每个父母都有这个孩子的父母那样的素质,这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在倡导大家像他们学习的同时,也要适当地多一点对普通大众的包容,对那些父母也在努力控制局面的情况,我们要多一点理解。当然,对于父母态度很恶劣的,我们零容忍。
最后再次为这个孩子点赞,为孩子的父母点赞。
发布于 2023-07-26 17:43・IP 属地山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依静山 - 2 个点赞 👍
听到3岁孩子坐高铁10小时不哭不闹,怎么第一感觉是这孩子不太正常
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了吧。
发布于 2023-07-26 20:42・IP 属地天津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微木 - 2 个点赞 👍
无语!
一个三岁的孩子坐高铁10小时不哭不闹是什么原因?家长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使用了什么方法?使用的方法符合儿童发展客观规律吗?
一味的追求不哭不闹上车就喂安眠药得了!
发布于 2023-07-26 21:13・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倒影 - 2 个点赞 👍
不明白为什么媒体要大肆报导不哭不闹听话这件事。
不是更应该重点关注的是教育方式?以及适合孩子的正确引导吗?
本身就这年龄段来说天性使然,能够做到这个样子不哭不闹的比例不会超过一半。
再加上孩子的性格不一样,父母的教育不一样,处理问题的方式不一样,本身会产生很大的个体差异性。
孩子能够达到这样的状态当然非常好,父母以及周边的人都会轻松很多,那还有些达不到的孩子要怎么办呢?谴责他们及父母吗?
编辑于 2023-07-27 22:28・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豆浆好好喝 - 2 个点赞 👍
我6岁时,第一次坐汽车去济南,一路上不哭不闹不说话,甚至大气都不敢喘——因为对我来说,一切都很新奇,一切都很陌生,而我对新奇陌生充满了恐惧,内心紧张地缩作一团,坐在位子上,呆若木鸡。
编辑于 2023-07-28 09:07・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崔二 - 1 个点赞 👍
事出反常必有妖。
说什么培养独立自理能力,完全背离人性,孩子小时候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帮助,吃饭、穿衣、睡觉、玩耍这些东西,成长到一定阶段,学起来就很容易,适当引导就好,不需要刻意培养。
3岁就是哭闹的年纪,应该哭闹,两百年前、两千年前、两万年前都是这样,不因为现在有高铁了、有飞机了、有图书馆了就产生变化。基本的秩序规则要遵守,同时秩序和规则也要对老弱病残孕体现包容,如果人类文明进化逐渐精英化,那弱势群体必然最先遭到淘汰和灭亡。如果技术允许,将人类胚胎化培养到成年,然后开个脑机接口放一份人类行为准则进去,就可以避免一切类似于“小孩吵闹影响别人”的问题,这样的文明是真的辜负了无数先辈的努力,辜负了唐诗宋词的风韵,辜负了日月的照耀,实在不可想象。
人类社会的进步不以行为规范的幼龄化为标准,今天3岁坐高铁乖巧,明天2岁公交车让座,后天1岁不用别人扶自己看红绿灯过马路,以后生下来就自己调奶粉跟临床的小宝宝分享,难道人类的究极文明状态是像牛马一样,生下来就能站立奔跑?那老祖宗把脑袋进化得这么大,导致必须早产才能在父母的哺育照顾下成长起来,有什么用??他们要是知道后人用这颗大脑袋想得事情就是怎么让一个人更早的适应社会规则,那说不定真的从岩石里蹦出来打人。
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人类幼崽,更是除了这些无知幼童之外的一切人和事。
发布于 2023-07-25 11:53・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鈢水灶 - 1 个点赞 👍
我就想知道,有没有一个成人坐火车时,可以10个小时啥也不干,还一点儿都不觉得无聊。
小孩子表达能力有限,当她们有需求时不能用语言表达清楚,一着急就会哭,再着急还会上手打人。
从生理方面来说,他们的脑细胞确实还没发育好,处理情绪处理语言方面的能力确实不如成年人,哭闹不过是表达自己情绪的一个途径而已。
大人坐火车时,可以刷抖音打电话,看看书或者聊聊天,随便放放空时间就过去了。
小孩子的世界就那么大,她们除了吃饭喝水,就想跑一跑跳一跳,10个小时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实在是很令小孩难受的。
就我的经验而言,要保持小孩长时间不哭不闹,要么是给他不停吃糖,要么是给他不停看动画片,要么是给他不停地一边吃糖一边看动画片,绝对能像个雕塑一样坐的稳稳的,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别说他主动哭闹了,就是你喊他几声都不带回应的。可是,现在的公众场合已经逼得父母要这样对待小孩了吗?
高铁车厢属于公众场合,并非某一类人的私人领地。
大家在公众场合就是要互相忍让,毕竟就这么几个小时,又不是让你们锁死了一辈子都不能离开。
我上大学时,有一天思政课老师在讲文明时提到一件事我至今都记忆深刻,她说她在路过学校湖边的长椅上,有一对情侣坐在长椅上旁若无人地上演十八摸,简直是把路边的长椅当他家卧室了。
我觉得那些指责小孩在公众场合哭闹的人,也像这对情侣一样,一点儿也不尊重他人,简直把公众场合当作自家卧室了,恨不得别人都是他们家的家具,他让摆角落就摆角落,他让把门边就摆门边,就得安安静静一声不响,安静地当一个家具。
罗素说,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
世界上的人有多种多样,才构成了我们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人和人本来就是不一样的,不能因为你是大人就嫌弃小孩子吵闹,毕竟每一个大人都是从小孩那个年纪过来的。
要想对自己周围的空间拥有绝对的控制权,那就待在自家卧室想干嘛就干嘛。
既然来到了公众场合,就得懂得互相忍让,毕竟谁也不知道,自己哪天会不会出一点儿突发事件,需要别人的帮助和忍让呢?
编辑于 2023-07-26 08:02・IP 属地山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梨火九歌 - 1 个点赞 👍
如果孩子会哭闹,我只能说家长估计平时陪孩子也少,太不了解孩子了。其实,给点玩的,橡皮泥呀、串珠子呀,再吃吃东西,看看动画,听听故事,画个画啥的,10小时太短了,很快就混过去了,不哭闹都很正常啊。男孩女孩同样的。
编辑于 2023-07-26 09:49・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山间哈哈哈 - 1 个点赞 👍
感谢邀请。
这让我想起了刘德华说过的一句话:“准时现在是一个优点了,准时不是应该的吗?”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说:现在的演员对自己的要求太低了。
有的家长和孩子缺乏底线意识,他们的底线太低,因此很容易突破底线。
3岁女孩在高铁上不哭不闹,为何成为了热点呢?那是因为最近出现了多起熊孩子和熊家长大闹高铁的热点,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现在的孩子,不哭不闹就已经算是优点了。
那么,这究竟是不是优点呢?是否值得宣扬呢?
其实,这很平常,只是当它被曝光在媒体之下时,其影响力变大了,它的优点和缺点都被放大了。当我们理解了教育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时,也就不会觉得大惊小怪了。
首先是性别差异的问题。
女孩和男孩大脑发育的进度不同,一般来说,女孩的大脑发育比男孩快,尤其是负责情感控制的大脑区域,这就是先发优势。
这导致女孩的自控能力和同理心普遍高于男孩,从生理上来说,女生比男生更听话,更懂事,这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是文化差异的问题。
中国一向有重男轻女的传统,在教育中,对男孩的容忍度更大,容易产生溺爱,尤其是爷爷奶奶辈,更容易溺爱孩子。并且,男女的教育方式不同,女孩讲究知书达理,男孩则讲究勇敢胆大,这让女孩更加内敛,男孩更加大胆,甚至于有的家长会把男孩的调皮捣蛋看作是聪明伶俐的表现,把女孩的活泼可爱看作是不太好的男生性格。
另外,中国的教育一直很重视私德,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对私德的要求很高,艺人有艺德,教师有师德,医生有医德,女人有女德,男人有男德。但我们却不够文明,因为我们缺少公共道德的教育。
重私德轻公德,这会导致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是:对熟人特别讲礼貌,对陌生人特别没礼貌。这种反差非常强烈,孩子平日里看起来也很懂礼貌,但到了公共场合却失去了边界感,他们会大声喧哗,上蹿下跳,不顾周围人的感受,我行我素,这就是缺乏公共道德。
我们在小区里,经常看到一群孩子采摘小区的花朵,践踏草坪,他们的大人也习以为常,甚至帮着孩子摘花,这就是缺乏公共意识的表现。
缺乏公共文明的行为,随处可见。 这些行为,显然受到了文化的影响。我们的私德其实也是残缺的,我们讲究的私德更多的是人情世故,是关系中的礼尚往来,是人际交往中的礼节,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私德,因为我们的精神境界没有得到提升,我们对他人未必真正的尊重和理解,我们更多的是在遵循形式上的道德规范。
小区内,一般大声喧哗的是谁?一是熊孩子,二是大妈。
熊孩子以男生居多,他们成群结队,各持枪械,在小区里打打闹闹,高声喧哗,周围人为之侧目,纷纷避让,他们俨然成为了这里的王。
大妈就不说了,人只要聚在一起,就会产生混乱,继而带来公共安全和公共文明的问题。
这些都是文化环境对孩子的塑造。
影响孩子行为的三大因素是:文化环境、个人偏好、家庭教育。
个人偏好主要来自于基因,这里就不详细展开说了,基因仍然受到环境的影响,因为它会进化和突变,它不是独立存在的。
许多熊孩子在这三个方面都做得不好,所以才成为了熊孩子。我们看看那些在公共场合闹事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会偏袒他们,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管教不严,他们自己对公共文明不在乎,对他人的感受不在乎,他们更多得以自我为中心,这一切的一切造就了今天的自己。
我们从这位3岁女孩的身上,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她很可能没有沾染不良的文化习气,家长对她的教育也很严格,同时她自身的心智发展水平也较高,所以她能够做到不哭不闹,这对她来说,其实只是常规操作,但被媒体放大后,就变成了别人家的孩子了。
社会的文化习气总是有坏的一面,这个时候,家长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家长的引导和教育就变得非常重要。
这个3岁女孩,从小就开始训练独立自主的品质,独立自主就需要孩子对自己有责任心,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这个孩子会很自律,她不会轻易给他人添麻烦。
女孩的大脑原本就发展的较快,如果家长再加以正确的引导,她们的心智水平和认知水平就会刷刷刷地往上涨,最终能成为听话懂事的好孩子,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我的身边,人以群分,物以类聚。那些调皮捣蛋的男孩会扎堆出现,他们会相互模仿,相互学习,他们往往缺乏家长的监管,他们的行为会更加不可控,他们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犹如家常便饭。
那么,女孩中难道就没有熊孩子了吗?当然有了,只是数量会少许多。
我身边的一些相对比较调皮的女孩,她们之所以调皮任性,几乎都体现出了来自家庭的溺爱。她们往往无法做到独立自主,她们往往缺乏责任心,因为她们的父母会盯着她们唠叨,从衣食住行到学习娱乐,各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叮嘱。
这些过度关注,没有让孩子变得感恩和懂事,反而让孩子变得叛逆和任性,因为孩子失去了自己的主导权,她们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于是将这样的怒火发泄在他人的身上。
许多孩子通过出格的表现来寻求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以此来弥补他们在生活中的不如意,这就是一种过度补偿,当物质条件得到极大满足时,人的内心世界往往变得空虚了。
结束语
对于3岁的孩子来说,她们的自主意识已经开始觉醒,她们已经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有时候做得比家长还好,但前提是她们接受了好的家庭教育,她们浸泡在好的文化环境里,她们的心智水平和认知水平能够发展得较好。
为什么同样是3岁的孩子,有的人的大脑发展得很好,但有的人却发展得很缓慢呢?
因为人脑的发育是依靠外界的刺激来实现的,如果外界的刺激不够强烈,不够丰富,刺激的频率不够高,人脑的发育就会变得缓慢。
因此,那些拥有丰富多彩生活的孩子,他们的大脑开发就做得很好,那些生活单调的孩子,则会发育缓慢。
熊孩子们的爱好是单一的,他们或喜欢打打杀杀,或喜欢看电视,或喜欢玩游戏,或喜欢收集奥特曼卡片,他们的生活其实非常单调,他们接收到的信息量很小,并且大多数是垃圾信息。
成熟懂事的孩子则不同,他们的兴趣爱好较为丰富,他们的生活环境丰富多彩,他们和家人的对话内容非常广泛,且颇具深度,他们接收到的信息量巨大,且都为高质量的信息。
因此,坏孩子和好孩子之间的差距,就在于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这和人工智能的训练方式一致,人工智能的优劣取决于算法和信息,尤其是信息的质量,所以,懂行的人都知道喂食高质量的信息给AI,才能输出高质量的信息,如果输入的是垃圾信息,最后出来的也同样是垃圾信息。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如果孩子的身边存在大量的垃圾信息,那么最后孩子输出的也必然是垃圾信息。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教育工作需要做好两件事情:
1、优化和迭代孩子的人生算法,比如:塑造孩子的价值观,帮助孩子打造多元思维模型。
2、输入高质量的信息,比如:读好书、与高水平的人对话、结交天下英豪,学会筛选和过滤垃圾信息,远离小人、坏人、俗人和庸人。
好了,今天就先聊到这儿吧,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次再见。
(我是raina爸爸,喜欢分享一些独特的带娃心得。如有更多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可以 @raina爸爸 。如果您愿意,希望您点赞,或收藏,或分享,或关注。这样就会有更多人看到我,也会有更多人给我反馈,非常感谢!)
编辑于 2023-07-26 13:00・IP 属地四川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raina爸爸 - 1 个点赞 👍
本来是个挺好的事,但是出现在我们这个内卷大国的新闻里并被大肆传播就瞎了。
以后卷天卷地还要卷婴幼儿的自控力:零岁孩子安安静静在图书馆上自习,一岁孩子废寝忘奶做高数题,两岁孩子第一次失态哭着求父母给自己报补习……(三岁孩子我已经不敢想了)
这普通人是不敢生孩子了,只能留给能做基因改造的大佬去生了。
发布于 2023-07-26 11:10・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快乐小神仙 - 1 个点赞 👍
现在网络上厌童症太严重了。我们可以通过傅彪演的电视剧《神探谷梁》对比一下
同卧铺的男孩用枪指着傅彪,傅彪很配合的与他玩。
但在之后,这个男孩跑到别的铺位,用同样的动作,被一个陌生人打的满脸是血。
傅彪上前指责对方,让他给孩子道歉。
我们可以看下上面弹幕,正在指责孩子被打活该。
我想说的是,我们对于孩子的不同行为,如果都一律以熊孩子的方式对待,是否过于偏激了。
发布于 2023-07-26 22:21・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张先生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熊狼 - 1 个点赞 👍
孩
1、兽名曰熊本逸才,啬夫教之驯若孩。
2、孩提均识爱其亲,未有君家最睦姻。
3、直到孩提尽惊怪,一家同是北来人。
4、兄弟相看俱八十,研朱赢得祝婴孩。
5、磨刀入谷追穷寇,洒涕循城拾弃孩。
6、读书十行目俱下,上树百回心尚孩。
7、我近八旬经万变,傍观嬉戏小婴孩。
8、淮淝风鹤繇密指,固应孩视桓元子。
9、英灵不没尚为尔,姓字往往欺啼孩。
10、作官骑马不易得,具与天子怜婴孩。
11、倾手奉觞看故老,拥流争拜见孩提。
12、尝闻古者禹称智,过门不暇慈其孩。
13、藕丝冰水敌时暑,臂彩钗符付女孩。
14、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15、目覩婴孩成老叟,手栽松柏有枯枝。
16、孤高振鹭瞻初下,淡泊婴儿及未孩。
17、沍寒侵被怜衰老,咀嚼鸣牙忆尚孩。
18、浮云万事不到眼,千岁人间心尚孩。
19、独怜逝者不可返,孩幼呱呱啼其傍。
20、我昔孩提从我兄,我今衰白尔初成。
21、代耕有禄及婴孩,饮啄当知所自来。
22、却忆儿童聚嬉戏,争骑竹马弄泥孩。
23、七步周行浑属我,一生卖弄小孩儿。
24、打杀许多小孩儿,看他弥勒何能解。
25、齿牙落尽舌犹在,年岁閲多心尚孩。
26、傍人问我乐何事,我心无事同婴孩。
27、禹知休戚系予手,汲汲岂获怜婴孩。
28、田郎试向楼上望,灯前好个阿孩孩。
29、冰清谁似乃翁誉,玉麈孩视宁馨色。
30、道人已悟孩提事,弃掷泥儿坏纸鸢。
31、匈中平时足藴藉,颐神养素成婴孩。
32、往来出入改婴孩,顺逆参差致祸灾。
33、曾参古佛问忘情,可笑初孩尚未名。
34、归来破竈无晨烟,儿孩不知今岁强。
35、八十可怜心尚孩,看山看水不知回。
36、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
37、君行应到鬰孤台,惆怅登临记昔孩。
38、况是上元佳节近,华灯万点看莲孩。
39、褓中孩子强教尝,余波徧沾获与臧。
40、沙里无油事可哀,翠岩嚼饭餧婴孩。
41、双眸点漆肌骨清,不与孩提共嬉戏。
42、诗里从前欺白雪,道情终遣似婴孩。
43、桑弧蓬矢射四方,婴孩立志长可忘。
44、两个孩儿抱花鼓,左边打了右边舞。
45、香花随乘推不去,丁壮遮拜婴孩啼。
46、竟日相看两不厌,老夫真个似童孩。
47、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
48、自顾阿戎愚且鲁,提孩敢说巧相如。
49、玉质冰姿出淤泥,花间朶朶簇孩儿。
50、无异孩童争瓦砾,更加黄叶止伊啼。
51、银床踞坐倾盃乐,三个孩童打马球。
52、几年愿见心渴梅,吾徒笑我老尚孩。
53、孩提自幼良知发,此日心蒙尚未开。
54、不妨捧向孩儿手,留取清香在佛前。
55、粉捏孩儿活逼真,象生果子更时新。
56、为学工夫孰大此,莫翻波浪惊儿孩。
57、古称岂弟民父母,君视百姓犹婴孩。
58、正资儒术饰吏事,拔去强薤摩孩婴。
59、心烦收拾乏匮椟,日畏撦裂防婴孩。
60、孩儿不见弃浑身,可惜婆婆眼不亲。
61、细柳开营揖天子,始知灞上为婴孩。
62、幽州遗民欵塞来,来者扶老携其孩。
63、但怜三代遗孩稚,流血成河暗本原。
64、雷声三日屋瓦摧,杀人不问婴与孩。
65、时人误唤孩儿菊,惟有诗翁解细看。
66、男儿十六已非孩,心地迷云渐剔开。
67、孩儿负土成新阡,手种拱把皆参天。
68、似酒新鹅初泛浦,如孩黄犊试牵犁。
69、每閲十期成再会,方瞳丹脸永如孩。
70、三贤尚未明斯旨,羊鹿牛车孩子戏。
71、彭祖尚闻年八百,陈郎犹是小孩儿。
72、清时汪濊下膏泽,浸润生齿如孩提。
73、况未覆穴翦渠魁,宜先战士老与孩。
74、彭聃俱未离乎死,况汝孩提未有知。
75、空嗟过隙催人世,頼有提孩读父书。
76、大家於此且贪生,八十孩儿题向额。
77、天夺如公亦酷哉,遗民悲慕似婴孩。
78、输与锦棚孩子辈,千金一束入天厨。
79、岂料生逾七十年,孩提脱死瘴乡烟。
80、天公不肯怜赤子,坐使疮痏愁婴孩。
81、梅山醉里抱山孙,春入孩顔笑语温。
82、和诗更作齐儿语,老手屠龙合拊孩。
83、中途少少辽乱死,亦有初生婴孩儿。
84、病余已觉身如寄,醉里却怜心尚孩。
85、忆昔十五心尚孩,莫怪频频劝酒杯。
86、八十翁翁心尚孩,渭滨痴坐弄徘徊。
87、九十衰翁心尚孩,幅巾随处一悠哉。
88、婴孩底苦不解事,偏是怕时方始啼。
89、阳和宽大布德意,抚摩穷困如婴孩。
90、八十老翁行未得,不如能说小儿孩。
91、据鞍照水失旧恶,容质洁白如婴孩。
92、好在夕阳愁夜近,怀哉鲵齿尚心孩。
93、若用催生功不小,请尝便可见婴孩。
94、会散东风吹面缬,冻梨忻喜色如孩。
95、无忧树下浴婴孩,清晓蔷薇带露开。
96、惟有诗情不如昔,旁观抚掌倒綳孩。
97、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
98、主恩父母朝天去,失哺婴孩伏地留。
99、泸南关右饱闻见,讵肯戏笑随童孩。
100、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101、提起数珠呈伎俩,无端弄出孩童相。
102、惟嗟妇女不解事,深屋揜耳藏婴孩。
103、搘筇负笠出复没,喜动妇人惊提孩。
104、百年如电复如风,昨日孩提今日翁。
105、孩提万里何时见,狼籍家书满卧牀。
106、翁年八十死无恤,怜女孩童困饥馑。
107、山下惊天动地雷,山头听得似婴孩。
108、扶持故国肖父老,综领诸刹如孩髫。
109、新生孩子擎铁棒,直上须弥打一槌。
110、三韩华萼手自开,其间琐碎如婴孩。
111、四象包含归戊己,精勤十月产婴孩。
112、八十公公三岁儿,一孩一耄总憨痴。
113、孩提无不爱其亲,不失其心即大人。
114、周岁孩儿八十翁,若观老少绝宗风。
115、瞥转玄机那边覩,三个孩儿抱花皷。
116、老客天涯心尚孩,惜春直欲挽春回。
117、千金公子皆空手,三岁孩儿尽白头。
118、孩提亲长根天性,尧舜由来共一初。
119、铁肠石肺百杂碎,惊魇不顾闺中孩。
120、苍然老气压桃杏,笑我白发心尚孩。
121、吾生十五犹童孩,胸中胆气摩天开。
122、思量入道苦,自哂同婴孩。
123、倔强如梁公,包抚等婴孩。
124、忆作孩稚初,健羡成人列。
125、一双前进士,两个阿孩儿。
126、彭耼犹婴孩,松期且微细。
127、琅函训小孩,得了笑咍咍。
128、欲语别离苦,孩提尔何知。
129、小黠而大痴,耄耋均童孩。
130、羁孤望予禄,孩穉待我餔。
131、自云好使君,抚我如婴孩。
132、老幼不相待,父衰汝孩婴。
133、丹郎醉不醒,玉女声如孩。
134、倚门有华髪,扶床有提孩。
135、谓当非凡孩,岂料两岁促。
136、逢掖觅桂荫,孩提窥兔形。
137、仆御嫌夫懦,孩童笑叔痴。
138、嗜欲夺天性,情恩占妻孩。
139、更想传觞处,孙孩徧目前。
140、宾客珠成履,婴孩锦缚车。
141、白发短欲尽,人嗤心尚孩。
142、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
143、泛观孩提儿,铿锵捷应对。
144、若人儒林秀,俊声自孩提。
145、须臾起孩稚,次第及衰懒。
146、流年况衰病,纵死非孩提。
147、此时君尚孩,纵记今亦忘。
148、昔子尚穉孩,从亲来此邑。
149、长养婴孩精,温颜防利滑。
150、斗升弃孩穉,此事真可伤。
151、三朝食牛气,端不类婴孩。
152、提孩不出户,知时如耆龟。
153、务使翠华远,长大如婴孩。
154、前刘脱功名,养气如婴孩。
155、纷纷笑余子,藐视如孩婴。
156、爰从幽厉余,宸极若孩穉。
157、垂老身余几,逢春心尚孩。
158、生画甚迫真,余子等孩孺。
159、提孩知爱亲,此情何可抑。
160、白云耿我怀,更想啼孩婴。
161、山僧老无子,养护如婴孩。
162、一朝服食尽,玉色还婴孩。
163、儿孙生未孩,弃之无惨颜。
164、昔时曾长大,今日复婴孩。
165、谁能补黥劓,反我孩与婴。
166、想其种莳时,老大繇孩婴。
167、主人孩童旧,握手乍忻怅。
168、心若冰将释,貌如儿未孩。
169、封培童仆劳,窥看孩稚走。
170、苍天毒我生,顾复自孩婴。
171、念汝虽孩童,气已负山岳。
172、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173、一念愧屋漏,一言诳孩童。
174、天地一剧戏,役人如婴孩。
175、婴孩羣戯弄,叫啼负寃苦。
176、欢贺纷耕叟,欣拏乱戏孩。
177、落然身後事,妻病女婴孩。
178、病非宜长老,忧是主婴孩。
179、孩提同一初,勤惰在所习。
180、黄叶止孩啼,只要免啼哭。
181、天游一丘壑,孩视几公卿。
182、却视五霸图,股掌弄孩幼。
183、我子在襁褓,君犹无婴孩。
184、旁人不堪忧,我心犹始孩。
185、选吏择孝廉,视民婴与孩。
186、肃肃途将戒,元元慕若孩。
187、生女属他人,生男尚婴孩。
188、同知罗忧患,谁复念婴孩。
189、宗社方同休,彪炳见孩稚。
190、今又饷修梅,惊走孩儿女。
191、五岁更不长,只作阿孩儿。
192、所以世外人,返老还孩婴。
193、孩提知所爱,妻子具而衰。
194、所悲孩抱中,聚沬何易散。
195、莫烦相属和,传示及提孩。
196、音容成老翁,情性复孩稚。
197、反哭魂犹寄,终丧子尚孩。
198、儿女各冠笄,孙孩绕衣襟。
199、虑恐後来迷,黄叶止孩啼。
200、师儒昔训奖,仲季时童孩。
201、盍推若保心,睠焉抚孩稚。
202、希微余第宅,怳惚视婴孩。
203、白发苍顔老,孩童三尺身。
204、尚孩中念切,方远御慈留。
205、萱堂有垂白,蓬室纷提孩。
206、独有开怀处,孙孩戏目前。
207、婴孩寄树颠,就水捕鷠鲈。
208、单居移时节,泣涕抚婴孩。
209、位可望贤圣,教乃始孩婴。
210、弟妹俱孩幼,亲发方如漆。
211、仰翕长庚井,练胎反婴孩。
212、顾此区区心,提孩已怀蓄。
213、答云自孩童,蚤识竈下梧。
214、况有循吏政,养民如婴孩。
215、悲伤有伯氏,诸子尚婴孩。
216、慈母融和心,抚弄从提孩。
217、都缘痴孩子,不识是权宜。
218、三四小孩儿,争拈百草嬉。
219、孩提曾识面,父执绝随肩。
220、怕谈当世事,遗患及孩童。
221、老翁分社酒,匕箸小孩提。
222、愿下孩虫令,恩倾雨露春。
223、残腊天垂老,新春日始孩。
224、此中临老泪,仍自哭孩婴。
225、夜归欢有余,孩稚扶仍噱。
226、须臾变衰翁,廻为孩中颜。
227、翩翩牧鹤童,巧笑如婴孩。
228、不谓心尚孩,析薪未克荷。
229、几能孩童旧,握手皆鬓白。
230、有人明此道,立使返婴孩。
231、忆汝身自孩,又抱儿子吃。
232、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
233、此邦渐惠泽,耆艾到提孩。
234、奴人通使令,孩稚接戏弄。
235、人生驹过隙,发白不再孩。
236、亲老复婴孩,吾生自可哀。
237、忆昔孩提日,堂前聚戏嬉。
238、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
239、婴孩无哭仪,礼经不可踰。
240、区区数竖子,缚取如提孩。
241、汝能伯始後,游世如婴孩。
242、驭吏犹防盗,怜民甚抚孩。
243、休去复歇去,呱呱见啼孩。
244、我行有所怀,虽壮如孩婴。
245、提孩念道,访求知识。海山绝处,慈容忽觌。
246、雕檀写㲲,像未孩乳。今兹范模,传从乃古。
247、我本白丁,恩及童孩。虽由先德,亦自书来。
248、有孩有童,愿以名垂。何以字之,薛孙薛儿。
249、英英耕叟,我友自孩。吐词不羣,制行亦瑰。
250、虽忿大伤,忍杀孩穉。还汝月明,安行于次。
251、孩养无告,仁滂施厚。皇帝神圣,通达今古。
252、星离一门,草掷二孩。万愤结习,忧从中催。
253、山石讵闻变化,苍顔能复婴孩。
254、向上看他师口,恰似失你孩儿。
255、孩儿喘而不死,腹空虚兮长斋。
256、笑渠侬,身贲育,伎婴孩。
257、大底孩儿七个孙。人间喜事。
258、因甚落草止啼,元只为婴孩。
259、饯筵绿绕红围处,只这孩儿。
260、归来猛醒,争如我、活底孩儿。
261、更除十年孩童小。又十年昏老。
262、孩儿画扇儿。奴儿自是豆娘儿。
263、父母不复顾,婴孩弃之如尘埃。
264、听取飞琼含笑道,堪学孩儿书额。
265、我翁休笑又添丁。这个孩儿好命。
266、熟事孩儿,家怀老子,毕竟招财。
267、我孩婴婴,公昔体之,而曷置之。
268、风流八十,是人间妆点,孩儿眉额。
269、野鸭飞,鸾对舞,三个孩儿抱华鼓。
270、摩孩罗荷叶伞儿轻,总排列、双双对对。
271、今日新欢须记取,孩儿,更过十年也似他。
272、萧洒秀眉,华发丹脸,映双瞳、的皪如孩。
273、记年时此际,嗷嗷万口,俾之粒食,活及婴孩。
274、将谓六识未具初生孩儿,元来通身是胆白拈正贼。
275、是即好意也毒害,你还甜杀人了,怎生申报孩儿。
276、孩儿书额添三字。常将机训付儿孙,取青行拥潘舆侍。
277、甚长个孩儿朝夜啼。叹此生缘业,两餐淡薄,无时无泪,如醉如痴。
278、况颖悟明堂婴未孩。幸淮滨相遇,灵丹付了,亲留玄旨,期进仙阶。
发布于 2023-07-26 23:13・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锦鲤机 - 1 个点赞 👍
城里人真会卷;
卷补习就罢了,还卷三岁小孩高铁哭闹;这种家长自己就是卷王,卷王的孩子以后也会是个老实人,自觉不自觉地继续卷啊卷,直到把自己卷成……把父母卷地……(卷王自己填空吧,我有答案就是不说)
发布于 2023-07-27 09:07・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北冰洋张 - 1 个点赞 👍
3岁孩子,10小时不哭闹。
有这种可能,也有一定的技巧。
我家小孩在3岁时坐火车,也不闹,因为,头一天专门去给孩子新买了一本填色图画书——就是图案超级复杂,但只有线条,颜色你自己凭想象力填。然后,还买了品质很高的涂色的彩铅笔,一套三四十根。
然后,上了火车,孩子就一门心思涂色,除了上卫生间,等必要的活动,几乎都在涂色,下火车前,已经涂了二十多页。
家里还有其他的画本,但这本图案是新的。所以,孩子特别喜爱。
到了旅馆后,就和孩子约定,剩下的,可以回去路上继续填色。孩子很期待返回路上的旅程。
基本上,只要长途旅行,都会提前根据孩子的兴趣,准备好相应的道具,尤其是画本、图书等可以长时间占用注意力的东西。
其实,就算不想花钱,手机上下载一个讲故事的app,上了火车,让孩子戴上耳机听故事,也是一样的。
有时候,孩子故事听烦了,非让我讲,我就把动画片的主角换成孩子和孩子的小伙伴,比如,恬恬,多多,等等。然后,随便编一个坐上热气球去救恐龙的故事,孩子都听得特开心。
小孩,尤其是3岁的小孩,在满足了吃喝拉撒等基本需求后,很好满足的,而且,即便有所执著,注意力也很容易被其感兴趣的其他事情分散,不会执著哭闹。
但是,千万不要孩子一闹,就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你就是在训练一个以闹的方式和世界交流的孩子。应该在孩子第一次闹的时候,明白告诉孩子,你闹,绝不可能达成目标。但是,你好好交流,咱们经过讨论后,你的要求是合理的,就有可能达成目标。
不过,这一过程,是在孩子坐火车之前,就应该完成的。因为,其他旅客没义务陪你承担教育孩子的痛苦。
如果到了火车上,才想起来给孩子讲道理,那是毫不起作用的。
因此,核心,先教会孩子正确的交流方式,再让孩子明白,不合理的要求,比如,非要用指头往插座里插,等等,是绝不可能得到允许的,闹也不起作用。
经过重复几次被拒绝,被晾着,孩子也就明白了。
所以,不是不允许哭闹,不是压抑着不让孩子哭闹,而是不允许无理哭闹,不允许肆意喧哗。
这中间的差别,大家都懂。
提前不教好,指望着上了火车立刻就学会,不可能。
而且,不哭闹,也不意味着压抑。难道,每个不撒泼的人,都是在压抑自己?
只要你给孩子恰当的兴趣点,孩子完全可以做到自得其乐。
发布于 2023-07-27 13:55・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先生 - 1 个点赞 👍
B站有个视频,介绍北欧一个国家的火车。
里面有专门的儿童车厢,配有图书,小规模游乐场,防坠落设计。
不仅如此,还有专门打电话的隔间,有为家庭设计的隔间,甚至还有为办公设置的座位。
看着很美好。
但问题是,在视频拍摄的范围内,除了餐车需要给人打码,其余车厢都没有必要。
因为几乎就没有人。
因此这根本不是什么孩子教育,家长素质,人性,幼儿健康发展的问题,这是赤裸裸的供需关系问题。
如果有一天,春运的火车上都稀稀拉拉,熊孩子问题就不再是问题,我们也大可以拿出一个车厢做儿童车厢。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基建和铁道倒退到印度水平,那么胖子也会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带的行李多也会不道德。
所以发展,发展,还是tmd发展。
发布于 2023-07-27 15:21・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蓝色泪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