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还有没有希望,能靠问界M9打个翻身仗吗?

- 248 个点赞 👍
没想到吧,没到M9,M7就已经打完翻身仗了。
10月6日7000大定,累计大定超50000台,问界毫无疑问已经彻底逆转了局势,余承东也证明了自己这条路线的正确性。
这个问题是在八月提出的,很多人还是在冷嘲热讽华为,觉得手机回不来,更觉得智选车做不起来。
觉得手机回不来,是因为对美国制裁有坚定的信心,觉得美国就是无敌的,无法打败的。
觉得智选车做不起来,是因为觉得华为手机溢价习惯了,华为智选车肯定都是往高了定价的。
然而现在是十月,不仅是麒麟9000S回来了,麒麟A2也回来了,鸿鹄800也回来了,一切前景未明的迷雾都散开了。
是的,制裁会继续加深,加重,但华为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之后,经过几年已经缓过来了,彻底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候,往后不管制裁怎么加重,也不会比过去的五年更差了。
而觉得华为智选车是贴牌车的——这个观点还是挺好笑的,就汽车行业二三线厂这点德行,还贴牌车,华为到车圈儿,这套制造标准和管理体系,就是纯粹的降维打击。
汽车行业啥时候打出中国,打过跟手机行业一样的硬仗再说吧。
真的是搞笑,一个一直出不了国,活在国人襁褓里的汽车行业,跑过来嘲笑一个打遍天下无敌手,只有靠政治打压才能压制的手机行业。
你们是一点儿脑子都不带就来发表意见了是吧。
怎么样,问界新M7起售25W,还觉得华为只会卖溢价吗?
华为不会打性价比?哎呦,华为运营商业务就是打性价比做起来的,只不过华为不太讲性价比,讲的是为客户创造价值。
看低毛利的事儿谁不会干啊?卖低价也需要能力?
新M7 MAX送智驾,汽车行业还有人招架得住?
要打性价比是吧?你就只能低毛利,而我可以把所有人都做不好的体验做到击穿消费者心智壁垒,让所有人都觉得是甜点的东西,做成主食。
你说智驾怎么能是主食呢?智驾现在还不成熟啊。
那是你的智驾不成熟,因为你没把安全做好,你没法做到90码刹停的AEB,你无法做到通用的障碍物识别。
当百万级的车,四五十万的车都做不好智驾安全,华为可以做到,这时候30万的新M7 Max再来送智驾,这时候单个高价值技术点的突破,就成为了“为客户创造价值”。
是现有了价值,然后才成为了性价比的一部分。
我们看 的数据,问界新M7有60%都是智驾版本选购,就这还是有些地方只有后驱版本试驾车的情况下。
所以说真的,有些人觉得华为搞汽车不会打价格战,真的是没见识过1999的麒麟970是怎样逆天的存在。
车圈儿对华为的恐怖一无所知,我话放在这里,即使未来M9发布之后,车圈依然无法完全理解这一点。
因为车圈儿完全无法理解,没有见过华为这样的企业。
但车圈儿不要自卑,美国也特么没见过自己制裁不死的企业。
编辑于 2023-10-08 09:16・IP 属地四川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学写作的丧失 - 117 个点赞 👍
我只想说一句,华为已经改变了中国汽车生态系统
近段时间随着华为问界销量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华为问界车主把他们智驾经历发布到网上,已经形成了一种病毒式营销,不管你是哪个品牌的车主,不管你是站队燃油车,还是站队新能源车,几乎所有看过视频的车主都希望自己汽车也能拥有这样一套智驾系统,华为订单智驾版已经从60%变成了现在80%,也就是华为新订车用户几乎都选择了智驾版本,购车意向如此统一,这是所有型号汽车中都是看不见的,并且这个形式只会越演越烈,就像金庸小说萧峰救人桥段一样,萧峰一开始单枪匹马救人还有辽兵阻拦,后来救的人越来越多,到了百人之后,就没有辽兵敢阻拦了,问界也是如此,随着新订单变现越来越多,华为智驾能力也会因为用户增加而越来越强,华为智驾视频也会越来越多,了解智驾人也会越来越多。
这场风暴对二十万以上汽车市场打击将是致命的,以后二十万以上汽车,无论什么油车还是电车,没有靠谱的智驾系统都会变得举步艰难,八月份我预言华为问界会靠着他的智驾系统在接下来几个月,销量会有爆发式成长,今天我再预言下,虽然我是迪粉,但是我想说比亚迪今年300万的小目标很有可能折在华为上面,比亚迪二十万以上系列,包括腾势,汉很有可能出现销量停滞甚至逆增长
编辑于 2023-10-23 16:01・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牛头人不说 - 7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大大大呜呜呜 - 60 个点赞 👍
不知道问界M9能不能打翻身仗,但智驾版本问界M7已经翻身了。
抖音上刷到各种智驾版M7的路测视频。还没见过有翻车的。搞得我都心痒痒了。
发布于 2023-10-08 11:43・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给你温柔的问候 - 5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恋恋风尘 - 4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万基米满赛 - 4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怂了 - 3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爱的魔力转圈圈 - 3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赌圣小小 - 24 个点赞 👍
大部分答案没有回答到点子上:只要华为董事会一天不下场造车,只要华为董事会还像之前一样明确反对余承东在造车上更进一步,市场都受到严重影响。
车,尤其是华为不做低端车,是二三十万往上走,很多人都会慎重的。
举个栗子:很像华为的鼎桥手机,有多少人买?很少吧?
就算是华为全程设计,全程制造,全程售后,很多人都会顾虑的。
但,一旦华为董事局的老头子,被少壮派说服了。华为将在20-100万的区间,横扫大陆市场。
跟华为比,比亚迪的云辇、智驾根本没有招架之力。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华为董事局那帮老头子,坐失市场先机。
当时大嘴做自有品牌手机,也是一堆人反对,最后还不是做成了?
希望大嘴早日如愿,早日遥遥领先。
发布于 2023-08-15 19:0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齐天大圣 - 19 个点赞 👍
这么说吧,菊花沸腾那套的受众大部分是前一段上海地铁打人的"19岁开来沪务工人员"这种人群,这种人脖子上的玩意儿用的也不多,8000块的mate买点水军沸腾一下攒几个月工资也就买了,但是车这东西你就是沸腾成气体牙咬碎也买不起,这边建议菊花还是去做袜子吧,消费水平比较合适它的受众
编辑于 2023-09-18 16:05・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马野好忙 - 11 个点赞 👍
看了一眼,大部分回答都是上个月的内容,而且绝大部分也都是嘲讽的,哈哈哈很有趣,不知道现在这个月会咋想。前排应该也都吐槽完了吧,那我就来看看我最近看到的一些东西。
最近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最近有一部分群体一直在带问界M9的预期价格,更有好几个体量相对较大KOL在那里说问界M9预计价格是40万内。
其实无论是华为发布会,还是问界M9的预订页面,都明确标注了,问界M9的预估价格就是50-60万。
那么为啥会有这情况呢?难道它们看不见吗。
说白了,就是拉高大家对产品的价格预期(相对低价),到时候哪怕产品很好,但你本身价格预期高,在看到真正价格的时候,就会形成排斥感。
其实这种套路在手机圈早就见怪不怪了,那就是发布会前放出价格,然后实际价格基本都比提前放出的价格低(连夜睡服高管),从而让用户觉得值,而车圈的这些套路不过是反套路而已。
为啥别人选择这个时间段,第一问界新M7打了一场漂亮战给M9的到来做好铺垫,第二前段时间有组织车评人去看过问界M9实车究竟咋样友商他们也有消息了心里是有数的,第三还有就是最近华为麒麟芯片回归关注度太高,问界也跟着得益,所以对方有点急了就用这种套路试图去影响潜在用户的价格预期。
不过套路千万条,技术才是第一位的,在绝对的技术面前,任何小伎俩都没啥意义,像华为ADS2.0年底全国都能开,估计就是问界M9首发,而且还有光场屏和盘古大模型的小艺,有华为Xmotion等等
其实很多硬件方面大家基本是差距不会特别大,所以华为智能化上面的优势就会更大,通过软件定义汽车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才是最可怕的。
最后,我知道有些人很急,看到华为就会急着跳脚,不过说实话你们那样带节奏没有任何意义,你们买不买华为的任何产品都改变不了什么,在绝对的技术实力面前,目标用户群体不可能看不见。
不信的话我们可以拭目以待,算命的可能还骗你十年八年的,但年底你们就能看到了什么tm的叫惊喜。
发布于 2023-09-27 09:18・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我是小呀小未名 - 8 个点赞 👍
输的希望没有了
有时候想不明白友商,你们对华为真的体贴入微。华为想眯会,你们贴心的送上枕头,华为想立威,就有人用脸去攻击华为的拳头
华为的热度,是你们花钱买来的
发布于 2023-11-18 16:04・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贾罗的章 - 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Drake - 5 个点赞 👍
对比下几家车企的技术(华为不是车企,但也作为比较):
三电技术看好:特斯拉+比亚迪(自研技术)
智能座舱看好:华为+理想(华为软件定义汽车,理想产品导向)
智能驾驶看好:华为(城市NOA+GOD网络),特斯拉FSD引进还要看政策
总结:任何To C产品最终都是要看销量,研发和营销投入通过规模效应分摊
问界新M7上市50天累计大定突破8万台,已经很成功了。而M9从各方面都要优于M7,如设计、智能底盘,智能座舱(AR HUD、投影),智慧大灯等多种创新性的交互。尽管售价为50-60万,远高于问界M7,但相信可以在50万+的市场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销量注定不会优于M7,毕竟新能源汽车价格区间销量主要集中在15万-40万之间
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不同价格区间销售占比 发布于 2023-11-01 13:50・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咖喱寿司汉堡 - 3 个点赞 👍
首先,阐明我的立场:我支持自动驾驶的发展普及,虽然华为一向在硬件配置方面,有高价低配之嫌,并且营销过甚,但在软件研发实力与劲头上,其确实是国内厂商之中无可争议的第一……华为入局,可以加速自动驾驶在我国的普及与竞争内卷!
接着发表本人看法,仅作讨论之用。
第一,需要知道一个事实:华为目前并未获得造车资质(新能源造车需要工信部、发改委双资质),仅持有“问界”商标。
具体确切意义上,华为仅是塞力斯厂商的“电机、电控及智能座舱、营销服务”的“供应商”,并非所有者。
这就决定了,在部分消费者眼里,问界并非完全是华为自己的东西。这会让人联系到“智选手机事件”(说出来有些抹黑,但之前华为智选鼎桥手机,本身也就是华为官方店搞出来的,鼎桥公司也有华为49%持股……怪不得人)。
这里的负面影响残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很多人仍旧称呼“华为智选”为“智商税”。
第二,营销声势能否转化为实际销量,仍旧存疑。
目前由于国际政治因素,导致民粹主义抬头,华为营销搭了便车,网上到处都是“遥遥领先”的言论,甚嚣尘上。
但营销……未必就能转化为实际销量。
根据懂车帝上销量榜的品牌筛选,问界近一年12个月来,总销量仅7.1w辆左右,这与目前网上铺天盖地喊“遥遥领先”的沸腾粉数量,明显不符。
很显然,那些沸腾粉、黄牛们、炒作的水军们,并没有卖力地拿出几十万的真金白银来,像抢mate60、mate x5一样去抢问界车。
第三,问界m9价格偏高,本身价格层次就不是中国购买力最集中的10~15万元阶段,而是远超其价格层级的5、60万元,彻底打入豪车层级。
豪车本身就难以在数量上大卖。
而且试问,能拿5、60w出来支持这样一款车的中上层人群里面……能被营销洗脑的,数量真的多吗?
想打动这群人,必须拿出真本事。除了营销,还需要品牌,需要市场认可度(华为的市场认可度够了,但问界不够,因为问界≠华为),还需要独特卖点。
第四,关于问界系列的卖点,目前炒得最火热的华为智驾,同样前途不明。
之前的自动加速一直就有两派之争。
一是以百度等先入局者为首的,意图从l4一步登天,直接落地的派别,二是以特斯拉、华为等炙手可热的厂商,选择从l2慢慢往上迭代,向最终l4进化的派别。
前者希冀于一朝得势,迅速落地。
后者托望于花费数代、甚至十几代车辆产品生命周期,来慢慢迭代。
选择不同,姑且不论。
仅浅论现况。
这是国外机构对于全球自动驾驶能力的排名,里面百度被排在第一梯队,特斯拉甚至是倒数最后一名。
但特斯拉目前的自动驾驶能力,现况各位也看到了,不是沸沸扬扬的“刹车失灵罗生门”,就是被美国监管部门勒令召回。
而百度呢?
2013年就入局自动驾驶,至今烧钱数百亿,除了在北上广深、武汉等各个超一线、一线城市开展无人车运营,总里程据说超过上亿km,但目前仍未有任何真正可购买的民用车落地。
之前传的沸沸扬扬的,百度与吉利合资造车的“集度”品牌,目前已经确认跳票,改成了“极越”,百度在其中的控股份额也大降一截,可见其所遇之艰难。
再看其他自动驾驶企业,迎来倒闭寒潮。网上一搜,全是新闻。
华为自动驾驶技术宣传上是“遥遥领先”,但根据国内形势,l3相关的技术法规,恐怕在问界m9的第一个生产销售周期内……很难全面铺开。(我指的是全国范围内)
之前就有因为自动驾驶的过度宣传,导致死亡的案例,所以国内政府部门的法规、监管更趋于保守、谨慎。
以上可见,自动驾驶技术的整体情况都不明朗,并非华为一力就可以扭转。
综上,华为不真正造车,营销又难以转化实际销量,国内自动驾驶前景又不明朗,我认为问界m9很难让“问界品牌”彻底翻身。
像理想l9那样大卖(月销1w以上)或许有点可能,但仅靠一款车型月销过w,可远远达不到拯救一个品牌,甚至让其翻身的程度。
除非远远不断地加燃料,让问界m9月销过w的同时,再迅速迭代、推出相似产品矩阵,打造3~5款兄弟车型,同样月销过w……
发布于 2023-10-02 23:29・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打断xxx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kaileena - 2 个点赞 👍
这几天综合看下来,横向对比L9,除了外观,M9都是都是优点。
L9以往的强点,M9后发制人都可以做的更好。比如空间、冰箱、屏幕之类真的没有门槛。M9号称六座均权,六个座位都是头等舱…L9 L8没有仪表盘屏幕真的丑。M9的光场屏观影体验、防晕车效果都是暴击。无麦K歌、声音隔离、声场也是一堆花里胡哨的科技,不赘述。
L9弱的地方,底盘、操控,M9靠技术和堆料也补足了。华为的xmotion目测在这个价位不会比比亚迪的云辇有明显劣势,毕竟电控这方面华为搞弱电起家的,追上来太容易。比如M9不靠后轮转向,就能做到转弯半径比M7还小。
M9、L9大尺寸对驾驶员的负面体验(比如去露营走一些小路、会车、非标准车位停泊),华为智驾成为了完完全全的压倒性优势。
M9价格至少贵5w吧,但其实这个价位还有一块很大的蛋糕被传统bba占着,理想靠精准的产品定位证明了bba不是牢不可破的,这个市场空间在先知先觉的人看来,难度完全不是十年前国产车要突破到15w的难度,要容易的多。
对这个价位段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华为的品牌力更强,技术背书更强,还有一堆花里胡哨的科技创新加成,bba有多少份额,都是m9的想象空间。
编辑于 2023-11-19 07:41・IP 属地贵州查看全文>>
灵魂出戏 - 1 个点赞 👍
手机一便宜,二有政府采购。
汽车各地政府都有自己的车企,不可能采购华为的所谓车,还有就是价格比较贵,相对理性点,你看知乎经常黑长城,长城汽车还不是卖得挺好。
发布于 2023-09-16 16:29・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哈弗车友会群主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苏绰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莫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