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吧,就凭这个风向标数据,M9就赢定了。

两个小时大定破万,意味着至少前几个月的订单肯定不会差——仅看数据,不亚于M7那样爆单。其实后市更大的可能就是像M7那样,持续爆单。
一共4款,起步价46.98,顶配价56.98,还有两款也都是50多万。这意味着整体均价过50万没什么问题。
M9很可能是中国车市中首款均价过50万还月销过万的车型——BBA阵营中的奔驰E实际市场价肯定到不了50万。宝马5和奥迪a6就算了,均价更不够。
再往上的价位,哪怕BBA也没有哪个车型月销量过万。
所以现在要讨论的是问界M9的产能和交付——华为内部相当看好这款车型,于是给这款车型准备了比每月1万还多不少的产能。
均价50万的国产车,还没有上市,就准备了每月1万多的产能,这很华为。
1月份底小规模交车2000台。大规模上市还有两个月,也就是2月26日。
越往高端,市场绝对数量就会越少。现在华为是照着每个月割走1万多销量去了。
BBA们和风头正劲的理想,2024年你们可以体验一下当年手机圈上下被华为和老余揍的痛不欲生的感觉。
缓刑还有两个月时间执行,趁这两个月给自己四五十万的车型们多降降价,多走走量。再晚就来不及了。
想拿出竞品来拖住华为?
算了,没这个能力你知道吧?华为这么多技术积累,BBA之流根本没有能力相提并论。

还有,别忘了,华为芯片受限于制程,计算能力现在还不是满血状态。明年会迎来一波升级。
明年还有更多华为系车辆满街跑,为自动驾驶提供更多训练数据,功能体验会更好。
华为在高端卖的越多,其品牌就会越稳固。华为的品牌力届时未必亚于BBA。
以明年升级的软件硬件以及品牌,产能,明年的华为汽车可不像今年这么好对付了。
目前还只是华为的技术能力在SUV车型上的市场表现。
往后华为再拿出与M9同级同平台的轿车车型呢?
好期待与56E之间的对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