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比亚迪通报「员工到点下班」,公司回应称相关内容是假的,已在处理中,具体情况如何?

- 383 个点赞 👍
就是四个字,恶心至极。
国内的自主品牌的确是内卷,这个是事实,加班也是事实,但是加班时长多少一般都是领导心中有数,回头给员工打绩效的时候会参考一下加班时长。
但是一般都不会公布,因为员工的加班都是不付加班费的,名义上给调休,但是给你安排的工作量是不会让你有时间调休的,而且调休需要老板批,老板怎么批, 批几天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员工的加班制度都是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
我倒是觉得爆出来这是好事,企业百分百不会承认的,这事大概率是真的。真正希望政府好好查一查,然后狠狠的惩罚一下企业,借此机会好好整顿一下车企的加班文化。
说实话,车企的员工收入不低,但是他们没时间消费,不敢生娃,天天加班摸鱼,熬时间,工作效率都是很低的,这么做,说实话都是被逼的,谁不想准时下班,谁愿意在公司熬时间,打着加班的名义,偷偷的扣手机。
企业呢,自认为白嫖了员工的工作时间,员工也不傻,有机会就摸鱼,有很多人白天 8 小时,晃晃悠悠的, 工作都留着下班做,在领导面前表现一下。行业的风气就是这么被带坏的。
最后网上流传这样一张照片,不知真假,反正也是恶心。
编辑于 2023-07-20 14:02・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王大富 - 120 个点赞 👍
刚刚准备写一个问题,问的是“数据显示月薪1-2万人最经常加班,打工人经常加班的原因是什么?”
然后转头就看到了这个新闻......
你看,打工人经常加班的原因不就来了吗?
不得不说,这样的用工管理手段简直刷新了我的认知,从来没想过一个这么知名的企业,会采用这种手段来管理自己的员工。
1、高清监控让你无所遁形
从图片不难看出,不管是看小说、刷网站,亦或者是看和工作无关推文等等,员工拿出手机后的举动都还会被拍下来。
然后就是按照时间、地点、所属部门等维度,进行通报批评。
看到这个举动,突然想起之前有个朋友说,他们公司电脑有安装一个检测,只要员工15分钟没有在电脑上进行任何操作,所属上级那就会弹窗通知。
虽然说工作就是为公司“卖命” ,但这样军事化的管理手段给人的压力未免也太大了。
2、工作时长排序让你心生畏惧
统计每个部门到点就走人的人数,然后按照占比进行排序,进行全员通报,重点是还给了数据说明,做的有馍有样。
说实话,统计这个玩意儿,除了按时各部门领导要让底下的人加班之外,我实在没办法想出其它更好的解释。
到点下班本该是人之常情的事。
对于员工而言,只要手头上的工作完成,且到了下班时间点,那再没有耽误任何工作的情况下打卡走人没什么问题。
更何况绝大多数的员工加班,是没有加班费的。
大家都是拿月薪过活的人,为公司奉献应该是那些管理或者是老板该做的事,没人愿意拿自己的休闲时间来向公司表忠心。
所以说句实在话,所有人都不喜欢加班,尤其是无效加班、没有加班费的加班。
但没办法,有些公司为了让员工加班所采取的手段,简直是一言难尽....统计加班时长通报我都觉得是小儿科。
好了,吐槽完再说回这件事。
如果消息不属实,或者是被有心人士给造谣,建议企业方赶紧出来做一下公关,别等事情闹的越来越大才出来,到时候又别人说急了。
说实话,公关这种东西,第一时间就应该出来。
发布于 2023-07-20 16:23・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童先生 - 91 个点赞 👍
!!!居然刷到了这个问题!
我可以回答,这是真的。
我3月份就被抓了,因为我准点下班。然后科长找我谈话,要我晚十分钟再走。
现在部门内部决定,要比下班时间晚一个小时再走!因为院长会抓部门考勤!说什么,准点下班说明工作不饱和,会影响升职加薪,绩效也有影响。就是在变相说会扣钱。
我都截图想举报了……
有人说想看截图……我今天放上来,明天就删掉……我自己也害怕打击报复呀……
截图已经删了,因为有好多同事已经看到了……
编辑于 2023-07-21 10:21・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轻易不下笔 - 79 个点赞 👍
请听题:
比亚迪的新闻:通报「一到点就下班的员工」
特斯拉的新闻:特斯拉上海工厂涨薪1.2-1.5倍
这到底是是哪里出了问题
A、自媒体哗众取宠,博取眼球
B、比亚迪因产品质量好,售后下班早
C、特斯拉“恶意涨薪”扰乱市场秩序
编辑于 2023-07-20 13:13・IP 属地海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月白真白 - 31 个点赞 👍
如果大家真的希望以后职场没有那么多的加班,那么现在所有企业不管是比亚迪还是什么企业,加班文化都要大力支持。
如果一场席卷大众的集体记忆才能让大家意识到加班的社会危害性,那么我们应该推动这样的事件发生。
加班最终会导致社会就业总岗位减少、社保医保等总缴纳额减少、失业率增加、生育降低、消费减少等问题出现。
所以,如果大家真的希望相关部门真正意义上的出手,对于各种企业的加班大家别宣传、别关注、别指责.......
等到后面他们终于发现为什么一群人996、一群人没工作,一群人有钱无时间消费、一群人有时间无钱消费,一群人有钱无时间生育、一群人有时间无钱生育.........
那时候可以说,“烘托到位了”。
我觉得我的这个观点很容易被大家误解为“阴阳怪气”,你仔细想想真的是这个道理,如果这些加班的事情曝光一次,象征性打击一次,后世之人可能复盘这段历史的时候会得到一个结论“当时是有抑制严惩企业加班行为的,所以后来的问题应该不是纵容加班导致的”。
为了民族和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我们这代人到底会如何可能也不是那么重要,星辰大海必然不会伴随着人口的锐减与少子化,哪怕我们是极卷的“牺牲品”,多年后再也没有企业敢对年轻人们说“你不干有的是人干”、“末位淘汰,打C的自己滚蛋”.......这就够了。
发布于 2023-07-20 00:03・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九乡河龙牙 - 18 个点赞 👍
最近一段时间来,明显有一股力量在暗地里搞比亚迪,各种抹黑泼脏水,他们的目的昭然若揭,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原因嘛,大家都清楚,比亚迪卖得太好了,市场蛋糕就这么大,你多切了一块,别人就少了一块,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能不遭人嫉恨吗?
市场竞争本来是靠产品力来竞争,可是这方面实在是搞不过比亚迪,比亚迪的销量还是节节爬升,拉都拉不住,于是只能想一些“盘外招”,既然真刀真枪干不过你,黑枪暗箭就来了。
就拿这一次所谓的比亚迪通报“一到点就下班员工”来说吧。
什么叫“通报”?这“通报”一词可不是什么好词,常常和“批评”一词连用在一起。那么,比亚迪是批评员工到点就下班不好吗?是在暗示员工下班后要继续加班吗?
看了一圈答案,可惜谁也拿不出证据来证明这一点,反而有人指出这张图是假的,一张出处不明的图到处拿来宣传,目的不言自明,不管最后真相是什么,造谣的人都已经达到了目的——产品卖不过你,我抹黑你,让你声名狼藉。
不得不说,网络上的水真的是很深,不知道是谁家的水军在带节奏,指桑骂槐,无中生有,声东击西,浑水摸鱼,张冠李戴什么招数都有;高级黑, 反串黑,恨国党,1450,五毛,什么人都有。
以前很多水军喜欢给华为扣“爱国营销”的帽子,现在这顶帽子扣到比亚迪头上了,以前对付华为的那些招数和套路,现在比亚迪也都要一一领略一番。
欲戴王冠,先承其重。
比亚迪这顶新能源汽车世界第一大帽子不好戴,后面各种各样的黑料看来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现实的世界。
刚刚最新又传来消息,比亚迪公关部门的人终于干活了——“上述内容是假的”“相关内容正在处理中”。
比亚迪这么大公司没有法务部吗?干嘛去了,上图中也找不到呀,都按时下班了?这不去起诉几个吗?
回头一看,问题也改了,变得真快啊!
编辑于 2023-07-20 15:43・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周臻 - 11 个点赞 👍
某迪现在越来越像某为了
强制加班搞水军爱国营销删帖限流民族主义偷工减料违规偷偷ota违法 无人能奈何
学某为那一套,一下子冲上去了
这就是某为的示范作用
可想而至,看到了效果,以后会更多企业向他们学习。
甚至遍地爱国企业
合法合规经营的企业将被淘汰,按时下班将越来越成为了一种奢求。
发布于 2023-07-20 13:15・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蓝海 - 8 个点赞 👍
一直想看到我们国内的企业能够像外企那样遵纪守法,不要各方面苛待员工,这是原本企业该有的样子,但现实中却太难看到了。
都在夸外企福利待遇好,管理人性化,为啥我们的企业就只剩下内卷,总想用最少的薪酬让员工付出最多的劳动力。
「员工到点下班」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应该被拿出来通报批评吗?
现在销售岗的员工,很多都遇到了“业绩不达标,时间来凑”的管理方式。
比如我闺蜜加盟的贝壳下的房产中介:
贝壳管理算是比较严的企业了,各方面规范化和培训做得也还不错。加盟店部分管理要求按照贝壳统一管理。
对于业绩好的员工来说可能自主都在谈单,带看,联系客户等,但是业绩不好的员工,就不能按时下班。
他们之前的下班时间好像定的七点半,但是如果业绩不达标,你就必须打完多少个客户回访电话,房源维护电话等。
有没有业绩排名,末位淘汰或者业绩不达标淘汰的目前不太清楚了。以前不忙的时候还会去她店里转转,大家也会讨论一些管理问题。
所以对于这种「员工到点下班」被通报批评的行为,估计很多企业都有吧,只是比亚迪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了。
既然已经辟谣了,我们还是相信比亚迪吧。如果只是公关行为,我相信比亚迪内部也会加强管理,改善类似这些问题的。
可见,一个大企业有多少双眼睛盯着的,还是需要严于律己才能不让别人抓了话柄。
如是是造谣,对于恶意造谣者,也需要做出相应处理和追责,最好能公布出来。
现在这个听风就是雨的互联网社会,个个都是自媒体,很多时候事情原委是什么都还没搞清楚,就开始人云亦云了。
之前不是才报道过一个网络暴力,让一个刚失去孩子的母亲跳楼自杀了吗?最后这些人只是被封号,可别人失去的是生命。
我们作为互联网人还是不信谣不传谣,理性吃瓜比较好。那对于这些知名企业来说,既要维护好自己的形象,也要敢于接受大众的监督。
发布于 2023-07-21 10:44・IP 属地重庆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江婉婉 - 5 个点赞 👍
我结合过去在制造业当工程师的经历,聊聊我知道的情况。
首先是那个流传的“到点下班人员”的图片。
为了营造内卷和狼性文化,很多企业会结合员工的考勤数据,给加班进行排名,尤其是制造业和互联网行业特别喜欢这么干,具体做法主要有下面几种形式:
比如说,对各部门的加班强度进行排名,这个数据基层员工可能并不知道,一般是管理层内部开会时通报,加班时数靠后的部门主管会被上级施压,有些部门主管如果把压力转嫁给工人和工程师的话,就会被基层员工知晓。
再比如,对员工的加班强度进行排名,这个数据一般是部门内部的员工相互比较,排名强度靠前的没有奖励,排名靠后的会被部门主管约谈,绩效考核会靠后,甚至会因此成为优先裁员和被劝退的对象。
还有一种操作,就是要求基层员工每个月必须加班xx小时、每天必须待到几点才能走,周末必须来一天之类的“强制加班”操作,没达到要求的会被约谈,甚至会被劝退。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公司制度,也有可能是个别管理层作妖自己要求的。
制造业整体都很累,但制造业各个部门的强度还是有差异的。负责量产产品的、跟进产线的岗位最累,基本都是996+的工作强度,还有值班倒班的困扰;不需要随时跟进产线的会好一些(大概995),行政职能类的岗位,很多人可以正常早九晚五。
至于这个图片的真假,我只能说“五五开”吧,或者是内部流出的真数据,或者是有人编造的假数据,真实性挺难证实的。
然后是那个“违纪公示”的图片,那个大概率是真的,我的前公司就这么干过,我还上过榜呢(滑稽),而且我朋友也向我反馈其它企业也这么干,属于制造业通用的行为。
制造业会设置专门的队伍定期巡视,主要关注物品摆放和员工工作情况,一个是保障安全(工艺那边东西乱放可能会导致事故),另一个是约束员工划水摸鱼的行为。
像我这种研发人员,大部分时间在格子间工位上,他们主要检查工位物品摆放是否整洁,还有员工正在干什么,用手机随时拍下来。
再然后,他们会定期给所有员工发邮件,通报检查结果,并贴附他们拍摄的照片,被拍到的员工需要把整改后的照片发过去,才算证明自己改了,而且会影响绩效考核。
其实巡视的人积极性也不高,而且工厂要求它们每天二十四小时巡视,所以它们是十二小时两班倒的工作制度,值班倒班逃不掉。而且他们也知道这是得罪人的活,不敢管的太严。
但是公司通常会给它们下死命令,每周必须拍几张照片,通报几组案例,不然就会影响绩效甚至扣钱,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干,站在其它劳动者的对立面。
无论信息真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工作强度大”是制造业的铁律。
各大平台上都有很多给制造业工作强度洗地的文章,而且格式都差不多,什么早九晚五啦,正常下班啦,福利多多啦,工作氛围好啦,希望能待一辈子啦。
这种明显一眼假,或者是企业HR按上司要求在各大平台发布的,或者是花钱让水军写的,可能有的人比较幸运进了不错的岗位,但个例不能代表整体,大部分制造业工人和工程师的幸福感是非常堪忧的。
发布于 2023-07-24 12:38・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很无名少年 - 4 个点赞 👍
这家车企是我见过最宽容的公司!
面对用假截图全网黑自己人,他竟然不报警……它真的,我哭死。
发布于 2023-07-23 00:26・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休祺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李工 - 3 个点赞 👍
我有朋友在比亚迪,这些都是真的,基本上员工要准点下班可能都要提前一到二天申请,然后工位都有摄像头可以抓看,离开工位总时长也可以统计出来,但是比亚迪经营好的时候,奖金也发不少,已经算是国内工厂还算可以的存在了。
为什么现在会变成这样呢?究其原因还是汽车行业卷阿,经营压力大,特斯拉的玩法属于不讲道理,冲击力太大了,关键还开源,让更多人进来抢饭吃,其实我们很多国产品牌都很难经受的住国际品牌的冲击。
互联网大厂们虽然有一定的政策优势,但是能守住阵地把谷歌、雅虎、优步逼退出去,属于非常了不起的。我们看可乐到现在还打的国内饮料起不了身,快餐行业算是刚刚在k麦手下喘口气,奢侈品就不提了,轻奢产品也是,戴森这种进来,我们只能抄,用低品质打低价,能杀出重围的比如瑞幸才是了不起,能超越的比如大疆才是真的民族之光,但是你看大疆非常低调,从不靠爱国营销绑架,别人闷头搞科研,研究产品。
为什么我们的品牌真正拼市场干不过别人,因为我们的品牌被“保护”的太好了,说句我是国产,品质一般价格略高也会被容忍,管理落后性价比低也有支持,更有一些就是靠政府补贴哺育,扛不起冲击没有竞争力,我们一门心思就研究产品,我们研究产品的不多,更多是研究人,研究营销,研究领导,自然搞不好。
产品和品牌竞争力下降,没办法只能压榨员工,希望多挤出一些奶来,一些不讲客观情况的KPI压下来,层层盘剥,最终就是一线累死,员工在长期疲惫的情况下,对企业认同感和工作认同感下降,创造力极度下降,造成竞争力再度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我们一直所谓的“人口红利”,说白了就是低廉的劳动力加上无底线的压榨方式,那政府会管吗?开玩笑呢,这是我们核心竞争力,当地官员最大的kpi是税收,不是老百姓开不开心,把比亚迪打倒了,税收下降,本地官贬值,你养它?
那是最近几年,我们企业才这样的吗?并不是,之前的更夸张,只是这几年毛还没长齐,牙还没补齐,叫的却开始凶了。
发布于 2023-07-22 11:23・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早月先生 - 1 个点赞 👍
我的想法和大家不太一样,其实我觉得,越是这种大公司,每一个员工的个体作用都越趋向于螺丝钉。
就别说什么应届毕业生流失率高,来来往往了,哪怕走了某个节点单位的某节点部门的部长,宏观对整个集团的影响微乎其微。内部再选拔一个就是了,没有就兄弟单位调拨,大公司从不缺人才。
这只是说到入职离职,至于平时工作中个别员工摸摸鱼啊啥的,对分公司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领导只关注结果。
人力运营这块,分公司对上汇报,肯定都是汇报些用人完成率啊,用工成本浮动啊这些大的、直观的KPI数字,然后一笔带过什么员工关怀啊、破冰活动啊等开展情况。
至于对内,一级大领导对二级领导都是直接要结果,比如总经理对管理部长;二级对三级也是,比如管理部长对人力资源负责人;具体工作怎么开展那都是人力资源负责人琢磨的事。
像这种早下班晚下班排名,我们也搞过,其实都是人力负责人自己拍脑袋搞的。
也许是某次会议,大领导吱了一嘴:每个节点都要思考怎么为公司经营做贡献,要有新想法,下次会议跟我汇报。
像我这种工业园,制造端怎么保质保量交付订单是主营业务。于是乎,设备部说我们要解决设备瓶颈、品质部说我们要管控好出厂品质、采购部说我们要拉通供方准时到货……
有些部门它的主营业务实在跟生产不直接挂钩,比如行政、运营、管理这些部门,想破脑袋想不出来,又觉得得显得自己干事了,那就整顿一下工作作风吧。
编辑于 2023-07-20 13:45・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Lhope - 1 个点赞 👍
国内的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都钟情于内耗,混得风生水起的往往是人精而不是人才。
而这些这些人精就是踩着炮灰和韭菜的尸骨爬上去的,它们从来不管底层人员的死活,甚至说为了达到目的不计成本,即便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因为不是用它自己的脑袋撞的。
这个社会需要洗心革面的变革,才会有马斯克那样善待同胞的优秀企业家。
内容来自公众号:美槑厍
奴才不会爱惜和自己同出身的同胞 发布于 2023-07-20 15:53・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美槑厍 - 0 个点赞 👍
首先这个通报是在哪儿发布的?有没有官方的通报?总不会又是这边吹特斯拉涨奖金,那边造谣比亚迪通道到点下班压榨员工吧?
另外现在的舆论环境,相信哪个公司也不会傻逼到公开通报员工到点下班
发布于 2023-07-20 09:44・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蔡正虎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葱歌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自由雪熊 - 0 个点赞 👍
这种消息一般不会空穴来风。
其实现在各个公司多多少少都会加班,但是一般取决于工作效率,能在工作时间内高效完成工作,这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但是本来正常的八小时工作制,到点下班却成了不被认可的。
难道工作时间摸鱼,下班时间加班,才是领导认可的吗?那只能感慨这种加班文化是我们的悲哀、是领导的悲哀、更是公司的悲哀!
发布于 2023-07-20 21:42・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Helen姐说留学 - 0 个点赞 👍
太对了,原来在某润的时候,明明每天六点下班,部门领导非得为了啥工作负荷度,强行加班一小时。
后来某天七点走,刚打卡完进电梯遇到了同事,好哥哥直接震惊“这么早就走了?!”
不是很理解,一天八小时高强度工作(内网机➕监控,划不了一点),非得多这么一两个小时干嘛?匀出来的时间领导们是能拿去休年假吗?
逆天。
发布于 2023-07-21 00:18・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全城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Daddy Su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