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特斯拉在宣布降价后,中国三天内获 3 万辆订单?
- 724 个点赞 👍
首先三万订单这个数字不是官方的,只是外界猜测的。
当然也可能是媒体有相关渠道,能够得到内部数字。
不过,根据孙少军的微博推算,真实数字可能也差不多。
特斯拉全国门店数量320,孙少军这边的统计是110~130个订单,取中间值120,那么特斯拉拿到的订单数量大概为3.8万。和媒体爆料的数字基本在同一数量级。
以特斯拉如此幅度的跳崖式降价,居然只拿到了3万多订单,这是个非常差的表现。
去年10月24号降价之后,特粉和前几天一样欢呼雀跃,特斯拉又拿了好几万订单!(当时流传的数字肯定不止三万)
没过几天,特斯拉又推出了保险优惠和提车奖励。——情况不妙啊。
今年开年才几天,价格再次暴降,新增订单居然只有三万多了。
特粉很喜欢吹特斯拉有多赚钱,毛利有多高市值有多高。
根据特斯拉三季度的财报,特斯拉的毛利率是27.9%。
以Model Y长续航版本为例,价格从39.49万降到30.99万,降幅21.5%。
按照最粗糙的计算,Model Y长续航版本成本28.47万,现在毛利润只剩下2.52万,毛利率只剩下8.2%。
虽然我不太明白粉丝吹厂家利润高,并以此为傲到处吹是一种怎样的脑回路,但是特斯拉现在接连降价,也没多高利润了呀。
哪像个高科技企业的样子。
当然特粉可以说这是特斯拉多良心。
之前,特粉吹特斯拉利润高,现在特斯拉的官方口径又是贴着成本定价,这也是打特粉的脸了。
并且,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价格远远低于在美国的价格。https://3g.163.com/dy/article/HQL3LL3R0552TGP7.html?spss=adap_pc
在中国,后驱版Model 3的售价是美国的7折,高性能版是美国的75折。
Model Y 的差价比例也差不多:长续航版中国卖30.99万元(4.49万美元),美国卖6.6万美元;高性能版中国卖35.99万元(5.21万美元),美国7万美元。国产长续航版价格是美国的68折,高性能版是美国的75折。
美帝有良心想,中国有良心特。
特斯拉在中国如此良心,肯定与狂收几十万订单,并每月疯狂交货二十多万的比亚迪无关,一定是这样。
特粉一直喜欢吹特斯拉的市值。虽然我不太清楚粉丝吹厂家的市值,并引以为傲是什么脑回路,不过特斯拉的股市表现实在是太糟糕了。
特斯拉股价过去一年多从峰值414.50美元,缩水到最低101.81美元(这两天涨回到了118美元),市值最大缩水幅度达75.4%,这是非常差的表现。
特粉总是觉得特斯拉是个高端豪华品牌。实际上,特斯拉起步价不到23万,顶配型号也就36万。
特粉总是觉得特斯拉疯狂爆卖,是个多么主流的品牌。实际上特斯拉在中国市场2022年月平均零售交付量也就3.5万左右。(乘联会12月零售数字还没出来,我拿前11个月的数字做的估算)。
上个月的批发量倒是有,5万多。特斯拉营销部门特别喜欢在月初先把每月批发量吹出去,为啥呢?因为这个数字是包含出口的,数字显得比较大。然后在每个月统计出口的时候,特斯拉还可以吹一下在中国汽车出口量里特斯拉占比有多高。一鱼两吃了属于是。
至于零售量嘛,那就由乘联会过一阵再公布,反正那个时候批发量已经先入为主了,大家对特斯拉销量的印象就是那个远远高出国内实际零售量的批发量。
看营销看音量,特斯拉是个主流大厂。看价位档次和交货量,特斯拉一直是个边缘小厂。
比亚迪汉的均价大概是27万左右,连续四个月交车超3万辆。
这么说吧,比亚迪现在也就是产能不足,不然单单汉一个车型就能在价位档次相当的情况下,销量吊打特斯拉全家。——而且比亚迪二三十万的车型还不止汉一个。
实际上,特斯拉无论是价位档次还是销量,都远远不及大众对他的印象。
特斯拉总是以科技时尚新潮品牌的形象出现,其实Model 3和Model Y已经是七年前和四年前的车型。
面对疯狂内卷的中国汽车市场,特斯拉的产品更新和迭代能力,哪里像个有研发实力的科技企业。
而且,特斯拉2023年也拿不出什么新车型量产交付,顶多有一个改款。
特斯拉唯一牛逼的,是营销吹牛立人设。特斯拉成功的让大家觉得它是一个主流科技豪华品牌,实际上特斯拉既不主流也不科技,更不豪华。
与特斯拉无敌的吹牛营销立人设能力相比,特斯拉的研发能力交付能力一直差的令人发指。
很多人觉得特斯拉是奔驰宝马奥迪杀手,其实无论价位档次还是销量,特斯拉都被奔驰宝马奥迪,以及比亚迪甩出10条街。
比亚迪纯20万以上的车型,汉,唐,海豹,护卫舰07,2022年12月卖了6.7万台,均价在二十六七万。
比亚迪D9,单个车型,均价41.5万(12月更高),上个月卖了6000多辆。
就这,还有很多人嘲讽比亚迪是出租车,觉得比亚迪的档次不如特斯拉。
实际上,即使在特斯拉本身所处的价位,比亚迪在产能不足交不过来车的情况下,销量也远远甩开特斯拉,杀的特斯拉屁滚尿流。
D9均价40多万,上个月交了6000多还供不应求。特斯拉顶配才36万,产品档次跳起来才能摸到D9的膝盖。
仰望品牌发布了,U8越野车定价在百万元级,而且已经爆单。可惜大概要半年才能交货,我这就先不放进来了。
我从去年十月开始踩特斯拉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黑他,而是因为他的重要指标太差,我才我不得不看衰特斯拉。
比亚迪这样的友商价量齐升,已经够特斯拉窒息的了。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其他的中国新能源厂商,特斯拉降价了也打不动!
理想L9、L8,这可是纯三四十万的车型啊,上个月卖了两万多。
蔚来也没有30万以下的车型,一个月卖15,815。
极氪也不声不响的追了上来。极氪001,均价33万,上个月又卖了一万多,连续好几个月销量破万了。
价格50万的极氪009,这个月也开始量产交车了。
在特斯拉二三十万的车型这几个月疯狂降价的情况下,这几个三四十万的国产新能源车型不为所动,完全不需要跟随降价,而是忙于拉产能交车。
市场已经证明,即使特斯拉前几个月大幅降价,对消费者也没有什么吸引力,中国新能源厂商根本就没有损失什么订单。——是不是与汽车营销号和媒体的调调截然相反?
总是有人觉得特斯拉比国产品牌高一个档次,国产品牌毫无还手之力。实际上,即便抛开比亚迪这个一直痛揍特斯拉的大boss不算,只把现在的理想蔚来极氪三家捆起来,那么,在这三家价位档次远高于特斯拉的情况下,销量总和依然能甩开特斯拉!
再后面还有价格同为二三十万,月销一万多的华为问界虎视眈眈。
再过几个月,弄不好,单单极氪一家就可以在超出特斯拉均值的价位档次上,销量也追上特斯拉。
很多汽车营销号和媒体凭印象写文,这是不对的。
要分析数字。
原来,只要特斯拉一降价,中国的汽车媒体和营销号的主流调调是什么呢?哎呀,经济大形势太差呀,国产厂商压力山大,要扑街呀。
其实,只要随便扫一眼数字,再稍微加上一点点逻辑能力,就知道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真相一直是,国产厂商的产品力比特斯拉强太多了。尽管在汽车媒体调调中,特斯拉是消费者首选的强势品牌,降价对消费者属于开恩,对国内厂商属于泰山压顶,但实际上,真实的市场情况是,消费者经过比较之后大量放弃特斯拉的古董车型,特斯拉再怎么吹牛降价也拿不到足够的订单。是国产新能源厂商揍的特斯拉还不了手,除了接连降价,别无他法应对。
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特斯拉在降价后还是卖不出去几台车,而国产厂商一边涨价还不愁更多的订单,卖出更多汽车。
从去年七月份开始,一直就是比亚迪蔚来理想等国产厂商揍的特斯拉满地找牙,给了特斯拉很大的压力,而不是相反。
特斯拉的订单池被国产车迅速抽空。自己价量齐跌,而友商价量齐涨,对特斯拉来说是非常差的形势。
这次特斯拉降价之后,终于有部分媒体和营销号反应过来了:其实特斯拉降价原因很简单,就是拿不到订单。特斯拉的产品力不仅没他们想象的那么强,而且是非常弱。即使有吹上天的营销加持,消费者只要稍微和国产车比较一下,还是会大量放弃降价后的特斯拉,选择价格岿然不动乃至不停上涨的国产车型。
我一直说,以特斯拉的执行力,在中国市场是没有资格活下去的。
在中国市场活下去的唯一办法是,与中国新能源厂商拼手速,死命卷,拿出适合中国市场,贴合消费者需要的车型,并快速量产铺货。
多年以来,特斯拉已经证明自己低下的研发能力、执行能力做不到这一点。
中国汽车市场对于特斯拉来说,就是个死局。
特斯拉数次付出惨重的品牌代价,接连大幅降价之后,还是没有拿到足够的订单。这几个月特斯拉的热搜就是,降价,维权,又一轮降价,又一轮维权。
然而毛利空间都快被吃完了。
接下来怎么办?
短期来看,特斯拉还是要继续降价的,这点订单过两个星期就交完了,再不降价就只能重新压库。
如果降到广汽埃安的价位档次就搞笑了,我就只能拿特斯拉跟广汽埃安,比亚迪秦宋元相提并论了。
长期来看呢?特斯拉哪有什么长期,它在中国市场根本活不下去。
编辑于 2023-01-11 11:48・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凯二七 - 216 个点赞 👍
并不乐观那。
此次降价幅度可谓空前,不过效果并不理想啊。
特斯拉走量的两款车太老了,早就该换代了。
其实特斯拉的品牌价值可以很轻松的站稳30万价位,如果去年就把改款车型放出来,加量不加价,把续航、内饰、空间、隔音等方面全面升级,依然战斗力很强。
把价格降到20多万的区间,反而是步臭棋。
编辑于 2023-01-10 19:25・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到此为止 - 63 个点赞 👍
只要价格足够低再烂的商品也会受欢迎,这点在不同的商品上都得到了证明,汽车也不例外。汽车也是一样,这不丰田也刚公布,2022年在中国市场的新车销量为194.06万辆,较上年减少0.2%。这是2012年后十年来首次同比下滑。其中,12月同比减少19.8%,连续两个月下滑。
其实丰田这个销量不错了,主要是它22年一直降价换销量,21年还加价的车现在都降价促销,还没去年卖的好。这俩品牌单车利润一对比更明显,特斯拉和丰田在21年初单车利润差不多,这也就过了一年多现在特斯拉平均每辆车的利润是丰田的8倍!比奔驰、宝马还赚钱,你说总有这种事儿是不是说不过去。
这说明了什么?这就是说特斯拉的利润有点太高了,降价本来就是应该的,你看看那内饰,看看那配置,不降价不好卖才是应该的。
3天3万订单多吗?真的不少,因为特斯拉国内现在真没什么订单了,看看22年巅峰时期的时候订单能有20万左右,要不是不好卖也不会三个月降价两次。不过个人感觉新车出来后还是会被刺,买电车我始终认为要有买数码产品的觉悟,就是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迭代更新会相对比较快。
降价促销这种屡见不鲜,再比如iPhone 13刚上市就破发,没人买,结果过了多半年618降价促销,销量暴增,断层第一领先。
编辑于 2023-01-11 10:02・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养猫的哈士奇 - 52 个点赞 👍
目前这个问题下,有不少回答都认为特斯拉降价仅换来3万订单,整体不及预期。
然而我个人的看法可能有点“和稀泥”,我认为特斯拉这波降价的成果整体来看中规中矩,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之前回答中,我分析过特斯拉这波降价被动多于主动。
很关键的一点在于,特斯拉这轮降价幅度太大,动作太猛。
作为特斯拉销售主力,此次降幅高达数万,价格均突破历史新低。
这还只是官方指导价,部分地区叠加店内补贴,实际成交价还要更低。
一口气降这么多,对老车主情感和品牌影响不可能没有负面影响。
……
实事求是的说,特斯拉主力产品已经略显老化,更新迭代速度明显不足。
特斯拉Model 3量产至今已有7年之久,且这些年来总体上看一直是小修小补;
特斯拉Model Y相比Model 3有改进,但整体而言也是同平台的产物;
纯电皮卡Cybertruck我个人曾经寄予厚望,奈何特斯拉动作太慢,至今量产计划仍停留在PPT层面;
更不要说Model X,我已经记不清多少年没有真正意义上换代了……
而在三电系统层面,特斯拉46800电池本就算不上划时代的革新,结果目前产品性能和量产进度均不及预期。
再加上FSD高阶辅助驾驶目前仅在北美推送,特斯拉各车型带给消费者的新鲜感自然有所不足。彼时特斯拉刚刚降价,很多话我没说太狠。
如今特斯拉降价后引发各类讨论乃至消费者维权,大家也都看见了。
更进一步说,目前特斯拉主力车型Model 3和Model Y,中国市场售价仅有美国本土的七成五到八成。
以至于网络上有调侃:“美帝良心想,中帝良心特”。
说到底,还是市场竞争环境使然。
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激烈,特斯拉的价格自然稳不住。
而对于降价可能的影响,我的看法则比较中立:
一方面,特斯拉大幅降价是在消耗其积累的品牌价值,我从不认同“特斯拉降价打垮国产”的言论。
另一方面,特斯拉多年积累的品牌价值仍然不菲,我不认同“特斯拉降价是品牌自杀”的看法。如今分析特斯拉订单增长,我的看法也是如此:
一方面,如此大幅降价只换来三万订单,还不到上海工厂半个月的产能,这结果很难说非常乐观;
另一方面,三万订单毕竟只是降价头几天的效果,预计未来订单增长仍会部分延续。
就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2023年市场竞争大概率空前惨烈,具体原因可以看这个回答:
特斯拉大幅降价锁定的订单,即是满足自身产能,也是在打击竞争对手的潜在市场。
实事求是的说,我认为特斯拉大幅降价对国内品牌会有不小冲击,未来数月内很可能有一家甚至多家企业跟进降价。
当然具体来说,特斯拉降价对不同品牌影响也有不同:
我个人认为,蔚来和理想受冲击相对较小,小鹏受冲击相对较大,问界和比亚迪(少部分车型)也会受一定冲击。
蔚来高端建设较为成功,主力车型售价已经跟特斯拉拉开了身位,两者用户群重叠度不高;
理想主力车型均为增程,主打的也是6/7座家庭用车,跟特斯拉形成了显著的差异化;
这两家受冲击相对较小,应该没什么争议。
小鹏在自动驾驶研发方面相当执着,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很多,我个人认为是挺难得的。
只是说实话,小鹏目前的销售主力P7与特斯拉Model 3定位比较相似;
重点发力的新锐车型G9也是五座,势必会受到Model Y的影响;
再加上G9上市时尽力调整型号和售价的操作,对小鹏也是不小的打击。
好不容易G9的销量逐渐爬升,这档口碰上特斯拉大幅降价,运气确实不太好。
问界目前是增程/纯电两条腿走路,增程销售占比相对多些。
相应的,问界产品层面的强势点主要是大电池增程+鸿蒙智能座舱,跟特斯拉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化。
但Model Y降价对问界终究是有影响,而且问界目前缺失高阶辅助驾驶,这方面确实是短板。
期待后续搭载MDC套件的新车问界M9,带动问界品牌整体向上发展。
比亚迪目前气势如虹,在手订单仍然相当充足,前不久还刚刚宣布小幅涨价。
整体来看,作为两超之一的比亚迪,可以说是最不担心特斯拉降价的品牌。
前不久比亚迪刚发布超高端品牌仰望,手握易四方平台新锐技术,更显游刃有余。
但实事求是的说,比亚迪目前中高端车型跟特斯拉还是有明显的竞争关系,客户群也有重叠。
比亚迪汉相对好一些,走的是传统B价格成熟稳重实用的路子,跟特斯拉Model 3定位有明显不同。
但比亚迪汉目前月销量高达两三万,少部分客户还是有可能转投特斯拉。
更何况还有新锐车型海豹,不论价格还是定位均与特斯拉Model 3颇为重合。
所以我认为,比亚迪整体肯定是不在乎特斯拉降价与否,但少部分车型仍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另外,过去我不止一次强调过:
2023年特斯拉可能会带着新46800电池+HW4.0算力平台+FSD全面反攻,届时可能对国内车企形成真正的挑战。
不过目前看,特斯拉46800电池不论性能还是量产进度都有些不及预期。
考虑到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同样量产在即,特斯拉在动力电池层面可能仍不占优势。
FSD能否在北美之外广泛推送,同样是个未知数。
以目前特斯拉较为缓慢的更新迭代速度,2023年未必能拿出太多大牌。
只是我个人一直秉持一个态度:料敌从宽。
蔚来新平台不断发力,理想品牌和用户群不断巩固,小鹏和华为在国内部分城市推送城区高阶辅助驾驶,这些都很不错。
希望未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更全面的发展,也希望国内半导体产业与汽车产业合作实现突破。
发布于 2023-01-11 20:34・IP 属地天津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现实主义理想者 - 27 个点赞 👍
这个成绩看起来还不错,认真分析,可以说四个字,大失所望。
其实理想中这次调价以后,三天新增的订单应该在20万,最少三天也要积累10万以上的订单,才说明情况比较好。
MODEL3 是一款上市7年的的老车,Y 也是上市4年的老车了。这里不讨论车的性能,但是意向的用户,应该对车辆的性能,各种指标都了然于胸了。
类比一下原来的双十一购物节,调价以后,想买的人都会在几天内下单,然后这个订单增长速度会迅速下落是一种消费者市场的自然规律。
3万订单,按照正常情况,单就国内市场来说,不足一月的产量。每天一万订单,看着很多,但是和比亚迪对比,估计比亚迪全年产量400万左右,或者说,比亚迪每天都是这样的成绩。
即便和曾经高峰的特斯拉自己对比,3万订单,也不过是两个星期的产销量。这次降价力度这么大,3天没拿下十万订单,后续市场,只能在观察了。
编辑于 2023-01-10 23:00・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angel007 - 11 个点赞 👍
2023年第1周的上险量数据:
比亚迪上险量35924辆,环比-35.5%,新能源占比46.65%;
特斯拉上险量2110辆,环比-51.4%,新能源占比2.7%;
这个数据说明什么?说明特斯拉在12月由大规模的逼交(以国补清零的名义)行动之后,除了大降价,再也没有办法推动交付数量提升。
根本不是陶琳说的什么工业产品成本核算有滞后性,当初特斯拉涨价一周涨两次,你还有脸说工业产品成本计算有滞后性?
特斯拉再不降价,市场都给比亚迪抢光了。
要知道,以前特斯拉才是在新能源市场上占比40%的那个。
现在新能源市占率如果连3%都不到,现在来到史上最低价之后的特斯拉,3天3万的成绩真的远不如之前。
只能说这一轮,特斯拉这么玩用户,真的伤了元气了。
对了,近期下订单的也别着急提车。特斯拉这一轮停产,一方面是订单不足,减少产能。另一方面是生产线改造,23款年后估计就出来了。
现在23款马上就来了,花同样的钱,你说你是要提个22款,还是提个23款?
千万别急。订单可以下,提车不要急。
反正订单还有半年,这一波订单用户千万别冲动,省得过了年,你们还要去找特斯拉维权。
编辑于 2023-01-10 19:53・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逸杯二锅头 - 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Rant - 6 个点赞 👍
记住,
大家都是会用钱包投票的。
第一梯队 + 品牌加成,
22W的价格我都心动了...
某些城市还继续送牌,
要什么自行车啊~
利益相关:BYD车主。
发布于 2023-01-10 22:50・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李国宝 - 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2157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NEBRASKAJ - 3 个点赞 👍
中国网友就是牛X,一谈到疫情,都觉得自己比国家智囊团都聪明,都明白,谈到商业,都觉得各大商业巨子是沙比,都没有自己看的远看的深!你们这么牛X,咋没赚到马斯克万分之一的钱呢?
舔一下比亚迪或者特斯拉,你的钱包里就能多出买一辆汉或者M3的钱了?贬低笑话一下比亚迪或者特斯拉,这两企业就破产了?任何产品,任何事物都有好与不好的方面,比亚迪有其比特斯拉更好的地方,反之亦然,那么到底那辆车更好呢?肯定取决于你的喜好和取舍,喜欢比亚迪的肯定不会赞美特斯拉,喜欢特斯拉的也肯定不会抬高比亚迪,所以,努力赚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产品吧,而不是一天闲的在网上喷这个踩那个!你们在网上骂的欢,人家王传福和马斯卡在家里数钱数的欢!
编辑于 2023-01-11 01:28・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三个石头闯天涯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韩真宇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长颈鹿先森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风之号角 - 2 个点赞 👍
我买电车的时候,几乎把市面上的都试驾了。实话讲,只要你对品牌没崇拜,特斯拉就毫无优势可言。
试驾一圈你就明白了。
特斯拉降价是个趋势,以后它走小米路线。特斯拉这个品牌,实际上没有品牌护城河。
苹果当年是横空出世,想别人之不敢想,能别人之完不成。其产品的震撼力是今天的青年人想不到的,因为大家太熟悉智能机了。
特斯拉则不同。特斯拉只是一台配备了更多辅助驾驶的电车而已。电车是车。电,人们没感觉。人们使用的是车。在车中,特斯拉并没有任何震撼感。作为车,特斯拉不要说跟法拉利、迈巴赫没法比,跟BBA也没法比。它只能跟电车比。辅助驾驶也不是自动驾驶,辅助驾驶也不是新奇的东西。
电车的话,特斯拉并不是开创者。电车是个趋势,中国一直在做,并不落后。因此前几年中国电车高速发展后,特斯拉在中国毫无优势。与其说特斯拉品牌自身有品牌力,不如说它作为美国货有品牌力。
美国人或欧洲人,若能给中国车企以中国给特斯拉的本地建厂条件,特斯拉在欧美也将十分困难。
发布于 2023-01-11 07:36・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卡卡罗特 - 1 个点赞 👍
这个结果其实早就可以预料得到的,就像我在这个回答中写的那样“对于消费者来说始终是钱包说话,此时上车是个非常好的时机。”
无论你多么讨厌或者喜欢一个品牌和产品,最终是否购买它还是要以手中的钱包说话,特斯拉的这波降价,其实就像iPhone14那样,刚上市时候大家骂声一片毫无新意,然而等到双11一张满减600的大额优惠券砸下去,顿时就占据了京东和淘宝的双料榜单。
降价带来的订单暴增,对特斯拉来说压根就没有什么好评价的,毕竟本身就是畅销车型。这个时候你还不上车,也许就错过了最后一次降价的机会。
虽然订单暴增3万,但是150万辆的预期却并没有到达,若放在平时是比较严重的事情,放到22年口罩风波,都是也正常,毕竟大部分车企都达不到预期,是比较常态的情况。
当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特斯拉本身的竞争能力大幅度下降,不然完全可以保持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态而不降价。
而且,此次降价还有可能是因为model3到了寿终的时候,改款换代的model3就要上了。
到时候下放的方向盘、一体式铸造、更好的电池和车机,都会让model3的成本下降,所以此时上车虽然能够以更加便宜的价格购入,但是很有可能在一年内甚至就2,3个月内,面对新model3的暴击。
编辑于 2023-01-10 17:27・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刘三姐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何哀 - 1 个点赞 👍
某粉丝逻辑
涨价:利润率这么高?资本家
跌价:呵呵特效子又被割韭菜了吧还是车不行看我xxxx秒天秒地秒空气。
一个月卖5万:我早说了就这车傻逼才买
3天卖3万:(刘浩存脸)嗯…我觉得并不理想啊,品牌越降越不值钱。现在是低端牌子了。
行行行好好好你们宇宙第一。
你又不买你还天天搜索特斯拉使劲评论的样子真的好好笑啊!
发布于 2023-01-10 21:20・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匿名用户 - 0 个点赞 👍
这销量还是差强人意,之前有说第一天七万这个还不错。
还是等等官方数据吧。
人流量增多,看新闻应该问题不大。
说大幅降价么,也就比史低低了一万不到,不过升级了电池和amd车机,一副加量还减价的气势,更有性价比了!
对的,没错特斯拉m3低配,至少是个人认为最具有性价比的车型,等新车出来可能有所变化。
看各种小故事,说是大约抢的比亚迪汉和海豹的用户,看来口袋还是决定屁股多一点。
不过不重要,今年应该是特斯拉步入汽车市场第三阶段的重要时刻,也就是,高端,中端,到低端车型的这个阶段,这算开了个好头,等3月份吧,新的市场战争会打响到时候再看。
发布于 2023-01-10 21:17・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逐风 - 0 个点赞 👍
调价订单上涨对于特斯拉和消费者都是好事
谁急谁知道,你急什么呢?
评论区的各位懂爷比消费者更懂特斯拉
发布于 2023-01-10 22:32・IP 属地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一念万年 - 0 个点赞 👍
这个题目是不是想说特斯拉又行了?
依我看,这未必能持续。
大降价之后,让那些摇摆观望的人,马上就拿钱投票了。
然后呢?
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不可避免的加剧了。光看特斯拉2022年股票走势已经说明了问题。
2022年初奔400,现在100出头。资本市场向来都是用脚投票。一年75%跌幅,腰斩再腰斩,怎么可能凭一次降价,一个3天获得3万订单就发生实质改变呢?
发布于 2023-01-10 22:29・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慧有福报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zack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江华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夏橙lovexi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拉胯了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匿名用户 - 0 个点赞 👍
挺多,但也不算多。
去年11月model Y和model 3加起来就是6-7w,3w相当于降价前半个月的水平。
但这根本不够多。
这就相当于原神纳西妲卡池刚up3天,然后统计前三天的数据。
只涨这点,真不太够。
当然,最后还是要等1月销量排行出来。
发布于 2023-01-11 01:31・IP 属地中国香港查看全文>>
亚洲第一男神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匿名用户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dming - 0 个点赞 👍
新能源汽车行业本身就是当前消费和制造业中的一束光,一片花海。
降本增效是所有企业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提高购买力,在经济下降通道提升竞争力和生命力,创新活力的必修技能。
发布于 2023-01-11 02:54・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福田齐耕经典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