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工资已经很高了,为什么不舍得消费?
- 1 个点赞 👍
首先,高也没高多少,其次,也没不舍得消费
收入高主要是前五年,起薪高,初中级阶段也能快速增长,这段时间无论是跟其他理工科职位对比,还是甚至公务员都有优势。但如果有35岁以上,再加上当前大环境,很可能工资水平偏高,不具性价比,这时一旦失业找不回原来的待遇,甚至可能长期失业
另外人有钱就不会不消费,例如我们三十以上的都有房,二十多的年轻一代也有部分在家里帮助下买房买车
查看全文>>
cannel jiang - 1 个点赞 👍
工资高和舍不舍得消费有关系吗。
我还认识不少老板垃圾袋都收集呢。。。
而且程序员哪不舍得了,看上车房子最近被割惨的一多半搞it的。反倒是工资低的很多多过去了
查看全文>>
万寿帝君 - 1 个点赞 👍
只要你是上死班的,非领导阶层,无论是干什么的,都不舍得消费。
金融除外。
查看全文>>
momo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深圳赛博小韭 - 0 个点赞 👍
你把房贷车贷算上,你再看看
查看全文>>
大宝小贝 - 0 个点赞 👍
来钱比较轻松,就是你主观上觉得轻松的,那就会花。
主观上觉得这钱来的不轻松,就倾向存
查看全文>>
okkl - 502 个点赞 👍
高毛高?
我是计算机专业的,我身边的程序员,一线城市的能达到15k-25k。(25k的目前只有一个,大部分在18k-20k之间)
二三线城市的,能达到3k-13k。
别总听网上说什么毕业就20k+,点击就送。你要看学校的。大部分人都不是985/211。难道普通双非和大专都不算人了吗?很多普通本科和大专生,努力十年八年的,工资都到不了20k。而且程序员是否能高薪,和你用的语言也有关系,比如我那个赚25k的同学,他用的是go语言,之所以能赚那么高,是因为现在go还比较稀缺。他以前是做java的,工资是18k,在公司转的go,又跳槽之后才25k的。
还有的做php的同学,在北京被裁了后,最新找的工作才13k,他已经打算回老家发展了。我们这一届都已经30岁+了。你自己品吧。
此外,我们有个同学在省会java,能赚到13k。
再此外,剩下的同学或者朋友在老家工作,最低的才拿3000块钱,那个同学是在一家私立医院做技术,平时维护一下医院的官网和简单的数据,他就是觉得医院稳定和轻松才去的。此外,在老家工作的同学大部分工资都在5000到1万之间,可以说确实是比三线小城市的其他的工种赚得多一些,但也并不是多太多。多吃一两顿大餐,多买一两件衣服,多加一桶油,钱也就没有了。
发布于 2022-12-11 19:46・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匿名用户 - 476 个点赞 👍
我来个接地气的回答,我98年的,20年毕业,搞Java研发的,今年年初跳的槽,当时以两年半的工作经验(算上大四实习一年)拿到了20k的薪资。我觉着对于同年龄同经验的程序员来说,这个薪资不算多高吧,但是也不算低了。
先说下我每个月的消费吧。工资税前20k,到手16k,我要存下来10k(可能会用来买个理财什么的),剩下的6k就算是我每个月的可支配收入了,然后这6k的消费中住房占了2.6k,吃饭占了1.5k,淘宝社交各种消耗品什么的占剩下的差不多2k,如果有什么随份子的钱另算。
我尽量严格的限制我自己的消费,比如我这个月因为买棉衣和棉鞋花的钱多了一点,那么我就在社交上面花的少一点。本来想着现在疫情放开了,可以好好出去玩一玩,我在美团定了个180元4个小时的ktv,后来想了想还是退掉了,下个月再去吧;本来想着约朋友去滑个雪,也没有去,也等下个月再去吧;打游戏我也很少充钱,我玩王者荣耀七年了,到现在也才V4,总共充了也就不到三百块钱,每次想充钱的时候就告诉自己,这个游戏的乐趣在于技术和头脑的对抗,而不是皮肤的炫酷。
之所以如此严格的限制我自己的消费,没别的什么高大上的原因,就因为我穷,我需要攒钱。我是个不得不结婚的人,和很多人一样,如果我不结婚家里会给予庞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生存不会好过的,而如果要结婚那就需要买车子房子,尽管我对于这些没有什么渴望,但是我不渴望不代表我的另一半不渴望,所以我不得不攒钱。即便我已经努力的攒钱了,但是每每当我想到现在的房价时,依旧会感到绝望,我这个吃着IT红利的人尚且对房价感到绝望,其他的年轻人呢?唉,今已安得广厦何止万万间,不见天下寒士有欢颜。
我就是个普通的俗人,和很多人一样,是俗到不能再俗的芸芸众生,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一粒尘埃,是为了生计而奔波的打工仔,是不能由着性子而活的穷二代。
顺带说一下,我从来没渴望过金钱,即便我已经见过了很多灯红酒绿,我依旧没有发自内心的对金钱的渴望。曾经我是有梦想的,不过现在我多半已经没有机会去实现它了,因为我不得不把我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挣钱上了,还是那句话,我已经是俗到不能再俗的芸芸众生了。
今天看到评论区好多老哥告诉我要对自己好一点,不要变成供养者或者舔狗。感谢大家的关心,其实我也没有很省吃俭用,我女朋友是 视觉算法 转 C++桌面应用,学历比我好很多,税前年薪40-50w,收入也是比我高很多的。关于买房定居我们也是商量着来的,暂时想的是在天津买房,争取一起攒钱全款买一套两室一厅,虽然我自己并没有什么买房的欲望,但是我们既然在一起了,那就应该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所以钱还是要好好攒的。
还有的老哥说我看起来很emo,我觉着也没有吧。虽然有时候自己也会想,如果我没有被家里催婚,那我就不会想着要找女朋友,也不会想买房之类的事情了,或许我就可以去追逐梦想了。不过遇到了一个三观相合的女生,然后我们在一起了,并为了以后的人生一起努力,一起变得更好,其实也不错,也算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只不过我太贪婪了,我既想要又想要,于是选择鱼的时候就会因为失去了熊掌而感到惋惜。
即使身处阴沟,也有仰望星空的权利。一起加油吧,程序员们。
2023/1/17日更新
女朋友今天发年终奖了,回来非要送我一沓,说是新年的第一个w,虽然有种吃软饭傍富婆的感觉,但是我这个人向来脸皮厚。而且,我觉着这个钱不会让我白拿的,刚9点的时候她就催我去洗澡了……
2024/02/02日再更新一下
我媳妇儿2023年的年终奖也发下来了,又给了我一沓,开心
编辑于 2024-02-01 12:19・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小明 - 381 个点赞 👍
这周闲来无事联系了一下培训班(五年前的编程培训班)以前的同学,一共联系了9个,都是当初成绩最好的那一批。
1.最好的在上海的pdd,具体年薪不透露,但预计在45+。据说累的够呛,非常辛苦。2.在南京的shein,做架构,具体年薪在30左右,压力很大,早期就进入shein,然后公司够努力。
3.在华为做外包,年薪21,因为华为这几年下行,已经3年薪资没动过了,目前已婚,也比较佛系。4.在某小私企,年薪18,日子也比较有声有色。
5.外包,年薪13,之前考入某事业单位,长期6k薪资躺平,现在大环境不好,被优化出来做外包,很忙。
6-9.在家开水果店,做了测试,在家养孩子。
这些都是整个培训班top20的选手。而且拿高薪的代价是工作异常辛苦,加班是常事。
同时,昨晚我咨询了一下我朋友,和我同龄,大学毕业当了老师,给他细致算了一下。目前一年到手16w。并且五险一金足额缴纳,实际一年在21w左右。每天4点不到就下班。
7500每月固定薪资,延时服务每节课80元,一般都是2节课,每月1000-2000,取中位数1500,考试等其他福利在1000左右(他有一个项目,奖励了2000多)。 每年有两笔绩效,一般都是2w-3w,同时学校包吃,免车位费等,公积金足额缴纳(3700+)。
-----------------------------------------------------------------------------------------------
1.程序员工资正好高到能勉强够到买房那条线。
2.没时间消费。
3.税非常高。
我目前加班拉满25k,年底的话税后才20左右,然后五险一金是最低的,房贷一个月7000+,装修贷5700,每月通勤+吃饭+房屋水电4000左右,每月也就能结余3000左右,每天晚上10点左右下班。
我朋友当老师,一年16w,房贷扣公积金就可以,学校女老师特别多,很顺利就找到对象,吃饭不花钱,每月结余5000多,还有年底一个四五万的大红包,每天下午按他说法,3点就能跑路。还有寒暑假。
你觉得我跟他哪个消费水平更高?
=====
又涨了点,纪念下
编辑于 2023-04-14 06:49・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孤鸿寄语默苍离 - 377 个点赞 👍
高个锤子哦。
昨天去客户那里与他们交流。在电梯里,有一个小哥说:“昨晚太累了,凌晨一点开会,开着开着睡着了。醒来的时候,手机没电了。雄哥,每天晚上干到凌晨三点。我只是偶尔两三点,平时都是一两点,他是天天凌晨三点,还经常凌晨半夜发鸡汤!”
假如每天从早上九点到零点,一天就是 15 个小时,按照他们那种强度大概率是周末单休一天的话,一个月也就是要至少上班 25 天。我 51 job 上查询了他们公司的招聘,薪资范围 1.5~2 万。大概率能够拿 2 万一个月的不多,我们就算他们 2 万一个月吧。因此:
时薪 = 20000 / 25 / 15 ≈ 53.33 元/小时
2022年二季度平均薪酬(来源智联招聘网)显示该市平均薪酬是 9656 元。因为他们城市产业结构大多数还是依靠传统的产业。按照一天 8小时,一月 22 天工作日的话,普通人大概率:
时薪 = 9656 / 22 / 8 ≈ 54.86 元/小时
也就是说,程序员的时薪和普通的行业基本持平(至少在他们那个城市是这样)。
这次过去,我们的车在他们的公司门口停了好一会,刚刚好是他们的中午休息时间,我观察了一下,从公司大楼出来的基本上都是 20~30 岁左右的男生,应该是刚刚毕业不久或者毕业刚刚两三年的,年轻精力旺盛的小伙子。但是女生很少,少到基本没有。
这种单纯比时薪的意义也不大,样本数据也不够。我只想表达的是,程序员工资真的不高。
那为什么大家都觉得程序员的工资高?那是因为大家看到的都是那些大厂的程序员,中国互联网企业那么多,涉及这行业的人有多少是在大厂工作的?能够进大厂都可以算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了。试问,哪个行业的佼佼者待遇会差?医生?老师?金融人?
再说说我们公司。虽然,我们公司不算什么特别出众的公司,现在基本上都要硕士研究生和一些顶尖 985 本科生,要是不看学历的话,至少也要在这个行业工作了数年有着丰富工作经验。这群人不能说是多么优秀,至少在中国的教育也属于中上的水平了吧?或者某个行业的师傅了吧?
试问,在中国读了将近二十年的书或者已经在某个行业工作了十多年的人,每个月拿个两三万块钱,不过分吧?
真的,程序员工作真的不高。比起房价,杯水车薪,买不起的,照样买不起。程序员这点钱,顶多就是平时吃饭的话,比别人多点两个自己喜欢吃的菜,买衣服的时候,比别人多买两件漂亮衣服!而已!
就酱…
发布于 2022-12-03 10:09・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Harvey Xie - 326 个点赞 👍
为啥不舍得消费?你是不是对程序员这个物种有什么误解?
以为我们月薪几万,就该是出入米其林,手戴百达翡丽,周末开着911去山里劈弯的都市精英?
醒醒吧朋友,那是电视剧里的码农。现实中的码农月薪五万活得像月薪五千,最大的开销可能是贡献给了人体工学椅和机械键盘。
首先这不是钱不钱的事,是我智商不能受这委屈
假设你跟一个码农推销一款轻奢品牌的卫衣,卖3000块,说它“设计简约,剪裁精良,彰显品味”
他大脑里会条件反射跑起一个名为
value_assessment.
py的程序:# 输入:一件卫衣对象 # 价格:3000 元 class Hoodie: def __init__(self, name, price, design_complexity, material, origin_country): self.name = name self.price = price self.design_complexity = design_complexity # 'simple', 'moderate', 'complex' self.material = material # e.g., '80% cotton, 20% polyester' self.origin_country = origin_country # e.g., 'Vietnam' def calculate_roi(item: Hoodie): """ 一个极其严谨(并不)的智商税检测函数 """ # 估算各项成本,充满了刻板印象和个人偏见 material_cost = 80.0 # 面料?不能再多了,给多了算我输 labor_cost = 50.0 # 越南工厂?人力成本忽略不计 # 设计费,用上了复杂的if-elif-else,显得很专业 if item.design_complexity == 'simple': design_fee = 50.0 # 纯色加个小logo,给50都嫌多 elif item.design_complexity == 'moderate': design_fee = 200.0 else: design_fee = 500.0 # 核心算法:计算品牌溢价 brand_premium = item.price - material_cost - labor_cost - design_fee # 阈值判断,溢价率超过70%直接判定为欺诈 if (brand_premium / item.price) > 0.7: # 抛出一个严重异常,表示对智商的侮辱 raise ValueError("智商税警告:检测到大规模杀伤性营销武器!") else: return "嗯,价格还算合理,可以放入购物车考虑一下。" # 实例化一件卫衣 luxury_hoodie = Hoodie( name="某奢侈品牌空气感卫衣", price=3000, design_complexity='simple', material='反正不值钱的混纺', origin_country='Vietnam' ) # 运行评估函数并捕获异常 try: result = calculate_roi(luxury_hoodie) print(result) except ValueError as e: # 打印出内心真实的咆哮 print(f"评估结果:{e}") print("结论:花这钱?我疯了?!")
看明白了吗,这大致反映了程序员的购物心理
一件3000块的卫衣,有2370块是纯纯的品牌故事费,花钱买这个?
这不等于承认自己被消费主义洗脑吗?这比杀了他还难受!
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跟Bug斗智斗勇,修复系统异常。结果到消费的时候,自己成了那个最大的漏洞?这叫奇耻大辱
所以,我们宁愿花8000块买一个配置拉满的显卡,也不愿意花3000块买件卫衣。因为显卡每一分钱都花在了性能上,花在了CUDA核心数和显存频率上,这叫“所见即所得”,叫“硬件诚实”
而那件卫衣,每一针每一线仿佛都在嘲笑我的判断力。
今天花的每一分钱,都是明天“跑路”的绊脚石
做这行都知道码农的职业生涯不会非常长,饭碗不知道哪天就被人端了
科技行业哪有什么常青树?你今天写的代码,五年后就是一坨需要被优化的“技术债”
你稍微跑慢点,后面一堆刚毕业、能熬夜、要价还低的年轻人就把你挤下去了
35岁危机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焦虑话题,是每天都能听见的倒计时。
所以,我们攒钱不是为了理财,是为了续命
银行卡里的余额,那不是一串数字,那是我们的“血条”“蓝条”
这笔钱,是让你在996福报和ICU之间,能有选择“去TMD老子不干了”的勇气。
你花的每一笔大额消费,都是在消耗你的“血条”,都是在给你的“跑路计划”增加难度。爽是一时爽,但未来的安全感谁给你?梁静茹吗?
多巴胺?我们自己就能“编译”出来,谢谢
消费带来的那点多巴胺,太短暂,太肤浅,劲儿不够大!
你体验过花了一整天,把一个O(n²)的算法优化成O(n log n),看着系统CPU占用率从90%降到10%的快感吗?那感觉,就像给便秘了一个月的地球通了肠,整个世界都顺畅了
你体验过一个隐藏了三个月的Bug,在梦里突然有了灵感,半夜爬起来一行代码就给修复了的狂喜吗?那感觉,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刺激
你体验过自己写的App上线后,看到用户量从0涨到100万,在各大应用商店排名飙升的成就感吗?那感觉,就像自己亲手创造了一个生命,并在全世界开花结果
这些快乐,是创造的快乐,是掌控的快乐,是改变世界的快乐。
相比之下刷卡消费算什么?那是被动式快乐,是资本家设计好的一套程序,你只要输入金钱,就给你输出一点点短暂的多巴胺,和你刷抖音短视频差不多性质的而已
我们是写程序的人,怎么能沉迷于别人写的这么低级的快乐脚本
我们更喜欢自己动手,享受输出型的愉悦感
所以,别再问我们为啥不消费了
我们不是不消费,我们只是在用自己的一套逻辑,把有限的资源(金钱、精力),投入到我们认为ROI最高的地方——投资自己,投资未来,投资那种能让我们从心底里感到牛逼的创造性快乐
至于那些包包、手表、米其林……等我们哪天财务自由,把代码写烦了,或许会去体验一下
但估计到时候,我们最大的乐趣,可能也是自己写个程序,去分析哪家米其林餐厅的分子料理结构最稳定吧或者怎么用脚本买到最低价的限量xxx奢侈品吧,也比你们的消费愉悦感略高一些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继续追问
由知乎直答提供查看全文>>
Hi峰叔 - 296 个点赞 👍
程序员薪资没传说的那么高。多数程序员就职于没什么前景的小公司、盈利能力很差得国企、不怎么样的外包,这类程序员月薪25k是天花板了,还是在北京,要是在武汉西安,这类人价位更低。
而且这类摸到自己天花板的人,在各自的公司里还都是高危群体,别看他们薪资看起来不高,但在各自的公司已经是顶尖水平了,公司领导天天看他们不顺眼,总觉得给他们的钱够多了,所以想方设法逼他们走,他们安全感很低的。
互联网大厂薪资比这个高很多,但互联网大厂有一定门槛,而且不稳定,随时被干掉。我刷了仨月题去了某厂,拿到很不错的offer,待遇比25k强多了,但是结果就是7个月后我所在部门被连锅端辞退。然后我再也不想去大厂了,钱是多,但是累是一方面,而且拿高薪的日子并不长久。
互联网大厂看起来每家公司人都很多,但是他们的就业人数在整个就业市场占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人还都是在不是很好的中小企业里,所以大部分人就是中小企业的员工,大部分人的情况比少部分人有说服力。很有意思的是,在各类网络媒体上,这类传统公司的或不太好的公司的程序员,就不配当程序员了?他们占了程序员中的大多数,却不配为平均值和中位数做出贡献了?
而且大厂那个叫年包,差一个字,意思大不相同,年包100w不等于年薪100w,年包代表的是所有条件都达成了才给你100w,可这条件多数人达不成,offer上100w年包,实际到手里40w甚至更低的大有人在,我之前一个同事,多年的老P7,每年到手里自己能动的钱就40-50万之间,北京本地人,买不起房子,住大杂院呢。后来熬不动了,从阿里出来了,薪资大幅缩水,更买不起房子了。
早些年热钱满天飞的时候,也有不少小公司给钱大方且门槛低,但换来的就是劳动强度大,不过这些年这些公司都完蛋了。
至于35岁失业这个,这个现象是存在的,只是没这么夸张罢了,更准确的说法是,35之前没拿到高薪,35之后想拿高薪就很难了。想拿高薪不可避免要进行职位提升,职位不提升,一直都是基层开发的话,薪酬很快就见顶的。我周围有一些年龄大,但混的不成功的,35岁之后再失业也都找到工作了,只是薪酬基本定格在20-25k之间的某个数了,不会再提高了。毕竟用大腿也能想出来,老板要的是控制成本,怎么可能对可有可无的炮灰职位大撒比呢。
那些评论区里,乱报薪资的捣乱来的,基本都是培训机构的马甲号,因为说了事实就打击其他人报名学编程的积极性,所以他们才会来乱报薪资扰乱视听。真牛x的技术人员,很少关注这样的帖子的,他们的时间都用在学技术上了。
那种在评论区报所谓反例的,比如说什么自己大专学历在北京外包拿30k的(这类人确实存在,但绝不是普遍现象,我更不信这么报的人自己会在外包拿到这个水平的薪资,多半是把市面上的个例拿出来反复混淆视听),以及yygq说什么人不行赖路不平的,直接拉黑删回复顺便问候父母,不给你们搅混水的机会。
拿我的情况举例子吧,我三年开发经验的时候,在北京拿17k,已经是那家公司的顶配了,那家公司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中间地带。截止2022年12月,知乎上每个月都有人私信我问我怎么进那家公司,那公司在圈里就是no1的存在,别看那公司薪资不行,但那公司有很多人梦寐以求想进去。我进去后,公司高层隔三差五就yygq地说“咱公司一些人薪资过高,但产出达不到要求”。
我倒数第二份程序员工作,那公司专门接一线互联网大厂下来的人,那公司年薪50w是封顶价(一般大厂下来的都不给50w,都是大厂里NB团队出来的才给50w一年),我这种大厂边缘团队出来的,就给40w,还是税前。这公司2020年大裁员,32岁以上的全被辞退,还有几个年龄40+在公司干了十多年的老员工也被辞退了。这家公司中字头,年净利润百亿以上。
所以程序员当然不舍得消费了,因为不知道明天和裁员哪个先到来。而且月薪25k和月薪8k生活上没多大本质区别,都是吃工作餐,偶尔吃个自助,租房子,坐公交地铁上下班,区别就是前者多吃几次自助,合租的房子大一些室友少一些罢了,该买不起的还是买不起。
编辑于 2022-12-30 23:04・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22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Oliver Shanti - 141 个点赞 👍
我没做过程序员,但接触过一些程序员朋友,这个可以回答一下。
1、做程序员,当工资不高时,存在工作学习压力,有时间也不会有太高消费。
2、当工资很高时,这时候就会很忙,项目跟进,KPI压力,绩效考核等。现在即使有很多可支配余额,但基本没时间也没有高额消费的机会。加之,公司餐费、宵夜等福利,基本生活都给包了,更没理由花费了。
3、有钱又有闲的生活,除非你做到高层,或者挣够了钱,想要过自由的生活,那就可以放飞自我了。
大部分的程序员都蛮苦的,也很真诚,没有什么花花心肠,一些大额的高消费,不适合他们。
发布于 2023-02-07 11:0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极客郭小侠 - 107 个点赞 👍
不高啊,也没什么消费欲望,其实就是没钱,就中等 15-20K 月薪算。一年撑死存个15W左右,啥都消费不起。
而且我告诉你 大多数程序员 家庭条件都不太理想,有很多一部分程序员还要负担起家庭问题。
有钱谁去敲代码啊。
我工作8年多,换过的公司 同事只要是敲代码的,家庭条件都不怎么理想,不负担家庭就非常了不起了。
大多数家庭条件好的,做销售、产品经理去了。跟我同宿舍8个人一起学软件出来的舍友,现在就2个人在敲代码,一个是我,一个是另外一个,别人家庭条件好啊,敲几年代码直接买个宝马 30W,家庭不用任何负担,甚至家庭能帮,所以别人的工资就养养车就行了
就像我上面说的,大多数程序员家庭条件都不太理想,所以花钱根本不敢大手大脚,而且国内就业环境,这行业年龄大不理想,所以大多数程序员真没什么想消费的,我这么多同事,除了成家那些家庭必开销的。剩下的好像都不怎么爱消费,有一部分对电子产品出手是真壕
我手机从来没超过2.5K,其实只有一部手机超过2K,我记得是荣耀8 还是荣耀9,后面的全部是2K以下
完全没任何消费欲望,除了电脑配置好一点,我一天吃饭一般都是30以内
其实就简单的说 就是穷, 你让我中个一等奖 你看我消费不消费
编辑于 2022-12-14 11:4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崩溃的油条 - 7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pansz - 7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alt - 66 个点赞 👍
目前大厂底层民工,工资差不多是40k,除开房租,一个月的消费不到3k,应该符合题主的定位了。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让我不舍得消费。
写在前面舍不舍得消费,更多的是看个人的消费习惯吧,和是否是程序员的关系不大
1、对未来的悲观,使得我当下不敢随手大花钱
短期内,担心被公司裁员,毕竟现在各个地方都是动不动裁员
长期,看不到自己的职业前景,不知道以后的路往哪走,很害怕35岁的噩梦
2、有自己的一点存钱的小目标
正因为对未来的悲观,想着现在能多存一点就是一点吧
3、受从小家庭环境的影响
父母都是农村人,从小就很节省,导致我现在,也基本是很节省的那种,满足基本的口腹之欲就好
4、确实也没有什么花钱的爱好
唯一的爱好,可能就是喜欢出去旅旅游,看看风景吧
发布于 2023-01-03 12:03・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卡卡 - 53 个点赞 👍
假如你学历是普本甚至大专。
进不了阿里字节腾讯等大厂。
那么在二线,你的天花板是20k,在一线,你的天花板是25k。
你刚毕业,绝对拿不到这个数,毕业三年内一线也最多10k左右吧。武汉成都什么的5k都能给你开出来。你工作五年的时候能拿到20k,等你工作十年的时候,你也差不多该失业了。
发布于 2022-12-20 20:41・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七月 - 53 个点赞 👍
很久以前,看过一个言论——“月薪低于三万的码农并非程序员”。所以我一直不太敢声称自己是程序员,别人问起就说在电子厂打工。没错,就是做嵌入式开发。
搞嵌入式和搞互联网的程序员区别还是蛮大的,虽然都是程序员,但前者身处第二产业——制造业,后者身处第三产业——服务业、金融业。所以做嵌入式的程序员薪资起点和涨幅都偏低,得益于2018年川普搞贸易战,才给嵌入式行业带来了一波涨薪。
说来惭愧,今年已经是工作的第八个年头了,上个季度调薪后,税前月薪终于突破了3w,终于敢跟别人说我是程序员了。不过这么多年来,也不一定赶得上通货膨胀的速度。2014年刚毕业的时候,广州黄埔郊区的房价还是1w出头,2022年再次回到黄埔工作,房价已经涨到3-5w了。
前段时间阳了在家隔离,整理东西的时候翻到了以前的工资条,于是把2014到2022年这八年多的工资收入做了统计,工资总收入税后到手约130万,另外还有20万左右的住房公积金。看着这个数字,有点感慨,内心五味杂陈。一方面是感觉比我想象中的多一点,一个穷小子也不知不觉有了百万资产;另一方面感觉太卑微了,难道这就是我这八年来的价值吗?
刚毕业那会在黄埔某工业机器人企业工作了两年,平均工资4k,没错,是税前4k(那些年超过3.5k就要缴个人所得税)。而且由于部门效益太差,两年都没涨工资,也没发年终奖。所以工作了两年,存款还没超过2w,期间还还了一笔1.2w的助学贷款。最后实在穷到受不了,女朋友想出国旅游我舍不得花钱,父母想换车我拿不出钱。于是决定跳槽,去了一家国企军工单位,为什么选择去这里呢?主要是因为包吃包住,月薪8500,还有年终奖,感觉能攒点钱。一年后涨了工资,月薪1w左右。之后两三年,月薪稳定在1.5-1.8w之间。由于单位包吃包住,每个月能把工资收入的70%存下来。也是在这里,我才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笔50w存款。在国企待了四年多,终于还是决定要离开,去了一家当时感兴趣的环保物联网公司工作,月薪2w。是的,工作了六年多,终于达到2w了(说出来怕要被现在的计算机应届生鄙视)!九个月后,我辞职了,开启了小一段创业旅程,最后没有找到好的商业模式,迫于没有收入的带来的经济和心理双重压力,六个月后暂停了。然后2022年初重新找工作,税前月薪终于达到了3w。这就是我艰辛的打工之路。
加上公积金,到手一共150w的钱,刨去房租、吃喝玩乐、孝敬父母、随礼等开销,自己大概存下了80w。期间脑抽风,在老家高价买了一套房,加上理财投资失利、创业失败,大概损失了30w。所以至今手里的钱也只有小几十万。
就这经济条件,加上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到现在依然过着抠抠搜搜的生活。房子不舍得租好点,就找了个8平方不到的自如合租房,每天晚上和室友抢冲凉房;衣服几乎不买,积攒了很多Logo衫,轻松达成“一年零购衣”的小目标,相亲约会总是被吐槽衣品差;吃饭也不讲究,公司饭堂是首选,其余时间优先选择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还有就是素食自助餐(比如弘善素食、素满香),每次都能吃得饱饱的;出行的话,以前都是公共交通为主,今年斥巨资买了一台比亚迪海豚,为了节省停车费,偶尔冒着被贴小纸条的风险,把车停在马路边过夜,早上八点前趁电价便宜赶去充电。
你说为什么,一个月薪两三万的程序员,会过得如此抠门?
最近面试了很多程序员,尤其是中年程序员,真是感慨万千。不舍得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是我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恐惧,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被裁员、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不能持续学习了、不知道下个季度的KPI能否顺利完成…… 每个月通过高强度的劳动赚来的两三万,和每个月通过收租赚来的两三万,差别是巨大的!我想,勤劳的程序员们,应该不会想浪费牺牲自己的时间所赚来的每一分钱吧?
没办法,现阶段的程序员没办法像公务员一样安稳地发展,只能以创业的心态在市场上厮杀,期望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期望能用有限的资本撬动无限的未来。
钱,对我来说,就是子弹。理性消费,避免陷入消费主义,只买需要的,不买想要的。多把时间和金钱花在真正热爱的事情上,让自己变得更好,让世界变得更好!
编辑于 2023-01-08 14:1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阿基米东 - 49 个点赞 👍
先说一方面原因,虽然翟山鹰现在被称作骗子,但我很认同他的一句话:消费是感性的,追求的是快乐幸福,投资是理性的,追求的是回报。
程序员作为极端理性的一个群体,很多时候的消费其实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消费,而是在算回报,比如花 1000 块钱买这个东西到底值不值,有没有性价比更高的,有没有价格更低的渠道,等等,这种“消费”其实和投资差不多,要的是值,而不是爽。
再说另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程序员很清楚,目前的“高”工资可能只是暂时的,也就是所谓的青春饭,不一定具有可持续性,这点和体制内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排除 1998 年那种极端的国企下岗事件,体制内基本上还算是铁饭碗,能吃一辈子的。
熟悉 A 股上市 IPO 的小伙伴应该经常听到一个词,证监会要求企业证明自己有持续盈利能力。这点用到程序员上也是类似的,大手大脚消费有一个前提,就是以后始终能挣这么多钱,具有持续的盈利能力。但程序员的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太快,比如之前的 PC 客户端程序员,现在都改成手机 app 和小程序了,空有一身本领无用武之地,再加上年龄大了性价比不行,很容易就被裁了。
所以不舍得消费是对的,趁年轻多攒点钱,未雨绸缪,古语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发布于 2022-12-19 23:47・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4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Chow Anod - 4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43 个点赞 👍
两个原因:
1、天天敲代码,没时间也没地方消费;
2、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年纪大了赚钱能力就下滑了,所以不会养成「高消费」习惯。
对于程序员这种前期职业来说, 35 岁就是个门槛。
虽然说出来很残酷,但这的确非常现实,并不是所有行业都是年龄越大越吃香的。
有些职业的价值在短时间内飞快地爆发出来,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价值开始逐渐衰减。
到了一定年龄,人的经验虽然在增加,但身体确实是扛不住,无法高强度熬夜,经不起折腾,这些都是人体的自然规律。
而对一个企业来说,所有员工本质上都是工具人,都是零件,并不是工作时间越久就越重要,而是需要员工持续不断地产生价值。坦率地说,就是性价比。
当新人的性价比高于老人的时候,企业是不留情面的。特别留情的企业,要么本身就是垄断,要么不需要赚钱,要么已经挂了。
即使是一个普通人,如果让你去管理一台机器,你发现一个齿轮磨损了,这个时候最优的选择当然是换一个新的零件,而不会去考虑旧零件被换下来以后会面临什么处境,即使这个零件曾经帮你产生了很多效益,但不行就是不行了。
这很不近人情,但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追求利润,追求性价比,这才是企业永远的行动纲领。
而对企业来说,一个大前期职业,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就是快速榨干,然后抛弃。
所以今天,我想简单谈谈为什么有的职业是前期,越老越不值钱;有的职业是中后期,越老越值钱。
有些话可能说得比较直接,但我觉得不说直接点就没有意思了。
及早放弃幻想,不要相信公司是家,给自己准备第二条路才是王道。
1
前期职业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市场需求的极度不稳定性,供需容易出现大量变动。
这既是因也是果,在市场需求大于供给的时候,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必然会享受到职业溢价,也就是高工资。
互联网是一个典型的前期行业,在行业发展的早期,有大量的市场可以开拓,涌现了大量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各种概念、各种赋能、各种烧钱,做的是增量市场。
在增量市场上,企业需要大量的员工来开疆拓土,并且那个时候同一个领域往往有多个公司在竞争,每家公司都觉得自己才是未来。
有时候高价招聘,甚至是一种防守策略。
讲白了就是有些人我不是很需要,但我更需要我的对手得不到。
这是溢价的起源之一。
另一个起源则是烧资本的钱不心疼。
一方面供不应求,一方面市场涌入了大量的热钱,企业也给得起钱,这就造就了互联网行业远高于其他行业的起薪。
但是在单一领域活下来的企业就那么几家,而从倒闭的那些公司离开的程序员只能再次投入就业市场。
与此同时,市场上还有大量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涌来。
人才供应链的逐渐完善是互联网从一个新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但人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少,等到新市场被分割得差不多了,开始做存量的时候,大家忽然发现,市场其实并不需要这么多程序员。
程序员这个职业和老师、医生这样的典型后期职业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同一家企业对于程序员的需求是不稳定的。
刚需不一定能产生溢价,但一定非常稳定。
医生治好了一个病人以后并不会说就没事可做了,因为永远都会有新的病人,而老师虽然教完一届学生以后又在重复,但永远都会有孩子长大需要上学。
不需要换医院,不需要换学校,永远有新的需求需要执行。
人一定会得病,大部分得的病不会差很多。
而相比之下,对程序员的需求是由公司有没有新产品的开发计划来决定的,做新产品的时候可能需要一百个程序员来开发,但是做完了以后平时只需要五个程序员来维护就够了。
那剩下的九十五个程序员怎么办呢?
有人可能会说,即使暂时用不到,但是可以留着到开发下一个新产品的时候再用。这种想法很天真,要知道,很多互联网小公司其实就指着几个项目吃饭,一个项目完了以后未必还能有开发下一个的机会,不节约成本说不定明天就倒闭了。
即使到时候又需要人了,直接招新人不香吗?
在一个供大于求的市场上,越晚招人的性价比其实越高。
永远会有新的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他们可能没什么经验,可能技术一般,但是他们要的钱少,身体好,能熬夜,听话,好管理。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排除掉感情因素,你也会用这种性价比高的新零件换掉旧零件。即使旧零件上满是为了公司业务才生出的锈痕,但生了锈的零件,也确实不好用。
不光是互联网行业,其实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都存在用新人换掉旧人的问题。
这一点都不温情,但很现实。
现在的问题是,绝大部分人并不是那个管理者,而是那个可能被换掉的零件。
不管你现在是新还是旧,都必须提前为你的未来考虑。
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为自己考虑。
2
前期职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替代性强,属于劳动密集型工种。
虽然程序员一开始的确是高技术工种,但这其实是时代原因,就是 20 世纪国内根本就没有互联网行业,能接触到计算机的人非常少,所以物以稀为贵。
而从实际情况来讲,程序员反而是特别容易培养的低门槛行业。那些学费几千块的计算机培训班,九块九的网课,只要脑袋不傻,学个一年其实就能应付最基础的业务需求代码。
当然,稍微复杂的需求和架构优化以及算法肯定做不了,但大多数公司也不需要程序员做这些。
甚至很多程序员的日常就是 google+git,然后 ctrl C+V,改改参数,调调接口,写写文档,就好了。
当然,低门槛不代表低上限,往往越是低门槛和速成的行业,能脱颖而出的越是大牛,比如销售,看似谁都能干,但能干好的绝对不是一般人。
但是对这个行业里最广大的那批普通从业者来说,如果没有了个人经验和技术的优势,那么身体素质随年龄的衰弱,就会直接降低自身对企业的价值。
更何况,现在其实已经不需要程序员来从零开始写代码了,客户的很多需求都是模块内的,直接调用现成的代码就可以了,而那些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产品经理抽风在半夜新开的脑洞,这些不困难但是烦琐的东西,才是现在程序员的主要工作内容。
对这种活儿来说,工作经验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
© 本内容版权为知乎及版权方所有,侵权必究编辑于 2024-03-11 16:40・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漫读 - 41 个点赞 👍
我的朋友里倒是有不少程序员。他们工资确实很高,一般年薪是在50-200万之间。他们基本都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买了房子的,有的还买了两套。一个腾讯的小哥就是前海一套,五道口一套。最穷的两个,一个买在上海的松江,一个买在北京的通州。他们也不是不舍得消费,只是消费的项目不在穿戴的小件上,你看不到罢了。你理解的消费,吃喝玩乐发朋友圈。对于他们来说,能让你产生快感的项目他们已经麻木了。
我们是否会买一件东西,不是看买不买得起,而是看值不值,一件东西在一个人心中的价值=这件东西对于他的实用性+他能从中获取的满足感。虚荣心每个人都会有,两者在心中都是可以量化的,当价格高于实用性+满足感,我们就不会买了,当价格小于或者等于实用性+满足感的值,我们就会认为值得而进行消费。
实用性这里,比如说一双跑鞋,对于习惯跑步的人来说,实用性占比就很大,只是单纯的觉得鞋子结实、减震效果好,他也会买。而对于不跑步的人来说,这个物件的实用性就很少了,加上不能用来满足他的虚荣心,那他就一定不会买。大人经常会觉得,小孩子买东西时总会花一些冤枉钱,因为大人感受不到他们心里有多爽。同样的实用性,更有钱的人却不一定会买更贵的、更好的。他们如果不能从中体会到足够的快感,就会觉得不值得。
一个月只有三四千买鞋子的时候很看中牌子,能买阿迪、耐克,就绝不会买特步、李宁,但是对于工资高的人, 很多时候就无所谓。很多年入不高的人,也会贷款买34C,另一方面很多年过百万的却开着雅阁,不是BBA不如雅阁好,而是34C满足不了他们的心理快感,所以在他们眼里34C不值那个价。开雅阁的并非大彻大悟了,他们可能买了一块百达翡丽,从别的地方追去满足了。也有继续从车这里获得满足感,买了56E。
编辑于 2022-12-31 17:42・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40 个点赞 👍
我今年41岁了。c加加老程序员了。
钱都重仓在基建和新能源,
写的代码都是量化下游的配套部分
都知道,互联网金融是程序员的未来,
你跟我说一个月那可怜的工资叫很高,我都觉得惭愧。人家说券商员工平均8万,也没说高啊。
这年头,钱从你的渠道过,你才能拔个毛。所以说,程序员不写支付相关的代码,其实收入都太低了,哪怕实在bat工作。
发布于 2022-12-03 16:53・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扶余城里小老二 - 39 个点赞 👍
实际上,大部分程序员的工资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高。
我很多程序员朋友,3年内工作经验,工资税前很少有18个w。扣掉各种税、交房租、吃饭花钱,其实剩下的也不算多了。而且很多人都经常加班,如果按照时薪来算,那就更少了。
有些朋友新组建了家庭,每日的消费就变得更多了,小孩子的奶粉钱、尿布钱;房贷车贷。剩下的钱总不能再去花掉吧,总得有点储备吧,万一生病了不得花钱?
另外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有的人喜欢看着自己账户余额的数字上涨;有的人就喜欢宅在家睡觉不花钱;有的人消费就喜欢到处找消费券。只是因为每个人的消费欲望和习惯不相同,并不是不舍得消费。
编辑于 2023-10-17 10:54・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Maxim - 35 个点赞 👍
1.职业寿命短,35岁是大多数程序员的职业终点,大多数程序员都攒钱想着失业之后咋办,不敢现在拿出来消费。
2.税前收益看着不错,实际到手少三成,4万到手不到3万,且房租等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实际能拿来消费的钱没有想象中多。
3.程序员大多原生家庭不富裕,父母给不了任何助力甚至翻过来施压是大多数情况。(产品,设计原生家庭大多比程序员强不少)。
发布于 2022-12-21 13:37・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诸葛机床 - 34 个点赞 👍
程序员舍不得消费?你去看看阿里西溪园区和华为松山湖周围的房价,这都是谁消费的?
可以说互联网大厂公司设在哪儿,哪儿的房价就得涨一波,你告诉我程序员不舍得消费?
只能说明题主和程序员并不在一种消费层次上。
编辑于 2022-12-10 21:20・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IT锅炉野野 - 32 个点赞 👍
首先把结论放在最前:因为被国家压榨!
能去干程序员这种累活,说明没背景,家境不好,要靠自己去买房,现在环境想结婚,没房不成吧!而房价对于程序员来说也是遥不可及,程序员还不稳定,随时被裁!换你,你敢高消费吗?国家想要生育率,解决房子问题,就行了!可房子问题搞不定啊!就像一个电视剧里当年蒋介石说的腐败问题:解决腐败问题会亡国民党,不解决会亡国!
发布于 2023-02-17 13:15・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匿名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