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里倒是有不少程序员。他们工资确实很高,一般年薪是在50-200万之间。他们基本都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买了房子的,有的还买了两套。一个腾讯的小哥就是前海一套,五道口一套。最穷的两个,一个买在上海的松江,一个买在北京的通州。他们也不是不舍得消费,只是消费的项目不在穿戴的小件上,你看不到罢了。你理解的消费,吃喝玩乐发朋友圈。对于他们来说,能让你产生快感的项目他们已经麻木了。
我们是否会买一件东西,不是看买不买得起,而是看值不值,一件东西在一个人心中的价值=这件东西对于他的实用性+他能从中获取的满足感。虚荣心每个人都会有,两者在心中都是可以量化的,当价格高于实用性+满足感,我们就不会买了,当价格小于或者等于实用性+满足感的值,我们就会认为值得而进行消费。
实用性这里,比如说一双跑鞋,对于习惯跑步的人来说,实用性占比就很大,只是单纯的觉得鞋子结实、减震效果好,他也会买。而对于不跑步的人来说,这个物件的实用性就很少了,加上不能用来满足他的虚荣心,那他就一定不会买。大人经常会觉得,小孩子买东西时总会花一些冤枉钱,因为大人感受不到他们心里有多爽。同样的实用性,更有钱的人却不一定会买更贵的、更好的。他们如果不能从中体会到足够的快感,就会觉得不值得。
一个月只有三四千买鞋子的时候很看中牌子,能买阿迪、耐克,就绝不会买特步、李宁,但是对于工资高的人, 很多时候就无所谓。很多年入不高的人,也会贷款买34C,另一方面很多年过百万的却开着雅阁,不是BBA不如雅阁好,而是34C满足不了他们的心理快感,所以在他们眼里34C不值那个价。开雅阁的并非大彻大悟了,他们可能买了一块百达翡丽,从别的地方追去满足了。也有继续从车这里获得满足感,买了56E。
编辑于 2022-12-31 17:42・IP 属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