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的混动是不是真的落伍了?
2022年的国产混动雄起了,加了2.0排量购置税政策,丰田的2.5混动还会有市场吗?
- 47 个点赞 👍
我22买的亚洲龙混合动力,不知道先不先进,动力还凑合超车够用,油耗5.4 一箱油340元 能跑900+ 还行
查看全文>>
雪碧酸奶溜溜梅 - 1 个点赞 👍
我现在怀疑我是不是老脑筋,三观low,但是作为一个老工科人,我咋觉得丰田的油混才是真正有前途得混动呢?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0 个点赞 👍
丰田遗老搁这扎堆了
查看全文>>
Soluna Li - 465 个点赞 👍
我去日本旅游的时候 发现日本的自动售货机 机械结构极其复杂 功能极其强大 能够收各种硬币纸币 能够吐各种硬币纸币 估计申请了不少专利
如果中国也要发展类似的自动售货机 不可避免要大价钱购买日本的产品 自己研发的估计也逃不过日本的专利围堵
结果咱们用一个扫码支付就全搞定了
所以说日本的强混动技术自身也许是牛逼的 但是被电动和插电技术降维打击
发布于 2022-12-23 12:25・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小平头 - 307 个点赞 👍
若干年前广汽研搞混动时,找丰田总部要买技术。丰田说:广汽君,大家都是好朋友,你直接用成套就行了,搞个合资公司,直接放番禺生产。
那么价格呢?不贵,算上杂七杂八,三万多一套。够优惠了吧,同时期的广丰2.0+cvt要一万多,这个是友情价了。
广汽一听,三万多,那我还怎么挣钱呢?算了,继续搞那个破双离合去,不就是省三四个油么,敲诈啊。
结果,双离合开始装车,爱信坐不住,第一个说条件可以谈,8AT可以合资投产。然后,丰田说,条件也可以谈。
怎么谈?好说,买你的的混动总成,但发动机换成我的,这样省了四成,利润也就出来了。不卖?没事,我继续搞双离合和纯电,好东西你自己留着。
后来,谈妥。丰田过来做标定,然后半认真半玩笑的说:广汽君,不如你们那个2.0T给我们的了,我们省的继续搞2.5,反正都要过国六B了,是不是?
广汽笑了笑,我这个还是上代320T魔改啊,怎么就给你们看上了,让太君见笑了。我继续搞纯电去,这个就拜托太君啦。
先进?谁家技术先进不先进,都是出来卖的,谁买不是买,谁卖不是卖。挣钱么,不寒碜。
丰田君的混动,真以为缺了你,天就塌了。
PS:就在昨晚,广丰终于挺不住了,官宣开始要给双擎车型升级了。挤牙膏挤了半天,还有牙膏么
编辑于 2023-01-01 10:5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Colt - 285 个点赞 👍
雷车开半年了,也是混动版本,SUV百公里油耗6升左右,300块钱可以开600公里,省时省力,每个月2、300的油钱,6年免费保养。说实话,非常好开,要是有人连这点油钱都要省,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雷克萨斯也有插混和纯电版本,但是插混多块电池,价格贵3万,纯电更是没人买,因为这体现不出丰田的技术,也完全没有必要。
为什么我说插混不如丰田混动?很多人以为插混既可以加油,又可以充电,既有油车的续航,又有电车的加速。其实恰恰相反,插混车型没电了要充电,没油了要加油,反而更麻烦。电池的能量衰减问题他也有,结果油耗还不低。
很多中国人,压根不懂车,连最基本的插电混动、油电混动、增程式混动、纯电、纯油都搞不明白,更别说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镍氢电池等等了。我有一个买电车的朋友,看我的雷车是蓝牌,坐了之后还问我,这车也是混动?
特别是年轻人,看了几页ppt,看了外观内饰,听了销售忽悠,就去买车了。新能源新势力,几个月就造车换代了,这样的车居然也有人买。连特斯拉的model3、model Y都是四五年前的车了,新势力垮垮就是上新车。
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路上全是丰田和雷车,很多都是十几二十年前换了不知道多少手的丰田。美国人还喜欢自己修车,在美国呆几年,车的零部件都一清二楚,你能说美国人不懂车吗?然而丰田是在美国卖的最好的车,BBA、特斯拉远不能比。
———————————————————————
客观对比 油混VS插混
成本:油混优于插混,插混多一块大电池,大电池 8万元左右,丰田收混动技术费 1-2万,雷克萨斯收技术费3-5万?
续航:油混和插混几乎持平,一个需要大电池,一个用大油箱,极端天气、高速,油混优于插混(丰田低油耗,50升油箱表显700多公里,实际开到零了还能开几十公里,电车虚标里程不必多说)
充能速度:油混优于插混
用车成本:插混优于油混,油混按百公里5-6个油,插混按百公里 4个油?,一公里省 1-2毛钱
加速:插混优于油混
其他:插混多一块大电池,车身一般更重,体积也更大,这可能影响操控、油耗。当然很多国人认为车越大越好,所以这也是插混的一个优势 。
插混因为多一块电池,必然存在电池衰减、故障率较高等问题。
综上所述,我认为插混对比丰田油混,没有明显优势,甚至油混更好。
PS:很多人以为我在吹丰田,贬低国产新能源。但是我从头到尾只说了丰田混动技术不比插电混动技术差,也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丰田混动并没有落伍。
随着充电桩的普及,纯电一定是未来的趋势。
评论区都在说新能源省油、动力足、性价比高、智能化好,说丰田这不行那不行,没有一个人说丰田混动技术不行的。
说白了,把车企的牌子遮住,不告诉你,换成咱们中国的比亚迪、理想、华为,你肯定觉得这技术又行了,是不是?
编辑于 2024-08-13 09:15・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辜亡 - 28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蔚蓝的天 - 227 个点赞 👍
看了最近懂车帝的各种车辆冬季测试,被一个情况笑翻了。某几款国产新能源车,隐藏式门把手被冻住了,打不开车门。
这其实是一种高级错误。因为隐藏式门把手更好看,更显高科技,所以结构更复杂,更容易损坏。极端情况下,还是机械拉手最靠谱。
丰田的THS一定不是最先进的,那套行星齿轮和M1,M2两个电机,加一个不到3度电的镍氢电池组,结构简单,动力弱,2.5的排量,零百加速也一般。但是胜在可靠啊。目前来看,除了部分短途行驶较多的车主在冬天发生机油乳化以外,还没有别的问题。
在实际使用中,这套系统比传统燃油车更省油,比电车更可靠。
某年冬天,突降暴雪,高速公路全线封闭,只能走崎岖的山路县道。走走停停,日常高速四个小时的路程走了整整12个小时才到,中间在一个荒郊野岭的陡坡处堵车3个小时,很多车打滑上不去。当时非常庆幸没有买电车,在这种深夜零下20度的荒郊野岭,不知道要堵多久的情况下,不知道新能源车主敢不敢开热风。在没有雪地胎,没有防滑链的情况下,很多燃油车起步就打滑,没有四驱的丰田可以切换纯电模式慢慢给油,在发动机完全不介入的情况下缓慢通过结冰路面,惊呆一众人。看着油箱完全不会有里程焦虑,且发现因为山路下坡更多,在动能回收的加持下,油耗更低了。
所以我不认为丰田的混动落伍了。虽然可能没有现在造车新势力的科技感,澎湃动力和狂暴的加速,但丰田一定是最可靠的那一个。
更新:一个车门把手的梗,让很多人破防了,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为什么觉得这个很好笑呢,测评这车咋样,内饰咋样,续航咋样,底盘咋样的前提是,先得坐进去对不对。给车门把手又是电机又是传感器又是LED投影灯又是加热圈,最后换来一个冻住了打不开的结果,车主是不是得傻眼。有人认为中国绝大部分地区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南方冻雨有多大威力我是没体会过,北方但凡冬天下个雪,融化一点,再降温,那可不就冻上了么。
题目是混动,评论区几个逻辑鬼才一直在虚空打靶,提bz4x。我对这个车没有任何了解的兴趣。丰田的电动车,看它一眼都算输,还有兴趣去分析优缺点,闲的?
丰田的强项是混动,奔驰的强项是豪华。奔驰的电动车是笑话,也不能否定S级和AMG。丰田的电动车垃圾,怎么就能代表丰田厂家垃圾,以及丰田的一切产品都垃圾?
丰田混动,很明确就指的是THS,卖得最多的各种双擎车型,只能加油,不带充电的,唯一的那个政策产物双擎e+都可以排除。还在说零度以下无法充电的,建议去找个好点的眼科医院。
编辑于 2022-12-27 15:47・IP 属地宁夏查看全文>>
甘道夫 - 22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Vincent Zhang - 159 个点赞 👍
2022年8月29日更新:
没想到这条帖子引起了这么热烈的讨论,我这篇东西实际上写得有点不明不白,为了更明确地表达我的看法,我在原文后面更新一段我基于实际体验的内容。
为了时间线流畅,更新内容写在原文后。希望看到这篇东西的朋友,至少看完更新内容。
以下为原文:
我以前最推崇iMMD、DMi类的P13串联+直驱混动。因为发动机和车轴转速转矩完全解耦。发动机可以工作在最好的工况。
但是试了几台用这种构型,或者P13无直驱的车,并且了解了THS之后,我就更喜欢THS类行星齿轮混动了。原因如下:
一、THS的结构可以做到全速域下都有部分功率通过机械直接传递给车轮,这一部分效率高。
二、THS不含离合器这种需要单独控制的,会产生额外磨损的零部件,机械上可靠性更好。因为没有离合器(或同步器),所以在各种模式间切换,以及改变速比的时候响应很快,且平顺。
三、根据THS的结构,MG1和MG2可以同时出力,THS有助于缩小电机尺寸,降低重量。
四、THS改变发动机驱动车轮的速比,不论何时都几乎是无极的。
P13串联类混动,理论上发动机和车轮转速完全解藕,发动机效率高,但是因为能量多次转换,传动效率又低了。低速时因为发动机效率高占大头,所以省油。高速时为了补传动效率的坑,会加入直驱档。
但是加上了直驱档,就变成了一个有档的混动。有档的混动的极端就是德系P2了,探岳GTE我开过,平顺性做得真的不错,难为大众了,但是,做到了平顺和响应,不充电的话另一头就顾不上了,开得稍微激烈一点油耗就收不住了。
另外,P13类混动,发动机直驱时齿比只能适配一定的速度范围。齿比大,转速低,油耗低,功率小,会耗电,然后DMi就高速失速了。齿比小,转速高,功率大,油耗高,不省油。如果加了变速箱,系统更复杂,更重,要控制的东西更多,更爱坏,更接近传统变速箱,稍不注意平顺性变差,油耗增加,混了个寂寞。
我实际开过的萤石派混动,同样的路几乎纯直驱6.1个油,几乎纯串联7个油,直驱下响应速度比纯串联又差。激烈驾驶油耗暴增。
而我试过的疯甜的TNGA雷凌混动车,不论怎么踩油耗就是那些,和佛系驾驶差距不大。
看工信部的油耗也能看出来,都是小电池,TNGA的凯美瑞在车比雅阁混动重,排量大,综合功率大的情况下,同工况下油耗低于雅阁。
总之,虽然现在的THS是一套偏向油的混动,但是依然能不依赖大电池做到较好的性能,同时还有潜力可挖,也可以实现插混。所以我不觉得丰田混动落伍。
以下为8月29日更新内容:
原文里我写了我试驾萤石派和探岳的情况,实际上我之前还试了轩逸e-power。这个车在比雷凌双擎更大更重的情况下,城市使用油耗低于THS,在速度快起来之后,如果是运动驾驶,实际上油耗绝不比带直驱P13混动车高。
所以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P13串联混动加直驱的意义到底有多大?我在原文里也提到了,串联加上直驱,实际上有点往回改的意思,单档直驱能省油仅仅是平稳工况,加档的话就越改越德系,平顺性又顾不上了。如果要顾平顺性,为了降油耗加的档又会增加油耗。还会增加复杂程度。我看过一些车媒的评测,多档DHT油耗没有明显地比比亚迪的DMi或者本田的iMMD低。也佐证了这一点。
基于此,我非常欣赏THS在能实现“无级调速”的同时可以“无极切换串并联”的特性。
另外,我觉得e-power比THS省油可能不光是因为效率高,而是e-power电池大,充放电能力好,在低速时发动机启停频次比其他混动低很多,允许在电制动功率不大时还允许发动机继续运转充电,避免了不少启停和怠速的低效工况。另外发动机更新,排量也更小。
所以看回THS,实际上THS在一个放电功率不大的小破镍氢的基础上,还能做到还算不错的油耗,我觉得很了不起。事实上,我开过的TNGA雷凌双擎的发动机是个老发动机了。发动机比较新的那些亚洲龙,甚至锡耶纳,动力性吧不差的前提下油耗表现很不错。这也是我认为THS没有落伍的原因。
其实我很不喜欢评价一个混动是“偏油”还是“偏电“。但是THS是个例外。在THS中,如果太阳轮MG1电机要出力,那么发动机驱动的行星架是必须提供一个转矩,来平衡MG1的转矩。(如下图)
这就要求发动机必须保持运转来提供转矩。换句话说,这套系统离不开发动机。插混版的THS中,通过给发动机和行星架加了一个单向离合器来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偏油“就一定落伍吗?我觉得非也。
我对将来的判断,为了保障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一定数量和密度的加油设施,哪个国家也不会对油车赶尽杀绝。但是纯电确实很香,所以我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大电池,小发动机的“增程”会在充电越来越方便的将来,被纯电替代。因为拖着油电两套完整的东西,太重,效率低,劣化操控。实际上是省钱但不节能。
而不能充电的车,到那时候可能就是行业用户和真的没法充电的用户在用了,这个前提下,纯油车会被不能充电但省油的混动和中小电池插混替代。
所以我不看衰“偏油”的THS。另外,上面说了,THS并非无法实现插混。
基于以上原因,对于我自己来说,我非常喜欢并支持THS。
对于P13纯串联和P13+单档直驱,我认为它对厂家门槛低,驱动装置更加接近电车,产品线可以更加灵活,所以一定会是将来的主流。
而上面说的传统意义上的大电池增程会萎缩到一个较低的水平并且保持。
而德系、奇瑞那种多档多模的,看似能兼容各种场景,实则很可能哪头都顾不上。我不看好。
编辑于 2022-08-28 15:40・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汪揽子 - 15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汗服白蘸 - 140 个点赞 👍
23年5月提的威兰达2.5混动双擎,7000公里,谈谈感受:
1、蓝牌,没补贴,没免税;
2、跑过基本所有路况,包括戈壁滩、160跑新修封闭路,几公里城镇上下班,平时用节能模式,目前表显油耗5.7;
3、空调很好,刚性不错,吃92粗粮,开运动模式可轻松超路上所有车辆。有些车反超了几回,大约是心疼油耗,之后就不跟我玩了。
4、高速噪音有点大,但可以接受,就是工具代步车预期,也没享受过超静音的豪车经历。
5、功能内饰够用,中控就是听广播、音乐,导航继续用手机。除了刚提车时在车内坐了30分钟,就是等人时坐车里,正常情况都是停车就下车走人。语音没用过,因为不习惯一个男人对着机器喊开空调,动动手指2秒钟的事。
6、没用屏幕看过电影,因为家里60寸的电视都落着灰。
7、气味一个月后就忽略了,保持上车开窗通风习惯即可,万幸没有怀孕。
8、实时四驱,常规弯道爬坡过坎都够用,稳如老狗,很可靠的感觉。
目前非常满意,打算开到丰田倒闭,加油!
编辑于 2023-11-24 11:5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空仓却吉 - 131 个点赞 👍
2.4t油混
动力超s58 油耗碾压
两吨车推6秒,2吨内推5秒
落伍?
油车里面,丰田的混动领先二十年吧
等那些玩轻混的能弄明白变速箱再来研究行星齿轮吧
电车?不好意思,玩具车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可言
发布于 2024-01-04 20:09・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润饼皮 - 123 个点赞 👍
不是。
问题在于成本控制,或者说利润。
丰田搞THS都20多年了,专利都过期了,照理说早就应该把成本控制下来了,白菜价了。
结果到现在仍然卖得不便宜,现在中国一众串并联架构甚至纯串联架构都赶上来了,价格更低性能更好。
当年我入职培训的时候正好处于THS核心专利即将失效的时候,我问过某大佬一个相关问题,大佬对丰田的评价是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在中国厂商这如果早有THS这样的技术,燃油车早就被挤出市场了。
日企普遍的吃独食问题也太严重了,THS在20甚至10年前绝对是独一份的优秀架构,丰田只想着自己独占赚钱,结果没有跟随者,没有规模就没有成本优势。
编辑于 2022-10-04 11:40・IP 属地安徽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红巨星 - 82 个点赞 👍
纯垃圾,我是开秦plus dmi顶配的,当时十四万五千八。买车之前,先试驾的秦,再试驾的卡罗拉双擎,就一个结论,丰田造的,就是纯垃圾,一样的价格,没配置没动力,油耗差不多车还小,还不能充电,我到现在一年多了都想不通这玩意凭什么和秦plus一个价,这玩意就应该是10-12万的东西,纯燃油的7-10万也就顶天了
发布于 2023-02-03 11:12・IP 属地内蒙古查看全文>>
Mr.Lonely - 69 个点赞 👍
对,落伍了,淘汰了,你们继续买新能源车,然后不断地诋毁丰田,好让丰田继续降价,最好能让雷克萨斯也降价,我好入手。没办法,我这脑子没你们聪明,就活该被合资坑。
查看全文>>
捣蛋小魔兽 - 48 个点赞 👍
首先要先定义一下“先进混动”的概念,所谓的更先进,就是电动化程度更高,而不是什么其他的定义。
THS是90年代的混动技术,受限于当年三电的技术限制和成本限制,只能做成这样,虽然期间缝缝补补更新了几代,其实还是老样子。
转眼20多年过去了,三电技术已不可同日而语,大容量电池的成本也降下来了,然而丰田并没有推出更先进的混动技术。
在比亚迪DM-i问世之前,就是只有丰田的混动卖的最好,DM-i问世后,随着产能的爬坡,消费者们纷纷用钱包投票跑去买比亚迪。
产品力是不会撒谎的。技术优秀不优秀,直接体现在产品力上,产品力不行就是技术不行,怎么吹都不行。
发布于 2022-10-18 16:40・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到此为止 - 4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合订本爱好者 - 41 个点赞 👍
抄作业的人说人家兢兢业业学习的落伍了。。。搞笑了。
即便人家真落伍了,好歹兢兢业业在学习。抄作业的人有什么资格去评论?
本田是付钱抄。一众国产索性就是白嫖了。
所以人家说毒瘤,是有道理的。
发布于 2022-12-29 11:56・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xujiahaozh - 3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风厢阶 - 28 个点赞 👍
为什么有人会觉得 全球销量第一的车企,技术落伍?!?!
井底之蛙是不是太过夜郎自大了。
写这篇回答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印度人也说过:孟买再不努力,就要被上海超越。这样的话
这种问题 一点也不好笑
发布于 2024-06-30 17:07・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阚学博 - 27 个点赞 👍
丰田不是落后,丰田是对客户的安全负责。
丰田是全球性车企,对全球用户安全负责,宁可保守点,坚持长期主义,久久为功,不与新潮车企争一时之短长,为的是给用户带来安全的产品,做百年企业,而不是短期有什么创新的功能就忙不迭的往车上堆,因为这些创新性功能不一定带来安全,要在时间上考验了才可放心使用。
丰田不愧是良心企业。有路就有丰田车,我高度信任丰田车,我买的也是丰田凯美瑞。
编辑于 2024-05-14 08:08・IP 属地广西查看全文>>
红心老K - 24 个点赞 👍
比亚迪等国内厂家真的得感谢丰田,我不是说丰田技术多好,虽然他曾经确实很好
但是雷凌e+现在看起来只有60公里的工业垃圾,当年卖19万+你敢信?
要不是丰田一直攫取超额利润,给国产车留够利润空间,国产车没那么容易崛起
发布于 2023-01-31 11:53・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断续 - 17 个点赞 👍
请问是那个高速乱飘,上个坡都害怕,马力不过百,胎噪巨大无比,外观丑到爆,内饰差到吊,205面条胎,16寸玩具轮,漆面薄如膜,泡沫车皮,a级小车15万落地还是纺织座椅,1.5L/1.8L超大自吸排量的雷凌双擎吗?不会真的有人买这种车吧
发布于 2023-02-10 11:52・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一只小海狗 - 16 个点赞 👍
丰田混动是在耐用性和经济性上追求到极致的技术,是丰田对小排量涡轮机技术路线不靠谱正确判断,也是在家用a级车上跳过at变速箱高成本和不靠谱的双离合及CVT的战略选择,于是你看到了一台跑50万km三大件工况良好的,每公里3毛的卡罗拉双擎和4毛的荣放双擎,可以说是通勤家用顶级工具车的存在,当大众一年进n次修理厂的时候丰田车主甚至不知道怎么什么叫发动机漏油,因为自然吸气发动机就不会漏油。只不过美国通用自己研发的技术却被日本丰田看到了巨大的价值,通用管理层应该集体切腹,鼠目寸光到极点,忙着搞金融空心化把自己都搞破产了,一帮小垃圾,对不起汽车工业祖师爷的历史,对不起自己的雄厚的技术储备。
综上,丰田混动本质是高耐用高稳定高成本at变速箱的平替,充分利用了自然吸气发动机的稳定性和便宜的维护费用,同时兼顾了油耗,追求的是设计结构上的简化带来极低的生产成本、故障率和使用成本,为车主省时间省钱省心,这样的造车理念和战略眼光在座的诸位(说的就是你,垃圾大众和PSA集团以及一众国产主机厂)比起来都是垃圾,丰田混动不靠政策扶持还是做到了世界第一的销量。可以说,长远来看一定是产品化的优秀技术胜过政策扶持(纯电车靠政策扶持不会走太远),哪家国产主机厂能够在专利期过期的空挡下先山寨一套,哪家主机厂就能笑到最后。
编辑于 2023-02-11 08:09・IP 属地贵州查看全文>>
一只小狗狗 - 1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馒头办主任 - 13 个点赞 👍
丰田的混动1997年就推出来了,现在确实已经很落伍了,我两年前已经买了一辆丰田混动,现在价格降了好几万,悔死了,各位再多骂一骂,最好能把丰田混动的价格骂下去个60%以上,然后我再去买一辆……
发布于 2024-05-27 22:09・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独狼 - 10 个点赞 👍
丰田混动车主,不邀自来,客观回答不引战哈。
暂不谈落伍的问题,先用使用感受交代下背景。
丰田的混动技术逻辑非常明确,电动机的存在是用来服务发动机输出的,为的就是优化行驶感受,降低使用油耗,还很好的平衡了系统复杂度和日常可靠性。
丰田的混动车基本可以理解为一台油耗很低、动力满足基本需要、可靠性不错、保养成本不高的汽油车。
当然也不能否认,丰田的混动也有很多问题,什么冬季油耗高、馈电无力、内饰用料差等等,如果放到普通人的基本用车需求来看,倒也不是太大问题。
背景交代完了。
所以,从人的需求来讲,这个混动系统没有落伍,而且还挺好用,因为它能满足大部分人的对于汽车的工具性需求。
但是,凡事最怕但是。电池技术发展了。
纯电车的技术逐渐成熟,成本大规模降低。
各种插电混动技术路线百花齐放,丰田和本田的THS, IMMD还有那个日产epower,原有电机辅助发动机的路线一下就不香了,使用成本,可靠性优势,非智能化座舱一下子被甩开老远。
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丰田混动与汽油车拼油耗的技术路线落伍了,是那种换赛道的那种落伍,绑上火箭追都救不回来的那种。
就像当年蓝光和HDDVD格式竞争,价格战官司打的热火朝天,结果人家有U盘了不跟你玩了。
更可怕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的需求和预期也会不断变化。
丰田THS混动的落幕,不远了。
电池满电镇楼!
发布于 2023-02-07 21:15・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海上小篱笆 - 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大魔王 - 4 个点赞 👍
并不落伍,两田hev目前来说其实是最优解,没有续航焦虑,油耗足够低。phev其实是目前国内绿牌政策下出来的畸形产品,想要省油的话得加油又充电,脱裤子放屁,纯电车对于没私桩的用户来说体验非常不友好,保值率也是大问题。hev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国内产业保护,政策不支持,没绿牌没补贴,不然的话能把一众phev车型玩死。
发布于 2023-01-02 22:2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chnc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