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星巴克被曝赶走在门口吃盒饭民警并投诉,星巴克客服回应正在调查中,此事件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最新:星巴克回应:不存在网传的「驱赶民警」情况关于网上流传的重庆星巴克磁器口门店的情况,我们经核查了解,事实如下:2 月 13 日下午 5 点左右有四位民警来到...
- 6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刚看到两条截然相反的回答。
一条说「星巴克飘了,敢惹警察,就应该警察站他们门口,看他怎么做生意。」
一条说「心虚什么,警察在门口应该能提供更多安全感才对啊。」
两条都是支持警察抨击星巴克,就是不知道他俩谁说的对= =
讲真,给警察添麻烦害得人家大半夜没法睡觉的情况还是蛮常见的,但是在中国做生意的敢惹警察确是有点魔幻,惹完了警察还敢「恶意投诉」的更是闻所未闻。
正如很多回答所说,「周一消防检查,周二税务检查,周三卫生检查,周四安全检查,周五防疫检查,周六工商检查,周日联合检查,有的是合理合法的办法让你买卖做不下去。」
「谁惹我我就查谁消防」这种事当然是玩笑话啊,绝对不是认真的,当初乐天和H&M被各种检查都是正常的执法行为,与他们不听话无关,嗯。
但是如果你是店员,你敢惹任何一个代表公权力的执法者?
到现在,整件事的证据就只有冲突一方的警察的朋友圈,说在星巴克户外座位吃饭的时候被问了「能换个地方吃吗」,以及「如果他们能给辛苦执勤的警察一杯咖啡或热饮会是另一番景象」,还有「他们竟然投诉!」
而与此同时,星巴克官方的公告称「没有驱赶民警」「没有投诉民警」。
那么事情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当然我不是说要质疑人民警察哈,但如果能公布一下现场监控以及投诉记录就更好了,是不是?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曹哲 - 2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巧了,这经历我一朋友有过。
她自己创业开了个小饭馆,大概也就六七张桌子,门口有一张,小区底商,开业后生意一般。有一次我和媳妇去店里尝尝味道顺便照顾照顾生意写写点评,门口就有两个警察同志在他外面的桌子吃饭。她以为是来检查什么的,出去一看人家就是暂时坐着吃个打包的饭而已,还说不好意思,吃完了给收拾。发生了大概如下对话:
警察同志你们门口儿吃干什么,来进来坐着吃
不用不用我们快吃完了
进来吧,不是预报说待会儿要下雨,我这桌子正准备收呢
不耽误你们做生意,我们马上完了
你看我这本来也没什么生意,给我增增人气儿
好。。。谢谢(警察同志进屋坐在最靠外的桌子)
(她拿来两瓶怡宝矿泉水)
哎不行,谢谢谢谢,太客气了,但这确实不行,都是打工人,咱不搞这个
我知道有纪律。话说我也不是打工人啊,我是老板,就当吃资本家行不
老板还挺逗,那也不行,进门儿歇一下还白赚瓶儿水啊(几个回合后民警收了水,然后扫码付了)
(拿出几个小红包)这不快过年了,我们开业现在搞活动,只要来吃饭消费,就可以抽个奖,二位一人抽一个吧,运气好了能给个口水鸡什么的
不用不用,就买瓶水,抽什么奖
哎呀你们还不一定抽得着呢。。。比抓小偷难
哈哈哈哈哈
因为我家也有亲戚是警察,家里节假日家庭聚会的时候经常我那表哥就来不了,有任务,要执勤要保障。当时看了我朋友这番举动后觉得很暖心。
查看全文>>
弯刀先生 - 1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原本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服务员敢劝离民警,一方面说明警察同志和蔼可亲,深入基层,警民关系建设得非常和谐,值得嘉奖;另一方面说明服务员相信法律平等,自信自立,民主、自由的意识深入人心,也值得夸奖。
但偏偏就有业务水平较差的二流报刊带节奏,发表满腔怒火的大字报——“星巴克,请收起你的傲慢”,硬生生把一件小事上升到国家层面,恶意挑拨阶级对立,煽动警民对抗,制造社会矛盾。
星巴克输了,它做梦也想不到因为一句口角竟然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老鼠,丧尽天良、恶贯满盈、遗臭万年都不足以形容,不仅如此,它还连累了它的员工与顾客,通通被打上小资、虚伪、装逼、愚昧的标签,嗯,还有通敌。
警察也输了,警民鱼水情的形象毁于一旦,无论怎么辩解,都会有人给他们描绘高高在上、小肚鸡肠、滥用公权的形象,领导或许还会批评他们不懂大局。其实,他们做了什么呢,只不过一句牢骚而已,人之常情罢了。
地方政府也输了,营商环境会被差评,招商引资难上加难,在疫情最艰难的时候,在最需要工作岗位的时候,在最需要给投资者信心的时候,当头一棒,领导岂不窝火?
普通大众也输了,如果对警察说“能不能换个地方吃饭”都要遭受如此大规模的讨伐,那以后是不是应该跪着跟警察说话,才能避免老爷动怒?
输的还有我们的法制建设,星巴克违法了吗?星巴克违法了吗?星巴克违法了吗?没有违法的企业待遇竟然比小偷还不如,竟然比倒卖18亿吨原油的中石油还不如,这是不是赤裸裸的讽刺?
谁赢了?
谁一直在赢?
查看全文>>
逆江小鱼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我只知道丰县妇女拐卖问题在网上沸沸扬扬传了很久人民日报没有发声、平度官员上门威胁人民日报没有发声,很多社会上ZF乱作为的事情真正需要官媒关注发声的事情全部无视,星巴克做的的确不正确,但人民日报缺第一时间发声批评。
我父亲为追回被原神华包头能源副总经理赵洪月以跑官为名数次借款的200多万元,向中纪委实名举报了赵洪月贪污受贿后,却被报复陷害行贿。可笑的是赵贪污受贿四千多万在外包养情妇和其他很多罪名被判12年,而给我父亲定的向三人共行贿290万却判了我父亲11年,更荒唐的是这三个人中(赵洪月、郝俊、沈武)两个所谓的受贿人未受到任何处分,依然在领导岗位上“为人民服务”。
我一直抱希望于法律,相信我父亲一定能得到公平正义的,一审的法官叫孟漫天是区法院的副院长,是一位大概五十多岁的女法官,因为她是院长,加上第一次见她感觉她十分温和,她问了我很多问题,问我在哪里上学,问我多大年纪了,并且让我相信她会给我父亲一个公平公正的判决,让我觉得她十分友好和善,满心欢喜的觉得我父亲遇到了一个好法官,满怀期待的等到我父亲开庭,想着我父亲马上就能回家了。但我想错了,原来人是会伪装的。
因为在纪委留置了三个月,JW的人让按照他们说的做口供,我父亲不配合,所以经历了很多不好的事情,经历的事情和网上之前的传闻很相似,所以到准备开庭的时候他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当时我父亲每天都吃一大把各种各样的药,当我父亲在庭上诉说着种种报复与欺辱,法官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并没有理会并且一直在打断,并不想让我父亲在庭上说,她和我父亲说你儿子在后面坐着了,给他做个榜样,示意我父亲不要再说了。我看到我父亲沉默了,低着头,我想他可能觉得自己挺丢人的,不知道怎么就被定成罪犯了,他肯定觉得对不起我,影响到我以后的发展。
我还是太天真,原来一审开庭就是走个过场,结果是早就定好的,很快判决下来,向三人行贿290万判11年,我很疑惑,我不明白为什么判我父亲向三人行贿其中两个处级干部和副处级干部依旧在领导岗位上任职,还在“为人民服务”为什么一个案子我父亲有罪他们一点事都没,依旧在作威作福。我跟不明白赵洪月是我父亲举报的,检察官当庭说赵洪月是因为我父亲的举报被调查的,为什么法院不认举报有功?甚至我父亲自己主动去配合的纪委的调查,连最起码的主动到案都不认,所有对我父亲不利的全认了,所有有利的全不认。哪怕拿出铁证证明我父亲无罪,都没有用,原来证据能不能被称之为证据,是别人一句话决定的,最让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赵洪月受贿四千多万在外面包养空姐当情妇和其他种种罪名怎么就比我父亲多了一年?
于是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二审,我觉得一个市里的法院肯定会给出一个公正的审判,二审的法官叫梁立众,律师第一次和他见完面后,说他年轻有为并且法官多次保证会给出一个公平公正的判决,我依旧天真的认为我父亲的肯定会得到公平的对待,没想到的是二审一拖就是六个月,迟迟不开庭,法官一直让律师和我父亲沟通说要认罪认罚,甚至给我打电话让我想办法带话给我爸劝他认罪认罚,当我问他为什么那两个领导干部不处理,就单独这么判我父亲时,他说那两个人他管不了,当我又问为什么赵洪月受贿四千多万和其他别的事仅判十二年而我父亲却十一年?他说那是检察院量的刑,法院只管判。因为我父亲不认罪认罚,中院最终维持了原判,行贿290万,被判十一年。
我终于明白因为我父亲是举报人,从一开始在那个城市他都没有获得公正的可能性。他不可能因为你一个外人得罪他的领导,甚至检察官远程会见我父亲时亲口说“你的事情达不到批捕条件,是领导特意交代,你赶快认罪认罚吧”就这样几个人一张纸我父亲的十一年就没了。
查看全文>>
GLEE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koei184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理智的去分析这个事:
有人在门店内食用非该门店销售商品,且门店为其安排了就餐位置。
该位置后因经营需求,需要食用非该门店商品人员调换。
在沟通中出现了不愉快。
就是这么一个事。如果上述描述有误,以下回答全部作废。
我真的不知道,通过上述描述,怎么就能够判定一定是商家的错呢?
如果“影响品牌形象”、“驱赶”能够有成为既定事实的佐证,那星巴克无疑应该为其的自大与无理受到口诛笔伐。
但有这样的佐证么?
不是举着手机就有理,不是发个朋友圈就权威呀,朋友们!
如果在调换座位时真的发生了口角,或者不愉快,那么作为群众的一方,通过正常的途径,提出自己的诉求,这个事又有什么错呢?难道提出诉求,提出投诉这一动作就是错的么?我不这么认为。就算是扣帽子,栽屎盆子,那么受理单位是不是也有调查的权利?
我个人觉得星巴克的豆子更酸,咖啡的品质真的很一般。但店内的环境相对来说还算卫生、整洁。就是一个靠品牌知名度卖产品且产品一般般的咖啡店而已。如果星巴克真的做出过分举动,我会踊跃的站在声讨的大军中,抵制的人流里,绝对不会再赏他们半个大子儿。
但如果要跨过事实,闭上眼睛,人云亦云,评事不求真,因为其消费水准稍微高于行业,且不是民族品牌而破鼓万人捶,这样的事,我做不到。
查看全文>>
扯淡没够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苍海笑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此事件的主要信息是,星巴克忤逆了主流思想,在疫情、灾难来临之时,人民警察和医护人员冲在了第一线,而星巴克的员工没有。
警察作为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不配借用商家的桌椅吃盒饭吗?
这件事刺痛大家的,不是因为被驱赶的事人民警察,而是因为他们在执勤。他们有家不能回,他们有餐没地用餐,星巴克这样的大企业,不应该有点社会公益行动吗?警察也是血肉之躯,他们也想按时回家,和家人一起共进午餐,但是,很明显条件不允许。
这件事,换做是护士、医生、环卫工人、城管等职业,同样也会被热炒的,不是因为他们有公职,而是因为别人休息的时候,他们还在工作,而且他们的工作,服务的还是大多数人,并不仅仅是为了他们自己。
查看全文>>
深山里的妖狐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我一直在控制自己的情绪,刷知乎看大家不同角度的分析。我不想去搬条例法规去讨论这件事情是否合法合理,已经有很多人分析过了。我想谈谈我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第一 很多人说店员只是想让警察叔叔们换一个座位。请问,如果你是当事人,你会怎么想?我大概率会很不爽。我确实在饭店遇到过要求拼桌换桌的事情,无论对象是不是警察,正常人心里都会不舒服吧。我做不了一个理中客。在当时的警察叔叔看来,店员就是觉得自己碍事了,所以想赶他们走。我觉得这就是“驱逐”一词为什么会出现在警察叔叔的pyq中。
第二 警察巡逻你们不知道有多辛苦吧!无论冬夏,他们可能从早上八点一直要巡逻到中午、下午,也有可能从晚上到早上。夏天热,冬天冷,一直在室外,你体会过吗?这是为了什么?毫不犹豫的说,就是为了群众的利益呀!为了维持秩序,防止人群的聚集产生混乱。不要因为事情没有发生,就认为日常的巡逻毫无意义。
第三 警察也是正常人,他们有自己的性格 脾气 喜怒哀乐。大家能不能不要把他们神化,要求事事正确,认为他们应该是一个完全正确的办案执勤机器。
第四 警察为什么选择在星巴克门口的桌子上吃饭?到饭点了,执勤期间也是要吃午饭的吧。吃午饭不坐在桌子上,可以。他们可以蹲在花坛边上,蹲在楼梯边上,没事,反正到处都可以蹲。看到这有桌子,能够稍微放松一下,坐在桌子上吃饭正常吧。
第五,如果星巴克说的是真的,顾客想要坐在外面,在唯一的吸烟区吸烟、喝咖啡。我只想说,你这样对警察真的太不尊重了。如果是一群没穿警服的人坐在这里,你会要求他们离开吗?吸烟的需求确实很急迫,完全可以站在边上吸完再回去继续享受。顾客的第一想法不是自己找地方解决需求,还要求店员和警察,真是可悲。
这就是我想说的,确实不冷静,不客观。请见谅!
查看全文>>
冰心玉壶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哎呀,本是小事一桩,却闹得沸沸扬扬,何必呢?
从事件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警察在外面受了气,也只能象绝大多数普通人一样,通过网络发泄一下,出出气,却不敢或者说无法利用手中的权利打击报复星巴克。这个也算体现了社会的一点进步吧。话说回来,当地警局的领导现在恨死这位把事情捅到网上的警察了吧。当地警方肯定在内部忙着反复强调,一旦发生警民矛盾绝对不许擅自通过网络发布信息、不许任何人以警察的身份评价星巴克事件等等纪律规定。涉事民警现在应该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吧?希望警方客观处理这件事,虽然引发舆情但并非初衷,导致舆情发酵是那些另有所图的人。
说心里话,在没有更详细的信息披露之前,我觉得这次警民小矛盾中,可能警察的过错略大一点,本来就是借用人家的经营场所吃饭,人家需要用到这个地方,希望能在本店给警察另外调整个位置,警察理应配合却不愿配合,矛盾由此而起。交涉过程中,星巴克员工的语言也未必严谨,可能进一步放大了矛盾。但无论如何都是小事一桩,是发生在一些普通人之间的矛盾,不是星巴克门店与当地警方的矛盾,更不是外资企业与中国政府之间的矛盾。即不涉及警察的职业尊严,更不涉及我们的国家尊严。希望当事人和旁观者都消消气。
反倒是一些不相干但却别有用心的人在极力把事情放大升级、上纲上线、激化矛盾,打着爱国大旗吃着人血馒头,为自己拉流量攒人气谋福利。这倒是最应该警惕和小心的。
查看全文>>
贤平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星巴克店员驱逐民警无非是觉得吃盒饭的民警没有坐店里喝咖啡的顾客“高贵”呗。
这才是让我觉得最有乐子的地方,
民警唉,辅警可是不算民警的哦,
民警是有编制的警察欸!
哪个民警不比坐在星巴克里人模狗样的臭打工的地位高?
一个狗腿子帮着一群下九流的驱赶起老爷来了,这还真是魔幻。。。
查看全文>>
皮卡丘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kiling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看来漂亮国舆情资本投入还是很足的,以前低级的时候都是往死里黑,现在发现光黑不行了,开始正向带,你们这些“理中客”好好想一想,哪些你们口中的小fenhong会去人家门口送花丢鸡蛋?
Zf要做的是什么?是稳kong,不管你是什么原因,真爱国也好,趁机搅混水也罢,乱套了就是不行。
你以为人家砸鸡蛋是为了人民jc出口气?你以为就你自己清醒别人都是傻子?站哪边都不过是被人利用挑起对立的一颗棋子而已。
屁大点事,让他沉下去就行了,闲的没事跑人店门口丢鸡蛋?是不用上班?或者这就是你的工作了
查看全文>>
橙子君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第一、面对如此大的舆情压力星巴克没有把员工推出来当替罪羊临时工是有情有义的好企业
第二、星巴克没有被汹汹民意绑架,坚持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给自己最底层最普通的员工公平和安全感,是个好企业,这就是告诉打工人,你只要做好了你分内的工作没有犯错误,不管你面对强大的巨兽是什么,公司跟你一起扛,中国有几个企业能做到的?
第三,大多数老百姓还是看不清自己的阶级,教员的思想文化还是要多学习亲不亲阶级分
同样需求的消费场景,我会尽可能的买星巴克的东西,感谢星巴克给同胞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公平公正的对待!
查看全文>>
桂花味团酱 - 30 个点赞 👍
星巴克发官方声明前肯定跟当地警方沟通过了,也得到认同了。不然那么大企业,说没驱逐,没投诉,人家反过来一个公告就显原形了。之所以有监控不能发,说的那么委婉,照顾谁的感受大家心知肚明。
查看全文>>
伊丽莎白桃 - 3313 个点赞 👍
你们明白为什么星巴克这么注意“品牌形象”吗?因为除了在某些小资文艺青年脑海中仅存的这一点“高端咖啡空间”的幻影之外,它的性价比完全打不过本土竞品,被按在地上摩擦了好几年了啊。
五年前我是真挺喜欢星巴克的,一周买三五次,因为那时候星巴克是国内能用最合理的价格买到品质稳定的拿铁的地方。
可后来这些年,咖啡本土化了,走入寻常百姓家了,不仅有某资本市场玩得稀烂但产品还不错的替代品,M记K记的亲民现磨,各地个性化的小咖啡馆也层出不穷,茶饮店更是百花齐放。
这几年,我肯定是被这些竞品商家们给宠坏了。现在在我的价格认知里,一大杯日常冰拿铁就值10-15块,反正咱就把它当个口感还不错的红牛,爽口提神,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能卖35。冰沙最多就值20,别管你叫星冰乐还是瑞纳冰还是芝芝xx,卖40不如去抢。
所以我已经许多年不再是星巴克的目标顾客群体了。
前阵子,有天晚上喝多了,饭局回家路上刚好看到一家“星巴克臻选”,就是星巴克旗下的高端品牌,前阵子搞出来那个400块钱自助餐只能喝咖啡鸡尾酒、吃沙拉面包火腿的神奇存在。那天我喝了白酒难受,突然特别想吃点甜的,心一横,豁出去了,40被抢就被抢吧,雄赳赳气昂昂走进去,跟店员说,您好,我想要一杯星冰乐!
结果,店员慢悠悠地走过来,双手撑住柜台,看了我好大一会儿,慢镜头一样露出了礼貌而嘲讽的微笑,说:
“不好意思小姐,我们甄选是不卖这种东西的。你可以看一下我们的手冲和酒单再来点餐。如果你想要喝那种东西,可以去普通门店。”
这种东西……那种东西………
嗯,我狠了半天心打算斥40巨资(净亏20)买的东西,果然还是配不上自助餐卖400的地方啊………
不过后来我想了想,对我们这类实用主义的消费者来说,星巴克的“高溢价”和店员的傲慢无礼,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我们想要一杯外带咖啡,有无数个更好更便宜的选择。
我们想要一个商务谈事的空间,办公室、会议室、茶馆都要合适很多。
我们想要一个谈恋爱的地方…笑话,我要有恋爱谈还会情人节来知乎写答案?
所以,星巴克的“空间”对我们没有意义,高溢价和傲慢的店员就完全是负面的影响。
但对于星巴克的“目标客户”来说,“高溢价”和傲娇店员恰恰才是星巴克的核心价值,因为他们可以借此收获一种“我高于常人”的心灵快感。他们讲了行话,店员把他当自己人、给他好脸色。他进了某种“圈子”了,而这种待遇民警和土妞(我)可都没有呢!
这快感只需要几十块钱,可以说是最廉价务实的“人上人体验卡”了。
所以,穿警服的人坐门口吃盒饭,或者虎了吧唧的傻妞跑到“甄选店”要买星冰乐,当然是绝对不能被允许的了。这属于虚拟世界体验里能一秒把玩家拉回现实的东西,属于穿越之后平行宇宙里的bug,会破坏世界观设定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综上所述……我是想说……
很遗憾,这个负面新闻大概率伤害不了星巴克的核心顾客群体,因为他们很可能接受甚至暗自喜欢这样一种“不跟基层民警吃盒饭共享空间”的品牌形象和价值观。
但是,我写这个回答的重点还是想说……
已经2022年了,现在咖啡茶饮这些玩意价格完全透明,普通口粮拿铁就值15,冰沙就值20,咱别管名字取多好听,营销的多炫酷,超过这个都可以视为抢钱。
老铁们千万别被坑啊(*`へ´*)
(PS:评论区有朋友反应,去过的甄选是有星冰乐的,所以更正说明一下。不过,我去的那家确实是这么说的,摊手…)
———
更新:
看了下星巴克这个官方回应,从危机公关的角度来说简直稀烂。我想过他会甩锅店员或者临时工,没想到会甩给其他顾客……
其实要想挽回口碑很简单,赶紧认错道歉、处理相关人员,然后做出承诺,愿意随时给警察同志提供一杯热水。
如果会来事的话,甚至可以说,明天所有警察同志凭借证件可以免费领一杯热茶,感谢他们一直以来默默守护大家的安全。希望网友多多转发让警察朋友们看到。
花销没几个钱(咖啡比较贵,茶包几乎无成本,而且根本也不会有多少警察去领),但能瞬间平息所有谴责的声音,负面舆论甚至变成正面营销,效果会比重金请明星代言还管用。
他们没这么做,而是轻描淡写地甩锅,说是误会,连道歉都不屑。
他们不懂公关和营销吗?不可能。
那只有一种解释:They don’t give a fuck.
咱们生气的这些人又不是目标客户,人家不在乎~
查看全文>>
猫球 - 2365 个点赞 👍
xbk在中国的定位确实是让其员工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自信感
在咖啡圈子里,咖啡店也确实分个三六九等,如果把自己在家泡速溶比作吃泡面,xbk在全球大部分国家的定位也就是和一个连锁快餐一样的档次,用的原材料生豆也不贵,店员的冲煮技术也比较一般
xbk牛逼在能把咖啡豆和人工这种充满变量的东西做到每个店都差不多一样,那换来的就是品质其实真的很差,因为牛逼的人各有各的牛逼,只有差的人能差出一样的水平,这是常识
只不过这是个洋玩意,洋玩意刚来中国的时候都是带光环的
K记M记刚进中国的时候,可是有好多人在那里摆结婚婚宴的,现在听起来很丢人,但当时那个年代确实洋玩意就是高端
虽然现在大家都知道洋快餐也就是个果腹的快餐,没啥特好吃的,光环也下来了,但是咖啡这东西还有点不一样
咖啡复杂呀,做咖啡就费劲,味道也复杂。而且大航海时代的时候,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贸易的时候,中国都没赶上呀,咖啡这种全球化贸易的产物,改革开放之后才进入中国,天生咱就不了解,就容易让某些一知半解的半吊子半桶水忽悠
郑州第一家xbk开业,排队排好几百米,还有黄牛去炒作,就离谱
所以所谓的xbk自认为的品牌形象,无非就是因为老百姓没有闲工夫去琢磨咖啡这类东西而人为设出来门槛
咖啡是好东西,不同产地不同品种在不同烘焙不同萃取的方法下,能展现非常多丰富多彩的口味,几乎任何口味的人,都能找到一款自己喜欢的咖啡
这里说的不只是那几款拿铁澳白卡布奇诺,而且真正的精品咖啡
除了xbk,还有蓝瓶咖啡,也是一样的,营造出来很厉害的口味,其实口感品质真的,连达到差强人意都费劲
所以奉劝在这种洋快餐店打工的,虽然都是所谓的西餐,但你们比正经的西餐差的太远了,本来就是个果腹的小吃,还是连锁的,连锁的不如独家的档次高这是常识。自己给洋快餐打工和在美食街打工是一样,没什么高端的,不要自己太拿自己当回事
论对社会的价值,一位民警比你们整个店所有人的价值都高太多了
这个事关注的人这么多呀有些难以置信
大家说的都对
用缩写是因为吃个盒饭都会对人家品牌形象造成影响,那我直呼大名不是会犯忌讳嘛。你们要是不喜欢中文拼音缩写,那我下次用英文缩写,sb,可以不
我觉得首先去投诉人家,理由居然是会影响品牌形象就挺呵呵的。xbk的形象,和蹲门口吃盒饭明明就很搭嘛。如果大家去参加一些展会之类的工作,吃饭的时候会看到楼梯间楼梯口蹲着一堆吃盒饭喝咖啡的各个参展公司的打工人,有的是展会主办方提供的,有的是参展公司自己买的。除了展会,很多其他的没有坐的地方,走不开,但是还要吃饭的情况也一样,这个品牌的产品本身和蹲着吃盒饭就无比契合,同样都是外带,同样都给是打工人吃喝的。
另外虽然店铺门口确实属于三包责任,但本应该开门做生意却把人赶走了还恶意投诉,属实是挺不讲究的。
有些评论恶意带节奏说公务员就怎么怎么样,无论公务员还是普通人都不应该赶走人家,好说好商量的事非要搞出冲突,不管是店家的意思还是员工的意思,都很给品牌抹黑。这比门口蹲满了吃盒饭的人,还影响品牌形象吧
如果你觉得你的想法和我不一样,那么一定是
你对
查看全文>>
大一大万大吉 - 1218 个点赞 👍
我觉得这个员工可能是卧底,不然身为中国公民你去驱赶警察?
他想借此,抹黑星巴克,让国内其他咖啡品牌崛起。
所以他卧薪尝胆,卧底星巴克,忍受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压迫。
一次次在星巴克的员工招聘会上,深受严刑拷打而不招供;在星巴克员工培训会上,记录档案,而向我方提供情报。
终于获得星巴克的信任,授予他正式员工的称号,这次他终于找到机会,在自己不暴露的情况下,抹黑星巴克的招牌。
这简直一箭双雕,一边让星巴克品牌形象深受打击,一边让他在漂亮国更受信任。这简直是我无产阶级的楷模。
所以,为了他、为了那些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我们要支持他,我以后在也不喝星巴克了。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三吴的笔记 - 82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我爱耍流氓 - 63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共青团中央 - 499 个点赞 👍
星巴克是有底气的。此事一出,很多人在网上抨击警察,自动自发维护星巴克。他们污蔑警察要免费咖啡。警察在门口吃饭被他们说成在店内吃饭。他们说喝咖啡是要讲究氛围的。警察在门口吃饭破坏了氛围。这些殖人、二鬼子的言行让人咋舌。简直是又坏又蠢。
星巴克在殖人眼中已经是一种精神信仰。他们觉得去星巴克喝个咖啡是高人一等。连带星巴克的员工,都觉得自带光环。这简直是笑话。
我想星巴克此时都想尽快平息舆论吧。结果这些人不断的激化事件。估计星巴克公关部在心里都想大骂这些人。
说警察是在店内吃饭,其实警察在户外座椅区 吃饭,并且吃完收拾干净
喝咖啡是要讲究氛围的。这位网友是多久没去星巴克了。国内热门景点闹市区星巴克早就是菜市场般的存在了。
我想说的是:中国可以没有星巴克,但是不能没有人民警察。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鲁森林林 - 49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哈哈哈哈呼哈 - 333 个点赞 👍
同为人民警察,个人认为民警的行为欠妥。
私权:法无禁止皆可为。
公权:法无授权即禁止。
事件的对错,每个人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只讨论一个既定的事实,民警在网络上吐槽一个企业,动用的是私权还是公权?
如果是私权,可以吐槽,但内容应当是“作为一个公民,在星巴克吃东西被驱赶”,整个过程不能亮明公安的身份。亮明了公安的身份那就涉嫌动用公权了,在责任未定的情况下用公权去质疑私权实质上是一种霸凌。法律有没有授权一个民警在网络上利用职业身份吐槽一个企业或个人呢?
分三个方面随便讲讲:
1、网络社会,如果任何一个企业,包括外企国企私企,因为类似的事被网暴,影响企业正常经营,那真的不利于整个社会的营商环境,最后还是广大劳动人民买单。
2、民警网络吐槽的行为不妥,但如果因这小事被处分,实属小题大做。基层民警非常辛苦,但国家已经发了相对社会平均工资不算低的报酬,既不要荣誉化这个职业进而给予不必要的优待,也不要对其强加非分的责任。
3、真没必要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大是大非必须有坚定站位,但生活中的小事情如果都上纲上线的话,社会的资源和精力被耗散太多,我们国家还在发展阶段,人均收入还落后于美国,光刻机还没造出,经不起无休止的莫须有折腾。星巴克是一个依法纳税的企业,这家店里面的员工都是中国人,民警也是老百姓,这完全是人民内部小矛盾、小误会,切不能被居心叵测的人利用。
查看全文>>
徐聪毅 - 296 个点赞 👍
在另外一个问题下的回答的确让我叹为观止。这是一个小作文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是执笔之人,人人都可以秉承公正。舆论的引动如此之轻松。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至少截图中的一部分事实已经证伪,那么其他事情也在官方公告没出来之前是值得保持中立态度的。随着媒体的下场,公告也许不一定会出现。
但是我至少明白,在一件事情未调查清楚之前,不要付之于行动。仍鸡蛋,砸花圈。这个回答下的很多回答和评论都是说以后会在星巴克撒螺蛳粉,臭豆腐
这个时代与u型锁最大的区别是,当时的大家都认为这是错的,但现在认为都是对的。
愿看到这里的读者和我一起保持一个正常的态度吧,至少保留一个正常人的素养,修身养性也许不是一件坏事,在这个时代。我不会去认为那部分人是乌合之众这本书所提到的人群。“群众只会干两件事情锦上添花或者落井下石”
也许大家只是需要一个宣泄口,我还是会希望把大家往好处想的
人间四月天,世界上还是有美好的东西的或者说是对于美好生活的幻想,倒也不错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6848717/answer/2350224366
—————————————————————————-
看星巴克公告
至少有两件事情是真的,应该是没有消费,但是给警察安排了户外的位置,并且有客人提出想坐在户外的时候,进行了沟通。具体如何沟通存疑。并且沟通的是店长。我比较怀疑店长是否真的能说出截图的那种话,毕竟店长一般处理投诉问题,要对警察都敢这样,早就出名了
所以不是蹲在门口被驱赶的,也不是在门口吃盒饭被赶走的。
这件事本来就不太对,截图说警察是收拾干净才走的,又说被驱赶,这无疑是矛盾的。还有官媒下场
并且没有投诉。这种一调查就知道真假的事情,星巴克是不可能虚构的。投诉是有记录要回访的
所以至少有一方应该是造谣或者虚构事实。这件事就搞大了。不是朋友圈的那个人进去,就是星巴克的人进去
客观来说,我不清楚是如何沟通,但是至少截图中的一部分事情已经正伪了,所以我对于这件事情的真相,等官方通告。
不过说实话,这是一件很离谱的事情,凭借朋友圈的一张截图,就可以上升到外企滚出中国,中美关系。肆意侮辱
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男女关系你们还知道等子弹飞一会,这就不知道了吗
查看全文>>
人间四月天 - 238 个点赞 👍
其实我不清楚的是,究竟一个民警在星巴克门口吃饭影响品牌形象,还是星巴克员工赶走在门口吃饭的民警这一行为更影响品牌形象?
是赶走了,品牌形象反而树立起来了吗?还是遭到了更多的批评呢?
现在曝光了,星巴克的客服倒是称:没有规定不能再店门口吃饭。
那么有什么理由驱赶。
另外,星巴克担心影响品牌形象对吧?
1. 2月10日,据报道,上海星巴克某店因“通过篡改、撤换、撕毁调制的食品原料保质期标签等方式,使用过期食品原料、经营过期食品”等行为,被没收违法并罚款69万元、67万元。
2. 2021年12月13日,记者暗访指出某辛巴克店使用过期食材问题,星巴克回应称店内员工确实存在营运操作的违规行为。
我就想问,相比于民警在星巴克门口吃饭,这两条食品安全违规行为是不是更影响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是不是应该更关注自己家食品的质量问题,这才是本质,才是提升品牌形象的根本。
有些店不仅不赶门口休息的人还会为其提供免费的热水喝休息座位,让路人感觉到温馨,是不是这样反而会提升品牌形象?
我觉得这其实也关系到星巴克店价值观的问题,是不是在精神层面觉得比较傲,存在看不起的行为,作为服务行业,应当尊重人民群众的感情,有基本的尊重。
之前还有某些星巴克发布无实用产品造成浪费性争抢的事件。
作为一个企业,企业文化,价值观等精神层面,也是需要重视的,尊重也是提升品牌形象的地方。
总之,星巴克如果想提升品牌形象,根本应该注重食品品质,其次价值观正向,尊重顾客。
查看全文>>
末青 - 205 个点赞 👍
早些年,网上还流传着星巴克从来不驱赶客人的神话。随便截取一段:
在知乎看到一个案例,说自己在星巴克等人,但是来例假肚子痛,捂着肚子,店员上来询问她是否需要帮助,她说坐一会就好。店员说,您可以一直坐在这里,有任何需要可以找我帮忙。她心里就感到非常温暖和感动。
通常我引用都会标注原作者,但是这篇被无数营销号转载,真不知道原创是谁。
当然,还有些用户就想坐一会(出于等人等各种原因),这时候如果星巴克驱赶顾客的话,那么这个潜在的用户也有可能会因为你的驱赶产生不好的体验而流失。
长期来看,这些用户都是潜在的消费者,甚至是潜在的传播者。他当下不消费,不意味着他以前没有消费或者以后不会消费。
对星巴克来说,除了节假日周末的时间,大部分时候门店都会有闲置的位置。对于企业来说,利用这些闲置的位置,向潜在消费者展示一下星巴克“第三空间”文化,让用户直接感觉到良好的体验,肯定比在媒体投放广告的转化效果更好。当这些用户感受到舒适以后,也许下次他就会消费,或者他会把这个好的体验传播给他的朋友们。类似于这样的文章,网上大把大把。不清楚是不是星巴克的品牌部门雇佣写手做的推广,也有可能是自媒体为了迎合部分人群刻意编造的文章。不过这是对于星巴克有利的宣传,即便不是他们自己的推广,估计也乐见其成。
然后我们转向魔幻,在知乎上搜索“星巴克服务态度”
几乎清一色差评。
嗯?魔幻?不对,这不够魔幻。因为我在这些差评中找到不少来自于国外留学生或者国外工作朋友的评价,绝大部分都是:
“国外的星巴克热情、有礼貌、有耐心。不会一直比比叨叨让你去办积分卡。”
让我们进入千层饼思考模式。
第一层,这些旅居国外的朋友们就是星巴克的牧羊犬。
第二层,他们虽然不是牧羊犬,但是星巴克对于国内外服务质量品控要求有所不同。
第三层,星巴克对于国内外服务质量标准体系是一致的,但是中国人没素质,做不到美国那种服务水准。
第四层,中国服务业从业者的服务水准跟美国一样,但是国内星巴克从业者人均收入远远低于美国星巴克,所以对于服务态度无所谓了。
第五层,星巴克中国区知道问题的存在,但是不在乎。因为有无数的星巴克吹可以自来水,完全抵消来自负面的评价。(对吧,谁没事来知乎搜索下星巴克的服务态度?)
为了验证这个千层饼思考模式,我在知乎上找了下星巴克员工的收益。其中一位来自上海的星巴克工作人员开心的表示:
图源见水印 上海区域基本稳定在3.2K左右。
为了佐证,我又去找了下其他小伙伴的回答。
奉孝的回答,店长只有6K。
那美国星巴克店员的工资呢?呃,这个真不知道。但是,在华人聚居最多的加州,最低时薪是14美刀。按照现在的汇率(6.35),折合人民币88.9元。
按照1天8小时工作制,在美国星巴克工作一天最低的收益为711.2元人民币。
知乎的小伙伴们应该水平都足够,看到这里就可以很清晰去理解我想表述什么了。
国内星巴克这种属于典型的既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钱都给不到位,还奢求员工能有什么样的服务态度?
要说服务业容易受委屈,海底捞的服务员委屈受到少吗?凭什么人家脸上永远挂着的是笑容,对你各种热情?
他们的工资收益对得起自己回报。换言之,你在海底捞比其他火锅店多花出去那一部分钱,享受的服务溢价,实打实能回到员工手里。
我跟其他答主回答的角度可能不太一样。我并不想过多吐槽重庆这家星巴克,这不是个例,而会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当星巴克的店员收益远远低于公司要求的服务水准时,我们在星巴克消费时候面临的就是各种冷屁股。
而我们还在纠结,为啥我30块一杯咖啡还得看你一个店员的眼色?
店员心想,我赚你个1毛钱就得把你当爹给供着了?
唯独星巴克在背后偷着乐。
查看全文>>
Alfred大老虎 - 190 个点赞 👍
部分民众低智啊 所以才引起这么夸张的网络舆论
看不下去抖音的评论了 来看知乎 结果却发现还是一样的
只凭借一张朋友圈截图 就能了解事情的整个过程 判断出对错 大言不惭的说谁谁谁滚出中国 这是辱华 就这样就能上升到爱国层面
不明真相接机泄愤的各位 不妨想想但凡脑子没问题的人 谁会去主动得罪jc
从仅有的截图来看 这位民警发布的内容有舆论指引性
星巴克已做出回应没有投诉的行为 既然是声明 那内部一查就知道有没有投诉 它敢说谎话吗?
在声明中同样说到的有 星巴克店员是为民警安排了座位的 可前提呢?是在不影响别人消费的情况下 没有紧急任务和非要在那不可的理由 那店员是有权利去说的啊 不只是星巴克 如果是其他店面也一样有权利去说
还有 为什么去挑星巴克用餐呢 有星巴克在 说明周边肯定是商业区 至少是有其他店铺的 那这么大的商业区内 为什么连民警吃饭的地方都没有呢 是不是对基层民警的服务支持做的很不到位呢?
我只是说出我的疑惑与不解 大家随意
看到那么多粉丝量巨大的博主答主长篇大论 引申到过去经历的什么什么 这种行为没太必要
还有用职业来卖惨的 我尊重你们
可我一直觉得伟大的是人 而不是一种职业。
查看全文>>
YannRonng - 121 个点赞 👍
现在热度稍有下降,骂红了眼的小孩子们退下去一些,说两句想说的吧。
肯/麦/星这类普通人消费得起的快餐,真的是很良心的良币了。味道不表(毕竟众口难调),带来的标准化餐饮产业化升级的利好也不说。就明码标价、食材合规、后厨卫生、就餐环境干净来说,对食客基本的健康负责已经吊打多少同行了。
更别说在寸土寸金的繁华商圈:
容许流浪汉/暂时拮据者/暂时无处过夜的人在店里休息过夜。
容许不吃饭的人蹭座休息。
提供热水。
对外开放的干净卫生间。
我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在繁华商圈内急/宝妈没带热水/逛街累了的时候见到拐角LOGO时候的期待。这种方便接受的很平常,很理所当然
而你试试在繁华地段其他饭店里蹭座/过夜试试?不可能的!要杯热水/借个厕所也得看人心情,说没有你也没着。肯麻烦一下借给你已是好人,你心里万分感谢。
其他餐饮:不提供方便觉得理所当然,提供了方便万分感激。
肯麦星:提供了方便理所当然,某次不方便提供了便万夫所指,一线官媒入场,甚至上升到国恨家仇。
让人说什么好呢……
查看全文>>
林林 - 69 个点赞 👍
重庆星巴克,一段时间内往滑坡的路上义无反顾的走去,绝无阻拦!
这个星巴克员工莫非是行业竞争对手或是该店的“仇家”安插在这个店里的“刺客”,这一刀插在星巴克肋巴上,有点痛!
“影响品牌形象”,影响人是在门口吃盒饭的民警,还特么的“恶意投诉”,这脑子活络得象被门夹过的一样,让人看不懂。
但多少还是令人有些“震憾”!
星巴克客服告诉记者,涉事门店为星巴克(磁器口后街店),目前事情正在调查中。调查结果可能是位实习生,或者说不是正式员工什么的,再发一个一致歉声明,声称已处理该员工并展开举一反三的整顿,……云云。
查看全文>>
無何有之鄉 - 6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苏格拉深不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