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内亚史观?
- 21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内亚史观其实就是官方史观的衍生物。你不是一天到晚强调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不仅仅属于汉族吗?那么我就更进一步,进一步解构汉族,汉人费拉,十八省洼地,蛮族武德等话术就顺理成章发明了出来。说到底,一个谎言要用无数个谎言来圆
发布于 2023-01-03 15:06・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一鲸落万物生 - 916 个点赞 👍
我感觉大家都没弄明白一个道理,内亚史观虽然让汉人感觉非常不爽,但它本质上并不是一种“进攻的民族主义”,而是一种“防守的民族主义”。
内亚历史观有很多版本,比如满民族主义或者蒙古民族主义,又或者最为恶心又最为无聊的泛突厥思想。但其表现千差万别,核心却只有一个—-“内亚可以稳固统治和改变东亚或者西亚的农耕民族”,但“东亚不可能稳固统治和改变内亚的游牧民族”。
翻译成人话,其实就是汉人早在南北朝就玩烂了的东西,所谓“胡虏无百年之运”“中国之地必中国之人治之”。惟一不同的就是对象正好反了过来,汉人等农耕民族被当成内亚民族眼中的蛮夷胡虏加以排斥。
虽然内亚历史观天天吹嘘古代出身于“蛮夷”的游牧民族王朝,但是古代蛮夷王朝真的有多少内亚主义的思想,真的带着多少内亚成分呢?
比如帖木儿帝国,出身是蒙古巴颜鲁思家族,但他们到了中亚就入乡随俗的学起了察合台语,以至于被还在坚持说蒙古语的东察合台蒙古人叫做“察合台人”。他们到了波斯和印度,就认真的学起了波斯语,甚至娶了印度的公主。他们在乎过自己的“高贵”的内亚成分消亡过吗?在乎自己丢掉了蒙古人的习俗吗?恐怕没有,帖木儿家族的君主,莫卧儿皇帝胡马雍坦诚的说过,蒙古人文化落后,纵然有黄金家族之名,“其名犹恶”,不足称道。
那个时代的内亚出身的游牧民族及其君主思维是健康的,思想是正常而且干净的。他们可以很坦诚的承认自己的落后和野蛮,敞开心胸拥抱世界。
而目前的内亚历史观者,其实不过是一群胆小又扭曲的灵魂罢了。比如说满人的内亚历史观者,他嘴巴里面永远是“满清天下无敌打败准噶尔”,但是他永远不会承认满人文化的落后,和帝国覆灭后被民国汉人反过来征服的历史事实,还有东北目前主体民族是汉族的现实。只会拿自己认为的优点去碰汉人的缺点,以获得一点满足感而已。历史对于他们就是“1644-1840”,他们甚至承认自己被太平军和革命党打败征服,去回忆着一段段历史的勇气都没有。
而历史上的满人真的就和目前满内亚主义者一样吗?根本不一样,他们在精神上并不猥琐也不弱小,相反是可敬的敌人。《父子同侍乾清门》里面满人富察阿巴力翰说“只有懦弱的人,没有懦弱的民族,如果不是依靠山东汉人的读书人出谋划策,山西汉人的商人去提供物资,西北绿营征战四方,满人是不可能占领蒙古新疆的”。
“汉人的武术比我们好,满人和蒙古人一样只会硬碰硬,汉人却会巧妙的使用巧劲和力道”。富察并不是说假话,他真的给自己儿子找了汉族武师。
在胡人真正强盛的时代。胡人并不自大也不狂妄,反而有一种可敬又值得警惕的谦虚与坦诚,有敢于承认自己落后的勇气。
而今天的内亚主义者看起来狂妄,其实内心自卑而且卑微。泛突厥主义者天天说别的民族有突厥血统,比如李唐被突厥影响了,什么佛祖有塞种人血统是突厥人。什么都是他们的,可是他们真的有勇气去学习唐诗,去了解唐代汉人的文化吗?去了解一下目前印度的民主选举制度如何运作?他们没有勇气,他们不敢,害怕学多了就被汉人或者印度人同化了,就再也不“突厥”了,这个时候,唐朝和佛祖又完完全全是汉人和印度人的了。说白了,他们根本不关心也不理解那些被他们碰瓷的文化,碰瓷的意义不过是安抚他们自卑的心,增加一点无所谓的没来由的民族自豪感罢了。
说的清楚一些,内亚主义本质上是一种防守的民族主义,在本民族完全落后的情况下,刻意强调自己民族在历史上的某些优点,以维持自己的心理优势,不被对方民族同化罢了。它本质上是一种神学,最终不过是死路一条。当今世界上先进的民族没有一个是内亚民族,内亚民族从来没有创造过任何一种影响世界的文化,他们如果要进步,就必须抛弃内亚的文化因素。如果要内亚下去,则是永远落后死路一条。
因此我和很多人不一样,作为汉人,我不在乎胡人有内亚主义,我甚至不会打扰他们在小世界里自嗨意淫。想要落后我难道还拦着吗?
我真正的在乎的,是一小撮汉人也有本质上和内亚主义一样的扭曲又懦弱的思想。把偏安当美德,把懦弱当传统,自以为北方汉人沾染了胡人气息不干净,而自己却又只有百越认同没有汉族认同,甚至连黄帝陵在陕北都不知道,连德意志民族发源地在西边并不是柯尼斯堡都知不知道。每天活在和满人的二次元斗争中,自认为穿上汉服汉族就能复兴,而逃避现实不想解决人口问题或者西域问题,这种和内亚主义几乎是孪生兄弟,满蒙习气十足的“外亚主义“又有多高明呢?
编辑于 2023-05-10 11:33・IP 属地湖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土方岁三 - 580 个点赞 👍
狼图腾、新清史、满蒙遗老遗少想象中的内亚历史:游牧民族武德充沛,为费拉不堪的汉人注入武德。
分子生物学证明的内亚历史:汉人为内亚注入脱氧核糖核酸。
发布于 2023-11-20 12:40・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张鑫 - 257 个点赞 👍
以冷兵器吧为中心,盛行于中文网络。
在网络上是姨学的副产品
为了论证“中国是洼地,中国是盐碱地,中国文明根性上就是低下的,游牧老爷武德充沛,西欧白人武德充沛”这个逻辑链条的产物。
深受冷吧洋奴以及闻味而来的殖人,满遗,远邪们的喜爱。
与自干五、皇汉在百度贴吧上大战数个回合。
皇汉因为自身网络上代表人物素质的参差不齐
根本就不是这些,已经形成了网络辩论套路的“洋奴们”的对手。
主要的就是一套嘲讽——别人反驳就贴上一大堆自己大概都不认识的英文资料或中国古代典籍——别人被震慑住之后继续嘲讽——如果别人不被震慑住,就继续贴上一大堆各种各样的资料,继续下一个轮回。
如果处理不了,吧主小吧出阵,永久封禁处理。
但是由于其所配套的姨学,自身的恶臭性。
以及吧内自身内核的白人殖民主义调性。
再加上百度贴吧的衰落以及b站的崛起
冷兵器吧的洋奴也在不断的分化。
一部分有钱的开始走全甲流派,逐渐走向全甲格斗的小圈子。他们有钱有闲,年纪也大了,不屑于网络上的争端。
另一部分(可能带有任务的)则因为皇汉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并且学会了冷兵器吧内洋奴的这一套路之后。愈发觉得在中文互联网上没有办法支持下去,有些费劲了。
或是因为利益,或是因为想要在中国打造一个新的叶利钦的思潮的愿望。
他们主要也开始以科普历史的名义进入b站,以及知乎以及其他的有影响力的视频平台开始宣传,甚至打扮成皇汉的样子。
他们也开始脱下了洋甲胄,开始为了b站的点击流量穿上了中式的铠甲。
但是评论区里一旦跟别人产生了冲突,开口闭口又是一股子冷兵器洋奴的味道。
如今的冷兵器吧,跟所有的百度贴吧一样,进入了衰落期,除了一群意识形态上的魔怔人以外,恐怕也不剩下什么了。
但是我在b站的一些所谓的历史科普公众号,一些古代盔甲复原以及一些历史科普号中仍能看到这些洋奴的踪迹。
包括如今这个知乎。
只要你把他们逼急了,他们马上就会转为内学说的高度信仰者,然后再转为医学的深度崇拜者,最终将你贬到了品性低下的洼地之中。
发布于 2024-05-18 21:35・IP 属地内蒙古查看全文>>
山地骑士卡隆 - 183 个点赞 👍
内亚史观的核心锁钥问题其实跟什么日韩,什么哈萨克,关系都不太大,内亚史观的核心问题,就是现代东北人到底是谁,又是怎么变成了谁的问题。
新清史学派哪怕吹一百遍入关前的满洲人是多么多元封建内亚武德藏传佛教满蒙藏联姻,也没法解释清楚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如此德性高地的满洲人,会被世人眼中德性洼地的山东河北人掏了老家,而且虽然新清史学派的部分意旨是想通过清朝的多元宗教联姻制度说明藏区、回区、蒙区都是加盟国而不是汉地郡县,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蒙区,回区,藏区只是边角之地,真正重要的问题还是在于种系血缘上怎么看待北方汉区与回区、蒙区、藏区、满区关联的问题。
外行人喜欢把汉人想象为一个绝对软弱但又绝对强大的存在,一方面汉人从来没有战胜过任何人,另一方面汉人又在到处侵略占地盘,同时汉人又是跟满蒙藏回绝对地血缘隔离,或者说是满蒙藏回塑造了汉人的血统而不是反过来。但西方文明发明的分子人类学的发展又彻底粉碎了这种大学左翼文科课程的幻想,的确,依然有人类学家在宣讲”种族完全就是一派胡言“,但这已经无法挽回人心,布法罗枪击案的主角,作为欧美白人右翼行动派的代表,坚定不移地使用大量分子人类学图表试图开除犹太人的白人籍,这足以说明问题。按照相同的标准,不难推理出满族其实就是山东汉人,藏族其实就是陕西汉人,etc。
这又牵扯到一个基本的地缘格局问题:陕西理论上是汉人与汉文明的核心,但陕西距离内亚很近,还是被各路内亚史观争相攀附的周人的发源地。满蒙理论上是绝对异质于汉文明的游牧核心,但满蒙——我们不妨照实承认——距离内亚很远,历史上大部分时期都处于技术落后状态而非技术先进状态(唐代渤海国的铁器冶炼技术还不如汉代中原,汉代吉林干脆就处于石器时代)。这就使得汉民族主义者可以用内亚之秦压制渔猎之满,而如果内亚史观堕落到要宣扬陕西全境都是内亚的一部分,那就会出现”汉人本来就是内亚“”汉与突厥同源“”汉人是内亚民族大宗“的笑话。韩国人喜欢的红山起源论也是相似的情况,因为红山文化及后继的其他西辽河文化完全无法与山东河北的古代族群区分,现代西辽河的住民也是闯关东移民,乃至于科尔沁蒙古王族都被发现是大汶口文化后人,这就导致红山文化成了一个可笑的符号,谁都可以宣扬自己是红山文化后人,或者干脆宣布自己是红山文化的祖宗所在(后李文化是真的很有可能作为红山祖先),韩国人还不好反驳。所以说还是那句话,整个北方汉区的血缘文化与毗邻汉区的内亚北族的血缘文化高度牵扯纠缠互渗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河南以外皆内亚“固然是笑话,但”长城以南皆马来“也并不正确,”内亚史观“解决不了北方汉区地位的问题,就注定只能成为一个被不断解构的meme。
日本人最喜欢宣扬内亚史观+南朝正统,忽必烈汗率领北方各汉世侯、草原诸部与南宋签军进攻日本的时候,日本怎么不甘心归顺?韩国人最喜欢宣扬内亚史观+满洲祖地,怎么整天嘲笑彰显了大清国民内亚性的金钱鼠尾,而抱着自己明摆着与古汉服装很相似的韩服不放?这都是一个道理。
发布于 2022-12-27 12:21・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太行帝国主义 - 165 个点赞 👍
我们以奥斯曼帝国作为例子就明白了。
“标准史观”基本就相当于:奥斯曼帝国经历了几百年的统一与盛世之后被西方列强不断入侵而衰弱,并与西方入侵者斗争,保家卫国。
那么问题来了,保家卫国?保哪里?
保希腊?保罗马尼亚?保保加利亚?保塞尔维亚?
还是保埃及?保利比亚?保汉志?保叙利亚?保伊拉克?保亚美尼亚?
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这完全取决是站在土耳其人看问题,还是站在阿拉伯人、欧洲人、高加索人的角度看问题了。
内亚史观就是在研究类似问题这么提出来的。
内亚史观的观点基本就是:
①大清国绝对不是什么该站在道义高度的“弱小的、被侵略”的国家。恰好相反:元、清两朝也应该被归类到“帝国主义”的分类上。
②吐蕃、西域、中原、云贵、东南海域之类,都是被来自北亚、东北亚(统称内亚)的游牧/渔猎族群武力征服或武力干涉介入的地区。而上述地区分别属于不同文化圈/文明体系。被捏在一起完全依靠元、清的武力和权术。
③朝、越、缅等国,则是主要在元、清武力威慑下臣服的附庸。只是近代以来被西方敲打,特别是日本的挑战引起的连锁反应而逐渐衰弱,而这应该属于强权争霸的性质而不是什么弱小国家反抗帝国列强。
就拿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来说,“标准史观”认为法国和日本是侵略者,中、越、朝是被侵略的,是占据道德高地的弱小国家。内亚史观则认为这无非是强权争霸,是对附庸国主导权的争夺,最后无论谁胜利对附庸国都意味着主权的彻底丧失(类似后来巴黎和会的分赃的性质)如此而已。
编辑于 2022-11-29 13:24・IP 属地黑龙江查看全文>>
朴朴 - 160 个点赞 👍
欧洲没有“内欧”,非洲没有内非,南北美洲都没有内美,偏亚洲要单独搞个“内亚”出来,为什么呢?
因为不能承认有些地区就是属于东亚,和东亚历史密切相关,要割裂这种联系,只好搞个不伦不类的“内亚”出来,好为现实利益服务。
发布于 2024-04-26 17:05・IP 属地湖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姓名不能为空 - 15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五味 - 148 个点赞 👍
一个汉人与一个胡人坐在胡椅上写汉字
天朝史观:胡人汉化了
内亚史观:汉人胡化了
在美国中餐馆吃辣子鸡
天朝史观:美国心慕王化所以也吃中国食物
内亚史观:中国美洲化了,因为他们的食物都用辣椒
发布于 2022-12-22 09:39・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逝影绝忧 - 96 个点赞 👍
这里不会怎么谈问题本身
很多人在纠结一个问题:内亚在哪里?如何界定其地理范围?
事实上这确实是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列举几个说法
首先以杉山清彦的定义,明确几个常见又让人互相混淆的词汇之间关系:
ユーラシア大陸(欧亚大陆)>中央ユーラシア(中央欧亚,Central Eurasia)≧内陸アジア(内亚,Inner Asia)≧中央アジア(広義)(广义中亚)>中央アジア(狭義)(狭义中亚)
(出于语言习惯,后文不少内亚对应的原词其实是日语中较为流行的中央ユーラシア,而非传统的内陸アジア)
中国人最早熟悉内亚概念,可能来自拉铁摩尔的《中国的内陆亚洲边疆》一书,该书分别各写一章介绍满洲、蒙古、新疆和西藏四地,从这里来说其所定义的中国内亚边疆,与西方历史名词“中属鞑靼利亚(Chinese Tartary)”较为相似,但实际上以上仅限于中属内亚,整个内亚西到里海,东到满洲,北到森林覆盖的西伯利亚,南到伊朗,阿富汗,印巴边界的崇山峻岭,西藏高原,以及长城以南的中国——专门提及“长城以南的中国”,源于拉的内亚研究一大特点就是“长城边疆”“边缘地带”“贮存地”等农牧接壤地带理论。值得一提的是,在拉看来甘肃宁夏(次绿洲,又称内中亚)与新疆(主绿洲)实为一体,甘肃宁夏与俄属突厥斯坦-伊朗-土耳其一样,共同与新疆构成类似内蒙-外蒙的关系
中属鞑靼利亚与独立鞑靼利亚 几乎所有中亚爱好者必读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中亚文明史》中,卷一专门在附录中指出了中亚一词地理范围界定之困难,并指出该书中亚范围是“今位于阿富汗、中国西部、印度北部、东北伊朗、蒙古、巴基斯坦以及苏联诸中亚共和国境内的各个地区”,这一界定可以看作是上述的广义中亚。也因此,六卷本的该书中叙述对象,包括布里亚特、鲜卑、吐蕃、德里苏丹、古尔、基马克、寄多罗、贵霜、塞种、塞尔柱,乃至唐古特西夏(由俄国人撰写)等等
在发明“中央欧亚”作为内亚更精确的替换词的丹尼斯·塞诺眼里,中央欧亚/内亚更多是一个文化概念而非地理概念,指的是隔离于欧亚边缘的闪族、中国、西欧等文明的欧亚腹地,其范围具有波动性,例如,被匈人、塞尔柱人和辽金统治的潘诺尼亚、安纳托里亚和华北都成为了内亚。尽管如此,仍然可以从地理上粗略界定其范围,基本为乌拉尔和阿尔泰两语系地区,北到北冰洋,东包满洲,西包匈牙利草原,南至黑海-喜马拉雅。从北到南可分为苔原-森林-草原-沙漠四圈层,以草原为核心。其所主编的《剑桥早期内亚史》,不但包含了亚洲各游牧、绿洲、渔猎文明,也包括了阿瓦尔、保加尔、伏尔加芬等中欧东欧民族
京大教授杉山正明在其主编的岩波讲座世界历史卷11中,专门写了长达87页的「中央ユーラシアの歴史構図——世界史をつないだもの」一文,堪称此人内亚史观的集中放送,文中其界定的中央欧亚(中央ユーラシア),包括满洲、华北、北亚、中亚、阿富汗斯坦、西北印度、俄国-东欧部分地区、伊朗、安纳托利亚、叙利亚、巴勒斯坦,边界直到汉志一带
而其配的抽象简笔画,把四川重庆、波兰捷克奥地利等也画了进来
在《游牧民的世界史》中,杉山老湿继续发功,其将中央欧亚分成三大块,北部即西伯利亚,东部分为天山南北、西藏高原、蒙古高原(包括双层结构:高原本身的内层;包含华北、南西伯利亚等地的比前者大两倍的外层)三大块;西部分为中亚(从北到南五层结构:锡尔河以北草原;锡尔河-阿姆河河中地区;南突厥斯坦;兴都库什南麓到白沙瓦;印度河-恒河平原)、伊朗(双层,小伊朗为今伊朗,大伊朗囊括阿契美尼德王朝全境,并似乎被其一直开疆到了马格里布)和西北欧亚草原(吉尔吉斯-哈萨克-土库曼中亚大草原、俄国-乌克兰东欧大草原、相当于今匈牙利三倍大的中欧匈牙利草原)三大块
阪大教授森安孝夫在《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從中央歐亞出發,騎馬遊牧民眼中的拓跋國家》一书中,将中央欧亚界定为下图
但是其人在后来的演讲「内陸アジア史研究の新潮流と世界史教育現場への提言」中又更改意见,尤其是认为自己之前错把大兴安岭以东的满洲遗漏在外,最终其将中央欧亚界定为以草原-沙漠-绿洲为主的干燥地带,居民以游牧民和绿洲农民-市民为主,还包括森林草原地带的半农半牧和半牧半猎民,范围上是以宽阔的农牧接壤地带划分欧亚南北时的北部,包括东欧和满洲的部分,青藏高原全部,西亚大部分,不含欧亚北部的苔原和滨海边疆区森林的纯狩猎民和关中平原、华北平原等纯农耕区。而农牧接壤地带的归属有待细化,如滨海边疆区南部、呼罗珊北部、高加索南麓、小亚北部、塔巴里斯坦等考虑划入
近年来全面梳理这一问题的当属东大教授杉山清彦的「中央ユーラシア世界──方法から地域へ──」一文
杉山清彦绘制的各种内亚范围:最小的是狭义中亚(间野英二),然后是广义中亚/内亚/狭义中央欧亚(小松久男),然后是更大范围的内亚(森安孝夫),最后是直到亚得里亚海和汉志,庞大无比的内亚范围(杉山正明) 杉山清彦从欧亚大陆的结构出发,指出内亚的核心是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的X形结构,从北到南分为草原、沙漠·绿洲和半草原半沙漠地带
杉山清彦个人的学说尤其强调中央欧亚地域的“巨大的双重构造”性,如下图所示。举例说,从内蒙到河西走廊属于内亚的内核,而华北则是内亚的东南外缘。类似的,克什米尔-呼罗珊-白沙瓦是内亚内核,而深受从贵霜到纳迪尔沙内亚游牧民影响的西北印度是类似华北的内亚外缘。
内亚的核心地带,东到渤海-满洲兴起的满洲平原,西到阿瓦尔-马扎尔等活跃的匈牙利大草原。向北包括南西伯利亚的森林草原,向南包括半草原半沙漠的广阔地带,包括越过高加索,旭烈兀兀鲁思-萨法维帝国的核心板块阿塞拜疆高原。
东欧、华北、东部满洲、伊朗高原、西伯利亚、西北印度等,则是内亚的外缘地带
在草原-绿洲-半草原半沙漠的中核之外,中央欧亚还有华北、西北印度、伊朗、东欧等构成的外缘,内核和外缘的超广域形成巨大的二重构造 2018年,由日本大量内亚学者编写的『中央ユーラシア史研究入門』一书,将中央欧亚定义为从黑海克里米亚半岛直到大兴安岭以东平原,北到南西伯利亚森林地带,南包青藏高原,直到南突厥斯坦和呼罗珊的地带
至于国内,余太山一直强调“欧亚”这一概念,包括其主编的欧亚历史文化文库、欧亚备要等丛书和欧亚学刊、欧亚译丛等期刊,其所谓欧亚的含义,可见其主编的《古代内陆欧亚史纲》序言
本书所谓“内陆欧亚”是一个地理名称:大致东起黑龙江、松花江流域,西抵伏尔加河、多瑙河流域,具体而言除中欧和东欧外,主要包括我国东三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及蒙古高原、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斯坦、巴基斯坦和西北印度。其核心地带即所谓欧亚草原(Eurasian Steppes)。
内陆欧亚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自古以来繁衍生息着无数的民族,创造了千姿百态的文化。这是一个种族、语言、文字、宗教、生产、生活方式千差万别的地区。
主要由于游牧民族、特别是所谓骑马游牧民族迁徙、征服、贸易等活动,古代内陆欧亚形形色色的民族及其文化、经济、政治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同样主要由于游牧民族的活动,欧亚草原文化与周邻诸文化(华夏文化、印度文化、希腊–罗马文化、伊斯兰文化)形成了积极的互动关系,并深深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一个专门的学科——内陆欧亚学已经在国际学术界形成。内陆欧亚学的对象正是活跃于欧亚草原及其周邻地区诸民族本身的历史文化。
毫无疑问,我国也要开展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的研究,编撰一部《内陆欧亚史纲》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本书的宗旨是:通过简要的叙述,说明历史上的内陆欧亚是一个整体,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内陆欧亚的视野。
不仅仅研究内陆欧亚任何局部(如中亚或东北亚)的历史必须具有内陆欧亚的视野,研究古代中国史和中外关系史,如欲更上层楼,也必须有内陆欧亚的视野。
打开世界地图,不难发现,内陆欧亚有大片地区落在今天中国的版图之内。今日中国可以说是内陆欧亚的大国。历史上,内陆欧亚许多民族的兴衰存亡,发生的许多事件,在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变化。不仅如此,现有的证据表明,中国文化的源头并不是单一的,其中就包含来自内陆欧亚的因素。由此可见,很有必要从内陆欧亚的视角探讨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
不言而喻,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和流不仅仅受惠于内陆欧亚,还有其他各方面的因素,例如来自南方海洋文明的影响。但可以肯定地说,内陆欧亚的影响是最突出的。古代中国与内陆欧亚有极深的渊源,这里,只需要指出中国一半以上皇朝的创建者都有内陆欧亚渊源这一点就足够了。
至于古代中外关系史,实际上就是历代中原王朝与周邻国家、地区关系的历史,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与内陆欧亚有关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今天的朝鲜、日本、蒙古、俄罗斯、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和中亚五国等。中国中原王朝与这些国家、地区的关系也只有放到内陆欧亚史的背景下加以研究才能够得到确解。不难看出,所谓内陆欧亚,与内亚/中央欧亚基本可看作同义词
关于日本的所谓内亚史观或者说中央欧亚史观及其批判,可以直接看钟焓《重写以“中央欧亚”为中心的“世界史”——对日本内亚史学界新近动向的剖析》
除了提及的杉山、森安、杉山三篇文章外,前述森安孝夫一书在大陆台湾都有引进,是了解其学术思想与史观的重要途径,也详细介绍了其对中央欧亚的认识
中文界另一个了解相关思想的途径是台湾引进的古松崇志一书,该书介绍的是鲜卑-突厥-契丹-沙陀-女真-蒙古六大内亚民族统治中国的历史,其序言也就是其对内亚的理解,见下链接
要说的是,我没怎么看过上书,感觉也不会很有意思,但古松主编的下面这本论文集我翻了下倒是觉得挺有意思
有条件的话我认为最为合适的还是「中央ユーラシア世界──方法から地域へ──」一文,概况了从白鸟库吉、山田信夫、松田寿男、森安孝夫、冈田英弘、小松久男、妹尾达彦、间野英二、宇山智彦等长脉络的日本内亚观,以及大量其本人对世界史上的内亚的态度
关于评论,我简单说一下
第一是不管是广义中亚还是内亚或者中央欧亚内陆欧亚,实际上我们知道中文界有较多认识的只有部分地区,以帕米尔为界的话,其以西地方只有中亚尚可说有较多研究(主要集中在伊斯兰以前——作为汉魏隋唐的东西方交流史研究),至于库梅基亚、巴什基里亚、布贾克、大伊朗、吉德拉尔、信德等地,近乎一片白地。甚至于在帕米尔以东,如外东北和南西伯利亚等,即使是二手著作的引入至今也极为匮乏。结果各种所谓欧亚视角,往往成为空谈,所谓内亚视角不要说突破欧亚分界线,连共和国国界线都不能突破
又有所谓东部欧亚的说法,其领域大致为极盛大清全境外加朝鲜半岛日本与中南半岛等。对于清末以前的东亚(汉朝越琉和五种族地区)和赞米亚等地区,个人了解极为有限,只是道听途说国内研究水平也有些欠缺,而且主要都是关于其和中原王朝的交往史。以我想法,突破国界线的钳制,将视野投向长时段下的广域空间,仍然是极为重要的课题
由第一点来说,我时常觉得各种“内亚史观”,包括阿姨的那一套挺无聊的,感觉跟黄土高原听床学差不多,充满了夜郎自大的,或者说是反思家的,也就是自贱或自大的,总而言之是基于汉文化中心思想下的,高度内向-内省式的思维。就跟我原来吐槽在谭其骧何为中国下面,一帮人天天唧唧歪歪什么努尔哈赤是不是中国人,铁木真是不是中国人,唉呀你怎么不问沙赫摩诃末是不是郑经一样罪大恶极的芬烈分子呢?帖木儿是不是跟东南倭寇一样邪恶的对华侵略者呢?巴尔蒂斯坦默格本王朝的易卜拉欣沙赫和李白那个更算中国人呢?切尔尼戈夫斯基是不是萨布素一样的民族英雄呢?明-土鲁番战争和宋金战争那个更中华内战呢?说白了还不是指天指地拉东扯西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后还是两京十三省,四书又五经么
编辑于 2023-09-05 23:25・IP 属地日本查看全文>>
洛林 - 89 个点赞 👍
以前看到一位网友对此有精辟的总结:
“1.赢的总是内亚;
2.输的总是中华;
3.如果违反了第二条,请重复第一条。”
如果你了解这几点,就能明白为什么会有“鲜卑唐”、“沙陀宋”、“回回明”,汉族费拉论,汉族杂种论,汉族胡化论,内亚武德输出论,内亚定居费拉化论,内亚受汉文明污染费拉化论,等等观点。
我感觉,“脱亚入欧”史观与“内亚史观”亦有相似性,团结壬的“输血嫁妆论”,和殖壬的“殖民三百年论”,不能说很像,简直是一模一样。只不过内亚已经衰落,日耳曼正在衰落罢了。
发布于 2023-12-29 21:59・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不爱学习 - 7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包子 - 55 个点赞 👍
二更
洋人搞内亚史观也就罢了,人家立场就给你对立。知乎这一大帮赞同内亚史观的华人才是奇葩。
大概他们幻想着来一波新时代的联虏平寇、借师助剿吧?
传统中原史观:一只手由一个手掌和五根手指组成。
白左史观:一只手由六根手指组成,手掌?不存在的。
内亚史观:一只手由一个手心和一个手背组成,手指?不存在的。
传统中原史观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手存在;
白左史观是为了剁掉你手指,你只能保有手掌。
内亚史观是为了剁掉你整只手,你就不应该有手。
你少吃少占,我才能多吃多占哈;
当然,如果我能直接把你也吃了,那就更好啦。
编辑于 2022-12-27 12:19・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黄焖狗腿 - 41 个点赞 👍
补充:
关于朝鲜半岛为什么没能领到内亚籍,大抵是因为古代朝鲜受西边影响太深,深受大一统中央集权文官政治拜官拜权文化的影响,丧失了封建自由,而且本身也是种地费拉罢。反正我是没见过姨淆家会愿意吹一下古代半岛的。(其实严格来说,我应该把越南也划出来的)
——————————
一张图清楚解释内亚史观拥护者们心目中对“内亚”这个概念的定义:
红线区域内的就是内亚(正论) 编辑于 2023-01-10 09:5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天道悲想天 - 39 个点赞 👍
学术上的内亚史观:解构中原中心论,研究过去被视为中原历史附属的内亚文明历史的内生演进过程和他们曾经抵达的终点。
庸俗论中的内亚史观:为谁的祖先雷普了谁的祖先、谁的祖先向谁的祖先卖过沟子争论不休。
内亚史观其实是一种更进一步的民族主义史观,是强调单一民族崛起的旧式民族主义向强调多民族共存共生的新式民族主义——或者用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多元主义——进化之后在史学界的自然表达。
反对内亚史观者之所以这么在乎祖先是雷普别人还是被别人雷普,并不是真的在乎祖先,内核还是在影射现实,希望未来能真的体验一把雷普的快感。
发布于 2024-04-16 12:25・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ducling - 33 个点赞 👍
内亚史观最早来自于清末民国时期的皇汉。皇汉自认为是苏美尔人后裔,征服了苗族,统治了东亚。而蚩尤也被改写变成了苗人祖先。比如陈天华《猛回头》:“我始祖黄帝于五千年前,自西北方面来,战胜了苗族,一统中国。”
只不过区别于现在的黄色内亚(中亚),他们更认同自己是白色内亚(两河流域人)。当他们更倾向于强调自己高于鞑靼人的种族地位时,他们无非更渴望证明自己接近文明的中心(欧洲)。这种心态和昭和前的日本人可以说差不多。
在这里我们真正关注的应该是作为种族文化建构的鄙视链底端的“苗人”。 当京都学派制造出鞑靼—汉人—南人的鄙视链,民国皇汉干脆自称巴比伦人,比游牧鞑靼(黄皮内亚)还内亚的(白色内亚),然后又生硬制造了作为蚩尤后裔的苗人。这种心理位势随地理位势的从西到东,从北到南的变化,其实暗藏了一个核心,那就是位于最西端的“欧洲”的优越性。
当然,后来介于西方民族志学的新变化,由于“赞米亚”的提出,于是给“苗人”变向又提升了鄙视链地位。形成了唯独中原帝国受伤的世界。至此,我们看到了岛夷—内亚—赞米亚,对中原的包围。至此形成了一个反向的核心。
至此,文化上的两个核心的对立态势隐隐中其实彻底形成了,尽管是以民族志的隐喻的方式形成的。一个超然物外于评价体系之外,即欧洲。另一个则位于评价体系的被包围的核心,即中国。
所以要破除这种观念,绝不应该沉溺于内亚-赞米亚-中原-岛夷,到底哪个更优越上,哪个更武德充沛,哪个才是真费拉,又或是哪个更自由意志上,而是要超越于这个评价体系之外,或者直接面对这个评价体系中那个被隐藏的不在场的评价者——即欧洲。
当然,我说的欧洲,并不是地理意义上的欧洲,也不是政治经济意义上的欧洲共同体,这两个欧洲并不存在。我说的欧洲是作为文化心理存在的欧洲,是康德、黑格尔、谢林、胡塞尔一直到现在的比如哈贝马斯、齐泽克的欧洲,一个作为理想概念存在的不可被定义的欧洲,一个存在于未来的欧洲。
从文化意义上,我们文明的真正威胁者,不是日本,也不是美国,也不是非洲,不是中亚、北亚以及南亚民族,而是欧洲,作为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理想欧洲。因为只有欧洲是超越于评价体系之外的。但这个无法定义的欧洲的存在似乎又依赖于一切对其他种族和文明评价,通过对欧洲外的世界进行一种超文明的审视和评价,他找到了自身位于评价体系之外,同时又位于评价体系核心中的位置。
编辑于 2024-05-16 09:09・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一只鹅 - 24 个点赞 👍
一种箩筐史观。
正常史观都是有一个实体存在的。
内亚史观的实体是谁?
匈奴、鲜卑、突厥、吐蕃、党项、契丹、女真、蒙古、建州……
这都不是同一个族群。
所谓的内亚史观,更通俗易通的解释,倒不如说是「华夏反抗者」史观:
即数千年的岁月长河中,从西亚到北亚到东北亚的广袤大地上,某种黄金精神,或者说宿命,在传承。
它驱使着血脉、文化、信仰的勇士民族,以自己族群的存亡为赌注,前仆后继,去对抗东亚魔域那个千年不死的终极大魔王——华夏。
将自己代入内亚民族的角色,以这种史观来看待历史,是不是感觉很神圣、很热血?
编辑于 2024-03-04 23:21・IP 属地新疆查看全文>>
黄什乙 - 17 个点赞 👍
佛学有一个基本道理:佛说xxx,即非xxx,是名xxx。
美学也有一个基本道理:美国说你xxx,证明他自己才是xxx。
套用到这个题目上:美国说你是中原-内亚双核帝国,其实美国才是双核帝国:本土直接统治的美帝,和世界范围内羁縻统治的美朝。
清利用喇嘛散布x病、奸商盘剥等方式,把蒙古整到接近绝种=美朝利用内个散布aiz、美元霸权盘剥等方式,削弱盟国。
八旗自吹无敌,其实吸鸦片费拉不堪=红脖子自吹无敌,其实一亿红脖不如一个山上。
发明内亚史观的美国学者,必然是被美国的双核性带进来的内个老墨等,把心态搞崩了,才有如此痛的领悟。
发布于 2023-04-13 08:17・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胡仙君 - 8 个点赞 👍
恒付苏随誓缤去瘦帘。墩蛔辨,杰范篱涡悟累硕奋醇锈宝骆姜憎钟炼扮肌嘿席拨树辅跌,拾兽嫁纬需谎孟氯瓢,粪桑绊逝墩闽捅蒙巫,仙籽土珠正惊府斜描鸟盗散肥妆吁茉侠裙陡蝠“联宋偎全惜瞧”,鹦糖显安灿刨,盼魁婴认例。
发布于 2024-05-19 04:53・IP 乎梭卧券查看全文>>
试蛉 - 2 个点赞 👍
大概这样:
什么是内亚性? 形式纯粹派
必须是少数民族的征服帝国形式中立派
必须是征服帝国形式自由派
只要不是汉人就可以了内容纯粹派
必须在内亚蒙元具有内亚性 奥斯曼帝国具有内亚性 土耳其共和国具有内亚性 内容中立派
必须在亚洲满清具有内亚性 日本具有内亚性 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具有内亚性 内容自由派
在世界岛上就行了俄罗斯帝国/苏联具有内亚性 德意志国具有内亚性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具有内亚性 编辑于 2023-07-08 13:30・IP 属地安徽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Mirage25 - 0 个点赞 👍
从东北到南俄草原这一天然的地理连续面,在这上面发生的历史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连续性。这一广大区域,各非农耕民族,早就开始了国际性的文化和技术的交流。
编辑于 2022-09-02 22:31・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蝴蝶DE风险 - 0 个点赞 👍
纯扯淡。不存在统一王朝,不存在统一文化,完全不同的血统,他们连历史都没有,还有史观?
蒙古源流和黄金史是清朝人写的。元史是明朝人写的,都是中国人写中国事,算不得内亚史。那就不剩啥了。
发布于 2023-05-31 09:41・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无可奉告 - 0 个点赞 👍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史观都是现实观。
所谓这那史观重要吗?很重要,但是也一点都不重要。要铭记历史,但不要背历史包袱,历史合法性是很重要的合法性来源,但从来也不是全部的合法性,更何况合法性本身在很多时候也就是个笑话。
毕竟以色列举着圣经就能声索领土,美国毛线历史没有也不妨碍他打遍全球,你在这纠结过去这属于你还是属于我有什么意义?
有本事就来抢。
发布于 2024-05-06 02:4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情深不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