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间反华氛围的根源是什么?
- 1034 个点赞 👍
我在日本和日本人、美国人、法国人,甚至印度、越南、斯里兰卡人讲中国的生活,他们都是怀着有意思、新鲜的心态在听。
但是要在国内的人讲国外的生活,不论现实还是网络,一些人能急得跳脚。
上次我回国,顺便去理发店剪头发,期间和理发师聊天,我就实话实说:“我从日本回来,待几天就走”。
然后他又问我:“日本怎么样、为什么去日本”
然后我又实话实说:“日本没有像国内那么多的高楼大厦,大部分是两三层的一户建,但是居住环境比较干净”,“国内的收入不足以让我在大城市定居,加上最近几年裁员潮好工作少,不好的工作加班时间、职场氛围无法忍受,所以选择出国”
最后理发师来了个经典的提问:“国外的空气都比较香甜吧”
即使是两个不认识的人聊天,这么说话礼貌吗?更何况我现在是顾客,在日本顾客的尊敬等级是排在老板之上的,到国内直接和路人一个等级了,这种服务谁还敢来你这消费?
接受不了事实还要硬聊,最后破防开始阴阳怪气或是破口大骂,这是国内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尤其在网络上。
查看全文>>
莫谈国事 - 904 个点赞 👍
我说一下中日媒体的区别。这也是很多西方媒体和中国媒体的区别。
————中国目前其实没有特意去报道日本,一般只报道很基础的一些大的事实。比如”石破表示要辞职“。而对日本内部发生的,和中国毫无关系小事情不太在意。更别说报道了。
或者说的更明白点是“没在看你”。
态度基本就是:”中国很忙。忙着自己的内政,忙着看美国,欧洲,没空去关注日本。“————既没有善意,也没有恶意,只是不在意你。
日本对中国而言,越来越回到曾经附属国的样子,”一个干净的邻国“。只要他还老实,从前的那个宗主国一般是没空看他的。也不是很在乎日本的态度。
大约就是这样
——————而日本媒体对中国,属于二十四小时只挑选负面新闻进行报道。
基本上你会发现,一些中国根本没人知道的,二三线城市和小县城的一些负面新闻,会莫名其妙变成日本媒体头条。大炒特炒,放在首页,二十四小时滚动播放。
而中国国土实在太太太大了,人口也实在实在太多了,所以每天发生的各种事情也很多,是别国的很多倍。——————如果按照每个小城市为单位,那么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负面小事。这种的地方新闻非常容易找。
就专门挑这种新闻,疯狂炒作,挑选出来,在日本的电视台24小时播放。
而一切正面消息,尤其是比较好的消息,日本媒体会选择性忽略。或者说一嘴,一笔带过,之后就不提了,日本人根本不会有任何机会知道。只有在说中国威胁论的时候,专家们才会很勉强承认一下,中国哪里哪里很进步....,日本要追赶.....。
但是中国为什么进步呢?原因在哪里呢?中国这么烂,怎么莫名其妙就进步了呢?
秘密其实就隐藏在那些日本媒体永远不说,你也永远不会知道的消息里。————不需要培养人才,也不需要产业进步,也不需要基础研究,不需要培育科技产业,光偷日本技术就可以成为科技强国这类话,自己不觉得可笑吗?
——————也就是片面性的报道。
日本媒体说的不是”谎言“。但是”真话“也是可以撒谎的。只要把不想让你知道的部分隐瞒起来,把想让你知道的部分各种放大,播报者再稍作主观引导就可以了。
比如那句著名的”代价又是什么呢?“
又比如,两个日本人死在大连,日本人媒体连续很久把这个事当作头条,各种追踪报道,各种专题新闻,各种访谈。轮番上演。
即便现在日本的五个头条里面,这个新闻也占三个。
而同样的,一个中国人死在了日本,日本媒体也报道了,一笔带过。说了,承认是有这么一件事,然后没了。
没有任何后续。日本媒体也不会再有任何追踪报道。
然后结束了。在日本没有任何波澜。
当然,西方媒体也是这么做的。也不仅仅是日本媒体。可能日本媒体也参考了其他媒体的看法。
————————————————
所以,目前日本关于中国的看法,存在一个核心问题:
—————“就是如何解释中国的发展”
这又产生两个问题。
第一,如果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描述都是真实的。就是,中国非常烂,非常差,人民民不聊生,水深火热,毫无自由,普通人生活在中国无比痛苦,14亿人却偏偏脑残的不去推翻老共(就有没有存在一种可能性,是人家的老百姓其实并没有水深火热呢?)。什么成绩都是靠作弊,偷的。肯定很快就完蛋了。
那么,“中国崩溃论”已经起码说了五十年了。
中国能顶着这么多的问题,带着如此多的隐患,还能一路发展到今天,高歌猛进,直逼美国,以购买能力计算,中国gdp 是美国的1.6倍。各方面都颇有成就,然而其他所谓“运转良好”的国家却没有做到。
如果这是真的,那就必然存在某种“未知的因素”一直在支撑着中国发展,因为,这种发展和现实,绝不是“血汗工厂”,“纯靠剥削”,“作弊”,之类西方自以为是的猜测就能够解释的。
这个一直支持着中国的“未知因素”是什么,才是日本人应该搞懂的。
第二,如果不存在这个“未知的因素”,那就只能指向另一个答案:就是媒体撒谎了。你的信息来源不完整,或者不真确。
或者说,片面的叙述了他们非常想让大众知道的“一部分事实”,而非常巧妙的隐瞒了“另一部分事实”。
或者说,选择性的无视了一部分摆在眼前真相。
或者做了一些故意的丑化。甚至捏造。
或者,出于某种傲慢、无知,偏见、或者因为对中国不了解(或者没兴趣了解),主观上错误的解释了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曲解了真相。并把这种偏见通过镜头或者文字表达出来。
只有这两个解释。
只能二选一了。
多嘴一句:
是的。镜头也可以撒谎,以前的bbc武汉纪录片,堪称端着镜头说瞎话的典范。这个片子里就没出现过一个年轻人,全是精心挑拣过的老年人,年轻人聚集的地方,他们不敢拍。
武汉那条街其实很繁华,普通人即便不懂摄影,随便拿手机拍拍都不会丑。但这不符合bbc的期望。所以,为了能够把武汉拍的更落后、更闭塞,更恐怖,bbc甚至连每一帧图片的打光、角度、滤镜色彩,甚至连图片的构图都是精心设计过的,就是不拍开阔地,避开周围景色,故意往下拍,拍地面,并且用地面、墙壁和或者物品遮挡拍摄角度,拍摄人物的时候画面一半都是墙,会让观众感到封闭和不适,以此加深观众对中国黑暗闭塞的刻板印象。(学摄影和新闻的学生,甚至会拿它当丑化新闻对象的案例分析)。
——————这个纪录片,堪称用摄影镜头丑化新闻对象的绝佳案例,当时在中国国内引起了对bbc的众怒。从此bbc在国内成了造谣媒体的典型。
查看全文>>
桃子和橙子 - 85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赛博用尸 - 646 个点赞 👍
中国是个广土巨族的超级大国,有着相当庞大的精日群体(尽管相对来说占总人口不是很多),中国在日本长期居住的人口超过120万人(含中国大陆和港澳台),相当于日本总人口的近1%(日本外籍人口里1/4是中国人)。这是什么概念?如果对调换算相当于中国有近1400万日本人,这个人数只低于少数民族中的壮族,还全是外国人,而且日本和中美俄印这些大国是不一样的,日本是个典型的单一民族国家,大和族占日本总人口的99%,可以说大部分的日本人是相当保守和排外的。在中国滞留的黑人巅峰人口在45万至70万之间(近几年大力驱逐三非外国人,在中国黑人数量之于十年前已经大幅度下滑),其中合法居留的非裔人口只有10万人左右,占全国总人口的0.007%,各位可以观察一下老钟互联网近十年来对长居在中国的黑人是什么评价。
在日中国人和在中黑人是不同的,黑人在中国最主要的活动其实是从事中非贸易,数量相对比较少,老钟网民也几乎不会抱怨非洲裔抢了中国人的工作。中国人在日本是什么情况呢?根据日本法务省2023年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底,在日的中国大陆人口总数达84.5万,其中留学生有12.3万人(硕士以上学历占比41%),东京大学、早稻田等名校中国校友网络庞大。在日本当老板创业的经营管理签证持有者超6万人,多从事餐饮、贸易、科技创业,近年来这一比例正在快速增多。从事高端技术、人文知识、国际业务签证行业超过38万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近60%),多为设计、IT、医疗、金融、教育领域。剩下的二十多万人大多是从事机械操作、电子组装、汽车零部件生产的技术工人,从事旅游接待、免税店销售、中餐馆员工等服务业人员仅占在日华人总人数的十分之一,这其中大部分人依然是在中国老板手下打工,从事农林牧渔的人数不到5%。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外国高端人才中有66%来自中国,远远领先于第二名印度(6%)和第三名韩国(4%),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从事餐饮服务兼职的比例远低于日本本土大学生。
【完蛋,我被中国资本包围了 !日本人发现越来越多的温泉和度假区被中国人收购了(2025年3月19日报道)-哔哩哔哩】 https://b23.tv/XI7H1MV
【京都大学已经被中国留学生占领了 :为什么这里到处都是中餐馆?羊肉锅辣得日本记者大汗淋漓(2025年3月7日报道)-哔哩哔哩】 https://b23.tv/BoAS9rJ
【东京池袋这里为啥有一大堆中国人 ?原来全是留学生啊:国内实在是卷不动了-哔哩哔哩】 https://b23.tv/ADhn6uD
在日本真正干苦力的大部分是东南亚劳工,逐渐取代了90年代的中国劳工,大伙儿不要以为老钟人去日本是为了刷盘子扫大街的(我想最喜爱日本人的中国人移民日本也不是为了刷盘子扫大街吧),在日本人看来这些中国人就是来抢日本本地人工作的。
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会对户晨风这些“日吹”们感到愤怒的原因,在他们看来,中国的这些精日群体一遍又一遍的复读日本各方面的好(特别是以意林读者为代表的牧羊犬群体),导致日本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抢占了日本人的工作机会(客观的讲中国的企业家、创业者为日本人提供了相当多的工作岗位),1999年日本政府统计的在日华人总数还不到20万人,2024年已经超过120万人,短短二十多年日本就新增了100万的中国人,而且这些新来的中国人不是像二十年前来的中国人来做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而是面向中高端制造、教育、医疗等服务业以及来日本创业收购企业。这些中国人并不反日,恰恰相反非常喜欢日本,与此同时日本的经济不景气,转移不了矛盾就只能转移给外国人了,最近大伙儿也能看出日本选举正在极速向右转。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日本民众对中国印象变差恰恰是中国人大量涌入日本的05年至15年,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意林读者杂志报刊、新闻媒体媚日的高峰时期 还不光如此,中国人和其他国家的华裔也利用日本强大的文化输出能力赚钱,比如全世界大部分的日料店都是华人开的,日裔完全卷不过华裔,法国甚至有个专有名词叫Chiponais(中国人开的日料店),法国 80% 的日料店是华人开的,美国 2.5 万家日料店中,仅 10% 由日本人经营,意大利超过70%的寿司店挂着日语招牌,背后站着的却是温州老板,就连意大利首家米其林日料店的主厨也是华裔。日本老板还在“工匠精神”上卷时,中国老板已经用工业化思维改造了日料,预制寿司饭、标准化酱料包、流水线式出餐。价格只是“正宗”日料店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
新闻标题:法国的华裔如何为日本料理的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 甚至有帖子教你如何识别华裔开的日料店和正宗日料店
大概意思:Chiponais门店的招牌、灯、窗帘主题色大部分都为红色(因为中国人喜欢红色,认为红色是幸运的颜色),餐厅内部装饰霓虹灯的颜色大部分是蓝色、紫色、红色的,餐单色彩鲜艳丰富大部分是彩色照片。
这些餐厅至少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让所有人都能吃到日本料理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日本民间仇华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包含地缘政治、经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但其中一个原因恐怕跟中国精日群体有相当大的关系。日本民众喜欢的是那个弱小贫穷的中国,而非现在这个工农业克苏鲁。
查看全文>>
兴亡百姓苦 - 64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梦宫有香 - 627 个点赞 👍
现在的日本完全输不起(其实欧洲也是)
后冷战时期由于辣鸡辉格史观盛行,导致很多人忘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决定国家实力基准值的,从来都是地理条件。至于什么思想、文化、制度、科技,这些确实可以让国力偏离基准值,有时还会出现比较大的偏差。但如果时间拉得够长,在几百年的时间尺度上,各国的实力最终都要回归到地理条件决定的基准值。
而日本的基准值就是一个东亚边陲无足轻重的小国。完全是靠着赶上了工业革命的末班车,在亚太地区确立了先发优势,才成为世界范围内举足轻重的列强之一。但这种先发优势没法永远维持下去,尤其是1990年以后可以说是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流失。所以现在日本拼了命的想要减缓自己回归历史均值的速度,这个过程中不能容忍哪怕是一次失败,只要输一次就会立刻跌回历史均值甚至更糟。
欧洲也是同样的问题,欧洲历史上地理条件足够成为世界一极的只有罗马,在那以后任何一个国家的地理条件都不足以支撑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欧公子近现代过得滋润,靠的完全是大航海+工业革命的先发优势。如果这个先发优势丢掉了,那欧洲大概率要回归中世纪基准值。
这就是为什么目前真正有资格参与争霸的国家反而表现的很有定力。说白了中美两国都不怕输,因为这两家是真正的大国,地理环境决定了大国输得起,就算一时陷入低谷,再过两三代人又能爬起来。大国这种淡定的心态是小国永远学不来的。
所以红脖子虽然也对现状多有不满,但他们并不急。而日本和欧洲是肉眼可见急得不行,从高官到平头百姓人均急哈德。这种急躁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不择手段的维护自己的优越感,包括把一切社会问题甩锅给别国。因为他们是真的输不起,只要输一次就会被打回原形,哪怕只是输面子都不行。
不同的是欧洲人还能有个念想,万一欧洲统一罗马回归了呢?
而日本历史上唯一的机会就是1889年到1949年这短短的60年时间。如果能趁着这个机会,利用好先发优势,在大陆上啃下一块好地,就能永久改变自己的基准值。
但他们没成功,而小国先行工业化获得优势这种剧本在可见的未来里不会再有了。19世纪清朝官员见到洋人的蒸汽船“疑其轮系用牛拉”,而现在哪怕是非洲雨林里的部落民都能拿着某国产的山寨机刷抖音。信息时代大家互相之间都没有秘密,认知水平不再是限制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小国想要通过所谓思想文化方面的优势超过大国只会更困难。
这件事已经体现在互联网产业上了,中美俄印乃至伊朗都有拿得出手的互联网企业,NB的能出海,差一点的至少能拿下本国市场。而欧洲和日本的互联网经济乃至互联网主权都被美企垄断了。今后“小而强”与“大而落后”的情况很可能彻底成为历史。
从日本人的角度来看,他们在过去一百年里的经历就是:你面前有一个肥美多汁的人参果,吃下去就能逆天改命。结果你一口没咬住让它逃了,几十年以后它甚至还变成了一只拿着铁棍的猴子站在你面前。
换你遇到这种事你能不急?能不捶胸顿足?
你能不恨他当年没乖乖让你吃?
查看全文>>
Akatsiya - 593 个点赞 👍
以前我也不懂。
现在我懂了。
因为一部电影——《南京照相馆》。
我现在才明白,日本之所以反华,是因为他们害怕我们看清真相,看穿他们的真面目,那样一来,他们就完了,死定了。就好比童话故事里的妖魔特别害怕别人知道它的真名,一旦知道了且念出来,它当场就得死。
至于我为什么会通过一部电影就看懂这个道理,且听我慢慢道来——还是从影视剧(不限于电影)讲起:
在《南京照相馆》这部电影之前,大家也看过不少描述日本人以及中日之间战争的影视剧。那么,大家还记不记得这些影视剧里面描绘的日本人形象?
有没有良心未泯的日本人?有吧?
有没有处心积虑的日本人?也有吧?比如有些片子描述日本间谍,潜伏中国几十年都变成中国通了,看起来比中国人还中国人。
有没有事无巨细的日本人?还是有吧?比如日本间谍长期潜伏珍珠港,平时又是开店又是钓鱼,把珍珠港的水文条件和水兵调动摸得一清二楚。传闻中,就连仁丹广告海报上的胡子都能充当路标——胡子往哪边指,哪边就是正确方向。
有没有能征善战的日本人?也有吧?你像好多战争片里面都有表现过日本人的训练有素。
有没有悍不畏死的日本人?有吧?不光我们的影视剧,就连外国人拍的片子里面都有日本人板载冲锋和神风突击的情节。
有没有吃苦耐劳的日本人?有吧?最典型就好比我们的连续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描述过日本兵驻守在汽油桶里,一守就是一天。
有没有忍辱负重和万众一心的日本人?有吧?就好比影视剧的“重灾区”——甲午海战,用烂了的一个梗,拿天皇省钱买军舰,一天只吃一顿饭,民众踊跃捐款和老佛爷修园子对比。
有没有精益求精的日本人?有吧?你看《坂上之云》里面的日本精英,不管是文学家还是军校新秀,是不是很给人“斯国一”的感觉?
有没有匠心独具的日本人?有吧?你看他们打造出的大和号战舰,你看他们吃鱼油吃出“火眼金睛”的观测员,是不是显得很“干巴爹”?
好了,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就不穷举了。
可以说,在贯彻“正视别人的优点”这一块,我们已经做的够好了,不光自己拍这样的影视剧,连别人拍的也照样看。
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既然日本人有这么多闪光点,这么的blingbling,那他们怎么还输了呢?
他们不是很细心,很勇猛,很吃苦耐劳,很匠心独具,很团结,很精益求精……吗?那怎么还输了呢?
而且,这种输跟中国在甲午海战的输还不一样。中国输的是国战,虽然输了,但后世却重新崛起。日本人输的是世界大战,直接输掉了整个世界格局,从旧殖民主义时期的帝国主义列强,输成了新殖民主义时期,雅尔塔体系下的战败国。
这个疑问,你在以前是找不到答案的。你按照以前的影视剧,看到的都是“敌人的闪光点”,别说是你了,就连日本人自己都百思不得其解,一千个不服,一万个不忿,总觉得自己输得冤,输得意外,输得不公平,输得生不逢时。
然而,幸亏我们最近有了《南京照相馆》这么一部电影,为我们揭开了日本人失败的真相——很简单,以他们那又怂又坏又菜的真实水平,输了活该。
而日本人之所以反华,也是担心我们觉醒,一旦我们看透上述真相,就会发现日本人的命门——他们是低维(思维的维,不是维度的维)生命,低维种族。面对高维种族高维生命,除非撞大运,否则,输才是正常的,输才是天经地义的。
而说到日本人是低维生物这一点,我拿影片里面的情节举例。
大家还记得那个日本摄影师吧?伊藤。还是个贵公子。他号称摄影师,却连洗照片都不会。很多人看电影是聚焦于这个人的“伪善”,而我却关注他的“无能”,以及无能背后的整个体系。
就这么个连本职工作(洗照片)都不会的废物,还有一大堆人维护他。
他被上级打耳光,他上级的上级会替他打回来,还要呵斥“你知道他是谁吗”?
他身份高贵又没本事,就给他调去当摄影师,不拿枪,只拿照相机,免得当炮灰。
他不会洗照片,就允许他招助手。
他不敢杀人,就全都由其余士兵代劳,他只负责拍照,还不是他自己洗照片,连照片都是交给别人洗。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不懂了,看不出来这到底怎么表现日本人的“低思维”了。
那好,那我问你,仔细想想,说日本国土面积小,资源匮乏,这种话,是日本人自己说的吧?
既然如此,那日本人为什么要在伊藤这样的废物身上浪费这么多资源呢?
你说中国人俄罗斯人封建残余浪费资源也就罢了,好歹人家是大国,夸口说地大物博,你自己亲口承认国小,人少,资源匮乏,为什么也浪费资源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你想啊,就因为伊藤身份高贵又废物点心,你就“有这么一位神通广大的贵妇人,把电话要到前线指挥所”,更搞笑的是,指挥官还听了贵妇人的话,真的给他火线调动,你们宝贵的政治资源就这么浪费在废物身上?
还有,就因为你不会洗照片,就得允许你自己去找帮手,然后,因为找的帮手是中国人,出于不信任,又得额外派人盯着,你们就这么浪费兵力资源?你不会洗照片当什么摄影师?凭什么花费帝国的资源来填你的窟窿啊?
还有,你自己又要拍战果,又没有拿枪的本事和胆量,就只能别人替你杀了,再摆在你面前让你拍,这不冤枉多一道手续吗?
不光电影里面如此,现实历史也是这样。
你们不是人口少么?那怎么还舍得塞进神风玩自爆?你人口少还舍得浪费?中国那么多人,都没像中东那样用自爆卡车打法,你怎么就舍得呢?
你不是资源匮乏么?不是日本不容易么?那你怎么在盖海军学校的时候连每一块砖头都要从外国进口呢?为什么你明知道姐妹在南洋卖身,你在海军兵食堂里面吃冰淇淋还吃得又香又甜呢?你们不是天皇都能带头省钱能饿饭吗?怎么这会儿花钱反倒大手大脚了?
你看,这种自相矛盾是不是很出乎我们中国人的意料?
那是因为你不懂日本人,你要是懂了,就不会意外了。
请记住,日本人就是低维生物,他们是不具备更高层次更高境界思维的。因此,局限在低维的圈子里,他们实际上充满了残忍,自私,贪婪,尔虞我诈,自相残杀,夹带私货。
本来,就凭这群低维生物的本事,他们的命运就是在泥潭里打滚,直到自取灭亡。
但是,好巧不巧,当时的中国恰巧处于历史罕见的低潮期(当然,这在日本人看来是撞大运)。
于是,他们就把注意力转了个方向,从内斗转变成对外侵略。
没错,就这么简单,这就是真相。
他们其实从始至终就没变过,只不过把对象变了。从自相残杀吃自己的肉变成对外掠夺,吃外面猎物的肉。
那么,你看到的一切所谓“闪光点”,其实也都是假象。他们不是真的团结,不是真的优秀,而是为了去外面打猎,暂时支楞起来了。
这种假象,我们中国人之所以一直没有看透,是因为我们一直太弱,既不能给日本人制造难题,自己也没资格遇见难题,没有对比,自然也就看不出真相。而一旦有了对比,真相呼之欲出。
我还是拿现实举例子,关于日本为什么要打美国,为什么要发动太平洋战争这件事。
很多人只是停留在嘲讽日本人自不量力,昭和暴走这个层次。但实际上,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日本人思维层次太低,只能想到暴走。
按照日本人的思维:我艰难是因为我被困住了,比如缺石油,比如势力范围被限制——而我是被美国限制的——我如果再不挣扎,绞索收紧就死定了——所以我决定拼了,横竖都是一死,拼一把兴许能活,至少也能死得痛快点。
你看,他们日本人的思维是不是永远被限定在既定场景里出不了圈?
而中国人的思维跟他们有什么不同呢?以前我们没机会展现,后来有机会了。
比如,按照日本人的思维,日本缺石油,美国又禁运,专家又说中国是贫油国(反正日本人信了),那按照排除法也只剩唯一的选项了啊,只剩发动战争去抢了啊。
而中国人的思维则有意思得多。你像我们中国的专家(比如地质学家)认为,抛开教条主义不谈,尼玛光是拼概率,中国这么大的国土面积,这么复杂而多样的地质条件,怎么可能没石油?后面果不其然,我们还真就找到并开发出了自己的大油田。
同样是面临贫油的局面,我们怎么偏没走向日本那样孤注一掷的道路?我们的思维怎么跟昭和一点都不像?
还有另一个例子,南海争端。
当时关于南海的争论就陷入过死循环。
有人认为,要想拿下南海,必须先有强大的海军。毕竟,你连强大的海军都没有,拿什么保卫国防?而另一派则认为,必须先有强大的国防,否则,都等不到你海军发展壮大,人家就堵上门来了。
而关于破局之法,曾经也很有昭和特色。有人认为,就该赌国运冒险,跟美日以及周边海军拼死一战,打出生存空间,打出回旋余地。而另一派却认为,应该隐忍,应该跟强敌虚与委蛇,麻痹他们,暗中积蓄力量,卧薪尝胆。
于是,两派互骂,一派骂另一派是昭和小将,另一派则骂这一派是想当然,人家凭什么上你当?凭什么给你卧薪尝胆的机会?
那么,最后是用什么手段切入的呢?
答案是填海造岛。既不昭和也不勾践。而是一下子把个即时战略游戏玩成了建造塔防游戏。
这种更高层次和境界的思维以及谋略,日本人有吗?
他们没有。
他们不是总喜欢炫耀高科技,诺贝尔奖得主吗?
那他们的空间站呢?火箭呢?人工智能呢?手机呢?六代机呢?无人机呢?
他们也有“一个电话打到指挥部”的贵妇人,但是他们没有“偏要派她儿子第一个冲上去扛炸药包”的雷军长。
他们只会在既定的圈层里面去螺蛳壳里做道场,但偏不能超越圈层本身去考虑问题。
因为没有更高层次和境界的思维以及谋略,只有低维的纠结和细致。所以他们是低维生物。
而我们有,所以我们是高维生物。
而作为低维生物,他们当然惧怕高维生物发现这一点。
因为只要高维生物发现这一点,立马就能想出反制的办法。那就是,但凡你稍微正常一点,但凡你不是太弱,他们就欺负不了你,就打不出来,就没办法掠夺,没办法乘虚而入。那么,他们就只能回归宿命,困死在自己那一洼泥潭里。
这就是日本为什么反华。又或者说,准确一点,不是反华,而是低维生物面对高维生物时天然的敌意和绝望。
查看全文>>
李劼 - 593 个点赞 👍
我是中日混血,我来告诉你们真相。
你们在网上怎么辱骂日本人的发言帖子
怎么大放厥词说要杀光日本人,核平日本。
其实全部都有截图,被转载到日本各种媒体平台。
仇恨这个东西,就像弹簧球,一个巴掌拍不响的。
别人恨你之前,反思一下自己做过什么。
查看全文>>
琉允纱依 - 53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月入杯中 - 476 个点赞 👍
我在这提一个崭新的观点,那就是日本没有履行战败国的责任和义务,导致了日本永远无法消弭的对中韩仇恨和恐惧。而相对应的,由于日本对于美国为首的白人世界履行了其作为战败国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无论美国如何对待日本,都绝对不会使其形成反白人反美的主流民意。
以上描述对于没关注过日本人精神史的国人来说可能非常奇葩炸裂,不能理解。但是对于日本人来说,战后的日本到底是一个未曾战败的国家,正处于战败状态的国家,还是战败之后的国家,这种认知将直接影响到日本政府、国家、社会、乃至每一个日本国籍的日本人的存在合法性与道德定性。对于战后日本的定性,日本国民既没有能形成共识的统一意见也没有任何对应的解决方案。但是整体来讲,大多数日本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处于战败状态,已经基本走向后战败时代的准正常国家了。
只不过在这个认知的基础上,右翼认为既然国家已经基本正常,那就应该抛弃战败时被强加的和平宪法,重新修宪建立正常军队,废除联合国对于日本的针对性条款争取常任理事国地位。而左翼则认为既然国家已经基本正常话,则美军作为战败时强加给日本的占领军已然没有驻留日本的合法性,应当尽快撤军,同时战后日本作为法西斯政权“民主化”、“正常化”的典范以及核爆“受害人”,是世界上最有资格对他国内政建设和世界外交和平出具指导意见下达专家指示的国家,这是战败带给日本光荣的正面遗产。
然而上述一系列日本人的心路历程全部是将中韩抛除在外,彻底无视的基础上演绎而来的。日本之所以认为自己基本摆脱了战败状态,是因为日本向美国贯彻落实了无条件投降,接纳了美国强加给日本的驻军、宪法、在原子弹问题上的羞辱、针对性联合国条款以及战后80年来的一切。通过上述努力,日本基本履行了其作为战败国的责任和义务,这使得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不再觉得日本负有战败带来的道德劣势和非法性。
但是日本从来没有真正向中韩认真履行其战败国责任和义务。除了美国帮助中韩共同执行的少数措施,中韩没有实现在日本驻军,没有参与日本的宪法制定,没有凌驾于日本一切政府机关的对日本政府监察机构,没有就日本对于中韩的军事失败展开充分羞辱,甚至连充分地直接处决惩戒战犯都没真正完成。这既是因为中韩两国在战胜后迅速陷入内战无力追讨,同时也是战后的首批日本新体制政客为了逃避责任和负担所做出的侥幸选择。
因此,在日本美好的战后认知之中,中韩两国犹如两朵飘忽不散的乌云,始终笼罩在日本人心中。而正是由于日本从未真正向中韩履行战败国责任和义务,使得日本政府对于中韩来说不合法,日本军队即自卫队也不合法,甚至这种不合法性和罪恶性还产生了利滚利的效果,愈发令日本人难安。对此,其实绝大多数日本人心知肚明,但在讳莫如深的同时又发自内心地感到恐惧。日本人深知,由于自己在战后第一时间贪了小便宜,错过了及时彻底地履行战败国责任的时间窗口,中国和韩国将永远持有对于日本,对于日本人的道德优越性。而日本则将永远是有罪的、非法的。
对于上述论断的最好证明就是韩国和日本之间的慰安妇问题。朝鲜和韩国政府很早就对日本展开了关于慰安妇问题的谴责和索赔活动,而由于日本人的傲慢和狭隘,他们始终没有做出能让朝韩真正满意的道歉与赔偿。这使得慰安妇问题已然成为了日韩关系之间的月卡问题了,只要韩国左翼政府上台,就一定会爆发新一轮慰安妇问题。然而实际上日本政府和企业并不抗拒道歉与赔款,自民党主流大佬几乎都有过会议记录曝光,对向韩国道歉赔偿持积极态度,大力推动日韩和解的“丑闻”。而对此日本人哪怕是日本右翼反对的也远远不是一个道歉赔款的问题,而是在于韩国人似乎打算永久性地利用慰安妇问题,不对道歉赔偿表示彻底满意,永久性地凭此来否定日本人、供给日本政府、羞辱日本人形象。所以正如我上一段所强调的,日本人恐惧和应激的并不是履行战败国责任与义务本身,而是这种行为高度不彻底所导致的日本全社会的道德缺陷,以及这种道德缺陷所导致的对日本社会的束缚。
因此对于日本人来说,真正摆脱现在无意义精神内耗状态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正式请求中国和韩国在日本驻军,贯彻上述一系列美国对日的追讨行动。如此,日本才能真正圆满地实现对中国的战败,使得日本人可以不再使用“杀过人的日本兵都死了,我是清白无辜的人”这种自欺欺人的话术来裱糊。
查看全文>>
工业人舒拉顿 - 472 个点赞 👍
根源就是大国旁边小国的生存焦虑。
我曾经认识的一个日本人对此有过一个很形象的说法。
大国就像大公司,其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内部发展。小国就像小公司,其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外部掠夺。
或者这么说,大国的生存危机源于内耗带来的成本剧增。而小国的生存危机来源于扩张乏力。
日本和中国就是如此。
如果大公司实力雄厚,小公司天天想的就是怎么让大公司并购了我,拿了现金还能谋个区域经理的位置。
如果大公司衰败了,那小公司天天就琢磨着怎么挖客户抢市场偷技术勾搭人才。倘使大公司衰败的厉害了,小公司搞个反向收购的心思也是压不住的。
最怕的,就是搞到一半大公司又起来了,那真是并购也谈不了,抢饭也抢不着了。眼睁睁瞅着被大公司挤倒闭然后把剩下的那点固定资产用垃圾价买了。
所以小公司一方面蛐蛐大公司产品不行技术不行啥啥不行,一方面抱怨大公司搞恶性竞争价格打压——尽管小公司的管理者心知肚明这都是自己当初玩过的,但是现在不这么说还能怎么说呢?不这么说,小公司的员工队伍不就散了心气么。
回到中日关系上,他作为日本人,很希望中国人民不要忘记日寇侵华时犯下的累累罪行,要切实的表现出仇恨日本的民意来。结合中国足够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才能够吓阻日本的野心,让日本不再有挑衅的冲动。如此,才能够真正保护日本人民的和平幸福。
否则,只会再一次的鼓舞日本的野心,让日本生出不该有的心思,走向真正的毁灭。
他特别说到,他很不同意中国对日本政府和人民二分来看的观点。就好像一个公司一样,如果所有基层员工都不同意决策层的决策,那么决策层是不可能执行某项决策的。只要某项决策执行了,那么就一定是从上到下都达成一致的。不管其中的个体原初是怎么想的,但是就当下他也一定是同意的。
所以,中国对日本的仇恨应当是整体性的,可被日本上下都能感知到的,才会起到威慑的作用。
同时,不应当认为道德正义这类的价值培养会对日本起到什么作用。
道德作为治理工具,是一种很奢侈的,只有大国才能使用的工具。因为大国有足够大的体量来弥平这种工具低效率的缺陷,从而在长期战略上获得最大收益。而对于小国来说,没有这个容错空间。
就好比对于大公司来说,企业内部治理是可以也应该要讲标准化规范化的,是可以谈企业文化企业伦理的。但是对于一个小企业,他歪头看向旁边的早点摊说道:你让他们分出采购部生产部销售部,规范谁做什么怎么审计……是完全不现实的……
所以,如果日本再次发动战争,必然还是同样的掠夺性的殖民战争。当初犯下的罪行还会继续上演!
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日本头上悬起每一个日本人都能清楚看到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来确保日本不会再起野心。
我问他,那么你就不担心中国人民的仇恨会抑制不住进而毁灭日本么?
他认为不会,因为中国作为大国,有战略上的道德自我约束。在日本不挑衅的情况下,中国不会选择最暴烈的报复手段。所以不用担心。
以上谈话发生的时间是在九十年代末。
那时候,中国的年轻人看的都是日本动漫听的都是红白歌会。而日本已经在篡改教科书,二战老兵已经开始穿着军装在参拜靖国神社了。所以他感到十分忧心。觉得中国人已经忘记了中日血仇,日本的野心已经开始膨胀了。
查看全文>>
George Ban - 37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夏虫欲饮冰 - 324 个点赞 👍
因为日本人很清楚中国人睚眦必报的性格,虽九世之仇犹可报也。
就日本自身来说,其耻感文化,也决定了日本人要么自杀,要么就永远不要提这个事。
比如说,上野千鹤子之所以反对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不是因为她认为没有南京大屠杀,而是南京大屠杀30万,超过了广岛长崎的20万。
是的,他们的脑回路和我们是不一样的。
查看全文>>
木荣雨北 - 213 个点赞 👍
因为日本人近代的自信心
整个是通过战胜中国得来的
我们中国人,大大低估了日本人在甲午战争的胜利,对后来的日本人精神,性格,国民心理的塑造
甲午战争,打败满清,战胜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横行无忌。对中国的这场让全世界都震惊的胜利,是日本人优越感,与民族自信心的“基石”,是他们不可动摇的自我设定,是他们迈向帝国的最重要一步
日本人通过这一战,把自己从亚洲的位置提到了高点,也把满清送进了死亡倒计时
对于日本来说,近代把中国打趴下,让中国对他们割地赔款,是他们民族最重要的大事
而后来的侵华战争,虽然失败,但在日本人眼里,他们只是输给了美国人。他们不觉得自己输给了中国人
所以日本人,是典型的“小人得志”
只认拳头,不认理
偏不巧,今天中国又崛起了
而让他们丢掉对中国的俯视,轻视,优越感,而低头认错,认罪,认罚
会让他们的世界观崩塌
在甲午以前,日本在亚洲算什么?
中国正眼瞧他吗?西方正眼瞧他吗?会觉得这么个小岛能翻天吗?
不会
所以日本人太爱那段历史了,因为太“励志”了
因为奠定了日本人的信心
在甲午以前,中日的正规战争历史,日本都是输家,壬辰倭乱,明朝就派了那么点人,把日军挡在半岛进不来。万历皇帝最大的用兵还是在国内的土司(杨应龙)叛乱上,而不是这个岛国。
而日本人在战胜满清后,整个国家陷入了极端狂热
我们战胜了中国,我们不再是小国了
我们上桌了
由此日本人转入了另一种极端的心态
疯狂地敌视,歧视中国人,以维系近乎飘飘欲仙的民族狂热
不再以中国称清朝,而是把自己当成“上国”,后面直接称呼中国为“支那”
面条传到日本,一开始叫“南京面”,后来打败了清朝,改叫“支那面”
由此可知,当年打败满清,对日本人内心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可今天,他们要面对一个现实了
中国回来了,而且百倍千倍地回来了
他们感觉可能又要回到那个“你是什么咖?”的位置了
你觉得日本人会怎么想?
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依靠过往对中国的胜利,对中国的掠夺,对中国曾经居高临下的历史,来维持自己上位者的人设了
这种情况下,他们还会认罪吗?还会道歉吗?
认什么罪?那是他们的“荣光”,是他们优越于中国人的证明,强者才能凌虐,他们需要这些东西维持自己的强者姿态,你让他认罪,等于让他接受自己是弱者
弱者在日本人的眼里,哪怕看起来弱,都是直接可以去死的,应该自裁的。影响了日本人的整体优越感,就该死。
所以日本人只是恨自己输了而已
这个民族的民族心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身文化的暴饮暴食,出现了问题(日本对外来文化的吸收,都是选择性,片面性,且极速消化,始终以自身的原始特征为核心)
毒气兵小津安二郎,回国后在电影里怀念昭和,怀念美好的日本人岁月静好的生活
三岛由纪夫,穿着军服,拿着军刀,宣扬他的军国主义,被人嘲笑,直接自裁了
我不看好日本的未来
中国,已经成为他们树立自身民族自信,而必须放置在敌人,弱者位置的标的
一旦反转
他们心态会崩的
查看全文>>
载之 - 148 个点赞 👍
二十几年前,我就看过日本书店显眼位置摆的都是些“嫌中,嫌韩,中国崩溃,韩国崩溃,亚洲日本厉害”的极端民族主义的书,当时我特意去国内书店对比了下,显眼位置基本是一些南怀瑾,胡适,李敖之类的鸡汤,畅销小说。
电视节目里,对中国犄角旮旯的黑料持续报道,长年累月下来灌输一种劣等种族的印象。
日本是持之以恒,几十年如一日仇华教育的国家,不反华才叫奇怪
查看全文>>
白亦 - 98 个点赞 👍
眼界放大一点,不要天天只盯着日本看。
全球近两百个国家,不反华的………可能一个都没有。
知乎上很多人问:有哪些国家尊重中国人?至少不那么反华的?
根据我的经验,那些偏远的小国态度好一点。不是因为他们喜欢中国人,而是他们太封闭太穷,无法接触到外面世界,不知道中国人是啥,比如中东,拉美。你去了之后,他们会对你很好奇,就跟看猴一样。
但这种国家太穷太乱,你去旅游也没什么好的体验。
如果想体验好一点,最好去发达国家。虽然他们反华,但作为发达国家,素质普遍不错,讨厌你也不会写在脸上。
最后问题来了:为什么全世界都不喜欢中国呢?
这个问题下有近200个回答,没有一个正面回答问题的。
就算正面回答了,也是某些不知名的偏僻小国,就是我前文说的“偏远小国”,他们没怎么见过中国人,可能会对中国人有点好感。也只是可能。
一旦见多了中国人,马上就负面了。
查看全文>>
Michael - 9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曹裕凯一三四 - 86 个点赞 👍
你有没有发现美国白人对于黑人也有很深的仇恨情绪?我说的不是歧视,就是仇恨情绪。
你肯定觉得奇怪,明明历史上是白人虐待黑人,是白人把黑人当奴隶,黑人又没有对不起白人,为什么今天白人还要恨黑人呢?
其实这是人类心理上一个很正常的现象。
当你亏欠别人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内疚并努力去补偿自己的过错;但当你亏欠别人非常多,多到了你已经无法补偿的时候,你可能就不会觉得内疚了,相反,你会对你亏欠的对象产生仇恨。
因为亏欠别人但无法弥补是一种非常负面的情绪,而人都有消解自己负面情绪的本能,而仇恨就是消解这种负面情绪非常有效的办法。毕竟当你亏欠的人是你的仇人的时候,你想心安理得地活下去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虽然现在的日本人嘴上不承认,但你千万不要以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曾经对中国人做过什么,他们心里清楚着呢。
这就是日本民间反华的心理根源。
查看全文>>
大麦 - 7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从爱尔兰到契丹 - 62 个点赞 👍
根源?
我记得20年前曾经逛过一个论坛。
有个小说安排主角参加蒙古军攻打宋朝,这个设定引起一些读者的反感和不满。
对此,作者的拥趸只是回复了这样一句话:凭什么你们汉族狗屁不是,却能占据那么好的地方;而蒙古人骁勇善战,却要在塞外那种破苦寒之地?
我想,待在岛上,隔三差五就地震的小日子们,也是这么认为的。
查看全文>>
雪见龙葵 - 61 个点赞 👍
恐惧。
二战结束后,由于日本并未受到彻底的清算,因此日本政府清晰地认识到:日本民间必须维持对中国的动员状态。这样一来,退可保证在中国可能的反扑中迅速组织抵抗,保留日本的残余;进可保证下一次对中国的主动进攻迅速达成目的,不再一次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而他们的手段,就是通过不断且极端的反华宣传,让民众保持对中国的敌意。这样当与中国开战时,日本民众可以第一时间爆发出最大的战斗力。
当然,在维持动员状态这一点上,身为受害者的中国也是一样的,而且更为简单——只要保持对历史事实的宣传,中国人就能随时爆发出最大的战斗力。事实上,现在中国对台、对印、对美可能都没法第一时间调动起整个国家所有的潜能,但唯独对日,一旦战端开启,整个世界都将见识到人类史上最恐怖的战争狂潮——十四亿被史上最强的工业实力武装起来的人民,在未报的血仇的驱动下,压榨出这个国家所有的潜能用于毁灭一个民族,这毫无疑问是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景象。
而我热切地期盼着那一天。
我是军工从业者,我在此立誓,如果真的对日开战,我将坚守岗位,即使倒下也只是暂时的离开,至死方休。
查看全文>>
被圣堂教会查表力 - 48 个点赞 👍
宏大敘事入腦的人理解不了日子人的「宏大敘事」。
然後在並未做過任何調查的情況下自己意淫了一些只要做一點反證試驗就會發現其自我矛盾的結論出來。用這樣的思考方式還可以生產出來一大堆無價值的東西出來,有些東西只是換一下主語賓語就會讓垃圾製造者都能看出來其中的荒謬之處。
例1:
某越南青年發問:「中國民間反越氛圍的根源是什麼?」
答1:「船佬鬼子殖民越南兩千年欠下了無法償還的血債,導致船佬內心無比憎恨越南,只有憎惡債主才能讓自己心安理得活下去」
答2:「船佬媒體輿論把越南描述為「反中」國來洗白自家右翼殖民侵略越南的行經」
例2:
某印度青年發問:「中國民間反印氛圍的根源是什麼?」
答:「輸不起和沒希望。」
查看全文>>
波利西亞機槍彈鏈 - 3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阴阳怪气小丑皇 - 3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美国黑猩猩 - 3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丁冥锋 - 15 个点赞 👍
我认为日本人最开始反的不是华,而是陆。如果你是台湾人、香港人、新加坡、马来西亚人,结果会有不同。但如今,日本右翼起势,波及面逐渐扩大,这些人在日本也可能被殃及。
但从根源上看,日本的反陆就与中国人的反日、反美完全不同。前者是发自民间的,自下而上的,后者是发自国家的,自上而下的。前者是从在公共场所看到大声喧哗、在公园看到乱扔垃圾、攻击梅花鹿,到在网上看到战狼网暴餐厅老板,网红去靖国神社撒尿....这些一件件小事、破事日积月累最终激起民间的反对情绪,这种情绪很容易被右翼势力利用,再搭配香港和台湾受的委屈,这股“反侵略”的火是一点就着;后者是从小学开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看抗战电影、神剧,到大点了看大阅兵,看战狼,再后来被央视、局域网上的左煤洗脑,是这些全国一盘棋的精心策划的宣传教育积累起的内心的反对情绪。
无论是日本的反华,还是中国的反日,都并非侵华战争、军国主义、八年抗战的延续,前者是近七八年逐渐从民间独立萌生的(尤以青年人居多),后者是改革开放后被重启的。先说后者,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共从未正式的有计划的大规模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就连圆明园都是废弃的,还有农民在里面种水稻呢,当时更多的是宣扬国际主义,要解放全人类,输出革命。而1979年后,西方的、日本的自由主义思潮涌入大陆时,一部分高层意识到这些东西对于民众思想和政权的冲击,于是爱国主义教育才被党内的保守派提上日程。作为80后的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能接触到一点日本的文化(家用电器、文艺作品等),当时父母那辈人以看日剧、学日语、用日货为荣,他们看起来丝毫没有心理负担。但在我上小学后,学校开始频繁组织集体观看抗战电影,当你到了青春期,如果哈韩哈日,旁边又有人告诉你这是不爱国的表现。随着互联网的封闭,随着国力上升,这种爱国主义逐渐演变成民族主义,甚至一种大汉族的军国主义,开始要复仇、要踏平东京了...此时再对比自己的父辈,即使在那个蒙昧且充满暴力的年代,都没有过这么偏激的思想,显然我们被教会了仇恨。当对日本人的恨强烈到走出国门、波及普通日本人生活时,对方的对立情绪也自然被激起。
相比较警惕,我们更需要反思今天日本民间的反华情绪。没错,反思的是我们。
2022年,日本宣布取消40年对华无息贷款。这是从1979年开始的对华援助(有的说法是变相的战争赔偿)。原定这项计划只是持续30年,在08年后又延续了十几年。巧合的是,同年我去鄂尔多斯出差,与当地蒙古族朋友聊天,他们提到,以前这些沙漠里常年都有日本人在种树,但前两年都走了,当时就和新闻呼应上了,我意识到所谓日本对中国的帮助并不抽象,它具体到许多细节。我想说,在改革开放后的40年里,日本恰恰是最不反华的国家之一,从以高铁为代表的国之重器到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民营大厂,再到植树治沙这些公益性质事业,都离不开来自日本的技术和资金,更别说大范围的两国民间友好的文化交流。回头想想,是因为什么让两个重归于好的国家再次走向对立,让一个不反华的国家转而开始反华?反过来说,化解敌对的方式又该是什么呢?是不演了、升级对抗,去苏州、去深圳袭击日本女人和孩子,还是主动释出友善,哪怕是虚假的友善?这是我们需要反思的。
但有趣的是如今双方的角色。正常国家并非人类,它没有人类个体在记忆和行为上的延续(当然中国例外一直在强调国家记忆),换句话说,侵华失败80年后,日本年轻人早就对战争无感,毕竟两颗原子弹早就摧毁了他们集体从小接受军国主义教育的可能,他们既无侵略的欲望,也无历史负罪感。当他们再次看到身边大国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对自己国家的“野心”,带入的反而是被害者一方。而大陆的年轻人,持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仇恨教育,此刻带入的依旧也是被害者一方。
查看全文>>
达尔达尼央 - 1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mTUvPj - 8 个点赞 👍
这和日本民族自信的构建有关,因为中国并没有去日本本土杀过人,中国从来没有统治过日本本土,但日本曾经差点覆灭了中国,而且日本有充足的理由说服自己,是美国打败了日本,而不是中国,因为美国真在日本本土留下了火烧东京和俩颗核弹,从这个角度来说,日本确实有充足的理由不服中国。
如果日本仅仅是在反法西斯战争里没输给中国,那还好说,问题是日本在战后飞快的崛起,甚至在90年代达到了顶峰,对中国呈现出碾压优势,日本人普空调的时候,中国农村还经常点蜡烛和煤油灯。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日本都远超中国。
日本对中国的态度与其说仇恨,更应该说是看不起,巨大的优越感,当这种优越感变得难以维持后,言语上就会变得更加激烈。
我认为多数的日本人并没有深刻理解中国人对日本人的仇恨,所以日本右翼听到中国这边强调日本人曾经做了多大的恶时,他们心里其实是窃喜的。
我举个例子,当你无法真正惩罚霸凌者时,你对霸凌者恶行的阐明其实是给霸凌者打兴奋剂,你越说,他就越耀武扬威。
而且日本人觉得中国惩罚不了他们的原因很简单。
1,台湾你都没动
2,美国天下无敌
3,相信中共
所以日本所有首相都会把和美国的关系作为最主要任务,只要是和美国搞好关系的政策,在日本国内就有无限的民意支持空间,日本人愿意吃非常大的苦头换取美国的保护。
只要台湾回归了,日本在中美之间立马就要做出抉择。中共是台湾的独独最害怕的,但对日本,美国和东南亚一大帮国家,中共是一个理智,稳定,负责人,可交流的对象。
查看全文>>
乌鹊南飞 - 7 个点赞 👍
高门大阀的仆从,趁着主家衰弱的时候试图夺舍。
事后只是落荒而逃没有被清算。
但是当了多少代的仆从,对主家人的脾气秉性太了解了。
知道自己终将被清算。
回又回不去,等死的日子里当然要多蹦跶几下。
绝望的挣扎罢了。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淳朴的艾2号 - 5 个点赞 👍
如果把冷战当成三战的话,那其实日本是战胜国,而中国是战败国
那么日本这个战胜国没能从中国这个战败国榨取到“应有”的利益,自己九十年代后走下坡路,反倒是中国却发展起来了,心理当然不平衡了
查看全文>>
M3小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