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就是大国旁边小国的生存焦虑。
我曾经认识的一个日本人对此有过一个很形象的说法。
大国就像大公司,其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内部发展。小国就像小公司,其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外部掠夺。
或者这么说,大国的生存危机源于内耗带来的成本剧增。而小国的生存危机来源于扩张乏力。
日本和中国就是如此。
如果大公司实力雄厚,小公司天天想的就是怎么让大公司并购了我,拿了现金还能谋个区域经理的位置。
如果大公司衰败了,那小公司天天就琢磨着怎么挖客户抢市场偷技术勾搭人才。倘使大公司衰败的厉害了,小公司搞个反向收购的心思也是压不住的。
最怕的,就是搞到一半大公司又起来了,那真是并购也谈不了,抢饭也抢不着了。眼睁睁瞅着被大公司挤倒闭然后把剩下的那点固定资产用垃圾价买了。
所以小公司一方面蛐蛐大公司产品不行技术不行啥啥不行,一方面抱怨大公司搞恶性竞争价格打压——尽管小公司的管理者心知肚明这都是自己当初玩过的,但是现在不这么说还能怎么说呢?不这么说,小公司的员工队伍不就散了心气么。
回到中日关系上,他作为日本人,很希望中国人民不要忘记日寇侵华时犯下的累累罪行,要切实的表现出仇恨日本的民意来。结合中国足够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才能够吓阻日本的野心,让日本不再有挑衅的冲动。如此,才能够真正保护日本人民的和平幸福。
否则,只会再一次的鼓舞日本的野心,让日本生出不该有的心思,走向真正的毁灭。
他特别说到,他很不同意中国对日本政府和人民二分来看的观点。就好像一个公司一样,如果所有基层员工都不同意决策层的决策,那么决策层是不可能执行某项决策的。只要某项决策执行了,那么就一定是从上到下都达成一致的。不管其中的个体原初是怎么想的,但是就当下他也一定是同意的。
所以,中国对日本的仇恨应当是整体性的,可被日本上下都能感知到的,才会起到威慑的作用。
同时,不应当认为道德正义这类的价值培养会对日本起到什么作用。
道德作为治理工具,是一种很奢侈的,只有大国才能使用的工具。因为大国有足够大的体量来弥平这种工具低效率的缺陷,从而在长期战略上获得最大收益。而对于小国来说,没有这个容错空间。
就好比对于大公司来说,企业内部治理是可以也应该要讲标准化规范化的,是可以谈企业文化企业伦理的。但是对于一个小企业,他歪头看向旁边的早点摊说道:你让他们分出采购部生产部销售部,规范谁做什么怎么审计……是完全不现实的……
所以,如果日本再次发动战争,必然还是同样的掠夺性的殖民战争。当初犯下的罪行还会继续上演!
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日本头上悬起每一个日本人都能清楚看到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来确保日本不会再起野心。
我问他,那么你就不担心中国人民的仇恨会抑制不住进而毁灭日本么?
他认为不会,因为中国作为大国,有战略上的道德自我约束。在日本不挑衅的情况下,中国不会选择最暴烈的报复手段。所以不用担心。
以上谈话发生的时间是在九十年代末。
那时候,中国的年轻人看的都是日本动漫听的都是红白歌会。而日本已经在篡改教科书,二战老兵已经开始穿着军装在参拜靖国神社了。所以他感到十分忧心。觉得中国人已经忘记了中日血仇,日本的野心已经开始膨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