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下场问界M7事故说明了什么?
- 1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1条评论
有一说一,从华为被制裁开始,在网上刷到华为的信息,就会在网上和华为黑对线。
有时感觉挺心累的,感觉华为不是中国的就好了,估计就没那么多黑的。华为黑估计很多也会转变为华为粉。
说起中国人这个群体,感觉汉奸挺多的。不过至少目前没有像国外某些国家发生颜色革命,也算一种幸运。
感觉这群华为黑或者说中国黑,应该通过制度设计,让这群人留最底层当社会发展的耗材最好,狠狠的压榨。
不过这群人能够接这种活,甚至免费,估计确实真是社会底层(但又没那么底层)。真正得利的是背后的走资之类的势力或国外势力,这群人势力大,普通人无能为力,最后说不定几百年后又是一次历史周期律。
只能叹息
———————————————————
对了,某乎是美国上市的,少看,懂的都懂
编辑于 2024-05-02 22:01・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帕克皮卡 - 396 个点赞 👍
直接上采访内容
事发后死者家属称希望能找到参与救援的黑衣男子以确认事发后车内的详细情况,参与救援的黑衣男子称遗憾没把肇事车内被困人员全部救出。
参与救援的黑衣男子:如果我要是早一分钟,我都能把所有人(问界M7被困人员)拽出来。哎,也算是个遗憾,没办法。没办法,真没办法。消防去(到)的时候,哎呀,我在现场大哭
参与救援的黑衣男子:(问界M7B被困人员)人没救出来
记者:你们已经很快把孩子爸爸救出来了
参与救援的黑衣男子:嗯 我把窗户砸开了。(车门)是隐藏的门把手,没弹出来啊
记者:当时看到被困小孩了没
参与救援的黑衣男子:没有看到
记者:车里三个人已经撞晕了?
参与救援的黑衣男子:嗯 对
记者:这两天网上大家都在找你
参与救援的黑衣男子:我咋能不知道呢,不想因为这个事情打扰到我正常的生活秩序,家里头人也是这样想的,这个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过路的目击者金先生称看到一名黑衣男子参与砸窗施救:当时正好看到前面一片车都在减速,减速但是速度也并不慢,能看见有冒烟和有火的迹象。当时(火)只是在撞击的接触面,后面这辆问界这个车的驾驶员这一侧,和被撞洒水车(养护车)的右后轮的这个角上,在那燃烧,我们看到的时候后车窗已经砸破了。黑衣服(黑衣男子)的主力在砸,那两个人也在旁边协助,看不到(问界)车里有任何人动作,或者拍窗户这类行为都没有。
发布于 2024-05-01 14:56・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中统六哥 - 25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乾道 - 231 个点赞 👍
乍一看这个题目,还以为新京报又搞出什么幺蛾子了。看完全文,发展新京报说的句句在理啊。就因为有理有据,不利于东风小康赛力斯华为问界,花粉就崩不住了?就下达作战指令,引导海军对新京报发起总攻了?
奉劝海军们不要四面出击,即使你们队伍多么庞大,四面出击也总是会分散攻击力,不能迅速滴各个击破敌人。当前你们应该将重点放在事故车辆的驾驶员身上,一口咬定就是他的驾驶失误导致了车祸。
发布于 2024-05-03 07:45・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205 个点赞 👍
汽车不是手机
手机再怎么宣传遥遥领先,结果最坏也就是手机应用卡顿,拍照效果不佳这些,不会有很大影响。
但是汽车不同,宣传一个目前实际商用只有L2级的智能驾驶功能多么遥遥领先,会给司机带去无法估计的安全隐患。
通过各种小视频宣传把命可以放心交给智能驾驶,但是真出问题还是司机负担所有。
这种营销手法,实在太过于下作了。
发布于 2024-05-02 16:11・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风舞九天9 - 205 个点赞 👍
《新京报》的文章竟然能发出来,说明这世界上还真有菊花搞不定的媒体!
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了题为“反思问界M7事故,夸张宣传遭反噬”的文章后不久,就被迫通告撤稿了,其背后的压力显而易见!
看来,还是《新京报》脖子硬一些呢!
编辑于 2024-05-04 18:35・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hewii - 18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大力神偷 - 17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156 个点赞 👍
这个名字取得有点搞笑,
不管你用的是哪一家的aeb,
对消费者来说,他们默认的就是用的华为的aeb,
刚开始,事故车辆没有搭载华为的智驾,
后来又没有搭载hw的aeb,
再后来aeb在时速80公里以上无效,
都知道车速越快越危险,
aeb如果在80公里以上无效,
那你在宣传时就不应过于夸大这个功能的效果,
人家花25万买个车,
你说这个价钱不配得到智驾,也能理解,
问题是aeb也不是hw的,
不是hw的嘛,博世的也行,
结果博世的也不是,
这就很难想象你还在其他哪些地方做了缩减成本,降低用料的事情了
编辑于 2024-05-03 13:14・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Yeon - 133 个点赞 👍
问界M7这个车祸出来之后,感觉好像很多人没见过车祸一样。
搞笑的是去年余承东和何小鹏因为这个事情吵起来,很多知乎的汽车博主站何小鹏,说高速度下aeb误刹停会比较危险。
结果呢?从那件事情之后,这大半年来不少车企的新车型都提高了aeb的工作时速范围。
没出现那群汽车博主说的误刹停比较危险,反倒是出现了不少该刹停却没刹停的。
然后这辆M7的车速明显超过发布会和官网上说的aeb工作范围了,这群汽车博主要么不说话,要么就变脸了。
我们再看看别的新鲜出炉的车祸,这个特斯拉的车速没有115km/h,aeb也没生效,车门也没打开,着火了。车祸就比问界M7的早一天。
而且纯电车可没增程器,着火就只能是电池了。
还好不是高速,很多人及时参与救援,再晚些车主也要凉凉。
再来看一个昨晚的,有视频,但没法发,直接被删除了。
某新势力品牌车主在篮球场低速状态下没有发现小孩子,汽车的aeb也没有生效,直接把小孩子碾压过去了。
这是特斯拉的车祸视频
特斯拉车祸起火https://www.zhihu.com/video/1770034429354041344
编辑于 2024-05-04 10:37・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邱票001 - 126 个点赞 👍
《新京报》下场,基本就坐实了这波舆论是吃人血馒头,而不是为亡者讨回公道
上一个(我记得的)新京报直接“杀死”的人
只是不成想,当年刘学州事件里新京报至少还能自圆其说,而现在只能做出这种前言不搭后语的采访了……
水平退化的实在是惨不忍睹啊……
编辑于 2024-05-03 22:58・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天辰映海 - 119 个点赞 👍
记者:当时看到被困小孩了没
参与救援的黑衣男子:没有看到
记者:车里三个人已经撞晕了?
参与救援的黑衣男子:嗯 对
这段有很大问题。
首先。
如果他看到是3个人的话,那就必然看到那个小孩。
如果没有看到小孩,他最多只看到2个人。
既然只看到2个人,那么根本就无法判断后面那句话,3人都晕的情况。人数对不上。
其次。
他无法确定当事人是晕还是死亡,记者有意引导,意思是人晕了。没有死。
黑衣男子回答:是。(默认是晕而不是死)
实际上拉出来唯一男性当时已经死亡。
还好不是法庭,要是这样,男人要被坑死。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编辑于 2024-05-03 04:44・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王大飞 - 11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马得之 - 10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猫样 - 10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Vanityelves - 95 个点赞 👍
问界M7这些事情我第一天看的就PTSD了说实话,所有的群都在吵这事儿。因为这两年反转来反转去的案例太多了,我知道大概率会有点反转,虽然我也没啥证据,但是架不住热度能起来,然后吵成一锅粥。
厂商不能要求用户知道“智驾版”和“智障版”的区别,那一大堆人拿着“非智驾版”去攻击“智驾”,也就由不得问界了——谁让问界选择了“用非智驾版本拉低起售价”的策略呢?在这件事上,尽管媒体肯定是有义务核实一下,但媒体想放宽自己的义务人家也能有说法,只要说“又不是人均专家”即可。
站在我的角度上来说,遇到这么大的事故,我个人是认为华为/问届/塞力斯是需要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的——即使业界普遍解决不了,我也希望华为能解决这个问题,毕竟我买车大概率不是问届就是比亚迪(比亚迪估计就是秦798凑合几年先)。二档停车小剧场也给了一些解决方案的探讨,但每种解决方案感觉都有很大的问题——这侧面上也说明了这问题难以拿出特别好的策略:
- 自动锁门——那就是现在的策略
- 不自动锁门——在美国这就是侠盗猎车剧情,在国内拉喝醉的人回家也会有风险
- 自动锁门但速度高于阈值解锁外把手——万一开窗的时候小孩伸出去解锁
我们可以看到,这三种我们能轻松想到的策略,都有各自的问题,虽然我认为第三种策略相对来说有可能是最好的,但这也不是完全没风险。如果本着推卸责任的做法,那倒是可以提供这三种策略给用户选择——这样出事儿了就能“反正你选的不关我事哟”推卸一下。
我也知道,就余承东之前那种说话方式肯定有一大堆人要看热闹。虽然手机一般不出太大问题,但是曾经有个手机品牌就是因为出了安全问题一直被网民调侃。所以这次事件影响是比较深远的,如果做不好质量管控,那会出问题的。
不过,这次出事的是“非智驾版”,那以后万一智驾版出问题了,恐怕还会有一次巨大的考验。
那话说的对: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我是希望华为/问界/赛力斯能真正承负起这个重量,在安全领域也能实现更好的表现。
发布于 2024-05-03 22:24・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Eidosper - 9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松云 - 90 个点赞 👍
现在已经是各种洗地了
事故前两天压热搜,删视频,压不住了最终爆发。事后公关家属,质疑一切有疑问的人。
1.碰撞车辆自动解锁,弹门把手,打双闪,小米m7做到了几项?是否低压电路设计有问题?
另外,自动解锁不意味着自动打开门,洗地的到底开过车没有?老m7车主手册里是有碰撞自动解锁的,新m7却没有了,这个功能实际上很多价位低的车都有
2.増程器起火,是否油路设计有缺陷?油箱位置设计是否有问题?
3.安全皮囊弹出,弹了几个?
4.发生事故后,是否有客服电话救援,为何家属表述,有工作人员询问售后体验。这太地狱笑话了。
刚开始就是kol下场带博世aeb的节奏,该回应的问题避重就轻,博世通过自媒体辟谣,大家都留个面子,人家各种不信,没有公章,字体不对各种质疑,逼得博世只能在自己微博辟谣。然后又洗地说官方没说过是用的博世的aeb,都是自媒体乱说的,
现在的风向为之一变,车门是能打开的,凡是有疑问的都是带节奏,吃人血馒头,甚至是打压华为,不爱国,是典型的有组织有预谋的黑公关做法。都是猕猴带节奏,小米该死。
人在做,天在看。安全是最大的豪华,想撞都难,遥遥领先,这难道不是舆论的反噬?
出问题了,不想着改进,反而用公关手法颠倒黑白,蒙混过关。这件事大概率不会有什么官方通报,即使有通报,一样是各种撒泼打滚,我不信。
我话放在这里,起源于东风ix7的小米m7,如果不正视自己的错误,上述这种惨烈的车祸还会重演,甚至会发生在某些群体丧事喜办的智驾版上。
发布于 2024-05-02 16:40・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追梦的人 - 82 个点赞 👍
只能说这帮人是真急了,发动这么大一波舆论攻势,结果对华为影响非常有限,反而强化了普通大众关于问界属于华为的认知,变相增加了问界的曝光度,结果病急乱投医连《新京报》这种货色都拉过来用了…当然也可能是《新京报》自己闻着味过来的。
本来很多吃瓜群众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关注这事,毕竟只是车祸罢了,每年车祸死的人多了去了,头一次见闹这么大的,甚至四川一家报社给全省人发短信通知问界出车祸了,这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新中国第一起发生死亡的车祸。但现在大家都学精了,没那么容易被忽悠,都知道得等警方通报,但面对这么猛舆论攻势,还是容易产生动摇,但你把《新京报》拉来就纯属臭棋了,警方通报出来前,大家不知道这件事真实情况,但《新京报》是什么货色大家可太清楚了…
发布于 2024-05-04 13:59・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李总不喝酒 - 68 个点赞 👍
这篇文章我看完了,不知道回答问题的各位都看完了没?
我说说我的结论,这篇文章算是很客观的。
当然,如果确定自己的自动驾驶达到3或者4的水平了,直接亮出来我给你喊牛逼。
问题日志被修改了,大家要看全文可以这样操作:点击问题页右上三个点,看左下角点击问题日志,就可以看问题编辑历史了。
我举报生效了哈哈哈,不愧我天天逛知乎,举报的权重就是不一样^0^
编辑于 2024-05-03 12:55・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台灯坏了 - 6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哦家里 - 65 个点赞 👍
不愧是《心惊爆》春秋笔法十分娴熟啊。
但凡有点逻辑能力的人不会看不出来到处都是自相矛盾吧。
事实1:车内包括小孩一共3人。
事实2:3人全部死亡。
黑衣男证词1:没看见小孩。
黑衣男证词2:“3”个人都撞晕了。
黑衣男证词3:把孩子爸爸救出来了。
问题1:黑衣男所说的“全部被困人员”是几个人?他到底看见了几个人?
问题2:“救”出来几个人?
问题3:“救出来”的人还有生命迹象吗?
问题4:差了那“一分钟”到底能“全部”“救”几个人?
问题5:黑衣男是如何确认3个人都“晕”了,而不是死亡了?
问题6:“救”出来的那个“晕”了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发布于 2024-05-02 23:22・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愤怒 - 6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路过看鸟 - 59 个点赞 👍
这件事情的直接后果有2个:
1、华为必然会让全车系开始普及智驾;
2、了解新闻的消费者车型选择上肯定会优先考虑智驾版;
其实这新闻问题不复杂:
虽然黑子们想要将事情强行归结于“问界车门质量不合格,撞击后不能自动解锁”这个思路上。
但事实胜于雄辩,即“这是115公里时速撞的车”,问问任何一个5年以上的老司机,他们清不清楚这种速度撞车后有命活下来就是赌运气?
可以说作为“全国第一辆出车祸的车”,这次问界M7可以说把各种牛鬼蛇神势力拉出来了。。。
那么喧闹之后要思考,为什么这次会这么疯狂,改百度词条就算了,居然还发短信,仅仅这动作,背后没几人去踩缝纫机是绝对不可能的。
不会有人以为这是简单的企业竞争问题吧?
问题复杂么?不复杂:作为真正把智驾做到世界NO.1位置的华为,真的可以靠智驾统治新能源车市场!
马斯克这么匆忙的跑中国推销FSD,不就是知道没有中国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市场,也是路况最复杂的市场来做演化迭代,那几年后必然会被中国企业完全抛在身后!马斯克的FSD在美国那种车道宽大,且路况较好的情况下尚且问题频出,到中国玩智驾?
但是,我国的国情,和现在的中美关系决定了,马斯克想要靠中国市场来达到通过FSD搜集数据的计划是绝对不可能的。
。。。。。。。。。。。。。。。。。。。。。。。
特斯拉如此,中国的其他车企又能好到哪里去?
比如小米宣传其智驾方案和华为的一样好?你们信么?
互联网的二八定律必然在汽车市场重演,华为的智驾也必然会以超出想象的速度占领市场。这次的M7事故是牛鬼蛇神最后的反抗。可以说各种势力都有。
想想看,一旦华为和车企合作的X界,加上还要合作的BBA甚至日系企业都用上了全套智驾,会发生什么?
量变形成质变,一旦华为过几年靠庞大的用户群对数据进行迭代,那时候华为制订的智驾标准将只可能是唯一的标准。
这不但对特斯拉不利,对国内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利的!
到时候,别说特斯拉,国内友商也必须做出抉择,即到底是继续用自己的方案和技术,还是用华为的技术。
。。。我想华为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新版问界M5全面普及智驾,未来的新版M7肯定也是!
只有强行让消费者用上智驾,知道智驾的好处,才能快速让智驾迭代。。。哪怕把成本算到车里,也必须要强行普及,否则别说3万的智驾包,只要6000块消费者也会犹豫。
某种意义上,牛鬼蛇神们是在新版M5上看到华为全面普及智驾的动作,才有了现在的发难!
因为这意味着华为开始靠市场进行技术的快速迭代,其他车企连追赶的可能性都要消失了。
。。。至于这次事故,吃人血馒头而已,真当网友和消费者都是小学生么?连人血馒头是什么都不知道?
。。。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依然在玩AEB是不是华为问题的文字游戏的时候,何尝不是另类的宣传?
发布于 2024-05-04 13:10・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CrazyJ20 - 57 个点赞 👍
在路上遇到问界或者智界等与华为宣传相关的车,要注意避让。
因为现如今有很多车主过于盲目相信余承东的那句,无惧玩手机,打瞌睡,等分神行为。
~~~~分割线~~~~
有很多人不信这是问界M7的宣传,我在添加一张图
编辑于 2024-05-03 11:28・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酱油郎君 - 55 个点赞 👍
关于华为“我的第一张大字报”-新京报。
京派的媒体总喜欢站在自己设定“正确立场”来批判天下,而新京报多了一项:护犊子。
如果不信的话,可以收藏本文欢迎考古。将来某京车企一定会在“智驾”上出车祸,会死亡,到那时看看新京报怎么写。
关于这次M7车祸,我一直不写与之相关文章,就是因交警没出权威报告,写文章极容易陷入“猜”的主观环节中。《21世纪经济报道》作出删稿处理,这就是急立牌坊站街女的下场,《新京报》没吸取同行教训。
猜与主观是媒体应该做的吗?
发布于 2024-05-03 04:27・IP 属地广西查看全文>>
毒史公子 - 2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zyczyw - 88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超人不会飞 - 298 个点赞 👍
2017年3月新京报揭露了新丰县托管中心虐待流浪人员,49天内死亡20人。事后县民政局长被判死缓,县委书记被开除公职,107名公职人员被问责。可见新京报之所以遭人憎恨,就是因为揭露真相砸了太多人饭碗。流浪人员属于几乎没有人会关心的群体,一些人就将他们当成了盘剥对象。如果这件事没有被新京报揭露,这些道貌岸然的罪犯照样过着人上人的逍遥生活。
发布于 2024-05-03 13:1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林浩轩 - 148 个点赞 👍
这就是菊花宗教,即使是官媒如果说华为一点不好,也一样被扣上“汉奸”“买办”的帽子。
这个宗教品牌最吓人的不是产品如何,而是对舆论的把控,对群体的洗脑,法西斯也就这样了,而它竟然只是一家公司,让人不寒而栗。
发布于 2024-05-03 08:5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