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校没有自己的交际圈,正常吗?
我的孩子性格并不孤僻,各方面也比较优秀,可是只有几个要好的朋友,总是被班上的小团体排斥在外,没有大的朋友圈。我们知道,朋友是一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怕这...
- 21 个点赞 👍
我个人认为您对孩子的社交状况过于担忧了。您也说了,“孩子性格并不孤僻,各方面也比较优秀”,也就是说目前来看,他的一切都很正常,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好的。至于他只有几个要好的朋友,被一些小团体排斥在外,没有大的朋友圈,很可能是他觉得跟一般同学都处得不错,又有几个谈得来的朋友,这样就足够了。
再说他有几个要好的朋友就已经不错了,为何要让他加入那些小团体呢?好的小团体是因为有共同的兴趣,而有些不好的小团体可能会对外形成排斥。也许这两种情况都不适合您家孩子。比如那些小团体感兴趣的话题对他没有吸引力,也不想因为加什么“小组织“限制自己的行动。在这种情况,孩子保持自己独立的判断力,不加入那些小团体是明智的。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不同的社交需求和偏好。有些孩子可能保持少数紧密的朋友,而其他孩子可能更喜欢广泛的社交圈。我觉得这方面不必太过勉强孩子,只要能让孩子感受到您的关心和支持,并在交友方面遇到困惑时愿意主动和您讨论,就足够了。
还有一点,我们对孩子的了解可能并不完整。他们口中的好朋友也可以跟我们理解的不完全一样。比如,我家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我也觉得他没有多少朋友,因为他最喜欢的那几个朋友都是对数学有特别大的兴趣,经常在一起“争论”解题方法的。但是在他遇到困难或麻烦的时候,很多其他小朋友也会帮忙。
总之,您可以在支持孩子发展自信和独立思考的同时,从他们在学校经历中获得一些关于他们交友方面的洞察,而不是单凭孩子口中的“好朋友”来判断他的交友情况。如果您察觉到孩子在社交方面存在问题,可以坦诚与孩子沟通,表达您的想法、担忧和建议。
发布于 2024-04-18 13:57・IP 属地河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晓韵 - 6 个点赞 👍
首先,我觉得家长太焦虑了,孩子并不孤僻,也有几个朋友,也就是自已的交际圈,但作为家长却担心孩子被小团体排斥,朋友不够多,这不是孩子的焦虑,仅仅是家长的焦虑,我们切不可把自身焦虑强加于孩子身上。
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更多的是家长对自己人际交往的焦虑,担心融不进团体,朋友不够多的一种心理折射,要解决的是家长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孩子的问题。
我想分享一下我所经历的一些人,我对人际交往的认知。学生中,有些孩子活力十足,阳光向上,喜欢运动,成绩也不错,这种孩子内心安全感足,能量足,有很强的带头作用,在班级中呼声极高,这类孩子一般没有人际关系困扰,管他身边朋友来来去去,我自岿然不动,反正来与不来,我就在那里,这类孩子一般参与班级管理,以后混社团,出来有当领导的潜质。
另一类孩子打小就清醒,他们能很好完成老师交待的任务,各项活动也积极参与,但他们与班上很多同学甚至老师都不是很亲近,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但他们一般有几个像知己似的同学,而且很持久。这类孩子也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人家很享受这种状态就没什么问题。
最后说到小团体,如果一个班级被割裂成多个小团体并相互排斥,如果还处于初高中阶段这个班的班级建设是不成功的,什么算小团体,我们常说的小团体是拉帮结派,带贬意的那种,一个学生无需以加入小团体为目标,一个良性发展的单位也同样不会以小团体为荣。
最后,孩子是一呼百应,还是安静一点,三两好友那种,这跟人的气质类型有关,胆汁质多血质就更容易成为社牛,而粘液质的人性格沉稳,可能就会更内敛一些。
一个人一个孩子只要找到他自己觉得舒服的交友方式就很好,我们无需过多干涉。(网图,侵删)
发布于 2024-04-19 09:14・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小王子 - 4 个点赞 👍
周长相同时:圆和正方形比,圆的面积大;圆和椭圆比,圆的面积大。
交际圈:面面倶到,不偏不倚,八面玲珑,顾此不失彼,兼内还顾外,与圆形无异,自己的孩子若能做到这样,该有多好啊。
如此这般,哪一样本领不要孩子付出精力与能量?哪一个小团体活动不要分散精力云投入?哪一个同学朋友之间的远近亲疏冷热感受心态平衡不要权衡之后再弥补?哪一个同学的意见评价脸面不需要顾及后改正?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圆内面积做到周全细致滴水不漏完美得近于无限。
眼面前可能的结果会是,孩子会比同班同学累太多,招架不住时会不得不被动缩小圆的面积;这还不算,还有可能养成看别人脸色喜好行事的习惯,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孩子的自主独立个性被湮灭在萌芽中。
内心想要不得罪所有人,到头来可能是,没有开罪自己之外的每一个人,唯独让自己过的很憋屈。
久而久之,长此下去,混到一个又一个圈子之外。
反过来,题主的孩子有几个铁哥们,义气相投玩得来,也是好的。
如四边形、三角形,有特点,也稳固。
家长大可不必担心,木秀于林,风必吹之。最好是想法是,各小团体的风吹之排斥之,会让木更加秀于林。
正好可以锻炼培养孩子小团体的应急、应变、应对能力。
聚精会神、一心一意,说的都是专注力,是孩子学习过程中最宝贵的。
锥子,之所以无坚不摧,得益于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一个点上。
家长对自己家孩子目前的情况本来是满意的,但是听到有家长或者老师说,自己家孩子有这个方向需要下一步努力时,就不自觉地以为,孩子真的要在这个方向上下大力气努力了。
难不成真的有家长,希望孩子从小在学校就学会圆滑世故,如万精油?
编辑于 2024-04-18 16:05・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源水湾又湾 - 4 个点赞 👍
仔细看了题主的问题描述,孩子并非没有自己的交际圈,题主只是因为孩子的交际圈较窄而担心对孩子有影响。其实,我想说的是圈子的大小不重要,圈子里的孩子的品性更重要。我们回头看看,人生中其实对我们真正有影响的不过寥寥几个人。
回到问题本身,题主担心孩子的交际圈子太窄,那应该首先搞清楚原因。我儿子现在初二了,我只能从我儿子学习生活中所了解的一些情况帮题主做一下分析建议,希望能有一些帮助。
1.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容易被孤立。
这一点与描述不符,题主的孩子各方面非常优秀,所以也有几个比较好的伙伴。
2.有自己良好习惯而不盲目从众的孩子容易被孤立。
我们家长都知道手机对孩子的影响。一些孩子迷恋手机游戏,有相同游戏爱好或经历的孩子更容易结成小团体。而如果题主的孩子不怎么玩手机游戏,故而因为跟他们没有太多共同语言,很大概率会被孤立。这时,题主应该及时跟孩子沟通,做好孩子心理建设,告知孩子朋友的真谛:真正的好朋友是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共同进步,彼此变好,而不应该沉迷网络游戏,荒废学业。
3.坚持朴素,不爱慕虚荣的孩子比较容易被孤立。
有些孩子受到一些外在环境的影响,变得浮躁,爱慕虚荣,拉帮结伙,排挤班上一些穿戴朴素的孩子。我感觉这也是为什么学校要求学生穿校服的重要原因。学校首先是一个学习的地方,学生是来学知识的,而不是来盲目攀比,追求虚荣的。
目前只想到这些,其中不乏有咨询我儿子,从而得到信息进行总结得到上面小文,如果能对题主有帮助,那就太好了~
静待花开~
发布于 2024-04-21 12:10・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小蚂蚁 - 3 个点赞 👍
他有朋友,不是没朋友。
人生难得一知己,与其为了融入所谓的朋友圈而硬融浪费时间、精力,不如专注于自己所热爱的。
他专注于学习,各方面都挺优秀,有三五好友,遇到问题了可以一起探讨、交流,这不是很好的学习生活吗?
被班上的小圈子所排斥,请问是什么圈子?这个所谓的排斥是他跟你们讲的,还是你们自己认为的?
大的朋友圈又是指什么范围?难道一定要跟全班同学能打成一片,不论什么场合都能看到他,那才算是有朋友吗?
人和人性格、脾性各不同,有的人喜热闹,有的人爱独处;有的人热情似火,有的人冷静沉稳;有人外向,有人内向。不是所有人都能、都喜欢跟别人走的太近,适当保持距离感,给自己留一点空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可以假设一下,如果你的孩子天天热衷于交友,尝试着跟每个同学都处好关系,融入大大小小各种不同圈子,对各种圈子里的呼应都双手赞成、积极参与,想着各个朋友的喜好,协调不同朋友间的关系、纠纷,你觉得他还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吗?那个时候,你会不会他浪费太多精力在交友上,而忽略了学习呢?
人生需要朋友,但真的能称得上朋友的又有几个?真正的朋友一定是会惺惺相惜的,表面上的吃吃喝喝、打打闹闹,好似一片祥和,并不代表着他们就是好朋友,只能说他们玩的来而已。
突然想起以前高中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朋友不需要时时刻刻陪伴在眼前,但是在你需要的时候他一定会鼎力相助。
作为成年人,我想你应该明白,自己实力强了,有的是人排着队来跟你做朋友;自己实力不够,你把人家当朋友,人家把你当啥?
发布于 2024-04-19 09:25・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行水 - 3 个点赞 👍
不正常。我可以用以下办法让孩子建立自己的朋友圈:1.让孩子学会分享。会与其他孩子分享的孩子,是学校受欢迎的小朋友,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分享的理念。平时可让孩子邀请其他的小伙伴玩耍。如果家里有条件,周末可以让孩子邀请其他小朋友来家里聚会,让孩子用自己的玩具、零食招待小朋友。
2.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当孩子回来告诉家长在学校没有好朋友时,家长不要只顾着安慰,也不要对孩子说,不愿意和他人交朋友是其他孩子的不对,当然更不能因为孩子没有朋友而责骂孩子,怪他没本事。当孩子告诉你之后,应该和孩子好好沟通,与老师联系交流,找到孩子没有朋友的原因,再根据原因帮助孩子分析及确定解决办法。
3.不要让孩子挑朋友
有的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结交了不好的朋友,总跟孩子说某某孩子喜欢拿别人的东西,人不好、不喜欢他等等,这样的话语很容易让孩子养成“挑朋友”的坏习惯。家长应该让孩子结交不同个性的朋友,让孩子学会跟不同个性的人交往的方式。
4_让孩子变得平和
爱打架或者爱抢别人东西的的孩子总是不受欢迎的,家长应该让爱打架的孩子变得平和起来。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暴力对待孩子,让孩子时刻感受的爱。也不要让孩子看一些暴力画面的书籍或电视,另外,家庭和睦对孩子的个性成长也很关键。
发布于 2024-04-20 01:15・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大浪淘沙 - 2 个点赞 👍
先回答问题:正常,太正常了。
从我们家孩子的成长线看,泛泛的交际圈既无必要,也不影响身心发展。你的孩子比我女儿当年好多了,女儿当年一般只有1个好友,还是断断续续的,偶尔能有2个,完全不影响她现在为人处事上的成熟自信:
前段时间因为她工作文章里的一张图片,被职业维权的盯上并告上法庭。我们收到起诉书后,她从容不迫:仔细研究起诉书,检讨文章的不足之处;然后寻找律师咨询,网络收集相关案例,和法院保持沟通,有困难和我们商量,有进展和我们通报。发现对方是投机性维权后,她整理了有效的图片证据和文字说明提交到法院。最终,对方撤诉。在这个过程中,她的办事能力、沟通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让我和孩子妈妈刮目相看。
影响孩子身心发展的,主要是家庭,学校里泛泛的交际圈没什么用,或者说根本不需要。你的孩子有几个要好的朋友已经说明人际关系不错。
个人的一点经验供参考:
1、客观了解孩子天性。天性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步显现的,在陪伴过程中要花心思了解,不必勉强改变。女儿属于相对内向非活泼主动型,小举一例:小时候她对一家设计公司摆在大厅的假山和流水造型很喜欢,往返学校路上时常让我停车远远欣赏,我说你可以进去好好看,她觉得不好意思,我说我陪你一起进?她摇摇头。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她有点敢了,又建议她进去观赏,她略犹豫后,终于慢慢地走了进去,开开心心看了个够。
2、倾听和耐心。她经常说起和同学的各种交往之事,和谁闹矛盾啦,谁又不理她啦,她因为什么事讨厌谁啦等等,我们都认真倾听,而且通常在一边吃饭或喝茶时,孩子会特别放松。让孩子先有情绪的出口很重要。之后我们也很少居高临下的评判,等她平静下来了,再适当提些建议。
3、专业支持。一些大的交往矛盾案例,我们会详细问整个过程,双方的原话是怎样的,情绪是怎样变化的等等。然后再从心理学方面慢慢和她分析讨论,比如从情境角度、从认知角度、从动机角度,她逐步就知道怎么思考一件事情,怎么从行动上处理一个事情。
4、无条件陪伴。很多情况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办,但会让她看到我们和她一起想办法,无条件提供环境和情感支持。孩子有了底气,总会自己找到办法。
5、具体情境中充分锻炼。一个是她自己的事情尽量让她自己做;一个是她想做的事尽量支持,在行动中成长。她高二时,想独自去上海参加她喜欢的一个国外演员的见面活动。我俩知道她的能力没啥问题,就让她写个详细的行程说评估看看。行程、花销、住宿等各要素她都写得清清楚楚,就让她去了。在上海期间,她凭借随机应变和团队协作能力,目标一一实现,每隔段时间还告知我们情况,完全无需我们担心。
温暖陪伴,静待花开。
发布于 2024-04-18 16:55・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会飞的胖子 - 2 个点赞 👍
孩子又不是“交际花”,要什么“交际圈”呀!
我很理解很多家长朋友的担忧,孩子在学校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以年为单位。如果他们在学校人际关系太差,或者被孤立,那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
不过,事实却是:
很多我们家长担忧到不行不行的问题,其实就是“过度解读”,对孩子来说,这些问题压根就不存在。
那天接女儿放学,我们骑着电动车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故意与她闲聊,想了解她在幼儿园的情况。你在幼儿园开心么?女儿:很开心~
你们在学校吃了什么饭呀?女儿:吃了酱饼、喝了大米粥,哦,还吃了鸡腿,可好吃了,我只吃了一个,月月吃了2个。
我立马就紧张起来,然后脑子里一闪而过很多种情况:老师不喜欢我女儿?她被特殊对待了?那上课的时候会不会也让她坐在后排?平常对女儿态度是不是也不好?
然后我就担忧的说:月月吃了2个鸡腿,她应该吃饱了。那你吃饱没,有没有给老师说,你还想再吃一个?
女儿:我吃饱了,一个就够了,我还喝了很多粥呢。
我:那你是愿意月月吃2个鸡腿,还是你自己吃2个鸡腿?
女儿:月月吃2个鸡腿,我愿意分享,别人多的,我少的,我也愿意。
听到这,我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其实我担忧的问题,对孩子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个问题,他们的世界很单纯,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勾心斗角(幼儿园小班哈)。
其实整个过程也就2~3分钟,而且是在电动车上的对话。
事后我理性的分析,大部分孩子应该都是1个鸡腿,毕竟他们的胃小,不能吃太多,而且鸡腿数量有限,如果老师知道某个小朋友饭量大,可能会出现多给的情况。
而且,我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女儿老师的“特殊照顾”,我们应该是大多数才正常。
再说了,我女儿平常说过,班级两个老师对她都很好,都很爱她,所以孩子能感觉到老师的爱与关心,这不就足够了么!
说回孩子在学校交朋友这件事。
孩子本身不是很内向或者孤僻,而且有自己的几个好朋友,这已经很好啦,最开始我还以为是一个能玩的同学都没有呢。
小圈子内一般都是性格相投,能力都差不多能玩到一起去的。有几个好朋友这件事,恰恰证明孩子在交朋友这件事有自己的选择。
而且为什么一定要得到班级所有同学的喜欢呢?得到所有人的喜欢,这是不可能的,小圈子之间本来就互斥。
所以,接受并认可孩子在学校只有几个好朋友这件事,你对孩子的态度可能也会更好呦!自己也没那么焦虑,何乐为不为嘞~
发布于 2024-04-19 09:44・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小甜瓜妈妈 - 2 个点赞 👍
其实在我看来,朋友并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有几个要好的朋友足矣,若是拥有范围较大的朋友圈,势必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时间去维系,可往往我们连自己都没有时间好好去弄明白,又怎么有时间去了解更多的人呢?
从题主的描述中来看,孩子性格不孤僻,也有几个要好的朋友,这不也挺好的吗,没必要挤进班级的小团体中。
记得我小时候那会,班级里也有这种小团体,他们经常放学后一起去玩,在学校的时候也常常聚在一起,若是有人有自己的安排,还需要和其他人提前商量好。这在我看来,有点不太自由。因为身处于这种排他性极高的小团体中,需要抹灭一部分自己的个性,来迎合其他人的喜好,否则,很容易受到排挤,从小团体中被驱逐出来。
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可以了解一下孩子真实的想法,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有些时候,家长的想法中带有功利性质,但孩子的想法却不一定和家长的一样。
如果孩子本身不觉得目前这种状况有什么不好,家长也不必担忧。若孩子感到孤独,想多交朋友的话,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
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活动,锻炼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家长积极主动和其他家长沟通,为孩子创造交流的条件。
在鼓励孩子交友的同时,我们也要帮助孩子认识自我。人生中有知己固然是美事,但是我们在这尘世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一人,终其一生,我们要去明白自己是谁?想要什么?能做什么?
或许在教孩子去了解别人之前,我们可以让孩子先做好自己,花香自有蝶飞来,也许孩子在不断进取的道路上,自然就会遇到和自己同频的人,这样的友谊可能来的更珍贵些,也更加长久。
我是 ,和孩子一起学习,不断成长
发布于 2024-04-19 09:36・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沐橙 - 2 个点赞 👍
说明孩子很优秀啊
天生自带筛选体质 朋友没那么重要
他不需要别人提供情绪价值说明内心强大
没必要非得有什么知心朋友
你也是孩子很优秀 以后能力也不会差
事业成功后人就有了价值 有了交换能力 那时候也不会缺所谓的朋友
只要不是自闭 约别人正常交流 别杞人忧天 应该高兴才对
编辑于 2024-04-22 15:55・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我爱吃香菜 - 1 个点赞 👍
首先,孩子因为没有自己的交际圈是孩子的苦恼还是父母认为孩子没有交际圈而焦虑。是否跟孩子聊过,他是否因为在学校没有朋友被排斥而苦恼,并向家长诉说。
学校是一个学习的场所,也是一个小社会,社交场所。孩子在这个场所里没有可以谈心知心的朋友,可能是孩子还没有找到跟他兴趣相投的朋友。或是孩子在处理同学关系的时候的方式方法跟同学们有些分歧。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活动,比如六一、元旦的活动,找到致趣相投的朋友。同时家长在平时陪伴孩子的时候,带孩子也可以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之类的跟同龄孩子多互动的机会。让他在日常生活中也多接触更多的同龄孩子,学会如何跟同龄的孩子更好的社交。
家长也不必过于焦虑,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在学习,在试探,什么样的朋友更适合自己,不能为了交朋友而委屈了孩子,为了争取一些所谓的朋友而失去了自己的一些原则,这样大可不必。
孩子的性格跟家庭关系也有很大的影响,父母是否喜欢社交,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一些交友。随着孩子的慢慢成长,他会有更适合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圈子。
最后,可以跟老师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虽然可能帮助不大,但只要孩子在学校没有受委屈,他觉得这样的状态也可以接受。那就没太大的问题。如果孩子感到不舒服那就需要家长跟孩子一起学习如何社交,培养孩子的兴趣,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 。
发布于 2024-04-18 13:10・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时光沙漏 - 1 个点赞 👍
不正常吧!
孩子在学校没有自己的交际圈,但至少得有一个可以一起上厕所的好朋友吧。
如果连一个好朋友也没有,就更不正常了。
这样的孩子,家长该有多心疼啊!
所以家长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有了好朋友才能开心地上学!
发布于 2024-04-18 13:06・IP 属地吉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呢喃 - 1 个点赞 👍
鼓励参加团体活动: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或志愿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让孩子结交到朋友,还能在团队协作中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还需要建立自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优点,发展自己的特长,使他们在社交场合中更具自信。教授社交技能:正确的领导和倾听的技巧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可以通过游戏或者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教授孩子这些重要的技巧。提倡交流:与他人的交流是建立社交关系的方式,要教导孩子如何倾听别人,尊重他人的观点,以及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提供指导和支持:不管孩子在社交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都应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起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发布于 2024-04-18 19:29・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姬晨晨 - 1 个点赞 👍
最好有一点,这样遇到问题,会有一个倾诉或者出主意的人,联系不到自己的孩子,可以通过他
发布于 2024-04-18 18:01・IP 属地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金刚 - 1 个点赞 👍
也不能说不正常吧,可能他挑选朋友的方式有新难度。又或者他更喜欢一个人呆着,我们都知道成年人的世界里有社恐。
他可能有的时候不善于表达自己,但并不代表他没有这个需求。可以尝试着让他慢慢打开自己,可以跟大家进行沟通。
发布于 2024-04-18 17:44・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偏爱枕惊鸿 - 1 个点赞 👍
我觉着挺正常的。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误,题主想要表达的是让孩子交朋友的能力得到提升。
也许题主想要的效果是,孩子可以游刃有余的在班级各个小团体之间往来,交友广泛,受人欢迎。
其实,这是挺不现实的。
题主说孩子“没有大的朋友圈”,这句话并不准确。
我们来看百度百科对“朋友圈”这个词语的解释:
朋友圈”是一个由熟人、半熟人组成的“关系圈”,在“朋友圈”中,有同学、家人、亲戚、同事等。
里面有两个关键词“熟人”、“半熟人”,意即:朋友圈的组成并不全是熟人,也有不太熟悉的人。
也就是说,很多你所认识的人,但关系并不是非常的亲密,但他们可以归在半熟人的类别里,他们同样是你朋友圈的组成部分。
无非是关系的亲密度有大有小的差异而已。
老话说:“花有百样红,人有千万种。”
老话还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个体之间的差异,从先天上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与所有人都成为好朋友,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欢。
在我们周围一起“玩耍”的伙伴,大多都是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一些共同语言或者其他某种类似的特质因素而聚在一起的一群人。
当你身上的特质标签越多的时候,形成的圈子可能就越大、种类可能就越多。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能交友就越广泛。
但遗憾的是,我们有些特质标签是具有强烈的排他性的,很多时候是并不能左右逢源的。
例如,大家因为喜欢某一个明星而聚在一起,对其他的明星就不那么感冒,甚至不喜,你在这个“圈子”里面就很融洽,在另一个“圈子”就格格不入。
所以,朋友“硬交”是没有意义的。
其实,这一点,我们成年人应该都有感觉:过了几十年,经历的同学、同事一波又一波、一茬又一茬,真正的知心朋友有几个?
有很多人都只不过是自己熟悉的陌生人而已,甚至连熟悉都谈不上,仅此而已。
有很多人,在岁月的侵蚀下,你或许早已忘却了TA的名字。
而有些人,即使分隔万里,也仍相互牵挂、情谊难断。
这才是我们真正向往的朋友。
而不是那些个所谓的朋友圈。
每日努力更新,召唤您的发财小手,温柔的点击关注、赞同、小心心,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我是 ,❤️一枚宠萌奶爸, 专注科学育娃,关注我, 获取更多育儿资讯。
发布于 2024-04-18 23:17・IP 属地湖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蓦然心动 - 1 个点赞 👍
大儿子一年级下学期转学,我确实挺担心他在新学校里没朋友的。毕竟从佛山转到梅州,语言环境都不一样,佛山那边说白话,梅州这边是客家话为主,语言不通可是交朋友的一大障碍。
但我儿子让我意外了。他转学没多久,就跟我说他交了好些朋友。我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得意地告诉我,他虽然刚开始听不懂客家话,但他会主动跟同学用普通话交流,还教他们一些简单的白话词汇。这样一来二去,大家就觉得他挺有意思的,都愿意跟他玩。
现在我仔细想了想,觉得他能这么快交到朋友,其实是有原因的。首先,他性格比较开朗,不怕生,喜欢跟新同学打交道。这种主动积极的态度,让他在交朋友这事儿上占了不少便宜。
其次,他懂得尊重和理解别人。虽然语言不通,但他没有因此而疏远同学,反而用普通话作为桥梁,努力去沟通。这种包容和尊重,让他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和友谊。
当然,我也给了他一些支持。比如,我会跟他一起练习客家话,让他尽快适应新环境。我也会鼓励他多参加学校的活动,跟更多同学接触。这些方法都对他建立自己的交际圈起到了积极作用。
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挺为儿子感到骄傲的。他不仅成功克服了语言障碍,还在新学校里用最短的时间交到了好朋友。这说明他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我相信他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很快地融入新环境,结交新朋友。
所以题主说到孩子性格不孤僻,那么性格应该不是内向的,可能是孩子刚开始不太擅长交朋友。过段时间,等慢慢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就好了。我们父母要做的就是保持耐心和信心。
还有就是我们父母要也会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交技巧。比如,怎么跟别人打招呼、怎么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零食、怎么在冲突中保持冷静和理智。这些看似简单的小技巧,其实对孩子的社交发展非常有帮助。
我是华烨妈咪,2孩宝妈,10多年育儿经验,用科学思维方法,带娃养娃,与孩子共成长!
发布于 2024-04-18 20:42・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华烨妈咪 - 1 个点赞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孩子、大人在群体里也是这样。孩子不大可能,与班上每个孩子都要好,有几个要好的朋友,就不算是“没有自己的交际圈”,作为家长,应当避免给孩子贴这样的标签。
既然有要好的朋友,可以鼓励孩子与他的好朋友多互动,在自己已经获得的友谊中得到满足。如果孩子自己表达了“某某某”不和我玩,家长可以留意他是不是很渴望与某个孩子成为好朋友,如果是,鼓励他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友好,也让他明白友谊是双向的,做好被拒绝的心里准备。
发布于 2024-04-19 07:44・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江岛客 - 1 个点赞 👍
不正常。
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你可以这样做——有意带孩子先和邻居家、同一个小区的孩子玩儿,做一些常见的活动,大人也参与进去,让孩子快乐。
久而久之,他对某些活动会感兴趣的,这样,有一些必须两个人或者多人完成都活动,孩子就必须与人合作,他就会主动邀请别人。
祝你成功!
发布于 2024-04-19 07:05・IP 属地河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黄老师乐知堂 - 1 个点赞 👍
孩子在学校没有自己的交际圈,并不一定就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性格、兴趣、家庭背景等都会影响他们在学校的社交表现。
我记得有一次,我接触到一个叫小明的孩子。小明是个非常内向的孩子,他总是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书,或者独自玩耍。在学校,他并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形成固定的交际圈。起初,小明的父母非常担心,认为孩子这样孤僻会影响他的成长。
然而,通过深入观察和与小明的交流,我发现他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孤僻的孩子。他只是更喜欢独自思考,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他对于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能够从中找到乐趣和启发。而且,虽然他并没有固定的朋友圈,但他与班上的同学相处得还算融洽,没有发生过什么冲突。
我告诉小明的父母,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方式。对于小明这样的孩子,我们不需要过分担心他没有固定的交际圈。相反,我们应该尊重他的个性,鼓励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成长。同时,我们也可以适当地引导他参与一些集体活动,帮助他拓展社交圈子,但这一切都要以他的意愿为前提。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逐渐展现出了他的独特魅力。他的聪明才智和独特见解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和喜爱。虽然他并没有形成固定的朋友圈,但他与班上的同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的父母也放下了心中的担忧,开始欣赏和尊重孩子的个性。
所以,我想说的是,孩子在学校没有自己的交际圈并不一定就是问题。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整体发展,尊重他们的个性,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发布于 2024-04-19 07:01・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萌桐育儿 - 1 个点赞 👍
是你多虑了,孩子挺正常,他有几个要好的朋友,说明心理很健康,至于被什么小团体排除在外,倒是显示这孩子有自己的主见,勇敢做自己,不随大流。
学校也是一个微型社会,孩子也和我们一样,有几个推心置腹的朋友就好,没必要涉入太多的圈子,让自己精力分散。内心有光芒的人,只需解放身心去做好自己内心热爱的事,静静让自己的光华浸润温暖一段时空。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不能用世俗的标准来衡量他的一切,实际上就不存在这样的标准,能游刃有余的做自己本身就难能可贵,给他开阔的天地,放手让他自由飞。
发布于 2024-04-19 08:29・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秋语007 - 1 个点赞 👍
现在学校的交际圈也不像我们以前,那是比较单纯。特别是高年级的,也很难做到整个班一个大圈子。基本上也就是三五成群,多一点的十几个。这个倒也正常。
当然朋友肯定是越多越好,那么每个人的交际能力或者性格问题,有的同学就是左右逢源,有的同学就是四处碰壁,这和性格内不内向有一定关系,但很多可能是交际手段或者自己的言行造成的。下面我们谈谈学生经常会犯的一些交际问题
一:性格大大咧咧,口无遮拦,这种同学在学生时代特别多,毕竟是小朋友,也没什么心机,乍一看好像交际能力很强,朋友很多,但是讲的话都是人家不爱听的,很多时候都是说人家一些不好的,或者自己怎么怎么厉害的。很难交到几个真心的朋友。
二:还有一些人就喜欢今天在这边说一些闲话,明天跑那边去说一些闲话,有时有几个朋友,有时又搞的一堆人,关系很都糟糕
三:还有一些同学就是比较强势,但是有没那个号召力,在低年级可能还好一点,到高年级以后就是谁也不甩你,你还在那边乱指挥
四:当然有一部分性格或者成绩不好,不愿与人交往的
以上如果是很多人都不愿与你相处,主要还是要自我多反省一下,像我读书的时候也有个很致命的问题,就是讲话太犀利了,特别是和朋友,你总是能很要命的指出他的关键问题,然后还大呼小叫的帮人家放大,美其名曰,我帮你改正,可能一两次还好,时间长了,真的连同桌都不想理你,后来我也是到了高中,心智慢慢成熟了,有时候就装装糊涂,笑笑就好了,哎,朋友还多了,大家觉得你人缘好,性格也好。
所以你可以跟你的孩子讲,多站在同学的角度去想想问题,可能你觉得东西人家不是这么觉得的。实在不行少说话,多听多笑。
发布于 2024-04-19 09:40・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梦游的焱焱 - 1 个点赞 👍
生物学告诉我们,动物世界中既有个体生存,也有群体互助。比如蚂蚁、大象、狼等动物都采用了群居的方式。人作为社交动物,也同样需要社群的支持与陪伴。
但是,有些人却不愿投入社交圈子,选择了孤独独行。她们可能因为性格内向、胆怯害羞等因素而显得与众不同,不受欢迎,逐渐形成孤独感。
其实,这些个体并非天生就孤独,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的关注太少了。有的孩子,由于长期缺乏父母关爱与陪伴,她渐渐变得缄默寡言,容易退缩,不愿交往。这导致她越来越难融入同龄人之中,更加感受到自己的孤独。
家庭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极大,父母的关注和陪伴很重要,对于孩子来说能够给予更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父母的无视和漠视是导致孩子孤独或不合群的根本原因。
有时我们应该思考一下,自己给予孩子了什么,是浅薄的物质财富,还是真诚的无条件的爱?
发布于 2024-04-19 12:06・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多多爸爸 - 1 个点赞 👍
朋友无所谓多少,但至少要有一个比较要好的朋友。
校园是一个小社会,没有社交圈是不行的。
校园霸凌事件越来越多,没有朋友的孩子是首当其冲被欺负的。
所以,还在学校至少要有一个比较要好的朋友。
有些家长可能跟题主的问题相反,他们认为孩子没有社交圈不是一件值得讨论的问题,认为没有社交圈,孩子反而能专注在学习上。
而真实情况是,没有朋友的孩子,往往更容易误入歧途,因为他们无法得到正常的友谊,就会有可能去寻找那些不三不四的朋友。
如何帮助孩子在学校建立健康的社交圈?我认为,家长的引导至关重。
首先,家长要帮助孩子筛选朋友。
比如,家长在平时要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以此为依据,去筛选自己的朋友。如果有的孩子有明显暴力倾向,或者有一些例如攀比、作弊等不良嗜好,要提醒孩子远离。
然后,当孩子按照自己的标准找到想要发展友谊的同学时,家长要帮忙提供条件。比如,邀请对方和家长一起来家里做客,或者一起出游,一起看电影,增加接触频率。并且,当孩子已经形成社交圈之后,家长就要减少干涉,给孩子自由经营社交圈的机会。
最后,想让孩子之间成为好兄弟、好闺蜜,彼此家长之间最好也能建立一定程度的友谊,至少不要出现孩子之间打得火热,家长之间见了面无话可说的情况。
记住,孩子在学校建立社交圈很重要。没有朋友的孩子并不会专注在学习,反而会有很多精神内耗,还有不小心从不三不四的人那里寻求友谊的可能性!
参考叔2886 次赞同去咨询发布于 2024-04-19 13:25・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参考叔 - 1 个点赞 👍
这个问题讨论起来比较有意思。
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总会有很多担心和困惑,总是希望孩子可以有好的发展。
这一点没什么不对,但我们经常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这是什么原因的?
因为作为家长的我们没有对这些现象有相对客观和全面的认识,对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也没能充分的了解和理解。
我们可以从大的现象开始思考也可以从具体的细节开始思考都没问题。
题主说了自己的孩子性格不孤僻,各方面比较优秀,有几个好朋友。
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来,这个孩子在交朋友上面并没有什么障碍。
而题主担心的“融入不了小团队没有大的朋友圈”这个问题,说明题主有很强的的社会或者叫社群思维,觉得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是缺乏的所以会有些担心。
所以题主指的“朋友”其实是“朋友们”,“朋友 们 是一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个视角是指一个团队或者一群人,不是指特定的某个人。
所以题主的问题就变成了,“我的孩子交朋友都没什么障碍也有几个好朋友,但是我觉得他没能融入集体并展现自己的领导能力,怎么提升孩子的社群思维和社交能力。”
而上面的这些就是家长在面对困惑时需要第一步的做的事情,就是搞清楚自己对孩子哪部分不满意,希望孩子有哪些部分的提升。
如果自己都是模糊和混乱的怎么能帮助到孩子呢?
而关于这个问题,首先作为家长不用担心,每个人的天赋和用的顺手的东西是不同的,看待世界的角度也是不同的。
只要发挥好自己的优势和天赋就已经足够立足在这个社会上了。不足之处都是人的潜力可以提升我们的上限。
在我的主观想法里你的孩子是正常的,当然每个人的主管想法的衡量标准都不一样。
但是我们尽量不要用二元对立的方式分析孩子的问题,这会阻碍我们找到真正的答案。
社群可以为我们提供认同感归属感和价值感,社群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对孩子以后学习和进入社会都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你要知道孩子对于群体的认知和在群里中的表现才能分析孩子是否在这方面有烦恼和障碍。
比如可以带着孩子参加亲子活动等团里活动,观察孩子的行为并询问孩子的想法。有的孩子会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伙伴一直玩耍,有的孩子会往人多的地方跑,有的孩子自己玩耍。
从这种粗略的分类你就可以发现一些孩子的性格特征,然后我们也要知道孩子和孩子相处也会出现冲突和碰撞,这些问题都是孩子不知道该怎么解决的。
有时候孩子可能鼓起勇气加入了一个团体,但是出现了矛盾又不知道怎么解决,这时候孩子的自信心受挫可能就会潜意识的惧怕再次进入一个团体。
当你用心的去观察孩子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一点都不比大人简单,他同样是个复杂的个体,他有他的想法他的烦恼他的担心和害怕。
当理解这一点时,作为家长能做什么呢?
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孩子,并且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多陪伴他们成长,一起讨论和探索孩子碰到的问题。
而且这个时间不多,一眨眼孩子就不愿意继续陪你玩了,他愿意和你说一说都是给你面子的。
这点就很有趣,很多家长都不愿意承认的是有时候孩子比自己还成熟,有些家长在面对没法解决的问题时就开始发脾气,这种表现和婴儿又有什么区别呢。
发布于 2024-04-19 15:05・IP 属地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小灰走的慢 - 1 个点赞 👍
题主你好。
我看到你有提到孩子是有几个要好的朋友的。
说明他是有朋友的,可能选择朋友的方式不同。
你可以和他聊一聊,他的想法是怎样的?有时候朋友不在多在精。
而且他们现在是学生,就是在学习如何交朋友,如何与朋友相处,朋友也是在不停的来来去去循环中。
其实可以回想一下我们自己,有多少朋友是学生时代的。
在一个就是你觉得孩子被排除在外了,那你还没有和孩子聊过,那个圈子孩子感兴趣吗?是个什么样的圈子你有了解吗?
不喜欢的、不适合的圈子,有时候不用去硬融入的,要不然也是一种内耗,只要孩子觉得开心就好。
个人的看法哈,我也是这样给我家孩子说的。毕竟千人千面,也不是人民币,做不到人人都喜欢,开心健康快乐最重要了。
发布于 2024-04-19 20:57・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冰雨 - 1 个点赞 👍
这个正常也不正常,小时候的朋友是最单纯的,但是由于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导致他们的交际圈可能不会跟成年人想象的那么大作为一个老师想要告诉你的是可以让孩子尝试着多去表达一定会有人喜欢这种性格会主动交际的小朋友愿意和她成为朋友。我们可以做以下两点
一.多带孩子和同龄人一起玩,扩大交际圈提升交往能力
在这个点上家长千万不要怕麻烦,更不要强迫小朋友和你的朋友交朋友,认识是可以的,因为他需要和他同龄的人交往!!!
二.从身边熟悉的小朋友开始
小朋友在熟悉的环境里会更加的健谈更容易打开自己也就更容易交到朋友啦!!!
以上,一个爱孩子的男幼师
本周直播由于工作原因推迟到周六哦!!!
发布于 2024-04-19 20:13・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nick - 1 个点赞 👍
我觉得每个孩子在学校的社交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自己的交际圈有时候也是正常的。我侄子他从小就比较内向,放学后总是一个人回家,不像别的孩子那样成群结队。
一开始,我认为是他性格的原因,但后来发现,他其实有自己的方式来交朋友。他喜欢画画,课余时间经常一个人在教室角落涂鸦。有一次我接他放学,看他跟几个同样喜欢画画的孩子一起讨论动漫角色,虽然只是短短几分钟,但看得出来他们关系挺好。
我感觉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交友方式,不能一概而论。就像我侄子,虽然他在学校的朋友圈不大,但他找到了和他兴趣相投的小伙伴。我觉得这样就足够了,重要的是他能快乐,不是吗?所以,我认为家长们不用太担心孩子在学校没有广泛的交际圈,只要孩子开心、健康,有自己的小天地,那就是正常、美好的成长过程。
发布于 2024-04-19 21:59・IP 属地贵州查看全文>>
星期八 - 1 个点赞 👍
我觉得孩子在学校没有自己的交际圈,这事儿挺常见的,但正常不正常就得分情况来看了。我侄儿刚转到新学校的时候,就是这样,他性格比较内向,不爱主动跟人说话。
我记得有次去接他放学我看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门口我就问他:你今天跟谁玩了?他说:我自己玩呢。”我又问:那你在学校有没有朋友啊?”他摇摇头,说:没有
我当时心里就想,这可不行,孩子得有自己的朋友圈啊。但我姐跟我说,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节奏,不要太着急。她建议我多鼓励他参加学校的活动,或者找一些共同兴趣的小朋友。
所以,我认为孩子暂时没有交际圈不必太担心,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慢慢引导他们如何与人交往。如果孩子开心,而且不是孤独地一个人,而是在逐渐尝试社交,那就问题不大。但如果孩子因此感到不开心或者影响了学习生活,那就得关注一下了。
发布于 2024-04-19 21:50・IP 属地贵州查看全文>>
小江 - 1 个点赞 👍
孩子在学校初期没有形成自己的交际圈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小学阶段,孩子们正处于社交技能的起步阶段,他们可能还在学习如何与同龄人互动、建立友谊。每个孩子的性格和兴趣不同,有的孩子可能更内向、害羞,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新环境和结识新朋友。
作为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如兴趣小组、社团或体育活动,这些都是孩子们结交新朋友的好机会。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社交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如果孩子长时间无法融入集体,或者出现明显的焦虑和困扰,家长可能需要考虑寻求专业人士的建议,帮助孩子克服社交障碍。记住,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不同,家长的耐心和支持是孩子社交发展的关键。
发布于 2024-04-20 06:42・IP 属地山西查看全文>>
轲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