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称,CBA恐吓参与体坛周报投票的媒体人,69位吓退了40多位,如何评价这件事?
北京时间4月15日,资深媒体人杨毅在其个人电台透露,CBA公司恐吓参与《体坛周报》CBA常规赛奖项评选的媒体人,69位媒体人被吓退了40多位。https://m...
- 119 个点赞 👍
我再说一遍,再再再再说一遍。
以cba联赛为代表的中国篮球制度,跟美国先进的篮球体制从来不是一回事,从来未曾接轨过。中国的校园篮球改革顶多能算一种对NCAA的cosplay,中国篮球现在这模样要能算接轨了美国,那cosplay也能算接轨了正主。
我想问一问:
cba严苛限制外援数量,连四节六人次都要缩水成四节四人次,这能不能算接轨?
cba公然打假球,演技差到观众直接反水,这能不能算接轨?
cba球队退出了又反悔,反悔了又退出,这能不能算接轨?
cba对球员注册问题都敢动不动特事特办,这算毛线接轨?
cba不允许解说员评论裁判执法,这你管它叫接轨?
cba连个媒体投票都要恐吓干涉,这算xx的哪门子的接轨?
啊?
大家谁没有个七八年起步的看球经验,政治经济文化上大家尽可以一起尽情键政,篮球这块你就别乳美了行不行?行不行?自马尼拉篮球国耻之后,我是看到了给中国篮球找借口,给()开脱的理由那叫一个百花齐放。天天找理由,由由不一样。都是小外持球多啦,都是外援抢球权啦,都是亚洲对手进步啦,都是李凯尔太菜,教练太垃圾,裁判不向着我们,王哲林拖后腿,领导架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等等吧。哎,就谁没锅,就谁冰清玉洁,就谁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就谁树大叶茂迎风挡雨?是吧?在今年之前,这位一直都是cba的总舵手,他不仅是国家队,也是中国篮球职业联赛的第一责任人。结果呢?
我想问问结果呢?你负责,你怎么个负责法?我以前就说过,竞技体育产业问责制是通行于全世界的普世制度,球员输球领导下课,这是应有之义也是政治正确。可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制度却又一次的在我们这儿被特色化,连中国篮球人设史无前例的崩塌,都动不得帅印分毫。特色的制度是一种动员制度,意味着的是资源和公众信任的制度性倾斜。给你倾斜这么多资源,换来的只能是也必须是战绩的提升战线的前进。可是结果呢?你一上任就是连分组分区都天造地设的本土世界杯,四年之后连归化的门都给你开了。
结果呢?今年是第七年了,人生有几个七年?七年足以把一群刚接触篮球的孩子送进一线职业队,七年足以把一批最忠诚的篮球迷变成为生活而奔波的路人。篮球的世界以前不存在,现在不存在,将来也不会存在七年时间都得不到的未来,这里面的例子可以按几十上百的标准来举。
除非你一开始路就走错了,除非你压根就没——
我知道你是他忠实的球迷,可球迷喜欢球员的理由都应当留在球场上。你不该想像一个球员走下球场穿上西装,就能把他用身体天赋得到的一切,变现成管理学运营学的成就。
并且。
我以前也是。
发布于 2024-04-16 15:09・IP 属地内蒙古查看全文>>
烈焰双雄 - 108 个点赞 👍
这很明显,如果体坛周报评出来的跟篮协给的任务不一样,就尴尬了。
个人非常希望体坛周报淡化对CBA的报道,甚至慢慢让CBA退出大家的视线,实在是极其没意思。
说实话,今年的CBA是我印象里最难看的一届。没有激情,没有热点,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能力,没有超级明星,跟所谓的全明星赛一样,毫无亮点,圈地自嗨。
真不知道现在中国篮球是咋了。
姚明上任7年了,好家伙,CBA和篮协主席一肩挑,说红蓝队就红蓝队,说校园篮球就校园篮球,大价钱买的外援只能四节四人,为了国家队出成绩桂花李凯尔这种级别球员,央视连国安打申花,鲁能打上港都不播,去播你的cba,够支持了吧?给你的权力够大了吧?结果一群人说姚明没权力!七年了!老夫老妻都能说七年之痒了!姚明还在那说在调研走什么路!
CBA季后赛公然打假球,新疆退出又回来,周琦转会广州新疆服吗给人家什么好处了?解说员闭嘴不能谈裁判,体坛周报不能评最佳,这都什么事啊!
姚明当年硬邦邦的一句“我负责!”圈粉无数。可他到底负责了什么??罚款?降职?写检查?
发布于 2024-04-16 15:51・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大脸男 - 83 个点赞 👍
假设杨毅说的是真的,由于操作方是CBA公司的公关,我倒觉得这算是一种企业文化。
姚明之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一个观点:
“其它联赛都是以运营成本来作为底层运营逻辑,并不以培养优秀球员为目标,而CBA的逻辑则是联赛要为国家队服务。”
或许,
在CBA公司和主管部门的眼里:
既然是为国家队服务,那么我们名义上已经是个职业联赛,实际上仍然是说一不二的官僚机构。
你一个小小的《体坛周刊》,组织这种评选,是不是想要挑战我的权威?
在明面上不能直接封杀的情况下,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能吓退一个就吓退一个——参与的记者都是在这个圈子里面靠人脉混饭吃的,犯不着为了一个热点去得罪CBA公司。
当然,
为了维护自己的可笑权威,CBA也不是第一天做这种荒诞的事情。
又是强调纪律、要求教练别发表违规言论;又是禁止失利方主帅加赛后采访;又是严禁解说员讨论裁判问题。
倘若真的碰到硬茬了呢?
易建联,作为曾经的男篮头牌,超过了注册时间照样可以注册,脱鞋当众打CBA赞助商的脸给的处罚也不过是和稀泥;
新疆队,为了同周琦的合同纠纷,直接以“伤害新疆各族人民感情”为由退出CBA,体总直接出面,CBA公司屁都不敢放一个。
在周琦最后的转会问题上,篮协上蹿下跳比谁都要积极。
说白了,
搞得还说“对下重拳出击,对上唯唯诺诺”那一套。
假设CBA还觉得自己算是个职业联赛,
不说别的,先把自己的娱乐性和热度给搞起来。
作为对比,
中超同样是个为国家队服务的名义上的职业联赛,在奖项评选方面,比如联赛的第五轮,中超评选出来的MVP是津门虎的阿代米;
懂球帝投出来的MVP是谢鹏飞:
也没见懂球帝投诉说中超联赛恐吓他们别评选每轮MVP了。
中国金球奖同样是体坛牵头发起的,也没见中超公司阻挠说它抢了“中国足球先生”的风头。
最怕的是,
一方面希望把联赛发展成一个更具人气的娱乐方式,
另一方面又打压有关联赛的非官方讨论热度(无论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这种骨子里流露出来的威权主义,
到头来,
损害的还是中国篮球的利益。
发布于 2024-04-17 06:24・IP 属地英国查看全文>>
JekyllHyde - 33 个点赞 👍
类比一下,就是ESPN每年都会做一些球员排名,跟球员奖项的投票跟预测,在NBA专门给ESPN以及要参加投票的人打电话,警告他们如果参加了这次投票,那么以后NBA的投票你们就别来了?
那么ESPN不是乐疯了,这么大的流量从天而降,你NBA真的不打算干了?
CBA这个操作如果是真的,那么CBA这么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按照真的去猜测一下看看吧
体坛周报邀请媒体人投票常规赛奖项,无非就是做一个新闻点,我找的媒体人投票,大家看看CBA的最终结果,哪个更合民意,哪个更好一点,大家讨论讨论,毕竟只要投票的奖项就会有争议,哪怕你全票当选,也会有人觉得不合适,毕竟我没有参加投票,我参加了你就不是全票当选了
而CBA如此兴师动众的威胁媒体人,只能说利益相关了
阿不都沙拉木当选常规赛MVP的时候,就有人说为什么辽宁是联赛冠军,MVP不是辽宁的
所以CBA作为一个公司,想要运作,有一些东西可能真的是暗箱的,而见不得光的东西也没办法被人过多的讨论跟探讨,同时因为媒体人投票有偏向性跟唯一性,如果相同的媒体人两次投票的结果不以言,那么就值得深思了。
比如杨毅可以参加投票,在体坛周报投的易建联,而到了CBA投的却是阿不都沙拉木,或者体坛周报69位媒体人,67个投了王哲林,而这些人全都参加了CBA官方投票,王哲林只拿到了10票,那么大家全都明白这个投票肯定有猫腻
只能说CBA肯定是着急了,体坛周报的行为也让CBA被触碰到了什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尚不可知,但是如此不专业的行为,确实会劝退不少人
毕竟CBA原本就没有多少人关注,加上不知道哪个天才设计的赛程,让CBA的季后赛跟总决赛跟NBA季后赛总决赛几乎重叠,这样CBA的关注度就更低了
CBA现阶段想要发展,应该参考村BA的理念,至少先把人气拉起来,而不是为了自己那点利益闭门造车,死守着不让别人进来,越封闭越没人看,加上时不时爆出来的负面新闻,大家的关注地就更低了
发布于 2024-04-16 09:27・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30 个点赞 👍
一天,中国体育记者和ESPN体育记者在一起交流:
美国记者说,“我们国家的NBA作为顶级联赛,实在太透明了,我现在就可以踢开肖华办公室的门,拍着桌子,指着他的光头说:‘NBA这个赛季奖项评得真是一坨屎!’”
中国记者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现在也可以跑去226的办公室,拍着桌子,指着他鼻子说:‘NBA这个赛季奖项评得真是一坨屎!’”
现实可比笑话更加魔幻。
说几个事情,谈几个问题:
第一件事是三年前,因为东京奥运会三人篮球人选的项目在互联网和媒体圈中引发了热议,圈内人对此提出了各种质疑。
于是篮协在2021年7月2号(周五)下午5点33的时候发函,要求各相关单位有意见在4号(周日)前以书面形式(加盖公章)提交反馈。很多人甚至可能下班了没有看见你的函,周六一天怎么在单位请示领导、走流程盖公章以及投递呢?
咱也不敢问,咱也不知道。
相当于领导周五下午走之前,在一半人不在的办公室喊了一句“这个月各位工资没了啊,有意见的所有人,周六下午前书面按手印放我办公室桌子上啊,哦,办公室钥匙在我这里,周末过来拿啊”。
“公示”有意义吗?这种形式主义能为中国篮球贡献个啥?
第二件事是,前年因为女篮成绩一片大好,备受刺激的CBA联赛推行了“高质量的不宣判”,前期让各路球员接受不了裁判一刀切的尺度,随后CBA出现了威胁媒体,不能在转播当中对裁判尺度的问题进行评价,即:
“无论裁判的判罚是好与坏或是正确与否,一律不准在解说和评论当中对裁判的判罚和水平高低做出评价。”
相当于你去饭馆吃饭,和店家说了一句,菜好咸啊!后厨直接走出来一个厨子把你按在地上打,边打边说“劳资让你咸!”
这种联赛,到底该让人怎么评价?联赛裁判的业务水平到底该怎么提升?怎么保证球员得到公正的判罚?
第三件事是,根据微博上狂言狗的说法,在CBA的奖项评选中仍然存在胡乱投票的情况,比如杨瀚森在断层领先的情况下,仍然有某位记者故意把杨瀚森投出前三(别跟我扯奥尼尔的MVP,人家NBA让媒体评价)
随后的杨毅播客就爆出,CBA对于各路媒体人的评价赛季奖项出现了恐吓的行为。
那么请问这样的联赛,媒体到底该不该关注?球迷到底应不应该考虑公平性?连奖项都没办法保证透明公开的联赛,我怎么去相信赛事的公开透明?
除了这些像段子一样的闹剧一样,近几年CBA公司的闹剧包括不限于:扣篮大赛冠军奖杯出错、国内最好球员因为合同问题一年级场球打不了、某俱乐部在比赛里进进出出如荒唐镜一样、季后赛对阵生死战在全国人民面前公开打假球、前国家队领袖球衣退役仪式转播方无法在电视上转播退役视频、国内球员在NBA球探认为可以去选秀时俱乐部不放人……
奖项、球员问题频出代表不公平;堵嘴代表不公开;裁判问题、打假球代表不公正。只能说歪锅配歪灶,这样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的国家最高级篮球职业联赛配这样的国家队,般配呀~
多说一句,之前CBA还在去年的时候公开征集过社会各界的监督,请问一个连裁判报告都可以消失、关键判罚回放都不一定有、输球方的主教练连采访都不可以的比赛,让社会公众怎么监督你们的判罚呢?靠球迷在现场拿手机录吗?
这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就是根治在中国篮球下的臭虫。
最后一个问题,上周国家体育总局官网发布了《体育赛事活动赛风赛纪管理办法》,该办法已于2024年3月14日经国家体育总局第1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二章第七条
体育总局赛风赛纪管理职责包括:
(二)健全赛风赛纪工作机制,完善管理措施,规范工作程序。CBA联赛的乱象,您管了吗?您问了吗?您看了吗?
哦,要等到7月才实施啊,所以监管部门看了也当没看,监管部门看了都当没看,咱们球迷还看啥?
编辑于 2024-04-17 13:00・IP 属地广西查看全文>>
刘晨光 - 18 个点赞 👍
从理性上没法解释 CBA 的这种脑残行为,这种行为不像是思维的产物,而是纯动物性的应激行为, 比如猫会咬自己尾巴,狗会用后腿猛踹自己的狗头,蛇有时会试图从尾巴开始把自己吞掉。不幸的是,中国篮球很多人也有这样的动物性癖好。
比如 CBA 现在的董事长徐济成,媒体人出身,但在他治下,出现了这种针对媒体的脑残举措。他哪怕忘了自己的出身,难道不知道职业体育联盟跟媒体是天然的盟友吗?
CBA 前董事长姚明,球员出身,但他出台的限薪令和限制球员自由流动的措施,对球员利益造成了极大侵害。
还有这次站出来“主持正义”的杨毅,解说 NBA 出名,靠 NBA 吃饭的,之前某雷事件发生后第一个在微博上鼓吹要让 NBA “付出代价”,“你不能吃中国还骂中国”。
农夫与蛇里的蛇虽然忘恩负义,起码咬的是别人,而中国篮球圈这些有头有脸的人,怎么专冲自己下嘴呢?
发布于 2024-04-17 17:0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马尔卡宁 - 17 个点赞 👍
杨毅和苏群都是体坛出来的,尤其是杨毅跟体坛现在篮球组的人关系还更深一点,CBA敢惹自己老东家肯定要下场说几句。
关于杨毅人品不评价,只评论一下老东家和赛事组织的奖项之争,其实都是利益之争。
中国金球奖这个奖项就是体坛搞的,这个奖项从诞生就是给鹅厂的足球游戏(FC 足球世界——这个FIFA国内阉割网游版)定制的,每年都会有最佳足球游戏和最佳足球电竞选手。
虽然奖项有金主,但所有关于足球的评奖都是公平公正的,比如前些年的王霜,近几年连续获奖的武磊,用表现证明了确实当之无愧。
而且体坛足球奖项的赞助商跟中超也没什么利益冲突,所以足球游戏的奖项就看一乐,国内足球的奖项还是值得看看。
然而实际上,金球奖的评选杂志《法国足球》也跟世界足联一直在赞助商有直接竞争,所以两家总是对着干。体坛搞CBA奖项,本身就是因为CBA评选规则不够公开透明,经常出问题。
但不管体坛搞CBA奖项是否会有赞助商,是否跟CBA赞助商有冲突。打电话威胁评选人的方式太下三滥了。搞竞争,要么就CBA改规则,要么就跟《法国足球》和世界足联一样,放到台面上用评奖的专业程度竞争给看管评判。
现在CBA公司的做法,既不公开透明,又不公平竞争,确实还真不如中超了......
发布于 2024-04-16 17:24・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切布 - 16 个点赞 👍
这么猛的么?
都不让媒体评论了?
那下一步是不是这样:比赛时候直接把球馆封闭,观众也都轰出来,比赛结束了就汇报个比分出来。
哦,终极形态可以更传统一些,就像电影《叶问》里演的那样:
俩球队闭门切磋,连胜负都不让外人知道。
发布于 2024-04-17 00:57・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燠灞 - 1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激动雷达 - 16 个点赞 👍
cba市场化失败是根本原因,球队都是企业养着,要么是政治任务要么是为了打广告,谁在乎球迷媒体。
姚明也尽力了,做了很多努力,没办法,看看cba上座率,就算做的再好,有几个人愿意买票去支持,没几个人的。很多人纸上谈兵,让他去现场看,实际又有几个人愿意,市场化太难了。
发布于 2024-04-17 01:11・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古月竹 - 15 个点赞 👍
这事我还真信,CBA能办出这事来,看看官方评出的各个奖项吧,我感觉都有人为操作之嫌,尤其是王哲林,打得挺好的啊,场均19.7分+10.3个篮板,配不上一个最佳阵容的位置吗?就因为世界杯上打得太烂,就啥也不给了,应该一码归一码吧,还有,张宁,原帅,也是啥也没有,真的不应该啊!
发布于 2024-04-16 23:19・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如何知道 - 14 个点赞 👍
CBA保护版权无可厚非,比如咪咕独播日,电视直播延迟,重拳出击无版权录屏剪辑视频等等。包括恐吓(也是提醒)参与体坛周报投票媒体人,都是保护版权的方式!
理智的说CBA没有错,只能算是不惯着媒体!
最后我想说的是体坛周报,你就不能变通一点吗?CBA不让你进行常规赛奖项评比,你就不会来一个国内篮球运动员本年度影响力排名吗?CBA不惯着体坛周报,体坛周报也不刁CBA不就没事了吗?
发布于 2024-04-16 19:44・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黑土爱体育 - 14 个点赞 👍
这种“中学为体(体工队/官督),西学为用(商业联赛/商办)”的杂交怪胎是这样的。它既不接受你说他丑,又不接受你说他菜。
中国篮球改革这么多年也不能说没改变吧,连为数不多能自由发表观点的竞技体育也开始明目张胆的通过行政干预言论,真是一种“进步”。殊不知竞技体育不是单人舞而是拳击 ,牛皮吹的再大,拉出去和人比划比划瞬间就会被戳破。
再重申一遍,不管中超观赏性再怎么差,中国最成功的商业体育联赛依然是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
客观来说现在我们在世界主流竞技体育上所面临困境不是换一个领导或者换一批领导能够解决的,很多观念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改变。
编辑于 2024-04-17 18:06・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11 个点赞 👍
一
看了杨毅的评价,不禁要了解《体坛周报》此次CBA常规赛评选的来龙去脉。
(体坛周报旗下的《体坛扣篮特刊》)
《体坛周报》本次CBA常规赛评选,并非是凭空抖机灵,2021年,他们已经进行过这项活动,这一次不过是重新开始。
去《体坛周报》自述,重启媒体人CBA常规赛奖项评选后。周报共向75位媒体人发出邀请函,64人回复表示乐意参与,最终只收回有效选票29张。个中缘由,艰难险阻,不值一提。
《体坛周报》说:“虽然此次活动险些被搅黄,但在常规赛季结束后的第一个周一,我们还是荣幸地刊发由29位媒体人选出的2023-24赛季CBA常规赛最有价值球员、最佳防守球员、最快进步球员、最佳新秀、最佳教练以及外援MVP。
与CBA官方的奖项评选相比,我们的这个“野榜”有以下几个主要区别:第一,最佳新秀的评选范围,仅限于2023-24赛季首次亮相CBA的国内球员;第二,我们并不设置候选人名单,只要求得票球员或教练,需至少出战或执教26场以上常规赛;第三,此次评选的参与者都同意实名投票,并允许我们将每个人的选票公之于众。”
从《体坛周报》自述来看,这次评选确实受到了干扰。至于杨毅指名道姓是CBA公司的某先生给参与评选的人逐人打电话,并且威胁他们。尽管没看到当事人对此事的回应。但至少可以肯定,肯定有人代表CBA公司威胁了这些被邀请的评选人,以致多数人退出了评选。
很明显,这个威胁者,肯定有CBA官方的背景。不然他的威胁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别人也不理他。
(阿布都沙拉木获得体育周刊评选的MVP.奖)
那么问题来了,
CBA声称,CBA的各种评选是CBA公司的独家版权,任何人不得染指。那么《体坛周报》有没有资格举行这样的评选?
CBA公司为什么反对这种评选?仅仅是为了保护版权吗?《体坛周报》动了他们什么奶酪?
二
那就简单介绍一下《体坛周报》。
《体坛周报》于1988年创办于湖南长沙,隶属于湖南省体委。它是一份地方性报纸,头顶没顶“中国”二字。
这张报纸,1994年后借助中国甲A联赛和欧洲足球联赛的大量报道,逐渐占据中国体育传媒市场,曾于2001年中国世界杯出线时创下期发量262万份的纪录。一周两期,每周一、五发行,期发量约为160万份,周期发量500万份。
《体坛周报》已经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体育类报纸,被中国新闻研究中心评为体育类报刊中影响力,公信力最强的媒体。
该周报拥有华人圈最大的专业体育编辑、记者团队,专业人才遍布全球五大洲。也是全球包括FIFA, FIBA等各大国际体育组织在中国的首选合作伙伴。
《体坛扣篮特刊》专注于篮球项目,自2007年10月27日开始每期16版(周三8版),随《体坛周报》全国发行。
作为中国体育平面媒体的领头羊,借助在篮球界的广泛影响,模仿世界体育媒体,开着CBA.联赛的项目评选,好像是个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
但是事儿在中国,看似顺利的事,都会凭空生出波折。
本来媒体就是体育的翅膀,是体育的传声筒,CBA应该与《体坛周报》关系良好。
但很明显,二者的关系恐怕不是冷淡二字能够概括的,看样子矛盾还比较深。
从《体坛周报》关于本次评选的解释就可以看出,尽管没有指名道姓的说被谁搅黄,但只要说出这句话,是谁在搅和实际上大家十分清楚。
而且周报特地说明自己的评选与官方有多种不同,海墨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
(杨瀚森荣获最佳防守球员)
1,不预设候选人, 就让媒体人广泛投票,自由选择。
是官方指定一批人,由媒体人从中选择。还是媒体人直接投票遴选,这里面牵涉到权力之争,也牵涉到候选人的透明化。
2,实名制投票。
凡是被邀请的投票者,在投票时都采取实名制。谁投谁人人都知道,这也与官方有很大的区别。
《体坛周报》为什么刻意提出这些不同?表明了就是有官方的对垒。
因为CBA历史上的官方评选中,《体坛周报》就提出过质疑。
很明显,CBA官方不承认这种评选,要对他进行打压。所以《体坛周报》称自己的评选是“野榜”。
三
在体育界有重大影响的媒体开展评选,是媒体的应有权利和正常活动。
(新疆球员齐麟)
只要不违反法律,任何官方的干预都是不适合的。
有媒体参与或独家开着评选各类体育赛事,也是世界最流行的做法。怎么在中国就成了CBA公司的独家权利呢?
看样子媒体与CBA体育公司之间有一场所有权的官司要打。
尤其是采取恐吓的办法,威胁取消参加官方活动的手段来组织媒体开展的活动,很有点“黑社会”的味道。
CBA的组织和运营,包括这两年出现了多种幺蛾子,已经被国人广泛诟病,现在又冒出这种拙劣的,令人不耻的行为,实在让人不敢苟同。
与媒体作对,从来就不是官方的福音。越是如此,手段越激烈,媒体越欢迎。
因为他们制造了能够吸引大众眼球的生鲜材料!
编辑于 2024-04-17 11:03・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海墨 - 10 个点赞 👍
在一个完全行政体制管理的国家,你想独立于行政体制之外搞事儿,这就是大逆不道。
如果帽子扣的严重点,可以把体坛周报发起这个投票以及参与投票的所有人抓起来判了,甚至直接枪毙。
这种行为动摇了国体。
发布于 2024-04-17 08:13・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大力鼓手 - 9 个点赞 👍
CBA骨子里就没觉得自己是个企业,即便他们对外宣称是
如果这件事是真的,媒体人能被“吓退”,就说明他们也知道CBA不是纯粹的商业机构
那么,那些反复强调“CBA是商业联赛”并以此为理由给某些人开脱的,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发布于 2024-04-17 14:26・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9 个点赞 👍
大家骂错人了,现在cba公司董事长是徐继承老师,不是我姚哥了,我姚哥这种性格的干不出来这事。
大徐老师之前也是资深媒体,当了领导摇身一变媒体不能批评,赛后输的一方不能接受采访。只能佩服一句,咱们这环境谁进去都得变成自己之前讨厌的样子。
发布于 2024-04-17 13:30・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火星没有好朋友 - 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asdf-quark - 8 个点赞 👍
CBA面对一些质疑的时候的做法就是让人少说话。
之前曾出现让负方的教练不参加发布会,怕他们抨击裁判。
解决不了问题本身,就解决提问题的人。
这次又来一次,怕媒体评选的奖项太公道,就用威胁的方式去阻止这次评选。
而且还要告《体坛周报》侵权,这是哪门子侵权,哪某些平台发起的投票评选,算不算侵权。
这又是次掩耳盗铃的事件。
CBA公司的运营越来越差,全明星周末应付似的举办。比赛的吸引力下降。商业开发不成功。影响力还要靠媒体报道,现在这还不让媒体们评个奖,还是用威胁的方式,以后给你带来流量一定是打折扣。
在没有互联网平台时,《体坛周报》是和cctv5是我了解体育知识重要途径。他的内容权威性不会比CCTV5差。
就算现在报业没落了,但CBA公司你有什么资格瞧不起人家,人家只是在下山的神。
发布于 2024-04-16 20:58・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十四与贰肆 - 7 个点赞 👍
我宣布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正式取代中国男子足球联赛。称为中国最垃圾的职业联赛。
简简单单的商业联赛你都玩不好,还整这一套,你玩什么玩。
商业联赛也想整一言堂这一套。
发布于 2024-04-17 15:48・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工一成皿 - 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面包男 - 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johnbrahms - 5 个点赞 👍
挺好的,这个叫休克疗法,就是让这个烂糟比赛彻底废了,然后重启。
要不然你看现在一打比赛就是“世上只有妈妈好”,这种比赛,这种扣篮大赛,谁能看的下去?
发布于 2024-04-17 08:50・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小马甲 - 5 个点赞 👍
这涉及到CBA到底是官方机构还是民间机构。
如果是民间机构,私人运营,人家有权不让你评选,自家孩子,凭啥让你说三道四?
如果是官方机构,那更不能评选了,放开舆论让大众对一个官方机构评头论足,这和官员财产公开有什么区别?
言论自由一旦过头就会触及底线,这种先河断不可开
发布于 2024-04-17 14:28・IP 属地山西查看全文>>
不必萦怀 - 4 个点赞 👍
先引文一篇
苏群:足球vs篮球 小草长得如何了?
很早以前,大约10年前吧,徐济成说过一句名言:与其去看一场足球赛,不如趴在地上,去看小草生长。
这是大徐自己的名言,亦或是摘用的某位美国评论家的名言,不得而知。这句话让我记这么久,不是因为贬低足球的观赏性,而是后半句话让人产生的联想太生动了:一个人痴痴地趴在地上看小草生长,不是像小孩一样天真,就是神经病。
大徐是一个坚定的反足球主义者,而且因此更坚定了他推广篮球的决心。我不是反足球主义者,但也因为篮球太好看了,足球偶尔好看,所以足球几乎四年看一回——每到世界杯的时候看一看。中国队在工体打日本——就是马德兴说的“收视率为43.1%,也就是超过2.5亿人在观看”的亚洲杯冠亚军决赛——我也看了,特地到三里屯酒吧,喝了半打百威。
但是姚明的火箭队隔三差五地和小牛队打,到底有多少足球记者看了呢?很难统计,足球记者中不少喜欢看篮球,但因为时差的关系,欧洲足球常常在半夜比赛,凌晨做稿,到上午火箭队开战的时候,正是睡觉时间。因为足球记者没时间看,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火箭队比赛的收视率。
不过,据说现在电视台已经不讲收视率了。CCTV-5现在每周都请公司做统计,人家用一种新的说法:占有率。收视率有点儿假,比如你是接受调查的受众,人家问你中国队打日本你看了吗?你哪怕开开电视瞅了一眼,都1比3了,被日本队狂灌,就转过台去看黄梅戏,也算是看了中国队打日本。“占有率”必须是正儿八经坐那儿看,瞅出个子丑寅卯,到垃圾时间才去上厕所或打酱油,才算进“占有率”。这是一种古怪算法,不知道人家电视台专业的怎么说,反正常规赛末期火箭队打黄蜂那一场,姚明受伤没打,根据“占有率”一算,中国有9000万人看了,下一场姚明上,中国有1.2亿人看了,而且是正儿八经看了。这次“五一”黄金周,正值姚明和火箭队隔三差五地打小牛,“占有率”创下CCTV-5的纪录,那是黄蜂队的比赛没法儿比的吧,可惜,写这文章的时候时间太晚了,问不来具体的数字。
罗里巴唆说一大堆这率那率,是因为这两天财富论坛开得热闹,李元伟一席话引发了篮球和足球谁是“中国第一运动”的争论,李元伟说篮球是第一运动,F1、乒乓球和马德兴不干。我举“占有率”的例子,为的是说明这率那率根本没用,足球和篮球谁是第一运动,用这些数字根本比较不出来。
李元伟讲话完毕,有记者写了稿子,说李元伟称篮球是第一运动,F1的郁知非不干了,也上台去说,可你知道李元伟说什么?他说:“当时就三个人上台说(演讲),当然都说自己的运动最好。”
看来李元伟所谓的「篮球是中国第一运动」就那么一说,如果篮球是第一运动,你不说也是事实,谁不干都没用;如果不是,你说了也没用,只会让其他人干着急。李元伟做了大量的事,让篮球成为中国第一运动;如果他什么事也不做,听任假球、黑哨、丑闻、球霸(最新出来的名词儿)横行,国际大赛被日本队狂灌,那么说了篮球是第一运动又有何用?
篮球记者数量近年成倍增加,但还是人少,篮球要做踏踏实实的事。所以我们今天用两个版的彩页做了“中国篮球财富调查”,也算应个景儿,替中国篮球算一算账,到底还差多少钱才能成为中国第一运动。
顺便替大徐打听一下,趴在地上看小草生长的那哥们儿,咱的小草长得怎么样了?
——2005年05月19日这篇文章马上就要满20年了,与此同时中国篮球和中国足球也共同在职业化商业化道路上又发展了20年吧。
时至今日跟中国足球比,中国篮球的职业化商业化水平,还是个弟弟。
发布于 2024-04-17 11:24・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宋大师注射正能量 - 4 个点赞 👍
热知识1:体坛周报是官媒出身(先前是湖南体委主办,现在是混合所有制,但最大股东湖南体育文化也是国有独资)。
而不同于中超公司(足协控股百分之36),CBA公司是纯私有化的联盟(各家俱乐部控股百分之5,篮协没有股份)。私有的联盟敢恐吓官媒,这在世界都是稍有的。
热知识2:体坛周报评选的奖项,跟CBA公司评选的奖项几乎没有本质区别:
最佳教练都是邱彪
最佳新秀都是杨瀚森
MVP都是阿布都沙拉木
以上奖项没有任何争议
最佳防守球员也都是杨瀚森(尽管CBA杨瀚森防守好的人,用手都能数出来)
唯独区别是最佳进步球员CBA官方给了李弘权,体坛周报给了齐麟。
最佳外援CBA官方给了萨林杰,体坛周报给了布莱克尼
所以说只有不太重要的奖项不一样,重大奖项,哪怕连争议奖项也是一样的,果然是一群媒体人评出来的……
发布于 2024-04-17 11:07・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游戏人生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林水瑶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征程 - 3 个点赞 👍
只能说在中国别一厢情愿搞什么职业体育了,这条路真的走不通。
参考一下李娜的案例。
我从未在中国体育身上看到过,观赏过,体会过半分感动。没有那种土壤,纯粹的体育。
当然,我是中国人,该加油还是会加油的。
为了大国尊严,不让人叫“东亚病夫”,奥运会多拿点金牌总归是没错的,职业什么的就别办了。
拜托了
发布于 2024-04-18 00:36・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子牧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