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华为在汽车行业的三种模式,哪一个最有前途?
- 7 个点赞 👍
阿维塔、极狐的销量,属于有可能被淘汰的新势力,所以只买华为智驾系统的尝试意义不大。
零部件供应商模式没什么问题,主机厂货比三家而已。
最成功但也是最有争议的是智选车。问界一炮而红,争议在于还会有第二个问界吗?
1. 问界在消费者心中几乎等同于华为自己造车,但智界或将来的傲界等是否还能竖立这样的品牌形象?
2. 问界如果出轿车,智界傲界出suv,会不会自己打自己?当然,“自己”是从鸿蒙角度,从奇瑞赛力斯角度,那不是自己,而是竞争对手。
如果一定要预测,我更倾向于,几年后华为会收购赛力斯,亲自下场拼一把。
发布于 2024-04-16 02:38・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yycsir - 6 个点赞 👍
目标是HI模式,实现的方式是智选模式
华为公司官方宣布的目标模式一直是HI模式,华为选择了供应商的角色,华为不造车是明确的,华为希望全球所有国家、所有品牌汽车厂家都能成为潜在客户,而不是自己成为所有车企都竞争对手,或者只和某几个车企成为合作伙伴而和其它的车企都是竞争关系
但问题是没有任何人用过你华为东西的时候,谁敢买你的?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余总,余总就需要负责实现这个目标,通过什么方法来把这个目标落地?
- 你需要至少一个成功案例作为样板
- 你的方案需要上十万辆车在全国跑,然后搜集所有遇到的真实场景问题,并解决,逐步迭代方案,技术实力也需要产品化市场化以变成可商用的解决方案,并不是day1就能拿出一个完全体
- 你的技术团队不仅仅是做算法、不仅仅是做部件,也包括向汽车厂家学习,学习汽车生产工程管理流程、如何做车的产品经理,因为智驾这套东西不存在标准产品第三方拿去就能用,一定需要和对方厂家合作设计融入到车设计中的一部分,每个型号的车都需要定制方案
- 你是如何和别人合作的,是双赢?还是吃干抹净?
于是智选模式诞生了,华为几千人、几百亿的投入,不需要分摊成本,方案直接上你车,你车卖出去了每辆分成一部分,同时华为的营销、品牌价值都给你用,只要两方一起把车做好、卖爆,但这种合作模式只会有那么几家,也只在这个阶段,然后成为历史
至于零部件模式,哪家车企技术实力强到可以拿来自己看看说明书就能调教好,那愿意买就买吧
发布于 2024-04-14 19:08・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cyanpupil - 4 个点赞 👍
答473 /盘帝 Dojo
华为车BU业务合作模式分别为:增量部件模式、HI模式以及智选车模式,增量部件没看到具体数据,HI模式只有长安阿维塔一根独苗,但一直在亏损的泥潭中挣扎,而余大嘴主持车BU工作后,创新设计出来的智选车模式,经过赛力斯三年试点已大放异彩,而与奇瑞合作的智界日前也开启了大规模交付,可以认为智选车模式第2子已落地,今年和北汽的享界,江淮的傲界也将相继落地,余大嘴再次胜利✌,之前我还写过一篇想法分析2023年华为财报中关于车BU的收入翻番,预计今年可以扭亏。https://www.zhihu.com/pin/1761533989972926464?native=1&scene=share&utm_psn=1763002891806486528
智选车模式已成功,余大嘴在华为内部赛马中胜出,而任总不管谁胜出,他和华为都是赢家。
编辑于 2024-04-15 00:51・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4 个点赞 👍
华为在汽车行业主要采取了三种合作及参与模式:Tier1模式、HI(Huawei Inside)模式和智选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特点和优势。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种模式:Tier1模式:这是传统的零部件供应模式,华为作为一级车企供应商向车企提供电机、电池管理系统以及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相关部件等。这种模式使华为能够利用其在电子和信息技术领域的专长,为汽车制造商提供高质量的核心组件。
第二种模式:HI模式:即Huawei Inside模式,是华为与车厂的深度合作,共同定义、联合开发并使用华为的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这种模式下,华为提供包括自动驾驶技术、鸿蒙座舱系统等在内的技术解决方案,但不直接面向C端客户。
第三种模式:智选模式:这是华为深度参与造车的一种模式,华为会将全栈技术投入其中,并直接面向C端消费者。例如,与重庆小康集团赛力斯合作推出的AITO品牌问界汽车就是采用这一模式。
哪一种模式最有前途,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合作伙伴的策略、技术的成熟度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以下是对各模式的分析:
首先,从Tier1模式来说:作为零部件供应商,华为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快速融入汽车产业链,为多家车企提供服务。这种模式的风险相对较低,同时能够积累一定在汽车行业的制造经验,但可能无法充分利用华为在软件和智能化方面的优势。
其次,对于HI合作模式来说:华为通过与车厂的深度合作,华为可以将其技术整合到汽车产品中,同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这种模式有助于提升华为的品牌影响力,但可能需要依赖于合作车厂的市场表现,市场表现好了,华为的影响力就会自然而然跟上去了。
最后就是,智选模式对于华为来说:这种模式允许华为更深入地参与到汽车的设计、制造和销售过程中,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市场影响力和利润空间。然而,这也意味着华为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和责任,尤其是在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方面,目前来看华为与赛力斯在这种合作模式下投放的问界系列产品还是属于在汽车新势力板块杀出来了一条血路,市场表现这一块还是十分亮眼。
综上所述,每种模式都有其优势和挑战,而最有前途的模式可能取决于华为如何平衡风险与机遇,以及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目前,难以断言哪一种模式最终会成为主导,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华为在汽车行业的不断深入和积累经验,它将能够更好地决定哪种模式最适合其长期战略和市场定位。
终有一天,“华为不亲自下场造车”的发言将会被收回。
发布于 2024-04-17 12:54・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易水寒 - 4 个点赞 👍
估计都比较难
核心在于,整个市场背景,赚钱的没多少家主机厂
全球貌似唯二能上量又赚钱的,也就是比亚迪和特斯拉
不要说理想赚钱了,理想也是搞增程为主的。
在整个背景之下,实际上各个品牌都在尝试不同模式。
当然华为也是参与者的一方。
但是在商言商,
对于主机厂而言,
给你更高的话语权,那么至少要保证赚钱
主机厂要的话语权高一点,那么可能亏钱也愿意去尝试
其实华为模式挺难的
华为2023年财报,虽然我没有找到相关信息,但是从新闻里面看到的内容是汽车部门开始盈利了。
与此同时,赛里斯依然亏22亿
估计赛里斯有点慌,因为基本在合作当中没有什么话语权
问题在于
- 销量严重依赖华为体系,但是只能卖好一台车
而华为展厅也不会像其他传统车厂,展厅本身就不大
以赛里斯的车型销量占比看来,基本只能卖好一台车
而M5车身和价格都和M7有比较大的重叠
相信华为和赛里斯都会宁愿保M7
上面M9很贵,本身就不是什么主流市场,维持的能力有待观察
2. 关注和流量严重依赖华为,当华为的信息被其他合作商分散,那么有可能下滑了,例如M5在2023年的颓势
3. 虽然东风不参与经营,但是持续亏本可能会引致国有资产流失?
未来哪种会成功,真的比较难说
如果按照简中网络传闻任正非讲话如果是真实的
那么他是希望零部件模式的
发布于 2024-04-16 13:1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2 个点赞 👍
1. 零部件供应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华为向车企提供标准化零部件,如Hicar系统、MDC计算平台等,扮演Tier 1或Tier 2的角色。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与多家车企建立合作关系,产品标准化程度高,易于大规模推广。然而,这种模式可能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因为其他供应商也可能提供类似的标准化零部件。
2. HI模式:HI模式是华为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模式,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和智能车云服务等。这种模式要求华为与车企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和迭代产品。HI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高度集成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有助于提升整车的智能化水平。但是,这种模式可能需要较大的研发投入和长期的合作承诺。
3. 智选模式:智选模式是华为深度参与产品设计、营销以及终端销售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华为利用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品牌、渠道和营销经验,帮助合作车企提升产品销量。智选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华为现有的销售网络和品牌影响力,快速提升合作车型的市场认知度和销量。然而,这种模式可能需要华为在销售和营销上投入更多资源,并且对合作车企的依赖度较高。
综合考虑,智选模式可能是最具前途的模式。原因如下:
- 品牌和渠道优势:华为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了强大的品牌和渠道优势,这些可以在智选模式中得到充分利用,帮助合作车型快速打开市场。
- 消费者认知:通过智选模式,华为可以更直接地与消费者沟通,提升消费者对智能汽车的认知和接受度。
- 快速市场响应:智选模式允许华为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两种模式没有发展前景。实际上,华为可能会根据不同合作伙伴的需求和市场情况,灵活运用这三种模式,以实现在汽车行业的全面发展。最终,华为在汽车行业的成功将取决于其能够如何有效地整合和利用这三种模式的优势。
发布于 2024-04-16 11:07・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1 个点赞 👍
都没前途,未来汽车业只有比亚迪和其他,华为还是老老实实搞芯片吧,还有一些基础的工业软件,争取打造成中国的博通爱立信和高通.
跨界搞汽车真没必要,比亚迪的控制成本其他企业都学不来的.
什么时候华为能帮助中国搞定全部流程的芯片制造,我保证会买一万元的华为手机
搞定芯片行业,中国就赢了@
发布于 2024-04-19 23:12・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忧国骑士团 - 1 个点赞 👍
哎呀,华为在汽车行业的三种模式嘛,
首先说说智选车模式吧,华为可是深度参与这种模式,几乎把全栈技术都投入进去了。这种模式让华为能直接面向消费者,产品也更有针对性。像问界汽车、智界汽车,都是这种模式下的产物。这种模式让华为在汽车领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但也意味着更大的投入和风险。
然后是HI模式,其实就是华为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给车企,比如自动驾驶技术、鸿蒙座舱等。华为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通过合作车企来推广技术。这种模式的好处是风险相对较小,能利用华为在软件和智能化方面的优势。但也可能因为合作车企的市场表现不佳,影响到华为技术的推广。
最后是零部件模式,华为为其他汽车企业提供零部件,比如通信模块、激光雷达等。这种模式相对简单直接,风险也最低。但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华为在智能化和软件方面的优势。
至于哪一个最有前途嘛,这可不好说。每一种模式都有其优缺点,也取决于市场需求、技术成熟度、合作伙伴的策略等多种因素。智选车模式虽然投入大风险高,但也可能带来更大的市场影响力和利润空间;HI模式能发挥华为的技术优势,但需要依赖合作车企的市场表现;零部件模式风险低但可能无法充分利用华为的优势。
所以嘛,哪一种模式最有前途,还真得看具体情况。华为凭借其在技术和创新方面的实力,无论选择哪种模式,都能在汽车领域取得不错的成绩。
发布于 2024-04-17 16:2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粤港澳车牌服务 - 1 个点赞 👍
华为有前途,这些模式就有前途。
华为没前途,就不是汽车行业的问题了。
每次看到各种关于华为的问题和答案下面,无数小黑子打滚蹦高、阴阳怪气,我都感慨时代真是变了。
有人能威胁到灯塔的感觉真好。
“奴性极重的人,对同类一定极其凶残。因为,他们从奴隶主那里失去的尊严,需要从同类中得到补偿。”——鲁迅《灯下漫笔》
欢迎对号入座。
发布于 2024-04-18 15:42・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Elft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唐宋无情 - 9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面包先生不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