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在现代国际体系转型确定的过程中,是否对中国的疆域有历史贡献?
- 13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3小蘑菇 - 85 个点赞 👍
假如你是一个1970年出生的人,家在上海市卢湾区,考上了重点大学,进入了IT行业,恰逢行业红利爆发,同时遇上了拆迁,赶上了房产大爆发……
但是到了今年,你已经没了工作,资产只有上海外环两套商品房,同时负债几千万。
请问你怎么看待自己的能力?
嗯,资产的确有进步,毕竟从一套房变成了两套房;
但是这是你的功劳吗?只是遇上了拆迁的机遇,被动地加了点资产罢了。
而且你这负债是怎么回事?
还有,如此优渥的开局,如此丰富的机遇,你是如何错过的?
关于清朝版图,我已经提过很多次。
首先,清朝并没有什么主动扩张的欲望,甚至在南边还丢了土地给缅甸。清朝版图扩张主要是对沙俄的应激反应:
其次,清朝并没有主动利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保全领土,完全是被列强拖着进入主权体系:
最后,清朝虽然明面上割土不多,但主权丢失殆尽,犹如公司失去了股权,个人担上了债务:
发布于 2024-04-18 16:14・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梅氏利维坦鲸2号 - 4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用户名不符合知乎 - 33 个点赞 👍
主要是慈禧老佛爷和美利坚合众国的贡献,其次是隆裕太后的贡献。大清帝国是1903年被国际承认为主权领土国家的,而這个国际议案是美国提议的,最初遭到了所有国家的反对。首先大英帝国就反对,大清帝国本质上和大英帝国是完全一样的,大英帝国那就是不列颠王国和一大堆毫不相干的殖民地捆绑体,属于主权国家的部分只有不列颠王国,而整个大英帝国并非一个主权国家。大清帝国和大英帝国是完全一样的宗主国加殖民地捆绑体,大英帝国当然不愿意承认大清帝国是一个主权国家。
当时的国际体系认定,靠武装开拓的已开发地区,那都是殖民地,只有未开发地区被武力开拓那才可以是领土扩展,而大清帝国的漠南漠北青海西藏新疆关内都是武力吞并的已开发地区,没哪块是全民公决或当地政府完全自愿与大清合并的,更没哪块是没人管的无主地,那就是殖民地。因此在1903年之前国际上并不承认大清帝国是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而是认为大清帝国与大英帝国和奥斯曼突厥帝国完全一样,那就是个殖民帝国。
但经过美国的不懈努力,在拳乱战争后,美,英,法,德,意,奥匈,比利时,荷兰,西班牙达成了共识,承认大清帝国是主权国家,并迫使强烈反对的俄,日,先后承认,签署了十一国公约,承认大清帝国是整个一个主权国家,也就是外力不可分割了,這样只要大清帝国自己不宣布解体,就没有办法解体了。主权国家解体就必需有国内共识,那就是中央政府批准地方独立,而地方也同意独立,或中央政府宣布国家解散,并有地方响应。
而如果是殖民帝国就不一样了,当宗主国无法维持殖民地控制时,殖民地就只能独立或被其他独立国家重新瓜分。宗主国与殖民地不存在传承继承的关系,比如大英帝国解体。所以康熙乾隆虽然广掠土地,那只是打下了一些殖民地而已,没有打下一寸领土,是靠圣母皇太后慈禧老佛爷和美利坚合众国,把这些殖民地变成了领土,如果没有拳乱战争,国际上说什么也不可能通过美国的提议,承认大清帝国是主权国家。所以大清帝国的领土是圣母皇太后慈禧老佛爷和美利坚合众国共同奠定的。
大清帝国成了主权国家以后,那才有政权更替后的继承和传承关系,所以最终领土才可以传承下来,但可以传承不等于肯定会完整传承下去。大清帝国清帝退位诏书写的是:“猿屎揩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猿屎揩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苠锅,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也就是大清帝国不解体,政权由朝廷转给苠锅,由苠锅完全继承大清领土。
所以隆裕太后是大清领土传给苠锅的关键人物,也就是苠锅实际是隆裕太后搞出来的。如果隆裕太后不肯传位苠锅或下旨各地自愿选择独立或留在苠锅,那别的地方不说,西藏,青海,新疆,漠北蒙古肯定散伙了,满洲八成也会散伙,如果满洲散伙,漠南蒙古也肯定散伙了,就算继续跟着满洲混也不会留在苠锅。那俄罗斯,英帝国,法国,日本的军队也会立即开进来,协助愿意独立的地区独立,那就绝对解体了。连十八省都别想都在苠锅,肯定有些省也是要独立的。
当然最主要的奠定人还是圣母皇太后慈禧老佛爷和美利坚合众国,不然还是个殖民帝国,隆裕太后就无权传位苠锅,殖民帝国只能解体无法继承传承,大英帝国传位印度能传的了吗???那传不了!!!印度别说无法继承大英帝国了,就连英属印度也无法全部继承!!!
编辑于 2024-04-13 14:34・IP 属地广西查看全文>>
盘旋的贼鸥 - 30 个点赞 👍
没有贡献,国际法上正式确定各国领土边界是1928年《非战公约》,
满清签订的条约在国际法上不具有绝对意义,国际上不承认领土以1820年为标准。
那奥斯曼土耳其岂不是可以说,这些全都是它的法理领土?国际法承认的?
自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签订以来,世界各国版图千变万化,多少主权国家消失与诞生,
领土几经易手,国界来回推移,
满清是什么高贵的玩意?在这地球上算哪根葱?
发布于 2024-04-13 14:54・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28 个点赞 👍
没有,只有历史负债,中法战争丢失越南,甲午战争丢失朝鲜、琉球,造成今天无休止的文化遗产问题,过个春节、端午、甚至中秋都不安生。
西北离海洋远,列强不好用兵,这样也得靠左宗棠才留下来,西藏主要靠护国神山。
后来西伯利亚大铁路修通了,二战后,慈父看在一个阵营和反法西斯贡献的份上,才保住了新疆,但还是拿走外蒙古。
发布于 2024-04-13 15:22・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Ryzen - 21 个点赞 👍
最基本的原则:中华=华夏=中国=汉
以此原则看历史,很多问题的答案就能轻易推导出来了
论某个朝代对中国疆域是否有历史贡献,实际上是在问“汉族疆域扩大了吗?”
说没有太绝对,说有就太搞笑
“一学生平时不好好学习期末挂了科,在家长督促+舍友助攻+老师放水的buff下补考达到了60及格线”
论功行赏时应该是把家长舍友老师排完了,再顺手带上这学生
而不是腆着脸把这学生捧上高位
为什么清能有秋海棠?
因为夏商周秦稳固了中原;汉带来了西域漠南辽南;晋开发了东南打好了基础;唐带来了中亚漠北辽东;宋稳固了东南;明恢复了中原接收了西藏带来了云贵桂辽北台湾
所以,不是清有多努力,而是前任们打的基础够牢、攒得家底够厚,才没有被清搞到完全破产
古中国有自己的领土概念,是满清把“直领羁糜内藩外藩朝贡”体系丢得一干二净,被迫引入欧美的领土概念
满清能留下秋海棠不是因为满清的实力够留下秋海棠,而是因为列强的胃还不够大,吃到剩下秋海棠时就暂时吃不下了
当然,只是暂时吃不下,说明
1.将来能吃:所以甲午之战前后,沙俄仅是染指辽北辽中,日本吃下了辽南但不得不吐出。但过了段日子,沙俄日本准备好了,于是辽地便成了沙俄日本的rbq
2.虽然现在吃不下但可以现在先预定:所以哪怕是满清直领的中原诸省,也被列强们划定了势力范围签订了各方面的不平等条约
即,满清的秋海棠只是徒有其表,实则一戳就破,连带着民国共和国要给满清还债
所以民国时外蒙古那么容易就被独立
所以共和国到现在还会在西域西藏上被做文章
编辑于 2024-04-13 09:40・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天下皆降 - 1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嘦求知若渴 - 19 个点赞 👍
借用一下项天鹰网友的比喻。
大明正在倒车入库,满族从前挡风玻璃朝大明连开三枪,崇祯披头散发吊死在煤山,抢了大明的车,倒进库里,咔嚓一下怼在墙上,毁了中国工业革命的根基,乾隆怕自己上断头台,活活把中国工业革命的火苗按灭。
然后大清粉丝说:“没有大清,这车根本倒不进来,虽然有一点“小剐蹭”,毁了中国工业革命的机会,最后被西方赶超,打到亡国,差点亡种,但是在倒车入库这件事上,大清的贡献何其巨大!”
发布于 2024-04-13 16:47・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豆沙包 - 1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秦风白 - 1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凉月 - 14 个点赞 👍
图: 《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
“清代,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中国西北国界得以确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觉得是有贡献的
皇汉怎么想,谁在乎呢,不服去跟国务院对线:)
发布于 2024-04-13 15:39・IP 属地澳大利亚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1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寰中少有世上全无 - 9 个点赞 👍
符拉迪沃斯托克在俄语中的含义是征服东方。1860年,清政府与俄罗斯帝国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后,割让给俄国并由“海参崴”改称“符拉迪沃斯托克。
俄罗斯之所以被叫做毛熊,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俄罗斯这个国家对领土十分贪婪,这一点在俄罗斯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在俄罗斯,基本没人会建议将外东北归还给中国。大部分俄罗斯民众都认为自己拥有的领土都是自古以来属于俄罗斯的,只要拿到的领土,都是自古以来。
俄罗斯原本计划拿下整个东北和华北的,只是计划不如变化,当时的中国领土,受到了太多列强的觊觎,虽然俄罗斯是最大获利者,事实上拥有了最多的中国领土(对比其它所有发达国家列强),但毕竟棍棒底下出孝子,不影响 ip 位于中国的众多俄子俄孙对于俄罗斯的热爱和忠诚
编辑于 2024-04-13 15:55・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忽闻天上仙 - 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云之遥 - 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九山之滨 - 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前浪不倒君 - 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薛定谔的猫DoA - 6 个点赞 👍
其实全世界在1500年以后都进入了大规模扩张的年代,横向看,全世界最大的帝国,除了蒙古系的蒙古帝国、元朝,阿拉伯系的三大哈里发国以外,几乎全部是近代产生的。而从纵向上看,当时不仅东亚文明圈有清朝,除了倒霉的伊朗外,南亚的莫卧儿,西亚的奥斯曼乃至祖鲁王国、刚果王国、马达加斯加王国、缅甸、越南、泰国都把疆域扩展到了一千乃至几千年来最大化的地方
黑色是近代帝国,蓝色是蒙古系,绿色是哈利法系,注意这张图并不准确,西汉、唐朝、马其顿、罗马都被低估了 编辑于 2024-04-15 12:44・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哥萨克巫师 - 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成马刺啦 - 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朵朵多多 - 4 个点赞 👍
清朝有作用,但不多,而且绝大多数是负面的、拖后腿的,阻挠了中国向海洋的扩展。
在经济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做机会成本,意思是你放弃了一件事儿A,转而去做另外一件事B的时候,
另外一件事B,虽然产出收益了,但到底到这件事情该不该做,还是需要看机会成本的。也就是说如果同样的时间,我做另一件事A,产出的收益跟当前的收益进行比较才能够知道做任何事情到底是好是坏。
清朝固然奠定了当前的疆域基础。但我们不能就拿此说清朝贡献真牛逼。
因为在清朝打下大西北和蒙古的过程中,明朝完全可以利用这300年的时间打下整片东南亚和澳洲。准确的说是开拓殖民地。
古代叛乱的各种民族,尤其是游牧民族,他们科技非常低下, 根本不会在各种岛屿间跳来跳去,于是中国的大洋洲领地就非常稳固,他们即使叛乱也仅仅是在少数几个岛屿间叛乱,并不会扩展蔓延到整片大陆。
中国的经济重心就可以转移到南方沿海,甚至于东南亚地区。
以此为根据地继续向印度洋扩展,会在非洲东海岸、印度以及中东地区建立更多的根据地。不能称之为领土,但是会同时拥有管辖权和自治权。
说中国那时候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多土地,因为没有价值。
从经济学上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当时的中国是农业经济,一直没有破局点。但是一旦发展海洋之后,农业就是造船业务,企业以及其他机械产品的后勤保障。农业经济就会转变成工业经济,工业经济最缺的就是土地人口还有资源。这样中国就有占用更多人口和资源的原始需求了。
到时候西方一旦跨过好望角就会遇到中国人,到时候中国人就会跟他们共同交流最先进的科技。
因此虽然现在保住了亚洲陆地上的一亩三分地,但是我们实际上失去了整片海洋,而且亚洲陆地也不一定丢失。
所以可以否定清朝的作用——清朝有作用,但不多,而且绝大多数是负面的、拖后腿的,阻挠了中国向海洋的扩展。
发布于 2024-04-13 16:19・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的了哈 - 4 个点赞 👍
鞑清对中国疆域的贡献是比明朝东林党要大,但仅此而已。
鞑清对中华文化、科技传承,却有毁灭性的破坏。
欲灭其国,先灭其史。
疆域还在,在鞑清和包衣奴的共同努力下,文化历史却已经被篡改的支离破碎。
发布于 2024-04-14 09:13・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王增理 - 4 个点赞 👍
如果近代的中国是一个汉族政权,那么历史发展的方向有极大的概率是近代的东方沙俄,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下会实现一定程度的工业化,它可能是会在一二战中崩溃,但在此之前在亚洲地区征服几个小国,把越南朝鲜什么的纳入中国领土,都是大概率事件,日本的侵华或许也不会发生,因为在甲午战争中,日本大概率会被中国打败,没有满清的赔款,日本的工业化发展不可能那么迅速,甚至日本要防御中国的入侵。
发布于 2024-04-14 10:21・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吴维汉 - 4 个点赞 👍
介于有和无之间。
纵观汉、唐、元、明四朝。
除开元朝本来就是游牧被赶回老家,汉、唐、明上升期和衰落期可以看作大致一样的余弦函数,抛开起家细节不谈,大致就是从传统的汉地核心区开始,逐渐发展到巅峰囊括部分中亚视为外围地区,到了衰落期从外围开始崩溃最后剩汉地核心区。
这时候看清朝,上升期的清朝和汉、唐、明差不多一致,但是在清朝由于俄罗斯崛起,火枪进入草原等因素导致的游牧衰落,所以清朝对传统观念上的“外围地区”的控制力更强,属于越努力越幸运。
到了衰落期,按照汉、唐、明的有标准流程就是从外围开始崩溃,守着核心区展开吃鸡大赛,决出下一位蛊王之后再从传统的核心区打出去,当然,也有没打出去的比如大宋。
反观大清,由于奇妙的民族性质,大清未必把传统观念的核心区视为自己的核心区。
而是财政核心-汉地、武力核心-满蒙、战略安全核心-藏疆
导致的结果是:
1.可以是无忌惮的从富裕的传统核心区抽税对传统外围区进行转移支付。
2.可以极大程度的压制弃地的声音以便最大程度的维护巅峰疆域。
也就是清朝到了衰落期丢地的速度比汉、唐、明慢。
一般来说丢地的标准流程是:丢地-离心离德-产生自我意识-势不两立,大清即便慢一点最后结局也大差不差,但是最幽默的一点来了,还没开始走流程大清自己暴毙了。
关键是暴毙,不是那种流到最后一滴血的大乱斗,如奥斯曼。
结论:我觉得清朝对领土确实有贡献,贡献在于还有极大疆域的情况下暴毙,两者缺一不可。
编辑于 2024-04-13 11:32・IP 属地贵州查看全文>>
我是鱼 - 3 个点赞 👍
那贡献可是相当大啊,就算你再怎么不喜欢满清,也绝不能否认他对现代中国疆域的贡献。老生常谈的是清朝前期对新疆西藏西南蒙古台湾地区的经营,贡献之大已经无需多言,由于宋明二朝对外政策比较保守,上述大部分地区都是长期处于中原王朝版图以外。哪怕是元朝也仅仅控制新疆局部,对西藏西南地区也是间接管理。是满清前期数代人的百年努力才首次实现对西藏对新疆对蒙古对西南大部分地区的直接管理,这个成绩绝对是前无古人的。如果清朝没有重回这些地区,我们对这些地区的治理难度必然会加大两个档次。
固然清朝签了一堆条约丢掉了许多地盘,但必须要提的是,中国的边界正是在这种条约里才确定的。要讲中国的疆域版图形成,那首先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对于“疆界”的理解。古代中国其实常年是个“有边无界”的状态,封建王朝的外边是模糊的“带”而非“界”。可以简单理解成“边疆”。这个模糊的边界带就是中国与外族的缓冲区,游牧民族跑进来晃一圈影响不大,只有突破“带”的范围直抵内边的边界据点城市才会成为“犯边”行为。虽然个别强势王朝可能比较狠,敢过来晃也揍你一顿。内边长期以来就是指长城沿线,但是满清的国家疆域观念有一个大突破,即“内外一体”,华夷一家,当然这个话你可以有别的理解。毕竟满清统治者自己也不是什么内地汉人,所以他们对于长城内边并不看重,“底线”的内边实际上被推进到了宁夏甘肃内蒙古甚至更远的新疆外蒙一线。这也是为什么葛二蛋动漠北蒙古威胁漠南,康熙就主动出击的原因。而欧洲列强的不断迫近,缓冲区不断被挤压,才形成正式的边界。“边疆带”也向内收缩为一线,比如清朝在西北设置的巡边卡伦,的确是有一定现代边界哨卡的性质。但是这些卡伦往往设置在外边以内的区域,是清朝巡防底线,卡伦线从来不等于国界线。而沙特谈判时就迫使清朝以卡伦线为两国边界,丢掉了卡伦线与原国境线上的缓冲区。严格意义上中国边界的第一次形成正是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东北边界和中俄恰克图布连斯奇条约划定蒙古边界,再往后就是近代满清被暴打签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被迫“勘定边界”才形成近代国家意义上的边界版图。所以近代中国的大部分法律意义上的疆界就是在清朝时正式形成的。但大致来看,这种疆界并没有逾越作为清朝治理重心的“内边范围”,通常都是在灰色地带缓冲区的边疆带以内。
哪怕是近代在挨揍,满清对于“内边”以内的防卫态度也还是很硬的,比如左宗棠西征、中法战争、二鸦和八国联军侵华时东北抗俄甚至慈溪太后快似的时候满清搞藏地新政想彻底拿下达赖扼杀分裂。也正是由于满清以治理内边的态度加强了对西北西藏东北西南各地的管理,这些地区始终还是处于“中国”之下,没有像土鸡一样被揍到抛弃边疆完全退往自己老家。所以总的来说,清朝虽然丢掉了部分边疆带上的“外地” ,但清朝将中原王朝传统的“内地”由汉地18省推进到了现代疆界附近。并且在列强侵略下基本保住了“内地”,成功苟到最后通过国际条约定下了法律意义上的近现代中国疆域。从历史意义上来讲绝对是功远大于过的。
有人可能说台湾及其他海岛被侵占,这确实给现代中国也带来了很多麻烦,是一大败笔。但这其实也受限于中国传统海洋观对于海洋的轻视。清朝海洋也同样有对外经营的外边和防守的死线,自明朝以来中国就把防守死线定在了沿海陆地而非海域,因此在慈溪这帮人眼里,台湾澎湖算不上什么必须死保的内地。更何况当时满清连沿海的沙东和辽东都敢抛,已经是离似不远了。但其实仅仅在甲午战争十年前的中法战争,清朝还是在积极保卫台湾,后面又在台湾设省经营,看到了台湾的宝贵价值。只是被揍的太惨还是将其作为外地抛弃。
发布于 2024-04-13 18:04・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雪之下雪乃乃乃乃 - 3 个点赞 👍
讲个笑话,和我国东北接壤的半岛南北政权虽然互相打成猪头,但是在他们心目中法理疆域观出奇一致,即认为李氏朝鲜是半岛历史上最大疆域的时代。
李氏朝鲜虽然后面卖国(按照历史负资产论,李氏朝鲜对当今半岛政局形成负有重大责任哦!),但他那个版图贡献要认啊,所以李氏朝鲜前期所谓开疆拓土(主要开的是大明的地变为自己的地)那个国王画像被印在韩国纸币上:
类似棒子的做法一样吹清朝疆域的人最早不是本朝,而是取代清朝的中华民国,其中光头吹得最厉害:
光头题字,找果党果军高层编写的《中国历代战争史》清代卷开篇就是这么吹的,真的比本朝肉麻多了:
此期(清朝康雍乾时期)之历史,可与汉、唐媲美!
我擦,原来中华民国也是超级清粉了????当初反清反了个寂寞???他都混成“岛国”了还在吹前朝大清???
这种被人卖了还积极帮人数钱的奉献精神,真的,满遗们哭死!!!!
编辑于 2024-04-18 20:30・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艾斯菲尔德 - 3 个点赞 👍
鼎盛时期的明朝实际控制面积1000万平方公里左右,估计500万的直接统治区和500多万的羁縻统治区,到了明朝末期,只剩实控的400万平方公里;鼎盛时期清朝实控面积1300万平方公里,基本都是有驻军的直接控制区域,更为重要的是,控制了蒙古高原——以前看过一本历史 ,论点很有意思,大致上沙俄帝国和清帝国共同瓜分了亚欧大陆上那些游牧民族建立的汗国,比如哈萨克汗国,西伯利亚汗国,和硕特汗国和准噶尔汗国啥的,关闭了欧亚通道。
发布于 2024-04-14 19:43・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ALEX Z - 2 个点赞 👍
清朝在塑造现代中国疆域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国际体系的转型期,尽管面临被视为殖民帝国的挑战,清朝通过外交努力,特别是在1903年十一国公约的签署中,成功获得了国际社会对其主权国家地位的广泛认可。
这一成就不仅在当时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对中国的疆域稳定和国家主权建设产生了长远影响,为后来的国家发展和边疆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清朝在国际体系中的转型对中国的历史贡献是显著的,特别是在确立和保护国家疆域方面。
发布于 2024-04-13 17:3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子尹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