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宣布成功切除细胞中的艾滋病毒,这意味着什么?艾滋病可以被治愈了吗?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CRISPR技术,又称基因编辑。
2020年10月7日,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法国生物化学家埃玛纽埃尔·沙尔庞捷和美国生物化学家珍妮弗·道德纳,以表彰她们对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的贡献。
诺贝尔奖委员会表示,这两位科学家的发现非常重要——她们发现了基因技术中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使用这一技术,研究人员可以非常精准地改变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这一技术对生命科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正在催生新的癌症疗法,并有可能使治愈遗传性疾病梦想成真。
埃玛纽埃尔·沙尔庞捷(左);珍妮弗·道德纳(右)
所以上面两人才是大牛。
3月20日,是阿姆斯特丹大学发布他们用这个技术在实验室环境下,切碎了HIV的基因。
首先,现有的药物能阻止HIV病毒进一步渗透人体,但却无法清除患者体内已有的病毒。即使患者接受了有效治疗,体内的HIV病毒会进入休眠或潜伏状态,但他们仍然携带着HIV的DNA或遗传物质。大多数的HIV感染者需要终身采取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如果他们停止服用药物,休眠HIV病毒就有可能被重新激活并引发健康问题。
因为CRISPR技术可以剪切掉部分“坏掉”的基因片段或使其失活,从而实现对特定基因序列的精确编辑和修饰。
所以,通过使用CRISPR技术,未来有望实现完全清除患者体内病毒的目标。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科学家们还强调,目前,他们的科研进程仍然处于“概念验证”阶段,并不会很快成为成熟的HIV治愈疗法,并且还需要通过大量工作来确保这种方法安全且有效。
综上,
目前技术上,通过CRISPR技术,可以在特定环境下(实验室),通过切割HIV基因将其干掉,但是作用于人体治疗,还需要各种情况的综合考虑。
比如,避免误伤人体健康细胞、副作用、成本等
编辑于 2024-03-21 11:38・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熊猫 - 102 个点赞 👍
??????这什么离谱新闻,村里刚通网吗?
众所周知,艾滋病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这种病毒会把自己的基因插入到宿主的基因组里,导致难以清除。
而目前主流的艾滋病治疗方法主要是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也就是说虽然我们不能阻止 HIV 病毒插入到患者的基因组,但我们可以让这个病毒不复制,降低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在降低到非常低的时候,就近似于治愈了。但这种办法治标不治本,需要长期服药,会有持续的副作用,以及可能的耐药性。
早在 CRISPR 技术诞生之初,甚至更早有基因敲除技术的时候,就有科学家提出过用基因敲除技术来治疗艾滋病。
毕竟 CRISPR 技术最容易应用的方法就是NHEJ,也就是非同源末端连接。道理很简单,用CRISPR 靶向一个重要的基因,将其切断,切断以后的基因会进行重组修复,而这种修复是随机的,修复好的基因大概概率跟以前的不一样,这从功能意义上来说就是破坏掉了这个基因,所以也可以叫做基因敲除。我们在实验室就经常运用这个方法来验证某些基因的功能性。
那针对于 HIV 病毒会把自己基因组插入到宿主的基因组,那是不是我们用类似的方法去剪HIV 插入到人体的基因以后,是不是就可以破坏掉 HIV 病毒了呢?
当然可以啊。而且这方面的研究在前些年就有了重要的突破。
就是这篇,估计很多做 CRISPR或者 HIV 治疗的同行都看过这篇论文
当时这个实在灵长类动物的体内切掉了 SIV-a病毒。SIV 病毒是猴免疫缺陷病毒,对,就是 HIV 的近亲。当时学界普遍认为,能用 CRISPR 切掉猴子体内的 SIV,那同理就可以切掉人体内的 HIV。
当时科学家担心一次切除不稳妥,他们还做了多个位点的反复切除。当然这也增加了脱靶的可能性。
但无论如何,这种在猴子的体内切除掉 SIV 的进展,比这个题目里说在人类体外细胞里切掉 HIV 的进展要高的多的多。而且,这是 20 年的论文了。
另外这事情不是发了个 paper 就完事了,还有后续。
Excision BioTherapeutics公司获得了这篇论文研究者的授权,开始着手把这项技术运用到人的身上来治疗艾滋病。 21 年底就获得了 FDA 的批准开启了临床。
而且这事情还有后续,在2023年10月25日,Excision BioTherapeutics在第30届欧洲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会(ESGCT)年会上上介绍了正在进行EBT-101治疗艾滋病的1/2期临床试验的积极中期数据。
该公司表示,建立EBT-101的安全性和生物分布是临床计划中重要的第一步。在前三名临床试验参与者中,使用EBT-101治疗没有导致严重的不良事件或剂量限制毒性,所有报告的不良事件都是轻微和可逆的。此外,所有参与者的血液中检测到EBT-101,治疗产生了积极的生物分布。这些初步观察提供了重要的临床数据,支持将该临床试验推进到下一个剂量水平(从9.0x1011vg/kg提高到3.0x1012vg/kg)。
人家这技术已经到1/2期临床了,然后新闻里的这条才到体外细胞In vitro阶段,这差这十万八千里呢,就更别提评论里提到的那个“概念证明”阶段……但凡你在知乎上搜一下,也不能这么说啊,所以,我只能说这个新闻编辑村里刚通网吧。
我刚才好奇去找了下信源,国内的主要是来自于环球时报科学板块对于 BBC 的报道的翻译,然后我去查了下 BBC 的原文。
Scientists say they can cut HIV out of cells
Scientists say they have successfully eliminated HIV from infected cells, using Nobel Prize-winning Crispr gene-editing technology.
Working like scissors, but at the molecular level, it cuts DNA so "bad" bits can be removed or inactivated.
The hope is to ultimately be able to rid the body entirely of the virus, although much more work is needed to check it would be safe and effective.
Existing HIV medicines can stop the virus but not eliminate it.
The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team, presenting a synopsis, or abstract, of their early findings at a medical conference this week, stress their work remains merely "proof of concept" and will not become a cure for HIV any time soon.
And Dr James Dixon, stem-cell and gene-therapy technologies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agrees, saying the full findings still require scrutiny.
"Much more work will be needed to demonstrate results in these cell assays can happen in an entire body for a future therapy," he said.
"There will be much more development needed before this could have impact on those with HIV."
'Extremely challenging'
Other scientists are also trying to use Crispr against HIV.
And Excision BioTherapeutics says after 48 weeks, three volunteers with HIV have no serious side effects.
But Dr Jonathan Stoye, a virus expert at the Francis Crick Institute, in London, said removing HIV from all the cells that might harbour it in the body was "extremely challenging".
"Off-target effects of the treatment, with possible long-term side effects, remain a concern," he said.
"It therefore seems likely that many years will elapse before any such Crispr-based therapy becomes routine - even assuming that it can be shown to be effective."
HIV infects and attacks immune-system cells, using their own machinery to make copies of itself.
Even with effective treatment, some go into a resting, or latent, state - so they still contain the DNA, or genetic material, of HIV, even if not actively producing new virus.
Most people with HIV need life-long antiretroviral therapy. If they stop taking these drugs, the dormant virus can reawaken and cause problems again.
A rare few have been apparently "cured", after aggressive cancer therapy wiped out some of their infected cells, but this would never be recommended purely to treat HIV.嗯,人家原文的报道还是很正经的,本身这是一项发表在今年的ECCMID会议上的摘要,还看不到正式的结果,ECCMID是欧洲最大的感染学会议。在 BBC 的原报道中也提到了Excision BioTherapeutics的临床进展,还附上了链接。而且那个“概念证明”是阿姆斯特丹的研究小组自己的评价,他们自己认为自身的研究距离临床还比较远。
同时仔细的看了下他们的研究内容,也并不是像是题目中简单的提到的在体外细胞中清除掉 HIV 病毒,还是有很多重要的内容的,不然也上不了 ECCMID。
首先研究小组,在尝试缩小 CRISPR 递送系统的大小,这点是很重要的。很多时候基因编辑的难题都是卡在递送系统上了,能减小递送系统是很重要的,可以有效的提高递送的成功率。
另外研究团队评估了来自不同细菌的 Cas 系统在治疗 HIV 感染的 CD4+的 T 细胞方面的有效性,最后认为 saCas9 的效果是最好的。剪一个位置就可以灭活 HIV,如果剪 2 个不同的位置,就可以切除掉病毒插入在宿主体内的 DNA。
还有就是研究人员还关注这个疗法的的靶向性问题,这里的靶向性不是说对基因的靶向性,而是递送的靶向性。毕竟 HIV 病毒感染人体的细胞是特异性的,而非全身,所以如何靶向性的把基因编辑工具送到需要去编辑的细胞里也是很重要的,这个在减少脱靶以及其他的副作用下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人员关注的是CD4+和CD32a+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质来靶向隐藏的HIV储存细胞。
概括下来说就是,Elena Herrera-Carillo博士的团队已经开发了一种有效的组合CRISPR攻击,可以针对各种细胞中的HIV病毒及其可以隐藏在储库中的位置,并证明可以特异性地将治疗药物递送至感兴趣的细胞。这些发现代表了设计治疗策略的关键进展。
这比原新闻报道,甚至是 BBC 的报道的内容差异性差了很大。
另外关于 @麻瓜 老师提示的信息,该研究组在 2022 年的一篇关于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 HIV 时可能造成 HIV 变异的问题的研究也很有趣,这种很可能会造成养蛊的情况。
编辑于 2024-03-21 12:05・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极萨学院冷哲 - 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二十世纪的玉猪龙 - 6 个点赞 👍
很巧的是 前一段时间我就刚刚写过关于crisper/case9治疗hiv的问题 大家可以看一下我的这篇文章
简单介绍一下:
1:基因敲入:其过程就是当病毒侵入靶细胞的时候那么该工具会将病毒的基因序列插入到该工具的特定位置
2 剪切:当病毒再度入侵攻击靶细胞的时候 cas9内切酶就会识别该基因(刚刚谈到的被截取的病毒基因)完成对该基因的剪切
3 基因敲除:当Cas9内切酶切割双链DNA时,细胞自身启动更具优势的NHEJ修复途径,导致切割位点产生移码突变或片段缺失,从而造成基因沉默,功能丧失,实现基因敲除
如图PAM基序是Cas9的识别位点,Cas9的PAM基序为5'-NGG。Cas9在PAM(原间隔序列)基序上游第3个碱基处切割双链DNA。crRNA和tracrRNA通过局部碱基配对组成sgRNA,sgRNA是一种小RNA分子,旨在与目标DNA中的特定靶序列结合。一旦sgRNA与其靶标结合,它就会招募Cas9蛋白,Cas9蛋白充当分子剪刀,在靶位点切割DNA。(切的是PAM序列之前的序列就是被粉色框标记的序列,切割之后将这段切割的基因插入crisper/cas9的原间隔序列 那么病毒再次攻击靶细胞,这段序列就会被识别并且被剪切)
说白了道理其实很简单 基因编辑造血干细胞 让新产生的靶细胞不再具有ccr5△32基因 说白了就是利用crisper技术将其敲除 那么这样就会造成hiv病毒无法继续攻击靶细胞 因为其攻击细胞之前 需要先与辅助受体ccr5结合 删除了这个基因片段就会导致hiv病毒不再具有攻击性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治愈hiv的案例都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案例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基因编辑造血干细胞需要找到相符合的配型 如果找到相符合的配型并且对这个配型进行基因编辑的话 那么是可行的 但是
1 该项技术目前还不成熟 会导致脱靶 而脱靶会导致基因突变
2 可能激活某些原癌基因 让患癌的风险提高
但是就这项技术来说绝对是可行的 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还需要我的帮助欢迎点击我主页的咨询卡片 感谢您的支持!!!
来源:
https://aidsrestherapy.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81-022-00483-y
Gene editing may not be the safest HIV cure strategy, early findings warn
编辑于 2024-03-22 12:00・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狗哥1号 - 1 个点赞 👍
我们在看新闻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概念和事实。
那什么是概念?什么是事实呢?
举个栗子
AI科技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彻底改变人类现有的生活方式。这叫概念
目前AI技术已经应用于图像识别、视频分析、人脸识别、目标检测等多个项目领域。这是事实
所以再回到题目,这回你就能看懂了
“科学家宣布成功切除细胞中的艾滋病毒”是已知事实
“艾滋病可以被治愈”是基于此事实的发展概念,并非事实。
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切除了受感染细胞中的艾滋病毒,具体的过程是如何实现的,看过其他评论的应该都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
对此新闻的看法,我只能说,医疗学科的进步,从概念到临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是否能够成功还是未知。即使成功,真正发展到每个人都用得起的那个阶段,那就更是不知道多久以后了。
但是目前国内外艾滋病人感染人数,在庞大的基数上,可是仍然还处在持续上升之中.....甚至感染还有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
面对广大的感染和潜在感染人群,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你难保他们不会想着“医学科技进步发达,这个技术出来了,说不定我没发病,根除的药物就研发出来了呢,艾滋病不再可怕,那我不如纵欲生活,及时享乐~”
所以,我想说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固然值得人欣慰夸赞,但是社会舆论的宣发却需要更加审慎和客观,不要过早的把画出来的大饼端到那些人面前,新闻从业者尤其要肩负起社会责任!
关注这个话题的小伙伴,也不必抱着过于乐观的态度。
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并不是生病时找最棒的方法去挽救自己,而是积极防患于未然,尽自己努力,尽可能地避开疾病带来的身心伤害!
性接触传播,仍是HIV最主要传播途径。
不光是HIV,性接触传播同时也是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梅毒、淋病、尖锐湿疣(HPV)、软下疳、生殖器真菌感染、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大家一定要对生命心存敬畏,学会对自己和家人负责,不要过度放纵欲望,耽于享乐,这不光是保护自己,同样也是造福社会!
相关链接:
编辑于 2024-03-22 18:07・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皮肤查一熊 - 0 个点赞 👍
大部分人都可以不受艾滋病之苦。
但不是通过治疗,
而是通过避免。
推出一个艾滋病的健康码我觉得挺好的。
又不是每个人都用。而是需要的人会下载来用。
发布于 2024-03-21 12:59・IP 属地山西查看全文>>
深具世界眼光 - 0 个点赞 👍
简单的理解就是:
人类又发现一个类似「剪刀」的东西,可以剪掉艾滋病病毒的细胞。
「村里的村长」又开会了:
科学家们声称,他们距离创造一种可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又近了一步。
一组研究人员改造了一个由细菌使用的防御系统,他们培养这种类似剪刀的细菌机器来识别HIV病毒。他们在测试中发现,这项CRISPR技术能够彻底清除高达72%的HIV感染细胞中的病毒。
•2023年11月批准应用全球首个CRISPR基因编辑疗法,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的镰状细胞病和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
•2024年3月19日,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次医学会议上介绍称,他们利用获得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地从受感染细胞中消除了艾滋病毒(HIV)。HIV病毒(上图)。
CRISPR如何起作用?
CRISPR技术能精确地改变基因密码中的靶标部分。
不同于其他的基因沉寂工具,CRISPR系统以基因组的源材料为靶标,并会在DNA层面永久地关闭基因。
DNA切割一又叫双股断裂,一 种模仿自然发生的突变,比如在长时间阳光暴晒后发生的突变。
但是与紫外线导致的基因改变不同,
「CRISPR 系统在基因组中某个精确位点引发突变,在细胞机器修复DNA断裂时,它会清除一小片 DNA,用这种方式,研究人员能够精确地关闭基因组中的特定基因。」
加利福尼业索尔克基因表达实验室教授胡安.卡洛斯.伊斯皮苏亚.贝尔蒙特(JuanCarlos lzpisua Bclmontc) 说:「进化促成了一些令人惊讶的机制,保护有机体免受自然病原体的侵噬。」
「理解了细菌用来防止自身受到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可以使我们设计出新的平台,用来靶向攻击患者体内的毁灭性病毒。」
如HIV.
当HIV病毒拷贝潜入人体细胞时,它可以产生巨大的破坏。HIV病毒通过控制细胞自身的分子机器, 制造病毒基因物质的副本,然后将这些副本埋藏在细胞自身的基因内部。
从此,宿主的细胞就变成了HIV 病毒的工厂,生产新的病毒拷贝来扩散至全身。
现有的艾滋病药物以这一生命周期中的个别步骤为靶标,比如:「有些药物阻止病毒植入细胞DNA,还有一些药物试图阻止感染细胞生产更多病毒。当HIV病毒拷贝潜入人体细胞时,它可以产生巨大的破坏。」
论文资深作者卡麦乐•哈利利( Kamel Khalili) 教授表示:「这是朝着永久治愈艾滋病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这是一项令人激动的发现。但不是说目前就能进入临床应用,它只是概念性地证明,我们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这项成果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上。论文第一作者胡文辉副教授表示,当今的艾滋病治疗只能达到「功能性」治愈,但不能「彻底」治愈。因为艾滋病病毒的基因组已经整合到病人细胞基因组中,因此一旦中断治疗,病人的病情就易于复发,「如需获得彻底根治,整合的潜伏病毒基因组就必须被完全根治」。
研究人员指出,目前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临床还面临许多挑战,包括:「如何把治疗物质输送到每一个感染细胞等」。
此外,艾滋病病毒易于变异,如何让治疗个性化,适应每个患者独特的病毒序列也是个问题。
为什么艾滋病治愈这么难?
对人体来说,对抗外界入侵的病毒,主要会依靠免疫系统发挥作用。通过免疫系统来消灭病毒,然后也能形成一定的抗体,在一段时间内保护人体免受病毒的侵扰。
比如:
近年来发现的新冠病毒,就能通过疫苗或者自身免疫等方式来建立抗体,从而治愈新冠,还能在一定的时间内避免再次感染。
为什么面对新冠病毒,人类免疫系统懂得如何控制感染,而在面对艾滋病毒时却毫无头绪?
答案在于,「艾滋病毒可以逃逸宿主抗病毒免疫应答机制。」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存在,在它的身上存在五个特点,以至于治愈艾滋,一直是一个难以攻克的论题。
艾滋病毒的五个特点,是难以治愈的原因:
一、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艾滋病毒具有“隐身”能力,可以感染细胞,却不繁殖,而是处于休眠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为病毒潜伏期。在人体免疫力松懈的时候,伺机而动,开始不断地复制。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以阻止病毒复制,却不能攻击“隐身”的病毒。
二、病毒的突变能力非常强
和其他的病毒相比,HIV是一种复制速度快、变异性强的病毒,可以说是一边复制一边变异。正因如此,药物对它也就更无力,类似于打仗,敌人不停地更换外衣进行伪装,我方很难确定谁是敌人。
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也一样,经过突变后的病毒,想要准确地识别,并且逐一击破的难度比较大,更容易出现健康威胁。
如果不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例如擅自减药、停药、漏服、间断服药等,病毒在波动的血药压力下更容易发生基因重组,导致耐药性。
艾滋病毒的变异能力更强,是新冠病毒的一千多倍,而且其包膜结构也不同。新冠病毒借以进入细胞的刺突蛋白相当于艾滋病毒中的糖蛋白gp160,而后者是一个折叠结构。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阻断病毒的中和抗体能够识别新冠病毒中的刺突蛋白,却无法识别艾滋病毒中的糖蛋白gp160。如果前者就像一只张开的手,那么后者就是一个握紧的拳头,很难被中和抗体识别。
三、病毒对免疫系统的攻击力很强
普通的病毒往往是躲着免疫系统,尽可能地避免被免疫系统盯上。但是艾滋病毒不同,它原本就很难被免疫系统识别,再加上不断的繁殖还可能进一步地控制细胞生产,将人体内的新细胞也沾染上艾滋病毒,从而威胁正常的免疫细胞产生,不断的增加病毒数量。
四、“病毒库”形成
感染HIV后,病毒DNA整合入宿主CD4细胞染色体DNA,随同繁殖,形成一个隐藏的储存库—病毒库。
病毒库相当于是HIV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加工厂,一天不摧毁,就一直处于运作状态,源源不断地复制HIV并释放到外周血液中,再次破坏人体免疫功能。
五、复杂的HIV,困难的疫苗研发
自1983年起,HIV疫苗的研发从未间断,但尚未有获批的疫苗上市。HIV疫苗的研发为何如此艰难?这归因于HIV病毒的变异、隐身和逃避免疫控制。
1.HIV表面的蛋白质有一层糖分子包裹,就好比穿了一件外套,导致免疫系统难以识别HIV,从而无法产生抵御感染的抗体;
2.HIV作为一种逆转录病毒,带有的逆转录酶极易出错,导致其变异速度极快,人体的免疫系统完全跟不上,单个HIV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变化,要比全世界范围在一个流感季节里累积的流感病毒变异还要多;
3.HIV分为两种主要类型,每个类型下面又有多种亚型,不同亚型在流行过程中不断重新组成新的亚型;
4.疫苗研发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
5.疫苗研发缺乏资金。
自2010年以来,艾滋病疫苗研发的资金支持有所减少,85%的资金由美国政府和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提供。2018年,两者的总贡献资金约为6.8亿美元。
我认为:
「不管怎样,人类艾滋病的治疗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艾滋病病毒被成功删除,这是给人类带去了治愈的希望,这将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体内彻底去除HIV病毒,原病毒被清除后,受艾滋病病毒遗传物质干扰而失灵的免疫系统有望恢复正常。」
希望这一理论尽快实施到患者身上,早日解决「艾滋病」这个癌症的问题。
发布于 2024-03-22 14:46・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广慧 生殖医生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捻旧 - 0 个点赞 👍
第一眼:啊?那么牛,切除细胞中的艾滋病毒?
第二眼:英国广播公司?切割DNA?概念阶段?
仔细一想:不就BBC嘛,我承认BBC报道水平是高,但是可信度取决于他想不想骗你。其他媒体我都是保持信两分,八分存疑,BBC这个媒体自从几年前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报道什么“大量维吾尔族女性遭到了集体性侵和酷刑”之后,我对BBC就只信一分。
啊,对了,百分制。
编辑于 2024-03-22 10:48・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9年教育漏网之鱼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不知道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j猫dora - 0 个点赞 👍
顺手搜了一下基因编辑切除细胞中艾滋病毒的新闻,最早的新闻可以追溯到10年前。。。
也就是说十年过去了,这个技术还停留在编辑体外细胞的阶段。那为什么这么高大上的技术会没啥实质性进步呢?
1)艾滋病毒感染人体后,不止会感染一种细胞,比如常见的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考虑到艾滋病毒的高突变性,怎么能保证把基因编辑的治疗物质输送到所有受感染的细胞呢?
2)基因编辑的脱靶以及修复突变问题。这也是基因编辑应用于人体治疗的命门所在,当年贺建奎将crisper技术应用于胚胎细胞切除CCR5基因序列,婴儿后面就产生了不知名的基因突变,这个后果无法预测。
3)相比于基因编辑,其他艾滋病的治疗手段已经比较成熟了。比如CCR5抑制剂,鸡尾酒治疗甚至是上了数次热搜的干细胞治疗,都实质性已经进入到了人体治疗阶段。只有基因编辑还搁这儿画大饼,动不动就用“治愈艾滋病”这样的噱头来吸引老百姓的眼球。
就生命体的复杂性而言,人类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在面对HIV, 阿尔兹海默症以及诸多癌症都很难直接治愈,目前临床上癌症和艾滋病的治疗思路都是慢病化。就算是早期的肿瘤,切除之后都还需要药物辅助治疗,才能最大限度预防复发。
发布于 2024-03-25 11:5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路汀 - 0 个点赞 👍
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东西。
CRISPR技术就是一种基因编辑技术,哪怕从媒体那充满了标题党意味的标题中,也能看得出来,这项工作是把感染了HIV的单细胞的基因组中被整合的病毒基因切除。
就算不考虑任何其他问题,处理单个细胞距离处理整个人体字面意义上差了十万亿倍;就算不考虑一切其他问题,CRISPR技术面临着脱靶问题,其发生率甚至高于1%,就算真的用了,只会导致患者快速死亡,还不如在当前成熟的多种抗病毒药物结合的鸡尾酒疗法之下好好活着。
发布于 2024-03-25 14:58・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一只小苯环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