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并不高, 为何各地财政仍然困难?
部委公务员 7k,北京市公务员工资不过 待遇 20w, 各地公务员工资更低, 为何感觉我国各地财政如此困难,出现拖欠公务员和教师编工资的情况?
- 118 个点赞 👍
政府主要支出:
1、基建工程,背后都是关系户;
2、拆迁,暴富一群撞大运的;
3、退休体制内,退休金是当地打工人2倍;
4、在职体制内,工资低于退休老人,各种工作忙死。
依次递减
发布于 2024-02-01 17:57・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这不得一直赢 - 12 个点赞 👍
你以为财政支出就只有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吗?
政府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 外交支出。(3) 国防支出。(4)公共安全支出。(5)教育支出。(6)、科学技术支出。(7)文体广播支出。(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医疗卫生。(10)环境保护支出。(1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2)农林水事务支出。(13)交通运输支出。(14)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15)其他政府支出。
说得再通俗一点
各级政府的正常办公运营需不需要钱?
城市的环卫、安全,道理交通的运维需不需要钱?水电路灯和公共设施需不需要钱?
各种对底层人民的补贴,比如五保户的补贴,低保户的补贴,残疾人的补贴需不需要钱?
医疗报销的部分需不需要钱?
大部分公交车和地铁,甚至高铁都是亏本运营的,你以为亏的钱从哪出?
你送小孩去上学,不会以为学校的建设费用是从学费出的吧?义务教育不是不要钱,而是这个钱政府替你出了!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中西部地区的城市该有的支出一个不少,公交车哪怕只有一个人也得运营!而税收相比东部沿海地区少得多了,只能依赖中央转移支付,所以财政就困难了!
发布于 2024-01-28 18:51・IP 属地广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韩小宝 - 10 个点赞 👍
公园继续建,拆迁继续搞,新区继续上,工程继续标,公务员工资才几个钱,看人家独山县,建个烂尾楼就负债400E,按照普通县城公务员2000人,人均财政支出10W来算,光利息就够公务员发工资了。
发布于 2024-01-29 20:54・IP 属地河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爱分享的小强 - 10 个点赞 👍
因为人员支出并不是财政支出的大头。
地方的税收再少,也不会连当地公务员的工资发不出来,再不济还有转移支付。
即便是加上除了公务员以外还有数倍于他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
大头是项目,是地方涸泽而渔,大规模举债上项目。
机场香不香?香,好不好?好,那就要
地铁香不香?香,好不好?好,那也要
高铁香不香?香,好不好?好,全都要
但是,建设的钱从哪儿来?这可是数以十个亿、百个亿的项目。
中央拨付自然好,中央不拨付那就举债上,欠的钱怎么办?
你问我怎么办?我早就高升了,你问继任者吧,毕竟建这些眼下是实实在在的,债务的事情以后再说吧,再不济有中央兜底了。
发布于 2024-01-29 16:13・IP 属地内蒙古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温水煮青蛙 - 6 个点赞 👍
很多以为的财政困难,钱都发给公务员了。
实际的财政困难,一个县城一年财政收入2-3个亿,根本不缺钱,但是主要领导大笔一挥,想办法贷款30亿搞项目工程(一些领导确实无私觉得要致富先修路要提前规划。一些领导的想法是没有大项目怎么出政绩,做成了政绩有了好升官,做黄了亏的也不是我口袋里的钱,换个地方继续当官。一些领导的想法是有了这么多项目随便捞一点就几辈子无忧了)。最后主要领导拍拍屁股走人,给地方留下大笔债务,新领导上台继续这样操作。
很多地方县城领导的瞎几把操作,每一任领导几年里扔出去的钱,够给当地公务员,事业单位发几十年工资,最后只留下一个降薪停薪烂摊子,和几个精准孵化的亿万富豪。
发布于 2024-02-01 08:29・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虫虫 - 3 个点赞 👍
小伙子,你很勇啊。
财政困难和公务员工资一点关系都没有。
有人说政府单位其他预算支出,我举个例子,一个单位的部门预算支出是4000万,薪资待遇总共2000万左右。你买点矿泉水,买点办公用品,在允许范围之内,还真多花不了多少钱。况且现在很多基层单位办公用品采购都严格限制,只能自己从家里把孩子的文具带到单位来用了。
再举个例子,一个地市的预算支出是1000亿,薪资待遇支出也就几十亿,十分之一都占不到。
那钱都花哪了呢?
小王是分公司老大,一心想着升迁到上级公司任副总,想着在位期间多出点成果、多出点业绩,掏空心思搞点大项目,有创新点有关注度,这就够了。只要成绩能出来,他就被提拔起来了。他升迁后,公司常务副总接上了老总位置,继续“做大做强,再创辉煌”。可看着财务账上的数字,他陷入了沉思。以前跟着老大干的时候,项目强行上马,毕竟钱不归自己直接管,会上也没有足够的话语权,老大指哪打哪。
现在好了,自己当了老大,看看之前做的那些事情,以及现在留下的摊子,真是想不出破解之道。但活人不能被尿憋死吧,新老总也不能被眼前的困难绊住,他不光要接好这个工作,还要做出更大的成果。于是新老总又想出来了其他创新点,可资金毕竟不太够,那就找人借钱吧。好在最后结果不错,项目正常完成,社会反响也不错,新老总直接去上级公司做了常务副总。
突然有一天,上级公司来视察,发现这个公司债务已是千疮百孔,马上把老总老王叫过来谈话,要处分这个领导。老王也很冤枉,毕竟刚接上位置没几天,但问题出现的节点是你在位期间,你就要承担责任。于是老王配合接受调查,最后直接免了老总职务,去同级别的单位干总师去了,副总也挂不上。
编辑于 2024-02-02 10:40・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五道口少年 - 2 个点赞 👍
我们单位有饮用水直饮,也有阿姨冲好的热水供泡茶。
同样还有瓶装矿泉水,主要是接待使用的。
但是很多人都懒得洗杯子,就直接拿矿泉水喝。
这瓶350ml没听过牌子的矿泉水我们的采购价是10元,所以办公室很乐意看到你们整天喝,喝越多他们越开心。
像这样的管理漏洞,可以列举几十个。
像我们这样的局级单位在全国有几万个。
发布于 2024-01-31 16:39・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魏武曹孟德 - 2 个点赞 👍
最近刚好有个落马的市委书记案例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湖南曹炯芳:全国首个因违规举债以滥用职权罪移送起诉的市委书记
1月24日,湖南省纪委监委系列报道披露湘潭市委原书记曹炯芳因违规举债被以滥用职权罪移送起诉,成为全国首例。
据反腐大片《忠诚与背叛——2022湖南反腐警示录》披露,曹炯芳一方面大肆违规举债,导致湘潭债台高筑;一方面大搞腐败,放任支持胞兄在湘潭“提篮子”、揽工程,帮助其在融资过程中牟取利益,政治掮客文竹则打着他的牌子当起“地下组织部长”。
在2016年5月,曹炯芳就任湘潭市委书记后,不顾财力,不顾实际,在全市大拆大建,盲目提出将每一条城市道路,打造成景观路、精品路、样板路,累计铺排项目345个,总投资617亿元。
早在2016年,湘潭债务就已亮起了红灯。项目大铺排,钱从何来?曹炯芳给的政策是,创新融资渠道,大开举债阀门。但在曹炯芳看来,地方政府是不会破产的。他在任的5年多时间,湘潭被财政部列入一类预警地区。
湖南省纪委监委办案人员指出,曹炯芳身子进入了新时代,脑子还停留在过去式。在化债方面,表面上安排制定了长期化债方案,实际上采取的是“包装式”“洒水式”落实,瞒报债务,玩数字游戏,最终导致湘潭债台高筑,陷入“雷区”。
湘潭当地的公务员工资才几个子,跟这些项目比,洒洒水啦。
编辑于 2024-02-01 14:05・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沧海一粟 - 2 个点赞 👍
这问题其实很容易找到答案。随便去一个政府网站看看,上面就有本单位上一年度的财政经费决算说明。
里面收入多少,支出多少,钱花在哪了,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仔细看就能明白,人员工资这一块,如果这单位不搞啥项目的话,基本上就占支出的大头。
三公经费的话,也没啥招待费或出国经费,基本上就是单位正常运转的费用,再加上审计跟纪委盯得紧,这一块也没啥好说的。
最大的开支是项目支出,一旦要上项目,那项目有多大,就能花出去多少钱。
而且这个钱,不一定非要按照预算,账面上没有也行,先欠着,等以后慢慢给你。
比如一名公职人员,一年下来,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等费用合计15万,这个单位有50人的话,这些费用也才750万。
但是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项目,就不止这么一个数了。
比如,你们单位要开发一个业务上的app,那这个项目可能就要上百万的花费。
那说回来,财政为啥就困难了。
这是因为以前有钱的时候,铺开了很多项目上的摊子,但这些玩意哪个都需要往进去持续砸钱,要么就是完成的项目,你得给人家结账,以前有土地出让金这一收入大头,一块地的钱就能解决很多事,但现在这个现金流断了,收入没了,但那些还未完工的项目,还像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张嘴等吃的呢,总不能不管让饿死吧。
所以,收入少了,但支出却一点没变,只能拆东墙补西墙,财政就看起来很困难了。
那话又说回来,不上项目,让这一部分的支出减少行不行?
这样做也是不行的。
因为有些项目,确实很有必要,而且政府牵头的项目,就像一个跷跷板,能带活很多的资金和产业,也创造了一部分工作岗位,增加了一些人的收入。
比如老城区到新城区,只有一条路,车辆多,交通繁忙,事故多发,而另一条路早就规划好了,那修好这条路缓解到新城区的交通压力就非常有必要。
修这条路,就需要建设、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参与,水泥、木材、石子、沥青等下游产业链也会跟着动起来。
工人也能借此打工赚点钱。
所以,像这种项目,对经济推动是有积极意义的,属于该花的钱还得花的范畴。
但不是所有项目都值得上马,比如一个四五线城市,城区人口三四十万,结果又是修歌剧院,又是建奥体中心,一年下来举办上三四回活动,剩余时间连只鸟都不去拉屎,那这种项目就是不值得的,需要砍掉的。
其实财政就跟过日子差不多,收入的渠道要搞得多多的,但花钱却要精打细算,可以允许透支,只要项目有实际价值就可以,但绝对不能浪费,特别是为了面子政绩之类的。
发布于 2024-02-01 16:59・IP 属地甘肃查看全文>>
职略 - 1 个点赞 👍
各地财政困难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释:
1. 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财政收入来源不足。
2. 税收制度不健全:税收制度可能存在缺陷,导致地方政府无法获得足够的税收收入。
3. 债务负担过重:地方政府可能存在过度负债的情况,导致财政压力加大。
4. 管理不善:政府管理也可能存在问题,导致财政效率低下。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解释,具体原因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很多时候,就是内地财政的问题。
内地财政的根本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财政收入结构单一,过度依赖税收和非税收入。这种收入结构使得财政收入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例如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我国财政收入大幅下降。
2. 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责划分不够详细,导致中央和地方在处理问题时职责有所冲突或重叠,增加了实际操作的难度。
3. 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职责分配不合理,也影响了政府职能的发挥。
4. 税收体系不完善,税收覆盖面窄,税收收入比重不高,间接税收比重过重,税制结构不合理,内外资企业以及城乡之间税制不统一,导致税收主体实际负担不公平,不利于公平竞争的发展。
5. 财政运行过程缺乏严格的程序约束,对财政的监督力度不足,导致重复投资、损失浪费、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现象一直较为严重。
6. 政府当前管的过宽,手伸的过长,某些应当完全交予市场的职能存在行政干预较多,而一些公共职能方面却没有专门部门负责,存在政府职能缺位、越位、错位的情况。
7. 地方债务风险加大。为了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许多地方政府积极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然而,在某些地区,由于项目投资不当或者放松监管等原因,导致债务违约事件频频发生。这给我国财政稳定带来了巨大压力,并增加了金融体系的风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内地财政问题的文献报告获取更多信息。
发布于 2024-01-29 23:43・IP 属地江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奶爸黄岳混体制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马非牛 - 1 个点赞 👍
财政困难和公务员工资高不高没关系,一个项目建设资金够给公务员发十年工资。国家省市配套资金和县级资金用在项目建设上就是烧钱。一个个大项目都是以亿为单位的,小项目也有一两千万,我所在的还是一个小县,普通公务员一年也就 6 万,所以财政紧张这个锅小科员不背
发布于 2024-01-30 15:51・IP 属地山西查看全文>>
马虎家的大意 - 1 个点赞 👍
还不高,你还准备怎么高啊?
120万亿GDP全给公务员,是不是就高了?啊?
随便一个城市,公务员的工资津补贴都是财政开支的大头,如果算上事业单位,大部分都在在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甚至超过一半
这还不算社保公积金
贪得无厌
别跟我说什么项目,大部分项目还是有刺激经济创收的作用的,你公务员贡献啥了?贡献了办公经费?场地经费?
中国经济,甚至社会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体制内冗员导致的。企业贡献的税收基本全被养人,可不经济出问题,社会出问题吗。
编辑于 2024-01-30 16:43・IP 属地黑龙江查看全文>>
JL JL - 1 个点赞 👍
首先各地财政收入主要依靠什么 前些年房地产太火 地方财政主要指土地出让收入 但现在全国大部分开发节奏减缓 尤其是三四五线城市 基本没有地产拿地 所以地方财政收入减少 大量开发导致很多城市变为依靠房地产 地产经济为主要支柱型产业 房地产受打压导致地方财政紧张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 但是我感觉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发布于 2024-01-30 16:47・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设计界的大聪明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夏益 - 1 个点赞 👍
目前,许多地方财政因难的四个主要原因:
一、房地产行业不景气
有近40%左右的地方财政来源于大量卖地,新区开发、棚户区改造、搬迁等等,通过直接卖地或置换、整合,获得高财政收入。
同时,房地产行业带动许多相关行业,如:建材、家用电器、家具、水电、煤气、餐饮、网络、物业、装修等等,产生连锁反应。
而近期,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存量过大,过高的房价与买房者的收入不协调,房产销售大幅下滑,导致地方财政收方大幅缩水。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文内容无关) 二、地方债务“滚雪球”
多年来,许多地方盲目举债搞建设,历年债务如“滚雪球”一般,越积越多。例如:一个县年财政收入仅有四五亿,负债已经达到100多个亿,每年的财政收入仅够偿还负债利息,而新来的领导要想出成绩,只好继续高息融资,债务越滚越大,终有崩盘的时候。
盲目上项目,盲目追求政绩搞“形象工程”,让大量财政资金白白浪费。有的项目,刚开工即面临倒闭。
只有一百万的资金,安排干一千万的项目,不切实际,形成“烂尾工程”。不但财政资全造成损失,还形成一笔笔项目“拖欠工资”。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文内容无关) 三、当地上税大户举步维艰
经济增速总体放缓,许多地方上税企业危机重重,公司裁员、降薪,部分企业倒闭、业绩下滑明显。各行各业感到压力山大,人们捂紧钱袋子,不敢乱消费。地方财政艰难维持,想增收非常难。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文内容无关) 四、收入赶不上支出
地方财政收不低支,收入增速缓慢,支出增速飞快,收支差距拉大,矛盾加剧。财政收入本来不多,而许多民生、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只增不减,地方预算执行力弱化。
结果就是:
一、公职人员的工资,能扣则扣,能拖则拖,已经缩水。经常拉用、挪用上级来的专项资金发工资。
二、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有的地方加大地方执法罚款力度,交警、城管满街跑。有的地方动员公职人员出钱参加地方融资,按职务分配融资任务,如:副科5万,正科10万。
三、部分地方公信力下降,地方拖欠、克扣工资、工程款,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维护建设弱化,公共服务力弱化,群众满意度下降。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文内容无关) 有什么办法:
一句话:狠下心来,一刀切断债务,逐年偿还。从今以后,有多少钱,就干多少事。
发布于 2024-01-30 20:46・IP 属地云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职场过山风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小猴几怕不怕 - 0 个点赞 👍
坐标,原某国贫县。
曾经传闻啊,没有考证,某县某个月的工资是幸好买了一块地,上亿的资金,才能发得出工资。转移支付早就用完啦。
财政困难不是近几年造成的,早在19年就传闻全市每个县都欠着几十亿,钱花在脱贫攻坚期间,搞运动似的堆项目,造景观,造政绩。具体的就不举例了,多的事。
好笑的是,所在地前一两个月的税收只有几百万?可能还高了,瞬间想到那个词“富可敌国”。就这个税收水平去大搞项目,这些项目又难有盈利,钱不就打水漂了嘛,反正是国家的钱,是吧。
另外,举个例子,1000块钱的项目,招标去掉一点,这级抽掉一点,那级抽掉一点,验收的时候还要一点,工钱付一点,老板赚一点,最后用到这个项目的有多少呢。
发布于 2024-01-30 09:23・IP 属地湖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他的山和大海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暗器独步天下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赵粘急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bighunter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清炒土豆丝 - 0 个点赞 👍
首先,资源浪费太大。
面子工程是主因,占了浪费中的大头,根本没产生任何效益。形式主义是次因,各种资料,宣传,广告,展示……根本没什么意义。
其次,机构人员冗沉。
县级及以上,花哨机构太多,占用太多的编制和经费,编外人员的支出也不可小视。
再其次,考核和招标制度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
近几年,第三方考核和招标采购的行为,在财政窘迫的原因上功不可没。支出的费用往往是市场价的好几倍,贪污受贿赫然其中。
最后,各种以政府名义开展的活动,热闹三天,遗害当地财政三年。
再最后,企业效益不好,税收起不来,特别是土地也卖不出去。本就债台高筑,自然雪上加霜。也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真的不能一柱挈天。
棉花都漏出来了,棉袄的面子就再也撑不住了。
都在讲从事公务活动的人太多,占用了太多的财政收入。有心人可以去了解一下,占比倒底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4-01-30 15:36・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草根 - 0 个点赞 👍
感染蛔虫的十种征象
一、不明原因的经常性肚脐周围疼痛。
二、大便不正常,有时干燥,有时腹泻。
三、脸上有指头样的圆形白色皮癣块。
四、多食,易饥,爱吃零食,虽然吃得多,却不长肉,发育不良。
五、时有气喘、发热,但又找不到其他原因。
六、皮肤上常起不明原因的“风疙瘩”。
七、眼白区有三角、圆形或半月形的蓝色斑点。
八、夜间睡眠容易惊醒,时有磨牙、流口水现象。
九、经常厌食、偏食,甚至爱吃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如泥土、纸张、布头等。
十、舌面上有散在的圆形或边缘整齐的乳头状红色丘疹。
发布于 2024-01-30 15:17・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庄稼人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荨稻 - 0 个点赞 👍
公务员工资只是地方财政的一部分而已,现在各地方提的“三保”就是保基本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支出,公务员工资只是保障内容之一,至于地方财政紧张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投资基建和房地产行业所导致。很多地方都是土地财政,都是靠交易建设用地指标来增加财政收入,而建设用地主要是用来开发房地产,目前房地产大形势不好,土地指标无法形成有效交易,这算是断了财政的一大半收入来源。还有一个就是地方主官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打造政绩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修路、架桥、修渠、盖楼等,但是这些基建项目投资收益回流慢,有些时候甚至需要10来年才可以回本,资金回笼慢,投资收益低。有些地方是用债券来举债搞基础设施,盲目搞一些“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资金跟不上后造成烂尾和资源浪费。同时,也很主政者的发展思路不延续有关系,主要领导调整后,有可能对前任的发展布局可能不认可,不会投入资金支持建设,项目无法按时完工,无法交付使用,那么前期的投资就会浪费。
所以,工资待遇不是影响地方财政的主要原因,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和盲目搞政绩工程是主要影响因子。
发布于 2024-01-30 17:05・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励志勤学 - 0 个点赞 👍
大部分是政绩工程造成的,举个例子之前听说某小县城之前为了打造当地旅游品牌,在某大路上修了很多大象,据说花了非常多钱,都已经修好了,然后后面风向变了,下一任领导说这是政绩工程,不应该提倡,然后全拆了。。。家里拆几块地砖都要花不少钱,我难以想象拆那些玩意又不知道花了多少。。。
发布于 2024-01-30 20:15・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PD5XeC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赵铁锤 - 0 个点赞 👍
一看就是外行,全国公务员七八百万,每人二十万才一点五万亿。教育支出六万亿,医疗和军队都是一万多亿。公务员支出只占政府支出中央二十多万亿,地方二十万亿,四十多万亿的三十分之一。公务员高低几乎没影响。核心各类基建,十几万亿??还有其他民生类,低保五保救助。。。
发布于 2024-01-30 20:47・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一叶孤舟 - 0 个点赞 👍
我们无法预知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和密度。珍惜眼前的幸福,别等失去了才懊悔;现在就去做你想做的事,不要总是等待;别总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最重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全力过好每一天。我们无法预知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和密度。珍惜眼前的幸福,别等失去了才懊悔;现在就去做你想做的事,不要总是等待;别总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最重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全力过好每一天
发布于 2024-01-30 23:20・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贾不假